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蚁贼》-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门内惨呼号叫,时不时有火人慌不择路自门中奔出。

      红巾驰奔不绝,烧死的不理,烧得半死的补上一刀。轰然巨响,烧到最后,墙壁倒塌,仅剩的四五个命大青军夺路奔出,其中一个出了门即伏地叩头,其他的四散而逃。

      李和尚亲自取弓,射狐兔般,将四散的一一射倒。伏地叩头之人仓急大呼:“爷爷,莫杀小人,小人有用!爷爷!祖宗,小人有大用!”

      这个人声音尖锐,正是前番唱歌的那个火者。

      李和尚弓箭回来,接过亲信递来郑百户所中毒箭,大笑道:“果有大用,刚好拿来为郑大人报仇!”搭箭要射,邓舍上前拦住。李和尚鼻腔里拉长音恩了一声,双眼圆翻,就要发飙。

      邓舍温声说道:“李百户且慢。”

      他掉回身,请示王夫人:“娘子,属下之见,不如先听听此人要讲些什么,也好让咱们知晓为何此地会有这么一股青军?探探前路风声。这阉人口音古怪,问清了内情,好做打算。”

      事关生死安危,马虎不得,王夫人点头称是:“正该如此。”

      李和尚眼翻改眨,立马放下弓箭,大喝:“带上来。”

      关世容因指挥攻击的缘故,便在这火者不远。听到邓舍等人议论,他赞同邓舍意见,见王夫人同意,当下也不说话,兜马过去。扬起马鞭,他抽打着火者,催促到小高地前。

      火者不敢起身,身上挨着鞭子,匍匐在地,脑袋挨着地,屁滚尿流窜行到李和尚等人面前。一身连泥带土,衣服烧了大半,发焦脸黑,又是连连磕头砰砰直响,他颤抖着声音道:“小人河光秀,见过各位爷爷。”

      邓舍躬身站在王夫人身侧:“请娘子问话。”

      王夫人不由一怔。大营时候,王士诚对她宠溺非常,却从没叫她参预过军机。战场征伐男儿事,王夫人纵然好强,也半点儿没想过自己要像一些红巾女将一般,号旗令下,万千男儿为之赴死。

      相反,她甚是瞧不起那些个女将。

      女为悦己者容。打扮自己、小意男人,把男人伺候得舒舒服服;从而问心无愧地享受夫君可以给她的雍容华贵、以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因夫之荣。她向来以为,这才是女人该做的事儿。

      转念一想,续千户、郑百户一走一死,如今自己身边一个体己人都没有了。把命放在外人手中,总是不太保险。正如昨日车上举刀一般,她事急从权,果断接口,居高临下地问道:“你这火者,哪里来?”

      火者道:“小人【创建和谐家园】出身,从辽东永平来。”

      他这话一说,在场诸人尽皆明白。原来不是内宫火者,而是个自宫阉人。

      元朝向来有高丽宦官弄权的传统,就比如当今元帝,从他登基到现在,十数年中,先后擅权的两个大太监,都是高丽人。一个是引荐奇氏给元帝的高龙普,一个是奇氏同里朴不花。——奇氏,高丽权臣奇澈之女,第二皇后,深得帝宠。

      因此大批高丽低贱、残诈之徒,往往挥刀自阉,寄侥幸在入宫得帝宠。然而自阉的人实在太多,能进宫者十不有一。大部分进不了宫的,处处遭人白眼,生活悲惨。

      本地住不下,便有很多游荡到辽东、上都一带,以他人对自己残缺身体的好奇来谋生。

      辽东一带,元初世祖忽必烈攻打高丽时候,高丽人洪茶丘带部投降,引了大批高丽人移居到此。之后,高丽归降,百十年中,偷渡、移居辽东者,更是多不胜数。以至造成高丽国内青壮不足,人口减少现象严重。为此,元帝多次应高丽王请求,遣送高丽人回国。

      和这个阉人河光秀一起的那些青军,就是居住在永平(秦皇岛西)的高丽【创建和谐家园】。

      知晓了河光秀的来历,围观诸人皆现出鄙夷神色。王夫人啐了一声,袖掩秀口琼鼻,闪避邓舍身后:“和这等污秽棒子说话,没得污了妾身清白。小邓百户,你来问吧。”

      邓舍当然不会谦让,问道:“永平距此,数百里之遥。你们怎么会来到这里?”

      河光秀战战兢兢:“小人们,出身卑贱,藩国属奴。战乱之世,谋生不易。一时狗油蒙了脑袋,想的岔了,想学上国大人们,自组义军,……”周围人哼了声,他立刻改口,“狗腿子,叫你好的不学,偏去学做狗腿子,该死!”

