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蜀汉之庄稼汉》-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老仆才说他没安好心咧,”管家一脸的不屑,“主君莫忘了下里村那个李家还是他的远房,他此次来,不过想把那李家的二小娘子嫁到咱家来。就下里村李家的那个名声,能配得上主君么?”

      下里村的李家?冯永一下子瞪大了眼,表示更加震惊:“这李家脸皮恁厚?”

      不怪冯永这样说,若论他穿越后印象最深刻的,非这下里村李家莫属。

      事情还得从冯永一家说起,他们一家本在北方,算不得本地人。那些年北方各地战乱不断,哪有普通百姓的活路?冯永一家在北方当了流民一直流落到南方荆州,没等安定下来,又逢曹操南下,阿翁又只好再带着一家人跑路到蜀中。

      这一路上家里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只剩下一家三口。冯永阿翁当时应该是自己心里估摸着再逃也没地方逃了,然后一狠心咬牙去吃了兵粮,运气还不错,博了个百亩地出来。

      有了地,就不再是受人排斥的流民,所以同村的李家就和冯家订了个娃娃亲。嗯,就是当时还小的冯永和当时还小的李家大娘子订了亲。

      再然后,就是刘备入蜀,阿翁被收编,待遇也还可以,官职还提了提,捞了个副将当当。哪知这刘大耳就是个坑蜀皇帝,举全国之兵伐吴,阿翁自然也跟去了,这一去却就再没回来。

      冯永的前身就是因为这个疯了,跑到山里不知所踪,阿母失夫丧子,受不了这【创建和谐家园】,直接跳河自尽。最后,就是他接盘了这个倒霉孩子的身体。

      由于刚开始来的时候懵懵懂懂,没想着说话举止与别人差异太多,被人当作神经病。

      刚开始下里村与冯家结亲的李家还没别的想法,毕竟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一家里死得只剩下一个人也不是不常见,可是当这家子死得剩最后一个独苗了还变成了个神经病,这个果断不能忍啊!

      把自家闺女送过去跟一个神经病成亲,那和把闺女推入火坑有什么区别?所以急忙找了个另外的人家火速订礼,下个月成亲,直接就把闺女嫁出去了。

      冯永表示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要不说世道变化太快呢?冯永渐渐不发疯了,官府突然把原本收回去的地归还了,皇帝突然赏了五百亩地,这下李家肠子都悔青了。

      原先李家凭啥愿意和外来户结亲,还不是因为冯家那一百亩地?现在变成了六百亩,自己却悔亲了,这不亏大发了?还好家里生的女儿多,大娘子嫁别人家了,不还有一个二女儿么,找到和自己有远房关系的李亭长,大娘子是没法了,可是咱要不用二小娘子顶顶?

      这李亭长想来也是个会来事的,估摸着直接说用李家二小娘子顶大小娘子肯定够戗,于是抛出了一个杀器。

      你看,这冯家小郎也算是到婚配年龄了,应该成亲了,不然官上会罚钱的。然后这才回忆起两家前辈的以前亲密关系,再下来就是说当时因为误会,以为冯家小郎失踪了再不回来了,这才让大娘子和别人重新订了亲。

      虽然后面冯永回来了,可是为了不失信给别人,只好先让大娘子嫁了。最后透了个口风,李家幸好还有一个二小娘子,为了表示歉意,我们用二小娘子来顶可好?

      管家比比划划,说得活灵活现,口气里的鄙视却是怎么也掩不住。

      冯永脑补了一下,当场就笑喷了,回头指了指管家,笑道:“赵叔你这嘴巴,还是积点德吧。这李家大娘子另嫁他人,也是情有可原,谁叫我当时发着癔症呢?换了哪家,也不会愿意把闺女嫁过来吧?至于二小娘,此事与她无关,还被顶来顶去,又不是牲口货物,何必糟蹋人?回头好好跟李亭长说说,李娘子另嫁他人之事,错在我,所以李家不必愧疚,李二娘子之事,还是算了。”

      “要不说主君就是心善呢?就李家这嘴脸,还能平心和气地要老仆劝他不必愧疚,换了性子急些的,只怕要打杀上门去了。”

      这马屁拍得舒坦,冯永笑眯眯地接受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在冯永的记忆里,李家的大小娘子长得似乎不怎么样,黑黑瘦瘦,心性又与其父母一样是个势利的,在冯永刚从山里出来的时候,没少说过宁死也不嫁冯家之类的这些话。

      这点让冯永不太感冒,你不嫁就不嫁,私底下说说也就罢了,但每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话,在这年头也算是比较重的侮辱了。好歹两家先前私交是不错的,虽说冯家只剩下一个疯子,但是你这样公然侮辱,也是不妥。

      普通农户家的孩子,发育不良是必然,长得黑瘦可以理解,先天因素没优势,勉强接受,毕竟又不是皇帝贵族啥的可以娇妻美妾一代代改良基因,可是心性这东西,合不来就没办法,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

      “家里还有啥事没?”

