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荷故意学着孩子的口气,脆生生的声音还特意睁大眼睛跟黄氏说,黄氏看到她这个样子,噗哧一声笑了,把她牵过来,好在这个大女儿一直都是个懂事的孩子.自从大儿子出去后,家里还是全靠了这个女儿了。
转眼,林荷到了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月了,这天起来,看到家里人好像比往常高兴不少,一家人脸上都带着笑意,三丫和小宝也很早就起床了,林荷看到他们经常往院门口时不时的看一眼,便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黄氏摸了摸她的头说"你哥哥每个月都是这个时候回来,今天和明天可以呆在家里两天"噢,这样的,林荷了解了,她对这个哥哥的回来也是很期待的,便也和他们坐在一起等哥哥回来。
等了大概差不多半个时辰,听到小宝和三丫的欢呼声,接着一个穿着青色粗布褂子的小孩子走进来,身上还拿着个小包袱,想必就是哥哥了。
黄氏看到大儿子走过来,马上站起来,接过他手中的包袱,边问"大宝,吃过早饭没"?
林荷也站起来喊了声"哥哥",大宝摸了摸林荷的头,说了声"吃过了"。
走进黄氏的屋里,大宝把包袱打开,递给黄氏一百个大钱,林荷看着那些钱,怜惜的看着这个哥哥,她知道大宝一个月做学徒就是为了这一百个大钱,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在这个年代已经要肩负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林荷看着那些大钱,心疼的看着这个哥哥.这一百个大钱能买些什么呢,林荷来半个多月知道了这里银钱的换算,这里的白面是15文钱一斤,糙米是4文一斤,黑面是七文一斤,玉米面十二文一斤,猪肉是25文一斤,他们家是吃不起白面的,吃的都是糙米,猪肉这些东西是更加不要提了,她来了这么久,根本看都不曾看见过的。
大宝接着从包袱里拿出两根红色头绳给二丫和林荷,还拿了一个木陀螺给小宝,小宝高兴的立马拿到院里去玩了。
林荷看着这个哥哥.说"大哥,以后别给我们买东西了,你自己多买点好吃的吧"。
林荷努力的模仿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说话,没想到还挺难的,真是别扭的很。大宝笑了笑,说"大哥每餐都吃的饱饱的,我在那里很好,你们不要担心’。
林荷知道他是不想家里人担心才这样说的,吃的饱饱的哪会这么瘦,10岁的小男孩看起来不足9岁的样子,林荷鼻子酸了酸.黄氏早就别过身子在擦眼泪.唉,真是愁死人啊。
尽管大宝说吃过吃饭了,但还是和全家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完并不丰盛的早饭,林荷跟大宝说"大哥,我们去镇上看看吧,好久没去了"。
黄氏也接着说"是啊,大宝你带弟弟妹妹们去吧,爹娘平时要下地也没时间带他们去,家里的粮食吃完了,也要买点"。
大宝点了点头,林荷想到镇上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路子,短期要挣很多钱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改善下生活应该还是可以的。
林荷和大宝带着弟弟妹妹不知道走了多久,大概有十几里路,终于来到了离林家村最近的一个小镇上,这个镇叫花鱼镇,今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镇上人很多,卖东西的人也很多。
