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荆楚帝国》-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先生以为大王心中有愧?”怀置玉璧金饼,显然也是要走的,然而黄歇假装没看见,直接问今日事。

      “若无愧,何以命主君仍为令尹?”虞卿早年为游说之士,赵孝成王初立,第一次见他就赐黄金百斤,白璧一双,再见聘为赵上卿。大概是有愧于黄歇,他明言道:“大王既立王子荆,主君深夜入宫,王宫皆为环卫内侍,杀主君在瞬息之间,何不杀?”

      从半夜入宫到回来,黄歇都没想到大王有可能杀了自己。此时被虞卿一说,脸色马上又青又白。是啊,如果昨夜大王杀了自己……

      “主君昔日有拥立之功,杀之朝臣国人皆恶。”朱观解释道,又问:“大王无恙吗?”

      “大王寝疾。”黄歇看着朱观叹气,昨天朱观还说什么王子荆立太子势未成,不必担忧,谁料一夜过去王子荆就成了太子。“到早上,病有转好。”

      “大王定是病时担心薨落,方早立大子。”朱观知道黄歇的心思,自己给自己辩解一句。

      “大王立王子荆,悍王子怎么办?”李园很不甘心,现在还想着太子之位。“早前望气之术言王子荆之气状如商贾,不可为楚王……”

      “望气之术,怎么能相信。”黄歇转而看向他,不悦。“现在王命已下,不遵循又该怎么办?”

      “大王仍命主君为令尹,既有愧于心,何不劝大王改立?”李园追道。

      “不可。”虞卿和朱观同时出声。虞卿年长,朱观让之。虞卿道:“以臣逼君,非礼也。今大王仍命主君为令尹,有愧于心,却也给了主君实惠。人主皆有天命,荆王子得天之眷,逆天而致祸。大王宠李妃,子园为王子舅,富贵在身,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大王只说以主君为令尹?”虞卿的意思是接受即成事实,反正大家都有富贵。他说完朱观则问细节,他想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大王言王子荆加冠前,我仍为令尹……”一夜未睡,黄歇忆及昨夜今晨,暂时忘了疲惫。可惜有些话他不好说全,实际他和楚王的对答楚王第一句话就是:‘子歇想做大王吗?’

      黄歇是楚顷襄王庶弟,也就是楚王的庶叔。楚王对其素来倚重,做了二十五年令尹。若楚王死后夺位自立,必被天下人唾骂、楚人也会不服。黄歇那时马上稽首伏拜,大声说不敢。既然不敢为王,那下面就很好谈了。

      楚王又说自己要立王子荆,但在太子加冠前你还是令尹。意思是说黄歇将一直做楚国令尹,直到死。君恩之厚,无出其右;可君心之深,无法叵测。

      黄歇简要说完诸事,朱观讶道:“王子荆说秦王加冠之日,即为长信侯叛乱之时?届时嫪毐诛、秦相免,秦王独掌大权,赵国十载而亡?”

      “正是。”黄歇一直想着楚王已立王子荆,现在说起王子荆的生而知之,再次觉得奇怪,他道:“王子荆真是圣王吗?”

      “五星连珠出圣王,巫者之辞而已。”在坐的不是赵人就是魏人,魏国既然有西门豹治邺祭河伯杀巫,自然不会信鬼神之说。虞卿道:“王子荆何以如此出言不谨?”

      “正是。秦王上月加冠,如果长信侯不叛,本月……”李园忽然间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是。此说必是鶡冠子教的。鶡冠子门徒甚多,秦国也有。猜测长信侯叛乱之事,是常理。秦王加冠,吕相必辞,也是常理。至于秦王独掌大权,赵国十载而亡,十载之事,那么远谁说的清?”大家都不信,朱观刚才也不信,可思考了一下又觉得此说并无多少破绽。

      “王子荆必是以此欺哄大王,大王相信了才立他为大子的!”自以为明白前因后果的李园哀嚎一句,目眦尽裂,几欲捶胸。

      黄歇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本以为大王立王子荆是因为真心喜爱,现在再想那道王命,‘聪而好善、知而懂礼’,说的不正是王子荆‘生而知之’吗?

