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文伦站起来,“哦,你是小荣啊。本来厂里是给了你们一个月假期的。最近厂办的工作太紧,老张又生病住院,没办法,只好提前叫你来。你的工作研究了,”马文伦坐下来,双手摩挲着肚子,“我们安排你在秘书室工作,组长是和云和师傅,很有经验的老同志了。你具体的工作是跟着余厂长,他原来的秘书调走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你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可能会看不起秘书工作,我跟你说,这个工作对素质的要求极高,不是一般的大学生可以胜任的。人劳处推荐了你,我也做了了解,认为你知识面比较广,各方面素质比较好,这才选了你。既然做秘书,就要安心工作,不要辜负组织上对你的信任……”马文伦还要说,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会,“没时间了,你现在去和云那里,具体的工作和工作纪律让和云讲给你听,”他想想又改了主意,提起电话拨了个内部号码,很快,高跟鞋的达达声响起在门口,“进来吧。”进来的是位三十来岁的女性,中等个,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最吸引人的是她的皮肤,【创建和谐家园】红润,成为她姿色中的最亮点。自她进来,一股浓烈的香水味便呛着荣飞。“和云,他就是荣飞,安排跟余厂长,你安排一下,一些基本的工作纪律给他讲清楚。我有个会得马上去。”和云点点头,用眼神命令荣飞跟她来。她的办公室和马主任的办公室隔着男女厕所,独占一间,进屋后和云冲着沙发点点头,“坐吧。”再看和云的表情,跟刚才的严肃截然不同了。此刻的和云是和蔼可亲的,和风细雨的,而刚才的表情完全是扑克脸。“小荣是哪里人啊,啊,就是本市啊,好好。父母在纺织厂?做什么的?哦,工人好,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懂事早……”和云像审干般的将荣飞审问一遍。然后板起脸,“秘书室的主要工作就是为领导服务。政治上业务上的要求是最高的,工作纪律也严格。比如上班时间,至少要提前二十分钟到岗,将领导的办公室清理干净。秘书室的十几位同志大部分都跟着一位领导,你也一样。具体的工作就是跟着余副厂长,他是分管经营的,常出差,会议也多。对秘书的工作要求严,你要习惯余副厂长的工作习惯,明白吗?”荣飞说,“请和主任放心,我尽力做好份内的工作。”“不只是份内的工作哎,办公室里事务性的事情很多,你年轻,遇事要积极……”和云的面部表情极为丰富,可以在一分钟内变换几次,让荣飞叹服。荣飞搜寻者记忆,找不到此人的任何记忆。

        和云足足跟他谈了一个钟头,期间偶尔有敲门办事的,看清楚后或者热情接待,或者板住扑克脸,没看到我正忙着吗?被训斥的人只好讪讪而退。和云犹如一个技艺精湛的演员,根据生活的剧情不停地变换着情绪。让荣飞佩服不已。直到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推门对和云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和云站起来开始解衣服,将荣飞吓一跳,“我要出去一趟,需要换件衣服。小荣你到隔壁的大办公室找茅渊,让她给你安排办公桌,领办公用品。”

        荣飞来到大办公室。记忆里,他在这间办公室生活了至少五年。现在的场景和记忆里并无二致,拥有三个窗户的办公室对着楼梯,应当是一个会议室,结果做了秘书室。里面不整齐地摆着八张办公桌,说明应当有八个人在这儿工作,实际上只有六人。茅渊是一位小个子女孩,长相普通,五官有些过于团结了,让荣飞禁不住为她难受,总想动手将她挨得过紧的五官变得疏朗一些。说她是女孩,是因为她还未婚,但实际年龄已经逼近三十。到了这个年龄的女孩绝对不再公布自己的年龄,职工登记表上的出生年月成为她们最核心的机密。之前茅渊已经知道要新来一位秘书,没想到竟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子。

        “诺,你就占这张吧,里面的东西都腾空了。那个柜子的上半层可以使用。你数数缺什么,开张领单,去总务处领吧。”

        “需要些什么呢?”

        “稿纸笔记本之类的不用。墨水也不用,像计算器,玻璃板,订书机一类的该领。最近厂里买了一批进口的卡西欧计算器,你赶紧去领吧。”

        “谢谢。还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请茅师傅一并指出来。”

        “叫我小茅吧,别师傅师傅的叫了。和师傅教你跟着余厂长?”每逢此时,茅渊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怕新来的对自己不尊重,又怕将自己叫老了。

        “是。余厂长那儿是不是你领我过去?”

