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荣飞的梦幻人生_校对版by:wanglong》-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怎么了怎么了?”她叫道。

        其实也没什么。荣之贵自汽车出事后心情一直极度恶劣。虽然老母亲意外的拿出巨资将弟兄俩的难关解决,并没有消除他恶劣的情绪。盘算自己的损失,荣之贵看谁都不顺眼。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在上海的一次采购出了问题,从上海发出的配件竟然丢失了,连着跑了几趟火车站就是找不到货,厂子这边着急得快上房了,厂长一怒之下将其调离了供应科,回到了自己的老单位保卫科,工资没降但年终奖却飞了。82年的年终奖是近几年最高的,100多块就这样飞了。这还不算,昨天荣逸的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在他面前将荣逸狠狠告了一状,学习不好不说,还搞对象。人家不愿意就不断地骚扰,晚自习后在回家的路上堵人家。女孩的家长找到了学校,班主任自然将怒气撒到荣之贵头上,批评荣家不关心荣逸的成长云云。班主任说,荣逸目前的情况根本没有考取的希望,说的难听些,连个中专也考不上。也巧了,荣逸的班主任曾是荣飞高中时的物理老师,说话间不免拿出荣飞来比较,哥哥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弟弟却是倒着数。这是怎么回事?你做家长的在家里是怎么配合学校的?是不是将孩子推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荣之贵是个好很面子的人。在学校受的气当然会找个地方发泄出来。当晚便将荣逸“扁”了一顿,然后和魏瑞兰吵了一顿,责怪魏瑞兰在他不在的时候对老二放任自流。魏瑞兰争辩,你在家也没有管过他呀?他的功课都高三了,我一个初小生能辅导得了?忽然她想起老大荣飞,问耷拉着脑袋的荣逸,你哥管过你没有啊?荣逸总算找到个火力转移的机会,我哥啥时候管过我啊?人家早放假了,外地上学的都回来了,他本地的咋还不见面呢?荣之贵深以为然,他觉得老大这一年来神神道道的,悄悄地去广东,假期不回来,真是彻底失控了。关键是有个老祖宗在那儿护着,你不给钱有人给,越发让他有恃无恐了。对荣逸的怒气便转到了荣飞身上。晚上恨恨地对魏瑞兰说,真是后悔将老大交给老人带,后患无穷啊。魏瑞兰自汽车事件后对婆婆手里的财产产生了强烈的怀疑,究竟老太婆手里还藏着多少?你这个做长子的真是失败!

        就这样,憋了一肚子气的荣之贵见到荣飞,不由分说将他赶了出去。等魏瑞兰清醒过来追出门,荣飞已经不见了。

        荣飞也极为气恼。和父亲的关系成为死结,这个疙瘩越拽越紧了。他气呼呼跑出纺织新区街口,迎面碰上了推着车子正打听他家的张昕。

        “呵,我正找你呢。”张昕欣喜道,“你寄的羽绒服我收到了,真好。我给你送钱来了。你家搬家了我也不知道,一路打听着找来,你真不够意思。”张昕在责怪荣飞不给他新家的地址。

        “钱就算了。是我朋友给的,他也没要钱。”荣飞苦笑道。按说大冷的天应当邀请她进屋坐坐,可是刚跟父亲发生了冲突……

        “你不请我认认地方?”

        “一言难尽。我刚回来,”他扬扬手里的挎包,“就给老爸赶出来了。”

      ¡¡¡¡¡°Ôõô»ØÊ£¿¡±ÕÅ꿲ïÒìµÀ¡£

        “一言难尽啊。”荣飞苦笑着摇头。

        “你准备去哪儿?”

        “能去哪儿?傅家堡呗。好在奶奶会收留我。”

        “看把你可怜的。”张昕笑笑,“天马上就黑了,要不到我家将就一晚,明天再说?”

