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人家是本地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帆这边的业绩最近确实有所下滑,不过他有他的张良计,李亚东也有自己的过墙梯。
按照原定计划将销售科的人向海淀周边渗透,那些商贩见都没见过这样的好玩意儿,一件财神爷临门的大好事,哪有人能抗拒?
所以不出几天,一帆贸易公司就缓过神儿来,许多福打亲情牌的这套战术,也就不攻自破。
锦上添花的是,历经小半月的南方之行,田磊回京了,并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成功拿下微型录音机的京城代理权。
那可是市面上目前最畅销的南方货,利润也最高,一部卖出能有四十块的赚头。
一帆贸易公司率先摸到南方,总归有些优势,一段时间的业务做下来,与工厂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信任”二字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在工厂领导的眼里,份量自然要高过二发贸易公司。
“东哥,你是不知道,隔壁那个姓许的倒是贼精,找人把我们的商品一样一样的买过去,然后就按照包装盒上的地址找到工厂,纯粹就是捡现成的,我说他们卖的东西怎么跟咱们一样。”
田磊还带回来了一些八卦消息,李亚东听罢呵呵一笑,懒得发表意见,一点小聪明而已,难成大器。如果把他和许多福对调,绝对不会耍这样的小聪明,而是应该下大力气去找更好的货源,让公司产品具有绝对竞争力。
“其他的工厂呢,谈不拢?”
田磊刚从火车站回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灌了一大缸水后,摆手道:“不一样,我大约打听过了,南方那边目前虽然向京城供货不多,但总归有一些,都是老关系,肯定不能说断就断,而这款微型录音机不同,新产品,目前京城除了咱们,也就隔壁拿了一次货,所以费了点功夫总算谈了下来,不过对方也有条件。”
“哦?”李亚东靠在椅背上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讲起来太麻烦,你看看这份协议吧……”说着,田磊从黄褐色的公文包里掏出几张纸递过来。
李亚东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冗长的说明性文字也就直接省略了,只将重要之处认真看完。
总的来讲对方还算有诚意,没有提出额外的费用,但要求一帆贸易公司每月拿货不得低于1000部,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京城代理。
一部微型录音机的出厂价在一百元左右,1000部也就是十万块,条件其实挺苛刻的。
这也就是李亚东,换作隔壁的许多福,八成是吃不下的。
“怎么样,东哥?”田磊还有点小紧张,这是他能谈到的最好的结果,人家副厂长说了一句话,其实也挺有道理——既然你们公司有这个野心,就要拿出与野心相匹配的实力,否则我们工厂为什么要因为你们去放弃整片森林?
虽然临行时李亚东跟他说过,后面不会差钱,但不差钱这个概念其实挺模糊的,有多少钱才算不差钱?
他觉得现在的东哥就不差钱。
要知道十万块的货款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拿上个月来说,公司的总货款支出不到五万块,而如今这一件商品的进货预算,就抵过去的两倍多。
他很担心东哥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毕竟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他十分清楚,账面上其实并没有多少钱。
而他所说的海蓝那边的生意,真的有这么好赚?
“我就问一句,这个微型录音机好卖吗?”
“当然好卖了!”田磊回道:“公司现在一件存货都没有,前几次进的货不多,基本刚一到店就被那些贩子们瓜分了。”
“那不就结了。”李亚东摊摊手道:“既然拿下了独家代理,又是紧俏商品,就不要把它当成负担,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咱们要适当调整经营策略,以后就将微型录音机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名声要打出去,至于钱的问题,你就不必操心了。”
“这样自然最好……”田磊一听乐了,最难的事情就是钱,既然钱的问题东哥信心十足,那他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刀阔斧的干一把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他暂时没说,因为对方只是口头承诺,算不算数还不一定。
人家副厂长说了,只要一帆贸易公司能每月拿货不低于5000部,并且稳定三个月,就将整个北方的代理权交给他们来做。
这句话田磊可是记在了心上,权当接下来的奋斗目标。
田磊回京之后,李亚东也就清闲不少,最近他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公司坐镇。
