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血火河山》-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得到总司令对军官团地默许,这些青年激进军官喜出望外,赵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

        早有准备的刘汉英说道:“目前新军主力拥挤在江苏,江苏形势相对稳定,没有必要驻扎这么多部队,相反,江西安徽两省是个隐患,我担心的是这两个省,参谋部这几天拿出个意见来,看看怎么加强江西安徽的防御力量。”

        身为参谋部总参谋长的赵声显然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司令,参谋部前几天已经讨论过这事了,我们的意见是,现在江西安徽境内有咱们的满员的四师和一师三师各一个团,我们准备把陆三师和炮兵二旅配置在二省,另外再将独立骑兵旅做为机动部队随时待命,这样,应该来说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好!”刘汉英的样子看起来比较满意:“这些就按着你们说的去做,另外,大帅和杨先生的安全工作还得加强,伯光,把大帅的警卫营扩充到警卫团,杨先生那加派一个连;咱们这些人死了不要紧,中国的未来,都得依靠大帅和先生。”

        这有点让赵声难办了:“司令,你也知道,大帅和先生向来反对这么做,我们……”

        刘汉英打量了他几眼:“说你小子笨吧,有时候精明起来象个猴;说你聪明吧,又笨得象头猪。他们不让,你不会今天安【创建和谐家园】去几个,明天安【创建和谐家园】去几个?我就不信大帅和先生能发现。”

        赵声乐了,一本正经地敬了个军礼:“是,谨遵司令军令,咱们就瞒着大帅和杨先生!”

        刘汉英很有些不满:“本司令可没让你们骗人,这全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点子,要是大帅责怪,那是和本司令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据后来刘汉英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但凡和李大帅呆得时间久一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一点无赖之气。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很快,大太监李莲英的亲信杜公公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升李国勇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两江总督一职由原云贵总督,湖南邵阳人魏光焘担任。

        看到脸色苍白如纸,不时吐出几口鲜血(其实是混了红水的蜜糖)的李国勇,杜公公吓了跳。临行前李莲英公公可再三关照过,这位李大人可是他的至亲晚辈,一定要好好照顾,现在李大人都这个样子了,这可怎么是好。

        接完了圣旨的李国勇再也支撑不住,一下“昏”了过去。

        等下人手忙脚乱地把李大帅抬了进去,杜公公担忧地道:“李大人这是怎么了?”

        杨度唉声叹气:“杜公公,你是不知道,打几年前我们李大人遇刺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庚子之乱中,李国勇又强拖病体跟着太后圣上四处奔波,等恩旨升任两江总督回到江苏后,可就一病不起了;前些个日子,听到朝廷的意思后,每天都气得大口大口地吐血。杜公公,这朝廷里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

        杜公公同情地道:“可不,你家李大人的功绩,咱家虽然深在内宫,那还是屡屡有所耳闻的,这次的事,哎,不说呀罢。”

        见机行事历来是杨度的长处,他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悄悄塞给了杜公公,低声说道:“杜公公,我家大人这身体,您也亲眼看到了,怕是经不起长途跋涉了,公公,求您个事,我家大人说了,他也不想再当什么官了,只求朝廷能看在他往日功劳的份上,放他回家乡安度晚年吧。”

        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要安度晚年也算得滑稽了,好在杜公公既看到了李国勇的严重病情,又捞到手十万白花花的银子,慨然拍着胸脯道:“让你家大人放心,咱家一回到京城,立刻禀明太后此事,让李大人好好安心将养身子就是了。”

        诡计得逞的李国勇,生怕夜长梦多,等杜公公一走,立刻带着警卫部队回到了无锡,把个空空如也的总督府留给了继任者魏光焘。

        由贫瘠的云贵调任富裕的两江总督的魏光焘,本来是意气风发,喜气洋洋的,可等一到任,眼睛都直了,偌大的总督府空荡荡的,连个站岗的人都没有。这还不说,好容易找来了司库,一问,库房里居然只剩下了可怜的一千两银子,比李国勇上任时还要寒碜。

        气急败坏的魏光焘,追问为什么只有这么点钱的时候,司库有气无力地回答道:“大人,都说江苏富,您甭听他们胡说,江苏这也要钱,那也要钱,格三差五的朝廷里还催着要钱要粮,咱江苏早成空架子了;就这一千两银子,那还是咱们李大帅说大人您才来上任,没钱可不行,愣是从自己的饭钱里省下来给您留着的私房钱。”

        魏光焘的鼻子差点被这司库气歪了,这也太损了,搬空了整个总督府不说,到头来自己还欠人家个人情:“不要当我魏某人是傻子,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天之内,给我把李国勇搬走的银子拿回来,不然你撤了你!”