        “不用。路熟,我一个穷学生也不怕打劫的。”荣飞歉意地说,“我爸脾气不好,今天不能请你家去了。”

        “那你骑我的车子去吧。回城的时候给我就成。”张昕的车子是簇新的二六永久,墨绿色的,此时拥有一辆女式永久就相当于后世开了辆奥迪A6,“给我买的,我爸单位分到几辆,他捞到一辆。第一次骑呢。”

        “万一磕碰了我可赔不起。”荣飞开个玩笑,实际上他不想和张昕有更多的接触。

        “你可是大富翁。光歌曲就卖了好几千,这可是你亲口告我的,赖不掉的。”张昕笑着将自行车推到荣飞手中,“这种羽绒服刚上市,买都买不到,你朋友是做什么的,怎么能给你寄那么多?”

        “他就是做羽绒服的啊。”

        “越来越看不懂你了。这样吧,你带我回家。既然是你朋友送你的,钱我就不给了。反正你是富翁。”张昕顽皮地笑笑。

        天色阴着,怕是要下雪。“好吧,我就借二天。”荣飞跨上自行车,张昕跳上去,就势搂住荣飞的腰,骑着车子的荣飞心里一颤。如果不是那个神秘的梦境,此时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第二天荣飞睡懒觉刚起来,荣之贵和魏瑞兰意外地回到傅家堡。荣之贵一眼就看见立在墙角的自行车。问正在刷牙的荣飞,“谁的车子?”

      ¡¡¡¡¡°½èͬѧµÄ¡£¡±ÈÙ·ÉÊþ¿Ú£¬½«²è¸×ÀïµÄË®µ¹ÔÚãïˮͰÀï¡£

        “谁把这么新的车子借你?还有,你穿的衣服是谁的?”荣飞身上披着羽绒服。

        “这个啊,朋友送的。”荣飞淡淡地说。

        王老太听见响动,出门对儿子媳妇说,“进来说话。站在外面不嫌冷吗?”昨晚她已得知孙子和儿子吵架,这让她很生气,生儿子的气。

        进的屋来,魏瑞兰拽过荣飞肩上的衣服,看了下牌子,“真是塞上雪啊。”电视里的广告她在别人家看过了,和荣之贵议论过这种新型的御寒服。北阳街头也出现了这种衣服,不过很罕见,儿子竟然穿着一件。昨天匆忙,竟没有看清。

        “你哄谁呢?谁送你衣服?”她一万个不信。

        “你们不信我信!”老太太板下脸,“小飞给人家设计了图纸,他们送一件衣服不成啊?”昨晚荣飞已经给老太太灌了迷魂汤,老太太对荣飞之前的行为更加相信了,“夏天小飞去南方就是给人家画图去了,你们别错怪他。”

        搁在以前,荣之贵立即吼上了,但现在不敢了,老太太变的他惹不起了,“妈,你不要被他骗了。我知道你亲他,他的话你是不分轻重全信。他什么时候学过服装设计?人家这是新出的品种,一百多块一件,你以为是几毛钱的玩意?还有,那辆自行车,新新的,一看就是刚买的,谁借给他啊?”

        老太太仍虎着脸,“小飞,你告诉你爸。详细告诉他。”

        “真是同学借的啊。”

        “哪个同学?”

      ¡¡¡¡¡°ÕÅê¿¡£ÎÒ¸ßÖеÄͬ°à£¬×òÌìÄãÄìÎÒ³öÀ´ÕýºÃÓö¼ûËý¡£¡±

        “正好?听听,好一个正好。”魏瑞兰冷笑,认定儿子和那个叫张昕的搞着对象。

        “别说了。你们回来有什么事?”老太太问。

        “我们就是说说你的孙子,太不象话了。”荣之贵说。

        老太太打断了他的话,“不像话的是你。孩子一进门就赶他走,怎么,那不是他家?他不能回?”自从荣飞解决掉家里的债务危机,老太太的腰杆立即硬起来,联想到孙子之前的劝告,越发觉着孙子有出息,儿子则看着可气。

        “你得问问为什么训他。”魏瑞兰压着火,觉着有钱的婆婆就是难伺候,“什么时候放假的?他什么时候才回家?你不问问他不回家在哪儿晃?之贵骂他那是爱他,恨铁不成钢啊。你这么护着他是害他。”

        “小飞是什么样的孩子我知道。有没有出息我也看得清楚。”她盯着荣之贵,“别嫌我说的难听,你和老二有小飞的一成本事也不至于将你爹留下的一点家产败光!”那些东西的变卖让老太太想起来心就哆嗦。

