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他决定维系好这层关系,一顿丰盛的晚餐,就权当是他这位外乡人的回赠。

      第二天他先回燕园上了两堂课,半下午的时候去裁缝铺子收了账,然后就来到五道口唯一的一家菜场。

      好在这家任性的菜场今天没有爽约,果真开了门。

      这年头的菜市场虽然远不如日后种类庞杂,却也少了些兜售“注水肉”、“农药菜”的黑心商家,肉制品大多都是现杀现宰,蔬菜瓜果是当天从地里采摘,让人食用起来十分放心。

      品质好的食材对于一个厨子来说就是未开发的宝藏,于是李亚东喜笑颜开,尽情的穿梭在菜场中,如鱼得水。

      大杂院里有四户人家,包含他在内一共有九人,够得上一桌宴席,所以他准备十二道菜。

      依旧是用吴瘸子的三轮子载着拖回大杂院,反正他最近也没其他生意,三轮子这两天就被李亚东征用了。

      大约下午三点的时候,他开始着手准备,隔壁顾姨看到要来帮忙,被他给“轰”走了,请人家吃饭还要人家帮忙,像话吗?

      李亚东的厨艺传承了多位师傅,原本并没有固定风格,中国八大菜系的一些知名菜品都会烧,不过后来渐渐地更趋向于川菜。主要日后川人会用麻辣征服世界,他这个开餐厅也只能被倒逼转型。

      他今天准备的十二道菜种有五道是川菜。当然,老京城不喜食辣,或是说不太能吃辣,这一点他还是清楚的,所以适当会做一些改良,这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来说不算难事。

      厨房里的两口煤炉子全用上了,到了黄昏时分,菜品已经准备妥当,只差上桌,李亚东也就挨家挨户的去喊人。

      其他人都在,只差蒋家的小儿子不知哪里去了,蒋叔说了一句“别管那臭小子,让他死在外面好了”,这让李亚东明白那个未曾谋面、叫蒋腾飞的家伙,只怕不是什么好鸟。

      大杂院八个人同聚一桌,有老有少,其乐融融。

      “诶……刘婶儿,蒋阿姨,还有顾姨,你们都坐着,我一个人忙得过来,都弄好了,方便的很。”

      将她们“摁”在四方桌旁坐下后,李亚东就开始端菜。

      首先是四道凉菜:凉拌三丝、拍黄瓜、蒜泥白肉、酱牛肉。

      “小东,这些菜是你做的?”

      四盘菜一摆上桌,在座的七个人全部傻眼了。

      这些菜不仅颜色亮丽,看着就有食欲,关键还有摆盘。譬如那道蒜泥白肉,就是将猪肉弄成一个卷,里面卷有蔬菜丝,然后井然有序的码放在盘子里,上面再淋上一勺火红的酱汁。

      这哪里是寻常人家能做出来的菜?

      “不瞒各位,我学过一点厨艺,就是好久没做了,有些手生,大家将就着吃。”

      “就这,还叫将就着吃?”刘伯眼珠子一瞪,三女儿结婚的时候他有幸去过一次附近最有名的东南大饭店,那些菜顶多也就这副模样。

      “呵呵……”李亚东笑了笑,从旁边的小木柜里提出一瓶古井贡,“刘伯,蒋叔,也不知道合不合口,你俩凑合着走几盅。”

      “这是好酒啊!”蒋叔一看【创建和谐家园】都坐不住了,敢情他们院里进了一位土财主,这种好几块钱的名牌酒,居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给提出来了。

      刘伯毕竟老成持重,诧异的打量了李亚东一眼后,就将酒瓶接了过去,“得,都是一个院儿里的人,那我就不客气了,这种好酒有些日子没尝到了。”

      “老头子,少喝点,现在不比年轻那会儿,天天喝得找不到北……”刘婶儿在一旁抱怨道。

      “知道了知道了。”刘伯不赖烦的挥挥手。

      “那行,你们先吃着,我再去端菜。”李亚东会心一笑,转身走进厨房。

      “小东啊,少弄点,就看有这几个菜就可以了。”蒋阿姨在堂屋里喊道。

      “知道了蒋阿姨,没几个菜了,烧都烧了。”

      随后上来是六道热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油淋茄子、酸菜鱼、回锅肉,外加一个九转大肠。

      李亚东一道一道的摆上桌,也不看桌上几人瞠目结舌的眼神,回到厨房继续端菜去了。

      “这是大厨子的手艺啊!”刘伯都没抬筷子,光看看就下了结论。

      “可不是?就这手艺,国营饭店里的那些个厨子,只怕拍马都赶不上,你们闻闻这味儿。”蒋叔吞咽着口水说道。

      江晓晓鼻子里嗅着香气,手里的筷子不自觉的就伸向了离她最近的一道酱牛肉,被她妈一下给拍了回来,“这孩子,有没有点礼数了,猴急个啥?”