时间已至十一月末,京城的气温大概不会超过十度,前几天李亚东还往百货公司跑了一趟,实在太冷了,添了几件过冬衣服,如今整个人包得像个粽子,倒是突然怀念起来了海蓝。
蒋腾飞那边每周末一个电话,从海关和丰田办事处那里打听到的消息,车子已经上了海运,一切正常,不出意外的话最迟一周内就能到港。
这边的联系方式已经告诉他,李亚东也时刻做好着离京的准备。
这天中午,下课后没什么事,吃过饭的李亚东就一路晃荡到静园,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忙,他有一阵子没过来了。
走进诗社的活动室,发现果然变了模样,崭新的桌椅板凳排列整齐,墙边还弄了几个木头架子,上面摆放着社员贡献出来的诗集,还有大家认为写得不错的得意之作。
大概因为中午的关系,诗社里的人不多,只有三五位社员稀稀拉拉的坐在那里看书,苏薇没见到身影,不过社长萧峰倒是在。
作为社长,他付出的自然要比别人更多,诗社活动室的钥匙就在他这里,除了正常上课外,他一般都在。
“诶,李学弟,你可算来了……”
萧峰略一抬头就发现了李亚东,还好一阵数落,说他错过了好多社团活动,感觉很可惜。
“李学弟,你是不知道啊,最近社里出了不少佳作,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来,我找给你看看……”
看得出来萧峰是真心喜欢诗词,说起这方面的事情眼睛都是亮的,李亚东其实并抗拒阅读好的诗词陶冶情操,只是挺担心这个年代的学生们写出来的东西过于无病【创建和谐家园】,污了眼睛都是轻的,主要怕伤了思想。
好在萧峰品位不低,从书架上找出的几张手稿都还不错,算得上档次货,李亚东虽然写不了诗,但自认品诗的眼光还不差。
“对了,李学弟,过几天社团准备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趁着天气还不算太冷,去北海公园那边荡舟湖面,找找灵感,你可一定要参加啊!”
“必须的嘛!”
李亚东一听乐了,去公园玩,还要划船,差点就没脱口而出“我要跟苏薇一条船”。
脑子里灵光一现,不禁问道:“萧社长,听说去那边划船的人挺多的,咱们有多少人啊,要不要提前定一下,别到时候找不到这么船啊?”
“这个……我倒还真没考虑到。”
萧峰蹙着眉头一阵沉吟,“对,还是你想的周全,是应该提前准备一下,那我明天去看看……”
李亚东接话道:“诶,别呀,这种小事那用得着你出马,你把社员名单交给我,保证给你安排得妥妥的。”
萧峰想了想,他确实琐事比较多,于是就按照李亚东意思,将社员名单给了他,另外还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大团结,笑着说道:“这还是你上次赞助的钱,没用完,那边划船要钱,你拿着。”
李亚东直接给他推了回去,“萧社长,又跟我客气了吧,社团活动,责无旁贷,你老提钱干嘛。”
说罢,就拿着名单走了。
萧峰望着他的背影,无比感叹道:“多好的一位社员啊,要是能多抽点时间常过来就好了。”
第七十九章 汽车到港
李亚东煞费苦心的安排好了诗社的北海公园之行,“合理”的将自己和苏薇分配在一条船上,好容易营造了一场浪漫的二人世界,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活动开始的头一天,蒋腾飞那边传来消息——货轮到港了。
所以他天生大概就没有追女孩子的命。
京城这边的事情略微交代了一下,赵无衣虽然感觉他老是请假有些不妥,但总归没有横加阻拦,公司有田磊坐镇也不必担心,让他稍加留意隔壁的二发贸易公司后,当天下午,李亚东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依旧是漫长的三天旅途,这次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于是在第三天的下午,成功抵达海蓝。
再次来到汽车市场,里面的情形与一个月前几乎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潘记车行。
早前的潘记车行货源紧缺,生意凋零,门前仅停着两辆价廉利微的菲亚特126p,除非那些内地的倒车贩子,真正上岛购车的老板几乎看都不会看一眼。而如今,那两辆大头鞋车早已不见踪影,商铺外面并不宽阔的空地上,紧凑的停放着十辆崭新的白色丰田皇冠。
想要买车的人手里提着现金都快把店门给踏破了,潘有利疲于应付的同时,心里也是得意的很,头上挂了好几个月的“低端”、“廉价”的标签,总算可以撕去,市场上同行的态度也热络不少,那些从来不屑于过来串门的“大老板”,现在也会笑呵呵掏出一包红双喜呈上一根,尝试着询问一下是哪里搞到的货源。
这些车要卖的话早就被人一抢而空,但潘有利不敢擅自做主,再加上蒋腾飞也不会让他这么做,用他的话讲“一切等东哥来了再说”。
所以潘有利见到李亚东时,那个激动啊,千盼万盼,可算把这位财神爷给盼来了,这几天他可谓度日如年。
李亚东先看了看车,不愧是“大超”,豪到不行,在这个年代就配备了液晶仪表盘、电动升降车窗,以及电子恒温空调等高端配置,弄得他自己心里都痒痒的想搞一部开开。
十辆车都是白色的,这跟八十年代日国刮起的“白色风暴”有些关系,其实李亚东个人认为有棱有角的七代皇冠应该配黑色更大气一些,不过黑白永远都是经典,想必国人也不会在意这个。
与潘有利寒嘘片刻后,李亚东就将视线转移到胡须拉渣的蒋腾飞身上,这家伙穿着白色两根筋,印花大裤衩,脚下是一双人字拖,果真熏陶出了一点海岛风情。
“怎么弄得这么颓废?”