        这话很重,让荣之贵脸上挂不住了,“妈你这样说我就没办法说了。既然这样,他以后的事我不管便是。”荣之贵寒着脸转身对荣飞说,“你奶奶的话你听清了,以后你的事情我不管,有事也别找我。”说完他叫了魏瑞兰便走,魏瑞兰也觉得老太太说的太过分了,狠狠瞪了荣飞一眼,跟着荣之贵出去了。

        荣飞追出来,眼看着父母头也不回地走了,想解释又不知从何说起,心下一片茫然。

      第四十九节 孤独的春节

        83年首开春晚。据说办春晚只是央视几个编导临时的起意,他们也没有想到这台晚会会成为国人的一道精神大餐,带给十几亿中国人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记忆。

        荣飞没有看过83年的春晚,那时家里还没电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是84年买的,十六寸的福日牌彩电。家用电器正处于火爆销售的时代,在短缺经济下苦熬了几十年的中国人对各式各样突然冒出来的电器怀有极大的购买热情。那是真正的卖方市场,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变成买方市场了。中国体制改革爆发出的惊人的生产力对家电业是一次痛苦的洗礼,站住脚的企业不多,但它们的产品无论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与国外同时代的产品接轨了,相差的只是研发能力的不足,这个差距却在很多年后都没有彻底改变。荣飞曾想过自己进入这个也算暴利的行业,但先知先觉不等于无所不能,仔细考虑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记忆里的83年春节也是和奶奶一起过的,父母及叔叔婶婶都没有回来,他们只是82年为了分家回来陪老人过了一次年。那个春节的记忆是灰暗的,孤独的,精神和物质都极度贫乏,为了摆脱脑子里的那个倩影,荣飞极感痛苦。一面听着爆响的迎春鞭炮,一面苦熬漫漫长夜,在黎明时反而睡着了,直到邻居给奶奶拜年,自己仍睡在炕上。

        可是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他手里握有绝大多数国人不曾拥有的财富,他有义务让奶奶的春节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起,荣飞埋头帮助奶奶准备春节的一切。他去城里买了新的床单被单,奶奶的全套内衣,这时纯棉的衣服极多,而且价格比化纤的反而便宜。奶奶裹过脚,鞋子很不好买,跑了很多商店总算买到了合适的棉鞋和她要的裤脚带。她总愿意将裤脚用黑色的带子扎起来。看到商店热卖彩电,荣飞临机一动,花1600元买了台16寸上海产的金星彩电。雇了一辆三轮车送到了傅家堡,忙乎了一个下午在傅秋生的帮助下将天线架起来。

        傅秋生是来给王老太送菜的,这个冬天他挣了去年三倍的钱,家里已经准备开春翻盖房子,农村定亲早,已经说下了邻村的一个18岁的女孩。秋生并不瞒荣飞,这么早就筹划结婚却让荣飞感到意外和不适应。

        “太早了吧?过年你才二十啊。”

        “村里都算虚岁的。”

        “那也太早了。急什么呢?还怕找不到对象?”

        “我和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有个老掉牙的故事,不妨说给你听听。”荣飞注意到秋生已经学会了吸烟,一会儿功夫已经吸了二支烟。“一个放羊的孩子,每天辛苦放羊,别人问他放羊为什么,他说,为了娶媳妇啊,取了媳妇干什么?生娃娃呗,娃娃长大了干什么?放羊呗。秋生,要打破这个怪圈。你是不是觉得搞了二年大棚菜挣了点钱就不错了?”

        “是啊。一个冬天挣的钱比种三年地还强。这还不好吗?”

        “你就没有想过干得更大些?”

        “不记得我给你说的了?大棚菜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别人很快就学会了,今年村里是不是已经有人搞大棚菜了?”

        “是。西头有两户搞了,不过他们的菜不如我家的。”

        “那是你们经验比他们丰富。经验嘛,很快就赶上来,到傅家堡家家都干这个,你的钱就不如现在好挣了。”

        “家家都搞,这可能吗?”

