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5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算在体制内混了这么多年,王书记心里自然有本明目账,这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要是分配到地方,以北大学子的身份,股长、科长都可以直接省了,起码也是处级起步,趁现在给足面子,将来指定没有坏处。

      有了这种思想觉悟之后,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好办得多。

      一群人沿着江边漫步而行,附近的农民看这阵势,还以为上面来了领导,村干部们正陪同视察呢。

      方书记甚至还拿出了一张手绘的简易版江中地貌图。

      按他的意思,只要是无人的荒地,李亚东看上那块,就自己划,还把口袋那只宝贝得紧的钢笔,掏出来递给他。

      李亚东手里握着钢笔和地图,笑着表示感谢,但没有盲目选择,而是沿着江边好好的看了看,走了大约两公里后,在一个杂草丛生的c字型区域停了下来。

      这片区域很荒芜,沙不像沙、土不像土的地质坏境,明显不适合农作物种植,视线之内也没有人家,说是“鸟不生蛋”都毫不为过。

      不过这些李亚东倒并不在意,他反而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安静,而且面积也够大。

      “要不,就这儿吧……”他思忖半晌,觉得可行,于是摊开手里的地图,在对应的区域画了一个圈。

      方书记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这么大?”

      开玩笑,按他这画的圈来估计,起码得有近百亩地。这是办鸭厂吗,造大炮都够用了。

      “大吗?”李亚东呵呵一笑,“没事,大就大点,你们村留着不也没用嘛,倒不如承包给我还能有点赚头。”

      这些人哪里懂得他的未雨绸缪,江中这里的地现在确实没什么用,可过几年就不一样了。到了九十年代,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拔起而起,建筑材料供不应求,江里之前没用的沙子全成了宝贝,到时这一片将沙场成堆,沙老板一个个富得流油,再想弄这么一块地,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倒也是……”方书记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儿,突然又想到什么,不由问道:“那你打算承包多少年?”

      “这就得看你们了,我自然是越长时间越好。”

      方书记心里窃喜,觉得占了大便宜,拿一块开荒的价值都没有的废地,去换人民币,就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那要不就按国家政策,弄个三十年?”他试探性的问道,显然做足了功课。

      李亚东乐了,别说三十年,三百年他都包啊,能要几个钱,于是回道:“可以。”

      果不其然,最后一行人来到村委会好一阵商量,方书记给出一个自认顾及了对方颜面、也照顾了集体利益的价码。

      承包三十年,每年租金一百块,约莫相当于每亩地一年一块钱。

      李亚东还能说啥……

      签合同啊!

      双方签字画押,按照合同上的规定,租金五年一付,李亚东支付了头五年的租金后,得到一份盖着江中村村委会公章,并由在场所有村干部联名签署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第一百零四章 返京

      初八一过,学校开学,工人上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是年过月尽,李亚东的离期也进入了倒计时,不过总算还能再待几天。

      他之所以能安心在家待这么久,还得多谢田磊,年前田磊已经表示过,大年初四就会回去工作,只要他这位经理到岗,公司那边就没什么好操心的。

      趁着这仅有的几天时间,李亚东打算抓紧将养鸭厂的前期工作规划好,也好让他二姐和三哥有个前进的方向,不然到时肯定会跟无头苍蝇一样。

      大舅胡德才家作为临时据点,二姐,二姐夫,三哥,包括两位表哥,李亚东给他们好好的上了两天课,将自己的计划逐一做了分解,一步一步来,总的来讲,对他们第一年的要求只有一个——把鸭子养好,努力扩大规模。

      腊月十一这天,大家就纷纷行动了起来,为了建设养鸭厂做准备,找施工人员的找施工人员,采购建材的采购建材,联系鸭苗的联系鸭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元宵节这天,养鸭厂正式破土动工,前期的计划是先建两排平房,作为鸭舍,占地面积约为五百平。里面的构造是李亚东亲手设计的,并绘有图纸,鸭舍地下有一个浅层,那是粪池,每个鸭栏的地板都是木质镂空结构,这样可以合理分离粪便,更干净卫生,不容易诱发疾病,也便于统一清理。

      所以建造之初,就是泥工和木工一起行动,附近有手艺的师傅大概都被李亚军找来了,以至于李亚东还在施工队伍里看到了一个“熟人”。

      “你是姓黄对吧。”他走到一个埋头苦干的年轻木匠旁边,笑着问题。

      李亚东不留痕迹的注意这人已经一上午了,挺勤快的一个小伙子,手脚麻利,跟工地上的其他工友关系也处理得不错。正因为这样,才有兴趣走过来跟他搭个话。

      “是的,黄国栋。”年轻木匠抬起头来呵呵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去我家?”李亚东从兜里掏出一包红梅,顺手递过去一根,饶有兴致的问道。

      黄国栋摇头表示不会,苦笑道:“媒婆说你娘好像没瞧上我,哪好意思再去。”

      李亚东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你认识我四姐?”

