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蚁贼》-第10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略引原文:“……先述官衔、名姓,……凡数百言,字字响亮舒畅。宣毕,俯伏。上亲传‘拿去’二字,……左右勋戚接着,二遂为四,……又为八,为十六,渐震,为三十二。最下则大汉将军三百六十人,齐声应如轰雷矣。”

      3、藁街。

      是汉长安城南门内“蛮夷邸”所在地,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第五十二章

      备战(一)

      东牟山上,赵帖木儿左右为难。

      两日前,他过了鸭绿江,一路西行,昨晚到的东牟山;本待一早启程,南下辽阳。天刚亮时,狭路相逢两个元军的游骑,捉住了一问,才知道就在他们横渡鸭绿江的那个晚上,毛居敬、许人利用地道加上火攻,一把火将纳哈出的后营烧了个干干净净。

      那一夜,火光直冲了天。

      辽阳城中的关铎趁机出军,内外夹击,混乱不堪中,两方鏖战到次日傍晚,死伤无数、血流漂杵;一边儿是破釜沉舟,一边儿是两线作战,纳哈出兵败如山倒。数万强行纠结起来的游牧部民,一哄而散;二十万大军连逃带死,剩下的不足一半。

      纳哈出当机立断,服了输、认了命,舍弃辽阳,撤回沈阳。

      论这一战,先有关铎与纳哈出相互使诈,敌我双方斗智斗勇。斗智上纳哈出胜了一筹。要非邓舍的平壤军马横空出世,要非洪继勋稳坐【创建和谐家园】、确保双城不丢,趁虚夺下盖州,击溃高家奴,解了毛居敬之围,使其腾出手来救援辽阳,结局可想而知。

      斗过智,面临转机,再斗勇。关铎亲身临阵,毛居敬冲锋在前,全军上下以必死之心,做命运的决战。谁都知道,辽阳一丢,没了立足之地,等着辽东红巾的只有灰飞湮灭。如此一来,“勇”字上,红巾反过来又胜了纳哈出东拼西凑的二十万大军一筹。

      战罢,战场上,关铎望着尸山血海,连呼侥幸。

      这一战,辽阳、沈阳两败俱伤。沈阳不用说了,七八万残兵败将。关铎虽然获胜,本部嫡系一样的损失惨重,活着的不到三万人。要说损失最小的,当数柳大清、胡忠等人的杂牌。

      数十成百次当炮灰的经验,练就了他们滑头的本领。出工不出力,战鼓敲得很欢,就是不真刀实枪。毛居敬占了上风,他们就打顺风仗;元军占了上风,他们就退、就让。

      他们退让,元军可不管谁是嫡系、谁是杂牌,哪里好突破,就往哪里跑,专拣软柿子捏。战后统计,四成的元军都是从柳大清、胡忠这区区两三万人、数里长的战线上突围出去的。

      关铎非常生气。

      依他往日的脾气,治军的严明,非得砍几个人头不可。李敦儒劝住了他:“平章大人,今时不比往日。大人的嫡系损失惨重,柳、胡所部,小不忍、则乱大谋。【创建和谐家园】方退,休养生息为上。”

      言下之意,先放他们一马,免得内部再生了乱。柳大清、胡忠一直都有怨言,以往势不如人,只好认了;现在情况不同,把他们逼急了,搞个哗变、投敌出来,不是没有可能。

      关铎哼了声,按下怒气,道:“叫他们来叫我。”

      辽阳城外,黑云压顶、血流如河。一群群的乌鸟遮天蔽日,呱呱叫着,凭空飞来,停憩在战场之上。许多的野狗结队成群,出没其中。天下大乱,仗打得多,死的人多,它们吃的人肉也多,眼珠子都是红的,也不怕人,叼着残肢断臂,或往天上飞,或往远处的小树林里钻。

      清扫战场的降卒、壮丁麻木而无神。这一幕幕的情景,修罗地狱也似的惨状,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似的,看见便如没看见。

      柳大清、胡忠等十几个杂牌的长官,贯甲提兵,踩着血肉泥泞的地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将过来。关铎拿眼去看,见他们人人血污满面,好几个披头散发;箭矢无眼,几乎个个身上带伤。

      胡忠的剑鞘丢了,手中的短剑血淋淋的,尚且在往下滴血。他把短剑朝地上一插,第一个跪倒,叩拜:“见过平章大人。”

      地上又是血、又是泥,他一磕头,溅起许多污浊。关铎哈哈一笑,拦住其他作势拜倒的诸人,赶上两步,扶起胡忠,道:“诸位将军甲胄在身,免礼免礼!……胡将军快快请起,今日一战,多亏了诸君,当时老夫登车远望,看的分明。胡将军,……”

      他挑起个大拇指,敬佩赞赏:“勇!”转开视线,看向柳大清等人,一个个提名称赞,“柳将军,猛!黄将军,剽!李将军,悍!”回手握住腰间的剑柄,感慨万千,他道,“辽阳之围,不怕诸君笑话,老夫本以为一条老命就交代在这里了。好在有诸位也,破海州、救辽阳,哎呀,知道老夫想起了什么么?”

