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亚东一番话说得真诚,李亚军听罢心里也有些惭愧,本来赡养父母这种事情应该做哥哥的出力更多些,但他其实除了平时出点力气外,真没什么好孝敬他娘的。

      想了想后,于是钢牙一咬,“行!就按你说的办,咱爹死得早,娘拉扯咱们几个不容易,是该享享福了,这事大哥如果真要怪的话,我来扛!”

      屋里,刘金菊躲在大门后面听得直乐呵,心想自己男人总算硬气了一回,盖楼房多好的事情,咋能使绊子?

      也不知道小叔子是怎么想的,跟娘争福利的事情她指定没戏,要是能剩点砖头,到时给自家也砌个小间就好了。

      第九十章 方驼子的烦恼

      建房子的地址李亚东其实早就瞄准了,就在村里的后山上,那里有个小山坡,不算陡峭,地势落差也就三四米的样子,一大片平整的草地,虽然现在是一副焦黄枯萎的模样,但等到来年开春,可就是另一番景象。

      农村建房子就是这点好,看中哪块地皮直接建就行,只要不占耕地面积,左邻右舍也没意见的话,那就基本没问题。

      不过话虽然这样讲,但李亚东寻思着还是得跟村里打声招呼,身为人民群众,对于组织必要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来到村委会时,方驼子刚好在,到了年底农民清闲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干部忙碌的时候,特别是他这个村长,要给上面写年度报告,还要给下面安排过年福利,反正焦头烂额的事情一大堆。

      所谓的村委会其实就是一间红砖平房,外加一个礼堂,小队长们不常来,真正常驻的就五个人,一个老支书,基本已经不管事,一个村长兼主任,一个会计,一个妇联主任,外加一个烧饭的老光棍。

      实际上已经是一把手的方驼子,总归有间独立办公室,招待李亚东坐下,还给他倒了杯水。

      “哎呀,听说你昨晚就回来了,早上寻思着过去看看,可实在抽不出来空,到了年底一大堆的破事。”

      李亚东呵呵一笑,瞅了眼脏兮兮的办公桌上放着的一堆票据,就知道他在为什么心烦了。

      方驼子注意到他的眼神,也就顺势抱怨起来。

      “你看看,我们村的上交可是一个子儿不欠,全都按照国家任务按时按量的交上去了,可等到问乡里要钱的时候好了,尽给一些白条,干部工资几个月都没发齐,现在又下达指示要给老弱病残等特别困难户一定帮扶,我拿什么去帮,干脆把我这来百斤肉割了分给他们算了。”

      李亚东笑而不语,这年头连国家都不富足,底下的人又哪里会好过,不过事情到底有没有他说得这么凄惨,还有待考证。国家扶贫政策不可能只是说说,通常都有专项资金,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分到地方上不多罢了。

      “叔,辛苦了。”

      “辛苦倒谈不上,就是愁啊,你看我这半边头发都愁白了。”方驼子摆摆手道:“对了,你过来……”

      “哦,是这样的,我打算问村里要块地,就后山那边的小山坡,准备盖房子……”李亚东适时地说了来此的目的。

      “盖房子?楼房?”方驼子眼中精光四溢,心想这小子果然有能耐,只怕去大城市里读书也没闲着,赚了大钱,要不怎么一回来就盖房子。

      李亚东点头道:“现在盖房子肯定得盖楼房,我不是还有两个哥嘛,打算把他们也算上。”

      方驼子大吃一惊,“那是要盖三层?”

      “嗯,就三层。”

      李亚东确实是这样想的,自己是不要了,将来也不大可能在村里常住,即便偶尔回来跟她娘一层挤挤也就行了,至于另外两层,两个哥哥各一层。

      “三层大楼房啊!”方驼子心惊不已,他家虽然也是楼房,但只是一层小平房,完全不能比,不过就算这样,他当初都断断续续的盖了三年,花了多少钱如今想想都心疼。

      “亚东,看来你在外面是发了大财啊!”

      “叔,没你想得那么夸张。”李亚东讪讪一笑,做人总归还是低调一点好。

      但他这边谦虚根本没用,因为方驼子是个人才啊,见缝插针的本领绝对不是吹的,脸皮也够厚。

      “亚东,房子的事好说,你喜欢哪里就盖哪里,你看……咱们打个商量怎么样,村里的财政吃紧,哪有钱搞帮扶,好多人过年能不能吃上肉都成问题,你能不能……”

      他的话虽然没说完,但李亚东已经明白意思,笑着点了点头。

      他毕竟是村子走出去的孩子,从这一层面讲,村里有事方驼子能想到自己,他也挺高兴的,如今自己确实有了点能力,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父老乡亲们,如果能帮衬一二,李亚东绝不会推辞。

      “这样好了,叔,你算算村里有多少困难户,我出钱买几头猪吧,到时大家分一分。”

      “那太好了!”

