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草莽年代》-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为是暑期的关系,算不上销售旺季,所以俩人还有选择的余地,真要到了腊月边上,哪有得挑,能抢上一台回家都得谢天谢地了。

      最终一台14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得到了俩人的一致认可,售价298元。李亚东毫不含糊,掏钱,付账,直接样机抱走,闪人。

      其实日后很多人在选购电子或机械产品的时候,总爱视样品机为糟粕,认为摆过的东西都是二手货,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事情的真相是,一些厂商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为了应付市场的检验,往往会将第一次、或头几次的产品做得更加真材实料。

      某日产汽车品牌的一款主打车型,刚上市的时候车上的一颗螺丝钉价值二十块,可几年之后,同样的位置则换成了两块钱一颗的螺丝钉。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老百姓能知道个啥?只知道现在降价了好多,以前买的人都是傻子。

      李亚东抱着电视机箱子坐在自行车后座,路过镇上的时候跟方驼子分道扬镳,他的鸭子大概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他去烤。而方驼子则推着自行车,将电视机放在后座上,一只手稳稳扶牢,哼着小调慢悠悠的返回村子。

      忙活了大半天,半下午的时候,李亚东和张春喜火急火燎的往家赶,为啥?因为晚上可以看上电视了。

      一天前村里已经成功通上电,李亚东说到做到砸了家里的那盏煤油灯,为此还被胡秀英责骂了老半天。

      “小东,你回来了,告诉你一个秘密。”李亚东刚一回到家里,李冬梅就蹦蹦跳跳的跑过来,神秘兮兮的对他说道。

      “啥……啥秘密?”李亚东强忍住笑意,煞有其事的问道。

      电视机是他掏钱买的事情,只有有限的几个知道,他可不敢告诉他娘,否则非得心疼死不可。甚至早上出门的时候,他跟方驼子俩人都是一前一后离开村里的。

      “你猜?”

      偏偏这时,李冬梅还起了玩心,这让李亚东差点没憋出内伤。

      “猜?那你让我想想……”李亚东眼珠子骨碌碌转着,渡着步子分析起来,“看你这高兴劲,肯定是了不得的大喜事。”

      “那可不?”李冬梅嘿嘿一笑。

      “嗯……应该不是咱们家的事情,不然我应该能知道,也不会是别人家的事情,不然你犯不上这么高兴,那……肯定就是村里的事情了。”

      李冬梅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村里……最近会有什么大喜事呢?”李亚东故作沉吟,“难不成……晚上要放电影?”

      李冬梅摇了摇头,心里想着小样儿,总有能难倒你的时候吧,还老说我笨,这次打死你也不可能猜得出来!

      “不是放电影?”李亚东挠了挠脑门,半晌后,突然身体一顿,诧异道:“村里刚通上电,该不会是买电视机了吧?”

      “你……你你你……”李冬梅面色狂变,伸手指着他,如同看到了一只妖孽。

      人怎么可以聪明到这种程度?!

      偏偏这个人还是她亲弟弟?

      为啥她就没有这一半的聪明劲?

      “猜中了?”李亚东嘿嘿一笑,拍着她的肩膀说道:“姐,你这不行啊,提的问题一点难度没有,下次整个有挑战性的。”

      “你……呜呜呜呜……”李冬梅居然直接被气哭了。

      这让李亚东感觉很尴尬。

      晚上村里各家各户全都提前吃了饭,然后人手一只小板凳,一窝蜂的来到村委会的大礼堂里。

      说是大礼堂,其实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开会,也不是搞什么文艺汇演,而是每年收上交的时候存粮用的。

      那台“金星牌”的黑白电视机,已经被放在了舞台中央的一张铺有红绸布的桌子上,像是一件国宝,被父老乡亲们瞻仰着,没人敢靠近,生怕碰坏了这宝贝疙瘩。

      天线约莫已经装好了,李亚东丝毫不担心,这种事情方驼子指定比他更积极,等人员差不到到齐后,电视还没打开,方驼子先来段冗长的开场白,隐晦的提及了这台电视机接受了某位爱心人士的资助,偏偏说的还很严肃,这让底下的张春喜差点没笑背气。

      晚上大约八点钟的时候,这个以前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唠嗑的偏远小山村里,终于出现了一块雪花屏,伴随着的还有宋世雄老师激昂的解说声。

      电视唯一能搜索到的频道里,正在转播着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进行的是中国女排对阵美国的比赛,也是本届奥运会的女排总决赛。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民族精神。

      “好球!”

