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亚东也不多说什么,从旁边的挂钩上扯下一个围裙,系好后走进了厨房。这小子肚子里的声儿从进门起就没停过,“值了一晚上班”,估计饿得够呛。

      也没多大会儿功夫,当一碗肉丝面、外加两个荷包蛋摆在蒋腾飞面前时,这小子幸福得差点没晕过去。

      “东哥,你真是大好人呐,怪不得我妈成日念叨要让我跟你多学着点。”

      “吃你的吧,肉都堵不住你嘴。”

      “嘿嘿……”

      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吃完后,蒋腾飞心满意足的拍着肚皮出了门,没敢回家,他爸正值气头上,回家那是纯属送肉上门,直接出了大杂院,估计又去胡同里晃荡去了。

      李亚东紧随其后也出了门,走到胡同口时,倒是稍微驻足了一会儿,这里有颗几百年历史的大柳树,几位老人正坐在树底下对弈,主要刘伯在一旁摆了个修车摊,他寻思着也该弄辆自行车了,从草帽胡同到燕园也有好几里地,每天走来走去也挺累的。

      “哟,这不是小东嘛,咋今天没去上学呀?”刘伯意识到有人走近后,抬起头来一打量,笑呵呵的问道。

      “刘伯,早呢,这不上午没课嘛。”

      刘伯也是闲来无事,其实几个女儿都挺孝顺,每月都会给些零花钱,加起来也算不少。老俩口的生活是不成问题,就是闲不住,刚好又有这门手艺,所以才在胡同口摆个修车摊,赚钱和为人民服务两不误嘛。

      “刘伯,你这几辆自行车是卖的吗?”李亚东指着旁边停靠的几辆新旧不一的自行车问道。

      他倒并非搞不到一张自行车票,那玩意儿要比彩电票好搞得多,只是懒得多此一举,他可没有把自行车当成一个大物件的心态,也就代代步,能骑就行。

      “你要买车?”

      “那可不,这边到燕园可不算近。”

      刘伯明意后,摆手道:“那你别急,我家里还有辆‘永久’牌的车架子,到时按俩轱辘,再给你整副新链条,保管跟新的一样。”

      其实李亚东真心没有太大要求,不过想想也是左邻右舍的一片心意,也就受了,“那行,刘伯,感谢的话就不说了,到时直接停我家门口,多少钱跟我知会一声。”

      “就喜欢你小子这爽快劲。”刘伯哈哈一笑,“得嘞,也就这两天的事情。”

      第四十四章 这辈子大概只有你

      告别了刘伯后,李亚东来到五道口街道办。

      一个狭窄的院落,三间小平房,不时有带红袖章的大妈大婶从里面走出来,其实真正的工作人员也就几个。

      接待李亚东的是一个主任,具体干嘛的不知道,姓王,留着地中海发型,长着一张娃娃脸,很是健谈。一听说李亚东要弄挂靠,差点没高兴坏,这可是他们街道办开天辟地头一遭。

      主要五道口这边目前太过荒凉,根本没发展起来,哪有人来这里办公司。眼瞅着别的街道一个个的富得流油,可他们街道办别说捞外快了,连基本福利都很难保障,心里能是个味儿?

      “小李同志啊,请把你们公司的具体情况详细说明一下,譬如什么规模,主营什么业务等等。”王主任态度热情,一脸猴急。

      虽然知道对方这是在做“费用评估”,但李亚东还是将情况如实道来。

      所谓“挂靠”,说白了就是找个靠山,也是一种合作关系,指望着对方日后能在场面上多照应,欺瞒合作伙伴,可不算什么好主意。

      “才两幢平房的规模啊?小是小了点,不过潜力巨大,南方的商品都很畅销嘛!”

      “王主任,说实在的,目前公司还没定下,执照什么的也都没去办……”

      李亚东先给他来了一剂预防针,然后用看似商量,实则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将来是赚是赔很难说,不过不管怎样,只要我的公司还开在这里一天,每个月就交给街道办七十块的挂靠费,你看成不?”

      这个数目是在他在心里估算过的,不算太多,但也不会“饿死”街道办。

      王主任敢说不吗,话都说的这么直白了,公司还没定下,执照还没办,要是坐地起价把这送上门的福利给吓跑了怎么办?

