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已经从悲恸中清醒过来,当理智回到身上,他首先感到的,是如悬崖边上一脚踏空的那种感觉。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从他穿到这个世界开始,虽杀戮不断,生活艰难,可先是有他的亲爹,后是有邓三,一直地在照顾他,或者可以说,一直在保护他。
他们不但是他在这个世界的保护者,也是他在这个世界的领路人。
当他们在的时候,他不用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即使偶尔他有所考虑,看看十几岁的身体,想想对这段历史的一无所知,很有自知之明的他,也会很快放弃掉那些他自己都认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可现在不同了。
从他这个身体的血缘、家族意义上讲,他成了无依无靠;从他后世而来的精神世界来讲,他感到孤独空虚。他不想死,他还想活下去。甚至,他不但是想活下去。
十几年的见闻,目睹种种【创建和谐家园】受到歧视、摧残的事例;使得同为【创建和谐家园】的他,也和这些红巾们一样,痛恨【创建和谐家园】。
更何况,他的亲爹死在【创建和谐家园】手上;几百个他认识的、关心他、呵护他的上马贼老兄弟,也死在【创建和谐家园】手上;而在邓三同样死在【创建和谐家园】手上之后,那对【创建和谐家园】的痛恨、仇恨到达了顶峰。
这不但是一种痛恨,这甚至是一种极度的羞耻感。【创建和谐家园】们自古生活、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神州大地上,被称为国人的,却不是【创建和谐家园】。
这是一种耻辱。也因此,他想再度看到汉民族崛起、屹立的狂热、迫切,是如此的强烈,尽管这是他自己的情绪,却强烈到叫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所以,他也想,为其中,贡献一点他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力量。
复仇、【创建和谐家园】衣冠,他的这两个想法其实是一致的。怎么才能实现?像郑百户所说“求王士诚帮忙”?只看看邓三是怎么死的,就知道,权力不在自己的手中,别说其他,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邓三死了,因为他不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郑百户没死,因为他是这支部队实际上的指挥官。当然,也许最后这一支红巾,谁也逃不脱元军的追击。可是,他敢肯定,到那个时候,死在最后一个的,一定是郑百户、王夫人。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想起做马贼时,听过的这支曲子,说得真对!
正想得出神,一点香风荡来。邓舍抬头去看,王夫人袅袅婷婷走近过来。下了马车,近处细看,王夫人身段不高,大约是常年随王士诚军旅而行的缘故,肤色些黑。眉细鼻挺,俊俏清熟。
她蹲踞下身,提起裙角,福了一福。邓舍慌忙站起,拱手还礼:“娘子这是做什么,属下不敢当。”
这是王夫人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邓舍,邓舍的年轻使得她微微惊讶。她很好地掩盖住了这份吃惊,没有表现出来。不动声色,她从上到下打量了邓舍一番,方才说道:“一则,为谢邓千户,他因我而死,这份大恩我铭记不忘;二则,谢小邓将军,今日冲阵,若无将军,必不能胜;适才叫阵,将军武勇,【创建和谐家园】胆寒,为我军赢得宝贵缓冲休息时间。”
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清亮中带着滑腻,就像是从舌尖上滚落下来的一般;又如玻璃球弹动在香薰胭脂里,澈而娇媚。
邓舍自觉身上汗气、血腥味、尘土味太过难闻,退了几步。避而不谈邓三之死,只说今日冲阵,他道:“娘子谬赞。今日冲阵,第一功当数郑百户用人得当;第二功是陈百户临阵调度;第三功,属下亲兵赵过,万军阵中,单骑擒【创建和谐家园】大将。郑百户,整军之勇;陈百户,举阵之勇;赵过,悍将之勇。属下,皆不能比。”
王夫人粲然一笑,指着邓舍边儿上跟着站起的赵过:“这位就是你口中单骑擒【创建和谐家园】大将的悍将吗?”赵过交俘虏给郑百户的时候,她见过一面,不等赵过回话,摘下裙上一个宝石坠子,“宝剑赠英雄。待回到上都,再给你补上。这块儿【创建和谐家园】宝石,赏给你吧。”
赵过年岁也不大,二十上下。他的父亲是上马贼的老兄弟,十年前战死,邓三主动接过抚养赵过的责任,和邓舍两人,是从小一直玩儿到大的。
他赶忙在身上擦了擦手,涨红了脸,接过坠子。他性讷言,不会说话,讲了声谢,就只傻笑。
王夫人目光没在赵过多过停留,转回邓舍,郑重说道:“小邓将军功劳太大,无以赠送。且等见着我家夫君,功名富贵,任将军取。”