      “其他就没了。不过这李亭长临走前倒是提了一句,问咱家夏收后有没余粮出售。”

      “嗯?”冯永脚下顿了一顿,然后才继续往前走,“收余粮,咱家现在没余粮吧?”

      “要不说老仆当场就想唾他呢!哪个大户人家不是只售前年压仓的陈粮,哪有卖刚收的新粮?小门小户都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卖新粮,若不然,就是败家。他这么问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咱冯家么?”

      大户卖粮原来还有这等说法?新粮下来前把去年剩下的陈粮卖出去,不卖新粮。冯永表示长姿势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冯家也是小门小户啊,连压仓粮都没有。

      “这李亭长要收粮,未必是看不起咱冯家,怕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冯永若有所思,抬头看了看天边的晚霞,极绚极美,给天地都染上了一层金辉。

      管家:

      “主君所说的话,老仆不是很明白。”

      “没什么。”冯永沉吟一下,突然冒出一句,“赵叔叔,咱家不是还有皇帝赏赐的绢帛吗?要不也用来收点粮食吧?”

      “主君,这是为何?且不说这世道,大多人家都是存粮不卖,粮食难以收上来。再说了,咱家的粮食原本就够吃了,再多收上来,也无处可放啊。”

      “是我失虑了。”冯永自失一笑,“那就多养点。”

      “家里已经养了五只鸡了,既然主君爱吃鸡子,咱家粮食够多了,自然可以多养些。”这个建议管家倒是赞同。

      “唔,那就先养个三百只吧。”冯永随口说了一个数字。

      后面只听得“咚”的一声,管家不知道走路踢到了什么,踉跄了一下。

      冯永回过头一看,只见管家用力拄着钓鱼杆,细细的鱼杆已经被压成了弓状,眼看着就要折断了,瞪着一双眼睛向他看来,“主主君,恕老仆刚才没听清,主君是要养多少?”

      “三百啊!”冯永说着,还伸出三个指头比划了一下,“赵叔你没事吧?”

      “无事,无事。”管家终于站稳了身子,嘴唇却是哆嗦的,“主君,如此之多,如何能养?且不说无人看管,就是粮食,也”说到后面,虽然话没说出口,但意思也很明白,拿这么金贵的粮食去养鸡,真是造孽啊!

      第0006章 供起来的图纸

      汉代的家庭中,无论农家还是城里,一直就有养鸡的习惯,但大多只是一两只,一般都是特地养公鸡来打鸣的。

      乡下有田地的,家里粮多的,可能会多养个三四只,但再多也不会超过十来只了,毕竟粮食太金贵,一般都是用糠麸糊弄一下,然后就赶到外面让它们自己找吃的。

      再说了,就是糠麸,在平头百姓眼里,那也是可以救命的东西。在没粮食的时候,有这一口糠麸也能把命给救了。

      所以管家在听到要养这么多鸡的时候才会激动,别说百姓家里都是把糠麸当粮食,冯家是有点地,有余粮,犯不着吃糠麸,也不够养这么多鸡啊,最后还不得用粮食?这得费多少粮食?这不是胡闹吗?

      “赵叔放心,放心,我这鸡,不用喂粮食。”冯永看着赵管家似乎有心脏病发作的征兆,赶紧给赵管家做心脏舒缓的补救。

      “这不用粮食,还能用”管家声音尖尖叫起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异地看着冯永,又看看四周,鬼鬼祟祟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主君莫不成有祝鸡翁之术?”

      汉代巫蛊之术盛行,术士神仙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赵管家才来冯家几个月,最多也只知道冯永一家是外来的,至于冯家来蜀之前是做什么的,却是一无所知。

      什么祝鸡翁?冯永莫名地看了一眼管家,祝英台我知道,但祝鸡翁是什么鬼?