      伸手打自己耳光,啪啪作响,毫不留情,没两下,他就脸皮肿起,嘴角血流。邓舍制止了他,问:“你说你有大用?什么用处?”

      河光秀一抹嘴边血迹,谄媚笑道:“小人有重大军情禀告。听说,【创建和谐家园】狗皇帝诏令岭北行省诸王,派勤王师。”

      这个消息实在惊人。黄驴哥哎哟一声,抬脚踢翻了河光秀:“你一个阉人棒子,怎会知道这等重大消息?”

      河光秀不敢叫疼,翻个身,爬起来,狠狠叩头,叫道:“小人同乡,……”他指着站赤之内,“已经被爷爷们烧死的那个,向来在永平大官人家走动。小人们来此之前,他才从官人老爷口中得知。小人半句不敢欺瞒。”

      黄驴哥信了消息真实,六神无主:“这该如何是好?”

      岭北和腹里接壤,诸王皆是蒙古世家功勋,其部属臣民和中原不同,仍然按蒙古千户、百户的制度管辖。元帝诏书一下,可以想象,千万铁蹄南下,越漠北而长驱直入,首遭其锋的,定然是北伐诸军。

      如此一来,再投上都方向,何异自投虎口?他环顾四边二三百人,这点子人马,怕还不够塞了【创建和谐家园】牙缝。

      李和尚也没了主意,仓皇气闷,只抽出刀,要砍河光秀。河光秀屎尿迸出,乱不择言:“小人愿做内应!小人愿做内应!”

      “甚么内应?”邓舍二度拦下李和尚,问道。

      河光秀在永平时,卑贱之体,穷困潦倒。偶有良善人家使用他,他又垂涎人家财货,常常偷说虚实给高丽同伴,夜去打劫。这会儿情急之下,想也不想,他爆竹仗似的说道:“永平人马空虚,又一直没遭兵灾,城池怠守。爷爷们若要攻取,小人人熟地熟,愿冒死潜入,为爷爷们内应。”

      说得顺口,思路捋顺,他竟忽然发现自己的计策甚是可行,想起城中富庶,他壮了胆气,吐沫四溅:“永平大城,粮米溢仓,军械山积。钱币无数,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耀人眼目。家家富庶,百姓如织。”

      他洒眼看遍三二百破破烂烂的红巾,咽口唾沫,继续道:“爷爷们若是能和小人里应外合,得了此城,真是如虎插翅。”

      他说的是实情。红巾出塞外、入辽东以来,着眼点都在有政治意义的军事重镇,如上都、辽阳之类;永平是连接迁民镇(徐达后在此建山海关)和京师的要冲,据守不易。所以奇迹般的,十数年战火连天,永平居然一直安然无恙。

      久未说话的罗国器噫了声,质问:“永平,大城。你单身一人,卑贱之极的身份,如何做我内应?遮莫看我等好欺瞒,在说假话吗?”

      河光秀叩头不止,额头上鲜血横流:“借个豹子胆,小人也不敢。爷爷不知,城中颇有小人同乡,向来羡慕城中富庶的。只要小人回去,三两句话,必能打动他们,一起取来为爷爷们效力。”

      邓舍怦然心动。

      芝麻李、赵君用八人里应外合夺取重镇徐州的事例闪过他的脑中;当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不比起事之初,城市荒殆城防。但芝麻李只有八个人,他们可是八百人;而且永平不是重镇,如果计策得当,也不是没攻取的可能。

      最重要的,他根本就不想再回上都。

      北伐军注定覆灭的局面,他为什么还要陪他们一起死?邓三死后,他痛定思痛,幡然醒悟,命,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攻下永平,借助其粮草百姓,他就能从朝不保夕的一个小小百户,成为王士诚、关铎一样的方面将领。

      即使攻打不下。

      他退一步想,也可以由永平到濒海浮海而去山东。山东、河南,红巾势盛,到那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进退失据。而是进退由心。至不济,还有朱元璋可以投奔。

      罢了,富贵险中求。他下定决心,只剩两个问题,如何说服王夫人;如何会合文华国、陈虎,彻底甩掉追踪的元军。

      ※※※

      注:

      1、棒子。

      《辽左见闻录》:朝鲜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谓之“棒子”。其国妇女有淫行,即没入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齿于齐民。鬓发蓬松,不得裹网巾;徒行万里,不得乘骑;藉草卧地,不得寝处火炕。盖国中之贱而劳者。