        “怎么不可能?你能挣人家不能挣?”荣飞正色说道,“秋生,眼光一定要长远一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北阳市离傅家堡不到30里,城市的扩张将大量占地,这儿最终会变成蔬菜产区,原来的菜区像新井村都不存在了,城市的几百万人可是要天天吃菜的。再往后,村里的大部分的土地都被政府征掉了,你怎么办?所以要早做打算。”

        “怎么打算?”秋生一时间脑子转不过来。

        “哈哈,你得动脑子啊。比如,你现在就将种地改成种树……”

        “种树?”

        “是。种果树,而且一定要选好品种。等果树老了该换新的了,征地也征过来了,政府会给赔偿,地里有果树,赔偿会多的多。照这个思路去想,你们的办法比我多。除此之外,还可以办厂子啊,我刚才说了,城市要扩张,扩张就需要大量的砖。办个砖窑不难吧?”

        “你想的太远了……”

        “你回去跟你大哥聊聊。他下棋下的好,为什么赢棋呢?就是想的步子远……”荣飞发现现在自己只要有机会就不遗余力地培养新一代富豪。

        “让我想想。”秋生说,“反正过年有电视看了。你爸他们回来吗?”

        “不回来的可能性大吧?”

        “那我三十夜过来。”

        秋生走后,奶奶开始数落荣飞。当然是花钱问题了,进一次城就花掉小二千块,钱是风刮来的啊?你挣了多少?那天你爸说的你也听见了,将来不管你怎么办?

        “哈哈,奶奶你想多了。你们这代人,包括我妈他们那代人都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贫困生活,对缺钱的日子太害怕了。我能挣第一笔钱,就能挣来第二笔,第三笔。现在的时代,挣钱简直太容易了。”

        “不要吹牛。电视我不会用,也看不懂。等过完年你给你家拿回去好了。我让你的买的年货一样没买,却买了这些无用的东西。明天你再去城里,把我给你说的买回来。还有,那辆车子既然是借的,就还回去,人家过年也要用。”

        “红糖,水果糖,藕粉,麻糖,糯米……”荣飞一样样数着奶奶交代的东西,表示自己没有忘记。都是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包括年画。那可是后世彻底消失的玩意,是不是也有收藏价值呢?荣飞想想,张昕的自行车也要还给她,明天就再去一趟吧。

        “还有,明天回去问问你爸,问他们过年回不回来?”

        荣飞知道,奶奶是希望他们回来的。

      ¡¡¡¡½«×ÔÐгµ»¹¸øÕÅê¿£¬ÀñòµØ¾Ü¾øÁËÕÅ꿸¸Ç×¹²½øÎç²ÍµÄÑûÇ룬Èٷɼ±¼±´ÓÕÅ꿼ÒÌÓ³öÀ´¡£ÕÅ꿸¸Ç×¶ÔÈÙ·ÉËù×öµÄÒ»Çж¼¼«¸ÐÐËȤ£¬ÌرðÊÇËûдµÄÄÇЩ¸è¡£ÈٷɻѳÆ×Ô¼º¼ÒÀïÓм±Ê²ÅÀ뿪Õżҵ쬲»È»ºÜÄѰÚÍÑÕŸ¸µÄ¡°¾À²ø¡±¡£

        “你这个同学很有意思啊,”张立国笑呵呵地对张昕说,“我看了他写的歌,不像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所做。且不说乐曲,我是不懂乐曲的,但我也尝试着写过诗,一个人的风格很难变化,如果可以千变万化的,绝对是天才。如果不知道内情的话,《红旗飘飘》、《千万次的问》、《飞得更高》和《东方之珠》,像是出自一人之手吗?”

