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土鸡蛋个头小,李亚东估摸了一下,约莫十个才有一斤,再加上材料费,一个成本大概在一毛两分钱。卖到一毛七八是他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主要考虑到乡里乡亲的缘故,不然卖到两毛也不算过分。
“事先说好,坑人的事情我可不干。”张春喜很清楚李亚东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事情就基本没跑。钱谁不想赚呀?只是他很疑惑一个鸡蛋凭啥卖这么贵?就因为用那些都没人愿意去采的野茶叶煮了一下?
瞧,这就是当下淳朴的劳动人民最真切的想法,他们潜意识里会对每一种商品有一个自己的价格定位,想让他们将一毛钱的东西卖出两毛钱的价格,那是几无可能的,首先心理关就很难过去。
“坑你个大头鬼,我卖的是货真价实的鸡蛋,又不是空气,人家想吃才会买,难不成我还能拿把刀强迫人家?”李亚东认为很有必要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商品价值观,否则这家伙肯定跟上辈子一样,靠着木匠手艺给别人打了一辈子工。
“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张春喜若有所思的揉了揉下巴,“那走吧,先去采茶叶,我倒想看看你还能把鸡蛋煮出肉味来是咋的。”
李亚东不由冷哼一声,还真别激他,这有何难?一份赛螃蟹能吃到你怀疑人生。
张春喜脑子转过弯来后,寻到一块山草肥美的区域,将手里的栓牛绳全部放开,系在旁边的一颗歪脖子树上,就让老牛在四周打转儿,等有空过来牵走就行。从他娴熟的动作上不难看出,这种事情应该是经常干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家的栓牛绳长达十米的缘故。
采茶的过程中没有波澜,就是费了些时间,倒是回去取鸡蛋的时候,张春喜遇到了一点麻烦,主要他娘前几天刚去过镇上。最后把鸡圈翻了个底朝天,才好容易摸出来两个沾着新鲜鸡屎的鸡蛋,再加上家里这几天攥下来的,一共才七个,还不够一斤。
他娘也是骂骂咧咧的说道:“让你放牛不好好放,就这么几个鸡蛋还要拿到镇上去卖,平时咋不见你这么勤快?”
“没事,少就少点,这不才刚开始嘛。”李亚东示意无碍,也没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再说今天尝试一把如果可行,以后也不能全指着两家的几只老母鸡,那能有几个蛋?
“啥东西才刚开始?”他娘狐疑的打量了李亚东一眼。
“婶儿,是这样的……”
“诶诶诶!”李亚东刚想解释一下,就被张春喜给打断了,“娘,没什么,那我走了……”
这件事情李亚东并没有打算瞒着张家人,毕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他们暂时帮忙保密就行,他自信这点面子还是有的,鬼知道张春喜这货突然抽了什么风。
村子距离镇上有些路程,俩人这次也没有自行车,倒是吃了不少苦头,主要天气实在太热,约莫花了半个小时赶到镇上后,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镇子不算大,跟县里是没法比的,就是跟乡里也有一定差距,真正的街道只有一条,两旁除了几家供销社的店铺外,剩下的都是民房。
与前两年明显不同的是,现在镇上已经有了一些小商小贩,人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去审视他们,有些人还在背地里偷着乐,等着工商来人将他们全给抓走,可等呀等,小贩们还是过得好好的,街上的地摊不减反增。
这大概就是中国第一批嗅到市场经济商机的人,他们现在虽然被很多人瞧不起,但天知道日后这些人中会诞生多少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张春喜的小姨就住在这条街道上,家门口正对着一家国营包子铺,俩人上门后照实说明了来意。
他小姨名叫蔡小惠,三十出头的年纪,身姿丰腴,以农村人的眼光来看算得上俊俏。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望向张春喜问道:“你娘知道不?”
“那肯定知道呀。”张春喜脸不红心不跳的扯着慌,这是一项令人艳羡的技能,李亚东自认就不太擅长。他有着自己的思量,寻思如果这件事情真像李亚东说的那么靠谱,等晚上回去再给家人一个惊喜。
天知道自从预考失利退学之后,他过得有多憋屈,一个老大爷们成天闲在家里,跟个废人一样,家里田地又不多,想出力气都没处使去,现在倒成了个放牛娃,他迫切的想做出点事情来证明自己还有价值。
蔡小惠点了点头,又问道:“茶叶蛋是个什么东西?能好卖吗?”