        “余厂长出差了,她没跟你说?”这个她显然是指和云。茅渊俯身查看了自己摆在玻璃板上的记事本,“他明早的火车,该你去接站了。”这个他则是指余梦福了。

        荣飞苦笑,记忆里他没少干这接站的事。

        茅渊虽然说话有些缺胳膊少腿,倒是个热心人,余下的时间里,她替荣飞开了领单,和他跑了趟总务处,领回荣飞需要的办公用品。“你需要一个茶杯,这个可得自己准备。”“谢谢。”荣飞在想余梦福副厂长。自己记忆里是跟着人事口的徐东升的,被提升为人劳处副处长和徐东升的大力举荐有关。严重秃顶,有地中海之称的余梦福和自己却不熟,只是点头而已。等自己到了经济运行部工作,余副厂长就退二线了。

        “余厂长坐那趟车回来?”估计余头是去北京了,厂里的头头们去北京办事是最平常的。“茅师傅能不能借我你的时刻表看看?”

        “可以,我帮你复印一份。”

        “还有,电话号码,中层领导们的名单,办公号码,家里的号码,我都需要一份。”

        “你挺内行呀。”茅渊递过一个电话本。

        荣飞查了车次,“是119次吧?”

        “你怎么知道?”

        “我看时间正合适。车队那边你帮我联系一下?”

        “我看你挺老练,自己联系吧。”

        荣飞给小车队打了电话,报出自己的名字和职务,小车队的王队长说不认识他。将电话撂了。待会儿又打了过来,是茅渊接的,“找你的。”荣飞接了,是王队的声音,“对不起荣秘书,明早是李师傅的车,04号,六点二十分在办公楼前等。”

        荣飞知道厂里的小车现在尚未划归每个领导。厂级当然是保证用车的,不知道这个4号车是什么车型。此时的北重拥有的小车在北阳的国企中仅次于北钢,很有几辆拿得出手的小车,以至于西城区政府公干还要向北重借车。

      第二十七节 民品开发

        余梦福是到北京汇报民品开发项目的。早七时,火车准时进站,他刚出车门就被新来的秘书接过了提包,小伙子显得很利落,介绍自己简短干脆,上车时荣飞显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拉开前门还是后门。余梦福是喜欢坐前排的,觉着视野好,也没人跟他平级。所以荣飞只好坐了首长座。对于这个新来的秘书第一面的印象令余梦福满意。他不喜欢话多的秘书,这个黑黑的小伙子见面一共只跟他说了三句话。李师傅的灰色伏尔加将他送回家,临下车的时候对荣飞说,“你通知开发办的成员九点在我办公室开会。”

        自84年3月,北重成立民品开发办公室,由主管经营的余梦福兼任主任。民品项目算是在工厂一级正式启动。这个时候,相比于西南的几个兄弟厂,北重的民品步子显然慢了一拍,不过并不是赶不上。西南的几个兄弟厂都瞄准了车辆,在摩托车上开始了大投入。此刻的部里有钱,北重在军品任务很足正在想办法保证进度的时候成立民品开发办正是出于钱上的考虑,觉着不搞个项目有些亏了。办公室成立后,人员并不到位,只有几个行政人员,经过匆匆的调研,首先搞了个联合收割机项目。除了发动机是外购外,其余都是北重自制,设计委托科研所搞,图纸出来后样件的制作严重延期,承接任务的单位几乎均以军品任务太重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等下半年样件出来,总装又出现大问题,再花一个半月解决,样车总算摆在了领导们面前。试车时才发现功率不够,必须换装更大的发动机。而且,技术问题也没有解决,用小麦做实验,麦子出来都快变成面粉了。被话语刻薄的厂长讥讽为联合收割播种磨面机。

        高层正在为该项目犹豫之时,胡敢的财务处将成本资料摆在余梦福和厂长张昌君案头,按照预定的价位,基本是干一台赔一台。张昌君干过财务,立即便从心底否决了联合收割机项目。原来一直支持该项目的王志文书记此刻因工厂机制的变化也失去了最终拍板权,于是,费时一年余的联合收割机项目就此告吹。

        所谓的机制变化,是指部里根据中央的精神,将原来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改为厂长负责制,确定了厂长在经营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当时有个说法,叫党委是核心,厂长是中心,二心变一心,黄土变成金。实际上二心变一心的问题一直到公司制改制前都未彻底解决,党委和行政二个一把手必须有一个谦让,否则工厂的正常工作都展开不了。张昌君长期被王志文压在下面,此刻有了尚方宝剑,搞搞反攻倒算也是正常的。