        正等着这句话的司库还是那样的不紧不慢:“大人,我看您也甭三天了,现在我就不当这受气的官了,您另请高明吧。”

        司库说完就拂袖而去,压根就没把这总督大人看在眼里。

        江苏一个小小的司库竟敢给顶头上司这么个下马威,也总算让见多识广的魏光焘大开眼界,今后这总督的位置,还当真不好做了。

        (魏光焘:湖南邵阳人,从左宗棠湘军收复新疆,光绪十年迁新疆布政使。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魏光焘率武威军八营二哨于1895年3月与日军血战于牛庄。甲午战争结束后,次年,任陕西巡抚。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勤王有功,授云贵总督,接着改任两江总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授湖广总督,未赴任,死在了家中。这人还是很有骨气和本事的,蜘蛛将他写得相当不堪,可有点愧对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了。)

        第040章 四处碰壁

        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而位于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鼋头渚,则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角。

        原大清轻车都尉、两江总督李国勇,打第一次来到这,便被鼋头渚迷人的景色所吸引,辞官后,他就干脆和王青颜、傅馨萍两女一起搬来了这里居住。

        丧兄的青颜清瘦了很多,本来她对李国勇杀兄的行动虽然理智上告诉她是对的,但感情上却始终无法接受,不过好在李国勇毕竟为王家保全了面子,王家上下虽然伤心,却也并不忌恨。加上青颜看到李国勇乘自己不在身边,居然收了傅馨萍,妒意大生的她,也顾不得伤心难过了,赶紧收回夫君的心要紧。

        李国勇虽然丢了官,但整日里和两个大美人打情骂俏,倒也其乐融融。而这段时间,李国勇主要通过陈其美了解外面的局势发展。从陈其美的口中,李国勇得知新任两江总督魏光焘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妙。

        江苏各部、局、工厂、公司等等一律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总督上门?欢迎,上茶,上好茶;要钱?对不起,穷得很,一分没有!说到后来说僵了,魏光焘想要强行查抄这些地方,立刻会拥上来大批看起来携带武器的神秘人物。最离谱的是,江苏行政中心政务院门口居然架起了重机枪,堂堂大清封疆大吏连传说中李国勇的智囊杨度长得什么样都没看见就被轰了出去。

        洋人那也好不到哪去,美英法德四国领事商量好了似的集体表现出了对新任总督拜访的冷淡和漠视,只有日俄两国领事表示了有限度的欢迎,但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在几个地方碰了一鼻子灰的魏总督,思来想去还是要先掌握军队,只要掌控了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龙卫军,那么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但让魏总督没有想到的是,新军玩得更绝。被派去接管新军的亲信将领,连新军军营什么样都没有看到,就被站岗的卫兵拦在外面,并凶狠地威胁:“军事重地,不得擅入,否则格杀勿论!”

        一向在云贵横行惯了的这些将领被几个小兵喝叱,脸都气绿了,挥动着手上的纸头大囔:“瞎了你们的狗眼,老子们可是魏总督委派来的!”

        谁知道这些卫兵鄙夷地哼道:“我们只知李大帅,不识魏总督!”

