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血起大明》-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薛云同大同赵知府,大同李知县互相之间看了看,半晌大同赵知府才说:“大案,惊天大案,没有想到宣大,山西的商人走私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大同李知县:“这些物资流入建虏手里,多少大明百姓会因为这些武器而死,纵使千难万难也要把这些人绳之以法抄家灭门。”

        范家的范永宁、田家的掌柜、大同王家的掌柜、范三掌柜、大同张氏、钱家的人都露出了怨毒的眼神,薛云对大家说:“大明朝有史以来未见如此大案,但是这不是孤立的案子一定要深挖,我薛某人苟利国家不计生死,决心将此案办成铁案,诸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大同赵知府、大同李知县、图头领、李百户等神色严峻但是口气坚定:“愿为朝廷皇上效命。”

        薛云:“所有人等一律收押,参与此案的大同商户立刻抄家,劳烦赵大人,李大人二位执笔写奏文,图头领安排人员发十万火急文书。”

        薛云走向站在一旁的大同守备梁宁国面前,良久梁宁国才说:“希望钦差大人理解我的苦衷。”

        薛云:“梁守备我辈做官【创建和谐家园】受贿是难免的,但是国家民族的底线我薛某人一定要守,将来任何妄想从我的眼皮底下做里通外国卖主求荣的事,我薛云绝不会饶过他的,你是朝廷的边防守卫者,你若是不坚持立场,大明就是没有设防的国家,后果可想而知。”

        梁宁国慷慨直言:“薛大人,下官实在不知这些商人走私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视朝廷王法如无物,以为有上官信函才网开一面,薛大人你放心,从今往后梁某不敢自比忠臣良将,却也世受大明国恩,多少年了在这北国我的泪已经流尽,剩下的就是把血流干,来弥补以前纵容这些奸商给朝廷百姓带来的痛苦。”薛云紧紧拉着梁宁国的手没有说话。

        薛云回到总兵府时余大小姐也来了,薛云笑呵呵的向余大小姐打招呼,可是余大小姐的样子却很生气,薛云知道女人一生气后果一定很严重,余大小姐嘟着嘴说:“我现在知道你是谁了。”

        薛云心里有一点明白,他却装着糊涂说:“我是薛云难道你不知道吗。”

        余大小姐发怒:“你个死人,你还在装,就是你把我一个人当傻子一样逗着玩,你很开心是不是。”说着动手来揪薛云的耳朵。

        薛云顺便抓住余大小姐,嘴里说:“有什么话你说清楚,你这不明不白的【创建和谐家园】,是不是要冤枉我啊。”手上动作不断,可是这个大美人的手却没有她身体上的感觉好,只好再摸摸看了。

        “你在干啥子”余大小姐像是被刺猬叮了一下,猛地收回了手,一张脸红得像天边的晚霞一样,余大小姐一跺脚进了后院的花厅。

        薛云只好跟了过去,余大小姐冷了半天才问:“你不就是要和我订婚的那个傻小子吗,你装着什么事都不知道,你有没有良心啊。”

        薛云开始装疯卖傻就说:“我真不清楚,不过隐隐约约的以为是你,可是成不成要看你的意思,再说我们是没有订婚的哟。”

        余大小姐生着气说:“本小姐看上你了怎么样,这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薛云看了余大小姐好一阵才说话:“你不想听听我的想法吗。”

        余大小姐惊诧地道:“我都肯了,你还有什么想法。”

        薛云:“你坐下来,等你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你再决定会不会同我定亲。”余大小姐终于没有说话等着薛云讲话。

        薛云说:“我从小母亲就去世了,是跟着爷爷和两个老仆人长大的,首先我已经有两房小妾几个侍姬,同你订婚对你很不公平哟。”

        余大小姐勃然大怒:“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不要脸的女人,那你再大些不是连屋子都装满了吗。”

        薛云没有再说话,两世为人让他明白有的时候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薛云有自己的追求,他是不会为了一棵树木放弃整片森林的,余大小姐非常气愤地离开了总兵府。

