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既然上辈子错过了,这辈子李亚东也没想过打扰。

      前世两段失败的婚姻,令他对女人这种生物多少抱有一定戒心。

      他的第一位妻子是一个南方姑娘,那时候他在一家餐馆里打工,那个姑娘并没有嫌弃他,俩人经历过最艰苦的岁月,甚至还不顾女方家长的反对,偷偷的拿着户口本去登了记。

      他原以为她会是自己一生所爱,可俩人的那段婚姻仅仅持续了小半年。原因很简单,她家里给她找了一个有钱人家,而且离家很近,她私底下与那个男人见了面,然后动摇了。

      这段婚姻告诉了李亚东一个道理:女人是冲动型生物,而且很善变。

      那之后他曾消沉过一段时间,但沉默后紧接而来的就是爆发,他开始拼命工作,用了几年时间拜师学艺,学得一手好厨艺,然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五年后又开了第二家。

      大约是08年的时候,当时他已经有了几十万存款,随后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一个不知名的平面模特。

      她长得很漂亮,身材也很好,李亚东起初大概并不是真的爱她,但却迷恋于她的美貌,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她是一个非名牌【创建和谐家园】的人,总是追逐于潮流的第一线,为了保持身材,连孩子都不愿意生,说是工作需要,俩人为此争吵过几次,最后都不了了之。李亚东曾可笑的以为自己赚钱的速度肯定抵得过她花钱的速度,赚钱不就是给老婆花的吗?

      他满足了她一时的享受,却无法满足她内心的欲望,婚后的前几年还算克制,后面大约意识到自己丈夫很能赚钱,欲望就渐渐地膨胀,她开始四处旅游,环游世界,花钱如流水,李亚东终于不堪重负。

      俩人的婚姻维持了十年,李亚东破产后,她离开了他,她才三十二岁,不可能守着一个大她二十岁的男人蹉跎到老,特别是他还一无所有。

      俩人办完手续的那天晚上,李亚东喝得酩酊大醉,他依稀记得驱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汽车着了火,街道上的行人都不敢靠近,唯有一个女人从车上提出灭火器,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灭火,想要将他救出来。

      那个留着齐肩短发的女人在李亚东生命中留下了惊鸿一瞥,如今看来她应该是失败了,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遭遇危险?

      这是一件令李亚东夜不能寐的事情。

      “喂!你没事吧?喂……”

      蓝晶的呼喊将李亚东从回忆中拉扯到现实,他歉意一笑,“不好意思,刚才在想事情,我要找的人不在,谢谢。”

      说完,也顾蓝晶还想追问些什么,他转身离开。

      谢谢——这两个字既厚重,又轻薄。今世再见,或许最能表达李亚东的心情。

      谢谢你留给了我一段青涩而懵懂的回忆,我很好,也愿你,此生一切安好。

      第十四章 如约到访二姐家

      京城烤鸭的出现在小镇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左邻右舍的人还特地跑来蔡小惠家参观,这是李亚东始料未及的事情。

      如今看来他终究低估了人民群众对于首都的向往,也轻视他们的爱国之心。

      中国这个饱经风雨的国度,历史上曾遭遇过数不清的灾难,不管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还是北宋时期的靖康之难,包括近代的侵华战争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亡国灭族之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接二连三的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后仍然强大,唯有中华民族!

      无他,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不愿为奴的血,因为老百姓对这片国土爱得深沉。

      这种爱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寂寂无声,如今于一只小小的烤鸭上得到体现。

      这天的销售比起第一天有过之而无不及,烤鸭还没出炉的时候,就有人慕名而来,在大街上排起队伍,说什么都要尝上一口来自首都的味道。

      忙活了接近一个小时,李亚东三人都累得不轻,最后还遭到了人民群众的批评,为啥?因为后面的好多人都没吃到。

      张春喜和蔡小惠就出谋献策,让李亚东趁着时间还早再烤一炉,反正鸭子镇上也有得卖,不过却遭到了李亚东的拒绝,他本就没想靠这东西发财,每天能有五十块钱进账,在他看来已经可以了。等到开学的时候存个两三千不成问题,交给他娘能极大程度的改善家里的条件。