      江晓晓撇了撇嘴,悻悻然的收回手。坐她旁边的蒋婉也是忍得够呛,这么大一桌美味,这辈子都没吃过,差点没馋死她,好在她年龄够大,不然指不定还没有江晓晓沉得住气。

      “好了,最后两道了,一个四喜丸子汤,一个冬瓜排骨汤。”

      李亚东将两道汤菜上来后,也就落座了,见大家都没抬筷子,刘伯和蒋叔也就抿了一点酒,就知道大家在等他,于是抬起筷子先夹一块拍黄瓜放进碗里,然后说道:“行了各位,我真的不懂太多礼数,大家也别见外,就当在自己家一样,起筷吧。”

      “好,吃吃吃……”

      七个人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直夸李亚东的手艺高,用刘伯的话说“要甩宫老爷子家的小保姆十里地”。

      这位宫老爷子是草帽胡同里的一号人物,身份有些特殊,十分博学,深受大家敬重,如今儿女在外,家里请了个手艺不错的小保姆,刘伯有幸去蹭过两顿饭。

      大杂院里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样,众人推杯换盏,李亚东也被灌了几杯酒,一顿饭接近尾声的时候,门外乌漆墨黑的夜色里突然摸进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一脸懵逼的望着屋内的场景。

      “马大爷家两口子回来住了?”

      “臭小子,成日不着家,又跑哪里晃荡一天了?”蒋叔看见他就来气,红着腮帮子骂骂咧咧道。

      李亚东心里亮堂,八成是蒋家的儿子蒋腾飞无疑了。

      “这位是腾飞吧,赶紧过来吃饭。”说着,李亚东又从卧室里搬出一张椅子,硬是【创建和谐家园】了本就拥挤的四方桌中。

      “你是……”

      “这是新搬进来的东哥,人家可是北大学生,还不赶快叫人。”蒋阿姨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人家孩子也就比自家儿子大一岁,你说咋就这么有本事呢,不仅能考上北大,还会一手好厨艺,这将来搁哪里不能混个好前程啊,可怜自家儿子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啊,东……哥。”蒋腾飞约莫不太习惯这样的叫法,不过迫于父母的压力,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叫了一声。

      “我去……这菜……咋这么好吃!”

      其实桌上基本已经光盘了,这家伙捧着一碗米饭,就着一点九转大肠的汤汁都吃得津津有味。

      李亚东感觉有些不合适,不顾蒋家两口子的阻拦,刚好厨房里还剩点小青菜,给他单独炒了个蒜泥小青菜。这倒是让蒋腾飞着实感动了一把,随后再叫“东哥”,就半点压力都没有了。

      第四十一章 东哥,好巧啊

      喇叭裤的生意算是正式进入尾声,今天李亚东又去了一趟东升服装厂,将最后的一批五百件货全部提完,历时十六天,比约定的一个月将近提前一半。

      厂长喜上眉梢,甚至直接拍板,以后厂里超计划的物资优先供应给他,李亚东含笑致谢,没说不要,也没说要,态度模糊。

      主要东升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他了解过,讲实在的就一个字——土。

      当然,赚钱还是能赚的,只是利润不高,他有点看不上。

      至于生产主任周长兴,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还一个劲的旁敲侧击那批西裤的去向。如今生意已经做完,也不用指着他发货,李亚东会理他?

      “拜拜呢您呐。”

      这笔生意是李亚东名副其实的第一桶金,以前在家里做小吃纯属打发时间而已。三千条裤子,抛去成本和加工费,每条他净赚九块钱,也就是说,等将余下的裤子全部卖完,他将入账整整两万七千块!

      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其购买力可以打个比方:自八零年小平同志提出住房改革的总体思路之后,八一年中国第一家房企——中房公司创办,标志着中国住房商业化道路开始,如今京城的房价大约在十几块一平米,两千块就能买下一个不小的院落,这笔钱足够买下十几处房产!