        天启四年的盛夏,大明朝难得的开了一次朝会,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魏公公的陪同下,坐上了十分不喜欢的龙椅,皇帝朱由校虽然不喜欢打理朝政,但是也不喜欢手下群臣当他是个傻子,现在皇帝朱由校坐在龙椅上还被气得呼呼地踹大气。

        今天朝堂宣布了一件事成为天启朝少有的惊天大案:由礼部郎中顾正南贪财枉法,私通建虏一案,引出了大同副总兵杨庆私通蒙古,建州【创建和谐家园】叛国投敌事件,手下侯参将更是举兵造反这个案子造成大同府死伤数千人,抓捕叛贼数千人,缴获叛贼财物二百三十多万,相当于大明每年财政的三成,牵连朝廷内,宣大,山西,南应天府等地的一大批官员。

        一向嚣张的大明文武官员今天也终于有点胆战心惊生怕牵连到自己,熹宗皇帝朱由校大声斥责群臣道:“朕的朝廷已经贪腐荒淫到如此地步,你们有何话说。”

        内阁首辅叶向高唯唯诺诺不敢答言,本来同魏忠贤斗【创建和谐家园】是激烈未分胜负,现在这事一出文官会到下一遍,将来阉党势力会更加猖狂。

        内阁朱国祯刚为牵连的大臣官员辩护了几句,皇帝朱由校就叫太监将一本折子几张供词甩在他面前,与他同跪在一起的首辅叶向高赶紧拿起来看,光和阳门一次战斗就缴获私通敌国的违禁物资计有:火药一百二十挑,硫磺一万五千斤、铜两万八千多斤,兵器有百炼钢刀八百把,长矛矛头三千只,腰刀五百把,无柄大刀一千把全新明军制式铠甲一千二百套,其中二百套为重甲,各类中成药用于刀箭伤,瘟疫等三百箱,大同城同案犯人家中抄出物资也不少于此数目,更为严重的是大同商户竟然有朝廷制式火器共计:三眼铳一百五十人只,火铳三百多只,十眼铳,拐子铳,迅雷铳,鸟枪,抬枪若干。

      第63章 震惊

        内阁首辅叶向高、内阁朱国祯二人看完折子差点没有昏过去,这些【创建和谐家园】自己居然还为他们辩护真是昏了头了,叶向高心灰意冷连连叩头请罪,请皇上让他致仕。

        魏忠贤现在正乐着勒,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薛云这小子,嘿嘿,这把刀真是快啊,我正跟东林党斗得难解难分他可是帮了大忙了,这小子有培养前途啊。

        朝廷里的文官个个恨薛云要死,虽然明明知道薛云做的事没有错,可是同类受伤唇亡齿寒连带就恨上薛云了,大家心中发誓一定要除去这个阉党的急先锋。

        朝廷里的文武大臣个个灰头土脸、人人叩头作揖,天启皇帝朱由校这才把气消了一些,传旨严查此案,派出缇骑去宣府,山西,大同,南京应天府捉拿叛逆归案,由东厂会同三司彻底查清此案,众文武大臣这才退朝离去,琢磨自己跟这事有啥牵连去了。

        不久大内传出中旨:升亲军试千户,天子少年亲军副统领薛云为亲军正千户,宣慰佥事代天巡猎暂领大同军政一体,御马监太监张叁为监军,其余赃物,人犯一律押解回京。快马加急送往大同府。

        薛云查封大同城商户的第三天御马监太监张公公也赶到了,二人见面张公公就心急火燎拉着薛云私聊,这惊天大案没有赶上,油水不知还有没有,关键功劳自己要抓住,就拉着薛云要他说个幺二三,薛云含笑对张公公一阵低语,张公公大喜,连说:“薛老弟,好兄弟,讲义气。将来有什么事只要我帮得上忙,我绝不拉稀摆带。”