      钱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赚不完的,一味钻进钱眼里会让自己失去很多东西,这个道理他前世直到五十岁时才想明白,而今天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办。

      “春喜,回村的时候跟我娘打声招呼,就说在路上遇见我了,我去一趟我二姐家,估计要晚点回去。”

      跟张春喜知会了一声后,李亚东先去对面的猪肉铺里割一斤肉,早上他特地让蔡小惠帮忙找人换了票,还多付了几毛钱,不然这样的大额肉票可不好换。然后就离开了镇子,沿着临近河道旁的一条乡村公路,晃晃悠悠的向前行去。

      这条长江支流分离出来的河道几乎贯穿了整个县城,如今夏季河床低,一些地势稍高处【创建和谐家园】出来平坦的沙堆,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白鹭在上面歇脚觅食,这让李亚东不禁想起了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可惜的是,这番美景持续不了太久,大约两千年左右,一艘艘挖沙船就会携夹着钢铁的咆哮声,突兀的闯入河道,打破这里原有的宁静,河底的沙床也渐渐变得千疮百孔。

      走在半路上的时候,李亚东看到前方人头攒动,一队工人正沿着路肩打树桩,又粗又长的那种,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是在弄电线杆子,附近几个村子马上就要通电了。

      这倒是一件李亚东不太有印象的事情,为此还小小的激动了一把,对于一个脱离了家用电器基本不能活的未来人而言,家里的那盏煤油灯已经让他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李亚东当即决定,只要他们村子一通电,立马就把那盏煤油灯给砸了,然后……或许可以考虑买台电视机。

      李春兰住的村子确实比较远,李亚东走了快一个小时才来到地方。

      村子很大,但也更穷,好歹李亚东他们村里还有几间红砖房,那是村委会和村长家的房子,而这里一眼望去全是黄泥墙和黑瓦片。

      李春兰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李亚东来到门口的时候,他二姐似乎不在家,门槛牙子上坐着一个面容枯槁的黑瘦老头,正吧唧吧唧的抽着自制的土烟卷,两撮眉毛都快凑到一块了。屋前的空地上有一堆从山上割来的茅草棍,一个鬓角斑白的老妇人正在坐在那里扎把子。

      “老爹,老娘,身体还好吧。”李亚东故意提高了音量,怕老人家耳朵不太好使,毕竟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

      “咦?你是……春兰家的小弟?”老俩口一眼还没瞅清楚,倒不是说老眼昏花到了这种程度,而是与李亚东照面的机会实在不多,平时一年可能都见不着一次。

      “是,是我,小东。”李亚东嘿嘿一笑,将手里的猪肉递给凑上来的赵老娘。

      “哎呀,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东西。”赵老娘慌忙拒绝,伸手想推回去。

      “是啊,小东,这总有一斤多肉吧,你这……”赵老汉顺手将肉提了过去,硬要塞给李亚东,实在是礼太重了。

      李亚东既然提都提来了,哪能再带回去?好说歹说了老半天,才让老俩口收了下来,不过晚上说什么也要留他在家里吃饭。

      “老爹,我姐呢?”

      “哦,春兰呐,她去菜园了……”赵老汉将手里的一截没滤嘴的土卷烟猛吸一口,差点没烫到手,吐了口刺鼻的长龙后,继续说道:“估摸着也该回来了,你先坐坐,喝点水。”

      李亚东不留痕迹的挪了挪板凳,好让自己少吸点二手烟。

      烟这东西他这辈子都不想碰了,原因很简单,他上辈子就是一杆大烟枪,最高纪录一天打麻将抽了五包烟,基本就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叼上一根,后面没用过打火机。正因为如此他才患上了肺癌,幸亏发现的时候是早期,做了手术后倒也没大碍,从那以后他就彻底戒烟了。

      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李春兰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挎着竹篮子,就从菜园里回来了,【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还吊着一个抱着根黄瓜猛啃的小男孩。这是李亚东的外甥,赵志强。