      “厉害呀!”

      女排姑娘们所向披靡,已经2:0大比分领先美国,这让礼堂里的每一位乡亲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表情,有些人甚至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

      “这电视真是个好东西呀!”胡秀英眼睛不大好使,方驼子“善解人意”的将她安排在最靠前的位置,此刻同样激动得热泪盈眶。

      即便是一个共和国里没读过书的偏远农村妇女,同样拥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

      “中国必胜!”

      比赛以至尾声,第三局女排姑娘依旧力压美帝,电视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引发了礼堂里乡亲们的共鸣。

      “中国必胜!”

      “中国必胜!”

      “中国必胜!”

      一声声呐喊中饱含着滚滚热泪,使得李亚东这个熟知结果的过来人,都微微泛红了双眼。

      最终,中国姑娘们毫无悬念的站上最高的领奖台,美帝的上空响起了恢弘的《义勇军进行曲》,礼堂里的乡亲们嚎啕成一片……

      李亚东红着眼睛却没哭,因为他的目光被电视里的一个易拉罐所吸引,这个被外媒称作“中国魔水”的东西,在这一年横空出世了,并在之后的二十年里独领【创建和谐家园】,一度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可惜的是,它最终还是没落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一刻李亚东脑子里想的是,如果将来有机会,他一定要挽救这个品牌。

      此时的他大概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已经与常人有了很大的区别。同时心里的自信,也到了一个常人根本难以企及的高度。

      第二十二章 大潮起,小卒乱

      自从李亚东考上北大的事情传出去后,家里的客人似乎就没断过,三哥三嫂自不用说,住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刘金菊现在都敢时不时的做些油炸果子之类的点心送过来。

      二姐二姐夫也特地回来过一次,还割了半斤肥膘肉,也算是下了血本。

      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有些平时都没怎么走过的亲戚,这会儿全都热络了起来。从这一层面来看,即使在这个最淳朴的年代势利眼依然还是存在的。

      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收了一大堆,其中最多的是米面和红糖,李冬梅大概再也不必为每个月的那几天而烦恼了,不收还不行,是看不起穷酸亲戚是咋的?但这每一样东西小到一包红薯干,那都是人情债,压在胡秀英的心头上感觉沉甸甸的。

      该来的不该来的,大概都来了,唯一让李亚东有些意外的是,他大哥李亚民一家三口居然没回来。

      难道大哥还在生气?可能性不大,李亚东很清楚他大哥的为人,行事风格带有浓重的军旅色彩,顶多脾气有些暴躁,但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再说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有些气也早该消了。八成是被什么事情给耽搁了,所以他决定去县里看看。

      棉花公司坐落在县城南郊的一块待开发区域,附近没什么田地,人烟非常稀少,倒是十分适合兴办企业,周边还有另外的几家国营公司。

      李亚东骑着方驼子的二八大杠轻车熟路的来到棉花公司门口,门卫大叔还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哟,这不是小东嘛,有段日子没来了,听你大哥说你考上大学了?”

      “运气好而已,嘿嘿……牛叔,我大哥出去了吗?”

      “没有……”牛叔凑过来小声说道:“在会议室里正吵着呢。”

      “吵架?跟谁啊?”李亚东不由楞了一下。

      “什么跟谁啊,公司里大大小小的头头全在,都吵了小半月,也不见个分晓。”牛叔叹着气道。

      “啥事啊?”这句话刚问完,李亚东就后悔了,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牛叔挠着脑壳回道:“具体什么事情不清楚,上次你哥跟王主任他们不是去南方出了一趟差嘛,回来后一帮人就开始吵架,好像要对公司做什么调整,上头不同意。”

      “哦。”跟牛叔道了别后,李亚东跨上自行车直奔职工宿舍而去,一路上脑子里捋了捋,似乎国企改革的浪潮确实刮起来了。

      李亚民在棉花公司里算不上老资格,但由于能力出众,前几年被破格提拔为生产队长,大小也算一个领导,这才有资格在公司里分到一间宿舍。

      以前李亚东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来一次,他大嫂陈月娥会特地做顿好吃的给他加加餐,所以他对整个棉花公司是非常熟悉的。

      来到一幢两层红砖楼的203室,门没关,一个皮肤白皙的马尾辫女孩,正趴在窗台旁的书桌前低头写着作业。

      这是李亚东的亲侄女,李婷婷,也是老李家第三代里目前的独苗。算算时间,如果一切按照正常轨迹运行,明年入秋的时候,他娘胡秀英就能抱上老李家的第一个大胖孙子,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

