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蒙山军》-第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朝廷无动于衷,直隶境内的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对局势发展的担忧和对满清朝廷的不满日益增加的列强驻华外交官们于4月6日再次发表联合照会:限令清廷在两个月内剿灭义和团,否则各国将代为剿平!

        这是准备对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进行武装干涉的明确信号,可惜清廷没有或者不愿意清醒地认识这个信号的意义。

        七天后,俄法英美等国的军舰在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上举行了【创建和谐家园】式列队航行。

        这个时候,也就是徐世昌受袁世凯委托进京就山东剿匪一再失利进行高层斡旋的时候,直隶首府保定府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民教冲突。因为一次演戏,不信教的村民请来了义和团,一夜之间,三十户教民遭到了彻底的洗劫,三十户人家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杀。

        消息传到北京,一位叫法维埃的法国主教给法国公使写了一封信:局势已经日益严重和危险。在保定府,七十多个【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被屠杀……北京周围已经受到包围,拳众日渐逼近京城。宗教迫害只是个烟幕,义和团的目的是消灭所有的外国人,这个目的已经清楚地写在了大旗上。义和团的同盟军正在北京等着他们。以袭击教堂开始,而以袭击使馆告终。甚至,袭击这里的我们的日期已经确定,我们已经处在1870年天津惨案前夕同样的险境。在这种情况下,公使先生,我认为我有责任要求您给我们至少派遣四五十名水兵来,以保护我们和我们所有的东西。过去不很紧急的情况下,也曾这样做过。我相信,我们谦恭的请求,您将惠允考虑……

        这位中文名字叫樊国梁的主教必将因为此信而在近代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历史的长河中总是不时闪现一些小人物,他们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整个弹药库。

        樊国梁已经来中国近四十年了,说一口地道的京腔,脑后甚至还留了一根和大清臣民一样的大辫子,他不但是外国在华人员里的元老级人物,而且还是中国皇帝钦命任命的官员,皇帝竟然颁发上谕授予他二品顶戴,级别相当于总督、巡抚。必须承认,樊国梁这个中国化了的法国人对于中国的风土人情、礼仪风俗、民族性格和官场作风是完全掌握了的,义和团的兴起和蔓延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甚至闻到了一丝血腥的味道。令人惊奇的是,这位中国通准确地预料到了义和团接下来的行动:以袭击教堂开始,攻击使馆结束。

        5月20日,各国公使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参加国已经扩大至十一个国家:俄、英、美、法、德、日、意、奥、西、比、葡。会议由西班牙公使主持,他首先宣读了樊国梁的信,尽管这封信各国公使已经认真读过了。法国公使接着发言,他证实樊国梁的信是可信的,这个法国人在中国已经住了四十年,他的分析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大家都看到了,就目前的局势发展,在中国居住生活的外国人将要面对的危险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如果清廷有人研究过帝国主义国家对外国的侵略史,他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每一次入侵,最困难的不是武力不足,而是借口不足。就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而言,列强可以找到的入侵借口真的不多:中国没有武装进入他国开辟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有在海外挑起过任何一起武装【创建和谐家园】,更没有占领过任何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的哪怕一寸土地!中国实在是太规矩了!垂涎这个巨大东方市场的列强可以找到了入侵理由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现在有了!

        参加公使会议的各国公使们心里都抑制不住兴奋。他们清楚,尽管传教士和商人的生命会受到损失,但局面恰恰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义和团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事态的不断扩大使得他们在将来可能进行的武装干涉时可以理直气壮。

        这个时候,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不是蒸蒸日上的美利坚,而是日不落的英吉利。老资格的英国公使窦纳乐看出了与会同行们的跃跃欲试,出言道:各位应沉着应付,静观事态发展,不要操之过急。

        美国公使立即赞同英国人的提议,随即,各国公使都正确理解了英国同行建议中的含义。最后,法国公使建议出一个文字的东西,于是有了一份类似于《戡乱法》的东西,发给了清廷政府,这份违背外交原则代替【创建和谐家园】国家意志的玩意儿,一共六条,要求清廷以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镇压拳匪,凡是镇压不力,导致外国人生命、财产损失的当地政府官员,必须予以惩罚。要求清廷政府在北京、直隶及北方其他各省公布这些条款,务必做到人人知晓。