      不知元朝时候,有无棒子这个阶层,以今推古,料来此是一脉相承。

      2、高丽宦官。

      征选高丽宦官是元朝的一种固定的国家制度。

      高丽宦官在元朝宫廷的势力远过【创建和谐家园】宦官,形成了一股盘踞元朝中央政府内部几乎无处不在的强大政治势力,乃至高丽每有奏请,必赖其力。

      “至正二年,秋,御史大夫言宦官太盛,当减宦官额并宫女,时宦者多高丽人为之也。”不但宦官,宫女很多也是高丽贡女,“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

      因为这些原因,“残忍侥幸之徒,转相慕效,父宫其子,兄宫其弟,又其【创建和谐家园】者,小有愤怒,辄自割势。不数十年间,刀锯之辈甚多。”

      自宫的不但有投机之辈,“崔世延,怒其妻悍妒,自宫为阉。时宦者宠盛,人皆歆慕,多自宫者。”

      3、高龙普。

      “龙普在帝侧用事,天下疾之。御史台奏曰:龙普,高丽煤场人。席宠用势,作威作福,亲王丞相,望风趋拜,招纳货赂,金帛山积。权倾天下。”

      4、元朝皇后。

      元朝后宫,不止一个皇后。“自正后之下,复立两宫,其称亦曰二宫皇后三宫皇后。”成吉思汗时,诸斡耳朵(帐篷宫殿)中,多达十几个皇后。

      成吉思汗家族只和弘吉剌氏、亦乞烈思等氏族通婚。

      元帝的第一皇后,也就是正宫,皆是出自弘吉剌氏、亦乞烈思氏。尤其弘吉剌氏,在成吉思汗时期,是黄金家族的忠实盟友,出了很大的力。成吉思汗定下的旧制:弘吉剌氏有女为后,有男尚公主。生女世以为后,生子世尚公主。

      5、农民起义中的高丽军队。

      高丽做为元朝的属国,派出了许多军马,帮助元朝镇压红巾。

      如至正十四年,“时丞相脱脱奉诏讨张士诚,征兵高丽,王命其将李权,柳翟等帅两万三千人以行,十一月,从攻高邮不克,权等六人战死。”元军高邮大败后,柳翟继续在黄淮一带征讨义军。

      第二十二章

      永平(一)

      叫士卒拖走了河光秀,李和尚彷徨无计,关世容默然无声。黄驴哥来回走动,罗国器低头陈思。王夫人柳眉蹙起,俏脸含忧,问道:“诸位将军,听了这棒子言语,有什么打算?”

      李和尚吭吭唧唧,摸着光头,半晌挤出一句,道:“也许这阉人胡言乱语,一个卑贱之人,说的话不能当真。小人意见,还是照旧,投上都去。即使漠北诸王真的应狗皇帝令南下,咱们几十万大军,还怕了他们不成?”

      关世容冷笑一声,罗国器吞吞吐吐,说道:“也不尽然。岭北百姓,俱是蒙古【创建和谐家园】,蛮性未除,和中原【创建和谐家园】不同。若果然他们南下,倒是个劲敌。”

      李和尚焦躁起来,这二楞子罗,处处和他作对,怒声问:“那你说,该怎么办?”

      “小人的意见,咱们不如暂且东去。辽阳之地,在我军手中。若能到的辽阳,就能稳妥许多。”罗国器目光游动,看到王夫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又道,“也请娘子放心、从辽阳到沿海,大部郡县都在我们手中。娘子要是想念王元帅,咱们尽可以浮海而去山东。王元帅本是山东毛平章爱将,毛平章定能照顾娘子周全。避过了【创建和谐家园】势大的风头,王元帅,娘子还不是想见就能见。”

      邓舍顿时明白,这才是罗国器真正的目的。罗国器是山东人,久离家乡,再则山东目前的形势远远强过辽东,所以,他有了奉王夫人回山东的念头。

      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罗国器的话,是王夫人从没想过的。她楞了会儿,问邓舍:“小邓百户,你看呢?”接触这些时,邓舍给她的印象,体贴、忠诚、稳重、机智;所以犹豫关头,一群人中,她忍不住第一个想要询问的,却是年龄最小的邓舍。

      邓舍不肯说出自己想法,转而问黄驴哥、关世容:“黄千户、关百户,你两位怎么看?”