        联合收割机项目失败了,张昌君仍保留了开发办公室。指示余梦福继续抓紧遴选民品项目,目的是在部里分一杯羹。上面的钱,不要的是傻瓜。余梦福他们又搞了二个项目,一个是自行车,一个是家具。都完成了项目可研,一并呈报部里,部里将自行车项目砍掉了,留下了家具。余梦福去北京交涉未果,因为厂里更中意的是自行车。现在自行车市场好的了不得,市场的需求太旺了。部里的意见就是裁定,余梦福代表王志文和张昌君也没用,北重上规模的民品只能是家具。

        余梦福九点召开的会议正是研究关于部里审核通过的项目的有关问题。除了开发办的一众人马,邀请了厂计划处,财务处的领导参加。计划处来的是一把手卢续,财务处来的却是胡敢的副手赵宝莲。

        荣飞坐在角落里,记录着会议的发言。这件事自己似乎干过多次,卢续和赵宝莲都认识,只是开发办的几个男女看上去陌生,在记忆里找不到他们的影子。会议由余梦福主持,余梦福首先通报了北京之行的情况,自行车项目已被否决,但家具项目通过了立项。按照北重在部里的份量,这又是第一个厂级的民品项目,部里的投资不会少于1800万,这是跟计划部的领导那儿掏出来的,比较可信。现在的任务是在我们上报的可研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不能等部里的批文下来再动手,今天的任务就是做一下分工,然后形成一个报告,报给张厂长和王书记……

        余梦福在那儿布置安排,主要是计划处卢续的事。在北重,计划处号称第一处,乱七八糟没头没脑的事情都可以找计划处办。卢续比自己梦境里年轻的多,至少他的一头乌发还没有被岁月染白。荣飞回忆着卢续,这是个能力很强但又很刚正的人,他在王志文手里很有实权,到张昌君手里就不一定了——不能走神,关键的地方必须记清楚,回头余梦福一定会要一份会议纪要……

        会议只进行了一个小时。结束的时候余梦福问卢续和赵宝莲有什么意见,赵宝莲似乎准备发言,但被卢续做了个小动作,赵的话就收回去了。坐在荣飞的角度看得清楚,其他与会的人一定没看见。

        “那好。小荣你立即整理一份纪要给我。对了,我介绍一下,他是新来的秘书荣飞,以后大家多支持他的工作。散会。”

        卢续站起身的时候跟荣飞点点头,荣飞也微微颔首。但赵宝莲则昂首挺胸出去了,根本没理荣飞。

        荣飞回到办公室用十分钟时间起草好纪要,然后再认真的誊写一遍,看看没有错别字,荣飞才将手写的纪要送余副厂长。没有电脑真是不方便啊,诺大的北重只有几台苹果机,分布在科研所,技术处,计划处等单位。办公室一台都没有。

        “这么快?”余梦福放下手里的报纸,摘下近视镜戴上花镜,“嗯,可以。”他提笔在结尾处加了一段话,是对开发意义的阐明,这是荣飞故意留下的,当秘书的,愚笨当然不行,过于聪明也招人嫌。余梦福在纪要的批文处签了字,“交文印室,下午发有关单位。小荣你的字写的不错呀,现在很少看见大学生写这么漂亮的字了。”余梦福感到新来的秘书水平可以,别看一份简单的纪要,很多新来的大学生是写不好的,公文写作是一门技艺,或许可以胡诌一段歪诗,但写不出规范的公文。而这个新来的荣秘书起草的公文几乎无可指责,除了少一段阐述新品意义的文字外,几乎不需要改动,最可贵的是作为一新来者,对工厂的机构职能似乎非常熟悉,各部门的分工表述极为准确,仿佛一个老手所为。余梦福深感满意。

        “余厂长过奖了。”荣飞拿着批阅的纪要先回办公室查阅了发文编号,然后请马主任签字,下楼到一楼的文印室看着打字员将二百余字的会议纪要打出来,然后亲自将纪要送交各相关单位。