      “主君,事已至此,我等当从长计议。”虞卿也说话了。“王子荆言辞不谨,好惊人语,当有灾祸。再说锥出于囊,必折其锋,伺机而行就是了。”

      第二十八章 封地

      一夜的惊惧折腾,临到中午,当大王立荆王子的消息传来,秋华宫的媵妾,下面的寺人宫女如释重负、一片欢欣。荆王子为太子,赵妃就是王后,王后不比少夫人,不可能再住这秋华宫,而是要移居嫔妃诸宫最中间、也是建置最大的若英宫;荆王子则要搬到寝宫东面的东宫,那里才是太子居寝之所。以前太子未立,这两宫从建好就一直空着,今天终于要住人了。

      秋华宫里,寺人宫女正在收拾东西,等大王告祭完太庙就可以搬过去。可赵妃毫无喜色,一脸担忧。知子莫若母,她发现熊荆有些不对劲。

      “荆儿还是不愿做大子?”赵妃握着儿子的手,眼里全是慈爱。她没想到王兄使臣没办法办成的事情,阴差阳错的被居然儿子自己实现了。母凭子贵,从今以后她就是后宫嫔妃之长。

      “孩儿既然做了大子,当有大子之责任。只是……”楚王睡下后,回到秋华宫熊荆方恢复些清明。身为太子,以当下形势,要做的事情很多,可该从哪开始呢?

      “只是什么?”赵妃目光中多了赞许,“荆儿是担心黄歇?”

      楚王要立熊荆,黄歇想立熊悍,黄歇不敢弑君自立为王,那么双方是可以交易的。最终的结果是熊荆为太子,黄歇仍为令尹,一直到熊荆加冠执政。交易的最后当楚王想拿回大府的人事权时,黄歇除了要求大府岁出之余按例拨入令尹府外,还要太子以荀卿为保,临末更是自己和荀卿对换:他为保,荀卿为傅。整场交易熊荆都在场,这是楚王希望他通过这场交易了解自己得了到什么,又付出了什么。

      与诸国一样,楚国也有两套财政体系,一为令尹治下的令尹府,一为隶属王室的大府,只是楚国大府权力大大弱于同样隶属于王室的秦国少府。秦国少府控制了全国的军工制造,且税入倍于相府;

      楚国大府做不到这一点,负责兵器制造的造府仍由令尹府管辖。楚国大府的收入也远少于秦国少府,倒不是因为两国丁口、面积的差异,而是因为两国归于王室收入的关市税税率不同——楚国市税了这样交易的原因,得此教诲的熊荆不再担心黄歇。什么令尹,不就是具备外交权力的县尹利益总代表吗?只要自己不动县尹——官僚们的利益,县尹也不会动自己。

      “孩儿不惧黄歇。”熊荆脑中回想父亲的教诲,对黄歇并不担心。“孩儿只是忧心父王之疾,难道就不能医治吗?”

      “荆儿……”赵妃的担忧不仅仅是儿子,还有丈夫。医尹曾婉言大王时日无多,这是说很快她要成为寡妇。成为王后又如何,王后没做多少天就要变成太后。

      “母妃,我…我……”熊荆猛然站了起来,一夜未睡,起来又急,身体免不了晃了两下。赵妃大惊,赶忙把他抱住。心疾可遗传,莫非儿子也犯病了。

      “我没事。”熊荆推开母亲,他有八成把握父亲患的是心脏病。他开始想的药是硝酸甘油,但这几个字一出现就被他枪毙了,这个时代不要说甘油,就是药用硝酸也做不出来。他现在想到了阿司匹林,当年sc说过阿司匹林是柳树皮汁。“母妃,那里有柳树?”熊荆问。

      “柳树?”赵妃不解。“荆儿为何要找柳树?”

      “柳树皮可治病。”熊荆要往外去。芈璊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两个多月不见,尊从姆教的她多了几分端庄,可调皮还是改不了的,一入室她就边笑边拜:“芈璊拜见大子足下。”

      姐姐行得是素拜,国君赏赐也不过是素拜。熊荆脸苦了起来,赵妃责怪道:“荆儿已经是大子,璊儿身为大子姊,日后更须守礼,免为朝臣市井所笑。”

      “知道了母妃。”芈璊吐了吐舌头,说完又拉着熊荆,她还是笑:“今后我便是大子媭了。”

      以后世的眼光,芈璊说不上美,或者说,宫中女子少有美的,包括赵妃几个特意挑选过的陪嫁媵妾。可毕竟是姐弟,熊荆对她的感情比赵妃只多不少。熊荆虽未放弃马上去找柳树皮,嘴上却故意玩笑道:“我已是大子,日后为王定把璊媭你嫁到秦国去。”

      秦乃虎狼之国、秦人多残暴,这是姐弟俩小时候的教育灌输。芈璊一听嫁到秦国就吓着了,拉住赵妃要撒娇,谁料弟弟说完直接往外走,她又拉住弟弟,“荆弟不愿见我?”

