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虎狼》-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杨致远说完后黄石沉默了很久,再次开口时他又说起许平:“许平的话也就是能哄哄贺宝刀,如果他只是话说得好听,我绝不会不追究他冒称官长一事。”

        杨致远表示赞同:“大人您曾经说过,指挥官第一要正确理解上峰命令,许平在德州做得很好,死死地拖住了叛贼,没有躲到德州城里去;第二就是坚定不移,这点许平表现得非常出众。不会打仗可以学,但没有决心和意志,那学得再多也没用。”

        “是啊,杨兄弟你看得比贺兄弟透彻得多。”黄石一声长叹:“许平让我想起了贺兄弟年轻的时候,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把条例定得面面俱到,当年若不是贺兄弟以顶撞我为乐事,又怎么能将练兵条例予以完善?”

        杨致远问道:“大人把许平派给张承业做副官,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吧?”

        “是的,”黄石立刻承认:“张承业心胸开阔,新军里恐怕只有他能容得下许平,不过我没有预料到情况会这样糟。”

        “就是可惜岁数大了。”杨致远说道:“此战回来,估计张承业就该致仕了,到时候大人又做何打算,给许平一个营么?”

        “杨兄弟你在开玩笑吗?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打算?”

        屋内同时传出黄石和杨致远的笑声,笑声结束后,又听黄石说道:“对我唯命是从的人够多了,不缺许平一个,而反对我的人太少了,即使是杨兄弟你,发现问题时也总想给我留面子,更不必说王启年他们,根本不会动一动我是否错了这样的念头。许平,还有其他类似许平这样的年轻人,我当然会想尽办法培养的,现在张承业还在营官的位置,我就让他出去历练一番,等张承业退下来后,我不会让他再留在军中。”

        此时在门外偷听的黄姑娘心怦怦直跳,却听见杨致远又笑起来:“大人又打算开新的培训队了吗,为这些年轻人?”

        “每次都被你猜到,真没意思啊。”黄石轻笑一声:“该是重用年轻人的时候了,若是许平表现良好,我就让他第一个加入这个队,这个队我不想要很多人,能有十个不错的后生就很好,五、六个也不错,宁缺勿滥。到时候和我一起给他们讲课吧,等到将来你或者贺兄弟出外领军,我就把他们派给你们做副官,跟着你们学几年,差不多就能当营官了。”

        杨致远听起来有些犹豫:“大人,属下想这个队不如由您自己来带,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而这些人会和许平一样遭到大人旧部们的排斥,我想大人不妨收这些年轻人为【创建和谐家园】,至少给他们一个入室【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分,这样他们看在大人的面子上,就不会……”

        不等杨致远说完,黄石就断然拒绝道:“我不打算这么干,我不会收任何人为我的私人【创建和谐家园】。”

        杨致远仍不放弃努力:“属下知道这违背了大人的心意,不过这也是为了新军好啊。”

        “如果只有我把这些年轻人收为徒弟,老弟兄和他们的子弟才不会排斥他们的话,我觉得新军是好不了的。”黄石冷冷地说道:“我绝不会这么做。”

        “那大人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说实话,我还没有想出好办法,现在不是长生岛那时了,他们有家业,有功劳,有交情,有姻亲……”

        屋内又沉默片刻后,再次响起了杨致远的声音:“大人放心,属下会用心物色可以加入这个队的年轻人的。”

        “不可外泄,这个打算我还没有告诉任何人,除了你一个,万一走漏了风声,肯定又是一大群人来找我,要把他们的孩子塞进来。我拒绝也不是,答应也不是,让他们先去怀疑我会让许平接张承业的位置吧。放一个许平敲打他们,免得他们固步自封,现在眼看要给一个年轻后生超过去了,出兵时自然加倍努力。”

        屋内黄石和杨致远还在继续,不过没有了黄姑娘关心的内容。

        黄姑娘打算和许平复述这段对话时,却听到许平若有所思地说道:“快到七夕了,没有几天了。”

        黄姑娘没想到等来许平这么一句话,她垂首不语去捻衣边。

        许平突然抢上一步,双臂一环就把黄姑娘紧紧拥进怀里。黄姑娘“哎呦”一声惊叫,就开始挣扎。但是她双臂垂着使不上力气,而且许平的手臂紧得像铁箍一样,怎么也挣不开。黄姑娘不再扭动,双手也弯曲上来扶住许平的后背。两人又僵持片刻,黄姑娘轻拍着许平,小声道:“许公子,放开我好吗?”