        在计划处,荣飞和卢续就家具项目深谈了一次。卢续收到纪要后直接批给了计划处的相关科室,看荣飞未走,出于礼貌,卢处长请荣飞就坐,“荣秘书是新来的吧?哪个学校毕业?什么专业?”荣飞介绍了自己,“卢处长,您是工厂的大脑,您认为家具项目前景如何?”这样的提问是比较唐突的,是失礼的,卢续反问,“荣秘书以为呢?”“数学里有充分必要条件一说,对于工厂的开发项目,市场是必要条件,机制就是充分条件。我觉得搞家具是有前途的,这个市场近乎无限,占据北阳市场的30%,足以让工厂的规模上一个大台阶。甚至可以形成与军品鼎足而立的局面。但恕我直言,就北重现有的机制,第一,不会很快将家具推向市场,这是反应慢。第二,即使推向市场,成本核算必然亏损。”卢续来了兴趣,“哦,说说看为什么会亏损?”“家具是民用产品,是进入千家万户的东西,就质量的要求而言,家具的要求比军品高的多。因为军品是垄断产品,家具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这样,占领市场的要素不外三个,质量、价格、供货期。三者缺一不可。卢处长认为我厂具备这三要素吗?”卢续反问,“小荣秘书以为呢?”“我以为不行。以计划经济的搞法搞市场,绝对不会成功。卢处长,也许我说话很难听,千万不要以为军品质量第一,就质量的要求而言,军品的档次远不如民品。不知您信不信?反正我信。”

        卢续笑笑,“荣秘书,这番话似乎不该对我讲啊,你的这番话跟余厂长讲过吗?”

        “当讲不讲,失人。不当讲而讲,失言。我这番话也就敢给您讲罢了。”

        “哈哈,”卢续笑了,“我还有些急事要处理。你住大学生宿舍?”

        “是。”

        “有机会再聆听高论吧。”

        “打扰了。”荣飞赶紧告退。

      第二十八节 探监

        自83年9月被收监,陶建平先判无期,二年后改判十八年徒刑。8月下旬,荣飞和陶莉莉,崔虎去北新省监探视减刑后的陶建平。

        陶建平身陷囹圄,陶氏却日益壮大起来。7月,陶氏利用了全国基本上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和乡镇企业的政策,打着西郊茂远乡的旗号,正式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陶氏建筑安装公司。法人代表为陶莉莉,总经理为崔虎,荣飞仍隐身幕后。北钢劳动公司不愿放弃陶氏,荣飞断然一次性给了赵尚文50万。北钢劳动公司和陶氏就此断绝关系,陶氏终于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呱呱坠地。崔虎和陶莉莉都心疼50万,那几乎是陶氏两年来的利润总和,被荣飞大手一挥,送人了。

        荣飞心如明镜,按照陶氏目前在他人仍如雾里看花的布局,如果再过两年,北钢劳动公司绝不会以50万放弃陶氏公司。现在壮士断腕,正是为了陶氏的腾飞。这些道理,荣飞没法子给崔虎和陶莉莉解释,他们二人的见识绝对不会虑及北阳今后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飞速发展。他们也没有荣飞的雄心,他们不知道陶氏将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攫取何等规模的利益。按照荣飞的记忆,今后很长时间里,建筑业是一等一的暴利行业。不是荣飞是智商有多高,而是他拥有一份他人未及的记忆。

        在荣飞是经济布局中,最看重的不是飞速增长的明华服装,也不是顺风顺水的荣诚火锅,而是陶氏和明华贸易。至于临河的暖气片,傅家堡的大棚菜和养猪,最后彻底放弃了。人的精力有限,企业也一样。明华服装或许能给自己提供最初阶段的积累,但绝对不能将事业上升到一个颇具野心的高度。依靠李粤明等人倾心经营,过个富家翁的日子没有问题,可是荣飞不满足这个,记忆里的遗憾不只是自身的贫困,包括自己颇具感情的北重,都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既有对企业的遗憾,也有对那么多朋友上司下级的遗憾。既然带着一份记忆回来,不消除那些遗憾实在是对不起自己。

        解决掉北钢的羁绊,陶氏买了辆二手的丰田皇冠。车是原市财政局的,据说是超标了,赶紧对外处理。经李德江牵头,于是就落到陶氏手里。

        荣飞毕业后加强了和王林一系干部的来往,王林借重荣飞对汽车配件的近似先知先觉的知识,常叫荣飞过去。和李德江等人的关系也就近起来,程恪副书记在85年初分管了财政局,算是仕途上上升的一个信号。李德江知道程恪内心很重视荣飞,所以和荣飞来往也显得平等务实。荣飞对于物质的贿赂极有心得,让李德江感到这个颇具才华的小伙子实在是一个值得交往的好朋友。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李德江态度的转变,先是叫李处长,后来就叫李哥了。一次吃饭,从李德江口中听到这个消息,荣飞立即决定买下这辆淡黄色的皇冠,车只跑了七万公里,按照日本原装的质量,这辆车的青春期尚未过去。荣飞“很久”未摸车了,这回和陶、崔二人去看陶建平,坚持自己开车。崔虎疑惑荣飞会不会开车,等上车走了几百米彻底放心了,于是将确定为司机的小姚赶回去,这样三人说话也方便些。

        去往北新的路上,崔虎问,“荣总你什么时候学会开车的呢?”

