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啊,我说的话,就相当于打造一条新船,样子新工艺新,只有你们这种小船玩的起。大明这么大的船,造不起新的,只能拿旧的将就。再说新船不一定等于好,因为没试验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开,也可能出海就散掉。能不能跑的快,跑的好,我也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如果船开的不够稳当,可不要怪我这个出主意的人。”
林海珊点头道:“我自然懂着个道理,不过我倒是想问问,这大船和小船比,到底哪个船好?”
“当然是大船好了。虽然大船有很多毛病,但是底子厚,禁折腾。上面的人只要有点良心,就会想着修补,大家齐心合力,这条船总可以维持的住。小船不管看上去多好,也掩盖不住一个毛病,容易翻!”
林海珊却一摇头,“我倒不这么看,小船轻巧跑的快,若是机缘合适,说不定比你的大船跑的还快一些。如果到那个时候,范公子想没想过换条船来坐?”
“没兴趣。我这个人很懒的,只要大船的舱位舒服,伙食合口味,我就不想动地方,姑娘还是另请高明吧。”
房门恰在此时被敲响,傅亮在门首道:“制军老爷派了人来,请范公子与林姑娘过去。”
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
太阳初升,晨雾将散,凉爽的风吹在脸上,雾气遮挡了阳光,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暑热,于盛夏时节,这便是极好的天气。好天气,一定会有好运气,林海珊如是想着。
明朝是个迷信的时代,吃海盗这碗饭的尤其如此。她从走出客栈的那一刻,就在向妈祖娘娘祷告乞求庇护。至于这位向以仁慈而闻名的神灵是否会垂青于她这种海盗,便不在考虑范围内。
自有记忆以来就生长于那种无法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自己的兄弟手足做的杀人放火乃至间银妇女之类的事见的多了,已经不当为罪。弱肉强食,胜利者拥有一切,在她而言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按她旧有观点,现在有求于范进,如果因此被其占了便宜是理所当然,当然以后找到机会把范进大卸八块也是很正常的事。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站好,这是她最为朴素的人生观。现在官兵的力量比自己强,那么自己就要低头,乃至被砍死也是情理中事。既然想要求活,就得放下身段付出代价,她已不奢望全体顺利过关,只希望妈祖娘娘保佑,给大哥的部下留下一丝元气。
十万大军不可能都驻在城里,真正在城内的只是几个亲信营头。这些士兵已经开始了操练,一片片呐喊声顺着风传到耳朵里,一队队着长枪或是火铳的士兵往来巡逻,维护秩序。衣甲鲜明,刀枪耀眼,至少从装备上看,这些人有些精兵的模样。
不管平日闲谈时如何把明朝官兵看的不堪一击,十万这个庞大数字放在这,林海珊心里很清楚,打不过的……
平日里向以狂野胆大自诩的少女,自认天不怕地不怕,如果有必要,就算皇帝也敢杀给你看。可当她终于来到总督衙门以外,远远望见高大的石头牌坊以及牌坊下那些身强力壮长身大面的护卫军兵时,心依旧不受控制地揪成了一团。
官府威仪不是说说而已,两广总督代表的不仅是两省的军事力量,背后更是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支撑。王法律条朝廷体制,向来被这些盗贼所鄙视,当这些东西的具现便真的摆在面前,林海珊才不得不承认,草莽终究是草莽,官府就是官府。
她只觉得肩膀上仿佛被人压了几块石头,步子变得格外沉重,就连呼吸都混乱起来。侧头望去,却见范进步履从容,摇着折扇面带微笑朝着她点点头,似乎是在告诉她:不要怕,一切有我。只是这随意的一点头,林海珊的心头就略微安定了些:有他在一切或许都会变好。
堂堂绿林好汉,居然要个不会武功的书生壮胆,说出去肯定丢死人,这件事只能藏在心里……对谁也不能说。林海珊在心里发着誓,但身形还是下意识离范进更近。
傅亮追随殷正茂多年,见多了来此述职的文武官员,不管是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的武将还是素称耿介的文臣,到了这里也免不了提心吊胆,精神紧张。像是范进这等从容者却是极为少有,心内不由赞道:怪不得陈大哥要拜他为师,这书生虽然没有功名,却当真是宰相根苗的气派,有这气魄,未来的前途就不会差。
傅亮进去通报,时间不长就有消息传过来,要林某进去面见总督,而范进则被安排在客房,由专人接待。招待范进的也是个书生,三十出头年纪满脸书卷气,举手投足间尽是一派大儒气质。这种年龄当然不会是什么本省的文宗或是老学究,就范进看来,其多半就是殷正茂的幕僚或是智囊。
两下见过礼,互相通报了姓名,这名书生叫骆思贤,自称是个不第秀才,最大的特长是制墨,跟在制军身边,也无非是做些文牍公事,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话不问可知,必是谦词。
殷正茂家乡徽州与肇庆端州一样,都以制砚而闻名天下。听他口音带着浓郁的徽州腔,又自称制墨者,多半就是殷正茂小同乡。这样的人必然是心腹,整个招安事成败或许就在其一念间,殷正茂派他来接待范进,显然也是有些要紧的事情要打问。招安的成败,数万海盗乃至十万官兵的命运,实际并不取决于林氏与殷正茂的对答,而是由两个书生的对话决定。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骆思贤话锋一转,“范公子,凌中丞的信我已经看到了,大中丞提到,范公子有个计划,要借招安除掉这伙海盗,还要为朝廷献一笔巨金。事当然是好事,制军也早就想要扫平这盗贼,但是要做成此事,并不容易。就以公子的计划来说,不但自身要冒险,也要海盗有诚意才行。你觉得林氏求降之心,究竟有多少?”