      “小东,你来了!”李春兰看见弟弟的那会儿脸上的欣喜藏都藏不住,这三天她可一直都盼着呢,毕竟丈夫还在看守所里关着,也不知道遭了多大罪。

      “姐,我说了三天内肯定会来的。”李亚东嘿嘿一笑。

      “志强,你个死孩子就知道吃吃吃,眼睛瞎了吗?不会叫人的?”李春兰瞥了眼还在那啃黄瓜的儿子,顿时气不打一块儿出。

      “小舅。”迫于母亲的压力赵志强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句,然后就不再理会。

      他今年已经九岁,读二年级,算是个大孩子了,连李亚东都想不通,他二姐李春兰勤快朴实,二姐夫赵大成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咋就生出这么个儿子?这小子现在还算好的,长大后那才真叫人头痛,除了没有杀人放火外,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样样来,看守所都成了宿舍,他爸妈一辈子为他操碎了心。

      李亚东应了一声,寻思着得找个机会好好【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这孩子,否则就算他这辈子给他姐一座金山银山也是白瞎。

      第十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几人坐在门口闲聊了几句后,李亚东倒也没耽误,从身上摸出一沓早就准备好的钞票,交到他姐手上。整整一百块,几乎是他全部的身家,连进货的钱都垫了进去一些。

      好在鸭源那边暂时有二狗子供货,不用非得给现钱。那小子仗义的很,家里有五个姐姐,就他一个儿子,向来说一不二,这一点是李亚东拍马都不及的。

      “小东,这钱算姐借你的,等姐攥够了就还给你。”李春兰拿钱的手都有些发抖,平时家里都是几分几毛的进去,啥时候一次性经手过这么大一笔钱?

      旁边的赵老汉和赵老娘也是唏嘘不已,直夸李亚东是个好孩子,感叹他们家这是祖上了积德,攀上一个好亲家。

      这年头一块钱都是顶大的事,何况是一百块?不说农村里有多少人能拿得出来,就算可以,亲兄弟都不见得能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交出去,更别提还是嫁到别人家的姐姐。

      “姐,你要这么说我可生气了。”李亚东感觉有些不太得劲,莫无表情的说道:“这钱你别想着还了,真要还我,我当着你的面就给撕了!”

      李春兰看弟弟脸色确实不对,心头涌过一阵暖流,拍着他的手说道:“好了好了,姐知道你的心思,不还了,不还了,以后你问我要也不还了。”

      “这才像我姐说的话嘛!”李亚东嘿嘿一笑。

      赵家老俩口都没啥文化,说不出什么漂亮话,心里的感谢全在灶头上,晚上做饭的时候李亚东提来的一斤肉全给煮了,弄了一锅红烧肉,又用辣椒炒了个鸡蛋,再加上一盘特意用网兜从水塘里捞起来的小鱼小虾,一个凉拌黄瓜,一个醋溜白菜,比家里的年夜饭还要丰盛。

      因为李亚东不愿意在这里住,硬要回去,所以晚饭做的比较早,临近黄昏的时候,大家已经坐在堂屋里开吃了。

      红绕肉烧得算不上好,很油腻,李亚东虽然好久没吃肉了,但也只能吃下三两块,倒是赵志强那小子像打仗一样,光顾着吃菜不吃饭,就差没有把头埋进肉盆里了,他妈拉都拉不住。

      李亚东原本还想劝说一下,怕这孩子吃多了晚上闹肚子,不过看了一眼赵家老俩口后,想想还是算了。

      晚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门外来了位不速之客,赵老汉的大儿子,赵大威。

      “爹,娘,改善伙食呢,我说怎么刚才一阵阵的肉味往我那屋里飘呢,啧啧……这么一大盆红烧肉啊!”赵大威杵在门槛外面,踮着脚尖望着桌上的菜,吞咽着口水说道。

      自己这个大儿子什么德行赵老汉一清二楚,叹着气道:“这不是春兰家的小弟来了嘛,肉也是人家提来的。”

      “哦,春兰小弟来了,好长时间没见了……”这时赵大威才注意到堂屋里多了一副生面孔。

      与李亚东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后,他杵在门外站了老半天,最后约莫发现不太可能有所收获,也就悻悻然的离开了。

      “小东,来,多吃点。”李春兰对着他的背影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夹起一块大肥肉送到李亚东碗里。