        “这些玩意根本不要学。对了,你帮我联系一下公安,看能不能搞个驾照。虎子你也弄一个,小车很好学的,以后办事自己开着方便些。摩托就少玩吧。”荣飞想起一句话,最早买摩托的那批人,几年后车也没了,人也没了。

        “请荣总放心,我抓紧办。”崔虎自买了皇冠就有此意,自然是高兴异常,开小车可比开摩托威风多了。听荣飞的意思,这辆车主要归自己用,心里的喜悦无法言述。所谓富养气,居移体,两年多来崔虎和陶莉莉的气质都变了很多。

        陶莉莉不理解荣飞为什么仍蹲在北重,“之前你学业未完成,不肯专门做事我们都理解,现在为什么呢?呆在北重有什么意义?”

        “那个林恩泽如何?”

        “不错。听老秦说业务挺好的。”崔虎说。

        “这类人才大量隐藏在国企。而陶氏急缺的就是人才。”荣飞车开的很快,所谓很快也就是80迈的样子,路不争气,从北阳到北新的路算是一级路吧,只有双向四车道。而且很久未大规模的维护了。很怀念记忆里的高速公路,算算至少还要十年,G省的第一条高速才会出现吧?

        “难道你呆在那儿混日子就是为了物色人?可以登广告啊?”陶莉莉尝到了广告的甜头,在荣飞的指导下,荣诚火锅一连两次在北阳日报社会版刊登招聘服务员的广告,效果很好,有力地支撑住火锅店的扩张,现在北阳已经开了八家分店,陶莉莉计划今冬在北新开第一家。

        “呵呵,陶姐你就让我蹲在那儿歇几年吧。你和虎子不是搞的蛮好?”

        “真不知道你买那么多旧房子干啥。”算算陶氏两年多来的业绩,除掉给北钢劳动公司的50万,收获也就是这辆轿车了,再就是东城几十栋房子。

        “天机不可泄露。最近你亲自跑跑东城制氧厂,好像他们很困难,如果可以,就将它买下来。那是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你别说买,就是入股,办成后给职工发遣散费,一定要大方,让政府说不出什么。办成后就将陶氏的总部搬进制氧厂。”

        86年出现第一家国企的破产案。但荣飞知道制氧厂的经营早已垮了,职工工资一直不能正常发放,人员流散严重,只剩下个空架子了。现在没人认识到土地的价值——距纺配厂不远的制氧厂那片地,搁在几十年后,简直是寸土寸金。

        “陶氏的资金不够了。”崔虎为难的说。

        “没关系。我先调20万过来,等买下制氧厂后在那儿建一个宾馆。之前一直以【创建和谐家园】为主,这算是陶氏开张以来的最大建筑工程吧。以后的发展就要靠银行,自筹资金是不能持久的,具体的办法我来教你。记着办好制氧厂的事就行。”

        “那年你带来的那个音乐学院的女孩还来往吗?”陶莉莉忽然问道。

        “甄祖心啊?她转到北京音乐学院,今年已经毕业了,去了总政歌舞团。是不是在电视上见她唱歌啊?”

        “是啊,看着像。总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后来才猛然记起,你领她来吃过火锅。”陶莉莉笑着说,“挣钱有眼光,找女孩子也不错啊。能不能将她找回来?”

        “呵呵,陶姐你就不知道了,我已经找到女朋友了。”

        “是吗?那可得让姐给你把把关。是厂里的吗?怪不得,原来是恋着小女孩呢。”

        说话间到了北新省监,办完探监手续,只能两人进去,商量了半天,还是由陶莉莉和崔虎去。他们给陶建平带了不少东西,希望能送进去。

        荣飞坐在车里等他们,想着最近要办的事,在车里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是陶莉莉叫醒了他,荣飞见陶莉莉眼睛红红的。

        “建平哥还好吧?”