        “反了反了!”叫声中将领们纷纷抽出了腰刀。

        不曾想他们横,那些卫兵更横,一阵拉枪栓的声音过后,黑洞洞的枪口就对准了他们。云贵的将领们彻底傻了,几时见过如此野蛮无知的士兵啊,竟敢拿枪指着朝廷命官。

        还好这时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将官,见状喝止住了准备动武的卫兵,满脸带笑地对云贵系的将领说道:“各位大人一定是总督大人派来的吧,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在下新任龙卫军陆军第一师师长孟凡贵。”

        孟凡贵的出现让云贵将领找到了个台阶下,也乘机都收起了腰刀,一个魏光焘的亲信悄悄地将孟凡贵拉到了一边,塞给他一张银票:“孟将军,我家魏总督久慕将军威名,这里是五万两银票,代表我们家大人一点小小意思。”

        等孟凡贵收下了银票,这人兴高采烈,放眼大清满朝文武,有哪个是不爱财的?整整五万两啊,这土包子将军只怕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收了银票的孟凡贵走到了卫兵身边,扬了扬手中的银票:“兄弟们,这几位大人说咱们当兵辛苦,特意给咱们送来了五万两银子犒劳大伙,大伙儿还不快谢谢诸位大人。”

        卫兵们一阵哄笑:“谢大人赏银!”

        那亲信可呆了,这个孟将军是不是傻子啊,居然不爱钱?他可又听孟凡贵说道:“兄弟们,刚才那位大人可说了,他们家魏总督,告诉他,谁才是两江总督!”

        “李国勇,李大帅!”士兵们齐齐脱口而出。

        孟凡贵很满意地道:“给我听着喽,要是诸位大人在咱附近看个花,赏个景什么的,那和咱们无关,要是敢冲击军营。”他的脸色突然一黑:“奉李大帅命,杀无赦!”

        李国勇、王青颜和傅馨萍三个听到这,已是笑得肚子都疼了。

        陈其美脸上可看不出一点笑意:“另外,总督府已连续三次在夜间被我派出去的人扔进了土制炸弹,虽然没有伤亡,不过把魏光焘吓得不轻,他已紧急从其它地方调来了两营绿营保护总督府的安全。”

        这时李国勇也收起了笑容:“英士,你要记着,咱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真想要这个魏总督的命,而是要逼他先对咱们下手,所以,你出手的轻重要掌握好。”

        “英士明白。”陈其美恭敬地道:“不过前几天南京发生了件大事,大人想必感兴趣。”

        李国勇一听,已经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原来几天前,在南京爆发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创建和谐家园】。

        在中华进步党和情报局的暗中鼓动下,南京几所新式学堂的学生停止了上课,在总督府附近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公然打出了诸如“魏光焘滚回去”,“还我李大帅”等等的口号。

        被气得浑身颤抖的魏光焘叫来了江苏警察总局的局长顾大山,一阵破口大骂,接着严令他立刻带警察镇压。顾大山倒也爽气,一声不吭的就走了出去。

        等了半天还是不放心的魏光焘,亲自带了那两营兵勇到了【创建和谐家园】现场,结果这一看,几乎就让他昏厥过去。

        警察倒真到了不少,不过他们有的自顾自在边上茶馆喝茶,有的三三两两在那聊天,更有甚者,竟然在帮【创建和谐家园】的队伍维持秩序。等叫过了顾大山一问,顾大山无辜地一摊双手:“我有什么办法,兄弟们两个月没领到饷银了,他们现在没一个听我的。”

        愤怒到极点的魏光焘暂时没时间修理他,叫过带队的兵勇头目,他要亲自弹压学生【创建和谐家园】。他一动,那些刚才还看起来懒散无比的警察动得比绿营快得多了,一拥而上,嘴里大叫着“学生大胆,镇压,镇压!”可动作却不是这样了,他们硬生生在绿营兵勇和学生们中间隔起了一条保护带。

        这还不算完,无数的穿着学生衣服,可动作举止分明象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人从队伍中拥出,大喊着:“官兵杀人啦,咱们拼啦!”就纷纷向绿营士兵冲去。

        绿营从长官到士兵个个苦不堪言,冲过来的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是体格健壮,身手矫健,一拳头打到身上能让人疼得半天站不起来。最可恨的是,那些警察还借着劝驾的名义,有的拉手,有的抱腰,反正就是不让绿营士兵舒服动弹。

        第041章 布置

        混战了没多久,绿营的可就顶不住了,这哪是打架啊,简直就是自己在挨打,地上鼻青脸肿,疼得四处翻滚的,可全是绿营的兄弟,人家那基本没伤到什么。

        打到后来,也不知是哪个绿营的将领忍不住了,掏出火枪对着对面的“学生”就是一枪,那“学生”猝不及防,一下被打穿了肩膀。这一来可热闹了,警察立即停止了劝驾,紧急疏散真正的学生撤离,那伙打架的“学生”也纷纷散开,不过一个个悄然抢占了有掩护的地形。

        等学生们撤得差不多了,那些情报局特工伪装的“学生”中,一个带头的大叫声:“你们有枪,爷爷们就没枪?兄弟们,干这些【创建和谐家园】!”

