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其实这些店铺里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商品很少,不过这个年代大概能跟电沾边的东西,大家潜意识里都会觉得很高档。

      如此说来,在日后的中国硅谷里卖家电,似乎也就无可厚非。

      卖bb机的就相对较少,毕竟中国的第一家寻呼台是去年才建立的,不过李亚东总算找到两家,停好自行车后,选了一家门外小黑板上写着“免费入网”字样的走了进去。

      不管是多大的老板,如果不计较场面,贪小便宜的心态总归都有。当然,就他而言主要还是图方便。

      商铺里不光只卖bb机,家用电器也有不少,得知李亚东要买bb机,带着大金扳指的中年老板明显殷勤得多。

      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李亚东询问了一下价格,一部bb机接近五千块,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年代盖幢小洋楼外带豪华装修都绰绰有余。

      好在李亚东心里有点准备,他上辈子九十年代曾买过一部,那时摩托罗拉等通讯大佬已经进入中国,bb机市场竞争异常惨烈,可即便如此,当初还是花了两千多大洋。

      砍价是必须的,甚至还上演了一场“不卖就走的戏码”,最后两部加在一起,价格敲定在九千五百块。

      入网的事情对方包办,外送了两只皮套,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几摞钱,李亚东得到两只印着英文字母,甚至连什么牌子都不知道的数字bb机。

      隐晦的打听了一下进货渠道,不过老板警惕性很高,只说这买卖一般人做不了,要门路。

      离开店铺后,李亚东选了一部别在腰上,靠近里侧,外套刚好可以遮掩住,不至于被人一眼瞧见。

      趁着时间尚早,又在市场上转了转,可以做的生意不少,但能引起他兴趣的几乎没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高科技不是他想要的,寻思着大概时机未到,也就不再强求。

      出于市井小民的心态,一直想找到联想,可几乎转遍了整个中关村都没找到,也是很奇怪。

      最后推着自行车路过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不经意间透过院门向里面瞅了一眼,当瞥到门口传达室外站着的一个中年人时,眼珠子猛地一凸。

      “老柳!”

      幸亏隔着一定距离,老柳同志没有听见,此时正和一位带着铁框眼镜、年龄稍长的中年人谈论着什么。

      “这是……老倪同志?”

      李亚东感觉自己走了运,这么难得一见的场景都被他撞见了,联想创始之初最大的两位功臣含笑同框,要知道十年之后这俩人可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原来联想起初是在这里。”李亚东恍然,他记得联想是在八四年创立,不过并不清楚其中细节。

      看模样旁边那间简陋的传达室,应该就是他们的公司驻地,还真是够寒酸的。

      这时李亚东就在想啊,要不要趁机雪中送炭一把?

      指不定老柳同志感激得涕泗横流,大手一挥,刷刷两下,百分之十啊,或是二十的股权就直接转让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白日梦吧。

      看眼前这情形,此时的联想八成还不叫联想,背后的boss自然就是中科院无疑。

      其实能见到老柳同志,这趟就不虚此行。能见到老倪同志,就完全是意外之喜了。

      国人大多知道老柳,却不太熟悉老倪,其实这位才是真正的人才,联想起初的汉卡和微机都是他一手研发的,随后大约在九四年的时候,他与老柳在公司的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老柳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搞自主品牌建设,而老倪则坚持技术唯先,着重于芯片的研发。

      老柳无疑是成功的,但实事求是的说,老倪也不一定就错了。如果联想真的在这个年代就开始研究芯片,也许会忍辱负重几年,但未来的成就不见得会低。

      华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厚积薄发,中国思科可不是白叫的。

      好容易碰到日后的中国商业教父,还是那股市井小民的心态在作祟,李亚东此时真想隔着计算机研究所的大门嚎一嗓子,“老柳,要投资不?”

