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茅山盗墓贼》-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接下来在这本小册子上记载的,便是陈子杨的爷爷对这个罗盘的分析。陈子杨的爷爷已经把这个罗盘拆散了再装上,反反复复的从内到外看了无数次,这个罗盘就是一个普通的罗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罗盘的内盘上,外面的20层刻画的那些六十甲子的文字。

      据陈子杨的爷爷所分析的,这些六十甲子的文字应该是一种对照密码,当时在棺材里跟罗盘一起在包袱里的还有一本小册子,只不过在传递罗盘的时候,那本小册子掉了出去,和陈子杨的太爷爷一起留在了墓穴中。据陈子杨的爷爷分析,罗盘上的六十甲子实际上就是数字,是照需要那本遗失的小册子上写的什么东西来对照之后才会显示出其中的意义。

      比如罗盘上的“甲午”就是六十甲子中的第4个,所以代表的是4,而“癸亥甲子”就是六十甲子中的最后一个和第一个,所以代表60和1,也就是61。照这个思路,这些六十甲子的文字代表的就依次是那本遗失的小册子的第4个字,再往下的第61个字……至于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因为小册子的遗失,已经无法验证了。但是陈子杨的爷爷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罗盘中确实隐藏着什么大秘密,不然的话那个墓穴也就不会有七殇护灵阵来守护了。

      ------------

      第42章 寻龙诀

      在这本小册子的最后,陈子杨的爷爷留下了一段谜语。上面写着“辰至川,丁行龙,申至丁水,渡溪而至……”陈子阳知道,这段谜语实际上,就是埋藏古书的位置。这种谜语叫做寻龙诀,是风水先生之间最常用的一种记录墓穴位置或者是某个地点的时候用的一种暗语。只要是一些稍微懂得风水之术以及罗盘使用方法的人,只要知道寻龙诀的起点,就可以按照这段寻龙诀找到所记录的位置,老道以前教给陈子杨罗盘的使用方法的时候曾经教过他。

      这寻龙诀看似很深奥,实际上却很简单。“辰至川”指的就是从起点开始,向二十四山中的辰位走,至川就是走到山脚下,“丁行龙”就是到了山脚之后再转向丁位,走到山脊之上……其实这寻龙诀只不过是对罗盘的初级使用方法的一种考验,而寻龙诀的所有的参照物都是以风水术中的山和水为标准的。陈子杨以前非常喜欢玩这种游戏,时不时的就让老道给他出一个寻龙诀找找,因为这寻龙诀给了他一种寻宝的感觉。寻龙诀寻宝唯一的难点就是要确定这段寻龙诀的正确的起点。

      陈子杨对他爷爷的做法比较理解。老陈家不想让陈家后代再干盗墓的行当,甚至连陈子杨的奶奶都不知道老陈家盗过墓。这样的话如果陈家的后代对这个罗盘不感兴趣,那么这个秘密也就永远不会被发现。也是该着这老陈家的秘密被翻出来,谁又能想到八十年后的老陈家,竟然出了个茅山地师。

      陈子杨把小册子装进兜里,用笔把罗盘内盘上的六十甲子的文字都记录下来,然后又研究了半天把罗盘组装了回去。这个罗盘只不过是个普通的罗盘,他的爷爷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就算是陈子杨自己再看也看不出什么别的来了,只要记下了这些密码就可以了。罗盘组装好之后陈子杨试了一试,还好罗盘没有被摔坏。

      陈子杨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按照这段寻龙诀,去寻找那几本古书。反正一来他也无事可干,二来道家的人最信机缘,很巧合的老陈家祖上有这段盗墓的奇遇,很巧合的这罗盘和古书至今还在陈家人的手上,还是很巧合的陈家的后代是茅山地师,最懂风水之术,最巧合的是这位茅山地师竟然无意间摔开了罗盘,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么多的巧合在一起,这就是天意了,上天注定陈子杨要为揭开这些秘密而努力。

      但是陈子杨仔细的想了想,发现了整件事情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这套古书传了1500多年到了自己祖上的手里,到现在1600多年了,这古书为什么会保存的这么好?别的古书传到现在剩半本就不错了,这套古书看自己爷爷的描述应该是很多本,竟然这么多年都毫发无损。古书里的文字后代的人是怎么看懂的?一千多年来的文字也不通用啊。那个七殇护灵的墓主人为什么他要把这个罗盘的秘密带进棺材里,把秘密带进棺材里并且用那么厉害的阵法和机关守护,那是他不想让人知道这个秘密,但是又为什么不直接销毁罗盘?那样不是更彻底么。

