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烤鸭说白了还是外来物,小打小闹可以,想发大财,难。而提起卾省,日后人们肯定会想到几个鲜明标签,譬如“长江大桥”,“黄鹤楼”、“黄冈中学”,以及……“精武鸭脖”、“周黑鸭”。

      这,才是李亚东的长远计划。

      日后的事实已经证明,爱吃辣的卾省人,对于鸭脖子这类东西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这是一个恰好适合农村养殖起步,然后慢慢发展为企业的商业计划。

      精武鸭脖的失败在于没有统一管理,导致市场混乱,而周黑鸭的成功就在于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化管理,它甚至没有一家加盟店。

      这两个品牌的鸭子口味虽然不同,但要说群众接受度上差多少,也并不见得,精武鸭脖一样红火了好多年,哪怕三十多年后也没死绝。主要还是差在标准化运作,以及品牌的经营与打造。

      制作周黑鸭李亚东是不会,那是人家的秘法,根本不对外传授,而精武鸭脖则不一样,身为卾省人,并且是一名红案大厨的他,可谓手到擒来。

      他的目标就是以周黑鸭的管理模式,去打造精武鸭脖。当然,可能到时会改个名字。

      “姐,姐夫,这件事情你们先好好想想,也不用急着答复我,要是选第一种,那也简单。但如果选了第二种,就要做好先吃苦后享福的准备,我能保证的就是绝对能发财,到时别说盖楼房,小轿车都不在话下。”

      李亚东的一番话带给了李春兰两口子极大的震撼,如果说楼房他们有时候还惦记过,那小轿车这种东西,这辈子压根就不敢想。

      “好,我们好好想想,想想……”

      具体的细节李亚东打算等他们确定好后再说,他的商业计划虽然已经考虑好,但家人到底愿不愿意做,还得看他们自己的意思,肯定不能强迫,也无法强迫。

      “小……叔子,这事我跟你三哥能做不?我们愿意吃苦!”刘金菊终究忍不住的插了一句嘴,态度异常干脆,生怕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可以呀,这是大买卖,一两个人肯定做不成,我本就打算让大哥和三哥参入进来,就怕他们不肯。”李亚东笑着回道。

      这件事情他原本是准备年后再提,今天刚好二姐问起,也就顺势说了出来。

      “他敢!”刘金菊两眼放着光,大手一挥道:“小叔子,这事我当家,你放心,他一准同意。”

      “那你去跟他说说?”有三嫂当说客,李亚东感觉自己要少浪费一缸子口水。

      “好!”

      半下午的时候,李春兰两口子还猫在房间里商量,而李亚东则一直在门外候着,直到村口出现三个身影时,才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

      第九十六章 幸福其实很简单

      李亚民的反应完全在老李家众人的意料之中,了解到后山那幢楼房是他家起的,甭说高兴了,脸色立马就垮了下来。

      “这是干嘛呢,回家过年高高兴兴的,你这臭脾气能收敛一点吗……”陈月娥戳了戳他的手臂,想打个圆场,奈何没起作用。

      李亚军得知大哥回来了,也是火急火燎的从工地上赶回来。

      “盖楼房,还盖三层,你们自个瞧瞧,哪一个像是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的人,我就想知道,这么大一笔钱是哪里来的!”李亚民瞅着身前的弟弟妹妹,最后视线定格在李亚东身上,他自然能猜测到点什么。

      “老大啊,这件事情是我同意的,钱虽然是小东出的,但是正经来路,大学里老师也准许的。”胡秀英本在厨房张罗晚饭,听到动静后走了出来。

      “娘,你别听他瞎说,哪个老师能同意学生搞三心二意的东西,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是老师同意的,那也不能干,安安心心的上完大学以后当个国家干部不好?干嘛非要折腾这些有的没的事情,就不能安生一点?”

      胡秀英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终究没说出口,因为从内心讲她还是赞同老大的观点,赚再多钱有什么用,能比得上做国家干部?何不趁此时专心一意的学习,争取把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将来分配的职位肯定也不同,指不定还能留在首都,那可就真是光宗耀祖了。

      “哥,这事怨我,是我出的主意。”李亚军硬着头皮说道。

      言下之意很明显——有事冲我来。

      “你?”李亚民听罢更是火冒三丈,“你倒是当了个好哥哥,就不指着弟弟学学好!”