林荷到处看了看,发现卖东西的人多,但是种类却少的可怜,比如说水果来来去去就是那几种梨子,苹果,橘子等一些常见的水果,别的水果种类基本没有。
大宝带他们来到卖粮食的地方,买了十斤糙米,三斤黑面,手里的钱用掉了一大半,黑面买回去是做窝窝头的,白面太贵了,看都不看直接忽略,这个时代的粮食也就那么几种,林荷也看到有大米卖,
那个大米和现在是有点区别的,有点像碎米,很小一粒,但是又不碎,只是一颗很小。不像前世的米粒那样饱满,颜色也没有大米那样晶莹剔透。但是这个米价格却是很贵,一两银子也只能买几斤,普通人都是吃不起的,更别说像林荷家这样的穷人。
买完了粮食一直往前走,小宝看着前面有卖包子的地方,站在那里不肯走了,眼巴巴的看着人家的大包子,这个时候的包子要2文钱一个,馒头一文钱一个。
大宝看着弟弟站在那里不肯走了,叹了口气,让林荷和三丫站在一个树底下,把买的粮食放到那里,自己去带弟弟回来,林荷站在那里,到处看,前面有个卖肉的摊子,前世为了减肥林荷有段时间在外面吃饭经常是把肉挑出来到了最后都扔掉了。
现在想吃肉想的要发疯,特别看到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肥肉和粉红色的瘦肉挂在那里,让人想起肉的味道林荷都开始分泌唾液了。
林荷站在那里看了一会,看见卖肉的人把猪内脏都放在一个破旧的木盆子,来买肉的人也都不问内脏,难道这个时代的人是不吃猪内脏的?林荷想到这点,跟三丫说了声"三丫,你在这里守着,我去那边看看啊"三丫点了点头。
林荷走到那个肉摊子前,肉摊的老板看她过来,笑着问她"小姑娘,要什么,给你算便宜点呀",林荷指着那一盆子猪内脏说"老板,你这个是怎么卖的",老板说"你是说猪下水啊,这些猪下水是不卖的,不能吃的,等下我卖完肉就把他扔掉"原来他们管这个叫猪下水,林荷说"老板,你卖给我吧,我哥哥有钱"。
第五章处理猪下水
老板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笑了笑说"小姑娘,你要的话就全拿去吧,你拿走了我还省事,要不然等下我还要拿去扔掉。"说完还给林荷拿了个破烂的小麻袋装起了这些猪下水,跟老板道谢完,林荷拖着这个麻袋来到三丫这里,大宝和小宝已经回来了,小宝手里拿了个馒头,大宝手里也还有个,大宝递给三丫,三丫掰一半给姐姐,林荷笑了笑说,"姐姐早上吃饱了,你吃吧。"
大宝看着林荷手里拖着个麻袋,问她从哪里来的,林荷说是猪下水,刚刚肉摊子的老板送给她的,大宝说"猪下水有什么好吃的,以前娘也弄过,臭烘烘的,不能吃。"
林荷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的人不会处理猪下水,难怪说不能吃了,她眼珠转了转说"刚刚我看肉摊的老板很忙,一个人忙不过来,想去帮帮他,这些是他送给我的,然后告诉了我怎么处理猪下水,说是能吃的。"大宝当她是小孩子说话,笑了笑也没有多说,左右也是不要钱,不损失什么。
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他们打算回家,因为都是小孩子,猪下水没有处理之前也很重,还有十多斤的粮食,一群人走回家的时间比来的时候多用了半个时辰。回到家,几个人都累的气喘吁吁的,坐到凳子上不想动弹了。