      诸人对视一眼,齐声道:“末将不知。”

      “老夫想起了关云长的过五关、斩六将!诸君之勇,可比翼德;诸君之忠义,可比云长!”关铎一手按剑,一手捋须,他给的赞赏实在太高。自宋以来,说三分向来便为说书艺人的重头大戏,上至公卿、下至妇孺,没有听过的,也知道关羽、张飞何许人也。

      诸将闻言,不少人很高兴。关铎积威所在,跺跺脚,辽东颤三颤的人物;再与他不和,能得他一句这样的称赞,也真是难得的荣誉。

      胡忠连连逊谢,直道愧不敢当。柳大清喜笑颜开,对关铎的赞扬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他得意侧脸,豪迈说道:“大人也知道俺老柳的出身,与【创建和谐家园】的仇,深了去了!实话给大人说了罢,兄弟们别的不会干,专杀【创建和谐家园】、勇猛忠义那是当之无愧的!”

      柳大清什么出身?

      他本为绿林悍匪,杀人放火一把好手;没读过书,不懂得为臣之道,骄横跋扈惯了的。他麾下最盛时,拥众近万;但凡有点心眼,也不会混到如今的地步,论起威望,即便在杂牌里,也比不上胡忠。

      关铎听了听柳大清狂妄自大的言语,瞧了瞧恭敬拘束的胡忠。他轻轻握了握剑柄,神色不变,大笑道:“真勇士也!走,诸位,为贺大捷,老夫要城中摆酒,大宴三天!”

      ……

      东牟山上,听完了交战经过,赵帖木儿犯了踌躇。

      邓舍给他的密信,要求当面交给纳哈出。纳哈出既然撤回了沈阳,按理说,改变路途,直接去沈阳不就行了么?却有一个为难之处,纳哈出才撤军两天,他到底到了沈阳没有?又或者还在路上?

      没个准确的情报,去路委实难定。要知,大战过后,到处散兵游勇,没了建制、没了约束的败兵,赵帖木儿见的多了,简直就是强盗。他们才十几个人,有个不测怎么办?

      他蹩到带队的军官跟前,巴结着笑道:“周将军,你看?”

      姓周的将军没他那么多花花肠子,邓舍交代的军令,送赵帖木儿去见纳哈出。他要老实了,待以使者身份;他要不老实了,咔嚓砍头。这会儿,听赵帖木儿一问,这位军官瞧也不瞧他一眼,指挥手下,道:“分两个人,快马赶回去,将此事报之大将军。其他的检查军械,保持戒备。上马,去沈阳。”

      说完了,他转身朝坐骑走去。赵帖木儿不甘心,紧紧跟上,小声叫道:“周将军,周将军,……”

      “怎么?”那军官停下脚步,转过身,冷冷地看着他。

      赵帖木儿尴尬地笑了笑,瞄了瞄他按刀的手,咽下了想说的话,道:“没事儿,没事儿。”他抬头看了看天,“要去沈阳,咱得快点。小人略懂天文,看天色,一两日内,必降大雪。雪一封路,就不好走了。”

      这话他不是胡诌。

      蒙古人信奉长生天,有萨满。萨满就是巫,巫这个行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它既然存在,绵延千年不绝,就有它实际的一面。大凡巫者,对天文、地理、草药各方面,皆有所了解。

      赵帖木儿的义父赵小生,是一个彻底蒙化的【创建和谐家园】,交往的尽是蒙古人,其中便有萨满。赵帖木儿年幼时,对此很感兴趣,学过一段时间,不精通,但看看天气、测测阴雨,还是没问题的。

      姓周的军官半信半疑,瞅了他两眼,没有答话,自顾自牵马。一个士卒跑过来,问道:“那两个【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办?”

