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蔬香世家作者:沐清浅》-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看那些闪光的绸缎衣裳,姜耘昭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眸中似乎闪着几分光华,她将那些衣裳都重新包起来。

      齐婶看姜耘昭的表现,只当是自家姑娘没有找到合心思的衣裳,并不敢多说话。

      家里头现在这样的情况,可没办法给姑娘置办上好的衣裳。

      ¡°»¹ÓÐÕâЩÊ×ÊΣ¬ÎÒÒ²¶¼Óò»ÉÏÁË£¬Ò²ÈÃÆë²®¶¼Äõ½³ÇÀïÈ¥»»Ð©Ç®»ØÀ´¡£¡±½ªÔÅÕÑÓÖËæÒâµÄÖ¸Ö¸·©ÀÅÏ»×ÓÀïµÄÄÇЩ¶«Î÷˵µÀ¡£

      齐婶怎么也没想到姜耘昭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她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家姑娘。

      齐婶可真没想到自家姑娘说出这话来?什么叫做这些首饰以后也用不到了?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姑娘不想着再回去了?

      姑娘的首饰本来就不多,来来【创建和谐家园】就这几样儿,再换了钱,姑娘将来回去可怎么办?

      家里头那些黑心肠的,把姑娘的好东西都藏私了,就让姑娘带这些不值钱的来。

      齐婶正茫然的不知该说什么,姜耘昭已经笑嘻嘻的拿出那个金镯子说道:“齐婶你看,这里头这几件首饰虽然不算好,可难得的是都是真金白银的,也能换几个钱呢。”

      “姑娘您别担心这些,走的时候,太太说了,今年的月例银子先预支给姑娘,姑娘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例,加上我们两口子的月例,咱们一共有二十四两银子十二吊钱呢,不用将这些换钱。”

      齐婶面上带着笑容,心里却酸楚的很,听起来这么多的钱呢,可实际上,这一年时间吃喝拉撒都要从里头出,而且谁知道到了明年,太太会不会按时送月例来?她们的钱可是花一点少一点。

      姜耘昭听了这话,冷冷的一笑说道:“还真是贤良淑德的人呢,我的好母亲倒是会算计,用二十四两银子就把我打发出家门了?”

      她是家里嫡出的姑娘,一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月例是不假,可是这二两月例银子里头可不包括每天的饭食、每月的胭脂水粉、茶叶笔墨钱,一年四季每季四套衣裳,逢年过节添置的首饰,夏天的冰、冬天的碳这些开销。

      与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例相比,这些开支才是大头,可是继母居然连提都不曾提。

      她记得,前世的时候,每年的月例银子好像都是按照二十四两给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她还傻傻的感谢继母能将月例银子一文都不克扣的都给自己。

      回头想来,这还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用每年二十四两银子让人看到她的贤良大度,却将大部分原本该给她的东西都侵吞。

      这其中的猫腻齐婶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可是他们两口子只是下人罢了,就算看出来了也不能说。

      齐婶就怕自家姑娘看不出来,被人蒙蔽了,反而那狼子野心的人当好人。

      姜耘昭如此直白的说出来,齐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觉得眼睛酸酸的,姑娘这是长大了呢,若是前头太太还在,也会欣慰吧。

      004 母亲的香囊

      “姑娘,这香囊可是先太太留下的。”齐婶忽然看到妆奁匣子里头一个小巧的不过婴儿拳头大小的素锦制成的香囊,挤出一抹笑着说道。

      当初她也算是近身服侍过姜耘昭生母李氏的人,那时候姑娘才出生,太太就将这香囊挂在了姑娘身上,说是老人留下来的东西,虽然不金贵,也要留给自己的女儿。

      还记得太太那时候满脸的母爱柔情,看着姑娘的表情是那样的慈爱和珍惜。只可惜的是,太太命不好,第二年生哥儿的时候就去了,一尸两命,只留下姑娘一个孤零零的。

      ½ªÔÅÕÑ¿´×ÅÕâöÏãÄÒ£¬µ¹ÊÇһ㶡£

      这香囊她很熟悉,上辈子就见过,只是她一直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只香囊就再没见过了,应该是是被谁拿走了。

      却不想这看起来素净的小物件原来是母亲留下来的东西。姜耘昭将香囊托在掌中,仔仔细细的打量一番。

      这只香囊不仔细看也就罢了,仔细一看,她才知道,是自己低估了它。

      人说是天衣无缝,而这个香囊,也算是天衣无缝了,她的女红手艺也算不错了,可是翻来覆去都看不出来针线的痕迹,也不知道这香囊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难不成母亲祖上有人是技艺极高的女红师傅?