      “认识啊,冬梅读六年级的时候,在大梁村那边的小学,我俩是同桌。”

      “冬……梅?”

      黄国栋面色一窘,慌忙改口,“哦不,你四姐,你四姐……”

      李亚东倒没放在心上,想不到俩人还有一段渊源,于是重新审视了他一遍,穿着一身旧旧的深蓝色棉袄,上面还打了几块补丁,约莫是因为做工特地准备的,上次在家里见他时,倒不至于这么寒酸。身形消瘦,五官端正,肤色略显蜡黄,手上生有厚厚的老茧,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像是一个能持家过日子的忠厚人。

      “你喜欢我四姐?”

      “啊?”黄国栋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平常哪里被人这么直白的问过话,支支吾吾了好半晌,硬是不知道怎么回话。

      “很难回答?”李亚东收敛起笑容,道:“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一个大老爷们儿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真要喜欢,就要自己去争取。”

      黄国栋猛地一怔,他毕竟不笨,抬起头来,诧异的望着这位十里八乡已经传得很神乎的能人,总感觉他话里有话,而且还有点偏向自己的意思。

      他深吸一口气后,用坚定的语气回道:“喜欢!”

      “看吧,其实也不难,喜欢就要表达出来。”李亚东呵呵一笑。

      “我可以给你创造个机会,至于能不能打动我姐,就得看你自己,而我娘那边,其实你不用太在意,只要我姐看上了,她多半不会阻碍。”

      “真的?”黄国栋一听心花怒放,他打小就对李冬梅有好感,日后离开学堂,这种好感就慢慢演变成了思念,长大后总会找借口去她们村上看看,虽然很多次扑了空,但总归有那么一两次遇见了,也搭了几句话,这让他感觉非常满足。

      直到去年末,听说她要许人后,就彻底慌了神,鼓足了好大的勇气说服有点不敢高攀的父母,请了媒婆上门提亲,可惜结果并不理想。

      原本他以为自己想通了,确实配不上她,她娘要求高也是好事,但愿她能嫁个好人家,可现在突然听她弟弟这么一说,心里隐藏很好的那缕火光,就犹如被浇上了柴油,嘭地一下就燃了。

      “骗你有肉吃?”李亚东没好气道:“我会安排她来这边帮忙,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黄国栋听罢,眼中精光四溢,见他转身要离开,重重的回了句,“谢谢!”

      李亚东脚步微顿,也没说什么,继续向前走去,心里祈祷着:希望自己的眼光没错。

      这段时间他观察过不下十位年轻后生,可看来看去,似乎还是这个家庭条件不好、也不怎么显眼的黄国栋,表现出来的情绪最为起伏。

      作为过来人,李亚东心知肚明,那是因为在意。

      他四姐是个很没主见、且懦弱胆小的人,他私以为,找一个会真正会让着她、迁就她、疼爱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晚上回到家里,李亚东就把这件事跟他娘和四姐商量了一下,李冬梅倒是挺高兴,一直觉得家里的事情她插不上手,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帮上忙了。

      至于嫁人的事情,就先放放吧。

      “娘,姐许人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嘛,你让她出去见见世面,说不定自己就有主见了……”

      胡秀英还有点不太赞同,李亚东劝说了好一阵,总算松了口。

      腊月十六这天,李亚东带着三哥去了一趟县里,先去张春喜的烤鸭店看了看,开在一个大转盘旁边,旁边就是巴士车站,生意确实挺火爆。

      中午把张春喜拉上吃了顿饭,同行的还有县里百货公司的一位主任。

      这是李亚东早就托张春喜找的关系,花了四十块钱,从他手里买到两张自行车卷。

      下午就去提了车,把一脚踹还给张春喜后,李亚东就和三哥一起蹬着崭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回了家。

