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今西装笔挺、皮鞋蹭亮的他,确实不像。
三天后,学校正式放假。
京城这边的事情大致也安排妥当,李亚东和田磊高价收购了一些工业券,跑到百货商场胡乱扫荡了一番,反正都是不差钱的主。
李亚东就不说,至于田磊,他在公司的占股已经被确定下来,总股的10%,毕竟是纯人力入股,没有任何资金注入,已经不算少了,他自己也挺知足。
要知道就这半年下来他已经成了万元户。
首师大那边放假要晚两天,许久未曾见到邱虹,也不知道那丫头气消了没,索性李亚东准备了一份礼物,与田磊一道拎着大包小包,赶在火车发车的当天早上,跑到首师大接人。
俩人也没进去,让人捎了口信,站在校门外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等了快一个小时,人都快成冰棍了,邱虹终于姗姗来迟。
“李亚东,你还敢来!”
这丫头一照面就直接开骂,李亚东一听不气反乐,知道心里的那点担心是多余的。
据说她和田磊正打得火热,也不知道到了那一步,总不能还惦记他吧。
第八十六章 回家过年
李亚东给她买的礼物是一块海鸥牌女表,一百二十块大洋,原本以为可以省了,拿回去送给四姐或者大嫂也指定喜欢,却不想田三石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一上火车就把他卖了。
“拿来。”邱虹坐在对面的座位上,伸手直接要。
李亚东一脸悻悻,从裤袋里掏出一个精致小木盒。
这款表虽然是国产的,但和玫瑰男表并称双绝,在市面上极具人气,质量也是有口皆碑,亮银色的金属表带,机械式机芯,小巧别致,先不论功能,单是外表就能俘获这个年代每一位姑娘的芳心。
“算你上道,本姑娘原谅你了。”邱虹戴着爱不释手,于是颇为大度的说了一句。
她知道这俩家伙一起合伙做了点买卖,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一帆贸易公司那边也从没去过,主要田磊没有细说,总想着混出点模样来再告诉她。
这款表她们隔壁寝室有个女生也有,知道价格不菲,以为李亚东诚意满满。倘若被她知道这点钱还抵不过人家的九牛一毛,甚至当初卖下它前后没超过十秒,不知会作何感想。
绿皮火车“库器库器”的行驶着,整整两天才抵达江城,三人下车之后,按田磊的意思是让李亚东去他家住一晚,等明天再回去,可归心似箭的李亚东哪里等得及,也就婉言谢绝了。
此时正值午后,时间尚早,于是马不停蹄的卖了返乡的汽车票。
从省城到他家的小县城不算太远,也就二百来公里,放日后一路高速飙回去,顶多一个半钟头就能到,可此时的巴士走省道,硬是晃晃悠悠了三个多小时。
黄昏时分抵d县城,从巴士上下来后,李亚东深吸一口气,总感觉空气都是甜的,这大概就是家乡的味道。
这个时间点比较尴尬,去乡里的车已经停摆,拎着大包小包走回去也不现实,正当李亚东一阵纠结的时候,旁边“突突突”的驶过一辆手扶拖拉机,看司机的侧脸总感觉很熟悉,定眼一瞧,还真是个熟人。
“二狗子!”
李亚东兴奋的大叫,放下手里的包,一边叫,还一边挥手示意。
“妈的,谁裤裆里漏了缝,再跟老子乱叫!”
二狗子的大名可一点不狗,叫彭正,怎么看都是一个帅小伙的名字,实际上他的模样还真不差,就是少了两颗门牙,长得精瘦,不怎么好说话。这个小名到底怎么来的,已经无从考证,小时候没觉得,长大了就想摆脱,可始终没能如愿。
他猛地的一个急刹车,挂好档位后蹭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打算看看是哪个王八蛋敢大庭广众之下喊他的小名。
妈的,为这事都干过好几架了,居然还有不信邪的,不行今天就再来一架!
“二狗子,是我,我啊!”李亚东见他停了车,干脆拎起包走了过去。
二狗子瞅了瞅,硬是半天没敢认,好半晌后,才喜出望外的大叫一声。
“艹,东哥!”
实在是对方变化太大,样貌和身板还是其次,主要如今一副城里人的打扮,跟过去穿补丁衣服的那会儿相差甚远,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
俩人读初中的时候关系很好,只是后来一个忙于学业,一个忙于生计,人生的道路渐行渐远,住的村子又不在一个方向,许久没照面,直接来了个熊抱。
“东哥,听春喜那家伙说你考上了京城的大学,厉害啊!”
