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蚁贼》-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朝廷对家中赋税略有减免,但缺口太大,破家成军的比目皆是,因此大批的军户为逃避军籍而舍家弃田成为流民,黄驴哥就是其中之一。流亡途中,全家老小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光杆一个,生计所迫入了红巾。

      世代军户,他本人又骁勇善战,入军还早,慢慢的累功至千户。

      太阳升过了最高点,渐渐偏离西落。头顶白塔黑旗之下,冰寒的早春风,卷起地上、房屋上的残雪落叶,偶尔扑簌到士卒们的发上、盔甲兵器上;一匹匹战马,不安地踏动蹄子,喘着白气,低声嘶鸣。

      几十个剽悍的红巾,围护个盔甲鲜明的将军,从一侧转出。这个将军是骑兵们的最高长官,上万户冯长舅。

      “关平章令:邓三部出北门,务必焚毁【创建和谐家园】飞桥、巢楼、冲车诸物,且要搅乱敌营,给我军布置争取时间;若能毁其火炮,加功一等,赏百金。”冯长舅黑脸、虬髯,破瓮嗓子,控着缰绳,绕场中转了一圈。

      “接令!”邓三眼睛斜斜望一侧的黄驴哥,听冯长舅继续布置任务。

      “黄驴哥部,随邓三后出,务必突出敌围,往云内、东胜二州。”冯长舅伸手从怀里掏出两封蜡封信,“这是关平章给这两州的严令,记住:送不到的话,你也就别回来了。”

      云内、东胜二州,离丰州不远,这三州同是西北部的重镇,辽朝时候号称西三州,此时都被红巾占据了。

      “接令!”黄驴哥下了马,小跑到冯长舅马前,昂首挺胸,接过两信;随即挥拳过头,涨红了脸、高声道,“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他身后的两百人齐声大叫,迫不及防,这叫声吓了邓三一跳,哼哼一声,低骂几句马屁精,他身后的邓舍早也举起了手臂,同声高喊。

      四五百人同声大喝,声调着实不小。震耳欲聋,远处树枝上停的鸟儿,惊飞而去。冯长舅满意地点头笑笑,掉过马头,往大雄宝殿去了。

      “你大爷的,学什么不好,学马屁精!”看冯长舅走远,邓三挥手给了邓舍几个爆栗子,邓舍也不说话,只是嘻嘻一笑。

      五百人马按序进入瓮城,身后的城门慢慢关闭,等待最后冲击的命令。

      “点火把!”

      一人一个火把,瓮城防守的步卒们给他们点着。

      西角元军火炮由静到动,从稀到密,隔着城墙,“杀、杀、杀”的叫喊声,伴随炮响,也传入了众人耳中。元军的第一次攻城,即将开始。白塔上黑旗下落,传令兵高举大旗,冲上瓮城:“关平章令:骑军,出!”

      瓮城开,视野阔。

      护城河外,遍是元军,军旗蔽野,烟尘弥漫。数丈高的巢楼上旗语翻飞,一座座飞桥由壮士们控制着,推到河边,打开折叠,往河上搭去。在他们后边,十几架撞车蓄势待发,再往后,列阵无数步卒,刀枪晃眼,游骑数十人一队,巡弋周边,火炮不绝,擂鼓助阵声响彻云霄。

      “放吊桥!”

      对面的元军发现了他们,一个千人队调到前方,盾牌在前,弓箭掩藏其后。随着军官号令,密密麻麻的箭支铺天盖地而来。与此同时,瓮城上负责掩护的红巾弓箭手,也还以颜色。仅有的两门大炮,布置在北城城墙之上,闷响连连,石弹滚冲出阵,砸进元军阵里。

      “他们连大营都没建好!”邓舍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纵马到邓三身边,大声喊道。

      邓三恶狠狠吐了口唾沫,他们还在瓮城之内,箭雨危险不到他们,可这种情形,又怎么能冲杀出去?“【创建和谐家园】要拼命!”吊桥落下,邓三马刀抽出,这一刻,满腹的牢骚早忘掉,记起的,只有满门老少,尽数死在探马赤军刀下的惨景,“那叫看看咱谁的命大,人死逑朝天,不死万万长!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兄弟们,冲!”