休息了阵,林荷带着三丫去河边处理猪下水,在前世,林荷看到过人处理猪下水,她以前每逢寒假暑假打过很多份工,很多事情都做过,比如饭店,酒店,销售员等这些都做过。所以很清楚怎么处理这些,前世是用面粉或者生粉来揉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家里买不起白面,她想了想,从灶里抓了一把草木灰带去。来到河边,林荷首先是清洗猪大肠,把大肠翻过来,把里面的脏东西洗干净,抓把草木灰放在猪大肠上用力揉,揉的差不多了,再把大肠放在水里洗干净,然后把里面一层白色的薄膜给扯掉,再和草木灰一起揉,反复几次,再用水洗干净,这样猪大肠就干净了,吃起来也不会有臭味。接着清洗猪肚子,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猪下水一套有很多东西,大肠,猪肚,猪腰子,猪肺。
花了很长时间,林荷才把这些弄干净,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到了差不多该做午饭的时候了。现在天气也比较冷了,不用担心这些会坏掉,林荷打算把大肠切点下来做干煸肥肠,剩下的放到锅里去用水焯了一遍,留着明天吃。
还有爆炒腰花,加上内脏上面有点猪油,家里有菜干和辣椒,菜干煲猪肺汤,想起来都流口水。中午,林荷做了个干煸肥肠,爆炒腰花,用买了的黑面做了几个窝窝头蒸熟了,全家美美的吃了一顿。黄氏和林二牛都奇怪,怎么平时吃起来臭烘烘的猪大肠竟然这么好吃的呀,二丫怎么会做这些呢。
林荷把跟大宝说的话又跟他们说了一遍,他们都没怀疑。这天中午,林家村都飘着一股肉香,有人在说这谁家这么富贵,不是过年过节的,也吃这么好,谁都不会想到是如此贫穷的林二丫家。
小宝吃的一个劲的打嗝说"姐姐,这个好吃,下次咱们还做"。林荷笑着摸了摸他吃的撑饱的小肚皮点了点头,看来以后想吃肉的时候可以去买点猪下水来打打牙祭。
大宝在家里呆了两天又回到隔壁镇上的打铁铺去了,走的时候家里人把他送到村口,看着大宝一个人走在路上瘦弱孤单的背影,林荷暗暗发誓,一定要早点想办法挣点钱,让大宝不用自己一个人去外面做事,钱挣不了几个,饿的面黄肌瘦的,一定要带领这个家把日子过好了。
转眼,林荷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个多月的时间了,每天白天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做些家务,晚上会跟黄氏学点针织绣活之类的,黄氏的绣活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代的绣活和前世的苏绣差不多,前世的林荷以前学过一段时间的苏绣,有点底子,所以学起来很快就绣的似模似样了,连黄氏都不由的惊叹,她那个时候学绣启蒙都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大半年才能绣到这个程度,这二丫也未免太有天份了点,个多月的时间就绣的似模似样了。
同时黄氏也是挺高兴的,一个顶好绣样可以卖得5文钱,林荷的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一个也可以卖到三文钱,这不得不说给家里多了一项收入。绣的快的话,一天可以绣到一个,黄氏因为白天要下地去做活,只能晚上绣,差不多两天才能绣到一个。
黄氏看着二丫,总觉得自从二丫撞伤头之后,和以前是有点不一样了,以前的二丫虽然也懂事,但是不像现在这样机灵。以前也教过她做绣,但是二丫没有一点兴趣,学来学去也学不会最后就放弃了,黄氏看女儿实在是没有天份,加上年纪还小,也就没有约束她。
难得是头撞伤后有晚看到她在做绣竟然自动要求说要学,而且学起来还这样快上手,难道是那次撞伤头把原本不通的筋脉给弄通了,不过黄氏也没想太多,毕竟在自己面前,确确实实就是自己的大女儿二丫。