        原来薛云将查抄的钱粮物资同大同知府早就分配好了,物资多数上报朝廷,金银多数分掉,杨庆收缴金银贵重物品价值四十万两白银,杨庆,候参将手下军官抄家共计金银值四十万两,珍奇珠宝值二十万,其他财物估计二十万。候参将单独算了十万两,被查封三十六家捐献四十多万两银子,和阳门一次就缴获物资价值上百万,查抄以王家为首的商人一百五十多万,还有一百万商人财物因罪名不足或是不想做得太过,只是敲打一下暂时查抄封存。

        薛云,大同赵知府一共统计到手四百三十万银子的钱财,银子有一百八十万,金子珠宝六十万,其余全部是物资,候参将的家财被大同知府拿了大头,剩下的由大同县李知县,大同罗指挥使,大同守备梁宁国几人瓜分。杨庆的物资一半给了余家大小姐,另一半低价卖给众位官员,卖得的钱打赏了大同官兵。

        最后二人决定朝廷上报二百三十多万,银子六十万,金子珠宝二十万其他物资一百五十多万,按大同赵知府的判断这些报上去的物资多半最后还是会留给大同的,朝廷只是得了个名声。大同赵知府得二十万物资,其他二十多万由大同县李知县,大同罗指挥使,大同守备梁宁国和各级官员瓜分,薛云拿二十万现银,图头领、李百户每人十万,另外拿出二十万犒劳和抚恤将士和家属,这还是薛云提出来的,结果大同城全城当然是皆大欢喜,痛苦的人是谁大家都是明白地。

        所以当御马监太监张公公时薛云移交给他六十万银子,四十万金珠珠宝贝时,他是眉开眼笑嘴都合不上了,别看这些太监的出了京城人模人样的,在大内皇宫里面他真不算个啥,一百万这一辈子想都没想过,欢喜了半天才跟薛云坐下来商量这笔钱,可现在对薛云的态度已经好了不知多少,财神爷嘛怎么对待都不算过分的。

        二人议定给魏公公送四十万银子,二十万金珠宝贝,张公公肉痛地要分给薛云十万两银子,薛云推辞了表示自己已经收获了一点,绝不能再来占好兄弟的这一份好处,张公公更是对薛云另眼相看了。

        其实薛云从宏盛客栈与余大小姐每人分了大约十五万金银,杨庆处收出赃款八十万两,薛云、图头领、余大小姐私藏四十万两,薛云分了二十万,图头领,余大小姐每人十万两,加上在大同知府那里分了二十万,薛云手里五十多万,余大小姐二十五万,还有十万以上的物资和在候参将家眷那里拿到的钱财,比起薛云也差不了多少。

        薛云想想还有几千匹骡马没有入账,都被薛六拉走圈了起来,大同城的官员个个都没有意见,自己只好由薛六去搞,最让薛云想不通的是齐伯来了,本来齐伯来了大同,薛云想他是暗中在保护自己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齐伯却告诉他,在他查抄封存的一百万两银子的商人中有他的一个朋友,让薛云放过他但是又不能叫他知道是你薛云帮的忙,薛云觉得实在费解,这不薛云正开动大脑想主意呢。

        薛云、张公公都住在杨庆的总兵府里,当天夜宴大同文武都来拜见御马监太监张公公,张公公当今皇上第一红人魏忠贤魏公公的得意亲信,薛云,大同知府作为主陪,最近的紧张心情大家都放松了,宾主之间其乐融融相谈正欢。

        薛云在这里见到了大同的四大金刚中剩下两位余参将,张参将,余参将就是余大小姐的父亲,大约是余家这次获利不少,或者是薛云可能是自己才女婿的原因双方交谈气氛十分融洽,只是隐隐有点摆长辈的谱,薛云暗想余参将大约认定自己与他的关系了,自己也就没有往心里去。

        张参将对着薛云坐,一个人喝了不少闷酒,他是大同城里面唯一没有搞到好处的,最后忍不住还是向薛云提了出来:张参将认为在坐官员人人都有好处,不是占到地盘,就是搞到了金银,只是他一人一无所有,让他回去都无法向自己的手下交代。

