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海很蓝,李亚东曾在江浙的某个地级市待过一段时日,而南海与东海的水质明显不同,站在甲板上眺望海平面,幽蓝而深邃。

      轮渡很慢,速度约莫只有几节,不少第一次出海的客人趴在栏杆上俯望,对苍茫的海底充满了好奇,可惜他们什么都看不到,唯有船舷处翻腾出的白色浪花。

      这是李亚东坐过的最长的一次轮船,整整航行了两个多小时,饶是他,肚子里都有些翻江倒海,蒋腾飞没吐当真是个奇迹。

      最终赶在天黑之前,轮渡抵达了位于海蓝岛最北侧的秀英港,与它遥遥相对的最南边,则是日后闻名世界的三亚,不过此时大约只是一个小渔港。

      李亚东这时就在想啊,他虽然没有囤房炒房的想法,可若是在这个年代去三亚湾或是蜈支洲岛附近买块地,将来建个海滩别墅什么的自住,倒是一个挺好的主意。

      那就真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海蓝岛大概是不会缺车的,有生意头脑的人总归不少,这个时间点在港口外面,俩人也很轻易的找到出租,只是商谈价格的时候,司机却有些黑。

      “去海口城区啊,这黑灯瞎火的,路可有点远呢……”

      司机是个顶着大肚腩的中年男人,打量了李亚东二人一番后,约莫就清楚了这是内地过来买车的老板,于是眯着眼睛说道:“得给外汇,五十美金包送到地方。”

      “你怎么不去抢?”

      蒋腾飞当场就怒了,他之前听李亚东说过,也就二十几公里的路,换京城坐皇冠车撑死也就十来块人民币,这家伙倒好,开个都快散架的破面包就敢要价五十美金。

      “嫌贵?不去拉倒。”司机明显是个老油条,半点也不怕吓跑客人,他对这些大陆过来买车的老板清楚的很,还搞个旧皮包挂在脖子上,里面明显装着钱嘛,眼看天就要黑了,敢在这乡下地方过夜?

      李亚东确实不敢,出门在外,必要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这样吧,师傅,二十美金,外汇这玩意儿我们身上也不多。”李亚东拉住气呼呼的蒋腾飞,淡笑着说道。

      司机眉头一蹙,道:“不行,至少四十!”

      “三十。”

      “诶,我说你们这些有钱人,买部几万块的小轿车眼睛都不眨,坐个出租车咋就这么抠呢……”

      司机一脸晦气的招呼他们上车,主要拿不准这俩人身上到底有多少外汇,要是知道那个他早就注意到的旧皮包里全都是,估计一个子儿都不会少。

      第六十七章 偶遇故人

      司机按照李亚东的意思将他们送到了一家饭店门口,规模不算大,也就两层小楼,一楼是餐馆,二楼才是住宿,约莫能有十来间房的样子。

      好处在于在它的斜对面500米不到的地方,就是短短一年之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汽车市场,周边的空地上到处停放着崭新的车辆,即使在夜色中都能看见漆面上反射出来的阵阵微光。

      俩人在一楼简单用过餐,实在是舟车劳顿已经没了胃口,于是就拿着钥匙回了房间,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小饭店居然还挺有内涵,客房里干净整洁不说,竟还配备了独立卫生间。

      如此来讲的话,一晚上四块钱的房费倒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想想也是,能来这一片的人做的都是动辄几万块的大生意,总归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过于廉价且寒酸的房间,只怕不太好售。

      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引发竞争,竞争产生质变。一家海岛上的小饭店,其实已经率先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则。

      这一天下来可谓折腾得够呛,俩人洗洗也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先在楼下餐馆用过早餐,新鲜的椰汁倒是别有一番风味,随后就前往了汽车市场。

      由于昨晚天色较暗看不透彻,今天近距离一观,才发现这个市场大得出奇。主要是面积大,商铺倒不足为奇,甚至很简陋,有些几块木板隔出来一块空地,顶部再用茅草盖严,就算一家商铺。

      汽车都停在门口,各种样式都有,饶是李亚东都无法叫出具体每款车的名字,顶多通过车头上的标志,确认这是“丰田”的某款车型,或是“日产”的某款车型,反正90%以上都是日国车。

      由于时间尚早,市场才刚开门,除了商铺里的工作人员以外,过道上的客人并不多。

      这些销售老手一眼就能瞧出李亚东俩人是从内地来的,有些人甚至眯起眼睛盯着蒋腾飞胸口的那只旧皮包,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俩位老板,看看吧,咱们家的小轿车都是刚刚到港的,生产日期近的很,都是国外最畅销的车型,质量那是杠杠的。”

      “二位留步,只要在我们这里买车,保管手续一步到位,安全出岛,怎么样?”

