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蚁贼》-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行人自村外道路绕过村子,马匹奔跑起来,冷风扑面,甲冰胄寒。头盔、刀柄上的红缨、一些士兵裹在盔甲外的红色披风,迎风飒飒。在夜色中,这红色很显眼。

      邓舍下令:“脱下披风。”他点了一个人,“去后边,报给郑百户。请他参夺,是不是命令全军都不准带太过显眼的颜色。”

      风驰电掣,过了村子。邓舍转头望去,没了红巾的村子安静无声,层次比伏的房屋远处看不出破旧。月色下,泥土、砖瓦搭成的墙屋,傍依无边的田地,线条柔和,伸展舒缓。他转回了头,按下忽然的温柔感触。

      乱世人命不如鸡,他只能希望,已被放出来的那个女人和村民们,都可以再活得长久一点。虽然红巾给他们留下的粮食,很少很少。因为红巾们,包括邓舍在内,他们也都希望自己,可以再活得长久一点。

      ※※※

      注:

      1、娘子。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娘子,……今乃通用妇女之称,故子谓母曰娘。”“都下自庶【创建和谐家园】以及大官之国夫人,皆曰娘子,未尝有称夫人、郡君等封赠者。”

      第十一章

      千里(二)

      追在王夫人一行身后的元军将领叫佛家奴,官衔中书平章政事。这次他是奉枢密院命令,带了三千探马赤军,协助孛罗帖木儿围攻丰州。

      孛罗帖木儿三天连克三州,这个功劳真是不小。但却没他什么事儿,因为他没想到战事这么顺利,为了避免攻坚战,路上走得很慢。昨天才到,只碰上了东胜州的扫尾一战。他固然是大大失算,并且在孛罗帖木儿显赫战功的映衬之下,为了不让皇上生气,他更不能立刻打道回府。

      所以,主动请缨,接了追击残敌,打扫战场的活儿。

      起先只想意思意思,没功劳得个苦劳。不料追击王夫人这支军队到黑河岸边,发现他们居然烧了桥。再联系之前在道路上看到过马车车辙,他断定,钓着大鱼了。立刻催促搭桥,改变策略,一路急追。

      探马赤军一般一人两马,多的一人三马。他就不信,前边的这支残兵败将,能逃得过他们的追击。

      后半夜,他们路过了一个村庄。派出候骑前去侦察,发现了红巾驻扎的痕迹。从种种迹象来看,他们追击的队伍,在这里得到了另一支红巾的加入。从村民口中,得出这支红巾的数目,也就是说,前后加在一起,敌人差不多有八百人。问完之后,顺便手起刀落,功劳簿上先入账十几个脑袋。

      他浑没放在心上。别说八百人,再加上八百人,他也不在乎。过黑河时,他已经连派快骑,去通知分散往另两个方向的探马赤军千人队速速前来会合。要知道,他最擅长的就是集中最优势的力量,务求一击即中,一鼓作气击溃敌人。如狮搏兔、亦用全力。

      有些人笑话他胆小,他认为用谨慎这个词儿,更为妥当。没听说过吗?诸葛一生惟谨慎……

      军旗猎猎,风从北方来。

      耳旁风声凛冽,邓三渐渐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奔驰中的战马焦躁不安,惊飞的夜鸟久久不肯落下。他甚至可以从空气中,嗅到危险的味道了。和文华国打声招呼,他亲自带了十几个人,兜后散开,远远观察。

      两三点火光乍隐乍现,冻夜之中,让人眼中一暖,心中一跳。由两三点而二三十点,由二三十点而一团一团,由一团一团而成火龙蜿蜒。

      邓三叫喊一声,派了一人立刻给郑百户送信。领着其他的人,快马加鞭,冲回队伍里。

      “哥哥?”看见邓三这般仓急,文华国顿知大事不好。

      “你大爷的,【创建和谐家园】来了。最多二十里外。”邓三大声咒骂,指派众人,“文老四,带着郑百户发给咱们的铁蒺藜,给老子统统洒下。”他掉头四望,身处平原之地,远近不见山丘障碍,兵无可伏,人无可掩。

      关世容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无奈地一一从自己族人脸上看过:“又到拼命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死是活,就看兄弟们的胆色和运气了。”

      这么一息功夫,报讯的骑兵拐将回来:“千户大人,郑百户要咱们留截断后,用死阻挡。他说,咱们要是挡不住,不但王夫人要完,前边探路的小邓百户,怕也逃命不得。他还说,只要挡住【创建和谐家园】,见得王元帅之后,定不会忘了千户大人的功劳。”

      邓三阴晴不定,郑百户讲的不错,若不能阻得【创建和谐家园】一程,叫【创建和谐家园】一冲,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立时就得土崩瓦解。他的义子邓舍,即使身在最前边,队伍一散,也真是没活命处。

      “你大爷的,难怪叫老子断后,让你老子的儿子前行!”