范进微微一笑,心知:戏肉终于来了。
幕僚的作用除了赞画军机,文章酬酢外,为自己的东主分忧,亦是义不容辞之事。限于身份,一些话殷正茂不方便说,另一些话,干脆就不能说。但是话不能说,事情依旧要办,这就要幕僚出面。范进与殷正茂所谈者,只能是阳春白雪,精忠报国,与骆思贤相谈,就要说些有用的言语。
“海盗求招安的心……很诚。这些人没脑子,也不懂怎么表达诚意,只好用最简单的方式,送钱。他们知道朝廷国用不足,愿意献出自己的藏金,以求赦免。这笔款的数目不会太少,具体数字他们说不准,但是关系到前宋皇室藏金,应该也很可观。”
“太子楼藏金么?这个消息我也听说过,不过想来,多半是不稽之谈,未必可以做准吧?这么多年过,岛屿多次为盗贼做占据,即使有藏金,多半也已经被盗贼所盗掘,只怕所余无几。”
“骆前辈,这便是您老想差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太子楼藏金的事传了这么久,在我们当地流传很广,肯定也有所本。南澳岛地形复杂,盗贼也没办法逐个岛摸过去,再说有些地方本就是退了潮才显出陆地,一涨潮就是海水,这样的地方如果不明究竟,是没办法查的。虽然强盗占了南澳,也不等于一定能挖出宝藏。再者,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钱财埋在里面,毕竟不能带着全部家当做贼。干这行很容易死,也许钱没花,人就被杀掉了,钱财就成无主之物。林凤这次不顾一切打下南澳,说不定就是为了这笔银子。”
“那这笔钱的事……是确有其事了?”
“我想应该是有的,只有数字上说不准,他们无帐可查,哪里搞的清数。到时候金银运来,少不了要请骆前辈点验查收。”
骆思贤想了想,“如果真有这笔钱,那于朝廷而言,倒是解决了大问题。范公子且宽坐,待我禀明制军,再做道理。”
他去的时间并不很长,转回来时,又带来了殷正茂的话,要范进到花厅去说话。等到了花厅,见主位上一个六十上下的老人,长方脸,两道法令纹既深且长,让这个人的面向也显得有些可怖。身着大红常服头戴纱帽,只看官袍服色就知必然是两广总督殷正茂。
虽然是个花甲老人,但是满面红光精神饱满,气色精力比之中年人只强不弱。林海珊并不在场,显然接下来的对话,她没有参与必要。
参拜以毕,殷正茂上下打量着范进,“范进……南海案首,却在广州府试时落第,这也是我大明科场少有奇闻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便是当今首辅江陵相公,当年乡试时,也被生生压了一科,若非如此本官也没机会与元翁同科。只要腹有才学,也不差这一科的时间。洋山兄的书信上对你很是夸奖,在肇庆你的名气也很大,盘胜的画像,就是你画的?”