      “老板别急着走嘛,看中哪款,价格好商量。”

      “……”

      商贩们都很热络,哪怕他们的汽车其实并不担心销路,只是生意人嘛,现金流十分重要,能早点出手谁还愿意等?奈何李亚东却不是来买车的,也就随意瞅瞅,不好给人家太大希望。

      这些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多不胜数,李亚东以前在一篇报纸上看到过,据说海蓝进口汽车的闸门一打开后,全国各地的投机者蜂拥而至,短短几个月时间,岛上就出现了8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也不知道真假。如果是真的话,那他们这个市场恐怕还不是唯一的一个。

      李亚东之所以来汽车市场,自然不是看车的,而是找倒车的门路,他心知肚明,这样的大市场肯定有这样的机构存在,不然总不能大家都自己倒吧?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能耐。

      而且人家汽车厂商也不是傻子,这边的销量这么高,能不设个销售点?再不济也要派几个销售人员过来吧?

      要知道据官方数据显示,在这一年时间里,海蓝高价从全国21个省市,以及中央15个单位炒买外汇5.7亿美元,用于进口汽车的贷款更是高达42.1亿元,比八四年海蓝工农业总产值还多10亿元。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别说在这个年代,就是放在日后,恐怕都没有汽车厂商愿意错过。

      在汽车市场里晃了一圈,实在是店铺太多看花了眼,倒车的门路没找到,却意外的遇到一位熟人。

      “老潘?”

      虽然对方比记忆中的面孔年轻不少,但那标志型的地中海发型,让李亚东十分笃定没有认错人。想不到这家伙在这个年纪就秃了头,也真是够悲催的。

      “这位老板,您认识我?”

      此时的潘有利远没有日后那样财大气粗,点头哈腰的,一脸谄媚,小小的店铺门口总共才停着两辆车,对比之下显得十分寒酸,估摸着逢人就得喊大爷。

      李亚东知道说漏了嘴,指着他身后的招牌,道:“上面不是写着‘潘记车行’吗?”

      “哦哦。”潘有利呵呵一笑,寻思着这家伙还真是个自来熟,关键是他哪里老了,他今年才二十八岁好吗,还没娶媳妇儿呢。

      李亚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穿着一身皱巴巴的黑西装,里面的白衬衫领口都发黑了,实在没想到日后雄霸魔都汽车行业的一方大佬,居然是在海蓝掘到的第一桶金。

      不过想到这家伙好像是南粤人,也就释然了,只是后来娶了个魔都老婆。

      李亚东当初认识他的那会儿,他已经很有钱,开了好几家汽车行。李亚东的那辆桑塔纳就是在他店里买的,同时他又是李亚东餐厅里的老雇主,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的俩人也就熟稔了起来。偶尔还会一起约个麻将,或是喝个茶啥的,算不上知根知底,但这个人单从表面上看品性还不错,兴许是草根出身的缘故,即使身价不菲,也没有什么架子。

      “俩位老板是要买车?”

      潘有利热情的招呼起来,还将他们请进铺子里喝茶,令人诧异的是,这家伙明明一副寒酸打扮,可拿出的茶叶却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就连茶具都是景德镇老官窑的精品。

      看他泡了两杯茶端过来,自己却只倒了一杯白开水,李亚东不禁暗叹口气,果然成功没有必然。

      潘有利滔滔不绝的介绍起门口停着那两辆车,明明只是两辆菲亚特126p,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头鞋车,硬是被他说成了日产公爵或是丰田皇冠一样,口才溜到不行。

      李亚东原本只是因为偶遇故人,所以才有兴致进来坐一坐,被他这么热情的招呼起来,倒感觉不好意思。

      脑子里捋了捋,寻思着既然是故交,能帮衬一把是一把,反正他的车进过来也要卖出去,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老相识。

      再加上交给内行人来卖,肯定要比他自己倒腾便捷得多,时间不等人,他深知麻烦就要来了,越快完事越好。

      第六十八章 不可思议的车价

      ps:感谢“泪汪汪的老乡”和“蓝眼睛之迷”两位朋友的书单,大家如果有书单的话,也帮忙推荐一下吧。

      ——

      “那个……潘老板,其实我们不是来买车的。”

      “啊?”潘有利不由一怔,到嘴边的话又给卡了回去,如同吃了黄莲一样难受。

      幸好没有发飙,不然可就尴尬了。

      李亚东见他有些失望,适时地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你们是来倒车的?有批文吗?”