      “原来主君真有如此神术,看来是老仆误会了,主君误怪。”管家不知道脑补了什么,一脸兴奋地说道,“老仆这就去安排!”说着大步向前走两步,这才突然想起自己把冯永撇到身后了,转过身来向冯永赔罪,“老仆一时兴奋,故失态尔,主君误怪。”

      虽然不知道这管家一副兴奋过头的模样是什么原因,但能得到管家支持,这事就成了一半。冯永摆摆手,说:“赵叔这也是为冯家着想,我怎会责怪?”

      “只是主君,养这恁多的鸡,总得要人手看着吧?家里要再添下人么?”等兴奋头过去,管家提出了第一个疑问。

      “先不添了吧。看鸡又不是什么重活,租种咱家田地的佃户里,不是有几个未成丁的吗?叫他们过来帮忙就行,小子小娘子的都无所谓,到时给他们家些粮食也就是了。”

      “可是,这就要到夏种了,收完麦子,就要种稻谷,农家里那些半大的娃子,也算是能使唤的半个劳力了,这要是耽搁了耕种如何是好?”管家一脸的为难,“要不等夏种过去了再说?”

      “本就没说是现在马上养,自然是等夏种过去。说到耕种,对了赵叔,你可知附近有无铁匠?”

      “铁匠?主君指的是会干铁匠活的吧?这工匠都是给官府干活的,大多在官府里有匠籍呢。就是没在匠籍的,有铁匠手艺的也只能在城里看到。平常这农家里,闲的时候也会做点手艺,这无论是铁匠的活还是木匠的活,多数都是会干的。庄上丁二家里祖上曾干过工匠,这周围就数他家手艺最好。”

      瞅瞅,这才叫称职管家,才到冯家多久,连周围庄户的底细都被他摸清楚了。

      “那行,等吃过饭,赵叔叫他来见我一面,我有些东西,要让他帮忙做。”

      “哎哟,主君可千万别说那样的话,叫外人听了去是要笑话的。什么帮忙不帮忙的,他能进到府里来是他的福气,到时候东西做成了,主君真要心善,给他一两个钱就是了,或者老仆抓几把糜子给他,他就千恩万谢了。”

      所以说古代真心没人权,听着管家这理所当然的话,冯永心里有些别扭。

      两人说话间,不知不觉进了冯府。

      冯永先净了手,然后在后院的凉亭里坐下,仆妇已经把饭菜摆好了,还冒着热气。一碗蒸米饭,一罐鸡汤,一份酱菜,最后就是一小碟煎菘菜。

      注意,这个煎是指把陶罐架在火上烤,然后再把菘菜摊到上面煎,把水份烤干,就直接端到饭桌上。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冯永喜欢出去钓鱼和处心积虑要养鸡的原因,除了钓鱼可以消磨时间外,在现在这种烹饪条件下,也只有鱼汤和鸡汤不需要太多的调料,就可以做得鲜美。

      至于煎菘菜这种反人类的东西冯永表示不是自己矫情,而是真的很难入口。

      至于为什么不造铁锅,作为一个被他人当成神经病的人,要找铁匠造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还要费这么多的铁,哪个人会给自己做?

      而且在这个年代,铁还是比较珍贵的。也就是现在,他在外人眼里已经渐渐恢复了正常,再加上有了皇帝的赏赐,这才想着问管家找一个铁匠。

      管家嘴里所说的府,相对于后世的建筑面积而言,大当然是极大,有前后厅,还分大小厅,有主房,有厢房,还有密室,连后院都有个池塘,甚至下人都专门住的地方。

      可是冯永却表示这有什么用?冯家主仆全部加起来也就四个人,太冷清。他从第一次住进来后逛过一圈,就再也没兴趣去看了。

      看起来大,可是实际上也仅仅是大而已,其他的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和小时候住农村里的瓦房没多大区别。

      当然,这对于住在茅草房里的佃户已经是上天下地之别了,所以管家才说了让丁二进到府里来是他的福气,关键是丁二也觉得自己是沾了福气,这就比较让冯永觉得无奈了。

      看着底下手足无措的农户,冯永递过去一张纸,温声问:“看看这上面的图,能看得懂吗?”

      激动得身子直打摆子,丁二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这才颤抖着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过纸张,仿佛那纸张是千年宝贝一样,仔细地看了半天,这才壮起胆子问了一句:“主家,这这有点像是犁?可怎是弯的?”