      ¡¡¡¡ÕâÊÇÒ»·Ý¡°×îºóͨ뺡±£¬ÒªÇóÇåÍ¢´ð¸´µÄʱ¼äΪÎåÌì¡£

        接到照会的清廷被吓坏了。满清政府晚期的外交基本上体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傲慢无视到惊慌失措。就像一个不知轻重的小孩子,惹事之前天不怕地不怕,惹出事之后就吓的发抖,几乎要崩溃。

        清廷这一次的动作倒不慢,立即发布了一系列镇压义和团的公告,包括以步军统领、监察院和顺天府衙门的名义联合发布的维护京城安全的《禁拳章程》和《告示》:严格禁止练拳,并派出武卫军武装弹压。

        但晚了。不管朝廷是不是真的要镇压义和团,局势的发展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第二十二节 京师的乱局(二)

        与其说列强关心其在华子民,还不如说列强迫不及待地要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了。因为短暂但血腥的当代历史已经教会了列强们,针对所谓未开化国家和地区的武装干涉,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照会规定的时间一到,也就是5月26日,驻京城的各国公使召开了第五次专题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各国出兵干涉义和团事件的决定,并且派出了两名代表直接与担负外交职能的帝国总理衙门当面交涉。

        就像在配合列强的行动,义和团也加紧了步伐,28日,京师收到了更加令人不安的消息:义和团烧毁了丰台火车站,连津京铁路也被破坏了!津京铁路被破坏,意味着驻扎于京师的外国使团的后路被切断,他们是有在危机到来时撤退天津港直至撤至海上的打算的。现在完蛋了!他们已经被仇恨所有洋人的帝国农民包围了!

        也就是这一天,清廷经过反复商议,再次起草了严厉镇压义和团的《公告》。《公告》递交给外国驻华使馆,但公使们已不予理会了。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当天晚上,清廷再次收到了外交照会,其实就是命令:前述之十一国使节已经决定,调集他们的军队来北京,以保护日益危险的驻华使馆,要求清廷提供运输之便利。

        清廷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

        按照外交通则,驻外使馆的安全是由所在国政府负责的,外交人员在所在国受到高级别的安全保卫,甚至享有外交豁免权。进驻国不得以确保使馆安全为由向所驻国派遣一兵一卒。除非受到邀请,哪怕是一个暗示,都是对这个国家最严重的挑衅和侵略。但列强们已经完全不顾这一通行原则了,既是对义和团的担心,也是对清廷的蔑视。

        第三天,十二艘停泊于大沽口外海面上的外国军舰开始进入天津港。其中,英国两艘,俄国七艘,美国、日本、法国及意大利各一艘。对于这种【创建和谐家园】裸的侵略,装备了进口西洋大炮的大沽炮台清军岸防炮兵没有任何的抵抗,他们也确实没有接到任何抵抗的命令。

        当晚,各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天津港登上了中国领土。

        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天津,各国公使才傲慢地通知清廷政府,不管你们准不准许,各国军队进入北京的决定是不能更改的。但是,你们如果善意地答应,联军将驻留至不再有危险的时候。如果反对,后果将难以预料。最后,勒令清廷必须将该决定通知负责京畿安全的直隶总督裕禄,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件。

        次日,大清帝国总理衙门答复各国公使,把原来坚决反对外国派遣军队进入京师的决定改为同意,但要求各国来京保护使馆的兵力不超过三十人。

        同日,直隶总督裕禄接到总理衙门的指令,允许外国军队乘坐火车进京。同时将坚决仇视洋人的义和团和同情义和团的帝国正规军调离铁路线两侧。

        1900年5月30日傍晚,外国联军自天津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列强开列给大清帝国政府的人员名单和武器清单是:英国军官三名,士兵72名;美国军官7名,士兵56名;法国军官3名,士兵72名;日本军官2名,士兵24名;俄国军官4名,士兵71名。总计314人。