      委实难以决断。黄驴哥认为自己第一个该考虑关铎安危,可一个掩不住的念头一下一下地冒头:回了上都,真的遭到漠北铁骑的围攻,究竟几分胜算?他猜不出来,又不愿意说出不回上都的话,选择了沉默。

      沉默,代表默认,也代表弃权。

      关世容没甚么顾虑,他只想保住族人,自然越安全的地方越好。哪里安全?还用想!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俺以为,东去为好。”

      两个人赞同,一个人弃权。李和尚敏锐地感到了形势的转变,他急忙去看王夫人。王夫人神色微微有些松动,他抢在邓舍之前,表态:“小人仔细琢磨,罗百户说的也有些道理。娘子,去山东也好。较之上都,路途远近,也没差多少。”

      王夫人坚持询问邓舍:“小邓百户,你说呢?”

      邓舍这才说道,他的语气有些夸大:“岭北诸王,麾下何止百万。严寒苦地,善战之民。一旦挥师南下,马蹄涌涌,奔腾如潮。而上都距离岭北,不过三四百里,一蹴可到。且,我军分散辽阳、腹里各城,关平章离上都赴丰州前,又毁城墙而焚宫殿,属下以为,上都难以守卫。”

      他顿了顿,目光从诸人脸上一一走过,接着道:“罗百户所言,精深周密。不过以属下之见,送娘子去山东前,不如先至永平。方才那阉人言道,永平富庶,城防懈怠,里应外合之策颇是可行。从此东去,会合文百户、陈百户部,勒兵衔枚,轻骑急行,甩掉【创建和谐家园】探马赤军。四五日内,可到永平。果真能得高丽内应,骑兵冲入城。一鼓而下,山积军械,十万仓粟,尽入我手。到那时候,娘子还记得徐州李大王一日纳十万众的故事?”

      凭几百败军、一群棒子去夺永平,众人都被他的大胆惊震。罗国器喃喃自语:“这,这也太过险着。”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邓舍不动声色,稳稳说道,“即使攻克不下。一击不中,我等皆是骑兵,当即便可远走。永平再去三几十里,就是海边。一样能浮海去山东。”他加重了语气,“娘子,不入虎焉得虎子?以惨败之军惶惶而去山东,或是以十万之众煌煌而救上都,尽在娘子一念之间。”

      他巧妙地转换了话题,把去山东、还是去上都这个选择,转变成了去山东、还是夺永平。

      众人皆是无声,考虑他的计策是否可行。李和尚目瞪口呆,望向邓舍的眼神,变得异样起来。王夫人为他所描绘的将十万众入上都的场景迷惑,她对怎么攻永平没兴趣,但是她对声威宣赫地入上都很神往。

      如果这个场景可以实现,她敢肯定,她一定会成为上都城中所有达官妻妾的敬仰、讨论对象。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她的心跳得快极了。而且,邓舍说的也不错,即使攻打不下永平,半日内就可到海边,最多死几个攻城的士卒,对她而言,没什么损失。

      她几乎可以听到入上都、两侧万千百姓的欢呼了,她决定了,她说:“小邓百户,虎胆将军。妾身,愿将身边二百亲兵,交由你来指挥。”

      李和尚第一次没有对邓舍博得王夫人欢喜感到嫉妒、不满;这个方案比直接逃到山东更容易给黄驴哥不去上都的借口,他完全支持;一直无可无不可的关世容,感觉到身体中有一股从军时候的血气在邓舍大胆计划的激励下,逐渐地重生,他再三重复邓舍说过的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罗国器魂不守舍,不停说道:“这得好好谋划,这得好好谋划。怎么甩掉【创建和谐家园】?怎么里应?怎么出其不备?”

      意见只要能统一,事情就好办。

      邓舍叫士卒把河光秀拖回来,仔细询问永平内情。李和尚甘愿跑腿,指挥士兵拉出青军放在粮仓里的粮食,分发诸人。王夫人放弃了找马车的打算,黄驴哥去收集青军射出来的毒箭以备后用。关世容负责掩埋郑百户和中了毒箭而死的几个士兵。

      最后,部队集结,一起在郑百户等人坟头前,告别离去。转往东去,一路疾驰,留了一队人,在后边清理路过的痕迹。第二天天亮,邓舍找到了文华国给他留下的记号,——做马贼时的暗号。

      不过,邓舍自然不会让王夫人们知道这些记号的存在。

      避开村镇,找了偏僻地方,众军休息两个时辰,接着赶路。道路上马蹄纵横,应该是文华国、探马赤军留下的痕迹。

      午时,路边见到了王夫人的马车,歪歪斜斜停在路边。邓舍亲自去查看,车里躺着续千户,已经死了,尸体冰凉,没了脑袋,可能是被元军割去了。抛下续千户是邓舍和陈虎商量好的,一来可以加快速度,二者希望元军在得到这个重要人物之后,可以放弃追击。

      邓舍有些焦急。道路上的马蹄痕迹,比开始更加密集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5: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