蒋腾飞哭丧着脸道:“东哥,你要再不来我就彻底废了,天天睡了吃,吃了睡,就跟猪一样,也不敢跑得太远,万一出点纰漏,怕耽误了正事。”
所以从前浪惯了的他,确实是规规矩矩的在这里守了一个月。
“辛苦了,这笔买卖做成算你头功。”李亚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蒋腾飞嘿嘿一笑,出奇的没有问这个“头功”能抵多少钞票,此刻就想早点回到京城,有生以来第一次,他居然怀念起了那个破破烂烂的家,也怀念里面住着的人,还有他的那帮难兄难弟们。
“小潘,有准客吗?”
“那还用说?”提起这茬,潘有利顿时来了精神,“李老板,不是我吹,只要你点头同意开卖,这十辆车我保证一天之内全部脱手,再花两天时间帮客户弄出岛,到时直接现金提回来,钱货两清。”
李亚东笑着点头,这些事情交给内行人来办确实轻松不少,据说汽车出岛也有很多猫腻,方方面面都要打点,如果让他一个外行人去办,指不定花的冤枉钱要比潘有利的佣金都多,还麻烦。
“那价格呢?”
“还能涨一点。”潘有利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道:“最近岛上来了一批江浙的大老板,不差钱的那种,点名就要大超,市场上没几家有这么多现货,我已经初步接触过,争取谈个整数。”
他说着,竖起一根大拇指。
“哦?”李亚东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因为上次来的时候他其实已经了解过,按照正常的市场行情,一辆皇冠也就九万四五的样子,若是十万的话,一辆可就多赚了好几千。
“温州佬?”
潘有利点头道:“八成就是了,就他们那边的人干什么都喜欢组团。”
李亚东呵呵一笑,“行,你要真能这个价格出手,我也不亏待你,到时佣金翻番。”
潘有利猛地眼前一亮,“好!”
既然李亚东已经来了,并且授意可以开卖,潘有利也就正式操办了起来,蒋腾飞依旧陪同,毕竟是到了百万级别的大生意,再没顾忌也要小心谨慎一些。
至于李亚东,这些跑腿、讨价还价的事情,现在的他也懒得亲力亲为,他对潘有利或许还有一丝戒心,但对蒋腾飞无疑是信任的,所以只需等着收钱就行,话说近百万现金,怎么带回去可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空闲出来的三两天时间,李亚东也没打算浪费,他决定去一趟三亚,那里还有个姑娘等他兑现承诺,“诚信”二字也是他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半辈子,学到的第一准则。
一个商人不可无信,否则将寸步难行。
在海口小住了一晚,李亚东依旧和蒋腾飞住在一起,晚上还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
蒋腾飞听完后就回了一句,“东哥,你放心,谁要敢黑了这笔钱,我就要了他的命!”
一九八四年,一百万巨款,的确足够买命了。
也足够让一个人豁出命。
于是第二天,李亚东轻装简行,出发前往三亚,沿途他仔细留意了一下,没发现岛上有什么太大变化,特别是临近三亚时,他整个脑袋都伸到了窗外,依旧是那么穷困潦倒,也见不到街上有明显增多的游客。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切如常,今天的三亚湾真的会带给他意外之喜?
第八十章 三亚湾的变化
大巴到站后,李亚东找到一辆蹦蹦车,抱着怀疑的态度准备前往三亚湾一探究竟。
而上车后,瘦骨嶙峋的老师傅的一席话,却让他心里的那点怀疑,演变成了惊讶。
“这位老板是从海口过来的吧,你们这些做大事的人耳朵就是灵,老远的事情没几天就摸准了,这几天我还真拉了几个像你一样的大老板。”
李亚东很容易从这段话中捕捉到关键信息,不由问道:“摸准了什么?”
“啊?”这回该轮到老师傅惊讶了,“你不知道?”
“知道啥?”
老师傅侧头打量他一眼,见他表情不像作假,于是便笑了,“那这位老板你可赶上趟了,我跟你说,三亚湾那边现在老热闹了,你们这些大老板肯定喜欢。”
李亚东楞了一下,心想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