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蚁贼》-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场上渐渐安静,文华国问道:“不知在座的有没有胶州人?”

      举起了几双手。文华国一抱拳,道:“咱们算是半个老乡。你们知道,兄弟和老当家的,做过马贼,结拜兄弟十个,老十是你们胶州的。”语气转低沉,“不过他已经死了,中了【创建和谐家园】的埋伏,肚子破了,还在拼命!你们胶州人都是好样的,他和你们一样,很勇敢,是条汉子!”

      全场静默,文华国停了下,抹去眼角泪痕:“我们不说这个。只说至正十年的大水,他告诉我,他亲眼在你们胶州城里,看到街上有人,半夜偷饿死的尸体,煮了吃。可尽管如此,该征的粮一样征,该纳的税一样纳,没粮没钱没关系,卖儿卖女。卖光了,卖完了,卖自己!兄弟们,咱们为什么造反?还不就是因为这【创建和谐家园】日子过不下去!【创建和谐家园】叫人没法儿活?”

      几个胶州人戚戚同感,不止他们。关先生的部下多来自安徽、河南,王士诚的部下多来自山东,地方接壤,黄河一崩,受的苦难,大同小异。

      “【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有人低声咒骂,更多的人一起咒骂;声音小而变大,震耳欲聋。

      文华国压下骂声:“兄弟们,实话说,从进了这个村子开始。我就感觉很亲切。这个村子好啊,和我老家文家村,哎呀,那几乎一模一样。”

      北方的村子,能有多大区别?差不多所有的士兵,都是连连点头。对文华国说的,深有同感。

      听到这里,邓舍放了心。文老四粗中有细,一味粗野汉般地充斯文,他也活不到今天。上马贼时候,打劫富户,十次有九次都是由他出马踩点,还有几次混入其内,里应外合。让他第一个讲,选对了人。

      文华国接下来不露痕迹地从这个村子代入文家村,回忆父老音容,又放开来,咒骂【创建和谐家园】;再轻轻巧巧一转,叹息眼前这个村子的破败。三言两语,挑逗得士兵们再次和他同声咒骂【创建和谐家园】。又峰回路转,遥想文家村现在,会成为什么样子?

      在士兵们纷纷陷入回忆,神思故乡之时,又放回眼下。兵荒马乱,求老天爷保佑,别叫村子糟了兵灾。

      说完这些,他就下了台。请下一个人上来讲。士兵们情绪起来,踊跃得紧。上午开完,下午接着开。直到薄暮时分,大家才尽了性,很多都哭得琉璃喇叭似的。而他们看待邓舍的目光,也大不一样了。

      这第一次内讧风潮,看似轻松地压了下去。邓三没口子地夸邓舍脑子好使,开忆苦大会这招儿,红巾中有些将领自发地也用过。但他们开忆苦大会的目的,全是为了凝聚军心,增强士兵们对【创建和谐家园】的仇恨,基本上没有朝约束军纪这条道路上引过。

      相同的一件事情,自发地去做、和自觉地去做,效果完全不同。但是,邓三和邓舍都知道,李和尚这事儿,绝没有算完。他是这支队伍中,现在最不稳定的因素。就像草丛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跳出。

      该怎么彻底解决?他们两个人都在思考。

      入夜了。士兵们十人一队,排着队去临时挑选出来的伙夫跟前盛饭。十几户村民,被关在了一户较大的院子里,专人看守。邓舍传下命令,叫亲兵给他们也送些吃食。至于邓三送过来的那个女人,也送到了那个院子里。

      夜晚的空气冰凉彻骨,村子道路上的雪在人马的踩碾之下,混合了泥,一脚下去,满是泥泞。道路两边,一边的房子黑黝黝的,另一边在冷的月光下露出些许的轮廓。屋舍的屋檐、飞角,侧影黯淡,夹杂着杂草之类的东西,一刻比一刻显得更为深黑。

      除了士兵们的喧闹、马匹的嘶鸣,再没有任何东西打破这夜的宁静。

      邓舍站在院子中,深深地吸了口气。很久没有感受过这么宁静的夜晚了,杀戮、血腥,白天一天的忙碌、勾心斗角,在这一刻,都被夜风吹散,让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种沉思之中。想的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但他很享受这种恍惚。

