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家?”李遗听了,神色有点失望,讶然道,“怎么会是李家?冯兄莫不是骗我?”
“这等事有什么好骗的?”冯永奇怪地看了李遗一眼,这反应也太古怪了,“听说还是李家的六房。”
李遗脸上的失望之色更浓,点点头:“原来如此。方才一时情急,冯兄莫怪。”
“听李兄的口气,莫不成与那李家有甚干系?”
“蜀中李姓,自然都是有些干系的。如此说来,小弟倒是可以上门拜访一番。”李遗若有所思。
你这样明目张胆地说出来,不太好吧?
李恢就算是与蜀在大族李家有些许联系,但那肯定也是血缘久远的联系。诸葛老妖视蜀中大族如待宰的豚犬,你这般凑上去,是打算坑爹呢?
看到冯永有些古怪的眼神,李遗心头一转,便知道了他在想什么,当下自失一笑:“李兄莫要误会,只是方才送完族弟后,不小心与一辆牛车相碰,差点惊了马。小弟下车致歉,没想到对方车内坐着的却是女眷。后面看那牛车往你隔壁庄上去了,这才想着过来打听一下那庄上是哪一家,日后也好上门赔个礼。”
“那李庄的李太公,我也是见过几次的,人看起来挺好说话,而且既是同为李姓,李兄上门解释一番,想必不会为难。”
“事情奇怪便奇怪在此处。车驾相撞后,对方仆人有些跋扈,自称是何家。倒是车内的女眷颇有大家闺秀之气,直接在车内受了小弟的礼便走了。”
李遗目光闪烁,有些疑惑道。
“何家?”冯永想了想,点点头,“如果对方真说自己是何家,那倒不奇怪。我曾听那李太公说过,他们这一房与那何家有姻亲,就是不知是哪一房的何家。”
李遗一拊掌,喜动于色:“如此便对上了,看来定是那何家了。此趟过来找冯兄,当真是不虚此行,小弟还有事,就先行告退。”
看着李遗兴冲冲地走了,冯永有些莫明其妙,上门给人家道个歉也能这般高兴?
不过看他高兴就好,他高兴,冯永也高兴,几天来一直压在庄子上的乌云终于散去,连管家都笑眯眯起来。
“主君回来了?”管家熟练地接过冯永的渔杆和鱼篓,探头往鱼篓里看了看,失笑道,“老仆看到主君这般高兴,还以为今日钓到大鱼了,没成想连一条都没钓到。”
冯永乐呵呵一笑:“我这是去钓,又不是为了那几条鱼。”
以前那鱼窝窝子好久没有去养,鱼都散了,今天钓上来的全是小鱼,被冯永都放跑了。
管家也不管听没听懂,只顾点头:“主君总是有道理的。府上已经做好饭食了,主君要现在吃吗?”
“先洗浴吧。最近晚上开始有些凉了,趁着热气没下去,先洗浴。”
管家点点头:“那老仆叫厨房先把饭食热上。对了主君,今日庄上有庄户来跟老仆说了,愿意让娃子跟着主君去汉中,只是不知道要挑几个?”
第0100章 剑阁
“有几个愿意的?”
冯永问道,同时心脏加快跳动了几分,心想人心向背就在这一刻了。
“有合适娃子的家里,有三家没人过来。”
管家这话,很有后世领导住院记不清来看望的人,却能牢记没来看望的人那种风范。
那三家,有两家自然就是下了场秋雨孩子就生病的那两家。
“庄上不是家里有独子的么?也愿意?”
冯永很是惊讶。
古代抽丁,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抽那些只有一个男丁的家庭。毕竟香火,才是古人最看重的东西。
“正要和主君说这事呢。庄上愿意去的,又是独子的也就是狗子,他家阿母今天也过来问了,说是不放心狗子去那般远的地方,能不能也带上她。”
冯永一下子感觉自己成了残酷压迫农民兄弟的阶级敌人。听管家的意思,那三家不愿意的,也有独子?
不过转念一想,这年头,【创建和谐家园】光的遍地都是,能可怜得过来么?
再说了老子不也一样是独子,而且独得不能再独了,主家都去得,你们去不得?
这般想来,心里顿时忿忿不平起来。
“那三家,等来年麦子收完了,就让他们走吧。养的鸡”本来想狠心一点的,可是想想苦逼何必为难苦逼,还是给人家留一点余地吧。冯永最终也是只能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收回来一半,剩下的就留给他们吧。”
管家不出所料地激烈反对:“那不成!要是白眼狼都能这般对待,那庄里那些忠心的又该怎么想?这例子开不得啊主君。”
“那赵叔说该怎么办?”
“地和鸡都全部收回来,直接赶出庄子。”管家毫不犹豫地说道。
果然是万恶的地主阶级本色啊!