日子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转眼就到了初冬了,天气开始冷了,二牛和黄氏也不再下地了。黄氏就在家里整天的做绣,二牛去了夏地主家做工,做一天工有十文钱,因为夏地主家盖房子需要人做工,林二牛就是去做小工,帮人挑砖做些体力活,每天回到家里累得连话都不多说。
林荷看到爹累成这样,也试图跟二牛和黄氏说,别做这些工了,钱挣不了几个,又不太安全,说出自己想要进山去看看的打算,但是话一出口,马上被爹娘狠骂了一顿。
说山里也是你一个小孩子敢去的啊,三叔一个大老爷们进山还回不来,她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进去怕是连渣都不剩,这盖房子有什么不安全的,别人不都在做,一天还有十文钱,好多人想去做还没有这个机会。
林荷也不敢多说什么了,爹娘说的确是有道理。她还太小了,自己才这么点大,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如果大山里真的如他们说的那样危险的话,说不定进去真的没有命出来了,还是等长大一点再说吧。
又过了几日,这天黄氏和林荷打算出去捡点柴回来,就听到门外小宝兴奋的叫声"大舅,大舅"一个中年男人挑着一担箩筐进来了,看样子沉甸甸的,里面有不少东西。
黄氏也笑眯眯的叫了声"大哥",来到这里有段时间了,林荷把家里的亲戚基本上都清楚了。爹这边有三个兄弟,爹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大哥,下面有个弟弟,还有两个姑姑,祖父祖母和大伯一家一起住。
大伯大婶一家前几年搬到镇上去做生意了,祖父祖母也跟着搬去了,所以回来得很少了,加之好像林荷那个奶奶对她娘并不太满意,所以自从搬走之后难得回来一趟。
倒是林二牛和黄氏每逢过年过节会去镇上一趟,送点东西过去,还有每个月要养爷爷奶奶的银钱,还有个三叔。前面说了,有次进山去打猎,一直没回来了,只剩下三娘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日子也是过的极艰难。
第六章去镇上
第六章去镇上
另外的两个姑姑早些年嫁到隔壁村去了,也回来的少,至少林荷来了这么久,除了见过三娘和两个小孩子之外,别的亲戚都没有见过。
林荷娘这边,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就是眼前的大舅舅名叫黄大山,成亲很多年了,最大的儿子都十二岁了,大舅母也是贤惠孝顺之人,家里还有个小舅舅还小只有八岁,一家的日子可谓说过的其乐融融,加之子女也不算多,所以日子在一般的农户家来说过的还算是极不错的,黄家只有黄氏一个女儿,这看快入冬了,林荷的外祖母要大儿子给女儿家送东西来了。
知道女儿家人多劳力少,这又快入冬了,日子肯定是难过的,收拾了些东西给送来了,黄氏看大哥来了,高兴坏了,接过大哥肩上的东西放到院子里,要林荷去倒了杯水来给大舅喝.
一边说"大哥,咋又送这么东西来呢,路上累坏了吧。"大舅笑了笑,说"啥累,也不远。"
林荷从屋里倒了杯水出来,递给大舅,脆生生的叫了声"大舅,喝水。"大舅摸摸林荷的头说"乖。"大宝和三丫围在大舅舅的身边,显然很喜欢大舅舅。
黄氏也笑着问大哥家里的一些情况,"爹娘身体好不好,今年家里的收成好不好,侄儿侄女长高了没,小弟听不听话这些。"
大舅一一应了,坐了一会就说要走了,黄氏留他在这里吃过中午饭再走,大舅不肯说赶着回家呢,回家有事。
黄氏把框里的东西给拿出来,有五斤左右的腊肉,十斤白面,两匹布,还有几十斤的玉米面和黑面,临走时还从怀里拿了两百个大钱出来递给黄氏,黄氏开始不肯要,后来是黄大山说了什么,黄氏脸色暗了暗,最后还是接下来了。