      又一骑从马车奔来:“郑百户令:邓三部有守无退。”二次下达严命之后,这个骑士放缓声调,“郑百户请邓千户放心,他已经严令两翼黄、李二位将军,拉开距离以作奇兵支援。小邓百户旗语显示,前方三十里外,有树林一座,郑百户将亲自带火铳队,埋伏其中,做为接应。”

      最后,鼓励似的,他说道:“【创建和谐家园】追了我们一天一夜,远来疲惫。邓千户部休养几天,正是锐蓄精满,只要肯下死战,必然得胜。”

      传完命令,骑士没走,监军般的留了下来。

      事到如今,罢了,罢了。邓三恶狠狠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关老二!你带人赶紧的凿几个小坑,雪后土软,好凿,记住,横着挖!【创建和谐家园】到来,你的人就赶快后退,老子先冲一阵,你接着来。”大呼大喊,“文老四!文老四!”

      忙着布置铁蒺藜的文华国,闻声而回,手上还提着一串铁蒺藜。

      “抓紧时间,待会儿你跟着老子一起冲锋!”

      邓三本部五十人,加上文、关二部,总共二百五十人上下。人马不多,按道理讲,是不适合再分兵的。可他手下的这些人,互相不熟,面对强敌,一窝蜂地上,反而更容易出现失控局面。干脆分之为二,专冲敌人前队。希望反复冲击、加上黄、李配合,可以暂时打乱一下元军的阵型,从而阻滞他们的行动。

      佛家奴得到游骑报告,十几里外,见着了红巾逆贼的踪影。看情形,他们也发现了探马赤军,在布阵,准备拦截。

      他微微一笑,口里低声嘟哝一句:“自不量力。”他正要下令全军列开进攻阵型,又忽然想到困兽之斗这个词。兵法云:围三缺一,自己若是逼得太紧,会不会反而激起红贼拼命?毕竟,他们也有八百人。

      想到这里,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考虑是不是暂缓追击,等另外两支千人队赶来,再做打算。

      但很快,他放弃了这个无聊的想法,他谨慎,可他绝不胆小:“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盘算,“抓着马车里的那个人物之后,这一趟,也就功成圆满了。希望是个大人物,不至围攻丰州这一趟白跑。”

      调到第一列,成为整个作战阵型箭头的,是两个【创建和谐家园】组成的百人队。说起来惭愧,蒙古五部为核心组建的探马赤军,入主中原区区百年,控弦之士,反而在很多军队里,【创建和谐家园】强过了蒙古、色目人。

      不能否认,这种现象让忠君忧国的佛家奴很是中心忧虑;转念一想:“这样也好,冲锋的是【创建和谐家园】,死了也就死了,一则连年天灾,可以省点粮食,二则还能减轻国人的伤亡。”这么一想,就舒服多了。

      佛家奴布的阵型,乃是蒙古人常用的野战阵型。游射在前,两翼展开,大队包围,不胜,则仗着马速,撤退设伏。从狼群狩猎中学来的阵法,简单实用。

      邓三踞坐马上,检查兵器,略舞动下狼牙棒。远处元军火把的光芒越来越盛,大战在即,他紧盯着元军队形,猜测他们可能会摆出的阵型。以此及时调整他的队伍。大战在即,所有的思虑想法,烟消云散;大战在即,他想到的,只有如何战胜敌人。

      他看清了敌人的阵型,正如他所料。他决定,不再更改己方阵型,举起狼牙棒,召回挖坑布铁蒺藜的关、文二人。准备列阵迎敌。

      阵者,战车依山,按照地形来布置作战力量,以求最大发挥己方优势,战胜敌人,是谓阵。

      ※※※

      注:

      1、《元典章》:河南等路探马赤军人内执把弓箭之人多系汉儿人。

      2、有元一代,蒙古人被称为“国人”,蒙古姓被称为“国姓”,蒙古语被称为“国语”。

      第十二章

      千里(三)

      佛家奴前队冲到,看到静静等候的一队红巾。进入一箭之地,双方互射弓箭,红巾且战且退,探马赤军鼓勇向前。

      佛家奴处在中军,眺望战情。随着他不断地命令,中军和后队渐渐展开阵型。两翼慢慢括开,只待时机一到,就加快马速,要将敌人包围。这时,他看到前队冲在最前边的骑兵,有几个忽然减缓了速度,手忙脚乱地丢掉弓箭,改而控制马匹。

      “不过是些铁蒺藜。”闭上眼睛,他也能猜出前队遇到了什么情况。仓促之间,他不认为敌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施放出足够的铁蒺藜,来破坏他进攻的流畅性。