        许平始终没有说话,他闻言后微微后仰看着怀里的人,然后就一言不发地向黄姑娘脸上吻去。黄姑娘把头一偏,被许平吻到了嘴角。她急叫着“许公子”,加倍用力地开始挣扎。不过许平坚定不移,触上了黄姑娘柔软的唇,并再一次让怀中人平静下来。

        “唉。”黄姑娘把头贴在许平的胸口上,细声细语地抱怨着:“以往,只要别人知道我是谁,都对我毕恭毕敬的,就是那些贵公子也不敢放肆,可许公子却总是这么唐突。”

        许平还是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亲着黄姑娘的秀发,然后又低头去吻那只鲜嫩的耳朵。黄姑娘大声【创建和谐家园】着:“许公子你太失礼了,应该反省自身。”

        许平轻声说道:“那群环绕着小姐的子弟们从来都彬彬有礼,我一个平民百姓却能杀入重围,一亲小姐芳泽。该反省的是他们,不是我。”

        这对年轻情侣相拥良久,黄姑娘又道:“许公子,我有件东西要给你,先放开我好吗。”

        见许平还是一动不动,黄姑娘再一次轻拍着他的后背,用对一个孩童说话似的口气安抚道:“先把我放开。”

        许平松开手臂,黄姑娘缓缓退开一步,低头整理好自己衣裙上的皱褶,然后蹲在树边,从放在地上的口袋里取出一沓纸,把它们郑重其事地交给许平。

        许平接过那些纸,只见第一页上就写着四个大字《征战之源》,他心里一惊,看向黄姑娘。她道:“这几天我娘不让我出门,我就去给你抄这个,我整整抄了五天啊。”

      第二十六节 离别

        许平又一次忘情地上前把黄姑娘抱住,纸张飘落了一地。许平只觉得心跳得快要蹦出胸膛,呼吸也急促得没有间歇……

        “这可使不得!”黄姑娘猛然发力推开他,人也跳开两步,带着一种戒备的警惕之色盯着他。许平向前跨上一步,黄姑娘又跳开两步,大声重复道:“这可使不得!”

        许平晃了晃昏沉沉的脑袋,弯腰抱歉道:“小姐恕罪。”

        令人难堪的沉默持续了片刻,黄姑娘见许平脸色恢复了正常,垂首道:“若是许公子果然诚心……”

        许平连忙叫道:“末将一片至诚。”

        “那许公子就该想想如何拿出配得上我的聘礼,”黄姑娘说完后抬起头,冲着许平微笑道:“许公子,我的身价可是很贵的哦。”

        许平眼睛看向地面,眨眨眼思考着这个难题。他伸手在自己怀里摸索着,掏出舅舅交给自己随身佩带的护身符,苦笑着对黄姑娘说道:“末将只有这个,肯定是不够,先给小姐过目一下,看看还差多少,末将再想办法去凑。”

        黄姑娘接过那个玉佩,带着一种挖苦的表情,用夸张的动作把那块玉举起来对着日光看。但很快那种挖苦的表情就从黄姑娘的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惊讶之色。她把玉佩双手捧着,低头细细地打量着,好半天才抬起头,面上是掩饰不住的吃惊表情:“这块玉是许公子的?”

        “是啊。”许平也有些吃惊,见到黄姑娘的这种表现后他心里隐隐又腾起希望。

        “家严收集了一些玉石,因此我也略知一二。”黄姑娘再次低头去观察那块玉,手指在它上面轻轻摩挲:“家严收集的自然都不是俗品,但质地像许公子这块这么好的,我好像还没见过。式样也很古朴,似乎是件很珍贵的东西啊。”

        “小姐的意思是,那差不多就够了?”许平满怀希望地试探着问道。

        “当然不够,还差得远了!我是千金嫡女,娘亲也是堂堂大明郡主,难道许将军认为我只值一块玉?”黄姑娘抬头白了许平一眼。她单手把那块玉在手里抛接了两次,对许平道:“只是这块玉的来历我不知道,到底价值几何也说不清。许将军先把它放我这里吧,我拿回家去问问我爹,他肯定知道。”

        “来历我倒是知道……”在黄姑娘把玉反复抛到空中的时候,许平的心也跟着一起悬上半空,不过幸好它被平安地接住了。许平把这块玉的来历说给黄姑娘听,他还是第一次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

        黄姑娘聚精会神地听着,看向那块玉的眼神也变得崇敬和爱惜。

        许平告诉黄姑娘:“……这块玉是先父给我娘的聘礼之一。先父事先就曾和我娘舅明言,若是他悔婚,这块玉自然归我娘所有,以示他的至诚;但是成亲之日,这块玉也要当作嫁妆再带回来……”

        黄姑娘插嘴问道:“既然是聘礼,当然是舅家所有,怎么又好当作嫁妆带回去?”