        薛云说:“张参将分钱一说是你自己臆测,占地盘这事也不靠谱,当时杨庆,候参将叛乱,余家,梁守备出兵北门,东门是为了平叛,只是临时占领,以后新的总兵来了一切自有安排。”

        张参将听着薛云的话不错,可是一想不是这个味,就气冲冲地说:“钦差大人我是一个粗人,讲道理说不赢你们,以前杨庆这【创建和谐家园】欺负我,现在你们不能这样做,我不管,钦差大人你总要给我一个说法。”

        这张参将居然把薛云给扭住了,让大同府大小官员刮目相看,这张参将是个狠人就只找薛云一人大家暗中都在看钦差大人怎么解这一招。

        薛云想想这全城的人都吃肉喝汤,人家张参将连骨头都没得啃,这叫人家怎么心甘嘛就说:“张参将你在大同城外布防也确实辛苦,本钦差作一回主这副总兵府的军用物资你般些去,到时你写一张收据交过来就行。”

        张参将这才不闹腾了,当晚夜宴大同城文武官员宾主尽欢,大家最后吃到快三更才散席走人。

        第二天张参将一大早就带了一大批手下来总兵府打开仓库,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搬了个精光,值钱的货不多,大约有两三万物资,估计好的都被杨庆变成私人的了,张参将这才心里平衡了一些,向薛云交了张条子走了,薛云心想反正是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无所谓随他去吧,却不知道过不了多久有他后悔的。

        薛云等着朝廷接替自己的人一到,就同张公公和从宣府过来的李公公一行收拾行李回京城了,等到最后等来的圣旨是薛云暂时走不了了。

        京城朝廷锦衣卫快马赶到大同城宣读皇上旨意:升亲军试千户,天子少年亲军副统领薛云为亲军正千户,宣慰佥事代天巡猎暂领大同军政一体,御马监太监张叁为监军,其余赃物,人犯一律押解回京。

        薛云走不掉了,全大同城的官员将领都来朝贺薛云,薛云心想朝贺个屁,过几天正职来了我还是要走的,把我挂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嘛,不过不满十六岁就是正五品的宣慰佥事正千户这官升得蛮快的,换一个地方估计还在学校读书吧。

        薛云给宣旨的亲军锦衣卫百户准备了一份厚礼送上,宣旨的锦衣卫百户告诉他京城官员为了大同的事请现在乱哄哄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在家不理事了,许多官员都人人自危,东厂与东林党斗得正欢咧,后任总兵的事提都没人提,现在反而是京城外面安全得多。

        那百户笑着对薛云说:“薛云这个位子可能你要坐很长一段时间了。”

        薛云成为大同城的临时一把手,大同赵知府、大同卫罗指挥使、大同李知县、张参将、余参将、梁守备等都来朝贺薛云高升,大同赵知府心里腹绯,这个皇帝是他妈的昏君,大明一朝早就形成以文治武的传统,那里有武将管理文官的,千户代理总兵的,这天启朝没有最怪,只有更怪的事了,好在自己同薛云关系不错大家克服几天吧。

        薛云暂领大同军政一体的事务后就与薛六商议,薛云本意在大同府混混日子回家,薛六坚决反对提出自己应该在大同把队伍拉起来,薛云问新任总兵一来还不是一切的没有了。

        薛六的意思是:队伍拉起来之后,要是大同混不下去。就把队伍中的精英带走,回京城或者去找薛二叔,大同绝不能白来一趟。

        薛云只好依他的意思:先任薛六为千户行参将事宜,着手拉起一支薛家亲军,正好薛六手上有一批骡马,虽然不是战马先让手下练练骑马还是可以的,现在薛云才后悔把那些兵器甲仗送给了张参将,搞了半天自己是在拿自己的钱在做人情,后来据说张参将听说薛云后悔了,薛云让薛六组建队伍的时候缺兵器,少铠甲什么的。张参将过后见了薛云就饶着走,据说头几天还在营中偷着乐呢。