      想象一下老柳同志满脸期待的模样,李亚东感觉还是挺过瘾的。

      不过这种想法也就自嗨一下,一来在没有稳健的根基之前,他还不想和这些日后的商业大佬有所交集,他要真敢打联想的算盘,一着不慎,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孙融创。

      二来,手头上现在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民币,大头刚才已经买了bb机。

      且行且珍惜,现阶段还是猥琐发育比较妥当。

      第七十五章 诗社

      燕园里枯燥的学习生活总算起了一丝涟漪,当然,这是相较于李亚东来说。

      社中独立出来一个诗社,郭琦大概实在不厌其烦每日跟着孙卫国和徐泽政这俩人赶场子跳舞,主动报了名,打算自己找点乐子。

      他本就有些诗词功底,入社自然不在话下,进入这个小团体后带回来一个消息……

      “东哥,千真万确,苏薇就是咱们的副社长!”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李亚东自然不会错过,当即没有二话,“走,去报名。”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大概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会个屁的诗词哦。

      诗社在静园的六号院里申请到两间活动室,规模尚可,举办小型诗会不成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寒酸,室内可谓家徒四壁,甚至连最基本的桌椅板凳都无法保障,学校能批准活动用地就算不错,再奢求什么,明显不切实际,以至于人流稍微集中一些,大家就得席地而坐,实在有损诗人儒雅的形象。

      郭琦带着李亚东来到这里时,可能因为创社之处的缘故,骨干成员基本都在,作为副社长的苏薇自然也不例外,俩人似乎有某种心灵感应,一眼就对上了。

      “你来做什么?”

      “入社啊。”李亚东呵呵一笑,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对不起,不收。”

      “诶,你……”

      李亚东刚想争辩两句,这时几名社团骨干听到动静,围了过来,为首的一个面相刚毅的国字脸男生笑着问道:“怎么了,苏副社长?”

      “萧社长……”苏薇很想解释一下,不过欲言又止。能怎么解释?告诉大家这人老是阴魂不散,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生活?

      这种话在这个年代是难以启齿的。

      旁边的李亚东听到她的这句称呼后,不由眼前一亮,一山更比一山高,似乎运气不错,撞上了一号领导,恶人先告状道:“是这样的社长,我想入社,苏副社长不让。”

      “哦?”与使降龙十八掌的那位哥们同名的社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很认真的说道:“苏副社长既然这样决定,肯定有她的道理。”

      李亚东听罢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有个屁的道理,就是公报私仇。

      苏薇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那模样似乎在说,小样儿,让你嘚瑟,知道这是谁的地盘了吧?

      李亚东气得牙痒痒,眼珠子一转,义正言辞的说道:“社长,你们诗社可以拒绝我,却无法熄灭我内心熊熊燃烧的诗词之火!”

      说罢,拍了拍旁边脸都憋红了的郭琦的肩膀,猛地一个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留给众人一个悲壮的背影。

      李亚东脚步向前,同时嘴里也没闲着,当他数到“3”时……

      “这位同学请等等。”

      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一抹弧度,不过很快收敛起来,诧异的转过身来。首先看到的就是苏薇咬牙切齿的表情,然后才是萧峰社长略带欣赏的目光。

      “这位同学对诗词如此热爱,想必功底一定不差,不知可有佳作诵读一下,作为入社的评判。”

      李亚东听罢下意识的望向郭琦,见他点点头后,才暗叫一声不妙。娘的,刚才太激动忘记打听这回事,原来入社还有条件,失策啊……

      郭琦其实也不知道他有几斤几两,总感觉东哥见识很高,想来不是绣花枕头,正值诗词蓬勃的年代,总归有那么一两首称心之作吧。

      “那个……麻烦稍等,我想想……”

      李亚东确实得想想,事到如今也只能“借鉴”一下,不过这借鉴也不能胡乱借鉴,首先要符合年代特征,其次还得捋清楚哪些诗词未问世,万一撞了诗,可就贻笑大方了。

      本来肚子里的墨水就不多,想捋清楚这些并不容易,众人一等就是好几分钟。

      苏薇乐得咯咯直笑,“李同学,实在不行就别勉强。”

      李亚东气结,心想在你面前,老子能不行?