      直到急促的马蹄声把他惊醒。马蹄声从村子外而来,应该是设置在村外的哨兵,或者是放出去的游骑。邓舍侧耳聆听,马蹄声响得很急切,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元兵来了。他抓住了身边的长枪,不待招呼,院内的亲兵手脚麻利给他披挂整齐。

      翻身上马,直接从院子中骑马而出。他看见,邓三、文华国、关二哥,纷纷从自己住宿的农院中,策马奔出。

      月光下,盔甲黯淡,更黯淡的,便是一团团的血渍。他们盔甲上的血渍,包括邓舍的在内,沉淀时间太久了。深深融入盔甲深层之内,再认真的清洗也无法洗去它们存在的痕迹。

      “怎么回事?”邓三一马当先,首先迎向冲进村中的游骑。

      游骑是个老兄弟,马速很快。快到的邓三面前,他才不慌不忙地拉了拉缰绳,熟练地控制着坐骑,快而慢,稳稳停下。他跳下马:“陈八爷回来了。”

      陈虎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不但带来了二百来个骑兵,还带来了一个红巾中重要的人物。

      骑兵和重要人物都留在村外,陈虎单骑入村。来不及讲自己经历,他神色仓促:“老当家!快【创建和谐家园】队伍,赶紧走。【创建和谐家园】后边,掉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千人队!过黑河时,我把桥烧了,最多耽误他们两个时辰。”

      加入红巾之后,他一般都是用“千户大人”来称呼邓三,用“小人”称呼自己。这和亲疏没有关系,他们依然是拜把子兄弟,生不能同生,死可以同死的拜把子兄弟。但内敛、谨慎、严肃、较真的性格,使得陈虎做事,一向丁是丁、卯是卯。如果将来有一天,邓三带着他们又重干老本行,他也会心情不变毫不犹豫地再改回原来的称呼:老当家。

      而现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事情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才会慌不择言似的,叫邓三为老当家,称自己为我。

      邓三马上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号角吹响,大旗竖起,传令兵奔驰村子东西。没空和陈虎打招呼,只匆匆一笑,邓舍、文华国、关二哥策马急去召集本部。做完了这一切,他才趁着队伍【创建和谐家园】的空当,问到底怎么回事。

      陈虎喘了口气,稍稍冷静:“和小人同来的共有二百一十二名骑兵,全是东胜州续继祖续万户部下。其中有一个重要人物,王元帅的夫人。”

      为什么王士诚的老婆会在续继祖的营中?这要从续继祖、王士诚的来历说起。简单点讲,续继祖是王士诚的小舅子,这两人本非刘福通东系红巾,而是出身萧县(元时属徐州,今属安徽宿州)芝麻李、赵君用所部。

      至正十二年,芝麻李为元军所败,战死;赵君用转投濠州,势力较之鼎盛时期大为不济,不得已名义上奉小明王为主,遵从大宋号令。

      刘福通北伐三路大军中的,来自山东的西路军毛贵便是赵君用的部下。而王士诚、续继祖,则又是毛贵的将军。也就是说,王、续二人不是刘福通的嫡系,也算不上是关先生的部下。他们顶多,类似配合作战的客军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祠堂军议,黄驴哥宁愿邓三当千户,也不愿李和尚当千户的原因。

      这些曲折,算是老红巾的邓三自然一清二楚,他没在意这个所谓的王夫人,而是追紧问云内、东胜的情形。

      陈虎叹了口气:“两州俱破,路过云内的时候,【创建和谐家园】正在屠城。想来东胜城破之后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他苦笑一声,“若不是因为忙着屠城抢东西,【创建和谐家园】没空儿追击,只派出了个千人队,只怕小人,再也见不到千户大人了。”

      “你怎么逃出来的?”