邓舍当然不会把她这句话放心上,更不会因这句话就把命卖给她,表面没露出丝毫端倪,恭恭敬敬送她满意离开。回过身,他对赵过说:“走,去听听军议。天尚未午,方才军前叫阵,怕糊不了【创建和谐家园】太久,看看下一步,是战,还是守。”
※※※
注:
1、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严忠济,《天净沙》
2、【创建和谐家园】宝石:来自中亚的宝石。
第十七章
千里(八)
军议的结果是主力防守,小股骚扰。红巾大部分没体力,持续攻击是不可能的。越是如此,越要虚张声势。
文华国很稳重地说:“【创建和谐家园】怯战,昨夜一哄而散,今日三千人如龟般缩。”他对郑百户道,“本将和老罗,上午接替冲阵,两百人驱赶一千人如牛羊耳。斩获甚多。我们应该继续这样的策略,叫【创建和谐家园】不敢露头。”
——元军的正规军,战斗力往往远逊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这种义军。文华国所说的策略,相当程度上,算是北伐军对付势大元朝正规军的老套路,屡试不爽。
陈虎话语不多,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支持。
黄驴哥这个千户,虽然更多是出于表现出来的忠心因素升上去的,毕竟经过许多战阵,眼光也不差。他也同意文华国的意见。罗国器、关世容附声赞和,连李和尚,都没有说反对的意见。
郑百户说道:“大家都没意见,就按这个策略办。只要能熬到晚上,咱们的选择余地就大多了。”
文华国一翘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老郑,我的意见,熬到晚上,咱们就趁夜而退。”
“退到哪里呢?”郑百户举目望敌阵,看到他们游骑四出,点派几个善射的亲兵,再去挑战一回;安置妥当,问文华国,“文百户有何提议?”
陈虎插嘴道:“末将看,不如往东方去。从三岔口中间一条,前行百里,有座城镇。咱们从上都来时,关平章曾派一支分队,去过此城筹粮。守卒俱无。咱们只要能进了这座城,【创建和谐家园】就算再度追上,也没奈何咱们了。——他们都是骑兵,没带攻城器械,攻不得城。待其无粮,三两日,【创建和谐家园】必退。”
郑百户请示王夫人,王夫人转头看了一眼通往兴和、上都的那条道路,犹豫不答。罗国器瞧出了她的心事,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娘子,往上都的路不止这一条。我们往东去,绕个圈,请娘子放心,一月之内,肯定能见着王元帅。”
王夫人这才点头,想起车中受伤千户:“也好。城镇中不知道有没有大夫,续千户的伤势,拖延不得了。”
得了王夫人首肯,郑百户下达命令:“黄千户、李百户,请你们二位,带着人,一个正面叫阵,一个侧面掩伏。做出要偷袭【创建和谐家园】的样子,务必要做得隐蔽、更要让【创建和谐家园】发现。【创建和谐家园】一发现,你们就立刻回来。”
这是改变叫阵的方式,以免单调,引起元军的怀疑。
他又命令罗国器:“罗百户,请你带着你部,游弋两翼。【创建和谐家园】放出的游骑,一个不许放过,叫他们有得出,没得回。”
说完,郑百户叫亲兵指挥他本部有火铳的一百多骑兵,列在最前,举铳向天,连着射了三枪。烟火弥漫,这一百多人,跳下马,散坐一地。面对对面的元军,有的辱骂、有的脱了裤子撒尿,有的索性躺倒睡觉。
邓舍见郑百户点派出战的,皆是冲阵时,没怎么出动的部队,知道他是想要冲阵的部队多做休息。当下吩咐本部解散,原地休息。想起还有件事没做,提了解腕尖刀,走到捆缚旗杆上的元军千户面前。
那千户被绑多时,早先还大骂不止,这会儿没了力气,垂头丧气。看到邓舍提着尖刀过来,心中恐惧,叫道:“你做什么?”鼓足丹田之气,大喊,“我乃大元陕西蒙古军都万户府千夫长……”随即压低了声音,央求,“你放了我,给你们将军说,我家蒙古带功世家,有钱、有权。只要你放了我,必有厚报,必有厚报。”
陕西蒙古军都万户府,邓舍知道。前年,听闻红巾北伐三路军的西路军李喜喜、白不信部,包围过他们的大本营所在地凤翔,可惜被增援的元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人击败。
文华国嗤之以鼻:“败军之将。”邓舍手起刀落,削掉了这个千户的鼻子。
那千户痛叫一声,邓舍不紧不慢,再割掉他一个耳朵。郑百户急忙跑过来:“小邓百户,先等一等。”拉邓舍到一边,小声说,“问完了云内、东胜的情形,再交由你来处置。”
没了鼻子、一只耳朵的千户,为了保住性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云内、东胜城破之后,元军将军孛罗帖木儿下令,屠城三日。红巾战死数万,好在孛罗帖木儿志在夺城,丰州等三部红巾,突围都还算顺利。
探马赤军到的时候,续继祖部已经突围成功,连同王士诚部,往丰州方向去了。大约是想会合关铎部,至于他们具体的去向,这个千户不知道。但孛罗帖木儿十万大军,得了丰州更是如虎添翼;南下又有察罕帖木儿阻挡,除了去上都,关铎等人,又能去哪里呢?
