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5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八十年代的方便面还不是垃圾食品,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三鲜伊面,北方还有浪花方便面,都是油炸的,调料包很简单,一点盐巴一点胡椒粉啥的,但用开水一泡,也是顶好的美味。

      如同李亚东这样干吃的人,用日后的话说就是壕到不行。

      “你就不问问什么好事?”李冬梅感觉有点扫兴。

      李亚东笑了笑,“怎么,又想玩猜谜?”

      “你猜呀,你要猜出来我晚上不吃饭!”李冬梅还真不信了,这事儿简直太阳打西边出来,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信呀。

      李亚东见她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也起了一点玩心,这是他跟四姐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满满的回忆啊。

      “真要我猜?但事先说好,输了可不能哭鼻子。”

      “你才哭鼻子呢!”李冬梅撇撇嘴,她的某些小性子专属于李亚东,旁人是没机会瞧见的。

      “那我可就猜了……”李亚东笑着摸了摸脑门,“快过年了,还是村里的好事……放电影不可能吧?”

      他说着,望向四姐。

      “就知道你猜不到!”李冬梅乐了,有些得意,总算被她赢了一次。

      可这股高兴劲儿还没使完呢,李亚东冷不丁的来了一句,“不放电影,难不成村里要发东西?不会是发肉吧,我刚听外面有猪叫。”

      李冬梅脸上的笑容骤然凝固,嘴巴张了张,硬是气得说不出来话,瘦小的肩膀不停抖动着。

      眼看她眸子都红了,李亚东赶紧吱声,“诶,别耍赖,说了不许哭。”

      这时倒后悔了,玩个大头鬼咩,用【创建和谐家园】想都知道她的话肯定作不了数。

      “不跟你玩了!”果然,李冬梅眼泪汪汪的脚一跺,直接捧着脸回了房。

      李亚东一脸尴尬。

      也不知道别人家怎么样,总感觉家里有个姐姐就是会被弟弟欺负的样子,一不小心就欺负了,忍都忍不住。

      村里晚上可热闹了,十头猪哪有空余的猪栏放,万一睡觉的时候跑山上去了,得把人郁闷死,指不定将来还多出一窝祸害,【创建和谐家园】嫩的家猪被黑乎乎的野猪看到能有个好?就是公的八成也得被逆推,到时多出一窝小猪崽子,半夜下山跑到地里就是一顿拱。

      李亚东他们这四周的山上是真有野猪,这年头估计还不少,因为他二十年后都见人用老虎夹捕到过一只。

      既然没地方关,又担心跑掉,干脆就直接宰了,方驼子发动全村人开干,大家吃完饭后就赶到村委会,男女老少一起动手。女的烧水,男的磨刀,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因为村长说了,猪肉每家每户都有份。

      就像之前李冬梅想的一样,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大好事。

      老李家的几口人也去了,听说自家也能分到肉,胡秀英撸着袖子干得起劲的很,李亚东看着三哥和四姐屁颠屁颠儿的在那忙活也就算了,但看她娘这么卖力,就有点心疼。

      “娘,你就别忙活了,这么多壮劳动力在呢,哪用得着你动手。”

      “这孩子,咋能这么说,村里分肉也不要钱,猪宰了还是吃到咱们肚子里,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情,干嘛要计较这几分力气。”

      “唉……”李亚东劝说不过,无奈的叹了口气,你说这叫什么事。

      偏偏最后猪宰好的时候,方驼子还提着一块肉走过来,对着李亚东眨着眨眼睛,然后把肉交到一脸欣喜的胡秀英手中。

      李亚东明白他的意思,戏就要做足嘛,不然就露馅了,你家又不是困难户,肉分多了不适合。

      自作孽不可活啊!

      回去的路上李亚东有点小郁闷,问他娘,“娘,你高兴不?”

      “高兴啊,咋能不高兴,白白有肉分,多好的事情。”胡秀英确实挺高兴的,就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不少,手里拎着可怜巴巴的几两肉,只觉得走了大运。

      “那你明天会更高兴。”

      “啥?”