黄大山还是呆了一会就挑着空框回去了,黄氏看着大哥走远的背影这才转身,看着院子里面的这么一大堆吃的用的东西,心里面不可谓说不内疚的,嫁出来这么些年了,每年都要娘家接济才能熬过冬天,娘家虽然说还过的去,但是嫁出来的女儿老总是要娘家接济,也不是个办法,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夜里,林荷和黄氏在油灯下做绣,这里的人晚上都是不吃晚饭的,林荷刚过来的那几天是极不习惯的,每天一到了睡觉的时候,肚子饿得难受,但是家里平时的正餐都是吃不饱,更别说吃晚饭。不过久了也就习惯了一天只吃两顿,晚上也睡的早。
黄氏跟林荷说"二丫,明天是赶集的日子,你带着三丫跟三娘去集上把这些个绣给卖了,然后买三斤下等棉回来,今天大舅送来了两匹布,可以给你们几个一人做件薄点的冬衣,今年看样子冬天来的比较早,也比以往年冷,你们小孩子冻坏了可不行。"林荷应了。
第二天早上,林荷吃过早饭,叫上三丫一起去三娘家打算一起去集上,要走的时候,小宝那个小子闹着也要跟去。
林荷打算带他去,黄氏不同意,说赶集的日子人多,小宝又会乱跑,到时候看不住,林荷哄了好久还说等下让三婶婶家的两个小孩子过来陪他玩,还答应小宝做上次给他做的肉肉给他吃才同意,小宝说的肉肉就是林荷做的猪下水。
林荷和三丫走到三娘家门口的时候,林荷叫了声"三娘",林荷的三娘周氏走出来,周氏身材比较娇小,身上穿着一件粗布紫色的褂子,下身是青色的粗布裤子,虽然比较破旧,但是洗的很干净,小山和小云身上也是干干净净,看的出周氏是个持家有道的女人,可惜啊,在古代,再能干的女人,如果没了男人,日子也是极难过的。
周氏手里也提着个篮子,一边还和小山在说着"你带着妹妹在家玩,不要到处走。"林荷跟周氏说"你让小三带着小云到我家去和小宝玩吧,小宝在家等着呢,我娘也在家,还可以看着他们。"
周氏的大儿子小山也五岁不到,小云刚满两岁,把他们两个单独留在家里还确实是有点不不放心,便答应了。
跟小山说"小山,你和妹妹去二娘家玩,娘等下就回来"小山带着妹妹走了,走过林荷和三丫的身边还叫了声"姐姐".
林荷应了摸摸他们的头说"姐等下给你们带大包子回来吃啊。"小山和小云连忙应了。
周氏嗔笑着说了声"二丫,别惯坏了他们。"
周氏知道林荷一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还时不时的要接济他们家,自己哪还好意思要林荷破费,林荷知道三娘的想法"三娘,走吧,再不走,要天黑了。"
周氏这才想起来时候不早了,拉了林荷和三丫快步的往前走。
等她们几个走到集上,果然是时候不早了,周氏赶紧带着她们去店铺里把绣交了货,周氏有十个绣,说是上次赶集没来这次一起送过来的,周氏的十个绣一共得了五十个大钱,周氏的绣活也是很不错的。
林荷家一共有二十二个绣活,十二个是黄氏做的,五文钱一个,林荷的有十个,有一个还得了四文钱,其它的都是三文钱,一共得了九十一文钱。
绣铺的老板还夸奖林荷说"小姑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以后如果每个都绣成这样就四文钱收你的。"
林荷甜甜的应了声"哎,下次一定越来越好。"
老板笑了笑。林荷和周氏又跟老板领了些绣活回去做。
她们正打算走出店铺的时候,看到店铺的伙计搬了个麻袋出来,里面好像都是碎布头,很零碎的。
边说"收碎布头的人好几天没来了,这都装了一麻袋了,明天都没地方放了。”
林荷走过去看了那些碎布,有个主意在心里生成,走过去跟老板说"老板,这些个碎布头是怎么卖的?"老板说"你想买?”