        武器装备除携带常规武器弹药外,英军携带“努登费尔”机关枪一挺,美军携带“柯尔特”机枪一挺,意大利携带一门一磅小炮。

        6月1日,联军顺利抵达北京,进驻东交民巷使馆区。让惶惶不可终日的各国使馆人员安下了心。

        闻知用来保卫各国使馆的援军抵达北京的消息,各国公使们自然欣喜万分。其中最高兴的就是德国公使了,他就是帮助司徒均在新军获得职位的那个人,他叫克林德。

        “先生们,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这是瓜分中国的开始。”克林德对一帮兴奋的几近失态的同行们大叫道。

        北京城外,义和团运动并未因朝廷的禁止公告而消退,相反更加猛烈了。参加了义和团的青壮们经过师兄们的一番【创建和谐家园】,坚信自己已经练就无敌神拳,距离刀枪不入的最高境界不远了。对于官府取缔义和团的告示,他们不屑一顾。5月24日,就在朝廷考虑如何回复洋大人的最后通牒的日子里,义和团与驻扎于保定府的武卫中军发生了冲突,一个分统(相当于旅长)被气壮如山的义和团杀死,他的士兵被手持长矛大刀的义和团众们赶得四处逃散。义和团顺利地进入了北京的西大门保定。正在修筑从卢沟桥至汉口铁路的外国工程师及他们的家属立即陷入极度的危险中。这个时候,义和团杀洋人的行动已经进入了疯狂的状态,不仅那些黄发碧眼的鬼子在他们一概绞杀的范围,信教和与教堂有来往的百姓们也在他们清剿的范围中,甚至使用洋人的物什都成了死罪。

        帝国政府派官军护送洋专家和他们的家眷突围,但当地政府不予配合,甚至连参与行动的士兵也纷纷倒戈,这批洋人总计四十一人,活着逃回天津租界的只有九人,其余的活着散落四处藏匿了,或者死于义和团的乱刀之下。

      ¡¡¡¡27ÈÕ£¬¾àÀ뾩ʦֻÓÐÊýÊ®ÀïµÄäÃÖݱ»ÒåºÍÍÅÕ¼Áì¡£

        局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帝国究竟如何对待眼下的乱局,能够做出最终决策的人在颐和园,她就是慈禧。

        慈禧心态很平和。外面乱成了一锅粥,义和团闹,洋人【创建和谐家园】和威胁,大沽口外的外国军舰已经驶入了天津港,陆战队们已经在天津集结,我们这位天朝的圣母皇太后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

        慈禧喜欢看戏。她最喜欢的剧目有《连升三级》《白门楼》《万寿无疆》以及《跳灵官》,名角们敞开嗓子唱上几段,老佛爷心里就舒坦了,一声令下:赏!早已做好准备的太监们便将碎银子丢在台上,演员们照例跪倒谢恩,慈禧的脸上便浮现出笑容。

        她并非不理朝政,她对眼下的局势已经有了计较。

        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因洋人阻拦,儿子溥儁未能顺利登基的载漪大喜,便向慈禧进言,说义和团之兴起,乃是国家之福。慈禧便命刑部尚书赵翘舒,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刚毅,顺天府尹何乃莹先后与义和团联系,刚毅密奏慈禧,“拳民旨在拒敌,非叛逆可比,今已俯首就约,不如因而用之。”

        慈禧正在义和团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前面因“废帝立储”上被外国使团搞得一肚子火气,加上载勋、载漪、刚毅、毓贤等守旧派的挑唆,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念头开始萌生。于是下旨给刚毅和董福祥,要他们对义和团善将训导,择其强壮者,招募成军以做折冲御侮之资。