        “只有这块玉罢了,其他的自然归舅家所有,”许平见黄姑娘脸上似乎有些不满,连忙分辨道:“我家的聘礼自然十分丰厚,这玉只是表明我父亲的郑重之意。”

        “就是说,如果许公子用这玉下聘,将来也还是要拿回去的喽?”

        虽然听出黄姑娘语气中的不满,不过许平还是老实回答:“当然。”

        黄姑娘虎着脸把玉塞回到许平手里,冷冷地说道:“原来许将军打的这样的如意算盘,领教了。”

        许平虽然没有空手骗婚之意,但是自己的话听起来确实不太顺耳,像是不出聘礼还要白拿女方嫁妆的意思——无论如何女方肯定不会拿这块玉当嫁妆,侯府当然更不会。明朝人一向喜欢以送嫁队伍的长短来评价女家的体面,黄石的女儿出嫁时,估计当今天子都会提书赐匾,阁老尚书大概也都会随一份贺礼,达官显贵都会赴宴道喜。要是抬嫁妆的队伍不排出去几条街,以后黄石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从另一方面来说,以明朝人的观念看,聘礼意味着男方的诚意,当然也显示着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聘金越多女方自然越有面子。

        “小姐误会了。”许平满腹的委屈,但却说不出任何的话。

        面前黄姑娘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似乎还在等着许平的下文,但是许平心中却空荡荡的。父亲战死在边疆,舅家也已经败落,现在除了一个小屋和一个早点铺子更无别物。无论许平心里如何壮志凌云,无论他如何积极努力,甚至无论张承业将军是不是会去替他美言,许平此刻都不能不正视自己的现实——侯府千金之女的聘金他是无论如何也凑不出来的。不要说一年、两年,就是五年、十年也不行。许平把玉轻轻放回自己怀中,长叹道:“小姐,末将知错了。”

        “许公子,此话怎讲?”

        “小姐向末将表露身份以后,末将本该知难而退,可是却放不下这份非份之想,怎么也放不下啊。”许平突然感到胸中满满的全是那种无能为力之感。在此之前,他虽然也想过两人之间的身份差异,但是却尽力对它视而不见。今天许平离他梦寐以求的目标就差最后的一步,这就逼着他不得不正视横在自己和侯府之女间的障碍。他不需要多想就可以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越过去的。

        “末将一无所有。”许平苦笑一声,又道:“末将除了军营,连屋子都没有一间。”

        等到许平得到世职后,朝廷倒是会有所安排,不过那肯定也配不上黄姑娘的身份。再说,朝廷安排的房屋也不好变卖。

        黄姑娘平静地问道:“那许公子现在是打算知难而退了吗?”

        虽然心里已经给了肯定的答复,但是许平实在无法把它轻松说出口,当他再次扬起头,迎上黄姑娘的注视后,许平说的竟然是:“没有。”

        黄姑娘低低应了一声,把头低下沉思片刻,对许平道:“许公子,我把这块玉还给你。无论是这玉,还是许公子其它的什么聘礼,它们都应该由公子交到我爹的手里,不是吗?”

        许平喃喃地答道:“是。”

        “我该回去了。”黄姑娘看着许平的眼睛里,似乎带上一丝怜惜:“有志者事竟成,许公子,我说过我会拭目以待的。”

        黄姑娘和秋月离去后,许平失魂落魄地在原地站立良久。秋风吹来,扬起地上的树叶和纸张。许平俯下身把方才散落的纸一一捡起。抄着《征战之源》的纸上仿佛还带着些胭脂香气。许平把它们整理好,但却没有心情看上一眼,只是默默地收到怀里。

        ……

        朝廷已经下达对山东叛乱的讨伐命令,这个命令写在朝廷的邸报上散发天下,连誓师出兵的日子也昭然公布,确定在七月一日。根据许平的感觉,似乎没有必要把出兵搞得这般张扬,动静越大自然山东叛军也越会小心提防。不过这并不是许平的好恶所能决定的。朝廷起用黄石,只是给他一个练兵总理的职务,并不掌握兵权。这次出兵仍是按照朝廷的惯例,派文官做督师来统领全军。

