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血火河山》-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爷,朝会上可真让您费心了,你为人豪气,手面阔绰,这五万两银子,您收好,回去打赏打赏下人们。”贺融祥将银票递给了德亲王。

        德亲王也不客气,顺势接过银票,放入袖内,指指对面:“融祥啊,咱也算朋友了,你也甭王爷王爷地叫我,今儿个我问你件事,你可得老老实实地回答我。”

        “瞧您说的,王爷,我是什么身份,一个茶楼掌柜的,您是啥身份,大清国的王爷啊,小的再没规矩,也不能乱了这礼数,您说是这理不。”贺融祥弄不清他想问什么,只能这么油滑地回答。

        德亲王不耐烦地道:“得得,你小猴崽子别尽跟爷我玩虚的,让你坐你就坐。”

        “谢王爷赐座。”贺融祥略略搭了个凳子边。

        德亲王看看了四周,不放心地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融祥啊,你给爷透个底,那边的实力究竟膨胀到了个什么地步。”

        贺融祥心里大致有点数了,不过还是装傻道:“王爷,您说的哪边啊。”

        德亲王脸一板:“猴崽子和爷玩这套?小心爷大嘴巴子抽你!”

        贺融祥一笑:“王爷,您别生气,既然您问了,那我就不敢不说。我家老爷现在坐拥雄兵十余万,战将过千,还不算预备役官兵,那武器,您是没看到,清一色洋人运来的最先进的枪械大炮,有的连洋人自己都没有,就先巴巴的给我们送来了,没办法,谁让洋人和咱老爷亲得和亲兄弟一样呢?洋人可还说了,只要我们老爷有困难,那是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必要的时候,可以从他们本土调军舰大炮来帮我们打仗。”

        这话里是三分真,七分假了。贺融祥早摸清了这些高高在上的王爷们的心思,可就得往大里吓唬他们,不然将来还真不好摆布。

        果然,德亲王被贺融祥夸大的话吓得倒抽了一口凉气:“洋人真那么说的?”

        “哎哟,王爷,小的长了几颗脑袋,敢来骗您?您是谁啊,小的要真说了假话,您还能看不出。”贺融祥大声叫起屈来。

        “这也是,谅你这猴崽子也不敢蒙爷,”喝里口茶,德亲王说道:“我可听说袁世凯可也是洋人帮着武装起来的,你说,真和你们打起来,谁能赢?”

        话到这,贺融祥脸上抹过一丝骄傲的笑容,胸脯也挺直了:“王爷,我今儿个就给您扔下句实话,别说一个袁世凯,就是八个袁世凯,那也不是我们独立军的对手!”

        看着对面自己以前从来没拿正眼瞧过的,还不如自家下人身份尊贵的贺融祥脸上浮现出的骄傲神采,德亲王心中一阵黯然,曾几何时,满人也有着如此的骄傲,可现在这份骄傲去了哪里?

        贺融祥见德亲王脸色有异,小心地问:“王爷,您怎么了?”

        定了定神,德亲王说道:“按照你的估计,你们家元帅,我兄弟会不会打到北京来?”

        这下他连称呼都客气多了。

        暗暗笑了几下,贺融祥说道:“这可难说了,本来我们大帅是忠君爱国的,也不想反的,可架不住底下的将军们每日撺掇,咱大帅耳朵根子又软,没准就得打到北京;王爷,我还跟您透个底,咱独立军要么不打,要打最多一年就能到北京。”

        “这个……”这话让德亲王惊上加惊,本想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皇家天生的尊严,就让他实在难以启齿。

        恐吓诈骗,见好就收可是贺融祥的拿手好戏,戏演到这,也该给德亲王个台阶下了,不然真不好收场。

        “王爷,您今天既然把我这么个小人物当朋友,我也不妨跟您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您老听了可千万别生气。”

        德亲王急忙道:“说,尽管说。”

        贺融祥起身将门关严实了,又重新走回来说道:“王爷,我知道您是条不畏生死的好汉子,为了大清那也当真是宁可血染北京也决不愿偷生半日。可您不能光为自己考虑是不,您在北京还有一大家子是不,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这老老少少的靠谁来照顾啊?说句不怕得罪您的话,大清除了您以为,可真没什么像样的人物了,将来朝廷不靠您还能靠谁?真等我们大帅进了北京,您说,朝廷能去哪?再退往关外?那地方穷山恶水,可比不得繁华的北京城啊。融祥的话有些不知深浅了,请王爷三思。”

        这话真真假假,算是给足了德亲王面子了,德亲王长长地叹了口气:“融祥啊,这话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奕仁一个人的生死那是浑不放在心上的,家中的老婆孩子嘛,我也直可以当做为国尽忠了,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可大清的江山,爱新觉罗的血脉不能断绝啊。你说的话有理,北京都没了,我们还能退到哪去,退回关外吗?偌大个江山都丢了,关外还能保住吗?”