      “荆儿,你找柳树为何?”赵妃也叫住了儿子,大王寝疾,诸事多变,她担心儿子出事。

      “父王心疾疼痛,柳树皮可止痛。”熊荆不得不回头相告。

      “你如何知柳树可止痛?”赵妃上前两步,把儿子拉了回去。“你为大子,更要谨言慎行。”

      “母妃,我就是去剥几片柳树皮而已。”被赵妃拽着熊荆很无奈。找到柳树皮他也不敢直接给父亲服用,之前肯定要找人反复试验,据说柳树皮汁喝多了会胃出血。

      “可让寺人去取。”赵妃还是不肯放人。“你等坐下,母妃有事吩咐。”

      赵妃身为王族,宫中之事虽未教、心已知。如今大王寝疾未薨,一些事她还是要郑重叮嘱的。她如此,正寝里楚王榻前,一身素绿衣裙的李妃已经哭的像带雨梨花,泪水中娇躯怆动,秀眉紧蹙,凄苦的样子人见犹怜。

      入宫后独享君宠,生下孩子又说要立之为王,没想到头来只是空欢喜一场。哭着哭着,李妃凝噎道:“大王若去,贱妾当与悍儿相随……”

      心脏本来就痛,但熊元素来怜爱李妃,一直忍着痛听她哭泣。现在见她要随葬,紧握着她的手叹息道:“寡人不孝,初立纳州于秦,将死迁郢于寿。二十五年不复旧郢、不收祖地,到黄泉无颜见先王。你与悍儿随寡人去,折损了王嗣,要害寡人吗?”

      “大王!”熊元语带指责,可手指摩挲间却有着无尽的怜爱,李妃哇的一声又哭了。

      “寡人若去了…,会封悍儿于爰陵。”楚王喘息道。“爰陵富庶,又在江之南,是一块好地方。”

      “大王……”李妃是得了宫外的消息才来哭的。随葬不过是说辞,不说此时各国已是俑殉,就是几百年前,楚国也多是主动随殉,从古到今,就无王子殉葬之例。李妃之所以这么说,也有为儿子讨一块好封地的打算。

      爰陵在江之东,为后世宣城。这里可不是当初封熊荆的我阝陵,这是长江南岸最重要的商邑之一,虽不如鸠兹、广陵,可也有五千多户人家,最要的是熊荆准备在这里造纸。封熊悍于此,子孙日后富贵。不想李妃却哭道:“贱妾与悍儿,不敢在大子之身边,请大王远封之。”

      “远封?”摩挲的手停了下来,熊元问道:“何处为远,南海吗?”

      南海即南越,已经是广东了。李妃泣道:“悍儿年幼,为令尹所爱,愿封在他的身边。”

      熊元为太子时质于秦,回国即位是靠黄歇冒死掩护,所以封了他淮北了十二县,后来寿陵为郢,又改封至吴国故都,原先吴国的城邑大半封给了他。要封在他的封地旁,那不是越国故都会稽吗?

      想到此熊元一阵心悸,他忍痛道:“会稽实为楚之边郡,怎可以封王子在边郡?”

      “大王……”李妃泪啼一声,眼泪又下来了。

      她一点也不明白封在会稽代表什么。令尹不愿熊荆为王,却已封吴地,若熊悍再封越地,助其侧背,那不等于是吴越再起吗?熊元是隐忍不是弱智,楚国交给熊荆是因为他才能保住这八百年社稷,如今县尹已是大患,自己怎可再酿吴越之祸。

      “大王!”见哭声无用,李妃又哀泣,声如杜鹃啼血,哭的更厉害。“悍儿如果不能避于令尹之侧,便准贱妾与悍儿随大王去吧。”

      第二十九章 试药

      择立太子必告祭太庙,告祭太庙君臣均要斋戒三日。朝会自然是不开了,除了时有哭声的春阳宫,整个王宫比平时安静不少。

      Íõ¹¬Àï°²¾²£¬Íõ¹¬±³ºó´óÊоÆËÁ²»¹ÜÑÅÉáÆ¶Û䣬¶¼ÊÇÈÕÈÕ±¬Âú¡£ÑÅÉá¶àÊÇС¼ä£¬¿ÍÈË˵ʲôÍâÈËÌý²»¼û£¬Æ¶Û䲻ͬ£¬¾Íһľ¸Ë¸ßÐü¾ÆÖÄ¡¢Ò»ÍÁÛäµ±½Ö£¬ÅÔÖþÆÎÍ¡¢½´Ì³£¬ÎÝÄÚÓмòµ¥µÄ×øÏ¯¼¸°¸£¬¿ÍÈËÁãÂò¼¸Éý¾ÆºóŪЩÝÏ¡¢½´£¬ÓÐÇ®ÔÙÂòЩõµ£¬×ÔÕå×ÔÒû¡£

      楚人爱其国,大王立太子,不管此前属意哪位王子,皆以之为喜,酒肆生意立即好了几成。不过在这一天,酒肆里腔调不同以往。

      “你可知立大子之隐事?”一个酒客问向对面,声音出奇的大。

      “不知道。有何隐事?请子告之。”对面声音也大。

      “荆王子言其生而知之,大王方立其为大子。”问者吊足胃口,喝口酒,环视之后才说。

      “生而知之?”这次不是对面问了,临近几席的客人探过头来。“如何生而知之?”