      这个大哥她是一点都不喜欢的,为人好吃懒做不说,还爱耍无赖,就拿赡养父母这件事情来说,农村里兄弟分家之后,哪家父母不是跟着老大过的?再不济好歹几个兄弟轮着养呀?他倒好,压根不让父母进家门。

      开始的时候老俩口倒是住了过去,但这家伙总是不经意间扫地就能把他爹娘的衣服扫出门,后来老俩口大概也是看穿了,死都不愿意再过去住。

      之后的这么些年老俩口就一直跟着小儿子住,几个闺女逢年过节回家好歹还会提些吃的,他就住在隔壁,可这么多年连一粒米都没给过。

      赵大威走了后,李春兰原以为总算能吃顿安生饭,但她无疑低估这位大哥的手段,不大会儿功夫,两个小毛孩手里端着空饭碗屁颠屁颠儿的跑上门来,进门之后一个扑进赵老汉怀里,一个扑进赵老娘怀里。

      “爷,我要吃肉。”

      “奶,我也要吃肉。”

      这是赵大威家的一对儿女,这个懒汉三十好几才结的婚,因此两个孩子都要比赵志强小,大的今年也才六岁。

      “这……”赵家老俩口相识一望,显得十分为难,“隔辈亲”这句话不无道理,他们对大儿子家的这对会撒娇、偶尔还会做一两件暖心事的孙子和孙女,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可现在的情况是,家里有客人在,而且帮了他们家天大的忙,今天这顿饭就是专门为人家做的,总不能人家还没吃饱,就要把桌上的肉往外端吧?

      李亚东多敞亮的一个人,何况他确实也吃得差不多了,所以将碗里的最后一点饭扒干净后,顺势放下碗筷,笑着说道:“老爹,老娘,你们慢些吃,我吃好了。”

      “哦……”

      赵家老俩口心里刚一喜,可这时李春兰却扭头白了李亚东一眼,没好气道:“你才吃多点就吃饱了?回去可没饭吃,不怕晚上饿肚子啊,再吃一碗!”

      说罢,也不容李亚东拒绝,硬是给他又添了一碗饭。

      “姐,我真吃饱了。”李亚东一脸尴尬,怎么说真话还没人信了呢?

      “吃饱了也得给我再吃一碗,到姐家里来就吃一碗饭,是嫌我家的饭不好吃吗?”

      “没没没,我吃,我吃……”李亚东瞬间就怂了。

      女人这种生物啊,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好在李春兰也不是铁打的心肠,她就算对大哥大嫂有意见,也不能发作在两个孩子身上,给他们每人小碗里夹了两块红烧肉,给打发走了。

      吃完饭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李亚东没敢再耽误,乡下可没有路灯,他姐家也不像有手电筒的样子,真要抹黑走夜路,能一脚给你掉河里,于是赶紧告辞闪人。

      走在路上瞅着天色都是用跑的,晚风吹拂在脸颊上,说不出的舒坦,这副身体也是棒极了,不急不缓的跑出三四里地,连口气都不带喘的。李亚东寻思着还是瘦了点,啥时候得弄点东西补补,然后保持住,这辈子绝对不能再顶着一个大肚腩了。

      一路上胡思乱想着,没由来的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心中有感而发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呐!”

      第十六章 事情开始大条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李亚东渐渐地多出一个烦恼——他的钱实在太多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藏。

      这年头可没有日后的五十、一百的大额钞票,人民币最高面值是十元的大团结,最小面值是一分的小黄车。而卖烤鸭所得几乎全是毛票子,十块钱能有一大摞,更别提他现在足有三四百块。

      他的房间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除了一张木板床、外加一个长条桌,其他什么都没有,大夏天的床上明显也没有被褥。床底下有一个夜壶,已经好多年没用了,那是他唯一能藏钱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塞得满满当当。

      他甚至有种想跟他娘摊牌的冲动,好处显而易见,这些钱可以直接交到他娘手上,也不用挖空心思找地方藏了,代价就是他的暑期赚钱生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

      最后完全是出于不想接下来的日子太过无聊的想法,李亚东转变了一下思路,决定以后的钱干脆放在张春喜那里,反正他家里也没啥秘密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