        贺融祥打铁趁热:“王爷英明,为国为私,你都该考虑考虑后路了。”

        德亲王不放心地道:“你说独立军进了北京,能放过我们吗?”

        一阵鄙夷从贺融祥心里泛起,他说道:“这您大可放心,一则我们独立军绝不会赶尽杀绝,二来我们大帅和您可是兄弟。我来之前大帅可说了,只要王爷您肯帮忙,不管将来局势怎样,您依然还当您的王爷,您的财产不光不动,您要愿意,大帅还可以专门派部队保护。”

        他这可不是在骗德亲王,而是来之前,李国勇和杨度专门交代过他,要是有机会策反德亲王,条件不妨开得优厚点,毕竟德亲王在满清的势力还是很大的,有了他的协助,将来打下北京会减少很多麻烦。

        得到承诺的德亲王大喜:“好,就这么说定了,为了爱新觉罗,我奕仁也不怕被人耻笑唾骂了,说吧,要我怎么帮你们?”

        贺融祥悄声说道:“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您只要把朝会的内容告诉我们就可以了。还有,您可以偷偷地编练一支军队,至于在哪编练,可以在您府上,也可以在别的地方,您自个儿看着办。武器资金不足,训练方面有问题,全部由我们来提供解决,只是这支部队人数最好控制在三到五千人,大了容易招人注意。有这么一支军队在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将来一旦有大事发生,用着可也方便,您说是这个理不?”

        德亲王听得连连点头:“好,就这么办,你想办法先帮我运三千支新式步枪进来,至于进城的关文,我来想办法,最好再通知我家李兄弟,让他从独立军给我找几个教官来训练。”

        德亲王地成功策反,是情报局北京秘密情报处一次偶尔的,却是重大的收获。而贺融祥也因此在战后被授予“一级情报勋章”,“一级服务勋章”,“一级自由勋章”。

        不久后,大量的枪支弹药,独立军的军官,在德亲王地掩护下,秘密地进入了北京城里的德亲王府。

        第058章 袁世凯的谋略

        一份黄色的圣旨随意地被扔在了台上,象是个被抛弃的孤儿般孤苦伶仃地望着在它面前来回走动的军官们。

        离袁世凯接到圣旨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但北洋军内却毫无动静。

        北洋军的高级将领们等了袁世凯足足有两个多小时了,一直勤勉有加,从不迟到的袁大帅今天不知怎么地,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他的人影。

        朝廷的圣旨,让北洋军的将领蠢蠢欲动,哪个人不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而朝廷的平叛诏书,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平台。况且,他们对当今中国号称“南北两大帅”的南方大帅李国勇近些年来抢尽了北洋军的风头,早就大为不满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举彻底歼灭南方的军队。

        到了快吃中饭的时候,袁世凯才施施然从内室走了出来,左右各有一个丫鬟搀扶着,走起路来也是一瘸一拐的,行走十分不便。

        “大帅!”北洋军官齐齐敬了个军礼。

        袁世凯满脸痛苦,挥手让两个丫鬟退去,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下:“噢,都来了啊,我昨日足疾突发,多有不便,累诸位久等了,来,别客气,都坐下说话。”

        大帅有足疾?从来没听说过啊。满腹狐疑的北洋将领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

        袁世凯看起来异常辛苦地俯身揉了揉脚,抬头道:“朝廷的圣旨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慰亭想问问大家对此都有什么看法啊?”

        段祺瑞第一个站起身道:“大帅,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打呗,不然的话再过两年,等南方那小心打下了整个中国,那时候,咱北洋军还能不能存在可就难说了。”

        王士珍也赞同同僚的意见:“大帅,芝泉所言极是,要平李国勇部之乱,北洋军可由山东进兵,直捣李匪老巢江苏,同时,大清其余各路兵马可分兵而进,让李匪首尾难顾,相信用不了半年,匪乱可定,大帅,机不可失啊!”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袁世凯环顾了下众将。

        几个人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点了点头。

        袁世凯忽然起身,在厅中走了一圈,似乎足疾一下子全都好了,他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阴冷,他问了句:“等平叛了李匪之后呢,我北洋前途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兀,还没等众将想好,王士珍就说道:“那还用说,平定了李匪,我北洋军居功至伟,朝廷当然会对我们另眼相看。”

        走了一圈,袁世凯又坐了下来:“当初李国勇两次救驾,功劳不可谓不大,他虽然很有野心,但三、五年之内料也不会反叛,况且江苏也准备不足,诸位想过没有,李国勇为什么会仓促起事?”