      三百人各种粗口不断,三百人长枪、马刀举起,三百人嗷嗷叫着冲出了瓮城。

      “咱们冲不冲?千户将军。”

      黄驴哥纹丝不动:“等他们过了吊桥,乱了【创建和谐家园】阵地。”

      邓三一马当先,已经冲过了吊桥。身边的邓舍用力抛出火把,舞动长枪,牢牢护住两人身上,呼吸之间,挡落十几支长箭。有多少兄弟过来了?又有多少兄弟中了箭?此时此刻,再没一丝空闲往后看,只有向前冲,向前冲。

      盾牌后的弓箭手缓缓后退,长枪兵替补而上。透过盾牌的空隙,可以看到,早就准备好的拒马枪,一排排运了上来,而瓮城城门两侧的飞桥,还在继续搭建,有几个,差不多就快要铺好。

      城墙上,开始改射火箭,两门大炮的重点打击目标,也改为了铺建飞桥的元兵。

      近了、近了、近了,数十个火把自邓舍身后,飞舞掷出,摔入元军队中,正对面的几个长【创建和谐家园】被火烧着,吃痛之下,长枪歪成一团。邓舍俯身,邓三反手抽出马上的狼牙棒,挟带风声,重重砸在了面前一人多高的盾牌之上。

      长枪探出,邓舍大喝一声,用足力气,挑飞了邓三砸到的盾牌,顺势前刺,正中盾牌手的胸前。来不及抽出,左手拉出马刀,劈翻一个身上火苗乱窜的长【创建和谐家园】。

      “姥姥的邓老三,还真是凶悍。”观战的黄驴哥骂了一声,抓紧缰绳,“叫兄弟们做准备。”

      “什么时候冲?”

      “等他破了【创建和谐家园】盾牌阵。”

      刀枪齐举,血肉横飞。惨叫、嘶吼、兵器碰撞、马蹄飞驰,种种声音汇合一起,邓舍的血脉沸腾起来。

      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快十年了,由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到现在,可以说,他过去的日子一大半都是在杀戮和争战中渡过的。也曾经茫然不知所措,也曾经偶然雄图大志,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归根到底,还得先解决生存、吃饭问题。

      他已经受够了蒙古、色目人等不把【创建和谐家园】当人看的歧视,也受够了饿着肚皮几天几夜还要亡命天涯的日子。邓三教他:这个世道,官法滥,刑法重,人吃人,钞买钞,贼做官,官做贼。什么是贼,什么是官,一句话说到底,敢杀敢抢的就是老子!

      他深以为然,尤其是每当见到那些个瘦骨嶙峋满眼呆滞任人宰割的百姓们,他更是暗幸自己没有穿到他们身上。

      乱世岂有人间路,宝剑无血不英雄。

      现代的一个在校大学生,就这样被生活改造成了一个马贼思想、强盗手段的红巾义军。

      长枪刺舞,过处血腥淋淋,几个眨眼,邓舍邓三突入元阵数十步。再前十几米,就是拒马枪林。忙里偷闲,四顾而望,远处的骑兵集结一处,静静等他们筋疲力尽。

      “举旗,向西!”邓三果断下令,拨转马头,连杀带撞,邓舍同声高呼:“传令,向西!”浑不顾脸上迸溅的都是血迹,紧紧随在邓三身后。

      “邓三向西了!”

      黄驴哥诧异:“他还真去毁【创建和谐家园】火炮?”但这事儿,他毫不关心,盾牌阵差不多算是破了,他抽刀下令,“冲!”

      红旗展动,邓舍邓三冲出了盾牌阵,豁然开朗。护城河上有两架飞桥被火箭点燃,熊熊燃烧,更多的飞桥却已搭好,座座都是两三丈宽,大批的元军推着云梯等物,蜂拥城下。

      城头上檑木、大石滚落,有的落到还未展开的云梯上,被挡阻在云梯底部的铁皮车厢之外,起的作用甚是寥寥。这一次,元军来的太快,红巾根本没曾准备太多的防守器械,丰州固然是重镇,但在攻破之前,驻守的元军已经将军械库焚烧一空。

      沿着护城河奔跑,邓三人马少,又是骑兵,速度快,而元军布在前边的多是步卒,一路疾驰,略有交锋,顺利到了城西。

      眼前的景象顿时叫他倒吸一口凉气,起先在城墙上观元军军容时候,没看得全面,那城西一列,足足几百门火炮。处在团团步卒、骑兵的保护中,绵绵不绝集中攻击城西城墙。

      “没得打了。”话没说完,迎面遇上一队专门阻截他们的火铳手,不远处,调动来的骑兵也奔驰接近。

      “退!”