        6月5日,根据几个心腹臣子的建议,她派出了钦差奔赴涿州,实地考察义和团究竟是不是具有神功。

        这个人,她选定了赵舒翘。因为他是急迫地建议朝廷速做决断的少数大臣之一。

        赵舒翘公开的使命是“抚慰拳勇”,真正的目的是到现场看一看义和团究竟是不是有传说中刀枪不入的神功。他还有一个助手,就是顺天府尹何乃莹。

        就在赵舒翘抵达涿州的前一天,肩负秘密使命,已经离开山东三个月的江云和田书榜进入了已乱作一团的涿州。

        江云他们从兖州东去,先到济南,再北上天津,在天津西郊的杨柳青盘下了一个小客栈作为联络站,然后派回了第一拨联络员——他们只有五人,人手极为不足,只能派出去一个人。然后在天津留下再留下一个,自己带着最后一名部下,以及他认为基本可靠的田书榜向北京进发。自天津再沿杨村、廊坊进入了北京,转了几天,在德胜门内大街租下一个大院子,作为北京的落脚点。根据龙谦的命令每日都出去侦察地形,将北京的大街小巷走了个遍。在义和团声势愈发骇人后,留下了最后那名士兵留守,自己与田书榜去了涿州。

        直到他们抵达涿州,江云和田书榜才领教了义和团的声势浩大。

        满街都是头戴黄头巾,身穿大红袄的义和团,成群结队的游荡在大街小巷,一座被烧毁的教堂尚自冒着浓烟。府衙门前的空地上正在表演义和“神功”,田书榜不禁讶然失笑,幸亏被江云及时制止,否则一定会招来义和团的盘问。但他们两个一身农民打扮站在圈子边反而很显眼,果然,一个头领模样的人揪住了他们二人,“你二人鬼头鬼脑地看什么?莫非是二毛子?”下巴有一道刀疤,拎着一杆红缨枪的头领带着几个农民装束的汉子将江云和田书榜围在了当中。

        “好汉,可不能冤枉俺呀。俺俩是山东曹州的,来涿州投亲,亲戚却在三年前不知搬往了何处,看到师傅们神功厉害,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一口地道山东口音的江云从容不迫,他虽然比田书榜小着十几岁,应付各色人似乎是天生的本领。

        “喔,你是山东曹州的?那好得很,山东老团都来了直隶,怎么样?加入咱义和团扶清灭洋,大干一场吧?”

        江云暗暗拽了有些急躁的田书榜一把,“要说义和神团,俺在老家就见过了,杀洋人,帮穷人,实实是个顶个的好汉。可是俺跟表哥,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打打杀杀的,怕呀。”

        小头领笑了,“怕啥哩?害怕的是那些洋人和二毛子!不是咱庄户人!这些年受够了洋鬼子的气,总算有人领着咱们跟【创建和谐家园】干了,我看你们不赖,跟着师兄们,吃香喝辣,亏不了你!俺不骗你,等咱们进了北京,打开那些洋鬼子的教堂,拿到手的东西全归你!别傻了,跟我来,给你们一身衣裳,就是咱涞水义和团的人啦。”

        “好汉,你不骗俺?真的要进北京?俺怎么听说朝廷跟洋人穿一条裤子,想着法儿对付义和团呢?山东的那个大乌龟可没少杀义和团呀。人家有洋枪洋炮,厉害呀。”

        “嘿,我问你们,叫什么名字?”

        “俺姓江,行三,就叫江三娃,他是俺表哥,叫田富贵。”江云利索地回答,即使将真姓名告知也无所谓,但江云人小鬼大,出来搞侦察,从不以真姓名示人。

        “好啦,你们加入义和团,会学到很多神术,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刀枪不入了,学会这个,洋人的枪炮有个【创建和谐家园】用?”汉子哈哈大笑起来。

        “真的吗?”江云一脸的不相信,“真的教俺这样的神功?你不骗俺们?”

        “骗你干啥?你既然入了团,就是咱们的兄弟了,不仅教你吃饱肚子,还能跟师兄们学得天大的本事!最要紧的,”刀疤汉子笑笑,“带你去京城,看看金銮殿,你不想吗?”