      陈子杨摇了摇头,想不通,那就先不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先找到古书,也许就会有答案了。明天,明天开始先破寻龙诀。

      当天晚上陈子杨躺在床上久久的不能入睡,一直在想这段寻龙诀的起点会在哪里。一般来讲,寻龙诀的起点都是相对于写寻龙诀的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地点或者是针对某人某物比较有意义的地方。陈子杨想来想去,除了他爷爷的家之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地方。因为陈子杨的爷爷是外来户,所以此地对他来讲有意义的地点基本上没有,唯一最可能的就是陈家的老房子了。

      第二天陈子杨早早的起床,拿着罗盘就往爷爷家的老房子走去。据陈子杨所知,他的爷爷和奶奶以前有一间自己的平房,后来在陈子杨的爷爷死后他的奶奶卖掉了房子,搬到了陈子杨的小叔家去住了,所以这段寻龙诀的起点不会是陈子杨的小叔家,而应该是老房子。

      陈子杨从老房子门口开始按照寻龙诀所说的方位找寻起来。大核桃镇四面环山,一面伴着鸭绿江。四面的山各种走向的山脉比比皆是,靠着南边的鸭绿江也不是唯一的河流,可以说到处都是山山水水。寻龙诀是风水师之间的暗语,都是以山川和河流的走向为记录点。在这里不管你朝哪个方向走都有山,都有山脊。所以通常来讲,在这个地区按照寻龙诀所指的方位走去,哪怕起点是错误的,寻龙诀的前几步却都能对的上。

      陈子杨记的有一次他和老道玩寻龙诀的时候,半路上他找错了一个方位,结果竟然也能让他找到一个终点,虽然这个终点的位置不对,但是从这里就足以看出这寻龙诀的弊端,在山多水多的地方,这寻龙诀很容易记录错地方。

      陈子杨走到了寻龙诀所指的第三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起点找错了。寻龙诀就第三步写的是“申至丁水”向二十四山中的“申”向走到丁水,丁水指的就是水流的三岔口。而此时在陈子杨面前的却是鸭绿江,一条碧绿的水带直奔西南方向,别说是丁水了,连个分叉的小水沟都没有。

      陈子杨向鸭绿江的上游和下游各走了一百多米,确定这段的鸭绿江确实没有分支之后,便向奶奶家走去。他所知道的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自己对爷爷的了解太少了,必须要仔细的问问奶奶才行。

      陈子杨把他的奶奶问的直迷糊,所有的他的奶奶知道的关于他爷爷的事情都说出来了,甚至陈子杨连他爷爷的坟地是不是他爷爷自己选的这样的问题都问了,万一坟地是爷爷自己提前选好的,那么寻龙诀的起点就可能是爷爷的坟地了。可是陈子杨这么问来问去,依然对寻龙诀的起点一无所获。直到陈子杨的奶奶无意间说出了她刚结婚时候的情景,陈子杨才知道原来他弄错了。

      ------------

      第43章 土木工集录

      陈子杨爷爷的老房子并不是陈子杨之前以为的那个平房,而是在北部地区的老房子。大核桃镇往西十几公里有一个大山沟,这个山沟就是大核桃铁矿的矿机关所在的大核桃沟,从大核桃沟往北,几十公里的区域便是矿上的铁矿石主产区之一,被称作北部地区。

      当年陈子杨的爷爷解放后就是在北部地区唯一的一个小村子里定居下来,后来才移居到了大核桃镇。陈子杨隐约对那个地方有点印象,好像他四五岁的时候曾经去过那里,陈子杨依稀的记的那里只有两排平房,十几户人家,听奶奶说后来那里的人基本都搬到镇上居住了,小村子便逐渐的荒废了。陈子杨心想着,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寻龙诀的起点就是那里了。

      陈子杨借了辆电三轮,带上罗盘、铁锹和镐头,直奔北部地区。从铁矿机关到北部只有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常年没人走,路上满是杂草和碎石,但是好歹还能看出路的轮廓,不至于迷路。