既然她姐都同意了,她自然也没意见,相对于长期生活在乡下的姐姐来说,她的眼光要更开阔一些,政府现在好像已经默许了小商贩的存在,唯一令她担心的是,茶叶蛋这东西以前没听过,会有人买账吗?
“姨,你就放心好了,这东西在别的地方火得很,咱们这儿肯定也能行。”李亚东也随了张春喜的叫法,拍着胸脯说道。
蔡小惠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这孩子她是听说过的,既然人家大学生都这么说了,那一准错不了。这种信任是没理由的,这年头的大学生自带光环,就是与众不同。
于是不再多说什么,刚好不到饭点,就腾出灶台来让他们自己折腾。
李亚东自掏腰包买来食盐和酱油,这点钱是不能省的,毕竟张春喜是张春喜,他是他。总不能借了人家的锅碗瓢盆还得用人家的调料吧,这道理上说不过去,就是烧的柴火和煤球他都打算记笔账,等哪天不干了一起结。
万事俱备,他开始制作茶叶蛋。
第七章 别拿人情当消费
茶叶蛋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老少皆宜、吃了一个不过瘾的程度,还是有些技巧的。
就拿烹煮的时间来说,大多数人偏爱久煮,支起一个煤炉子将鸡蛋放在上面慢慢熬,这样一来茶叶蛋往往越煮越咸,渐渐地也就不再那么美味。
关于茶叶蛋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书中记载道:“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
那个年代几乎没有钟表,多以敬香为时,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敬一炷香,所以袁牧所说的“两支香”,即为四个小时。
我们总认为古人是愚笨的,但有时候你又不得不承认,“老祖宗”这三个字也不是白叫的。李亚东曾经就为此特地做过实验,将二十四只鸡蛋用小火温煮,每隔一个小时取出一只,分别盛放,最后依次品尝,发现煮了四个小时的茶叶蛋咸淡适中、口味最为香浓。
至于他为什么会做这个,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上辈子他就是靠餐饮业起家,后来有了两家餐厅。
李亚东倒没有一直霸占灶台,只是将生鸡蛋用白水煮熟,然后滤水颠碎,刚好蔡小惠家有煤炉子,放入用纱布包好的茶叶,再重新加入清水后,就放在上面煮。真要占着灶台四个小时,肯定要耽误人家做饭,那就不好意思了。
一口大铁锅在炉子上咕噜噜的煮着,张春喜看他三下五除二的放完盐和酱油后就不再理会,一脸狐疑的问道:“这就好了?”
“好了,等着出锅就行。”
“这不就是水煮蛋嘛,顶多有点盐味,就这样敢卖一毛七一个?”张春喜对此深表怀疑,感觉自己被坑了。
李亚东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会,跟这种思维固化的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还是用事实说话比较好。
不大会儿功夫,蔡小惠的丈夫冯国庆回来了,脖子上还骑着一个穿开裆裤的小毛孩。
“亮亮,来,让表哥抱抱。”
小毛孩刚开始还有点抗拒,不过被张春喜逗了一会儿后,就直接将他爸妈无视了,成了表哥【创建和谐家园】后面的小跟班。
等到中午的时候,蔡小惠烧了一大锅饭,自然少不了张春喜和李亚东的,张春喜倒是没啥感觉,可李亚东就有些不太自在。
这是他之前欠缺考虑的事情,他想的是长远生意,今天这一顿饭还好说,仗着张春喜的脸皮蹭一回,可如果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天天在人家蹭饭,那就成了耍流氓。
四个人坐在院子里的一颗没有剪枝的桔子树下吃饭,亮亮在一旁的空地上玩弄着自己的铁皮跳蛙,李亚东斟酌了一下后,说道:“那个……姨夫,姨,往后我俩肯定还要打扰一段时间,中午也没地方吃饭,要不就在你们家蹭个火,一天每人给三毛钱。”
“这孩子,说什么呢,姨家里还能差你俩一口吃的?”一听这话后,蔡小惠放下筷子,板起脸来。
倒是一旁的冯国庆看了媳妇一眼,没有说话。
这年头谁家又能好过多少,他家虽然住在镇上,但真计较起来不见得就比乡下富足,起码乡下人不用为口粮发愁。他也就是在乡镇小厂里谋了份差事,手头有点活络钱,但平时什么都靠买。
“姨,你千万别误会,你看啊,我们是来做买卖的,没理由我们赚了钱,却把你们给拖累了,真要这样的话这饭我可没脸吃。”李亚东一番话说得真诚,顺势放下碗筷。
“这……”
“好了小姨,就这么办!”张春喜开口打了圆场,“我觉得小东说得有道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要是不答应,我也不吃了!”