      再说七十块也不少了,他们街道办的正式职工就六名,一个月的总工资也才一百多块钱。

      “那……那行吧。”

      价格敲定后,其他事情就好办多了,预付了三个月的挂靠费后,李亚东手里拿着一个档案袋,春风得意的离开了街道办。

      工商那边的事情他决定明天再去跑,一是因为下午有课,二是因为明天刚好要去房产局一趟,两个部门距离不远。

      下午的课程是《中国经济史》,讲的是大名鼎鼎的“庆历新政”,主要探讨老范同志富国强兵的改革政策,及其失败的原因。

      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大谈“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现象。将庆历年间的满朝文武全给批击了一遍,还评价仁宗没有一战到底的决心。

      李亚东听来听去就得出一个结论:强权不可动。再好的改革政策,若以损害大部分强权者的利益来实施的话,终将破灭。

      晚饭是在食堂里解决的,主要今天李亚东推脱不过了,上次答应孙卫国他们去跳舞,可一直没去,下课后这三个家伙就吊在他【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说什么也不让走。

      夜幕降临,朦胧的月光洒在燕园里,为这座古老的林园镀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黑夜中隐藏着骚动,遮掩了羞涩,让一颗颗不安份的心,浮出水面。

      学校里的社团不算少,其中又以社声势浩大,这次孙卫国三人带李亚东来的舞会,就是社举办的。

      还别说,人真不少,偌大的礼堂里黑压压的一片,估摸不下二三百人。

      “可怜的八十年代大学生呀,也就这点乐子了。”李亚东小声的叹了口气。

      舞会似乎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创建和谐家园】,礼堂里依旧灯火通明,一台燕舞牌录音机里放的也是抒情的曲子,十来对男女学生在众人的围观下“进进退退”,跳着那种快三慢四的交谊舞。

      “你不上?”李亚东望向身旁的孙卫国,这么猴急的催他来,来了后又杵在这里不动,什么个意思?

      “这个……”孙卫国挠着脑袋嘿嘿一笑,“这种慢慢悠悠的舞不适合我,我等着跳摇摆舞。”

      “东哥,你这不是为难孙老大嘛,跳这种舞得要舞伴才行。”

      徐泽政一语道破玄机,李亚东瞬间明悟,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敢情你们仨成日混场子,连个舞伴都没混着?”

      “东哥,把我剔除,我就是陪玩,从来不跳。”郭琦为自己正名。

      “东哥,把我也剔除,我有舞伴,只是今天没来。”徐泽政呵呵一笑,开什么玩笑,好歹也是地头蛇,连个舞伴都混不到,那怎么能行。

      “哦?”李亚东诧异的打量他一眼,“下手挺快嘛。”

      “没有……”徐泽政讪讪一笑,“以前就认识……”

      “等等等……等会儿。”孙卫国将他俩打断道:“小东同志,听你这语气……似乎带点鄙视的意味对吧?”

      “哟,被你听出来了。”

      “嘿,你牛你上啊,给兄弟几个做个表率……”孙卫国一脸不屑,“能不能行?”

      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李亚东知道这厮是在激他,不过他认了。

      眼神在礼堂里四处乱瞟,不就是请人跳个舞嘛,多大点事。这年头的大礼堂没混过,日后的酒吧还没泡过吗,能出来跳舞的女人自然有被搭讪的思想觉悟,无非就是合不合眼缘的问题。

      瞅啊瞅,瞅啊瞅,忽然,一张白皙的侧脸映入他眼帘,而他的瞳孔在0.3秒之内,骤然一缩!

      然后停顿。

      此时脑海中仿佛回响起了那首李玉玲在三年之后才会发行的《不能忘记你》。

      这是一张他永世不会遗忘的脸,即使在当初濒临死亡之时,他依然将它牢牢记在心里。它比记忆中更加年轻,但李亚东敢发誓,他绝对不会认错。

      不可能认错!