      方驼子大腿一拍,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跑过来握着他的手,一阵激动道:“亚东,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没事,应该的……”

      跟村里打过招呼后,当天下午李亚东就和三哥一起去了趟乡里,附近最近的一个砖瓦厂就在这里,这年头的红砖五分钱一块,砖厂的人按他的想法合计了一下,说是加上损耗估计得要60000块砖。

      这个数目八成是有多的,不过李亚东也懒得计较,他娘喜欢养些家畜,到时如果多了就建个猪栏什么的,直接三千块大洋甩了过去,国营单位也不怕他们赖账,全款订货,爽快到不行。

      接待他们的砖厂负责人笑得合不拢嘴,拍着胸口保证,所有砖头,三天之内一准送到。

      水泥厂乡里没有,还有一些其他的建材得去县里采购,天色不早,索性俩人就先回去了。

      施工的人是不用愁的,这年头要说下乡人有点手艺的,无非就是泥工、瓦匠、木匠。人不缺,缺的是活,这些李亚军就能搞定。

      晚上一家人还是在一起吃饭,毕竟是过年嘛,喜庆时节,没必要分得那么细,饭桌上最高兴莫过于刘金菊,一个人想着想着都能笑起来,她可一直关注着小叔子的盖房计划,先前已经从丈夫那里打听到,这幢楼房他们居然也有份。

      还是一整层!

      到现在还没笑歪嘴,纯属是因为丈夫给她敲了警钟,说是以后真搬一起住,性子可得收敛一些,凡事都要以他娘为主。

      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她可不敢生出什么事端,还是低调一点好,她也知道婆婆不怎么喜欢她,奈何婆婆是小叔子的天呀,万一惹恼了,那她的新房梦可不就破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李亚军总感觉不太合适,弟弟给哥哥盖房子住,像话吗?但架不住李亚东口才好啊,好说歹说,说是娘年纪大了,四姐马上也要嫁人,大哥一家住不住进来还不一定,他又在外面求学,将来谁来照顾娘?一个人住在大房子里,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也确实是这个理,李亚军还能说啥?

      也只能心里有些不太是滋味的受了。

      第九十一章 赶猪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门外来了位不速之客。

      “叔,怎么这个点过来,吃了没?”李亚东看他手里拿着一张纸,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行动一如既往的迅速。

      “哦,吃了吃了……”方驼子笑着回话,让他们继续,自己就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等着。

      其实他哪里吃,不过也不饿。

      因为只要解决了困难户的问题,完成了上头的指令,村里就有点活络钱,干部的工资福利问题也就能解决一下,接下来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能过个欢快年,不比吃顿糙米饭来得快活?

      李亚东也不能真让他干等着,赶紧将碗里剩下的饭三两口扒完,就把他拉到了房间。

      不是不让她娘知道,这事以他娘的性子,即便知道了其实也没什么,但紧巴日子过惯了的农村女人嘛,一大笔银子扔出来,说不心痛八成也是假的。

      他是见不得他娘遭罪,能免则免吧。

      李亚东看了看名单,上面的人他都认识,确实都是村里比较困难的家庭,这方面方驼子不敢作假,大家都知根知底,一共二十三户人家,加起来怕是总有一百好几十号人,占到村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唉……”李亚东叹了口气,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毕竟常年在外面读书,对于村里的关注度其实十分有限,如今细细一想,才发现他们村里真的是穷。

      “要不这样吧,叔,买十头猪,尽量村里各家各户都分一点,这些困难户多分两块,条件相对好的就少分一点,你看行不?”

      “十头!”方驼子吓了一跳,说实话来之前他心里已经有了算计,目标是三头,争取四头,保底不能低于两头。但万万没想到人家一上来,就把他苦思冥想的说辞全堵了回去。

      十头猪啊,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再多他想都不敢想。

      “不过,我只负责给钱,至于猪去哪里弄,就由村里想办法。”

      猪肉是计划物资,李亚东可不想触这个雷,再说这么多的肉票他也没地方去搞,交给村里无疑最合适,直接去农户家拉,就算被食品公司知道了也不顶事。

      都是党的人,谁怕谁啊。

      方驼子趁热打铁的本领李亚东是见识过的,这家伙也就早生了几年,日后放到私企里做业务,大概没有老板不喜欢,办事效率出奇的高。

      第二天中午还不到饭点,就蹬着二八大杠来到老李家,他猴精的很,估摸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胡秀英问他有什么事,只说村里要写文件,来找李老幺这个大学生当参谋,然后偷摸着告诉李亚东:猪源都联系好了。

      意思很明显——就等老板你付钱。

      李亚东总归对他的脾性有些了解,寻思着还是得亲自跑一趟,不然漏了几个钱是小事,主要还是心里不舒坦。

      但方驼子也有他的优点,李亚东早就承认过他是个人才,找了十个劳动力,村里的七位小队长和一个伙夫,外加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在村头【创建和谐家园】好了。