        “都那样了。要等十八年。”陶莉莉没有像来时坐后排,而是坐到副座上。

        “没有十八年了,最多十六年。你没将我的话告他,以后还会减刑的,只要他不犯监规,我们在外面将工作做好。”这回他们带了些钱打点,钱都送出去了。崔虎和省监狱政科的已经交上了朋友。

        “荣总,如果不是你,我也会在里面。平哥早遇见你就好了。”崔虎在后排闷声抽烟,忽然开口说道。

        “凡事要将眼光放长远些……”

        “杜小芬前些日子跟我说,说她对不起建平。我知道她找上了,能说什么?能让她等十八年?我给了她3000块,算是建平给她的吧。不过建平总提起她,嘴上说让她自由吧,心里还是放不下。”陶莉莉做姐姐的,对弟弟的心思摸的很准。

        “贱逼。”崔虎骂了声。

        不能过分苛求。杜小芬找了陶建平,本身就不是安分守己的女孩,怎么能让她像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荣飞想,事情总是两面的,得到此就难得到彼。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明晓这个道理……

        “建平问你好,谢谢你一直关心他。”陶莉莉还在抹眼泪。

        “见外了吧?我敢担保,建平哥在里面最多待十年。”

        “借你吉言吧。此事已经这样了,急也没用了。要不是当初你找人和大把的撒钱,建平早没命了。他心里清楚着呢。”

      第二十九节 郑小英

        8月28日,北阳汽配公司正式投产。和奠基时一样,北阳市的政府【创建和谐家园】在家的几乎都出席了开工仪式。上海大众的一位姓张的副总裁代表上海大众出席了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汽配公司在近一年里突飞猛进,各项工作不仅将原来拉下的进度赶回来,而且很多子项目较原计划提前了。令北阳市及G省的头头们对王林主持全面工作后的表现深为满意。今天的投产仪式王林获得主持机会,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能在众多的省市级领导前亮相,王林感到自己一年半前选择离开工业学院是正确的。官场上各种亮相机会深有学问,不是局外人所能轻易理解的。

        国产化将是大众下一步的重点,承担着五个重要部件的北阳汽配在上海大众的棋盘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众的张副总裁的讲话中对北阳汽配给与很高的评价,此时战略合作一词似乎尚未流行,但张副总裁的意思就是这个。

        站在后排吹着冷风的荣飞无聊地看着台上不断变换的讲话者,讲话之于领导,正如古代英雄手里的兵器,最好是须臾不离身,否则就难以在官场中生存。今天的天气还好,天阴着,在露天会场不至于热。荣飞身边坐着的是汽配公司技术部的一个姓焦的工程师,此前荣飞曾指出过他负责的消声器总成方面的几个问题,焦工对荣飞很钦佩,“荣工,你应该坐在台上。”

        “呵呵,”荣飞笑笑。上台容易下台难,谁又能知晓其中滋味?“还是下面主动,我们热的受不了可以躲出去。他们就不行了。”汽配公司目前生活办公设施都很简陋,有限的资金和精力都用于生产了,正是这点赢得了前来剪裁的最高领导,G省省长梁宏的称赞,做企业就要有这股劲嘛。今天梁省长的讲话调子很高,将汽配厂的正式投产比作是北阳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散会后李德江叫住荣飞,“别跑啊,程书记要见你,跟我来吧。”

        荣飞只好跟李德江到了汽配办公楼的二楼。和程恪谈了半小时的话。

        王林在准备开饭前找到荣飞,“跟你了解个事。”

        荣飞笑道,“你不陪着领导,找我这个无名小卒浪费什么时间?”

        “刚才程书记见你了?”王林知道程恪为荣飞的毕业选择而遗憾,不去市政府也罢,汽配才是他最好的用武之地啊。

        “是啊,我可是不遗余力地鼓吹你了,怎么感谢我?”

        “感谢?我倒要审审你。我问你,郑小英是不是你给骗走了?”

        “怎么说话呢?”荣飞哂道,“郑老师可是我的老师,怎么能叫骗?”

        “我不是你的老师吗?哼哼,准备欺师灭祖吗?你给我老实交代,你将小英骗到哪儿了?”

        “你和她的关系,还用问我?”

        “别装了,小英辞职后才给我写了封信。这事被林汉书记狠狠骂过,认定是我将小英拐走了。你说我冤不冤?我比窦娥还冤。”

        “郑老师离开学院一定有她的考虑。我觉得你以前就是太不考虑郑老师了。”荣飞正色说道。

        “她在信上提到了你。所以我认定是你背后搞了鬼。”王林拦住准备说话的荣飞,“听我讲,我很认真的考虑了我和她的事,现在会妥善处理好与她的关系的,你只需要告诉我她在哪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