      她当初冒着生命危险想将他从起火的汽车中救出。

      他曾因为担心她的安危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出其不意。

      在茫茫人海中,他竟与她相遇了……

      “小东,小东……”耳旁传来孙卫国的呼喊,将李亚东从思绪中拉出。

      “行啊,小东同志,一来就相中了中文系的系花,别怪我没提醒你,那可是大二的学姐,而且跟小琦一副德性,偶尔会过来凑热闹,但从不跳舞,不知道多少同胞们铩羽而归,你就别再去做无谓的牺牲了,你看那边那个,不也挺,诶……你……”

      “得,好心当做驴肝肺!”孙卫国气呼呼的说道,因为某人已经头也不回的杀了过去。

      “你……你好。”李亚东来到几位中文系学姐旁边,尽量稳住心神开了口。不过这副模样在别人看来,可就是另一重理解了。

      “大一学弟?”

      一位扎着马尾的学姐咯咯一笑,打量他几眼后,一本正经的说道:“勇气可嘉,不过有勇无谋,想邀请我们薇薇跳舞的人都失败了,你凭什么认为你有机会?”

      “薇薇……那是你的名字吗?”李亚东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眼前这位长发披肩的女生,至于刚才说话的那位学姐,他理都没理。

      因为此刻他的眼中,已经没有多余空隙。虽然知道是自欺自人,但他还是想知道她是否一切安好。

      “陶露,你以后再这样我可真生气了!”被称作微微的女生没好气的白了闺蜜一眼后,又扭过来头望向李亚东说道:“这位学弟你好,请叫我苏薇,我不会跳舞,你还是找别人吧。”

      苏薇吗?

      你也好,不过我不会找别人,这辈子大概只有你了。

      第四十五章 你已经上了本姑娘的黑名单

      能遇到苏薇,是李亚东始料未及的,论兴奋程度仅次于看到母亲依然在世。

      对于这个曾在他生命中留下过惊鸿一瞥的女孩,若说一见钟情,似乎也不是,或许更多的源自于感动。

      在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之后,能遇到一个为他奋不顾身的女人,那种感动是无以复加的。即使他心里很清楚,假如那天被困在车里的是另一个男人,她依然会这样做。

      但这也不恰好说明了,这个女孩很善良吗?

      一个好似天使一样的女孩,并且与他有过一段渊源。于情于理,他这辈子都不想错过。

      晚上躺在床上,李亚东久久不能睡去,虽然邀舞被拒,遭到孙卫国的嘲笑,但此刻心里还是兴奋异常,感觉血脉贲张。

      第二天早上,精神抖擞的他如约在五道口与两位卖房者碰头,然后一同前往房产局,因为手续齐全,债权清晰,倒也没生出太【创建和谐家园】澜。

      结清余款后,获得两把钥匙,两户人家倒也挺积极,据说合伙在东城那边买了一座四合院,比海淀这边不知繁华多少,早就火急火燎的搬了过去。

      随后李亚东只身来到工商局,提交资料,申请个体户执照。给他办理手续的是一个苦瓜脸青年,态度不算友好。

      “外地人?”苦瓜脸神情倨傲,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有那么一撮人喜欢搞地区歧视,以自己生在大城市为荣,看不起那些来自小地方的人。

      日后流行这么一个段子:说魔都人自视甚高,在男人眼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都是外乡人,而在女人眼中,大概所有中国人都是外乡人。

      相对而言,京城还算好一些,起码沟通上没有障碍,也就少了些排斥。

      “卾省人。”李亚东莫无表情的回了一句,看见对方面露不屑后,又补充道:“档案在北大。”

      “噢……原来是北大高材生啊,失敬失敬。”

      瞧瞧这嘴脸。

      喜欢用有色眼镜看人的,大抵都比较势利。

      “请问我的手续有问题吗,没有的话麻烦尽快办理。”李亚东态度如一,表情淡然。

      “问题是没什么问题,但你这个未来的国家干部,弄个个体户执照,好像有些不合适吧,我们局里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苦瓜脸显得有些为难,倒不是故意刁难,而是国家干部不允许经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你也说是未来的,那就表明我现在的身份不是。”

      这件事情李亚东之前考虑过,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个体户执照,也就姑且一试,能不能行还真不知道,不行的话只能用五道口街道办的名义,田磊的身份八成也是不行的。

      “这位同志,你应该清楚,国家提倡勤工俭学,这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没哪条规定说大学生不能申请个体户执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