      潘有利显得有些诧异,那玩意儿有多难搞他是知道的,主要想要的人实在太多,政府签发多少都不够,基本都落入了那些关系户或是大老板的手中。

      像他们这种摆摊卖车的,看起来像是个老板,其实都是小角色,也就赚点辛苦费,替那些倒车的大老板们打工而已。

      “有。”

      “当真?能进口几部车,什么档次的?”潘有利感觉中了头彩,迫切的想弄清楚这笔生意的规模。

      “还有档次之分?这个批文上没写,数量只有十部。”李亚东蹙眉回道。

      哪知潘有利一听这话后,兴奋得差点没蹦起来,“这么说是无规格批文,那玩意儿现在很难搞啊,十部也够赚了!”

      “哦?”李亚东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手上的批文还是紧俏货。

      “不用想了,全部进口皇冠,那车最畅销,利润也最大!”

      潘有利显得有些激动,就是给老板打工,他也愿意卖高端货啊,不仅辛苦费高,关键能提升店铺档次,只要卖了一次后,自然会有人再找他,就像人生履历,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突然想到什么,又补充了一句,“可这样就需要一大笔外汇,你……”

      他担心衣着平平的李亚东没有这么多钱。

      “全部进口皇冠?”李亚东想了想,觉得可行,这车在当下的确实风头无两,问道:“要多少钱一辆?”

      他脑子里约莫有个大概,但具体数目并不是很清楚。

      “老贵了,利润高是高,可成本也高,那种机关单位钟意的十二座大面包才四五千美金,但这车撑死坐五个人,进口价却要五六千美金一辆!”潘有利叹着气道,其实他还有句话没说,怕压低了自己的身价,让人家老板觉得不够份量。

      他门口停着的菲亚特126p,一千多美金就能进口一辆,市面零售也不过七八千人民币,有些二道贩子倒到内地去,撑死也就九千多,不会超过一万。

      “啊?”李亚东眼珠子一瞪。

      “贵吧,简直不像话。”潘有利有些忿忿不平,感觉鬼子就是在杀猪。

      可李亚东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差点没让他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地上。

      “这么便宜?”

      李亚东瞠目结舌,他其实知道这个年代不光中国穷,国外经济也不见得有多恐怖,但实在没想到一辆超豪华的皇冠轿车,只需要五六千美元就能搞定。

      这……也太便宜了。

      怪不得中央要立即叫停海蓝政府的行为,原本他猜测应该是跟外汇流失有关系,现在才意识到主要问题不在这里,而是自主汽车的发展。

      开玩笑,一辆皇冠才五六千美金,按照官方汇率,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万左右,就算按照黑市汇率也才四五万的样子,这让中德合资的桑塔纳情何以堪?

      还有一汽,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二汽呢?

      “进,全部进皇冠!”他当即拍了板。

      原本他估摸着如同皇冠这类的汽车,至少要一万美金一部,那他带来的八万多美金肯定不够,打算高端车进几部,平民车进几部。

      可你猜现在怎么着?

      他的这笔外汇就算全部进口皇冠,竟还有得多。

      “好!”

      潘有利也懒得去打听对方的背景,居然能拿出这么大一笔外汇,十部皇冠啊,想想他都激动,要知道眼下市场里汽车虽多,但皇冠同样找不出几部,主要因为太畅销,往往从港口刚卸下,就有人提着现金找上门来。

      一句话,正儿八百的香馍馍。

      潘有利干脆关了店铺,停在门口的车子用钥匙锁好,当起了职业向导,比起这笔买卖,他门口的那两辆菲亚特126p算什么,用南边的话讲:洒洒水啦。

      有他这位熟门熟路的人帮衬,办起事情来就简单得多,市场上果然有几家专门负责倒车的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是日国人还是中国人,反正普通话都说得挺溜。

      对方的第一要求就是看批文,这个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海蓝政府出具的有效批文,他们的汽车是无法进港的,就算到港卸下来,也会被海关直接查没,这个风险没人担得起。

      在中国的领土上玩,就必须遵守中国的规矩。

      确定批文没有问题后,接下来的手续比李亚东想象中要麻烦一些,还要写申请材料、跑海关公章什么的,也幸好遇到了潘有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2: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