      “我……”

      “行了,你们两个,跟我进房,在外面被人看笑话!”说着,李亚民自己先进了屋。

      李亚东自始至终没有辩解过半句,因为他知道,大哥也是为他好,站在他的角度讲,其实也没错,这个年代没有什么比国家干部更让人向往的,于情于理都应该为了这个目标舍弃一切去奋斗。

      奈何……他根本不想当干部。

      只是这话他现在还不敢讲,因为那绝不亚于十二级飓风,只要一说出来保证成为众矢之的,别说家里人,恐怕整个村子都得用口水喷死他。

      三人关上房门,在里面一待就是两个钟头,期间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只看见李亚民率先走出来时,面色异常难看。

      “我谢谢你的好心了,但你大哥我眼看着你在走歪路,却劝说不了,心里有愧,你盖的楼房也没脸住。”

      陈月娥在门外等候多时,赶紧上前拉住他,让他少说两句。

      “好了好了,这大过年的别都一个个的都板着脸,有什么事情年后再说!”胡秀英端着饭菜从厨房走出来,下了最终指示,用的是不用质疑的语气。

      老李家总归还是她说了算,只是她性子随和,一般很少讲这种严厉的话。但真要说出来,哪怕是李亚民也只能乖乖听着。

      晚饭很丰盛,六个硬菜:老母鸡炖土豆、辣椒炒腊肉、鱼头豆腐、粉蒸肉、腌鱼干,还有一道野味,红烧兔肉,是李亚军在山上下的夹子逮到的,他平时闲来无事就喜欢倒腾这些玩意儿,虽然半吊子手艺,但偶尔也能有所收获。主食就是鸡汤面,面条倒不多,主要还是昨天新做的糍粑和个儿粑。

      饭桌上李春兰就一直尝试着调节气氛,刘金菊难得跟她站在统一战线,总能及时作出回应,不至于冷场。

      李亚东是永远不会生他大哥气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就算大哥再怎么冥顽不顾,但也绝不会害他,爱之深,关之切。

      “哥,喝点?”他从房里拎出一瓶酒,不是什么好酒,跟盖房子的师傅们喝的一样的高粱酒,四毛五一瓶。其实柜子里还有两瓶茅台,他从京城特地带回来的,不过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拿出来。

      李亚民叹了口气,盖楼房给他娘住这件事情肯定没错,他之所以生气,主要是小弟没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怕他不知好歹,只顾眼前,荒废了学业。

      “喝点就喝点吧,过年哪有不喝酒的。”

      家里能喝酒的其实不少,胡秀英和李春兰也都能喝点,李亚东从条台上摸出杯子,从他娘开始,酌情一人倒了一点,杯觥交错之中,之前的沉重气氛总算消除了一些。

      饭吃到末尾,张春喜屁颠屁颠儿的跑上门来,今天过小年,他就算再忙再累也肯定是要回来的,手里还抱着一堆炮仗。

      “哟,还吃着呢,小东,放炮啊。”

      李亚东还未答话,早就吃下席的赵志强眼睛都绿了,大叫道:“冲天猴!”

      “那可不,春雷都有,敢放不?”张春喜嘿嘿一笑。

      “有啥不敢的。”赵志强直接冲了过去。

      李婷婷想去又不好意思,李亚东笑着从条台柜里摸出两根香,用火柴点燃,递到她手上,“去吧,跟志强一人一根,点着了就跑,别炸到了。”

      “知道了小叔叔。”

      不大一会儿,门外便响起了“啾啾啾”的声音,赵志强这个败家子,玩起冲天猴来是把它们在地上插成一排,然后以极快的速度依次点燃,过瘾是过瘾,关键贼费,一般孩子可舍不得这样玩。

      屋里众人继续喝着杯中剩下的酒,听着外面的炮仗声,不知不觉的陶醉在年味里。

      “嘭!”

      突然,一声巨响从门外传来,吓得李亚东手一抖,筷子都差点没掉地上。

      他还算好的,胡秀英吓得不停拍打胸口,嘴里念叨着,“这啥玩意儿啊,咋这么响。”

      这时,李婷婷红着脸从门口跑进,“妈,我刚才放了一个春雷,好响啊!”

      她本以为母亲会夸她勇敢,毕竟她确实下了很大决心才点的火,奈何陈月娥却训斥道:“你这丫头,一点姑娘样都没有,看把你奶奶给吓的,春雷太响,别再放了。”

      “哦。”李婷婷吐了吐舌头,有点悻悻,不过模样着实可爱。

      “好了,婷婷,别听【创建和谐家园】,奶有了准备就不怕,去放吧。”胡秀英笑着示意无碍。

      “奶奶最好了。”李婷婷一喜,跑过来在胡秀英脸上狠狠亲了一口,逗得老人家哈哈大笑。

      三代同堂,儿孙乖巧,夫复何求啊!