      之所以买车还是为了方便,江中离他们村有点远,有了自行车方便时常回来看看,将来那边肯定要留人驻守,他娘一个人在家,李亚东不放心,按他的意思,几个哥姐轮班,每天都要有人回家。

      明天李亚东就准备返京,时间拖得已经够久,再不回去学校那边都不好交代,晚上一家人都从工地赶回来,好酒好菜吃了一顿,饭后李亚东把二姐和三哥叫到房间,将早就准备好的五千块钱,交到他们手上。

      至此,他带回来的一万五千块钱,基本算是花完了。

      李亚东还把自己的bb机号码告诉了他们,平时就书信来往,真要有什么急事,就去镇上找电话呼他。

      腊月十七的早上,一家人好好寒嘘了一阵后,李亚东就背着行李包,踏上了返京的旅途,他三哥骑着自行车将他送到县里,有了上次的经历后,这次一家人的情绪总算比较稳定,没有人掉眼泪。

      买好了上午十点的长途巴士票后,李亚东还去了一趟棉花公司,他大哥苦口婆心的给他讲了一堆大道理,总的意思不外乎让他一门心思的学习,别再搞三心二意的东西。

      第一百零五章 公司出事

      漫长的旅途再次开始,前两天一如往常的平淡,可到了最后一天,当绿皮火车抵达津门地域时,他挂在腰间许久未响的bb机,突然响了,幸好是调成了震动,只有嗡嗡声,否则只怕要被车厢里的人当成大熊猫看。

      “八成是田磊打的。”李亚东心里想着,不过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当初他跟田磊说的是十五左右会回来,可如今都快二十了,打个电话过来问问也挺正常。

      一天之后,李亚东抵达京城,等回到五道口时,才发现事情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公司出事了!

      此时的一帆贸易公司大门紧闭,老远望过去,原本用白漆粉刷过的墙面,临窗的区域黑乎乎的一片,像是被烟薰过一样。

      此番场景,几乎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火灾之后的痕迹。

      心中顿时一凛,紧了紧背上的包裹,火急火燎的狂奔过去。

      公司正门外的两扇窗户烧毁严重,被人用几块木板给封了起来,大门还算完整,上面有一把大铁锁,备用钥匙李亚东其实有一串,只不过放在了大杂院,透过门缝向里面瞅了瞅,发现展销厅里一片狼藉,木质的货架很多都已损毁,烧坏的商品被人整理好,堆放在角落中。

      不幸中的万幸,火势似乎没有蔓延到公司后面的几个房间,应该是被人及时扑灭了。

      “怎么会突然失火?田磊呢?”李亚东心中有些不详的预感,出了这么大的事,于情于理田磊都应该坐镇公司,而不是把门锁起来。

      这样一想着,心里顿时焦急如焚,撒开脚丫子向道路一侧的小卖部跑去,路过旁边的二发贸易公司时,李亚东还下意识的向里面看了看,发现展销厅里人头攒动,生意好的很。

      “你好,请帮我呼21307……”

      利用小卖部的座机呼叫了田磊的bb机后,李亚东就在旁边守着,这个年代的bb机还没有汉显功能,只能留下一个电话号码。

      等了快二十分钟,就在李亚东决定放弃,先回草帽胡同,看看能不能找到蒋腾飞他们那些人后,电话终于响了。

      “喂……”

      “东哥,你回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欣喜的声音,李亚东一听就知道是蒋腾飞。

      “田磊呢,怎么回电话的是你?”

      “田经理受伤了,在医院……”

      “什么?!”

      李亚东的心瞬间沉了下来,也来不及打听其他的,问了个地址后,向着清华园那边飞奔而去,因为五道口这里很难打到出租车。

      来到医院后,公司里的人基本都在,约莫是聚在一起太多,医生不让进病房,所以都杵在走廊上。

      “老板……”

      “东哥……”

      众人纷纷打招呼,表情虽然依然沉重,但眸子都带着股掩藏不住的欣喜,如同一下找到了主心骨。

      李亚东沉默不语,点点头后,独自一人走进了病房。

      田磊此时正躺在病床上沉睡,光着个膀子,裤子也被剪烂,两只胳膊,以及左小腿上,缠绕着白色的纱布,一名护士在旁边配置点滴药水。

      “护士小姐,请问……他的伤怎么样了?”

      护士见他一个人走进,倒也没说什么,刚才那一帮人堵在这里,病人都快喘不过气了,于是侧头问道:“你是谁,跟病人什么关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6: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