      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陈子杨驾着电三轮磕磕绊绊的总算是到了地方。陈子杨看着两排荒废的土坯房以及周围的荒山,怎么也想不通当年为什么他爷爷会住在这么个破地方,估计是为了躲避张家的追兵。陈子杨拿出罗盘,按照寻龙诀所记载的位置,找寻过去。

      “辰至川,丁行龙,申至丁水,渡溪而至……”这一找,陈子杨就知道他可能找对地方了,村子前面唯一的小路指向的就是“辰”位。直到“申至丁水”时,陈子杨遇到了一条小河,两条小溪从不同的方向汇聚成一条小河,正是寻龙诀里的“丁水”。

      爬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陈子杨终于到达了寻龙诀记载的终点,看着此处的地貌,竟然是一处断山。风水学中关于下葬有很多的讲究,九歌十诀记载,风水中有十紧要、十不葬、十富、十贵、十贫、十贱。更有二十八要,二十六怕,二十二好。其中十不葬是说有十种地貌不能下葬,这十种地貌中有【创建和谐家园】葬之龙。

      【创建和谐家园】葬之龙指的是童、断、石、独、过。即童山、断山、石山、独山、过山。童山指的是土色焦枯,草木不生的光秃的山。童山是无生气之地,不可以下葬;断山指的是山势在这里横断,风水中生气以土脉而行,脉势一断,则生气隔断,所以断山不能下葬。石山为地之怨气所生,多恶煞,不可以下葬。过山生气无触结,不可以下葬。独山指的是山脉行龙孤独,没有疆护拱持,山水不相会,这样的山形,只可以安寺立庙,如果作为坟茔,后代必定子嗣零落,所以不可以下葬。

      现在陈子杨所站的地方就是一处断山,陈子杨拿罗盘测了测方位,在山势隔断之处挖了起来。

      陈子杨一边挖,一边想起了以前他父亲陈念忠给他讲的一个故事。陈念忠告诉他,以前陈子杨的爷爷是矿上的包工头,据说给日本人包工的时候赚了很多的钱。红卫兵抄家的时候,他的爷爷害怕这些家产被翻出来,把全家扣上地主的帽子,于是他的爷爷就连夜把家里所有的银元和金条,都装进了包里去,趁着天黑在山上找了一处隐秘的地方埋藏了起来。

      结果后来等风头过去之后,他的爷爷再上山寻找这个埋着家产的地方的时候,却忘记了埋在哪里再也找不到了。现在想来,虽然埋黄金这件事情不可能,给日本人打工能留着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挣到黄金。但看来这事儿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的爷爷确实在山上埋了什么东西,应该就是那些古书了。

      陈子杨一边想着一边挖着。挖了一尺多深的坑之后,在坑的底部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皮兜子,陈子杨把皮兜子打开一看,里面用好几层防水布包着的果然是几本旧的都发黄的书。“找到了!”陈子杨想到,也来不及细看,陈子杨收拾了东西就回了家。

      到家之后,陈子杨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那几本古书拿出来看,只见那古书上写着“土木工集录”几个字。什么东西?土木工集录,这难道是土木工程系的教材?

      翻开下一页,书上写着:土集,土集分为望、闻、问、切四法。陈子杨挠挠头,这土木工程系的教材怎么又变成中医的医书了?

      继续看下去陈子杨才恍然大悟。

      望者,望山知龙形,观龙点龙睛。望指的是风水学中的寻龙点穴之术。

      闻者,鼻闻土,眼闻木,指的是通过墓穴周边的土壤以及树木的长势等等,来判断墓穴的规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问者,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来判断哪里有古墓。

      切者,指的是盗洞的打法和盗洞的走向,如何根据墓穴的结构来打一条合理的盗洞,使得盗洞打的即省工省力又能达到目的。

      把几本书全都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后,陈子杨震惊了,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书啊。这简直就是一千五百多年来的盗墓方式方法的大合集。

      整套书用繁体写成,分为土、木、工三个部分。土集记录的是寻找墓穴以及打盗洞的方法;木集里面记载了各种墓穴的结构以及破坏的方法。工集细述了墓中常见的机关的布置方法以及破解的方法。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子杨废寝忘食的阅读书里的内容。两个月过去了,陈子杨基本上掌握了书中的内容,而且他的繁体字水平急速上升。