      崩天裂地一声巨响,整个战场的视线都吸引过来。短暂的停寂过后,元军欢呼潮水般响起:“城破了!城破了!”

      红巾打丰州,重点就是西城墙,本就受了相当损害,在数百门元军火炮攻击之下,这城墙,短短时间之内就坍塌了。红巾早有准备,临工赶造用来堵截塌陷城墙的行女墙立刻被推了过来,可也正因为临工赶造,这行女墙纯是木头所制,可以预见,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邓三立刻改变命令:“掉头!撤。”

      进城是想都不用想了,当今唯一生路,就是杀出重围,投往云内、东胜二州。

      ※※※

      注:

      1、汉军军户。

      入元后,政府给汉军发冬夏军装,配备武器,按月发放口粮,每人米五斗、盐一斤。服装的不足部分,其他装备和开支需自理。所有这些费用,由本家和贴户凑齐后定期送到军中,称为封椿钱。

      出征军人的开支是相当大的,13世纪末,征戍远方,一兵岁费,不啻千贯,相当于米50~100石,加上路上旅途费用,正、贴军户常常不得不典卖土地,有的军户先有田三十顷,最后甚至沦为乞丐。

      2、几百门大炮。

      元至顺三年火炮的铭文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等字样,绥边讨寇军,是元政府之边防军,第三百号马山,是给这支边防军制造的这批火炮的数字编号。也就是说,就此而知,这支边防军,最少装备了三百门火炮。至顺三年,西历为1332年。

      在元末农民战争中,不说元朝的正规部队,即使在农民军中,火炮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比如,朱元璋“困姑苏”,“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制‘襄阳炮’架五座,‘七稍炮’架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卫营寨周列城围,张氏欲遁,不能飞度。铳炮之声昼夜不绝。”其中,襄阳炮、七稍炮是投石机;将军筒是火炮。

      而苏州城中,“时城围既久,熊天瑞教城中作飞炮,以击我师,城中木石俱尽,至拆祠庙、民居为炮具。”

      可以想象,当时炮仗的激烈程度。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到正统九年,四十六年间,根据出土火炮之纪年和序号,可以判定,至少造了十三万门火铳火炮。也可以由此,判定出元朝时期火炮的广泛使用。

      第三章

      丰州(三)

      一来邓三所部人马少,影响小,加上马贼出身,人人精擅马技,又只顾逃命,无心恋战,根本不往人多地方去;二来元军大营还没扎好,估计他们也没料到丰州城墙居然连第一波的试探性攻击都没能撑过去,有那么一段时间,各个军种来往调动,注意力都放在了西城墙上,乱哄哄的,也给了邓三们逃出去的机会。

      饶是如此,到了安全地方一【创建和谐家园】,三百个人又折了三分之一,还好老兄弟一个不少,剩下的个个带伤,人人见血。

      遥望丰州城下,西城墙处,大批补救而来红衣和源源不断的白衣两军交缠一处,炮火雷鸣,弓箭漫天,不断有蚂蚁大小的士卒倒下、或者从邻近缺口的城墙上摔下来。一时看起来两方势均力敌,众人心中都清楚,在占据显著炮火、兵力优势的元军疯狂攻势下,丰州彻底完了。

      “哥哥,咱们怎么办?”问话的好一条大汉,七尺身高,膘肥体壮,倒提两柄大锤,合在一起足有百斤上下。

      他本名文四二,邓三旧部,标标准准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偏爱慕斯文。后来当了百户,自觉有些身份,嫌四二这个名字不好听,央人起个大名,唤作华国。

      邓三环顾身边,兄弟们身上、刀枪上、坐骑上都是血污,甲脏发乱,连人带马,个个喘息不定。有几个中在身上的箭支还没拔去,鲜血顺着身体滴下去,嗒嗒作响,染红地上残雪。

      文华国继续说道:“孔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邓舍打断了他的话:“文叔,这话是孙子说的。”

      ——他在这个世界,幼童时候,也念过两年私塾,所以识文断字,旁人也不奇怪。

      “是吗?咱这些粗人,有学问的还属邓舍。”文华国不以为意,随口夸了邓舍两句,接着说道,“依末将的意思,不知道云内、东胜二州情况之前,咱们不能冒冒失去。只看丰州的情形,那两边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千万别,出了虎口,又掉入狼窝。”

      “【创建和谐家园】来得紧,云内两州情形如何,咱们虽不知道,但是你看,围城的【创建和谐家园】有多少人?”邓三边儿上另一个百户提起马刀,指向丰州,问道。

      他个子不高,精壮结实,也是邓三旧部,屠夫出身,叫做陈虎。

      “四面围紧,不下十万。”

      “孛罗帖木儿之父屡败刘丞相手下,他本人也曾被刘丞相抓获,他这次是复仇而来,肯定是想雷霆一击。这些人马,怕就是他的全部家当。”陈虎分析透彻,最后总结,“小人认为,他绝不会分兵云内、东胜。也就是说,那两州现在还太平无事。”

      邓三迟疑半晌,转头问邓舍:“你看呢?”