        冯国璋想了想说道:“那是太后对他起了疑心,以魏光焘取代了他两江总督的职位,李国勇深怕朝廷对他再有进一步的动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先下手为强才是他唯一的生路。”

        赞许地看了爱将一眼,袁世凯说道:“华甫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大清朝自立国以来,对汉臣,尤其是领兵的汉将,从来就没有真正信任过。本来咱北洋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朝廷最应该防范的是咱们,可谁知道天上掉下了个李国勇,把朝廷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去了,因此咱们这些年才能平安无事。现在李国勇反了,要是咱北洋帮着太后平定了他,大家想想,下一个朝廷袄对付的目标该轮到谁了?”

        场中一片默然。

        袁世凯继续说道:“太后这次让咱们平乱,本来倒是北洋的一次机会,可太后打心眼里就信不过咱们,不然也不会生生给北洋弄了个什么总理平叛大臣。太后的心思我懂,这叫借刀杀人。不管北洋和独立军谁胜谁败,势必打个两败俱伤。咱败了,朝廷能够积蓄力量转头收拾两方;咱胜了,就该朝廷接管北洋军了,到时候,不光是我袁某人,在座的,一个个也该回乡下种田了!”

        冯国璋这些人仔细品位着这话,越想越觉得有理,但始终有些不太甘心的段祺瑞说道:“大帅,难道咱们就这么任由李小贼猖狂下去?”

        袁世凯微笑道:“李国勇虽然和我签署了《李袁协定》,但他却唆使德国人撤走了德国顾问团,想让我北洋军不战而乱,嘿嘿,他也太小瞧我袁世凯了。收拾是一定要收拾他的,不然再过个几年,还有我北洋军的立足之地吗?不过怎么收拾却是有讲究的。”

        接着他下令道:“冯国璋。”

        “在!”

        “启奏朝廷,就说袁世凯足疾突发,无法下床,请辞所兼各职,并请朝廷委任庆亲王奕劻为北洋统帅!”

        冯国璋一愣:“大帅,这……”

        袁世凯摆手阻止他道:“放心,太后是个聪明人,现今正是用我时,天下乱成这样,她必然驳回我的折子,调回庆亲王奕劻。那时,才是咱们正式对南方动手的时候。等平叛成功,控制了两江,进可以由天津威胁朝廷,退还可以避到两江自保,百利而无一害!”

        到这时北洋诸将才真正服了袁世凯的老谋深算。

        “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

        “卑职在!”

        “调北洋一、二、三镇屯兵于山东边境,随时准备进攻山东;以四镇驻防天津,第五、第六镇待机而动。同时传我将令,立刻免除第一镇统领铁良职务,这人可是朝廷派来监视咱的,留他不得!一矣朝廷圣旨下来,等我将令,伺机歼灭叛军主力!”

        做为李国勇夺取天下,统一中国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袁世凯无论在政治判断,军事谋略上,都要强于李国勇数倍。靠着出卖光绪,结交李鸿章,讨好慈禧,左右逢源的袁世凯逐步爬到了中国政治权利的顶峰。他和他的北洋军,也使得独立军统一中国的时间延后了很多。

        而李国勇呢?李国勇所倚仗的,就是超出这个时代太多的知识、思想,初到清朝的他,政治上他是幼稚的,军事上甚至是无知的。但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却加速了李国勇的成长,乃至于在将来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李国勇都能显得游刃有余。

        或许,这就是当大哥的袁世凯,为小弟李国勇做的最大贡献吧。

        第059章 莫愁湖上

        冬季的莫愁湖上,波澜不惊,远处湖岸上几株光秃秃的树木,让冬天的南京平添了几分肃杀。岸上,站满了穿着黑色致制服的警察,褐色衣服的大帅警卫团员,还有大量神色严肃,如临大敌的特工。

        湖中泛着一叶扁舟。难得清闲的李国勇,带着从无锡赶来相聚的两位娇妻王青颜,傅馨萍,陪着杨度坐在船上,也不知是在欣赏莫愁湖的景色,还是在商议着什么。

        李国勇在江苏事变后,悄悄娶了傅馨萍,也没有通知多少人。傅馨萍情知自己土匪出身,倒也通情达理,情愿不要什么排场,能有个名分她就心满意足了。王青颜虽然老大不乐意,可木已成舟,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好在她和傅馨萍这些年来相对相处,倒也非常投缘,过了几日,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李国勇坐享齐人之福,其乐融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位如夫人的肚子可不见一点动静。好在劳改营来自于后世,对这事也不怎么重视。

        杨度抿了口茶,指着岸上的人叹息道:“但凡人若是登上了高位,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比如今日,想出来游个湖,散个心,偏偏弄出这么大的排场,这可颇有点扰民了。”

        看着这个面前自己最为倚重的政务院总理,李国勇心里阵阵感慨。当年茶楼相会,匆匆过了5年,当年那个偏偏美少年如今了不见了。现在的杨度也才不过二十八、九岁,可眼角却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鬓角间也生出了根根白发,哪里还有昔日儒雅风流的风采。

        为了自己,为了新政,杨度付出了太多太多。

        “你老了。”李国勇轻轻地一声叹息。

        杨度苦笑着摸摸自己的头发:“你把什么事情都往我身上一推了事,每天我读沉浸在那些公文里,我能不老嘛。”

        青颜奇怪地道:“皙子先生今年也才二十九岁吧,怎么就老了?”