        “这次督师的是侯大人,除了新军的十个营和直卫外,沿途还会有六总兵八万友军加入。”张承业向许平等长青营军官介绍情况。侯恂是朝廷重臣,更是久经考验的资深东林党成员,早在天启年间在朝中就素有威望。魏忠贤主政时期,侯恂与其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幸被魏忠贤罢免。崇祯朝东林党复起后,侯恂也因为这些经历而受到东林党人的一致敬仰。资格老、政治过硬,这次统兵的重任就落在侯老大人的肩头。朝野东林君子无不交口赞誉,纷纷预祝侯老马到成功。

        “侯爷已经和督师大人探讨过军事部署,因此侯大人已经同意我们的大致计划。等到达山东后,督师大人会再重申一遍这些命令的大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行发挥了。”张承业笑得很是欢畅。黄石虽然没有兵权,但仍尽力施加影响,让新军可以按照预案行动,这让张承业非常满意。

        进入七月(农历),天气逐渐转凉,便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避开炎热的夏季,士兵不容易感染热病,医药运输的压力自然也大大减小。而且七月也是秋收的季节,农民收割过后,会集中大批的秸杆堆放在田边,这对军队来说收集马粮会容易许多。至于军粮更不用说,就地征集的难度大大减少。山东缙绅和地主的粮仓正处于饱满状态,只要付给地方上一些钱就可以免去长途运输的麻烦。

        “从今天开始放假两天,七月一日上午,督师大人检阅大军,然后向山东进发。”明朝的誓师大会总是一成不变:督师训话,向京师方向遥拜天子,三军齐喊万岁;然后找几个神汉向全军宣布今天大吉大利,必能旗开得胜,三军再次齐喊万岁,最后杀牛祭旗,三军第三次齐喊万岁,然后出兵。除了从京师出发的三万余新军官兵和已经等候在沿途的数万友军外,侯恂自己也配有一个督师标营,这个营大约有五千兵马,由禁军和京营组成。这个督师标营属于侯督师直辖,他们基本不是为了作战而建立的,而是为了帮助督师控制其他的将领,监视其他各军,以保证兵将们能认真作战。

        “为圣天子开太平,报国安民,封妻萌子,诸君努力!”

        “遵命,大人!”

        众人轰然应诺后,张承业留下吴忠和许平,对他们压低声音道:“七月一日清晨,侯爷会先去一趟校场,检阅新军十营和直卫的指挥官。”

        十个营的指挥官就指各营的指挥使和同知、佥事。许平听到直卫的名字后,心中暗道,金神通肯定会到场,就是不知道杨致远的儿子会不会去。现在金神通在直卫中权威更盛,大小诸事一手包办,杨家的孩子几乎插不上手。德州之战就是金神通带领直卫出战,听说这次也是一样。

        “侯爷不想惹来物议,所以会早去早回。辰时我们一起去见过侯爷吧。”张承业话说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吴忠和许平都是心领神会。大都督府先开而后闭,足以说明朝廷对黄石颇有戒心。自从天下烽烟四起,朝廷虽然再次让黄石出山,但也只是任命他当一个练兵总理,而没有带兵出征的兵权,其中隐隐的戒备之心一目了然。

        “你们二人不用在营里等我,更不必结伴前行。早上尽管分头去校场,然后在那里会合好了。”张承业又嘱咐一句。数万新军皆是黄石一手带出来的,新军中的将领也尽数是他提拔起来的,出征在即,黄石见见他们也是应有之义。黄石本人不出席誓师大会,只是在出征前看看新军的几十名将领,自然说明他也想低调做人。上次季寇北犯时,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仓皇之中勉强同意了让贺宝刀领军。但是时过境迁,大臣们的想法与当时自然大为不同。这次黄石手下的几员大将没有人随队出发,督师大人直接指挥新军各营的营官。许平和吴忠一齐点头,表示他们不会把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免得新军官兵纷纷涌去见黄石,抢了侯督师的风头不说,还会让朝廷心下不快。

        “莫要忘记了。”吴忠和许平离开时,张承业不放心地又吩咐一声。

        离开军营后,许平去见过舅舅,老人家自然是一百个不放心。虽然吃饭的时候舅舅强颜欢笑,但是半夜里,许平听见舅舅在隔壁低声叹息,还轻手轻脚地摸到厅中,好像又去给自己的父母上了柱香。许平想着心事,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天不曾亮,许平就换上粗布衣服,打算帮舅舅去打点铺子。不想舅舅已经早早出去,在铺子门口挂上了歇业一天的招牌。舅舅拄着拐杖,提着个袋子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要带许平出去,买些平日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许平坚决拒绝,不肯让舅舅如此浪费积蓄。舅舅虽然拗不过他,但也不让许平把拿来的军饷留在家中。舅舅说:“穷家富路,你出去打仗,谁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到钱啊。”