      她轻轻捏一捏香囊,里头软绵绵的,应该没有存储其他的物件,这就只是单纯的一枚没有装东西或者是东西早就遗失的香囊罢了,不过,这香囊的味道还真是好闻,并不是寻常的花香,而是带着一股子田园清淡的味道。

      因为这只香囊,姜耘昭忽然想起一件她从来不曾想过的事,她之前听说过的一些事,母亲刘氏本是商家之女,当初一意孤行看上了没落小官员家里头出身的父亲。而外祖父疼女儿,为了让女儿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他很是补贴了一笔。

      小时候曾听府中的老人们说起过一句两句的,都说母亲当年出嫁的时候嫁妆不少,而姜家那时候的日子过的艰难非常,曾祖父当年考中进士,留在京城里做了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员,只是因为性格问题,一直都抑郁不得志,到最后也只做了正六品。

      而祖父则是个不成器的,等曾祖父去世之后,祖父根本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一家子的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好在他生了一个成器的儿子,从小喜好读书也会读书。

      只可惜的是,那时候的姜家还吃饭都很困难了,如果不是靠着曾祖父早年在城外购置的一个小庄子过活,一家子人都饿死了,哪里有多余的钱供一个读书人?

      机缘巧合之下,母亲看到了父亲,并对他有了情意,父亲虽然是书香世家出身的人,却迫于家境不得不娶了颇有家财的母亲这个商家女儿入门。听说姜家是因为娶了母亲日子才好过起来,父亲才能继续读书。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姜家没有一个人提起过母亲留下的嫁妆呢?就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一样。而外祖一家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从来都不曾露面?

      外祖父当年能十里红妆嫁女儿,可见对女儿还是很有感情的,为什么会在这么多年里对自己不闻不问?

      母亲只有自己一个女儿,留给自己的东西应当极多才对,也不知道是被下人给顺走了,还是被继母给丢了?又或者那些东西一直都在,只是被人藏起来了?还是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人私吞了?

      ¡°¹ÃÄÄúÏëÊ²Ã´ÄØ£¿¡±¿´½ªÔÅÕÑÄÃ×ÅÏãÄÒ˼Ë÷£¬ÆëÉôÎʵÀ¡£

      姜耘昭被打断了思绪,这才重新将目光回到眼前这个香囊上来。母亲的东西现在自己手中也就只有这个香囊了,大概因为很不起眼,所以才能一直搁在妆奁里头放到如今。如果这真是个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同的好东西,怕是也早就不在自己手中了吧?

      她小心翼翼的摩挲着手中的香囊说道:“既然是我娘留下来的,我还是随身带着吧,也算是我娘陪在我身边了。”

      她两岁不到就没了母亲,每每看到姜明玉窝在邱氏怀中撒娇,她心里就觉得酸酸的,能有这样一件母亲的物件陪在身边,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遗憾吧!

      “姑娘说的是,这是太太的东西,留个念想也好。”齐婶说话都有些动容了,这么多年,可从不听姑娘想起过太太呢,她都以为姑娘年纪小,早就不记得亲娘了,只当后头新娶的继母是亲娘呢。

      姜耘昭才将母亲留下来的香囊挂在身上,正打算与齐婶问问自己母亲当年的事,却来不及开口就听见外头传来开门的声音。

      齐婶忙就出门去看,却是齐伯回来了。

      “老婆子,我在山上猎了两只野鸡一只兔子,兔子我在山上宰杀好了,你给姑娘炖上,让姑娘好好补补身子。这两只鸡我这会子收拾一下,等明天给姑娘吃。”