李亚东瞅了眼旁边崭新的拖拉机,笑着说道:“你不也挺厉害嘛,人家两个轮子都没混着,你这四个轮子就混上了。”
“诶,那不能比。”二狗子挥手道:“我这泥腿子怎么能跟你大学生比?”
“没那么神乎。”这年头的大学生确实是走到哪里都高人一等,不过李亚东却不以为意,大概是因为知道日后的大学生有多么泛滥。
这么赶巧的遇到二狗子,那可就省事多了,直接将几包东西扔进车斗里,自己就跟他挤一起坐在前面。
俩人回去的路上聊了聊,令李亚东诧异的是,二狗子突然暴富跟他还有些关系。
“东哥,你是不知道,春喜那小子跟他小姨现在把烤鸭店弄到县里去了,租了门面,办了牌照,生意火得不得了,我要是还像以前一样养鸭子,几十只也就够他一天的量,所以就越养越多,万一不够了还得替他去收,这不为了图方便嘛,所以才买了辆拖拉机。”
“哦?都搬县里去了?”这倒是李亚东没想到的,才半年时间,发展得蛮快嘛。
“意思就是说,你现在专门给他供鸭子,他就只负责做?”
二狗子点头道:“对,就是这个理。”
李亚东笑了笑,两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互相帮衬,都快形成产业链了,挺好的。也不知道张春喜那个木鱼疙瘩,怎么就突然开窍了。
二狗子开着拖拉机直接将他送到村头,此时天已经黑了,拖拉机的灯光又暗,进村的土路不太好走,李亚东索性就让他调头回去。
“今天刚到家门,我就不留你了,改天把春喜拉上,咱哥仨好好的聚一聚。”
“必须的嘛!”二狗子嘿嘿一笑,“得,东哥,那我就先走了,你到时跟春喜知会一声,我一准就知道了。”
“好,路上开慢点。”
二狗子走了,拖拉机虽然没开进村,但还是引起了一阵狗吠,离得近的几户人家特地跑出来张望,一看是李家老幺回来了,赶紧把外门的电灯拉亮,好给他照路。
李亚东也算有所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阿诗玛,路过一户人家就驻足一会儿,见人散一根,也甭管抽不抽,同时嘴里也没闲着,嘘寒问暖几声。
小孩子就更好打发,背上有个帆布包,最外侧的口袋里装的全是糖果,什么花生糖、牛轧糖、玉米糖、牛奶糖、泡泡糖……都是农村孩子不常见的好玩意儿,他当初在百货商场直接称了五斤,一路背回来也是够重的,赶紧给散散,见到毛头小子就抓一把。
他就这么一路往家走去,黄泥巴土路两旁的灯,也就一路亮过去,灯光驱散了黑暗,同时也温暖了他的心。
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八十七章 不差钱
ps:感谢“感动中国”、“冯枫”、“好想去桂林”三位朋友的书单!
——
老李家堂屋里,胡秀英和李冬梅正吃着晚饭,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李冬梅整张脸通红一片。
“这丫头,有什么好害臊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个姑娘家还不是这样过来的?”
李冬梅比李亚东要大一岁多,今年整好二十周岁满,正儿八经的大姑娘,其实农村姑娘大多十几岁就嫁人了,拿不到结婚证不要紧啊,等岁数到了再拿,只因为李家有个执拗的大哥,说姑娘早嫁不好,于是就耗到现在。
如今岁数到了,就不敢再拖了,听说李四妹终于舍得嫁人,十里八乡的小伙子可都惦记上了。
就李冬梅那俊俏的小模样,农村里是个青瓜蛋子都眼馋得紧。
特别是临近腊月的这段时间,上门说亲的媒婆一茬接一茬,差点没把门槛踏破,没点底气的人家还真不敢乱攀关系,现在谁不知道老李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将来肯定是要辉煌腾达的。
“娘,我都依你。”
李冬梅闷头吃饭,胡秀英问来问去反正都是这一句,不由啐骂道:“都依我都依我,都依我把你嫁给隔壁村冯家那个跛脚儿子。”
李冬梅听罢撇撇嘴,知道母亲说的是气话,她才舍不得呢。
“唉……”胡秀英叹了口气,确实有些为难,有几户人家真心没得挑,家境都不错,反正女儿嫁过去吃不了苦,就是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原本有意问问女儿自己的主意,结果问来问去也是白搭。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俩人下意识的向外望去,天太黑,没看出什么情况,但隐约中听到王家那个没羞没臊的大嗓门嚎了一句,“亚东,咋没带个媳妇儿回来?”