      这本书本来是唐朝一位叫做张德的风水【创建和谐家园】所著,张德精通墓穴的建造与风水术,在唐朝修建乾陵的时候这个张德被选为了某一区的工头,负责乾陵一部分的建造。

      乾陵工程浩大,历时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张德解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风水大家,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都对风水和建造有独到的见解。众人想见恨晚,白天监工,晚上交流心得。张德在这里是如鱼得水,受益匪浅。于是张德便秘密的把一些风水和建筑中的精髓部分记录了下来,想要流传后世。

      ------------

      第44章 闭关修炼

      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依山为陵”的葬制,所以唐朝的墓大多工程浩大。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堪称国墓,修建之时又正值盛唐之时,乾陵的修建可以说涵盖了顶级建造学与风水学的方方面面。

      张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知识,直到乾陵修建完毕,张德记录的各种知识已经不少了。

      自古以来,墓葬的保密都以藏为主,许多优秀的工匠都是因为参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惨遭杀身之祸。却没想到唐朝“依山为陵”的葬制不单单是墓穴构造坚固,更救了许多像张德这样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坚固,尤其是像乾陵这样的国墓,占地广,修建时间长,使用的建造者众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实料的坚固构造,让盗墓的人想下手都下不去。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创建和谐家园】将领孙连仲曾经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连墓道口都没有找到,足见乾陵的坚固。

      所以唐朝没有墓成匠人死一说。乾陵建造完成之后,张德不单没被杀,反而因为修造有功还被委派到唐朝的修造处任职。回到家之后他把这些年所学的知识整理后编写成了两本书,命名为《土木集》。土木集分上下两册,土集讲述风水学,木集讲述建造学。

      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德的孙子虽然也学了张德的一身本事,却没有继承他的衣钵,而是干起了盗墓的行当。张德所写的土木集在盗墓者的眼中,竟然成了盗墓的指导手册。

      有了张德遗留下来的技术指导,张德的孙子干起盗墓来干的是顺风顺水。之后张德的孙子又把他多年盗墓生涯中遇到的墓穴中的机关之术也记录了下来,又编写成了工集。至此《土木工集录》大致成型。

      此后的一千多年,这三本书落在了许多人的手里,这些人大都是盗墓之人。几乎每一代书的主人都会把这几本书重新编写一次,加进去自己关于书中三个方面的独到的见解以及一些他们盗取墓穴的经过程,并记载下他们得到古书的经历。

      这些书的历代主人有的本就是盗墓之人,通过这套古书成为了个中高手,也有的人是得到古书之后半路出家,借助古书干起了盗墓的行当。就因为如此,一千几百年来,虽然文字都不通用,但这几本书却一代代的旧貌换新颜,在一代代盗墓人的手里流传了下来。最后一次编写的人正是陈子杨的爷爷。

      在书本的最后,陈子杨的爷爷详细的记录了山东七殇护灵墓的结构和当初他父亲的盗墓过程。记录了他们是如何的发现这个墓,墓穴周边的环境,盗洞的角度和长度,墓穴内石棺的摆放和外形,以及他父亲在盗墓过程中的整个过程和最后的铁条机关以及水银渗出的情况。

      虽然陈子杨的爷爷不知道他的父亲是怎么样找出那具真的石棺的,但是通过石棺里的尸身和随葬品来看,【创建和谐家园】德当初开的石棺是真棺。可是既然开了真棺为什么又有后来的水银,机关是在什么时候被触发的,水银又是藏在哪里的。陈子杨的爷爷对这些藏在他心中的疑问都在书中做了分析。并且对各种他认为可能的分析结果又都作了注解。

      其中陈子杨的爷爷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就是触发水银的机关就藏在真棺的下面,当【创建和谐家园】德用“后背升棺”开启石棺之时,他脚下发力,触发了机关,只不过因为当时他太过用力,没有发觉罢了。而那些水银就藏在墓室正中的石柱之中,随着机关的开启,水银流下,从地砖上的缝隙里渗透了出来。