蔡小惠见他也将见了底的饭碗往旁边一放,哭笑不得道:“行行行,姨答应你们就是了,不过三毛钱太多了,我看一毛就成。”
三毛钱都快够二两肉了,更别提还是一人三毛。她就算再苦再穷,也不能占外甥的便宜啊。
“姨,账不是这样算的,一毛钱顶多够我俩吃饭的,那菜呢?还有煮蛋烧的煤球呢?哪样不要钱买?你再推辞就真拿我们当外人了。”李亚东给她掰饬掰饬了一下,三毛钱的搭伙费是他在脑子里估算过的,不算多也不算少,能保证让人家有点盈余。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蔡小惠还真不好再推脱,笑骂道:“就数你最机灵了,要不能考上大学?春喜这孩子就没你这脑子。”
“诶,小姨,你这是明显的胳膊肘往外拐,往你外甥的伤口上撒盐呀!”张春喜一脸幽怨的【创建和谐家园】道。
“哈哈……”
有些话开口的时候确实不太容易,但说清楚后倒是少了一些隔阂,一顿饭吃得很愉快,就连始终没有说话的冯国庆都劝俩人多吃点。
“亮亮,还不赶快过来,下午再喊肚子饿,看我不打你【创建和谐家园】。”
蔡小惠端着一只印有龙凤呈祥的小瓷碗,里面盛有小半碗米饭,拌着汉菜红色的汤汁,催促儿子过来吃饭,可扭头一看却发现小毛孩不见了踪影,就连最喜欢的铁皮跳蛙都被埋在泥土里,看模样是被抛弃了。
眼神绕着院子里扫了一圈,才发现小家伙正杵在厨房门口,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吸引住了,站那儿一动不动。
“亮亮,发什么呆啊,还不过来吃饭。”
“妈,我想吃这个。”亮亮看了他妈一眼,伸出胖嘟嘟的小手指着厨房里面。
“什么东西啊?”蔡小惠不明所以,走过去一瞧,“哎哟,这味儿怎么这么香啊?”
此时茶叶蛋已经煮了快两个小时,香味渐渐开始往外弥漫,在这个炒菜都舍不得放油的年代,寻常人家哪里吃过什么好东西?这种扑鼻而来的香气,就算大人都难以把持,更别提小孩子。
“这……”
蔡小惠一时倒犯了难,关键这些鸡蛋不是自己家的,人家孩子还指着它们卖钱呢,刚还商量好了一天给她家三毛钱,她就算再没脸皮也不好意思讨来吃呀。
第八章 有一种美味叫茶叶蛋
这时李亚东和张春喜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张春喜招手将亮亮唤了过来,抱在手里笑呵呵的问道:“亮亮想吃茶叶蛋?”
小家伙赶紧点头,一脸希冀。
“那表哥跟你说哈,这些茶叶蛋现在还没煮好呢,你先乖乖吃饭,等煮好了表哥肯定给你留一个,怎么样?”
小家伙已经四岁了,懂的事情可不少,略微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这句话的可信度,以及对表哥的人品进行评估,半晌后点点头,向他妈挥动着小手,意思是要抱抱。
蹭到他妈怀里后,直接夺过自己的小饭碗,拿起勺子就往嘴里扒饭,哪有半点以前喂饭时的烦恼?