        刚才还得意洋洋的绿营,突然遭到了暴雨一般子弹地袭击,顷刻间倒下去了一片。慌乱中,各自找地方隐蔽还击。不过他们手里的老式火枪,和特工们用的改良型毛瑟【创建和谐家园】根本没得比,个个被打得不敢抬头。总督大人见势不妙,匆匆忙忙在卫兵地护卫下跑回了总督府。

        打了一阵子,见任务顺利完成的特工,在警察的掩护下从容撤离了现场。

        第二天一早,《江苏时事报》就全文刊登了“江苏学子血染总督府”的所谓“惨案”,文章中称学生的【创建和谐家园】,遭遇到了魏光焘总督的血腥镇压,无辜学生死十四人,伤四十二人。文章一经刊登,全江苏哗然,纷纷愤怒指责总督府的野蛮屠杀行径。最后连外国领事也指责这种违背人类文明的行为。

        魏总督可真是有苦说不出了,明明是自己这边死了十四个,伤了四十二个,学生那可个个都活蹦乱跳的,可他又没有报纸,去哪叫冤,再说叫了冤枉也得有人信啊。

        一来二去的,魏光焘吃不住劲了,几天来,频繁的有各路神秘人物进出总督府。而随着魏光焘弹劾李国勇和江苏阴谋叛乱的密褶,朝廷的诏书雪花似的飞往各省,湖北、湖南、河南、广东、福建、浙江的军队频频调动。只有袁世凯方面以准备不足为由毫无动静。

        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局势下,碧水辽阔,烟波浩淼的太湖上,却悠闲地荡漾着一只游船,船身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船舱里,聚集着江苏的实权派人物:杨度、刘汉英、赵声等等如今这些在江苏跺跺脚,全国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都到齐了。

        李国勇环顾了下自己的爱将,非常满意地道:“英士,人都在这了,你就先说下情况吧。”

        如今早已手握重权的陈其美,依然是一副宠辱不惊的表情:“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朝廷已经下定了解决两江,尤其是江苏问题的决心;根据京城里传来的线报,大帅,杨先生,刘司令,赵参谋长,一岩先生为必须除掉的首恶,其余列在叛逆名单的共四百八十七人;补充两江空缺的官员已经从京里启程。”

        李国勇笑了:“看来朝廷还真没把我当回事啊,还没动手接班的就已经上路了。”

        指着台上铺开的地图,陈其美继续说道:“军事方面我们得到的情报是这样的,河南会同浙江围剿安徽;直隶的袁世凯佯攻牵制江苏;战场的重点将在江西,两湖、两广和福建数路大军将合攻江西,而后完成对江苏的总包围;此外,云贵方面的四万部队日前已进驻江苏,供魏光焘调度;朝廷动手的准确时间为九月十二日”

        听完了介绍,李国勇将眼睛看向了刘汉英:“墨涵,英士这的情况说完了,你那呢?”

        刘汉英说道:“龙卫军近日已开始分发武器弹药,各部队也已集结完毕,具体部署将由伯先向大帅汇报。”

        赵声清了清嗓子,在地图上指点着:“总参谋部认为,在目前江西,安徽原有的力量上,我们准备再调陆二师和王牌陆一师欠二团进去;以【创建和谐家园】师,军官教导团,配以独立骑兵旅防卫江西;安徽方面,我们将动用第1、2、3三个主力师,预备役第6、7师,加炮兵一旅、二旅的绝对优势,迅速地解决战斗,驰援江西;江苏敌人力量薄弱,我们安置了陆一师的一团警戒山东方向,陆军第五师,预备役8师,配合警察总队,情报局特别行动大队解决总督府和城外的云贵军队;另外,我们还安排了预备役第9,10两个师为总预备队。”

        “伯先啊,”王清源虽然对军事不了解,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山东方面就放一个团是不是太少了?袁慰亭的部队可不能小看啊,组建早,训练得又好,武器装备上也不落后,他拥7万人马一旦展开进攻,江苏危矣!”