      没办法,猪源虽然联系好,老板也带足了钱,但怎么把猪弄回来,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数量太多,牛车肯定不顶事,那就只能人工赶。

      一人手里拽着一条粗麻绳,用山上的某种树木纤维搓成,比铁链子还结实,穿过猪前蹄套在胸口处,随便让它怎么折腾,只要不能把人拖走就行。

      十处猪源都是在周边村子联系的,自己村里倒也有,鬼知道方驼子为什么没要,八成是嫌过个头太小,只要不花村里的钱,他其实也是挺大方的。

      李亚东跟着他们在附近晃悠了好大一圈,方驼子还把自己的二八大杠给他骑,自己坐在硬邦邦的后座上,也不嫌硌得慌。

      一九八五的猪肉价格跟八四年区别不大,物价闯关要到八八年,国家定价猪肉在1.75-1.9元之间,得看地区,而李亚东他们这里的穷乡僻壤,价格自然是最低的档次。

      不过食品公司的收购价格可达不到一块七毛五,这是零售价格,真正给到农户的收购价不会超过一块五一斤,方驼子已经都谈好了,就按一块五一斤,反正他意识到李亚东大概也不会在乎这点钱,这可是食品公司能给到的最高价,主要看那边缺不缺货,通常情况下达不到,农户们自然乐意卖了。

      这也就意味着,一头三百斤的大肥猪,四百五十块钱就能搞定,也就曾经李亚东餐厅里十盘红烧肉的价格,便宜到令人发指,至少他是这样觉得的。

      随身带了一个斜挎式的粗布书包,这是上初中那会儿他四姐亲手给他缝的,过去都懒得背,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还像新的一样,主要当年他四姐少女心爆棚,在书包右下角绣了两朵小红花。

      如今被李亚东从箱子里翻出来,装钱倒是挺合适。

      每头猪都是用两根大杆子四个人合力抬起来称重,这些东西卖猪的农户早有准备,秤砣往上一挂,斤量也就出来了,直接现金数过去,利落得不得了。

      “方村长,这就是你们村的那个大学生吧,我看这钱都是他掏的,咋还没当上官就这么有钱了?”有熟人在旁边看热闹,就拉着方驼子询问。

      “你懂个屁!”方驼子趾高气扬,说不出的得意,“人家大学生脑子灵的很,用得着当上了官才有钱拿?脑子一转钱就来了。”

      “额额……”那人听着连连点头,显然对这番说辞深表信服。

      没办法,大学生就是这么威武,没他们干不成的事。

      半下午的时候来到大梁村,这个村子规模不小,村口还有个小卖部,由于大家伙中午都没来得及吃饭,李亚东进去一阵搜刮,捧出几筒芝麻饼。

      就是那种面粉作皮,里面包的糖泥,上面撒几粒芝麻烤出来的干饼子,一口咬下去直掉粉,反正李亚东是吃不下,饿着肚子都吃不下,但方驼子和小队长却是吃得狼吞虎咽。

      一直忙活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十头大肥猪终于弄齐,十二个人,十头猪,就这样一路赶回来,场面倒是颇为壮观,偶尔有路过的行人总要对李亚东指指点点。

      “拜托大家点事,回去别说这猪是我买的。”

      众人听罢哈哈大笑。

      “亚东,你这也太讲究了,做了好事还不留名啊。”

      “是啊,不指望村里人念念你们老李家。”

      “行了!”这时,方驼子吼了一句,“既然是亚东的意思,大家照办就是,谁要敢说漏了嘴,看我饶不了他!”

      众人赶紧收声,方驼子二十几年的村长也不是白当的,天长月久下来也积攒了不小的威信。

      他顿了顿后,继续说道:“要有人问起,就说是村里花钱买的,给大家发年肉,吃好喝好,等来年好好干收成,别收上交的时候又扯皮。”

      他说完后看了李亚东一眼,笑着问道:“亚东,这样说你看成不?”

      “可以。”

      第九十二章 成长

      临近村里的时候,李亚东没跟他们一路,他们赶猪慢,李亚东快步先回了家。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村里果然沸腾了。

      “小东,小东……”李冬梅从门口跑进来,模样显得有些兴奋,气喘吁吁的说道:“村里有大好事!”

      “哦。”李亚东坐在堂屋里手里捧着一袋方便面,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中午没吃饭,又晃荡了好一圈,是真饿,他娘正在厨房烧饭,问着味儿更受不了,然后就想起来袋子里还有包回来买在路上吃的三鲜伊面。

      八十年代的方便面还不是垃圾食品,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三鲜伊面,北方还有浪花方便面,都是油炸的,调料包很简单,一点盐巴一点胡椒粉啥的,但用开水一泡,也是顶好的美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2: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