堂屋里俩人面面相觑,胡秀英脑子里算了算,离过年也没几天,小儿子也该回来了,赶紧丢下碗筷跑了出去。
“小……东,回来了!”李冬梅也是高兴得紧,什么结不结婚的,全都抛到脑后,一千个新郎官也顶不了她弟弟一个。
昏暗的夜色中,一边是拎着大包小包的游子,一边是互相依偎着的母女,两两相望,顿时泪眼婆娑。
“娘,姐!”
“我的儿啊,回……回来了。”胡秀英连声音都哽咽了。
腼腆如李冬梅,硬是扑过去紧紧把弟弟给抱住,生怕他跑了一样。李亚东哈哈大笑,扔下手中的包,抱着她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
三人拉着手寒嘘了一会儿,还没走进屋,得到消息的李亚军和刘金菊就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哥,三嫂。”
“不错嘛,半年没见,身板厚实了不少,个头也窜了一截。”相对而言,兄弟之间重聚的气氛就轻松不少,李亚军走过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叔子,你这换了身城里人的打扮,我都快不敢认了。”刘金菊乐得呵呵直笑,巴不得小叔子混得越好,将来也能拉扯一二。
“走,进屋吧,大晚上的站在外面怪冷的。”胡秀英看着儿子好像才穿了两件衣服,怕冻出个好歹来,赶紧招呼大家进屋。
作为一个连的确良都没穿过农村妇女,她是肯定不知道这年头有种保暖神器叫作羽绒服。
被家人簇拥着进了屋,李亚东下意识的打量了一眼四方桌上吃到一半的饭菜,一个炒土豆片,一个肉沫炒米粉,就知道家里条件确实改善了不少。
“小东,还没吃饭吧,你先就着这两个菜垫巴垫巴,娘这就给你做去。”
胡秀英一边说着,一边跑进后屋摸出四个土鸡蛋,又搭着凳子从房梁上割下一块老腊肉,李亚东抬头看了看,还真少,十几块呢。
“都是春喜那孩子提来的,现在住县里,时不时的回来一趟总不空手,不接还不行,扔了就走。我跟冬梅两个哪里吃得完,就都给腌了起来,当成年肉,省得过年还要买。”
胡秀英不说李亚东也知道,他娘一分钱掰成两瓣来用的人,哪里舍得买这么多肉。
“没事,娘,他以后再提东西来你收着就是,他现在也不差这点钱,我跟他不计较这个。”李亚东呵呵一笑。
胡秀英又蒸了一窝饭,添了个辣椒炒腊肉,一个韭菜炒鸡蛋。
她在这边忙活的时候,刘金菊那边也没闲着,家里还真有点好东西,一只野山鸡,前两天在菜园边的草丛里抓的,都拾掇好了,切了几个红辣椒一顿,香喷喷的一大钵,给端了过来。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饭,欢声笑语不断,基本都是大家问,李亚东答,外面世界的有趣事情。
“天安门和长城都去过?”
李冬梅眸子里光彩熠熠,作为一个即将嫁人的农村姑娘,倒也没想过这辈子有机会去首都,能借着弟弟的眼看一看,就感觉很知足了。
“去过……”李亚东笑着给她描述,这两个地方他现在都懒得去,主要上辈子去太多了。还记得有一次人在津门,心血来潮想去天安门看升国旗,连夜驱车就跑了过去。
李亚军也感觉新鲜,话头聊起来就没完没了。李亚东看得出来,二哥和四姐对外面的世界都挺向往,于是笑着说道:“哎呀,你们就别问来问去了,赶明儿自个去看看不就得了。”
“啊?”李冬梅和李亚军面面相觑,有可能吗。
李亚东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次回来他已经想通了,该挑明的事情就得挑明,不能再让家里人受苦,被骂被打都认了,只要家里人过得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你们要真想去,等什么时候找个时间,一起去,把咱娘也带上。”
“我……我也去?”胡秀英感觉不可思议,她这辈子连县城都没出过,去首都,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小东,去首都……得花不少钱吧?”李亚军摇了摇头,寻思着这种想法在脑子里过过瘾就好了,哪里真敢想。
“不差钱。”
第八十八章 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