      正准备憋一个大招,反正海子学长已经毕业,也不怕遇见尴尬,就把他写于一九【创建和谐家园】年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拿出来,惊不傻你们?可就在这时……

      “滴滴,滴滴……”

      “什么声音?”众人面面相觑,然后遁着声音,又将目光聚回他身上。

      这就比较尴尬了。

      “那个……是我的bb机。”忘记调震动,不查看一下它就一直叫,李亚东只能挠着脑壳回道。

      “bb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玩意儿作为高级知识份子的他们自然听说过,然而也仅仅是听说。

      “这东西……好像一个要四五千块吧。”一个穿着波司登羽绒服、扎着利【创建和谐家园】尾的学姐,弱弱的提了一句。

      “嘶……”

      现场冷气直嗦,饶是郭琦和苏薇都满脸诧异,他俩约莫知道李亚东不差钱,但也实在没想到能有钱到这种地步。

      四五千块,什么概念?

      郭琦就算了,寻思着反正东哥越有钱越好,以后跟着蹭饭也不存在心理负担。而苏薇心里却不自觉的想着:这家伙身上的一个摆件,居然胜过她整个家。

      “诶诶诶,我说……咱们还是弄正事吧。”李亚东尝试着将大家的思想拉回来,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开音量,主要这bb机买来后今天第一次响,实在忘记了这一茬。

      “对的,大家还是听听他的诗词吧。”苏薇深吸一口气道。

      李亚东笑了笑,立正站好,已经做好了起手式,准备来场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尽量不辱没海子学长的颜面,可就在这时……

      “好了,李同学,恭喜你成为诗社一员。”

      “啊?”李亚东一阵错愕,有种做好了一桌子菜,却被客人放鸽子的感觉。

      萧峰淡淡一笑,也不解释什么,让他先熟悉一下,说是晚点找他谈点事情。

      等到人群逐渐散去,苏薇显然有些不解,认为这不合规矩,狠狠地瞪了李亚东一眼后,跑进去找到正在装订诗集的萧峰。

      “我知道你有想法……”

      不等她开口,萧峰率先说道:“但是苏副社长,请你转身看看,咱们的条件实在太差,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可是……”苏薇约莫明白他的意思,只是总感觉哪里不好。

      “咱们原本就计划出去找赞助,如今碰到了,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那是大海捞针,这个显然更加靠谱。况且看得出来,那位李同学确实热爱诗词,吸纳进来总归不是坏事。”

      作为诗社副社长,苏薇对社团当前的窘境自然清楚,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萧社长的做法没有错,可那家伙真的热爱诗词?

      她对此深表怀疑。

      再说李亚东,在诗社转了一圈后,就离开了的静园,找到一个小卖部,拨通公司电话,没好气道:“怎么了?”

      公司里的固定电话昨天才装好,想不到今天就给他惹了一身腥,看来以后想在诗社低调泡妞是不可能了。

      电话那头传来田磊气喘吁吁的声音,“东哥,隔壁开业了!”

      第七十六章 二发贸易公司

      许多福最近春风得意的很,长春那边的君子兰摊位卖断了货,手下人正四处寻找货源,索性自己就回京玩玩,哪知堂舅手上有张批文,一门心思的想弄过来,虽然最后被别人抢了,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更赚钱的门道。

      说来还得感谢那个姓李的小子,望着年纪轻轻的,能耐倒不小,他咋就没想通这么简单的道理呢?

      把南方的稀罕物件儿倒到京城来卖,也就跑跑腿的事情,利润至少对半赚,简直一本万利。

      不过现在入手也不算晚,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便宜一个外地人?海淀可是他的家,没理由自家的钱让别人赚走。

      他得想办法让那小子滚蛋,自己独吞了这聚宝盆一样买卖。而首先第一步,就是把公司开到对方隔壁,给对方一个信息:老子跟你卯上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