      他大哥李亚民一直没再要孩子,这辈子就只有这一个女儿,三哥李亚军后来倒是交了罚款又生了一个,只不过是个女儿。

      李亚东上辈子没有孩子,对这三个孩子视如己出,特别是那个肩负着替老李家延续香火的带把货,可谓被他宠出了一个境界,连结婚时的房子首付都是他付的。

      而如果论这三个孩子里李亚东最喜欢的,无疑就是眼前的这个才比他小五岁的大侄女,她不禁乖巧懂事,还【创建和谐家园】了老李家和老陈家的所有优点,无论模样,还是气质,丝毫不比电视里的那些女明星差。

      话说回来,她上辈子考上了京城电影学院,梦想还真是做个大明星,只可惜一直不温不火,也就演了几个女五女六这样的小角色。

      李亚东现在就寻思着,这辈子总归不会太差,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得帮衬她一把。

      “小叔叔,你来了!”就在李亚东呆愣的一会儿功夫里,李婷婷也注意到窗外多了一个人。

      她习惯叫李亚东“小叔叔”,其实按农村的叫法应该是“五伯”才对,不过她大约觉得这样的叫法太老气。家里人也就由着她去了,谁让就这么一根独苗呢,还长得这么可爱,不宠着她宠谁?

      “婷婷,写作业呢?”李亚东走进房间,双手背在身后,果然如同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辈。

      “可不是?”李婷婷皱着琼鼻抱怨道:“暑假作业老多了,等把它们全做完,估计也就开学了。”

      “老师们就是这样想的。”李亚东哈哈大笑,谁还不是这样过来的,好在他已经抵岸了。

      “小叔叔,听说你考上了北大,是真的吗?”

      看到李亚东点头后,李婷婷露出一副追星般的崇拜模样,握着【创建和谐家园】的拳头一阵激动,“小叔叔,你可真厉害!你应该是我们县里的第一个北大学生。”

      “那有什么,将来你也能考上。”

      “算了吧,北大我是不敢想了,能考个首都师范大学,我就得感谢菩萨保佑了。”李婷婷撇撇嘴道。

      “不是京城电影学院?”

      这句话一脱口后,李亚东就意识到不妙,完了,说漏嘴了。

      “咦?小叔叔,你咋知道我想考艺校?”李婷婷小嘴微张,显得十分诧异,这可是她心底的小秘密,谁都没告诉,就连她爸妈都不知道。

      “那啥……我们家婷婷天生丽质,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何必靠才华?我看上艺校就挺好嘛,不能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李婷婷都被他夸得不好意思了,心里也将小叔叔引为了人生知己。

      懂我者,小叔叔也。

      “对了,你妈呢?”李亚东趁着她歪着脑袋胡思乱想的空隙,适时地的岔开话题。

      “卖菜去了,应该马上就回来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大会儿功夫,陈月娥就挽着一个编织篮出现在门口,篮子里有一把汉菜,还有几个土豆。这大概就是平常家里一天的菜了。

      李亚东对他大嫂是真的敬爱,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除了他娘外,应该再也找不出如此贤惠的女人了,反正他是没有遇到过。

      “咦?小东,你来了!”

      陈月娥看清屋里多了个人后,也是高兴得紧,“怎么过来也不早一点,这才刚买完菜,得,你先坐坐,我再上菜场走一趟。”

      “喔……中午有好吃的咯!”李婷婷开心得手舞足蹈,以往她每个星期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天,不是因为那天是休息日,而是那天小叔叔会来她家吃饭,而她妈一准会炒几个拿手菜。

      “大嫂,不用忙活了,我带了些东西过来,就在楼下的自行车上。”

      李亚东将她给拦住了,刚才听牛叔说他大哥在会议室,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就先上来看看。实在是东西太多,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不怎么好拆,而且拆完也不好绑。

      等到李亚东将满满的一怀东西抱进屋里时,陈月娥都感觉不好意思了,而好吃鬼李婷婷更是眼睛都看直了。

      “哇!桔子糖、字母饼干、小伞蛋糕、无花果、果丹皮、米果、糖水罐头、甘蔗糖、麦乳精……小叔叔,听说你做买卖发了财,这是把供销社给搬空了吗?”

      “就是啊小东,这么些吃的,得花多少钱啊?”陈月娥蹙着个眉头,表情显得有些埋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