      “老规矩。”

      四个士卒拽着元军游骑,拉上山的凹处,一阵撕心裂肺地求饶声,短促而止。不多时,那四个士卒擦着刀,说说笑笑地走了回来。诸人翻身上马,马蹄的的,下了山,身影渐渐远去。

      赵帖木儿回首观望,山尖的浮土下,有一支被野兽啃的残缺不全的手臂,露着森森白骨,指向阴测测的天空。

      他昨夜听士卒们说,大半个月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炮火恍然依旧在轰鸣,断掉的箭矢、刀剑仍然残留地面;而人们的视线只在此做了个短暂的停留,连一眨眼都不到,就转向了辽阳。

      死去的人们的灵魂,徘徊哀泣,他们似乎已被忘记。

      道路上长满了野草,时不时闪过的小林子落光了树叶。除了两三支元军的败兵,两个多时辰的路途上,赵帖木儿等人没见过一个活的平民。碰到的元军败兵,多的百十人,少的七八人,大部分都是牧民,他们过沈阳而不入,径往北行,想必是要回去原来的部落。

      “这一仗,沈阳元气大伤啊。”

      目睹战火后的凋零,看样子,没个几年,沈阳恢复不过来。由沈阳可想辽阳,这一战最大的赢家是谁?双城。坐山观虎斗获得成功,可惜战事结束的太早,若能晚一点,没准儿可从其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赵帖木儿暗中庆幸,弃暗投明的及时。想到此处,一点愧疚闪过心头,毕竟赵小生从小抚养他长大,教他读书、教他习武,待如亲子。他轻声安慰自己:“大义灭亲,大义灭亲。”

      有道是三人成虎,假话说够三遍,便成了真。自我催眠了这许多日子,赵帖木儿不再半夜惊醒,他也好像真的,就把自己当作大义灭亲的典范了。

      东牟山距离沈阳不过几十里,因了路上躲避溃兵,他们走的慢了些,快到中午,沈阳的城楼出现地平线上。走到这儿,没办法继续潜行了,为了防止红巾的哨探趁乱混入城中,更为了防备红巾趁胜突袭,沿途的警戒、巡查极其严密。

      一行人下了马,伏在片小树林中,远远观看片刻。

      前边几百米外,有不少元军的步卒,设下路障,竖起大旗。一边儿招拢归来的溃兵,一边儿警惕周围的动静。步卒的后边,有十来个骑兵,大约是个十人队,依靠着坐骑,松松散散地坐在地上,正在聊天。

      “步卒防御,骑兵机动。”

      姓周的军官做出判断,他用马鞭指了指两侧,相隔大约千米,又是两个类似的营地;看的出来,元军显然把沈阳围了圈儿,他道:“混不过去了。”拽了赵帖木儿到身边,带动的灰尘扑了他一脸,他随手抹去,问道,“前边的【创建和谐家园】你有认识的么?”

      元军领头的,一个百夫长,赵帖木儿怎会识得?纳哈出与赵小生几次来往,充当信使的都是千户以上,他摇了摇头,道:“周将军你放心,小人尽管不识得,报出俺的名字就行了,保证万无一失。”

      姓周的军官盯着他看了会儿,吩咐左右:“我先带他出去,你们等一等。看情况不对的话,立刻就走!”拉了赵帖木儿要出去,不放心,返回来,低声交代个弓箭手,“看好姓赵的,不行就射!事情万一办不成,绝不能叫他活着。”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出树林。

      元军很快发现了他们,骑兵上马、步卒举枪。带队的百户嘡啷拔出军刀,紧张地大呼叫道:“来者谁人?不准再往前走!……”他扬起军刀,“骑兵预备;弓箭手,搭弓!号角手?”号角手抬起了号角,做好吹响的准备。

      这百户说的蒙古话,邓舍考虑过这点,派来的人中,有人懂,姓周的军官不太懂。赵帖木儿举起双手,呱啦呱啦地回答几句。那百户挥舞着刀,凶狠回应。

      “他说甚么?”

      “叫将军把兵器丢了。”

      姓周的军官犹豫了一下,解下马刀,扔到一边。看他如此配合,对面的元军百户放松了许多,放低声音,与赵帖木儿交谈起来。为避免姓周的军官起疑,赵帖木儿机灵,他边说,便翻译。

      他自报门户,那元军百户没听说过。赵帖木儿再提了几个认识的千户名字,以及他义父赵小生的大名。邓舍给纳哈出的密信,不想叫别人知道,故此,他一直没说来意。只说,赵小生、佟豆兰攻打双城失利,全军覆灭,有一条重要的军情,需得面禀纳哈出。

      交涉了半天,那百户先是不信,在看了赵帖木儿拿出的蒙元双城总管府总管印信后,半信半疑。这印信,自然是他从赵小生那里得来的。

      那百户拿捏不定,赵帖木儿又取出纳哈出写给赵小生的信,给他们看了看信末落款的印章。那百户没见过,拿在手里颠三倒四地看过,看赵帖木儿恳切、坦率的眼神,不似作假。他犹豫多时,派了个人回去大营,请赵帖木儿提过的一个千户,名叫八撒儿的,亲自过来观看。

      直到天色将晚,八撒儿姗姗来到。

      赵小生送过他不少礼物,见到赵帖木儿,八撒儿热情得很。两个人来个蒙古式的拥抱,赵帖木儿介绍姓周的军官,说是叛军的一员,再把前言叙说一遍。

      八撒儿闻听有重要军情,不敢擅作主张,说道:“相爷昨天刚回的城,受了点伤,见不见你们,俺也做不了主。这么着,你们先随俺进城,报了左丞刘大人,然后由他定夺,如何?”