      “小树林之后,我先去的云内,报信给王士诚;接着他派了几个人,和我一起又去东胜。续继祖动作也还快,可【创建和谐家园】来得更快,军队刚集结出城不久,就遇上了【创建和谐家园】骑兵。一鼓而溃。当时,我正在东胜州内,续继祖安排我在中军帐休息。

      所以得到的讯息比较早,随着保护王夫人和续继祖家眷的亲兵冲出了重围。我推测,云内、东胜两州既破,丰州怕是救不成了。无路可去,也不知道千户大人身在何处。只好选择去上都。恰好,半路上遇到了千户大人派出来寻我的兄弟,就一路来了。”

      他心有余悸地补充道:“续继祖的家眷没和小人一起,突围的时候冲散了,那支【创建和谐家园】的骑兵太凶悍了。突围时整一个千人队,现在只剩下了二百来人,现在这支骑兵的最高长官是一个千户,受了重伤,村外担架上,动弹不得,只怕是活不久了。”

      那支击溃续继祖的骑兵,十有【创建和谐家园】还是邓三们遇到的那支骑兵。

      邓三哦了一声,没在意这条信息:“追你的【创建和谐家园】是谁的部下?”

      “瞧不出来,没打旗。”陈虎顿了顿,凝重又道,“和他们的前队交锋一次,都是蒙古【创建和谐家园】,说不准,是探马赤军。”

      ※※※

      注:

      1、至正九年,三月,胶州大饥,人相食。

      2、至正十一年,芝麻李、老彭、赵君用等,以八人而夺重镇徐州。树旗募人,一日之间,得众十万。

      八月十日,伪为挑河夫,夜投徐城。留城中,门卒拒之,曰:“我挑河夫也。借一宿何伤?”其半因突入,其半在外。夜四更,城内爇四火,城外亦爇四火应之。既而复合为一,城内外呐喊相应,城内四人夺军仗斩关,城外四人突入,同声叫杀。民皆束手从命。

      天明,树大旗募人为军,从之者近十余万。造浮桥四出掠地,奄有徐州近县及宿州五河、虹县、丰、沛、灵璧,西并安丰、濠、泗。事闻,朝廷省吏抱牍题曰“谋反事”。脱脱观其牍,改题曰:“河南【创建和谐家园】谋反事。”识者知元不复能有天下矣!河南【创建和谐家园】可尽诛乎!

      3、至正十二年,元丞相脱脱领军亲攻徐州。

      《元史》:明日城破,芝麻李遁去。获其黄伞旗鼓,烧其积聚,追擒伪千户数十人,遂屠其城。诏即军中加脱脱太师,趣还朝。

      ——徐州古称彭城,乃今天鲁、豫、皖、苏四省交汇处的第一繁华之地,人口常在数十万之间,为古今兵家必争之重镇。此次屠城,徐州男女老幼无一幸免,以至于十六年过后,大明帝国宣告立国,这里依然是“白骨蔽地,草莽弥望”,残砖废瓦荒草萋萋中,出没着狐鼠豺兔。

      4、赵君用,淮北萧县人,当地社长。1351年从芝麻李起义,后奔濠州,和郭子兴不和。1356年攻克淮安,小明王命为行省平章,纵横淮、泗间数年,1357年称永义王。

      《皇明本纪》:徐帅彭大、赵君用率余众奔濠,德崖等纳之。遇徐州乱雄败,其残雄趋濠梁,合势共守。时残雄势本受制,不料俞、鲁、孙、潘、郭反屈节以事之,事皆禀命,未旬月,众人各受制。

      5、探马赤军。

      从孛罗帖木儿父亲答失八都鲁开始,上溯至其父的祖父,世代为探马赤军军官。进攻南宋的四川,镇压过四川、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

      “探马赤”意为“探马官”。可以理解为汉语中“探马”的意思,也就是先锋。似乎也有达官、扈从官的意思。

      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

      也称蒙古军,在北方驻有四大蒙古军都万户府,各统军一、二万军不等,总数在五万人以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其成员也包括色目人和不多的【创建和谐家园】。