“哈哈……”
一副猴急且认真的模样倒是把在场几人给逗乐了,张春喜故意刁难道:“要全部吃完哦。”
亮亮瞥了眼碗里扒了老半天好像都没怎么动的汤饭,明亮的小眼睛里露出一股决然,大有一种“老子今天跟你拼了”的架势。
蔡小惠看了眼外甥,欲言又止,表哥给表弟吃个鸡蛋似乎也无可厚非,再多说什么就显得见外了。
小毛孩果然把半碗汤饭干得丁点不剩,为了以防表哥变卦,就连碗底都给舔了,然后将亮崭崭的空碗交给表哥审查。
“哟,不错嘛,都省得洗了。”张春喜哈哈大笑,摸着他的小脑袋瓜说道:“行了,表哥说话算数,茶叶蛋少不了你一个。”
得到表哥的肯定后,小家伙乐得一个劲儿傻笑,原本中午是要睡觉的,现在显然不用了,精神抖擞的很,搬了个小板凳就坐在厨房门口,捧着腮帮子等着茶叶蛋煮好。
时间渐渐过去,茶叶蛋的香味越发浓郁,已经扩散到了院子里,口水流了一地的小毛孩就不提了,就连四个大人都不停的吞咽口水。
另外三个是纯粹的生理反应,而李亚东是自己把自己给想馋的,嗅着茶叶蛋的香气,肚子里馋虫都被唤醒了,此刻满脑子都是红烧肉、狮子头、麻辣香锅这些美味。
自从回到这个年代基本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高考前的那只老母鸡压根不用想,如今的一日三餐全是水煮白菜,这对于口味本就刁钻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鸡蛋用茶叶来煮,居然这么香?”张春喜吸溜了一下口水,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是啊,说实话原本我还有些担心,怕这东西不好卖,现在光闻这味儿就知道肯定不用愁了。”蔡小惠同样很惊讶,看了李亚东一眼后,感慨道:“这孩子脑袋瓜就是聪明,咋能想到这么个好法子。”
冯国庆也忙不迭的问道:“是啊,亚东,你咋会弄这个?”
“哦,没什么,就是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试着做做看。”李亚东讪讪一笑,若是有第二种回答,他肯定不会撒谎。
“看吧,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冯国庆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瞥了亮亮一眼后,暗自下定决心,以后就算砸锅卖铁、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也得让这小兔崽子考上大学。
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外加一个望眼欲穿的小毛孩,等了仿佛一个世纪,茶叶蛋终于出锅了。
“别急呀,烫,表哥帮你剥壳儿。”
李亚东正在盛蛋,从大铁锅转移到一个干净的红漆木托盘里,亮亮猴急的就要去拿属于自己的那枚鸡蛋,被张春喜眼明手快的给拦了下来,然后挑了一个个儿大的,烫得左右手不停倒腾给他剥壳儿。
其实煮茶叶蛋最好是用红茶,红茶煮出来的不仅口感更好,颜色也正,用绿茶煮就少了一份“贵气”,嘴刁的人还能吃出些许苦涩感。
一颗乌亮亮的茶叶蛋很快就显露出身形,张春喜吞咽着口水将它装进小家伙的专用小瓷碗里,并嘱咐道:“等凉一会儿再吃,现在烫。”
可小家伙口水都掉进到脖子里了,哪能听他的话?接过碗来低头就是一口,烫得龇牙咧嘴也舍不得吐出来,眼珠子越瞪越大,敢情吃到了凤凰肉一样。
“有这么好吃?”张春喜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寻思着自己也尝个鲜,伸出万恶的爪子想从小家伙的碗里抠点蛋皮走,可最终没能得逞,小家伙警觉的很,护住手里的小瓷碗撒开脚丫子就跑。
“诶,你个没良心的东西!”
“行了,咱们也吃一个。”李亚东感觉有些好笑,顺手丢给他一个,意思是让他剥开,然后大家分着尝尝。毕竟现在资金匮乏,晚上还要拿钱回去交差,倒没有故作慷慨的一人给一个。
“别呀,这么贵的东西……”蔡小惠赶紧上前阻拦,之前听李亚东说过,一个茶叶蛋定价一毛七分呢,给他们几口囫囵下去多浪费呀。
“姨,没事,这吃的东西拿出去卖,可不得自己先尝尝,心里没点数敢卖这个价格?”李亚东笑着示意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