        面对这个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娇妻,李国勇叹道:“你们是没有看到当年的杨度,往那一站,说不出的风度翩翩,风流倜傥,引得北京城里多少少少女日思夜想,哪是现在这副憔悴的样子。皙子,我李国勇欠你的太多了。”

        杨度可没想到李国勇会对他说这些话,也动了感情:“明逸,何必如此,我知道你为了中国的强大,为了民族的进步,也是寝食难安,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又何必互相客气。”

        “哈哈”一笑,李国勇揽住了青颜:“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青颜,馨萍,本夫君交给你们个任务,尽快帮皙子找个好姑娘,眼看着就要奔而立了,老不成个家可不是个事啊。”

        青颜,馨萍笑着道“谨遵命夫君将令!”

        杨度闹了个满脸通红:“我的大帅,今天你找我出来不是就为了这事吧。”

        停止了嬉笑取笑,李国勇正色道:“前两天北京来的那道圣旨你也看到了,慈禧终于调北洋军出动了。”

        “恩,怎么打仗我是不懂的,”杨度说道:“你是三省大元帅,民族独立军总司令,依你之见,独立军和北洋军相遇,谁取胜的可能性大些?”

        李国勇摇头道:“很难说,在士气,武器装备,以及民众支持度上,我军占优;但从作战经验,成军时间上,和北洋军相比,我句处于劣势。但让我奇怪的是,慈禧居然还在北洋军上安了个什么‘总理剿匪大臣’的职务。”

        杨度道:“这摆明了是不信任袁世凯,生怕北洋军脱离了掌握,不好控制啊,朝廷也怕再出一个‘独立军’。袁世凯这人不好对付,心机深沉,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我估计,一时半会的,北洋军还不会动。”

        从果盘里抓起一把瓜子,冲着湖面重重的仍开,李国勇说道:“要想推翻满清,统一中国,和北洋军的这一战就不可避免;咱们不光要打,还一定要打赢。皙子,万一我们要是输了,你可知道后果有多可怕?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会陷入到更大更深重的苦难之中!”

        杨度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眼神不由得迷茫起来。

        历史上的满清诚然是袁世凯推翻的,但袁世凯却给中国带来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大量地向日本出卖中国【创建和谐家园】,想把中国东北和内蒙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只能租借给日本,要求控制中国政治、财政、军事、警察等;这哪一条不是想要【创建和谐家园】?还有中国以后长达数十年的内战,让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苦难,都与袁世凯密不可分。可这一切,又让李国勇怎么对杨度说明?

        杨度询问道:“可不可以沿用老办法,金钱收买,分化瓦解?”

        “这不行,”李国勇说道:“北洋军和满清的其它部队不一样,这批将领从北洋军建军开始就追随袁世凯,向来惟袁世凯马首是瞻,想收买他们难啊。只要有袁世凯一天,北洋是不会乱的。”

        说到这,李国勇站了起来,望着浩淼的莫愁湖,心中忽然生起了难以言明的豪情壮志:“皙子,咱们也不用太顾忌他,不管是满清军队也好,北洋军也好,民族独立军如果不能打败他们,不能跨过这一道坎,什么统一中国,什么中华强大,那也不消说了。我就不相信,民族地进步,有什么人,什么力量能够阻挡!”

        原上海道,现改名为上海市的市长周高远,给回到大帅府的李国勇和杨度带来了个消息:从法国归来的大清驻法大使裕庚一行人在上海下船时,被上海市府扣押,由于裕庚身份在清政府里不一般,所以上海方面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将人送到了南京。

        裕庚?李国勇觉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周高远汇报道:“这次被属下扣押的,除了有大清驻法大使裕庚外,还有其子勋龄贝勒,两个女儿德龄公主和容龄公主,并其他人等共一十八人。”

        德龄公主?李国勇恍然大悟,不就是历史上那个有名的美女加才女,满清灭亡后定居美国的慈禧的御前侍女,把自己看成“努尔哈赤的嫡传子孙”,认为皇后(慈禧太后)不应该被“叶赫那拉氏”占有的大美人?

        李国勇一下来了兴趣,非常有兴趣看看这位名闻后世的大美女,倒不是动了什么色心,而实在是好奇心占了上风。

        虽然已经起事,但对于远道归国的裕庚李国勇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您好,在下三省军政度大元帅李国勇,非常欢迎您能来到南京参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