        这个问题杨度帮着赵声回答了:“一岩先生,袁世凯方面目前并不用担心,一则大帅和他有《李袁协定》,二来袁慰亭现在也不愿意和我们正面交锋,他是想等着我们和满清拼了个你死我活后,好渔翁得利,他要是和咱打了个两败俱伤,那占便宜的可就不是他了。”

        “是的,”陈其美补充道:“情报局也在密切注视了直隶方面的行动,袁世凯接到朝廷诏书后,至今仍没有动作的迹象,他只要一动,我保证情报局第一个知道,那时咱们再部署也不迟。”

        “关键是江西啊,”李国勇拍打着地图:“江西能不能守得住,是整个战役的关键。”

        四师长吕远笔直地站了起来,落地有声地道:“请大帅放心,四师自我而起,将战斗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把江西丢给敌人!”

        李国勇勉励了几句,说道:“用一个师守卫江西全境勉强了点,我看不妨丢几个城市给他们,重点布防战略要地就行了。”

        赵声回答道:“正是这样的,大帅,总参谋部也是这么想的,只要等解决了安徽的敌人,江西哪怕只剩下了巴掌大的地方,我们也一定能把它重新夺回来。”

      ¡¡¡¡¡°ðª×Ó£¬ËĹúÁìÊÂÄÇ֪ͨÁËÂ𣿡±Àî¹úÓÂÏëµ½ÁËÕâ¸öÎÊÌâ¡£

        杨度点了点头:“我们已秘密通知了四国领事,四国在不侵害上海租界的基础上,将严守中立,至于日俄两国就不太好说了。”

        “不去管日俄,”李国勇挥了挥手:“没有美英法德地支持,他们掀不起大浪。”他又对王清源询问道:“岳父,打仗没钱没吃的可不行,这方面您那没问题吧?”

        统管江苏财政的王清源自信满满:“江苏这些年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别的我也不敢保证,反正打到最后没吃没喝的肯定不是咱们的军队。”

        有了王清源的保证,李国勇放下了心:“满清那准备九月十二日动手,我看我们提前两天起事,九月十号,全面行动,得取个代号,这个,这个,就叫‘独立日’吧。”

        独立日!

        船上的文武官员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眼里闪动着狂热,这一天他们等待了好久,现在这个日子就快来到了,人活一世,只要能轰轰烈烈地干上一番大事业,死又何妨?

        1903年,中国的大地上,暗潮涌动,风云将起!

        第042章 江苏事变

        “独立日!”

        “独立日!”

        “独立万岁!新军万岁!大帅万岁!”

        新军军营中到处传诵着这样的口号,大批的武器弹药分发到了各个连队,无数张年青而狂热的面孔闪烁着骄傲兴奋的神采。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他们的手中诞生!

        为独立自由而战,为大帅而战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刻在了他们的脑中,中华进步党提出的“民族不独立,士兵毋宁死”的口号现在几乎成为了新军每天见面的问候语。

        魏光焘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总督府的防卫工作明显大大加强,从驻扎在城外的云贵兵中调来了魏光焘的嫡系,云南大理镇,贵州遵义镇两镇共6000士兵,加上原来的,魏光焘在南京城内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部队达到了近万人。

        就算是这样,还是不太令人放心,大理镇总兵吴克骋和遵义总兵唐奇商议了半天,一致决定劝说总督大人暂时住到城外的军营中比较安全。

        谁知魏光焘却义正严词地拒绝了部下的好意:“平叛在即,魏某焉能以一已之私弃南京而去,人生自古谁无死,以魏某之死唤醒我大清,纵一死又有何妨!”

        九月八日,李国勇由无锡启程秘密坐镇南京,亲自指挥“独立日”计划。九日晚,城外龙卫军5师,预备役8师的1团2团,城内3500全副武装的警察,1000特工,8师的3团4团,全部完成集结准备。城外总指挥,5师师长,无锡马山军校二期优等毕业生韩家雄,城内总指挥,警察总局局长顾大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