      ¡¡¡¡¡°ÄãÊÇ˵ËûØâÇÔ£¿¡±

        “不是有唱片公司买了版权吗?那就证明不是剽窃。所以我很奇怪。可惜这小子不给我机会。”

        “他很喜欢古诗的。他跟我说过。”

      ¡¡¡¡¡°ê¿¶ù£¬ÄãÊDz»ÊÇϲ»¶È˼ң¿¡±

        “哪有。爸爸我不理你了。”

        “我的女儿也知道喜欢人了。”张立国出乎意料的没有反对张昕的恋爱,只是在心里叹息岁月的无情,自己追求张昕母亲的日子仍恍然如同昨日。

        荣飞从张昕家出来,溜达着往家走。从农机厂到纺织厂,中间隔着两个小厂子,电机厂和纺织配件厂。对纺配厂,荣飞的印象是深刻的,他高中时的一个同学就是纺配子弟,该厂在九零年前就破产重组了,厂子被市经贸委为首的改制领导组强行并入了纺织厂。原厂址上建成了北阳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小区。一水儿的五层楼房当时令纺织厂的职工非常羡慕。小区建成的具体的时间却记不清了。荣飞脑子里忽然一亮。有关陶氏建筑的发展思路终于打开了。

        怀着兴奋的心情,荣飞回到纺织新区的家,父亲不在,只有母亲在用单筒洗衣服洗床单被单类的东西,地上堆着都是刚拆下来的脏东西。

        “妈,你今天休息?”荣飞没看见父亲,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

        魏瑞兰哼了一声。

        “我奶奶问你们过年回不回去。”

        “不了,过几天你回来一次把准备好的年货给你奶奶带回去就行。”魏瑞兰不想多说话。

        “好吧。”荣飞也不想多待,还有奶奶交代的一大堆年货要买呢。

        “等等,”魏瑞兰湿着手从抽屉里取出拆开口的一封信,“你的,知道谁来的吗?”荣飞紧张起来,他最怕是深圳来的,那样他的所有秘密全都露馅了。转念一想,李粤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家的地址,难道是张昕来的?这妮子写什么信啊?因为母亲的态度说明这封信不是正常的同学来信。“真不怪你爸说你,什么时候认识唱歌的呢?唱歌的有几个好东西?”原来是甄祖心的信。“妈,你怎么能私拆人家的信件呢?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魏瑞兰气道,“对我们也有隐私权?真是长大了啊,还没结婚呢就成了这样!”她一把将信扔给荣飞,不理他了。荣飞接了信出来,在路上抽出信纸,甄祖心在信上只是讲了她在北京的生活。希望荣飞有机会去看她,并且叮嘱荣飞,如果写了新歌一定寄给她。并无出格的话语,母亲生什么气呢?这个时候的父母啊。荣飞叹气。

        春节就这样过了,一切仍延续着奶奶固守的传统。比起去年,不同的是冷清了很多。因为只有两个人,奶奶的火锅也没点,从脸上可以看出奶奶的寂寞,她爱孙子,可是一样惦记着儿子媳妇。在这样的大节里,她企盼着儿孙满堂。叔叔和婶婶最终没回来,和父母一样,只是送回来一些年货。他们回来的时候荣飞正好不在,也没有见到。有了电视机做伴,并不是很孤独,83年的春晚说实话很一般,荣飞发现,为胡松华伴舞的竟是斯琴高娃。此时的高娃大概还不为国人熟知呢。最令人吃惊的是李谷一竟然一口气唱了七首歌,都快赶上专题演唱会了,搁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第五十节 学习张海迪

        春节过后,荣飞在陶莉莉的火锅店见了次陶建平和崔虎,将窝在傅家堡写出的关于陶氏建筑公司的基本制度交给崔虎。强调了必须按制度办事的意义。他们仨在一块儿又喝了次酒。陶莉莉的火锅店正月初六就开张了,客人依然火爆。荣飞指示陶建平和崔虎尽可能多的收购纺织配件厂宿舍的房子,多旧多破都不怕,越多越好。那些房子都是纺配公家分给职工的,不可能有房契,但一定要注意写一个买卖合同。崔虎不晓得荣飞的用意,陶建平说虎子你就别管了,他是大老板,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荣飞和张诚及陶莉莉聊起了火锅店的扩张,给他们讲了连锁的经营模式。“你们别小瞧小饭店,管理的学问大了,从原料到厨房到服务员行为规范,如果写出来估计有这么厚……”他的手在桌子上虚按了一下,“等我有空给你们搞个制度出来。”崔虎感兴趣的翻看着荣飞给他的资料,这个寒假,荣飞尽是琢磨制度建设了。在他心里,陶氏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预感到陶氏的前途会超过明华很多。