问清情况,郑百户放了心,他们选择的逃跑路线没错。
那千户一把鼻涕一把泪:“我都说了,我都说了。没一个假话!将军大人,就求你饶了小人的狗命。”
郑百户笑了一笑,对邓舍道:“血淋淋的不好看,我去请娘子上车。”
看到邓舍又靠了过来,那千户绝望呼号,声音凄厉,远远传到元军营中。
派出去的游骑,没一个回来,尽被红巾斩杀。得不到情报,佛家奴更是惊疑。一个将官按捺不住,上前【创建和谐家园】:“大人,蛮子将军功勋世家出身,若不去救他,怕日后朝廷责备。”
兵者,凶危之大事。不谨慎怎么能行?冲动,只会让全军陷入绝境。红巾这明明就是试图激怒本大人,……想起云内、东胜城内城外红巾死尸枕藉、血可流橹的惨景,佛家奴寒毛倒竖,第二次警告自己:不可轻举妄动,怒叱:“糊涂!退下。”
那千户的惨呼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入夜时分。从中午时的中气饱满,渐渐到下午时的有气无力,又到入夜后声若游丝,再到湮然无声。夜籁人静,听得一清二楚。元军个个胆寒,人人自危,士气大落。
入夜不久,红巾又组织了一次攻势,较之前两次,声势浩大。旗号轮转,看样子是全军出动,八百人攻击元军三千人圆阵,佛家奴以马、车为墙,坚守苦战。半个时辰,红巾方才缓缓而退。
岂有面对强敌,而全军尽出,如主动赴死一般地不留余地?佛家奴坚定了红巾必然有诈,很可能汇聚了其他败军的观点。严词拒绝属下要求反击、夜袭的提议。好容易等到天亮,前阵将军气急败坏赶来报告:“红贼,红贼跑了!”
佛家奴大吃一惊,犹不肯信,亲自登高远望。果然,十几里外的红巾营地,人马皆无,只留下了一地马粪、一杆旗杆。
远远望去,旗杆上,一架白骨,朝阳光里,森然凛冷。
※※※
注:
1、义军:元朝士绅组成的地主武装,一般身着青衣,被称为义军。他们是和红巾作战的主力。
第十八章
千里(九)
发现自己上了红巾大当的佛家奴,怒不可遏。堂堂中书平章政事,从一品的大官,三千名骁勇善战的探马赤军,居然被区区八百红巾败贼戏耍于股掌之中。
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着那具被剐成骨架的千户尸体,大冷的天,他脑门冒汗。这事儿要是被皇帝知道,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当今圣上,可不是善茬儿。看似沉迷酒色,这些年中,不动声色里死在他手上的大臣官员不知凡几。
当即下令,全军上马,加速追击。
这一路穷追不舍,却因为晚了一晚上的路程,直到百里之外,遥遥望见一座城镇,还没追上。
红巾早过了这座城镇。按照本来计划,是想占据这座城镇,静待元军退兵。但到了之后,却发现,大概是因为上次关铎来此借粮的缘故,当地的地主联合一起,组织了一支青衣义军。
后有追兵,郑百户不能冒险,只得临时改变计划,远远地绕城而过。游骑不断来报,惹恼了的元军紧追不舍,一夜半日的急行,马力不逮,这种情形下去,早晚要被追上。如果再次开战,元军肯定不会像昨日那样好糊弄了。
郑百户殚精竭虑,每逢路口,都会派出一支部队,各条道路上都践踏一遍。期望以此能稍微延缓一下元军的追势。
邓舍变得沉默了很多。李和尚有时的挑衅行为,他也视若不见,还总是制止文华国的愤愤不平。他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他不想再和郑百户他们一起行动,元军羞恼成怒,绝对不会轻松放过他们。
除报仇之外,元军追击他们的另一个目的,应该是王夫人。马车是一个很显眼的标志,逃命途中,非尊贵亲眷,谁能乘坐马车?没准儿,元军还会以为,马车中的,是某个受伤不良于行的指挥官呢。一路颠簸,顺着马车缝隙可是洒下了不少续千户的血。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文华国、陈虎。两人深以为然。一则他们马贼出身,投入红巾迫不得已,没有明知死路还要自蹈的道理;二则加入北伐军后,就在关铎麾下,和王士诚、续继祖部没太多交集,自也没甚义气可讲。