如今都已经过了耕种季节,这个时候把人赶出去,就意味着把他们赶上了绝路。
为什么后世的教科书里都在说封建社会是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因为没了土地,生死皆由他人掌控。
“这不好吧?”冯永皱眉,“毕竟也是人家已经把地种下去了,好歹是费了粮种,又出了力”
“这个自然是把粮食都还给他们,宁愿多给一些粮食,就当是雇了人种地,也不能再让他们在庄上呆了。”管家的神色有一丝狠厉的决绝。
“主君若是不想让庄上的人心都散了,就只能如此。”看到冯永仍然在犹豫,管家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老仆也知道主君心善,实在不行,就把粮食给够,让他们能熬过今年,但肯定不能再让他们在庄子上呆了。”
“那赵叔你看着办吧,可别落人口实了。”冯永点点头,算是同意了管家的话。
“主君这话说的,哪来的口实?就算是要留着他们,他们也肯定没脸呆了。真要不信,过两天消息传了出去。主君看着,不用老仆赶人,他们自己就会走了。给他们多一点粮食补偿,是咱们的好心,就算是少给上些,那也是本分。”
好好好,你有理。
冯永吁出了一口气,默念三遍:这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这是管家干的,不关我事。
然后点点头,吩咐了一句:“多给些粮食,也不枉在咱庄上干了这般久。”
这就算是把事情定下来了。
“山叠嶂,水纵横。顶风逆水雄心在”
古代的官道真的很差劲,古代的马车真的也很差劲。赶了六七天的路,冯永感觉自己的肠子都要从肚子里颠出来了。
此时的他四仰八叉地躺在牛车上,看着蓝天,看着白云,看着时不时从陡峭的峻岭上攀援而过的猿猴,死活再不去马车的车厢里,嘴里有气无力地唱着没有人能听得懂的驼铃。
一直骑着马的关姬好几次看向一点形象也不顾及的冯永,皱着眉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没有开口。
倒是坐马车里的李遗从车里出来,爬到冯永的牛车上,笑问道:“听冯兄唱了一路,却实是听不出这是何处的口音,又是何处的曲调?”
全身发软的冯永眼珠子转了转,停止了那哭丧似的唱歌,心道这是后世的普通话,你能听得懂就有鬼了,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我师门之语,文轩听不懂也是正常。”
李遗点点头:“原来如此。冯兄师门竟能懂上古之语?亦或是自创?”
“我也不知道。”冯永没心情理他,随口编了一句,“反正是我入师门以后,师父教的。”
“冯兄看起来,好似不常出远门?如此地不惯车马?”
“也不算是,只是坐不惯马车。”
六天?放了后世,老子坐个火车,全国两个来回都快要够了!
就算是不坐车,走路冯永也不怕,又不是没行过军。
可是如今看这长长的队伍,近百号人,其中还有小孩,那般多的行李,走毛线的路?只好坐牛马车了。
“只是坐不惯马车?”
“是啊。”
做不出弹簧,就没有减震器,没有减震器,如何防震?
坐在车上,【创建和谐家园】疼得跟【创建和谐家园】一般,肚子晃得能听到水声,脑门都被震得迷迷糊糊的。再加上马车那种车厢又是封闭的,晕着晕着就变成了晕车,晕车了就会吐,吐完吃的吐胆汁,现在只怕连胆汁都快吐没了,最后只好平躺在牛车上挺尸。
“那冯兄亦不懂骑马?”
“没学过。”
骑牛我倒是会啊!
李遗轻轻一笑,似乎得到了什么信息一般,手指着前方,问道:“冯兄可知前方是何地?”
“大小剑山。”
李遗有些惊讶:“冯兄竟是知晓?”
冯永不屑回答,心想老子当年从北疆回到家乡,有两三次就是从CD转车,还特地来这里玩了两天,怎么可能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要特地过来看看,当然是为了那一份魔兽地图“守卫剑阁”。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当年这话激起了多少少年的热血?即便是十年后冯永穿越了,仍有数不清的人默默地在守卫着当年自己的青春信仰。
李遗看到冯永脸上现出缅怀之色,当下也沉默了下来,心里暗暗想道,看这冯明文不惯出远门的模样,还以为他师门就在锦城附近。没曾想却连剑山都来过了,而且观此人神色,在这剑山之地似乎还有所念之人?
第0101章 下一句是什么?
好久,冯永才轻叹一声,说道:“可惜了。”
“可惜?”李遗心思一动,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了姜”冯永说了四个字,立马闭上了嘴巴。
可惜了这蜀之关键,可惜了诸葛老妖还辛辛苦苦地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以为北伐要道,可惜了姜维忠心死守剑阁
“蜀王昏昧,五丁力士,劈山开道,迎美人,运金牛,却失江山,为天下笑,惜哉,惜哉!”
李遗漫声念起了一段文字,声音抑扬顿挫,颇有一番韵味。
“文轩兄好文采。”
虽然是一只土鳖,但是要感谢李白,冯永在背他的“蜀道难”时,课文有解释过这段历史。
不过经李遗一提“蜀王昏昧”四个字,冯永心里的叹息就加重一分,不仅先秦时的蜀王昏昧,你只怕不知道,再过几十年,被后世骂的昏昧之主又要多一个。
李遗摇摇头,苦笑道:“冯兄莫不是在取笑小弟?这五丁开山之事,何人不知?何来文采一说?”
冯永干笑一声,“只是听得李兄的咏叹,深有感触罢了。”
心下是越想越感到可惜,胸中一股郁郁之气几乎要喷薄而出。
这刘禅唉,真是可叹可惜啊!这般险峻的地势,又有姜维那般忠勇之士,竟然也能丢了江山。这当中,究竟是何人之过?是是非非当真是难以说清!
看着两边群山逼来,层岑峻壁,森若戈戟,想着前世就已经觉得这剑阁极是险峻,没想到如今看到这没有经过开发的原生态山林,更觉得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沉甸甸地压过来。
不行了,不念点什么,感觉就太对不起自己这满腔的情怀!
冯永猛地坐了起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的很多诗都很热血,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中二时代的冯永几乎都能背下来。
但这首“蜀道难”当真是应了一个难字,不但蜀道难,这诗其实也特难背。冯永当年也是费了老大的劲才背下来的,这么多年了,还是能记起前面那么一些句子,感觉真是应了当前此怀此景,不由地背出声来。
李遗一开始只是觉得好奇,当听到“四万八千岁”时,心中不由地微微有些震撼,心想这冯郎君胸怀当真是磅礴大气。当再听到“地崩山摧壮士死”时,只觉得心中亦是激荡起来,忍不住地就着节拍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