      “荆王子说:秦王加冠,其国必有叛,长信侯嫪毐得诛。又曰:赵国之亡,当在十载……”

      秋华宫里,熊荆看着一堆柳树皮发呆。

      柳树皮不难得、榨汁也轻而易举,可问题怎么试验它的剂量?

      “召医尹。”呆了半响,熊荆不得不召宫中医尹,他们或许能有办法。

      “……”依旧是葛服侍熊荆,他有些【创建和谐家园】——殿下总有很多古怪的主意。

      “去召医尹。”熊荆见葛毫无反应,又说了一遍。

      “唯。”葛呼了一句,赶忙出去,医尹很快来了,居然是卜尹观曳。

      “拜见大子足下。”观曳入室即拜,态度恭敬无比。

      熊荆很惊讶的看着他,不知自古巫、医即为一家。“子曳是医尹?”

      “臣虽非医尹,却可以为医。”熊荆问话,观曳才抬起头,身子还是伏着。

      “免礼吧。”熊荆没说什么。“我有一药,可止痛,亦可缓心疾之症,然需人试之……”

      “足下勿忧,臣速寻试药之人。”观曳也看到了那堆柳树皮,可不知道是什么树皮。

      “有心疾者吗?”止痛病人好找,但心疾者难找,故熊荆有此一问。

      “有。”观曳一拜,“请大子足下赐药。”

      “少候。”熊荆示意葛按照他之前交代的办法去外皮榨内汁,不一会功夫,一个装药汁的鉴缶就端了上来。熊荆道:“此药服后食道肠胃将出血,先以一铢试之,每日饭前三服,后面逐渐加量,不适就停止,记住分量下次为戒。”

      没有现代度量衡,熊荆只能按照楚国的度量来。药不是水浆,不能用量器,升太大。他见过称金的砝码,最小的叫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楚斤大大少于后世的市斤(具体少多少熊荆也不能确定),这样一铢可能在一克左右,用来试药比较保险。

      “先以一铢试之,后逐渐加量?”观曳复问,又道:“可否找数十人,命甲服一铢,乙服两铢,如此可速知不适者。”

      这次熊荆有些【创建和谐家园】了。阿司匹林可止痛,也能缓解心脏病血栓病,柳树皮汁就是阿司匹林,效果其实是不用试验的,要试验的是药剂用量的安全性。这么说,观曳的办法是最快的办法。

      “善。”熊荆说,他又道:“但需找体弱年老之人。成人体壮,很难不适。”

      “唯。”熊荆考虑的如此细心,观曳当即记下。

      “服用一两恐夺人之命,不吉,所以不可急。”熊荆再道。“试药前需说明危险,不可……”

      “殿下,老仆愿服一两试之。”熊荆还没有说完,葛就跪下了。

      “殿下,老仆亦可试。”又是一个寺人,熊荆不知道其姓名。

      “殿下……”寝室里的寺人全都跪倒,年轻的竖子、宫女也跪下了,熊荆目瞪口呆。

      根本不必让观曳找人试药,宫中的寺人宫女都愿意试药。很快,横杆找来了,从一铢到二十四铢,分置于二十四个羽觞之内。二十四个年逾五旬的寺人立于侧,毫无惧色。

      熊荆没有什么犹豫,他只是看了漏壶一眼:楚国实行十六时制,现在是大迁(下午四五点)。

      “饮。”他道。

      “唯。”二十四个寺人将身前羽殇内的药汁一饮而尽,饮后又喝了一杯清水。

      “有不适吗?”喝完没多久熊荆就问。他不看最前面的,而是看最后面几个,特别是葛。

      “敬告殿下,无有不适。”葛喝的是一两,羽殇有小半杯。

      “你等去忙吧。不适立即相告。”大家神色正常,熊荆感觉自己太急了。

      “唯。”葛还有其他寺人立即退下了。

      “敢问足下,此为何药?”观曳一直在旁,他知道熊荆虽常有惊人之举,可绝非无的放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