      旁边的管家听得好奇,这梨子还有弯的一说?伸出脖子看过去,哟,原来是耕地的犁。可这犁画得好生奇怪,怎么与常用的犁不一样?

      “嗯,就是弯的。纸上画得明白,你照着做就是,只是这犁铧,要用铁的,明白吗?”

      还好自己是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还经常帮家里下地干活。农村娃早熟,十多岁就有人能赶着牛下田翻地。

      冯永十二岁的时候他老爸除教过他如何犁地外,还给他讲过犁的各个部件和用途,他也曾经一个人翻过几块地。这曲辕犁结构又简单,他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然,欧洲的八牛犁他也了解过,起因是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有一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其中有些涉及过世界农业的发展,可是他家里这才几百亩地,用八牛犁有卵用?

      再说了他只是了解,但是又不像曲辕犁那般亲手用过,要弄出来,估计死不少脑细胞,更何况家里也没那么多牛。

      现在的犁是直辕犁,既不能深耕,又必须要用两头牛同时拉,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畜力,而且还不好用。

      而曲辕犁,只用一头牛就可以,还可以根据田地来调整犁地的深浅度,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可以用木头做出来,只要最后在犁铧处镶块铁片就成!妥妥地解放人力,畜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神器啊!嗯,对仍处于用直辕犁耕种的三国时代来说就是神器。

      丁二把图纸看了又看,又问了几处小问题,这才恋恋不舍地把纸递过来。

      冯永皱起眉头,“这纸你不拿着,如何能照着上面做出来我想要的样子?”

      丁二一听,却是不敢相信地确认一遍,“主家的意思,小人可以拿着这个吗?”

      “你这不废话?又不是什么珍贵之物,给你拿着就是让你能比划着做。”冯永吸了吸气,感觉有些牙疼,所以他就一直想不明白古代人究竟在想什么,思想有隔阂,多交流就是,为啥就喜欢说他是个神经病?

      “那做完之后,小人是不是可以留着放家里供起来,给子孙留个念想?”

      这就有点过份了哈!

      第0007章 犁

      冯永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双腿,一脚踢过去,骂道:“滚滚滚!一张纸也能当传家宝了?给你给你,全给你,要是你做出来的东西不让我满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丁二受了一脚,反而变得自然了,听了冯永的话,连忙把纸揣进怀里,再行了个大礼,然后笑嘻嘻地跑了。

      一旁的管家终于忍不住地笑了出来,指着跑远的丁老汉对冯永哈哈一笑,说道:“偏是叫这丁二占了主君便宜了,沾了文气的好东西呢,就这样给他了。这东西回去只怕腰杆都比别人硬一些。”

      上面的图才是真正的宝贝好吗?一张纸有什么好宝贝的?算了,其实这年头,纸张也算是非常少见的东西,冯永再一次感到无力。嗯,神器没出世显示其威力前,画神器的图纸世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珍贵?

      “哎呀,气糊涂了!”冯永一拍脑袋,怀里还有一张铁锅和灶台的图纸,原本还想着交代完曲辕犁的事后,再问问丁老汉能不能做出来铁锅来,如今被一打岔,却是忘记了。当下伸手入怀,拿出另一张纸,递给管家,说,“这事还得麻烦赵叔跑一趟,给家里新起个灶台,就按上面的,然后再打造一个这样的铁锅。我自有用处。”

      老早就想造铁锅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趁着改造曲辕犁的机会,一并造出来得了。

      “铁的?”管家看了一会图纸,“却是不知主君要造多大?”

      “不大,就这样的,比磨盘小些。”冯永比划了一下给管家看,手还做了一个弧线的样子,“注意里外都要平滑,懂平滑是什么意思么?就是这样,这样”

      这回轮到管家有些牙疼,吸着气:“主君,这只怕花费不少啊!而且还得专门跑城里去做,这样一来家里只怕剩不了多少绢帛买鸡了。”

      管家倒不是心疼绢帛,这年头的思想,粮食才是底气,钱财这东西,冯家目前还不到存着的时候。

      “鸡可以少买些,养不了三百只,那就养一百只,养到后面就多了。可这东西却是再不能拖了。对我来说,宁可不养鸡,此物却是不可少。”

      管家点点头,“听主君如此说,看来此物却是极其重要之物了,老仆尽快安排下去。”

      “那是,此物做不成,食肉无味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