      姜耘昭听见齐伯的声音响起,也下炕穿鞋,才走到门口,就瞧见齐伯一只手里拎着已经宰杀清洗好的兔子,而另外一只手中,则是两只肥硕的野鸡。

      姜耘昭觉得鼻头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她早就猜到,齐伯一大早出去,就是为了上山给自己找些补养品。可眼下真的看见了,却又是一番感慨。

      可自己前世是怎么对待他的?不光不领情,还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

      “那可好呢,姑娘身体不好,天天吃糙米粥可不成。”齐婶的声音明显的欢快了起来。

      她当然知道老头子的去出,可一直都担心老头子什么都抓不到,姑娘问的时候才不曾说。

      “齐伯,您的年纪可不小了,以后就别上山了。万一山上滑到跌倒了,让我跟齐婶怎么过?”姜耘昭出门站在廊檐下开口道。

      005 有肉吃了

      齐伯正在与齐婶说话,冷不防姜耘昭的声音传来,忙就抬头看去,亭亭立在廊檐下的少女眼中满是关怀。

      在府中的时候,人人都说大姑娘跋扈,可真没想到,原来大姑娘这样懂事体贴人。到底是先头太太生的,哪里能像是传说中的那样跋扈?可见就是有心人见不得姑娘好才会蓄意破坏姑娘的名声。

      “姑娘您别担心,我从小就是上惯山的。”齐伯有些哽咽的说道。

      姑娘这样懂事,他就算是多吃一点苦又有什么关系?

      虽然说家里头现在还有一些银子,可坐吃山空,总不能什么都靠着那些银子?能自己想法子的就自己想些法子日子才能好过些,姑娘也才能少吃些苦。

      “齐伯,难道您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么?咱们要过好些的日子,可以种地,可以做些小生意,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您上山,山上咱们不熟悉,说不得有什么危险,何况是这样的天气。”

      雨虽然不大,可是却也让地面湿滑难行,齐伯这样的日子都上了山,难怪前世到了最后会在山上摔断腿,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也是下雨天去的山上。

      只可恨她当年对齐伯和齐婶二人从不曾关心过,就是齐伯出事,她也只认为是齐伯拖累了自己。居然冷情冷血到不给银子让齐伯去看大夫,到了最后落了

      重新回来,姜耘昭无论如何都不允许齐伯上山去打猎,齐伯毕竟是五十岁的人了,又是多年不曾狩猎,哪里能过这样艰辛的日子?

      姜耘昭知道,其实这都是被生活逼迫的,只要家里日子有法子过,想来齐伯也不会冒险上山了。说来说去,齐伯就是为了她能过上好些的日子。

      齐婶已经手脚麻利的从灶房里的大锅里舀了一盆滚烫的水出来,正好听到自家男人与姜耘昭二人说话。

      虽然姑娘的话说的不好听,可却都是关心,姑娘这是真心为了自家老头子好。早上老头子要出去的时候,她也劝了,可是没劝住,现在姑娘劝劝也好。

      她笑道:“老头子,滚水是现成的,咱们先把这两只山鸡的毛褪了,姑娘的话你也听听,到底年纪大了。”

      “老婆子,你就别管这里了,放着我来,你先去炖兔子。”齐伯忙就从老妻手中接过破旧的水盆,手脚麻利的将山鸡塞到滚水里连着翻了好几翻说道。

      ¡°ÆëÉô£¬ÎÒÈ¥Ôî·¿Àï°ïÄú¡£¡±½ªÔÅÕÑæ¾Í˵µÀ¡£

      前世在王家的时候,她什么活儿没做过?就这点儿活计,根本没什么问题。何况,她有什么脸面让两个老人如此服侍她?

      “姑娘您可别去!灶房里脏。”

      “姑娘,你还是到炕上躺着去,您是千金之躯,可做不得粗活。”

      齐伯和齐婶二人忙就开口劝道。

      姜耘昭苦笑一下道:“若是到了如今我还看不清我的处境,那才是真的蠢呢,我是什么千金姑娘?从被送到了七家村开始,我就不是大理寺少卿府中金尊玉贵的姑娘了,只是一个乡下姑娘罢了,村子里姑娘会的,我自然也要学。”

      一席话说的齐婶心酸了起来,连姑娘都这么想,怕是已经寒心了。老爷也真是狠心,总是自己的亲骨肉,就算是犯错了,也该给个改正的机会,怎么就能一气送到这里来?