      顺便提一下:探马赤军的百户,在汉军、新附军(南宋投降的军队)中,可以当千户,他们的子弟则可以做百户。

      有元一代,汉军、新附军作战时才能持有武器,蒙古军、探马赤军不在此例。而即使在探马赤军中,【创建和谐家园】也不能随身携带弓箭军器只有蒙古人、色目人可以凭执照携带。

      蒙古人屡次收缴【创建和谐家园】兵器,交给探马赤军保管,这是对他们的信任。

      若不是元末大乱,蒙古骑兵堕落【创建和谐家园】的厉害,指不上用处,加入元军的【创建和谐家园】们,除了上阵卖命的时候,还是没拿兵器的机会。

      ※※※

      注:

      1、濠州。

      当时,郭子兴等在濠州。

      第十章

      千里(一)

      重伤的骑兵千户是续继祖的叔伯兄弟,亲兵队长。续继祖带兵出城,专门留下他负责王夫人安全。有这层亲戚关系在,王夫人和他可以不必避嫌。所以两个人共处一车,也方便王夫人照顾伤者。

      邓三、黄驴哥、邓舍一干人,骑马带盔,咣咣当当地出了村子,来到车前。一来,王夫人背后有王、续两人,地位悬殊,他们不得不先来拜见,听听王夫人有什么吩咐没有。二来,慰问伤者。

      骑兵千户断了一条胳膊,胸前背后中了四五箭,昏迷之中。车帘都没挑起,王夫人代这千户说话:“诸位将军太过多礼,妾身在这方谢过。夜深路远,敌军又近,见礼不便,妾身就不下车了。不知诸位将军麾下,有兵卒多少?可战者几?”

      声音婉媚,言谈文雅。说的话有条有理,答理过后,镇静不乱,不催走,不问它事,首问兵卒及可战者,不是寻常妇人见识。邓舍微微诧异,转而释怀。听闻续继祖本是徐州大户,家资富实,虽非书香门第,身为其妹的王夫人有这等言谈胆识也在情理之中。

      邓三没来得及说话,李和尚大声跳出。瞥着眼瞧邓三邓舍,他一边气昂昂扯着嗓子道:“谨报娘子,小人李子简,本是王元帅麾下骑军百户。村中骑兵六百,尽皆可战。娘子放心,拼死,小人也定要护得娘子周全。”

      王夫人噫了一声,语气中微带喜悦,稍嫌急迫地问道,——她也曾听闻和尚队的大名:“是吗?原来是李将军,那可太好了。”问过战士,见着熟人,这才问,“李将军知否我家夫君下落?”

      “呃?”趾高气昂顿时化作一片尴尬,突围时候,只顾自己逃命,哪里顾得什么王元帅!这话当然不能直说,李和尚吞吐两声,他是个莽和尚,没甚么急智,无言以对。恨恨略过邓三、黄驴哥、文华国的一脸嘲弄,他求助地看向关世容、罗国器。

      关世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若是知道王士诚去向,罗国器一定开口,但他同样一无所知,不愿惹祸上身,给王夫人不好印象,当下低头整理盔甲,故作不见。

      不动声色,邓舍接过话来:“好叫娘子得知。突围关头,【创建和谐家园】锋锐,属下似曾见到王元帅在亲兵护卫之下,转往西边去了。【创建和谐家园】虽然势大,王元帅素以骁勇闻名,若非中了【创建和谐家园】诡计,这一阵也败不了。又有亲兵扈卫,料来定能安然无恙,或去丰州,或往东胜。不管哪里,乱军之中,咱们人马太少,寻怕是不太好寻,娘子只管往上都去。属下推测,关平章、王元帅、续万户突围之后,此地已不能留,必然也会转入上都,再下辽阳。”

      突围时候,他在军中最前,从头到尾,只遇到王士诚军队时,见了一眼王士诚的大旗。向西云云,纯粹满口胡悠。

      从听说陈虎带了王夫人到开始,他就知道,在主力已尽是王、续部下,又来了和两边最高长官都是自家人的王夫人这个情形下,必须尽快和她处好关系。否则,他们这一支小小的马贼队伍,非要成为逃亡途中的弃子不可。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危急时刻的顶缸队,这两样,一个也跑不了。

      所以,李和尚语塞这么好的机会,他怎肯放过。不过,他后半截的话,倒的确是认真推测所得。

      其实,就算他不说话,邓三也是准备开口的。他赞许地冲邓舍点点头,王夫人沉默片刻,看来是接受了邓舍的回答,转而问道:“将军也是我家夫君的部下吗?”