      二十几个第一线的骑兵,只有四五个中了暗算,从这也可以看出,癣疥之疾而已。马匹不受控制的士兵,第一时间被集中指挥的红巾弓箭手射落下马,倒霉的又被闪避不及的后边骑兵踏在马下。

      佛家奴无动于衷,几个汉儿罢了。

      冲过铁蒺藜的骑兵再次乱了阵脚,不多,仍然只有四五个。他们的马蹄踩入了小小的陷马坑中。这一次,不用红巾再去射他们,他们直接跟着摔倒的马匹摔落地上。

      佛家奴注意到了前线冲刺的探马赤军,因了这两次陷阱,速度缓慢下来。并随着倒地马匹和摔落骑兵的增多,阵型开始混乱。他又细心地注意到了,阵前的红巾急射出几波箭雨之后,有明显加速后退的企图。

      “癣疥之疾。”他嘴里无意识地低声重复着,大脑急速运转。情况不对,敌人毕竟有八百人!若是他们破釜沉舟,……数年来,大江南北,元军铁骑屡战屡败、多少同僚名将惨死战场的种种,走马灯一样闪过他的脑中。谨慎的天性占了上风,他抓住传令兵:“传令!前队暂停。”

      晚了。

      好像旋风,从红巾弓箭手后侧,撞出两队骑兵。当先一条大汉,狼牙棒密不透风;其后又一条大汉,两柄大锤呼呼作响。利刃一般,这两队骑兵直直插入了两百个探马赤军先锋之中。

      正是邓三、文华国。

      累年厮杀,在邓三身上留了很多的伤。左脚被投石机砸的石头挂住过,少了几个脚趾,到现在他走路都还有点深浅;右臂中过火铳,下雨阴天,总隐隐做疼。其他的刀箭之伤就不说了,更多。

      他绝对称得上是百战余生。

      他从没在意这些伤患,相反,他以自己身上遍布各处,密密麻麻的伤疤而自豪。大丈夫生快意恩仇,当鼎食,死当鼎烹。可问题的关键是,他才四十三岁,正壮年时候,从年前起,他竟然渐渐觉得力气不是很够用了。

      尤其这几日,连日厮杀、奔走,使得他这会儿舞起三十斤重的狼牙棒来都嫌吃力。

      大概这几年失血过多,伤了元气。他暗自寻思。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早晚有一天,他会再也舞不动狼牙棒,再也上不了战场。也就是说,在这个乱世之中,他就再也没了用,要成为一个废人了。

      每当想起这些,他这个粗汉也会感伤、忧虑。他感伤自己,忧虑邓舍。邓舍才十六岁,太小,小时候读书读得又有点傻。他不敢想象,在这个人吃人的世道,没了自己在身边,邓舍会成为什么样。

      他得继续挺着,就算上不了战场,也得等邓舍成人之后。他还记得结义兄弟、邓舍亲爹主动断后前的最后嘱托,更何况,他自己也很喜欢邓舍,早把他当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他隐约感到,邓舍和他、和他认识的所有人都不同,可不同在哪里,他说不上来。

      这小王八蛋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他嘴角露了点慈祥微笑,这点慈祥关爱的微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是如此的不协调。以至照面的探马赤军不由一怔,邓三变色厉喝一声:“你家邓老爷在此!”

      手起棒子落,鲜血四溅,两马侧身而过。文华国大呼大喝,紧随其后,每一锤落,必有一元军堕马。

      佛家奴松了口气,区区百人,再凶悍,也构不成危险。他改变了前番命令,就让那两队汉儿挡一挡红贼的锋锐。叫回传令的传令兵,继续指挥两翼展开,只要包围形成,剿灭此贼,如反手耳。

      邓三按照十人队来布置的冲击阵型,十个人分成四列,两侧三人,中间两列两人。左两列和右两列之间,间隔三个马身的距离;左、右两列内部之间,间隔一个马身的距离。这样可以最快、最大限度地割裂敌人。只是有一点,两侧领头的两个人,一定要勇猛强悍。

      他和文华国刚好符合这个标准,所以这个阵型运用得很成功。

      如同利箭一般,他们瞬间整个地穿过了探马赤军前队。接触其后续部队之前,他们漂亮地分向左右地转了一个弯,绕过前队一半,又从中间插入,汇合、再贯穿而出。

      邓三喝叫:“关老二!看你的了。”

      不得不说,他们这个战术配合做得很不错,起关键作用的,当数那些任职十夫长的上马贼旧部。他们个个久经沙场,互相之间长期协同,配合熟悉。有了他们的约束指挥,临时搭建没几天的这支骑兵队伍,默契性出人意料的好。