        舅舅不由分说,把那个装着家里积蓄的袋子塞在许平手里,一定要他带上。舅舅还说,若是用不到,尽管回来以后还他便是。

        虽然舅舅希望许平在家多留一夜,但是明天辰时以前要赶到校场,而那个时候可能城门还没有开,许平不得不在今天返回城外的军营。临行,舅舅又是千叮咛万嘱咐,要许平注意仪表,面见黄石的时候要谈吐得体。不用舅舅说,许平也一心要给黄石留下个好印象,自然尽数答应下来。他离家之前偷偷溜进舅舅的房间,把钱袋子又塞回舅舅的箱子里。

        回到军营后,许平远远就听到一片喝酒划拳之声。大军出征在即,新军已经下令放开酒禁。不用进门,许平隔着好远就听到曹云的大嗓门,显然正在里面闹腾得欢。许平知道此时进去必然被灌酒,而明天还要早起,他今晚自然要早些休息。

        悄悄走到自己的军帐,路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有家室在京师的多半都离营回家了,没有家室的单身官兵也都跑去聚会嬉闹。许平屋内早已收拾整齐,重要的东西都装进箱子和袋子,以便随军带走。他把毯子铺在桌面上。心知曹云一伙儿今夜必定闹到凌晨,他打算在这里早早睡下,明日也好不误出发。

        天黑前,许平用心地擦拭自己的盔甲、武器,一件一件都擦得闪闪发亮。夜幕刚刚降临,他就洗漱完毕,回到自己的帐房。他没有点蜡烛,打算稍等一会儿就去安眠。既然一时还睡不着,那不妨先站在帐门外看看星空。许平仰望着漫天星斗,偶尔还能看见流星从天际划过,张承业的话放佛还响在他的耳边——为圣天子开太平,报国安民……

        “七月流火,许公子可是在许愿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背后多出个人,许平轻声念道:“小姐。”然后转过身来。

        黄姑娘向前走了几步,许平借着月色看清了对方的面容。她身上的衣甲似乎有些偏大,远不如以前的那般合身。黄姑娘穿上军装的身姿,许平就是闭上眼也能记起每个细节,所以他意识到这是一套新的衣甲。

        “从金家哥哥那里抢来的,”黄姑娘掀起面具,笑盈盈地看着许平,道:“今天下午才拿到手的,大了点,将就着穿吧。”

        自打少保楼那件事发生后,许平心中对金神通就有了块疙瘩。和吴忠去黄府之前,两人又见过一面,说过几句话。从那以后,许平再也没有见过金神通,对方也没有再来找过他。许平并不是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一趟直卫大营,但是许平却总因为心中那股奇怪的感觉,而让自己相信确实没有时间去,因此一直拖到现在。今天下午,许平还想过,明天碰见金神通该说些什么。他担心那会是场令人尴尬的会面,两个人可能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敞开心扉、开怀大笑了,起码许平觉得自己已经很难做到。

        黄姑娘不知道许平在想什么,她收敛笑容对许平道:“许公子,祝你平安。”

        “小姐来这里,就是要和末将说这句话么?”

        “是啊。”黄姑娘俏皮地吐一下舌头,道:“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不然又该被我娘发现了。”

        “其实末将确实是许了一个愿的。”许平探手入怀,把玉佩取出,又一次交到黄姑娘手上。

        “哦?”黄姑娘茫然不解地捧着它。

        “末将许的愿是,”许平深吸口气,一字一顿地道:“希望有朝一日,小姐能亲手把它交到许平的儿子手上。”

        黄姑娘脸孔一板,嗔道:“许将军真是胡言乱语,我要走了。”

        “请小姐把这块玉带走吧。”许平把双手背着,没有去接黄姑娘递回来的玉佩。

        “别闹了。”黄姑娘有点着急,把玉一直送到许平的鼻子底下:“不是说过,这些该交给我的父亲吗?”

        许平还是没有伸手去接,淡淡地说道:“小姐,末将想过了,这块玉末将是不会交给侯爷的。那些聘礼末将会竭尽全力地去想办法,但是这块玉就是给小姐的。”

        黄姑娘收回手臂,怔怔地看着许平。他一脸平静地说道:“先父将这块玉交给先母时,也并不该算做是聘礼,而是先父用来表达他的诚意。今天末将敢请小姐收下它,也是希望小姐能收下许平的这份诚意,许平对小姐的一片赤诚,万世不易。”

        黄姑娘低下头慢慢抚摸那块玉,嘴里轻轻“嗯”了一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