        3月1号,新学期开学了。赶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张海迪。张海迪绝对可以当选83年度的新闻人物,当时是个偶像缺失的年代,这位身残志坚的女青年也就成为团中央为青年树立的标杆。荣飞对张海迪一直抱有深深的敬意,后来参加工作后曾买过她翻译的《海边诊所》,完全是青年时代冲着烙在脑海深处的张海迪大名。

        明华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寄来了,李粤明和黄明福分别跟荣飞在电话里谈了公司夏季的业务。82年冬与83年春两个季节让明华公司赚了80万(人民币),尚不算对日本的小幅出口(1月份出口1050件女装)。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收回了投资。随着天气的暖和,羽绒服的销售进入了淡季。荣飞指示他们,绝不搞惯常的反季节降价,羽绒服在大陆是新玩意,仍然保持正常的生产和出货,订货的商家仍需要交纳足够的定金。荣飞认为,这一步领先可以继续保持下去,当然,以后的利润会减少。荣飞强调对“雪乐”系列的开发,这个牌子的重要性优于另外两个牌子,对于稳重型的中老年装“万事达”牌,今冬必须推出。同时,荣飞谈了明华公司的转型设想,如果坚持走羽绒服的专业化生产之路也是可以的,反复考虑还是扩大品种较好,荣飞建议引入衬衫、西服两大品种的开发。他认为,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西服这个国际上流行已久的“正装”将很快走入民间。荣飞强调,必须将最好的服装设计师请来,千万不要认为大陆市场一片空白就走低端路线。比如衬衫,学问其实很大,英国人这方面做的极好,伦敦有许多生产衬衫的百年老店,他们对衬衫的研究达到非常人性化的程度,甚至考虑到人的双臂其实不是一样长的,还有饰物问题——荣飞在电话里足足跟黄明福谈了一个钟头,他的建议就是,明华公司扩大品种首选衬衫,而衬衫已开始就走高端路线。黄明福对荣飞的建议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走平民化似乎更现实一些,既然将市场定位于大陆,大陆有多少消费的起高端产品的人群呢?比拼高端我们如何能搞得过境外的老牌名店呢?荣飞的解释是,明华生产的衬衫不是以国外的高端消费者为目标,而是以大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为目标,将来的广告宣传也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大陆认可的高端名牌,所以研发时期必须注意到大陆人口的特点,聘请的设计师一定要在亚洲工作过。荣飞建议将上一年度的利润全部作为投资,各人的股比不变,现在就着手扩大林乐醒领导的设计室,而且,鉴于深圳目前尚未完成建设,暂时将设计室放在香港。黄明福表示将荣飞的意见带上董事会,他最后开玩笑说,广告一定还要荣总亲自操刀,上次的广告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有感于去年张华讨论的小小风波,今年对于张海迪学习讨论荣飞要么不参加,要么不发言,只是听同学们胡侃。王建雄是班里组织学习的主要负责人,班长李建光本学期很是低调,能让的权力都让出去了,不和王建雄争。02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气氛,同学们感到奇怪,只有荣飞单珍知道李建光是因为陈丽红怀孕而造成性格的改变。这个年龄的可塑性真是强,一件事情就可以扭曲人的性格。

        王建雄出了个主意,用赛诗会的形式学习张海迪。这家伙还真有些文革遗风呢。可是郑小英同意了王建雄的提议,于是在班会上搞了一出颇具笑料的赛诗会。

        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在唐宋达到了最高峰。诗词自他出世起,就属于阳春白雪,绝不是大众化的娱乐。虽然肯定历朝历代都有大批口语化的民间诗人,但他们的诗词留下来的廖若星辰,只有在敦煌石窟发掘出的资料中看到几首了。真正的诗词音韵合节、遣词用字都极为考究,更不用说是意境了。写出几首值得称道的诗词除了天赋外,必须在“小学”上用上几年功夫,可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宽,哪有时间去学习那种枯燥的,老掉牙的东西?文革时的赛诗会走进工厂农村,全民皆诗人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那时候留下来的诗词有几首传世之作?

        同学甲:你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你是和煦的春风,抚慰我受伤的人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