      “可惜老头子看不到这些呀。”她望着李婷婷蹦蹦跳跳的背影,眼睛瞬间就红了。

      是思念,也是幸福。

      第九十七章 发财(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你比我胖”舵主加更!)

      李亚民在老家住了一晚,不过第二天一早就回了县里,临近过年,棉花公司的事情不少,最苦最累的永远都是他这样的小领导。

      李亚东的计划昨晚也跟他隐晦的提了一下,不过结果显而易见,他并不感兴趣,总算也没反对,毕竟国家政策是支持农户搞养殖的,只说“如果春兰和亚军想干就干吧。”

      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他大哥的思想其实潜移默化中,已经改变了不少。

      李亚东知道,他大哥对棉花公司有极深的感情,毕竟家都安在里面,想要说服他是极难的,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家族企业的框架给搭起来,看他将来是否能想通。

      二姐李春兰和二姐夫赵大成那边已经表了态,愿意先吃苦把鸭子养好,三哥李亚军其实阻力不大,若说老李家最能吃苦耐劳的,那肯定是他,再加上三嫂在一旁怂恿,而且连大哥都说了搞养殖是好事,他也就顺势点了头。

      李亚民是走了,但陈月娥和李婷婷却留了下来,她们娘俩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索性懒得来回跑,不然过几天还要回来。

      早上吃过饭后,坐了一会儿,李春兰一家三口也要走了,老赵家那边还有两位老人在,嫁出去的女儿总归要以夫家为主,年前大概是没有时间再回来了。

      “小东啊,那姐就走了,你说的事情……”临行时,李春兰还不忘提醒一句,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如今想通了,也知道这是个机会。

      不为别的,就为家里的小兔崽子,马上就双岁了,将来读书、娶媳妇哪样事情不花钱,趁着现在还能干得动,能多攥一点是一点吧。

      “姐,这个不急,我出去还早,起码要到十五左右,年后再说吧。”

      李亚东笑着回话,然后还递过去一个编织袋。

      “这啥?”李春兰不明所以,跟自家弟弟也不客气,接过来直接打开,然后就是一声惊呼,“新衣裳!”

      岂止是新衣裳,她一一掏出来一看,蹭亮的牛皮鞋,还有好多见都没见过的面油啥的,甚至还有一块手表。

      “哎呀,臭小子,总算姐没百疼你,不过……你买手表干嘛,表盘子还这么大,你姐也不能戴啊。”

      这时,一旁的赵大成欲言又止,看着亮赞赞的手表一阵艳羡,担心婆娘给还回去。

      “姐,不是买给你的,是给姐夫的。”

      “啊?”李春兰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指着一旁的男人说道:“你给他买手表?戴上他就下不了地了。”

      赵大成一脸郁闷,弱弱的插了句,“大不了我下地的时候不带就是。”

      哪个爷们儿还不好几分脸面?他虽然是个农民不假,但总归也有赶上场面事的时候,手上戴块手表,多涨面子的事情啊。

      “小东,这东西你拿回去,你姐夫他用不到,我看你手上还光秃秃的呢。”李春兰说着,果真要还回去,赵大成一脸悻悻。

      “姐,我有表,没戴而已,这就是给姐夫买的,家里男人一人一块,不然你又该说我心里没你了。”

      “好了好了,是姐不对,你这么说我就收了。”

      二姐一家高高兴兴的走了,李亚东送到村口回来时,老远的就瞥到一个亭亭玉立的丫头杵在门口生闷气。

      “婷婷,这是咋了,谁惹你生气了?”

      “你!”李婷婷撇撇嘴道:“你惹我生气了,小叔叔偏心。”

      李亚东一听还哪里不知道原因,他这不是看大哥一家人还在嘛,所以礼物就没拿出来,没好气的走过去戳了戳她的小脑袋瓜,“想什么呢,小叔叔能忘记你吗?”

      李婷婷瞬间换上一张笑脸,吊着他的胳膊撒上了娇,眨着大眼睛问道:“那……小叔叔,你给我带啥了?”

      “当然是好东西。”

      半分钟后,老李家屋里传来两声尖叫。

      “哇!这么小的录音机!”

      “好漂亮的钢笔呀!”

      这丫头高兴坏了,李亚东当初试机的时候里面塞了一盘磁带,大杂烩的那种,忘记取出来,她就抱着录音机舍不得放下,一直听,听了一两遍后,几首节奏鲜明的歌曲居然就会唱了,看得李亚东大跌眼镜。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声音很清脆,少了几分邓丽君的甜美,多了几分纯真,倒也不显突兀,果然这丫头有一定的演艺天赋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5: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