      第64章 运气

        大同府姜家也是从事南北货物贩卖,姜家家主来自金陵,据说得罪了世家大姓,落难来到大同开始经营南北货物贩卖,大约姜家主出身南方,为人温和与世无争,生意做得平平淡淡的,也就是跟着大家混饭吃的那种。

        人要是倒起霉来喝口凉水也塞牙,这回大同平叛姜家主也牵连进去了,这事你要说冤枉也冤枉,你要说不冤枉也不冤枉,这次范掌柜他们拉人硬闯和阳门姜家主鬼使神差的也加入了,姜家主本意不想去自己也没有多少货物要卖,可是架不住人家劝说,为了不脱群将来有个关照,也就硬着头皮跟着去了。

        姜家主现在被关在大同府的监狱里,家里已经被查抄封存,等几家大的商行、货栈查抄完毕,就会轮到自己的商铺了,范三掌柜找人带话还在鼓励大家不要怕,他们上面有人很快就会被放出去,姜家主家主听了摇摇头,坐在那里回想着过去的事情。

        大内钦差太监送到了皇上犒赏的物品后今天启程回京,一起回去的还有李百户,他任务是护送敬献给皇上的银子六十万两、价值二十万两的金子珠宝,和给魏公公的四十万两银子、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金珠宝贝,以及钦犯杨庆等人,不过杨庆现在已经是一个半傻子了。

        李百户内心很感激薛云,这从京城次出来他前前后后搞了十几万两银子,回去后他就是他们李家人当中的首富了,他想继续留在薛云身边多喝些汤,图头领死个舅子也不愿回去,在张公公连哄带骗的情况下李百户才同意回去了。

        出发的时候薛云他们来了,一半是给大家送行,另一半是来送两个逝去的薛庄兄弟。薛云亲手把几个受伤的兄弟托付给了李百户,大内钦差太监、宣旨的亲锦衣卫百户看在先前薛云的厚礼的份上也很热情。

        李百户带着一百手下,五十具棺木,同大内钦差太监、宣旨的亲锦衣卫百户一干人押着钦犯杨庆和给皇上,魏公公的财物上路了。

        薛云做事很公道没有参与范,王走私卖国集团的,没有参与硬闯和阳门的商家一干人等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姜家主因为在大同有姜善人的美名,平时乐善好施,救孤扶贫大同百姓去知府、总兵府递【创建和谐家园】书【创建和谐家园】,姜家主被钦差大人放了出来,最让他想不到的是释放他的那个军官,居然主动提出把没收的二十辆大车还给他。

        其实姜家主知道家里已经解了封,自己已经觉得非常万幸了,现在再去找那二十辆大车,姜家主在查封货物的院子看了好一阵也没有,只好对那个军官摇摇头表示没有了,军官二话没说就指了二十辆车给姜家主,然后把这些大车装得满满的让手下给姜家主送回去。

        姜家主回到家中妻妾就迎了上来,姜家主问了家的情况,听说一切都好才放下心来,然后同家中仆人把货物般进仓库去,这才发现货物价值比原来自己的货物价值整整多了五倍有余,姜家主十分惊讶以为是军官转移出来的货物放在那里不敢动,想必过几日那位军官就会来取走。

        后来姜家主才庆幸自己运气好,当宣府王家、范家等逃亡建州【创建和谐家园】后,朝廷圣旨也到了大同府,被抓获的几千人由民间人士担保,情节轻微的被联名取保放出,大同府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镇压行动。

        天启四年七月十三日,大同城的传统刑场菜市口迎来了它自建城以来最辉煌,也是最血腥时刻,每天菜市口就有三百左右的人被砍头,大同城万人空巷集体观看真是热闹非凡,有头脑的大做生意赚钱不少,卖吃的,卖喝的,就是卖扇子怎么热的天也能赚钱,杀人时大姑娘,小媳妇的吓得一跑这鞋子就掉了,那天没有几百双,卖鞋子都能赚钱,这大同城的生意确实火了一把。