      关世容闷声不响,催促养精蓄锐的坐骑,横起大刀,朝乱了阵脚的元军第二波冲锋。

      佛家奴的两翼调动接近完成。邓三扯风箱似的喘息着,紧盯关世容的动作。他的坐骑一样地喘息不定,马蹄不时抬起,翻动土地。

      “哥哥?”文华国看出邓三今天体力下降太快,不安地叫了他一声。

      邓三瞧没瞧他,望望四周:“你大爷的,黄驴哥和李和尚人呢?再不动,【创建和谐家园】两翼展开,就得苦战。”

      话音未落,马蹄声响,借着夜色悄悄潜伏过来的黄、李二部,在视线可及的数里外放开了马速,冲刺过来。邓三脸上一喜,回头大声命令:“都准备好,等黄、李接触【创建和谐家园】,咱们再冲一阵。然后,不管什么情况,都往树林那里跑!”

      佛家奴脸色大变,勉强稳住阵脚,甚至没看清来了多少敌人,他只有一个念头:“红贼狡猾,中了伏,中了伏。”

      他连连举旗、敲鼓。用旗语、鼓声,连带传令兵协调部队,调出后备军,补充两翼,阻挡红巾。同时,拼命招呼亲兵,时刻准备后撤。

      ——佛家奴祖上蒙古忙兀功臣世家,他的曾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爱将,灭南宋立下汗马功劳;他曾祖的祖父、父亲,更是成吉思汗的得力爪牙,功勋显赫。可那都是祖宗的武勇,天可怜见,大元建国之后,他的家族到现在五十年没上过战场了!

      几里地,一冲就到。黄、李二部两个拳头般,激烈的冲击过后,深深地陷入了元军两翼。

      “拍马!拍马!”邓三吆喝呼喊,一打马,窜出老远,带头二番去闯敌阵。文华国跟从不及,拉下老远,只好一边急急追赶,一边高声叫道:“哥哥!哥哥!……老当家的!你倒是等等我。”

      邓三就没听到他在说什么,再冲一阵,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了。元军阵型已散,指望目下四五百红巾,歼灭是不可能的,最多击溃。他要是不肯罢休,追到树林边,火铳一散,二三百生力军齐出,狠狠给他个教训,瞧他还敢追不敢。

      都是被探马赤军的名号吓住了。真没想到,这股【创建和谐家园】这么不耐打,比起孛罗帖木儿的杂牌部队,都远远不如。邓三轻轻松松地迎向了几个乱成一团的元军,一支乱箭斜斜从他的盔甲缝隙中穿过,刺入他的体内。

      他楞了一下,皱了皱眉头,想说些什么,力气像开了闸门的水库,几乎一瞬间消逝个干净。狼牙棒掉在了地上,身子一软,他也摔下马来,吃了一嘴的泥。

      他听见文华国拼了命地吼叫,这声音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幽幽荡荡、缥缈天外。喊杀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一切都喑然远去。最后一刻,他想起的不是邓舍,是他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种地老实一辈子却被【创建和谐家园】逼粮逼死的父亲。

      他艰难地翻个身,鲜血溅射中,星空深蓝深蓝。他很怀念少年时和父亲一起,田间耕作的快乐。他吐出点口中的泥,喃喃地说道:“你大爷的,这土可真香。”

      然后,他死了。

      第十三章

      千里(四)

      得知邓三阵亡的消息,邓舍觉得天塌了。

      他天旋地转,站不稳脚。黑洞洞的树林,浇下惨白的月光,干枯的枝和瘦削的树干静渗渗,张牙舞爪处在光影之中,如只只待噬人的猛兽。邓三的尸首摆放他的面前,殷红的血浸满他的半身。嘴角似乎流露着安详的微笑,如平时栩栩如生的样子;但他,没了呼吸。

      穿越以来,他亲生老爹死时,邓舍才十来岁。可以说,没邓三的照顾、呵护,他根本就长不了这么大,活不了这么长。辗转流离,他听闻过许多饿得没了人性的人,最喜欢吃的,就是炖小孩的肉。

      在饥饿和暴力面前,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小孩,同那些惨死成别人食物的儿童,没什么区别。他深深知道,绝对的力量对比之下,他来自后世又如何?屠刀面前,他和他们一样无法抵抗。

      他眼前一幕幕浮现过往的岁月。邓三教他骑了马,邓三教他使了刀,邓三给他打造了第一支长枪,邓三领着他第一次上阵杀了人。他受伤的时候,邓三细心照顾;他有所成就的时候,邓三开怀大笑;每见到一个新的朋友、陌生人,聊起天来,三句话邓三就会转到他的身上,讲他做过的一些很微末却使邓三很骄傲的事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1: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