      陈子杨看完这里想到,虽然自己爷爷的猜测看似合理,但细想却有不少的漏洞,水银的密度很大,那么多的水银一定很重,就算有机关能够托住那么多的水银,要是墓穴存在的时间短还可以,时间一长这机关就会被水银压的失效了,只要机关失效一点,打开了哪怕一丝的缝隙,水银那种刺鼻的气味必定会被自己的太爷爷【创建和谐家园】德提前发现。

      所以陈子杨认为要么这个墓穴建成的时间不长,机关还没有失效,或者是干脆自己的爷爷分析的就不对。至于【创建和谐家园】德的真正死因,看来只有去那墓穴里看一看了,就是不知道当初棺材里那个不腐的尸身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这尸身变成了白凶可就糟了。那棺材里还有不少的财宝吧,拿出一样就发了。

      陈子杨正做着发财梦,却一拍脑门,想多了,现在的他连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都买不起。看来还是时候未到啊,暂时把这些事放一放吧。

      两个月的学习让陈子杨彻底的变成了宅男,杨雷的白事大总管干的是风生水起,自己这边却是两个月滴水全无。生活艰难啊。

      两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白白的浪费,陈子杨把书里的内容吃透以后,把盗墓的技艺学了个七七八八。陈子杨本就是茅山地师,一身寻龙点穴的本事比书里记载的加起来都强,不过如何根据各种信息判断墓穴的构造和墓道的位置,如何挖盗洞以及如何破解和防范墓中的机关这些知识是陈子杨不会的,但是这些知识学起来也比寻龙点穴容易得多。

      以前陈子杨跟老道师傅学的是正统的地师之术,而他在书本里学的却大多数都是偏门,但是就是这些偏门的知识,让陈子杨觉得受益匪浅,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和阴阳一样,通过对这几本古书的学习,让陈子杨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这些知识他本来就应该会,现在学会了竟然觉得自己变得完整了。陈子杨对自己的这种感觉感到很奇怪。

      两个多月的闭关结束了,陈子杨决定出去玩一玩,放放风。上次杨雷说要找他去鸭绿江下游的苇子河玩。苇子河紧挨着鸭绿江风景最优美的金银峡,现在被开发成了避暑的度假区,是个好地方,而且现在正是七月底,一年最热的时候,去那玩玩也不错,能够清醒清醒脑子,想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应该怎么走。陈子杨决定了之后便拿起了电话。

      ------------

      第45章 苇子河

      杨雷的老婆叫胡静,人长得很甜美,一米六的身高,瓜子脸,长得很年轻,快三十岁的人了,看着却像只有二十一二岁,胡静长得不算太漂亮,却很有南方女子的那种秀气。

      陈子杨一直叫她胡图图,因为有一次胡静过年的时候上山去上坟,回来的时候把耳朵冻坏了。大核桃镇冬天的气温普遍都是零下二十多度,再加上山上的寒风,胡静又没有戴帽子,她的耳朵冻的肿的老大。胡静在耳朵上摸上了绿色的冻伤药膏之后,两只绿色的大耳朵在药物的作用下滴答的往下淌水,胡静的这个形象怎么看怎么都像怪物史莱克……正巧胡静姓胡,于是陈子杨受动画片的启发,从那之后就管她叫大耳朵图图。

      用陈子杨的话说胡图图是个女侠级别的人物,别看人长得很瘦小,小脾气却是特别的火爆,又赶上杨雷的脾气也不是善茬儿,两个人从相识的时候开始就总是针尖对麦芒,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轻点儿的时候两个人互相对着骂,厉害的时候就直接动手,用嘴解决不了的就直接用手了。两个人成天的把离婚挂在嘴上,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一吵架陈子杨就去劝,后来他们打得实在是太频了,陈子杨也懒得去管了,打不死就行。

      开始的时候陈子杨还担心他们打得这么厉害会不会离婚,后来发现他的担心的有些多余了。第一天吵完了架,第二天两个人还能手牵手的出去吃饭,陈子杨看的也是无语了。杨雷的妈妈找了个算命的给他们俩算了一卦,说他们夫妻俩是前世的仇人,今世的冤家,天天必须打着过,不打还不好。于是杨雷的朋友们都坦然了……打的再厉害陈子杨他们也当没听见了。

      杨雷夫妻两个也很争气,虽然时不时的打几次,有时候甚至胡图图把杨雷都挠出了土豆丝儿,但两个人也依旧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其实夫妻就是这样,有的夫妻平时甜蜜,一语不合两个人就离婚了。两口子哪有不吵架的,都是磕磕绊绊的一起过日子。夫妻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还是一辈子。