      “属下骑军百户邓舍,和义父骑军千户邓三,以及千户黄驴哥,同为关平章麾下。”轻轻一句,点出了邓三千户的官职,这不是和李和尚比官儿大小。官职高的,正常情况下,比较官职低的,在指挥能力、战功等各方面,都是远远强过的。

      而捎带上黄驴哥,乃是目前形势之下,多一个自己人,总是能多一分决策权,从而多一分让自己人活命的机会。

      王夫人久在军旅,晓得此中厉害。又停了片刻,再次说道:“妾身女流之辈。事情紧急,是战是走,便请邓千户、黄千户、李百户、郑百户做主。”

      这一句话,定下了八百骑兵的指挥权。

      郑百户是和王夫人同来的,四十多岁,中等身材,肤色黝黑。就立在车边,他一直没说话,这时向众人拱了拱手:“事不宜迟,这就出发吧。”

      他们尽管合在一处,有八百人。但他们是败溃之军,仓促组成;追击的元军是大胜之余,乘胜追击的精锐,这无疑是天壤之别,没办法比的。因此,众人都知,战,是想都别想的。

      随即,不等邓、黄、李接话,望了望其他的几个人,他问道:“请问这几位是?”文华国老大不情愿地报上名来,罗国器、关世容也一一自我介绍。

      郑百户点了点头,以客气而明显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小邓百户,请你带一队人,前边开路。黄千户,李百户,请你们两位各带本部人马,两侧游弋。文百户、关百户,就请你二位跟着邓千户居后断敌。罗百户,你就随在车边,和末将一起居中策应。”

      三言两语,布置完毕,没出色的地方,倒也中规中距。车厢内王夫人一言不发,诸将你看我,我看你,一起想道:“这郑百户来历不简单,定然是王娘子的体己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邓舍和邓三讲了一声,带人奔前。邓三哼哼两下,呼喝文华国、关世容一声,策马带队,奔后去了。黄、李二人,也木着脸,不甘不愿地领命而去。

      郑百户却见到了黄驴哥收拢来的二三十个没马没兵器的,皱了下眉头,叫回黄驴哥:“追来的【创建和谐家园】都是骑兵。黄千户,你带的人,得精简一下。”

      “这都是王元帅的士兵。”黄驴哥不是不知道郑百户讲的在理,他不满郑百户发号施令的态度,故意放出这个难题给他。

      “护得娘子安全要紧,这些,顾不得了。黄千户,请你多多见谅。”郑百户说道,他挥手召来几个车旁的亲兵,“去给没马的兄弟们,分些银子。想回老家的就回,还想继续杀【创建和谐家园】的,就告诉他们,我姓郑的,在上都等着他们。到时,歃血为盟,愿和能顾全大局、坚贞信仰、真的好汉们结为兄弟。并愿意向王元帅,禀告他们的牺牲和勇敢。”

      这一手玩儿得实在漂亮,黄驴哥不服不行。如此一来,不但这些没马的会情愿离开,有马的,也不会埋怨郑百户、也不会寒心自觉其危。

      待散完没马士卒,耽误这一阵,夜色更深。

      马车不大,拉车的两匹马,高大俊逸,行走起来,毫不迟缓,一点儿不耽搁行军速度。

      邓舍奔驰在前两三里,连连遣出三股游骑。间隔二三里,各带这两日村中赶制出的五色旗。五色分为黄、白、黑、青、赤,候骑用来通知后边部队道路情况。遇到沟坑揭黄,平坦大道亮白,若有水涧是黑,逢上树林则青,倘有野火为赤。

      今晚月色明亮,道路不熟,急行军,又有马车随行,刚好用得上。

      一行人自村外道路绕过村子,马匹奔跑起来,冷风扑面,甲冰胄寒。头盔、刀柄上的红缨、一些士兵裹在盔甲外的红色披风,迎风飒飒。在夜色中,这红色很显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