      日后京城动辄十几万一平米的房价李亚东是清楚的,按理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但买房囤房?

      no!

      他大概不会去刻意做这件事情,除非未来发展需要,添置一些必要的房产。一是时间跨度太大,二是他不想成为一个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当年还在餐厅打工的那会,他结婚都是在出租房里草草举办的,中国的房价之所以这么高,人口基数庞大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炒房炒楼者。单是李亚东的人生阅历中,至少就认识三位手里拥有近百套房产的人。

      赚钱的方法千千万,何必为了这些身外之物去委曲求全呢?

      如今重来一次,那样的人生李亚东不屑。

      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接下来做什么,他目前还在考虑中,或许会开一家公司吧,将倒爷这个身份合法化。

      邱虹又来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间隔不超过三天,这让李亚东压力甚大。而且小姑娘越来越热络,似乎潜意识里已经将这当成一次恋爱,只是双方还没挑明而已。

      李亚东在谈话中委婉的表达出目前不想处对方的想法,但邱虹说没关系,她可以等,反正大学期间家里也不同意她【创建和谐家园】朋友。

      好吧,都已经定性为男朋友了。

      这天下课之后,李亚东一路晃荡到五道口,从燕园回家他是要经过这里的,看到菜场开了门,就寻思着带点菜回去。

      来到菜场门口时,旁边一个卖大碗茶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擦了擦眼睛,还有点不敢置信,走近一看后,大叫一声,“田磊!”

      “呵呵……东哥,好巧啊。”田磊穿着一身很朴素的粗线麻衣,棱角分明的脸上弯出一个弧度。

      他比李亚东要小三个月,叫声东哥也算合情合理。

      “是啊,好巧啊。”

      李亚东诧异的打量了他几眼,问道:“你咋换了身派头,还在这里卖起了大碗茶?”

      “我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他们同意我留在京城,但我二叔说,想要留在这里也可以,他会提供住处,给我办好手续,但怎样生活下去,就得自食其力。”

      李亚东约莫听他说起过,他二叔是一位军人,这种说法看似不近人情,但无疑十分正确。

      “何必呢?”李亚东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眼前这家伙虽然不是富二代,却是一个正儿八百的官二代,父亲是位镇长,那可是省会城市的镇长,自然不能跟乡下同日而语,管辖范围内肯定少不了乡镇企业,找份体面的工作不要太轻松。

      他毅然留在京城的原因,李亚东大概也是清楚的。

      “走吧,现在还不到放工点,也没什么人,找个地方坐坐?”田磊提议道。

      “好。”

      摆摊用的三轮子就放在了原地,正对着菜场大门,光天化日之下也不怕被人赶走,八三年严打的余波还没淡去,社会风气总体来讲还是十分不错的。

      俩人寻到一块路旁的空草地,席地而坐,抬头望天。

      “你应该能猜到我为什么留在这里。”

      看到李亚东点头后,田磊继续说道:“上次在火车上聊得也蛮多,我俩除了是青梅竹马外,其实还有另一层关系。”

      “哦?”李亚东露出一副感兴趣的表情,静待下文。

      田磊看了他一眼后,浅浅一笑,“她爷爷和我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友,过命的交情,我俩打小就订过娃娃亲。”

      “那……那就是说邱虹是你未过门的媳妇儿咯?”

      李亚东眼珠子一瞪,心里暗道一声好险,幸好与那丫头的几次会面中,他一直刻意疏远。否则真发生点什么,那就不是简单的撬墙角了。

      “你这么理解也可以。”田磊呵呵一笑,然后又叹了口气,“不过现在两位爷爷都相继过世,那一纸协议还算不算数,就很难说了。再加上她考上了首都的大学,而我却落榜待业中,身份也有了差别,只怕这种差别以后会越来越大……”

      明白了,李亚东总算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否则一个小伙子追女朋友追到了千里之外,还赖着不走,在这个年代未免也太过时髦了。

      “可我觉得你在这里守着她,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她好像还不知道你没回去,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她?”

      其实李亚东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总不能推着卖大碗茶的三轮子去吧?

      其实站在一个朋友的角度讲,他是建议田磊回老家的,有他父亲帮衬,在体制内混个七年八年的,未必就捞不到一官半职,也不见得就比大学生差。

      “她来找过你?”田磊似乎并不意外,依旧保持着微笑问道。

      “找过,开学这才几天时间,已经找了三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