三人一拍即合。
“【创建和谐家园】一人两马,咱们却没马可换。不出两天,【创建和谐家园】就会再度追上咱们。”文华国人粗心细,其实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全盘抛出了自己的意见,“我看,舍哥儿,不如咱们直接给老郑提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
“老兄弟只剩下四十来人。”陈虎说道,“咱们离开,对郑百户来讲,可以起到分散【创建和谐家园】注意力的作用,他一定会同意。难就难在,怎么能多带走点兄弟。为了更好地保护王夫人,郑百户是不会给咱们一个人的。”
邓舍没说话,听他们俩讨论。这是他前世、包括这一世一直保持的习惯,先听别人的意见,再说自己的看法。这个习惯,让他在兄弟们中颇有“少年老成”的评价。
文华国瞥了护在马车边儿上郑百户一眼,哼了两声:“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把马车带走。”
“什么?”
“郑百户在意的,只是王夫人的安危。其他人如何,他尽管口口声声结拜兄弟,大家却都看得出,他根本没放心上。”陈虎缜密地分析郑百户的行为,说道,“所以,我们干脆主动把最危险的任务,承担过来。这样,我们以吸引【创建和谐家园】为借口,能多带走兄弟;他则可以化整为零,更安全地保护王夫人到上都。”
文华国几乎准备跳到陈虎的马上,掐他的脖子了:“陈老八,你脑袋让马踢了!一向精明的人,怎么突然变傻了?……把【创建和谐家园】全吸引过来,咱们怎么办?与其这样,还不如四十几老兄弟一起走,还能保住命。”
邓舍却点头同意:“陈叔说得对。依我看,郑百户万万没胆子拿王夫人的安危冒险。如果是他自己,也许他会把全部人马都交给我们,单骑而逃。可有王夫人在,即使咱们愿意带走马车,他能让咱们带走本部人马,就算不错了。所以,大头儿还在他哪儿了。”
文华国立刻明白,只要大头儿还在郑百户哪儿,那么,如何让元军相信他们追击的主要人物在哪支队伍里,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他犹豫着说道:“老郑会相信我们?”
陈虎沉默不语,邓舍说道:“我和赵过留下来不走。你们去和他说,以卫护我安全的名义来说。这样,他肯定信。”
“那怎么行!”文华国脸红脖子粗,他甚至感到了愤怒,“你把老文看成什么人了?你叫我怎么去和老当家交待?”
“你们一走,我和赵过两人而已,什么时候走都可以。”邓舍坚决地说道,“生死在此一举,文叔,你莫再多说。就按我说的办吧。”
他一向不用命令似的语气说话的,忽然这么一说,文华国很不适应,张口无词。明知邓舍说的对,仍然难以决定。陈虎改变称呼,轻声说道:“四哥,就按少当家说的办吧。”
少当家三字,是肯定邓舍接替邓三的位置。
陈虎深知,蛇无头不行。这四十多人,人虽少,却是他们在乱世安身立命的根本。目前从各方面来讲,除了拥戴邓舍之外,还真没第二个合适人选。
邓舍尽管年龄小,但是一向口碑不错,稳重、照顾兄弟、作战勇敢、颇有智数。更且上马贼之中,邓三的威望无人能比。十来年的老兄弟,服的只邓三一人。再有邓三、邓舍的亲爹,都是为掩护大家断后而死。感情上加分不少。
所以,他这句话也是在变相提醒文华国,邓舍不再是以前的邓舍了。
文华国半晌无语,他不是不能接受邓舍做他们这支队伍的头领,邓舍,他看着长大的,如他子侄一般,他当然愿邓舍好。他是不愿意邓舍身陷险地。盘桓再三,他也想换他留下,但这样只会引起郑百户的猜疑。无奈之下,只得点头:“舍哥儿,我们会在前路等你。”
计议已定,陈虎拍马前去找郑百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