      李亚东冷不丁的来了一句,胡秀英半天没摸准意思,倒也没放在心上,临近年边了,家里日子也过得红火,她自然每天都更高兴。

      翌日,与李亚东猜想差不多,砖瓦厂的红砖终于送到了,全村都给搞轰动了。

      四辆拖拉机,估计砖瓦厂的运输队伍全出动了,大概寻思着路远给他几次安排完,浩浩荡荡的开进村里。

      “这是谁家要盖楼房啊,咋要这么多砖?”

      村里逢人照面之后就要打听。

      他们要是知道拖拉机来回还得好几趟,估计得吓掉下巴。

      大家都站在自家门口眺望,最后大路口走上去一个人,跟拖拉机师傅打起招呼,大家瞪眼一瞧,李老三!

      “这是老李家要盖楼房啊!”

      众人恍然,也难怪,李家老幺有出息,考上了大学不说,回来一看好像还在外面赚了大钱,听说张会计家不打算在村里盖房,准备在县里盖,那就只有他家了。

      胡秀英也是观望队伍中的一员,起先就寻思着凑个热闹,直到看见自己三儿子跟司机唠起嗑,才吓得心肝乱跳。

      “老三要盖房子?”

      这么大的事她居然不知道?

      “他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娘,不是三哥要盖房子,是我要盖,盖给你住。”李亚东在旁边呵呵一笑,解答了她的疑惑。

      “哎呀,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下?”胡秀英伸手拍了他两下,但舍不得用力。

      李亚东一改以往的温顺性子,微微一笑,道:“提前跟你说八成不同意,干脆就先把砖拖回来,娘,反正钱都付了,不盖砖就烂了。”

      他娘什么脾性他还不晓得,真要提前跟她讲,肯定会说:这房子不是好好的嘛,又不是不能住,花那个冤枉钱干嘛?

      胡秀英显得有些生气,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李亚东已经将她抱住,在耳边说道:“娘,我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孝敬你,你就别再苦了自己,我心疼。”

      胡秀英靠在儿子的怀里,张了张嘴,可一句话都说不出,眼睛瞬间就红了。

      是啊,儿子可不就是长大了嘛,自己头顶都够不着他下巴。

      “我的儿啊,你是真的长大了!”

      她会心一笑,两行眼泪不自觉的滑落面颊,多少的辛酸,在这一刻全部化为虚无。

      第九十三章 年样儿

      老李家要盖楼房,村里附近一片的人也都没闲着,这年头的民风极为淳朴,但凡左右邻里有这样的大事情,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劳动力,根本不用人说,很自觉的就过来了,就算真有什么事情脱不开身,也一定会来打声招呼,说些歉意的话。

      好几十号人呢,做起事情来利落得很,男人们力气大,各自扛着铁锹修路铲土,以便建房子的材料好运到后山坡上,女人们量力而行,搬砖提土,还有几位帮着胡秀英操持伙食。

      这是必须的,人家来帮忙,也不要工钱,饭菜肯定要管饱。

      李亚军请来一个做泥瓦匠的老师傅,他就负责统筹大局,开始在师傅的指导下凿地基,老李家两个女人负责张罗伙食,李亚东这个“文弱书生”原本想上工地,可村里人不给干,把他轰下来了,索性就当起了采购,这么大帮人每天消耗的食物份量不少,家里哪有这么多存货,都得买。

      所以这两天李亚东是县里乡里到处跑,除了红砖以外的水泥、石板等建材也都预定好了,会陆陆续续的送过来,商铺里原本没有这项服务,但这种增值类的要求一般加钱就能办妥。

      至于食材,李亚东绝不是小气的人,把村里的大田叔给拉上,他是赶牛车的老手,每天天光光亮就一起去乡里,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烟酒副食,样样不少,过来帮忙的乡亲们每天吃得满嘴抹油,嘴巴都笑歪了,这要放自己家里,大年三十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才两天时间过去,老李家的新楼房就从地上冒了头,接下来倒是用不到这么多人,主要还是师傅们的事情,留几个人负责提灰桶,大概也就足够了。

      乡亲们倒还真舍不得走,特别是大老爷儿们,饭菜就不提了,这每天有烟有酒的好日子,上哪儿找去?