      从大核桃镇顺着鸭绿江向下游16公里处有一个比大核桃镇还小的小镇子,叫苇子河。这里因河水流经此地,水流湍急,砂石翻卷,河两岸长满苇草而得名。苇子河也属于临海市,在沿江公路修建以前,苇子河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当年老道带着陈子杨走遍了临海市周边的山山水水,唯独有一个地方没去,那就是苇子河。因为这里的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鸭绿江流经苇子河上游的一段水流湍急,下游却是水流平缓。常年的江水冲刷把苇子河的上下游两岸冲刷成了悬崖峭壁,峭壁之上就是陡峭的石头山。就因为这段悬崖,苇子河在沿江公路修好以前是没有路的。陈子杨记的他小的时候想去苇子河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等冬季的时候鸭绿江的江面结冰了之后,从鸭绿江上走过去。

      吉林省山区冬季的温度都很低,鸭绿江冬季的时候江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深冬的时候江面上的冰层很厚,也很结实,即便是开着载货的卡车在江面上行驶也毫无问题,当地人把这个时候的江面叫做江道,江道在以前是苇子河镇最主要的货物运输通道,不过江道每年只能持续一两个月左右,剩下的时候因为冰层厚度不够,行驶的时候会很不安全。沉重的卡车可能会压塌江面,导致车毁人亡。

      鸭绿江没有结冰或者冰层不够厚的时候,想去苇子河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悬崖的侧面爬过去。也正是因为苇子河独特的交通状况,这里曾经出过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官方的记录是这样的:

      宫某玉,祖籍山东,是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扎根在了苇子河。他从事苇子河镇邮政工作20多年,行程3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投递邮件193万余件,从没出过一次差错,没请过一天病、事假、没误过一次班,更为当地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不但为群众代汇代取汇兑款、代邮代取邮包,还经常为沿途群众捎带食盐、火柴、胶鞋、水桶、药物等,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被誉为“邮电战线的铁人”。

      宫某玉1969年到北京参加庆祝建国20周年的国庆典礼,并受到主席和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9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地群众还曾经自发筹款为他树立了一座高大的雕像。

      而实际上,陈子杨认为这段描述没有写出宫某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正是因为苇子河这里的地形。宫某玉每天要在几十里的山路上往返一次,山路时不时的被峭壁截断,这条路上总的峭壁的长度加起来有几百米,当时宫某玉手中唯一的一样交通工具就是邮政系统统一配发的一辆绿色的邮政自行车。

      平时的山路还好,好走的地方骑车,不好走的地方和上坡的地方宫某玉就推着自行车,唯独到了悬崖峭壁处,宫某玉就用双腿夹着自行车,用双手扒着悬崖慢慢的爬。遇到有突出的岩石的地方,他可以暂时的把双脚踩上去,卡住自行车,歇歇脚。

      就这样,20多年的时间,宫某玉近两万次的在这里爬来爬去。陈子杨从小就听说过宫某玉的事迹,当时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值得人敬佩的地方,后来陈子杨从沿江公路上看到那些悬崖,他才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简直是用生命在传递信件。

      如今的苇子河镇已经鸟枪换炮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与世隔绝,穷的一家几口人穿一条裤子的穷山村了。现在的苇子河镇,交通便利,下游四公里就是鸭绿江沿岸风景最优美的金银峡。金银峡的两侧都是峭壁,碧绿的鸭绿江水穿行在群山之间。这里江阔水稳,山清水秀,峰险岭奇,盛产鳌花、重唇等各种名鱼。不仅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人文景观也具特色,是一个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无景不奇的旅游胜地。金银峡旅游区山涧清幽秀丽,溪水妩媚多姿,怪石耸立。

      借助紧挨着金银峡的地利之便,苇子河已经发展成了集吃住游玩一体的旅游镇。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东北农家菜,吃最新鲜的鸭绿江江鱼,看最美的鸭绿江景色,一排排的独栋别墅依山而建,当地的居民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

      ------------

      第46章 龙穴?