      好在再有三年,姑娘就及笄了,到时候老太太气消了,总该让姑娘回去吧?姑娘可是早就定了亲的,到时候总要让姑娘回去成亲吧?

      只有姜耘昭知道,自从她出了姜家的门,就再也回不去了,以后的生活,只能靠自己。

      不顾齐婶的反对,姜耘昭跟着齐婶到灶房里帮忙,都是前世做惯了的活计,并不复杂。

      虽然她现在年纪小,力气也小,可她很快就适应了,手脚麻利的帮着齐婶烧火。

      齐婶显然没想到,姑娘居然会做这些,真是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姑娘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姑娘,居然会做这些。

      一滴泪到底没忍住,就这么掉落下来,飞快的落入黄土地面上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浅淡的印记。

      ÆëÉôºÜ¿ì½«Ñ۽ǵÄÀáÖé×Ó²ÁÊã¬Î¨¿Ö±»½ªÔÅÕÑ¿´¼ûÁËÄѹý¡£

      只顾着难过的齐婶忘了,姑娘在京城的时候,日子虽然过的不如二姑娘姜明玉,可到底也不曾去过厨房做粗活,应该不会这些才对。

      兔子炖起来,齐婶在又在上头搭了一层蒸笼蒸了一盆糙米饭。

      “姑娘,现下村子里也买不到别的好的,咱们就吃这个,明天让老头子去城里买些粳米回来。”齐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有糙米饭吃就不错了,我听说村子里好多人连糙米都没有,吃的都是菜糊糊。”姜耘昭说道。

      这时候才到初春二月,好多人家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可还要坚持到六月粮食下来,所以好多人家都吃野菜糊糊过日子,这一点前世她就知道。

      “可姑娘是大理寺少卿府中的嫡出姑娘,自是不能这样……”齐婶忙就开口道。

      “齐婶,这话咱们以后就别说了,大理寺少卿府中的姑娘自然在京城里,怎么能在七家村?以后,咱们就跟村里人一样过日子就是。”姜耘昭打断齐婶的话正色说道。

      二十四两银子一年,凑合着实际上也能过了。若是忘记了身份单纯过日子的话,并不会很艰难。比起村子里的其他人日子可要好过的多了。

      灶膛里的火光映在姜耘昭莹白的小脸上,让她原本就漂亮的五官越发生动明艳起来。

      天还没有黑下来,齐伯的两只鸡都已经清理干净送到了厨房里,晚上有兔子肉,野鸡就先存起来,好在这样的天气也不是很热,放个一两天倒也可以。

      006 王氏来了

      Æë²®´Ó¹øÀïҨˮϴÊÖ£¬Ò»ÃæÐ¦µÀ£º¡°ÕâÈâ»¹ÕæÏãÁ¨£¡¡±

      可不是香么,三个人都有些日子没见过肉了,锅里的兔子肉夹杂着糙米饭的味道,香喷喷的满屋子都是。

      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的姜耘昭也难得觉得馋了。算起来她可是有好几年的时间没有吃过肉了。

      前世在王家过的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别说是肉了,连饭吃不上的时候都多,尤其是没了利用价值之后,便是残羹剩饭也没有人愿意给她吃。

      “齐伯,齐婶,这会子雨停了,咱们就在院子里吃饭吧。”姜耘昭颇有兴致的说道。

      屋里给人的感觉就是黑漆漆的压抑的难受,不如在外头吃饭的感觉更好些。

      “好,姑娘就在院子里吃饭。”齐婶笑着道。

      “不是我在院子里吃饭,是咱们三口人都在院子里一起吃饭。”姜耘昭看看齐婶手中拿着的一只碗,坚定的说道。

      齐婶听懂了姜耘昭的意思,可她显然还有些迟疑,虽然姑娘现在来了乡下,可到底还是主子,他们两口子是下人,哪里有一同吃饭的道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