      不过舍不得走也得走,因为明天是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各家总归有些自己的东西要置办。

      老李家门外的小坪上,用黄泥巴临时搭建的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铁锅,正往外冒着腾腾的热气,这两天胡秀英母女也是累得够呛,李亚东就算再怎么说,他娘也没有闲着的道理,如今新房子那边张嘴吃饭的人锐减,总算腾出点空蒸了一锅糯米。

      蒸糯米自然是打糍粑用的,明天李老大和李老二也会回来,一家人算是团了圆,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嘛,糍粑、个儿粑,那是绝对不能少的。

      因为三哥李亚军在新房那边监工,所以李亚东就成了老李家仅剩的男劳动力,这打糍粑的重活,自然非他莫属。

      洗净的糯米用木甑盛放着上大铁锅蒸,等熟透后,就要趁热倒进石臼中打,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木锤,一种是石锤,总的来说还是石锤效果好,因为份量重,一锤下去糯米能捣得粉碎,但要力气,一般的石锤起码二十斤往上。

      “啪!”李亚东双手持着锤柄,脚下成弓步,将石锤高举头顶,然后再用力捶下。

      胡秀英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身侧放着一个搪瓷盆,里面盛有清水和毛巾,儿子每一锤落下,她都要用浸过水的手去抚摸石锤头,以便他更省力的拔起,时不时的还要用毛巾拭擦一下。

      因为糯米有粘性,且锤得越细腻越粘,所以如果少了这一道工序,李亚东想要拔起石锤,起码得多花好几倍的力气。

      饶是如此,没两分钟他也是大汗淋漓,直接脱了外套,就剩下一件秋衣。

      “小东,来,咱俩换换。”胡秀英看他这副模样,于是说道。

      儿子心疼她,她又何尝不心痛儿子。

      “娘,没事,多好的锻炼身体的机会。”李亚东气喘吁吁的摇了摇头,这事根本不带商量的,他娘都五十多岁了,哪能干这样的重活。

      旁边的李冬梅也说道:“娘,你腰不好,当心给闪了,还是换我来。”

      说罢,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你?”李亚东有气无力的看了她一眼,道:“还是算了吧。”

      他不怀疑四姐能来几锤子,但也仅限几锤子。

      李冬梅一听当场就不高兴了,原本挺斯文的姑娘,直接撸起袖子,上前夺过石锤。

      “啪!”

      第一锤落下,李亚东无动于衷。

      “啪!”

      第五锤落下,李亚东微微挑眉。

      “啪!”

      第十锤落下,李亚东小小惊讶。

      “啪!”

      第二十锤落下,李亚东眼睛都瞪圆了。

      关键他四姐脸不红心不跳,脑门上连滴汗都没有。

      “你属蚂蚁啊你?”

      “你才属蚂蚁呢,叫你瞧不起人。”李冬梅白了他一眼,有些小得意。

      “好好,我错了,我错了……”李亚东赶紧投降,不服都不行。

      就算他一口气来二十下,也是够呛。

      这时,胡秀英笑着说道:“力气肯定还是小东大,不过这打糍粑是有技巧的,下锤要直,这样才省力。”

      “哦?”李亚东听罢若有所思,倒还真不好让四姐一直打,毕竟是姑娘家,干这么重的活不合适,接过石锤试了一下,摆成九十度直线捶下去,果然轻松不少,拔起来也轻松。

      “娘,你咋不早说。”李亚东显得有些幽怨的看他娘一眼,暗叹还是经验不足啊,以前家里有两个哥哥,这种事情根本轮不到他。

      胡秀英笑了笑,“你不是说要锻炼身体吗?”

      “……”

      临近中午的时候,两块糍粑总算打好了,分别放在簸箕里,摊成一个大圆饼的形状,上面撒上几粒红米,算是完成了初步工序。等它硬化之后,再用菜刀切成长条状,就可以随时食用,如果实在过年没吃完,还可以用清水浸泡着保存,一直能吃到明年开春。

      中午工地下工,几位泥瓦匠,加上留下帮忙的村里人,一共十五六个,就在门外摆了两张四方桌,胡秀英烧了一锅大杂烩,就是鱼啊肉啊加上蔬菜一锅乱炖,有点东北菜的意思,用搪瓷盆盛着,一桌一盆,看是不好看的,但滋味其实不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