      陈子杨三人在苇子河吃着农家菜,看着风景,玩的是惬意无边。三个人吃饱喝足,胡图图提议坐着快艇在金银峡上看一圈,毕竟要欣赏金银峡优美的景色还是在江上坐快艇最方便,看的也最全。

      乘坐着汽艇,金银峡景色最优美的一段尽收三人眼底。两岸奇山高耸,山上的树木青翠成林,不同的树种形成的树林远远看去颜色各异。虽然同为绿色,却也有墨绿、翠绿、草绿之分,一片片不同绿色的树林就像一道道绿色的海浪,再加上碧绿的鸭绿江穿行其中,山水共同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在这片美景中前行,当真令人心旷神怡,深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之后,陈子杨近期心中的沉闷都瞬间消散掉了,此时的他真的对杨雷到这里玩的这个决定举双手双脚赞成。虽然金银峡离大核桃镇很近,可是陈子杨一直没有来过,以前是因为这里交通不好,后来开发之后他这个宅男加上单身狗也没有来这里玩的理由。此时的陈子杨才发现了家乡的美,真是不枉此行。

      正在三人陶醉之时,回程的快艇随着鸭绿江的一处水湾转了个向,绕到了一处两山交界的地方,两座山脉在此处交汇,形成了一个“V”字形的山坳,从这里看向远处视野豁然展开,远处连绵不绝的片片青山映入眼帘。从这里看去,片片青山由远到近分成了四五个层次,一层压着一层,仿佛一条青色的巨龙奔向远处。

      “哇,好美啊!”胡图图激动的喊道。

      陈子杨看见这奇景却猛地瞪大了眼睛,这……这……这不是真的吧。这好像是个龙脉!陈子杨揉了揉眼睛,想要继续看个清楚,可是速度飞快的快艇瞬间冲过了这个两山的交界处,陈子杨的视线又被翠绿高耸的青山遮住了。

      还没来得及看清,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此时的陈子杨就像是吃了一窝蚂蚁,抓耳挠腮的这个难受啊,他想让快艇再开回去仔细的看看,可是一来陈子杨自己也拿不准,二来看见兴义盎然的杨雷和胡图图两口子他也不好意思打扰,毕竟是人家请客么,陈子杨就没有打扰他们的雅兴,把那种迫切的心情强行压在心里。

      陈子杨仔细的回忆刚才他看到的那片群山,不管是山势还是山的走向,都能看出龙气,但是一来看的时间太短不敢确定,二来就算那里确实是龙脉,手上也没有罗盘测看一下方位。于是陈子杨决定回去取了罗盘再回来看看。

      当初陈子杨跟随老道学艺的十年,老道领着他走遍了大核桃镇方圆几十里的山山水水,陈子杨曾经以为老道是让他实地学习茅山地师之术,可是后来老道却说他也是在寻找一处龙穴。因为按照老道的想法,龙陨之地应该会有一个龙穴,而且这个穴的档次应该不低,最次也在七十二阴穴中排名靠前。

      按照道家的理论,万事皆有因,万事皆有果,既然大核桃镇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能成为大清朝的龙陨之地,那么这里必有其独特的运势,运势好的地方地脉风水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地脉风水好的地方就是龙穴,龙穴和龙穴所在地的运势二者相辅相成。

      所以这么多年来老道一直在大核桃镇附近寻找,虽然在这附近找倒过几个好穴,可是却远远达不到龙穴的标准。

      难怪老道一直没有找到,想不到老道寻找了多年而不得的龙穴竟然就可能在他们师徒两个唯一没去过的苇子河,陈子杨觉得这也太巧了。

      不过细想之下,陈子杨认为这件事极有可能。苇子河这里以前与世隔绝,本地人口稀少,可能没人懂得寻龙之术,懂风水的外人更没来过几个,而且只有从那个山坳的位置才能看到那片群山,能够在坐船的时候在那个山坳处停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有的风水穴隐秘的很,所谓的隐秘不是指藏的好,而是指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能被发现。正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一样,许多大型的龙穴,如果你寻龙的时候离得太远或者太近,或者角度稍微偏差了一点,都可能看不出这里的龙脉,便和风水穴地失之交臂了。

      陈子杨从来没有过盗墓的想法,因为老道师傅嘱咐过他千百遍不能盗墓,而且祖上也有这方面的遗训。何况就算那里真的是块风水宝地,也有可能因为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而没有人在这里下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1: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