      “我觉得陈叔说的对。”邓舍毫不犹豫,立刻回答,“不但可以去云内,而且最好挑出快骑,先往云内报讯。城墙破了,丰州的三万红巾还是能抵挡一阵的。只要云内、东胜无事,这两州马多骑兵多,及时出兵,也不是不可以反败为胜。”

      他不是一个喜好表现的人,身边又都是自小认识的长辈,所以每次决策,不是邓三问他,他就不会开口。

      不过他经历战阵颇多,闲暇时候看过几本兵书,又有前世的见识在,邓三等人还都是很看重他的意见。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了,经验有了,不管怎么说,邓舍小小年纪,在红巾之中,也算的上文武双全,少年俊彦。

      邓三下了决定,挑了快骑,命令陈虎一人两马,先去云内,探看情况、报讯。让其他人下马裹伤、休息片刻,再往云内州而去。

      云内州在丰州西南,距丰州一百多里,从云内再往西南百里,则是东胜州。三州鼎足而立,以丰州为主,若不是孛罗帖木儿来得太快,稍微给红巾一点反应时间,三州响应,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探马游哨,必不可少。即使大胜之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夜色降临,邓三等人赶了一半的路程,下马暂作休息时候,邓舍把对今天丰州攻防最大的心得记在了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从第一次上战场起,记到现在,快满了三大本。邓三曾经问他这是为何,他拿私塾先生的话来回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这是拿读书的劲头放在了战场上,前世上学,他有记日记的习惯,只是现在他写日记不是习惯,而是总结经验,为了更好的生存。

      夜色深沉,二百来人藏身找到的一处小树林里,怕被元军远远散出的游骑发现,也没点火,凑着雪水,各个默不作声地吃些干粮。天上没什么星星,月亮也无,乌沉沉的,远近寂静无声。

      邓三眺望了会儿丰州方向,五十里外,尚能看到一点火光,可以想象那里还处在杀声不断的鏖战之中。

      “也不知道陈虎到了没有,云内、东胜二州的情形,真叫人忧虑。”文华国皱着眉头,踱步到邓舍身边,勾头看了会儿他记的东西,摇了摇头,惋惜地说道,“一个字也看不懂。”

      这话配上他之前煞有介事的动作和这会儿漫不在意的表情,实在可笑,邓舍不由莞尔。邓三开口骂道:“你大爷的,装什么斯文人。”

      “哥哥又不是不知,我本就姓文。”

      邓三抬脚踢出,邓舍忽然变色,丢下笔记,附耳在地。土地微微震动,杂乱无章的马蹄声,渐渐隐隐可听:“丰州方向,来了一股骑兵!”

      林中众人立刻收拾上马,几个手脚快的,纵马出林,绕出去侦测敌情。

      人马无声,刀枪出鞘,一伙儿人静悄悄立在黑暗之中,个个目不转睛盯着林外前方,只要情况不对,就跃马出林。

      绕出去的骑兵很快回来了,向邓三报告:“黄驴哥的人。”

      众人松了口气,留下文华国整顿部众,邓三叫上邓舍,兜马出林,迎了上去。黄驴哥这个嫡系和他们的关系向来不好,不过大战之后,能见个自己人,终究还是比敌人强。

      黄驴哥一干人比邓三的部下还要惨,出战二百人,剩下三四十个。丢盔弃甲,可能是中了敌人的火箭,黄驴哥的须发眉毛被烧了个干净,浑身血迹斑斑,脸上净是灰污,遮掩不住触目皆是的豆大火燎水泡。

      “黄千户,哪里去?”看见黄驴哥这般惨状,受了红巾嫡系几年气的邓三败军之余,也忍不住哈哈大笑,高声问道。

      在先前出林的游骑带领下,黄驴哥来到近前,叫停了坐骑,第一句问的话就是:“有没有干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