      左丞刘大人,便是刘探马赤。

      赵帖木儿等人自无异议。既然自己人,姓周的军官佩回马刀,招呼了兄弟们出来,由八撒儿陪着,彤云密布,风寒刺骨,踏着夜幕,入了沈阳。

      ※※※

      注:

      1、看看天气,测测阴雨。

      这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学问,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大致的天气变化就可以看的出来。

      举几条农谚: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月着蓑衣,天要下雨。”“半夜无星,大雨快临。”“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第五十三章

      备战(二)

      赵帖木儿等人派回的信使,八百里赶急,三匹马轮回交换,第三天凌晨,赶到了双城。连续两天两夜,目不交睫,人不下马,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冷水,他两人累的不轻。

      因为钱士德内乱轻轻巧巧赚开了城门,原来守门的史百户战死,他的长官受到牵连,至今还在牢狱里没有放出来;故此,现今把守城门的心有余悸,进出检查得极其严格。

      信使出示了临行前邓舍给的信物,守门百户再仔细询问了其姓名、所属军营、上官名字,一一核对无误,这才开门放行。入了城门,两人打马疾驰,奔近邓舍帅府,早有亲兵迎上。他二人跳下马来,一个哆嗦,差点跌倒。

      却是长时间的骑马,忽然踩上地面,有些站立不稳。他们本是亲兵队出来的,互相熟识,不必多说,三言两语的一交代,当值侍卫不敢怠慢,忙领了前行。

      穿过才修好的府门,两人踉踉跄跄地跟着。灯笼的光芒映照出两三步的距离,院中景色看不清楚,只见得影影绰绰,墙边、堂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卫甚是森严,与他们走之前的景象截然不同,两个人心中微微奇怪。

      见当值侍卫领着往楼阁去,他们抬头看了看,远处的楼阁上灯火通明,不时有侍女的身影映衬在窗纸上边。一个人问道:“将军还未曾安歇么?”

      “别提了,你们走的早,不知道。前几日姚好古、钱士德、黄驴哥内乱,李成桂家的贱妇下毒,差点把将军毒死。你没见府中多了许多侍卫么?那一夜战死的兄弟不少,后院遭了火,到现在没重建呢。”

      两个人吓了一跳:“将军毒伤?”

      “毒伤没甚大事,将军福大命大。拔了毒,这两日好了许多。这么晚没睡,是因为昨日晚间,陈将军送来了一批与作乱人员有牵涉的官员、大户新名单,将军需得核查一下;加上修葺城中民居所需木材、丁壮数量,都得将军操劳。”

      说话的侍卫指着后院,道:“你们看,为了省点木材、抓紧时间,将军连后院都没去整建,火烧出的空当,只拉了一道围墙了事。”

      寒冷冬夜,伤势在身的邓舍通宵不眠。回来报信的两人愤愤不平,怒道:“姚好古、钱士德、黄驴哥!他三人哪儿来的狗胆。”

      “还用说?”领路的侍卫指了指上边,也是怒气难抑,“军中都传遍了,你们忘了潘美怎么死的么?有两句词儿,唱的是:公无登山,公竟登山!登山而死,当奈公何!”

      潘美为关铎所卖,死在东牟山;他的【创建和谐家园】,许多人见过。是以,那两个信使一听便知,这首歌儿唱的正是此事。言下之意,毒杀邓舍的行为,也是关铎指使的了。至于原因,还用想么?高丽三千里锦绣河山,谁不想要?

      咱们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凭什么给他姓关的?那两个信使险些破口大骂,道:“【创建和谐家园】王八蛋,活剥了都嫌轻的!”

      “要说仁义,咱大将军没的说。只宰了黄驴哥,没杀姚好古。不但没杀,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说是要听关平章发落。”

      说话间,走近楼阁,这里的防卫重中之重,带路的侍卫没资格入内,将两个信使交给个十夫长,自转身去了。尽管熟人,那十夫长依旧按照条例,询问再三,方才留下他们,去报告邓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16: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