        “也给俺发这样的衣服吗?”江云指指刀疤身上的“制服”。

        “这算啥?等进了北京城,要啥有啥。”

        “好,俺跟你去。”江云一拉田书榜,“听这位大哥的没错,别愣着了。”

        “好,跟我来。”刀疤很满意又收了两个新丁。

        跟着刀疤吃了顿饱饭,每人三个大窝头,一大碗乱七八糟的烩菜,里面竟有不少的肉片,不过厨师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比老宋手下的厨师水平差远了。江云闹着要武器和衣服,刀疤汉子却拿不出来。

        一顿饭过后,刀疤汉子的情况就基本摸清了,他叫吴凤火,直隶涞水人,他们这股义和团大都是涞水一带的农民,已经进入涿州两天半了,本来准备朝北京进发,但上面说朝廷要派钦差来,于是便等在涿州。

        田书榜重点是了解义和团的组织情况,跟这个姓吴的小头领这里已经得知,义和团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织,最高的头领就叫【创建和谐家园】兄,下面还有一堆的师兄,普通的团众并未编组,现在吃的用的都是从涿州府的“国库”里取来的,涿州知府姓龚,已于昨日上吊而亡,衙门的人一部分跑回了家,另一部分都加入了义和神团,吃的用的,都是新加入的兄弟带着打开了府库取出来的。

        江云重点了解的是义和团的动向,“吴大哥,咱们真的要进北京吗?钦差不会将咱们当成反贼吧?”

        “不会。咱们不是打出扶清灭洋的大旗了吗?咱替朝廷除掉洋人,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晚上就睡在府衙前的广场上,田书榜悄悄对江云说,“司令过虑了,他们就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连十支步枪都凑不出来,又无组织和训练,能成什么事?”田书榜想起临行前龙谦的重视,觉得司令过于高看这帮义和团了。

        “司令不会没理由地派你我出来。”江云沉吟道,“朝廷如果真的派了钦差来,就有些意思了。咱们等等看。”

      作品相关 上架感言

        一看标题,你们就知道本书的公众章节就要结束了。很快,这部书就入V了。

        现在的心情,有点像收了人家的预付款,却担心交不出合格的产品。

        《蒙山军》的公众版已经五十多万字了,不算少了。之所以拖到现在,不是编辑的原因,而是我。因为这部书的厚度超过了我自己的预料,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现在,决定上架了,我就必须完成了,这不关水平,关乎人品。

        我是个业余写手,每日挤出宝贵的业余时间来写上那么一两节,还要保证在出差期间力争不断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每日万字以上更新的作者,阿龙实在是佩服,但真的做不到。所以,只能尽量就自己的水平,保证书的质量,让喜欢这部书的朋友们不至于失望。

        故事的梗概已经说过了,蒙山军即将走出他们可怜的根据地,迈向一个广阔的舞台。自1900年起,中国的历史是一段无可争辩的血与火的历史,在现实的世界里,留给我们的无尽的惆怅。但在虚拟的故事里,我们尽可能地过得扬眉吐气一些。但联想到网友们对眼下那些抗日神剧的批评,阿龙笔下的对手,绝不会是抗日神剧里脑残的日本鬼子。

        无论是日本、俄国,还是美英德法,都是强大的国家,过去尤其是。一个民智未开,工业化连起步都算不上的中国,跻身于列强的游戏中,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还有牺牲。

        带着压力,我要谢谢所有鼓励,支持以及批评《蒙山军》的书友们。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阿龙,将这个漫长的故事讲的精彩,完整。

        物价如此腾贵,人民币的角分辅币已经逐步退出了流通。订阅VIP章节,对于日常的生活来说,真的不是件值得一提的事。我没想着依靠这个生活,就算书友们帮我每日买包烟抽吧。

      第二十三节 赵舒翘的悲哀

      ¡¡¡¡ÕÔÊæÇ̺ͺÎÄËÓ¨ÊÇÁùÔÂÆßÈÕµ½´ïäÃÖݵġ£

        义和团对于赵舒翘和顺天府尹何乃莹的到来极为重视,奉若上宾,将其迎至知府衙门。现在,衙门已被义和团占据了,成为了义和团的司令部,原涿州知府已经自尽身亡。赵舒翘此时已经无暇顾及那位倒霉的龚知府的死因了,急切地提出要看看所谓的义和神功。

        义和团大首领们很爽快,“没问题,随时可以看。”

        于是,赵舒翘和何乃莹被请至城内的一个坛口,当间是一块空地,四周插满旗帜,香烟缭绕。赵舒翘和何乃莹被请至上座,然后表演就开始了。

        第一场节目是发誓。【创建和谐家园】兄带领几个团众在香炉前列队,然后嘴里便嘟嘟囔囔地背诵起了什么东西。赵舒翘听不清楚,他也不想听清楚,估计是义和团的团规吧。他当然不会感觉到周围观看的身穿五颜六色宛如戏子的团众们中间两个青年的目光一直在他和何乃莹身上转悠。这两个人便是江云和田书榜了。