        整整杀了十一天到七月二十三日那天才封刀,被杀的有头有脸的人有:大明大同参将刘大伟,一个游击,两个千总,有品文官七人,大同王家货栈家主,大同张氏货栈家主,宣府王公子,宣府范家范永宁,宣府田家的掌柜,大同王家的掌柜,宣府范三掌柜,大同张氏掌盘子,钱家掌盘子的以及家眷,同党,下人朝廷规定的诛杀的亲属三千八百七十三人,比规定多杀了一天,后来传说是人太多杀不过来,也有另一种说法讲是刽子手杀得的心都杀软了,最后屠神薛云逼着大家多杀一天才杀完。

        这场屠杀让大同的官员、军民见识了薛云的铁血,从北门拉出去的死尸走了十一天,菜市口到武定门多少年后走夜路的人还觉得阴风惨惨轻易不敢夜行。薛云在北门外五里外的地方建了一个大坟,立一大碑上书“通敌卖国者诫”。

        薛云大同肃反据《后金秘史》天朝篇记:大同事变,断我血脉,使我无数异族兄弟命丧他手,所获金珠财物不能变米粮,宝石黄金不能变刀枪,实为我朝最困难时期,破坏了大汗养生休息的大计,让我朝为了生存不得不消耗本来就很少的血本,由于缺少南朝物资供给使我朝发展停顿开始出现灾荒。

        朝廷的内斗也分出了胜负,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魏公公一党胜出。原来叶向高成为内阁首辅,都御史赵南星,左副都御史杨涟,佥都御史左光斗等一干东林党人失败,杨涟疏劾魏忠贤迫害朝臣、迫害妃嫔、蓄养私兵、罗织狱案,共二十四条,其他大臣也群起而攻之。

        在魏忠贤指使下,给事中阮大铖编出《点将录》,以《水浒传》中人物排号,有天罡星三十六人: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浪子钱谦益、圣手书生文震孟、白面郎君郑郧、霹雳火惠世扬、鼓上蚤汪文言、大刀杨涟、智多星缨昌期等;地煞星七十二人,有神机军师顾大章、青面兽左光斗、金眼彪魏大中、旱地忽律游士任等。

        魏忠贤将其水浒一百零单八将和礼部郎中顾正南,大同副总兵杨庆以及宣大商人私通蒙古,建州【创建和谐家园】叛国投敌事件联系在一起报给皇上,天启皇帝朱由校勃然大怒下旨严办内阁首辅:叶向高去职,赵南星、高攀龙致仕,杨涟、左光斗削籍。礼部郎中顾正南,大同副总兵杨庆抄家夷三族弃市,从犯等人斩首。

        朝廷文官实力削弱,薛云的日子也好过不少,不知道是不是银子起了作用,朝廷兵部几次上报大同府总兵一职的入选,最后都被宫里给否决了,当水浒一百零单八将,顾正南一案定板后,就再也没人提大同府这一档子事了。

        薛云就在大同城一直这么呆下去了,不过在处理最后价值一百万两银子的商人暂时查抄封存的财物时,尽量释放了一些人回家,可是在大量处决叛逆后,依然剩下了一半物资,价值六七十万银子没有人认领了。

        用这些钱薛云给薛六拉起了一支会骑马的步兵大约有一千多人,没办法马不是战马,人也不是骑兵,只好先练着将来有了战马就好了。

        薛云、张公公二人以庆贺为名进献给魏忠贤金银共计二十万两银子,顺便也向宫里提一下催一催兵部给大同边兵的粮饷、器具。

        魏忠贤过问了可是兵部就是拖着就说朝廷没钱,魏忠贤知道后大同那批赃物多是军用物资,就让薛云,张公公二人当着军饷先用着。

        这段时间余大成请薛云过府去吃了一回饭,席间余大成他在军中的两个儿子一起陪薛云,余大小姐露了一下脸就进去了,也看不出特别的脸色,只是对薛云很是冷淡,薛云拿来的礼物放在客厅余大小姐也没有带走。

        吃完饭后,余大成同薛云闲聊了一会,余大成试探地问了一下:“薛大人,这个女子多了真是麻烦啊,其实家中人员单纯些也有好处的,以免家中不和嘛。”