林荷点了点头,老板笑着说"小姑娘,你要的话我便宜点买给你,这一袋你就给五文钱吧。"
林荷拿出五文钱买下了这些碎布。还跟老板说好了,下次还给他留点碎布,她下次再来拿。
周氏不知道林荷买这些碎布要做什么,也没多说话走出店门口,才问她是怎么回事。
林荷说"天气冷了,娘说要我买三斤棉花回去给我们几个小的做几件冬衣,但是三斤棉花哪能做四件冬衣,我想买点碎布回去,把碎布和棉花拧在一起,像做棉被一样绞成一块,可以多做件棉衣,这样可以省点钱"。
接着又说"我上次来集上看别人好像是这么做的,我不知道能不能做的成,做不成的话,就把这些碎布做引火柴,左右也是不会浪费的。"周氏点了点头。
林荷把这一麻袋碎布放在一边,让三丫守在那里,然后和周氏一起去买棉花,这个时代的棉花还真是贵,最好的棉花要八十文一斤,就是上等棉,中等棉也要五十文一斤,下等棉是二十五文一斤,也就是那种黑色的棉花,卖相特别不好看,不过应该还是可以起到一些保暖效果的。
林荷买了三斤下等棉花回去。周氏看到也想买点棉花回去给两个小孩子做冬衣,可是囊中羞涩,只有刚卖绣的五十文,买了棉花哪里还有钱买粮食,想想还是放弃了,回去把以前的衣服改改给他们穿吧。
林荷到周氏讪讪的脸色,知道周氏的想法,“三娘,别担心,我回去试试看这个棉袄能不能夹成,行的话,我让娘给小山和小云一人做一件。”周氏欣喜的点了点头。
第七章初试牛刀
买完棉花,周氏也去粮食店买了些粮食,三人打算回去了,林荷突然想起了什么,让两人等等她,说有些东西忘记买了,等她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几个包子。
林荷想起了答应小孩子的话,虽然吃包子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是有点奢侈,但是答应了小孩子的事情是一定要做到的。周氏看着林荷手里的包子,笑着说"小孩子家家的,说了就算了,还花这么些钱干吗。"林荷笑笑没说话,现在东西差不多买齐了,就打算回去了。
回到家,黄氏看到她买的碎布也责怪她说"浪费钱,五个大钱呢,能买一斤糙米了,买这么些烂布头有什么用。”
林荷没跟她解释的那么多,把布头放在一边,拿出买来的包子递给几个小的,小的看有包子吃,又叫又跳的拿到一边去吃了,中午,留下了周氏一家在这用饭。
林荷把前几天黄氏在集上买的没吃完的猪下水拿出来,大肠因为放在水里煮了一遍,上面有层厚厚的猪油,用猪油炒了野菜,然后把猪肺也用辣子炒了,炒了满满一大碗,做了些窝窝头,焖了些个红薯,大家吃的饱饱的。周氏因为上次林荷家送了点猪下水给他们家,知道这些是猪下水,也没多问。
吃完饭,周氏一家回去了,林荷拿出那些碎布出来,打算和棉花绞在一起做冬衣。林荷把那些不是太碎的布和一些颜色漂亮的都选了出来,等下看能不能做点别的什么。
其实用碎布和棉花一起做冬衣是和做布鞋纳鞋底是一样的道理,把碎布纳成厚厚的一层,中间夹一层的棉花,然后缝袄上也是可以保暖的,当然没有全部是棉花那样保暖,但是比一层很薄棉花的冬衣肯定要保暖一些的。
想家里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家里人应该都是很耐寒的,原本三斤棉花只能做三件冬衣,现在夹些碎布在里面应该可以做成四件吧,如果下次能买到些碎布的话还能做床被子,这样冬天的冬衣和棉被不用愁了,大家也可以暖暖的过了这个冬天。
黄氏看到林荷这样去夹棉袄,倒是觉得很稀奇的,从来没有人这样做,便问"二丫,你怎么会做这个?”
林荷也不怕穿帮,说我在镇上看过别人这样做棉被,我想既然这样可以做棉被的,应该做衣服也是可以的,黄氏点点头,想想这个女儿还真是聪明,小小年纪可以这样举一反三,不过这个办法确是极好的。
不怕冬天会被冻坏了,以往年家里都是一家人到了冬天都不怎么会往外面走,都只是多捡点柴烧炕,在家里渡过整个冬天,大人倒是没关系。
但是小孩子就不愿意整天窝在家里面,想出去玩,但是到了外面因为衣裳穿的单薄,也是被冷的鼻涕眼泪一齐出来,回来之后难免会生病,所以也不敢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