        【创建和谐家园】兄背诵的团规被江云听了个清楚,他心里暗笑,什么不贪财、不抢掠、不近女色,都他妈是骗人的鬼话!自己头上的头巾是哪里来的?跟着龙谦一年多,江云对于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已经有了很强的免疫力,看周围团众们一本正经的神态,总有些憋不住想笑。

        田书榜也觉得好笑。临时加入义和团并不在计划内,而是江云的决定。此次来涿州,龙谦指定江云为首,他只能服从。他承认江云虽然比自己小着七八岁,但心机深沉,遇事不慌,很让田书榜这个胡子头佩服。这个临时的决定其实很不错,至少现在在涿州成了主人,吃饭不愁,行动更是方便。

        朝廷真的派出了钦差,看这样子,钦差就是冲着义和团来的,说不准朝廷真的会依靠义和团来对付洋人的。龙司令显然料到了这点,但龙司令似乎对京师的局势有着深深的忧虑,这却不是田书榜所能理解的了。来之前龙谦对他们有过专门的交代,他的任务是了解义和团的情况,他们有多少洋枪,有多少人,多少洋枪,有无严格的组织与训练?这些东西他已经差不多摸清了,虽然涿州的义和团众已经超过了四千人,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增加中,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付这群人,蒙山军一个步营就足以战而胜之。

        空地上的表演还在进行中。发誓已毕,现在开始上法了。十几个头扎红色和黄色头巾的团众进入到空地中,师傅拿着一沓纸片来到跪着的他们的跟前分发纸片,纸片上面写着神仙的名字,然后团众们将纸片小心地叠好,藏在头巾里,师傅便摸着团众的头开始念法,所写的神仙大概就附在了他身上。

        接下来就是神灵附体了,师傅带队,迈着戏台上的步子来回走动,说话也变成了戏腔,不过大家都听得懂:吾乃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吾乃吕洞宾是也!传说中的神仙一个个登场,宛如正在上演一场好戏。令观众们捧腹的是,表演者不仅要报出神仙之号,而且尽可能地模仿着那位神仙的神态:孙悟空便是一副猴相,而铁拐李则拐着一条腿出场,使得这场本来极为严肃的表演带有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赵舒翘恍惚自己正置身于戏院中在看一场蹩脚的戏曲。他很想大喝一声,将这群蹩脚至极的演员轰下去。赵舒翘是饱览京剧名家演出的大臣,眼前这帮小丑的表演实在是过于蹩脚了。他还没有有所表示,场面一乱,让他吃了一惊。

        团众们先是突然倒下,死了一样一动不动,然后突然跃起,挥舞着手里的大刀毫无章法地乱舞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时而嬉笑,时而大吼,嘴里吐出白沫,狂舞一阵后,表演者突然再次倒地一动不动了,只有胸脯还在剧烈地起伏。师傅向钦差介绍,这是“卸法”

        最后的表演是他最想看到的,那就是刀枪不入神功的上演。一个团众端着一支洋枪对准十几步之外的一个伙伴开枪了,轰的一声,那位“中弹”的团众毫发无伤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立即响起热烈的欢呼,所有观看的团众加群众都激动万分。

        田书榜目瞪口呆。因为那支枪确实发射了!这个他完全看得出来,但那个充当靶子的人真的没事!正在琢磨其中缘故的他随即听到了江云附在他耳边的话:子弹头被拔掉了!

        原来如此!

        头领上前请钦差做评判。江云往前挤了几步,想听清楚钦差怎么说。

        钦差抚着自己的胡须,“我看你们还是回家种田吧。”

        这老头倒是个明白人……江云心想。

        那个老头,正是与蒙山军有着极深渊源的赵舒翘军机。

        但是义和团不干了!场面开始混乱,钦差起身走了,义和团们似乎没有胆量拦住钦差讨个说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5: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