        薛云轻轻地摇了摇头:“余将军,有些事我做不到,如果我勉强应付,到时候大家都很尴尬。”

        余大成一把抓住薛云的手说:“你与我女儿合作很不错,如果同意定亲这次小女带回家的钱,我凑成五十万两银子作嫁妆如何。”

        薛云:“余将军不是钱的问题,男儿汉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余大小姐是男儿身的话,大明又多了一员名将,余将军我还有些事,想先走一步了。”

        薛云离开后余大成一直就坐在那里,余大小姐轻轻地来到父亲身边,过了好一会儿才问:“父亲,他怎么说的。”

        余大成叹口气有点责怪的味道:“女儿你的性子就不能改一改,你的条件提得这么高那里找得到夫婿嘛。”

        余大小姐眼眶红红的:“为什么男人个个都要三妻四妾,两人一起不是很好的吗。”

        余大成:“都是我害了你从小就舞刀弄枪,把你变成一个男人性格了,你自己好好想一想,看能不能接受同其他女子共同相处。”

        余大小姐勾着头不说话,余大成站起来对余大小姐说:“就是你肯接受,我也不好再去找他,他毕竟是我的上官,只怕还要你爷爷去薛家想办法。”

      第65章 王魁

        薛云给魏忠贤进献礼物的家人回到了大同,带来了京城薛府的一些消息和祖父薛睿等人的信件,父亲薛傲韧在直隶南边打了几仗,消灭了当地的一些反抗势力,在保定府薛傲韧派薛二,薛五破了最为嚣张的张家庄,这个庄子地势边远,人口近千,多年亦匪亦盗,勾结河南的杆子,山东的马匪,拦路强抢客商,貌视官兵多次公然袭击薛傲韧所部。

        六月底在张家庄再次抢劫薛傲韧士兵的运输物资之后,薛傲韧命令薛庆益带兵冒充商队就近从张家庄东面走过,果然张家庄匪徒大举追赶,在离张家庄二十多里地的一个洼地被薛二,薛五围攻,薛二,薛五带了接近八百官兵,薛庆益带了五百人两面夹击,中心突破,张家庄出来的五百老少男丁被屠杀一尽,薛二、薛五、薛庆益他们顺势破了庄子,所获财物无数足够薛傲韧所部一年之资。

        薛二许士兵恣意淫乐一日,然后尽屠全庄妇孺,运完货物后焚烧张家庄而去。七月初击破山东马匪一股三百人,杀一百六十人,得马匹上百,自此顺天府与保定府才慢慢安静下来,确立了薛傲韧部在当地的地位。

        京城中祖父薛睿提到:顾正南一案和大同暴乱的事情一度使薛家在京城深受压力,门前常有人攻击辱骂,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这些人失势后薛家日子才好过一些,薛记绸布做了两笔生意有近万两银子入账,三江汇通的生意也走向正轨了,杏花酒楼重新开业生意好得不得了,京城达官贵人捧场的不少,可以说是日进斗金,祖父薛睿作实夸奖了薛云一回。

        惠民粮栈的生意做得红火,可是同行对薛家卖米就便宜联合起来找薛家说理,现在家里已经同同行的价钱接轨了,只是分量尽可能给足,另外就是二娘在家中暴病身亡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再有就是薛记绸布想联合一些人走大同商路问薛云的意思。

        毛老幺的信件中说吴记米铺生意兴旺已经开始盈利,小薛府一切平安,百胜堂那里时常有人来问候照应,薛家几处买卖都没有什么麻烦。

        从毛老幺转来的信件中,吴慧的信写了些思恋问候的话,说到庄子一切都好,薛四叔带话:庄子钱粮充足,庄堡大的规模修出来了,庄子里人口增加不少,庄丁队伍人数已经上百,特别是阵亡的两个庄丁和几个伤员送回来后,阵亡家属看见棺中的金银更是感激少爷,每人带回家金银珠宝都在三千两银子以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6: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