“回制军的话,正是小人拙作。手段低微,制军见笑。”
“不用客气,你的画很好,就凭你的画和你献的伤口缝合清洗方,就足以保你个前程。陈璘虽然在呈文上说,是自己献的方子,可是他不敢骗我,一问之下就什么都招了。眼下要打大仗,有你献的方子,就能少死伤很多官军,这是件大功劳,本官给你记下了。你有这方子,是一桩好处,能不争功,愿意把功劳让给武官,是更大的好处。做官也好做人也好,懂得谦让不争,于人于己都有莫大好处,相反,鼠目寸光,自己人争来抢去,就不会有太的成就。”
“制军金玉良言,学生定牢记于心,不敢忘怀。”
“报国出力,原不止一途,以你的本事若是大案保举,一个前程也就是指顾间事。但是以你的才学,若以画技或是献药方为官,就等于是自毁前程,佐杂又有什么前途可言?你的事业,总归还是在科场上。像是这海盗招安的事,你本不该参与进来的。”
“学生明白。只是人不找事,事亦找人,学生也是无可奈何。”
“洋山兄的书信我看到了,于你的苦处也能明白,不过外人未必知道此中干系,万一对你有了什么误解,对你就很不利。今后这种事,能免则免。”
“学生记下了。”
殷正茂的语气又缓和了些,“我也明白,你帮着官府抓住林凤,想要不和他的党羽纠葛,也不容易。那些人如果不是有求于你,可能就要加害于你,你那个将计就计的计划,所知者无多,不用担心走漏风声,如果计谋得售,把这些魑魅魍魉一扫而空,还两广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也是你的大功。”
“制军运筹帷幄用兵如神,此次进兵,定可扫荡群丑还两广一个清平世界,学生不敢分功。事情做成,两广黎庶都会记得制军恩典,日后安居乐业不闻金鼓,家家都要感念制军恩德,家中也要供一个上生禄位,希望上苍保佑制军官运亨通,富贵万年。”
殷正茂道:“保一方平安,还百姓太平,这是为官者应尽之职,不当居功食君禄报君恩,做官的,总要对的起自己的冠戴俸禄,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本官以十万兵居肇庆,就是准备把这伙倭寇一网打尽。你的谋划确实可以减少伤亡,但是说易行难,风险也大。当日胡襄懋(胡宗宪)平五峰之乱,功在社稷,东南百姓皆要感他恩德。可是为他奔走效力,骗汪直来降的夏正,却被海盗所害,死于乱刃之下。而汪直不过是想当个宋王,林凤却想僭号称孤,其罪恶十倍于汪,汪直既不能贷一死,林凤又何以能免?届时安歇盗贼,又怎能放过你?你……是在玩火。”
他的语气变的冷厉了起来,“你很聪明,又读书,在你看来海盗是群既愚且顽之徒,很容易受你摆布。这样想,便是大错特错。本官久历戎机,与这种人打的交道多,于他们的习性甚是熟悉。他们不读书,不识字,头脑也不清醒,但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容易摆弄。盗贼狡黠多诈,并不缺乏阴谋诡计。就以招安来说,我们想要借招安之名扫平这群盗贼,他们也未尝不是借招安为名义,行一个缓兵之谋,自古兵匪不同路,总归要杀光他们,才能为沿海诸省无辜受戕的百姓讨还血债。这些人,注定要死!”
范进心内暗道:果真如此。脸上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学生明白。海盗倒行逆施,必要剪除。然南澳地形复杂,既有天险又有人工修建的屏障,如果强攻只怕官健损失过甚。学生愿为国出力,智取群盗。”
殷正茂未做回答,只说道:“本官可以告诉你两件事,朝廷对于陶简之与侯守用的处置已经到了,陶简之革职,侯守用调任刑科给事中。养斋一去,你科举一道上,便没了阻碍,就算这科错过,下科也可下场,大好前程不可辜负。你如果愿意回去读书,本官立刻吩咐人为你备船。”
原来恩师高升了啊……范进心内暗自为恩师获得提拔而欢喜,府县针对,一起调开算是常用的解决方法。不过知府摘印,知县进京,谁输谁赢已经看的很清楚,能以知县斗赢知府,绝对可以算是大胜。
而且给事中是清流,位卑而权重,甚至可以和本部尚书别苗头。甚至于升七级外放亦不愿去,算是第一等好职位,恩师有了这么个好前途,将来照应自己或许比县令更方便。
殷正茂交了这个底,也是看在凌云翼面子上,不希望自己再涉险。如果现在自己萌生退意,林海珊注定走不出这个衙门,而林氏舰队也注定将被殷正茂以强力抹去。
想着那炸起的汗毛,一身野性的刺青,再加上海外建国与外洋诸国争海上之利的构想,范进沉默片刻,行礼道:“学生愿为制军效力,先除去沿海之患,扫平南澳诸盗。”
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
殷正茂脸上似笑非笑,看了范进好一阵,才道:“你可知方才林逆的人跟本官提了什么条件?他们愿意画出海图,为官兵上岛提供方便,也愿意放下刀枪归顺,但是必须要你随他到岛上做人质。你应该知道这一去不啻于虎口狼窝,能否回的来,便只有老天可以做主,你还要走这一遭?”
“此事由学生而起,自是义不容辞。何况如果此事不成,之前布置皆成流水,智取就变成了强攻。南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纵然现在群盗势弱,但如果其做困兽之斗,官军伤亡必巨,只要能让官健少受折损,学生何惜此身。”
“好,既然你有报国之心,本官亦不能不成全你。且下去吧,林氏就在下面等着,你去画出航海图以及藏金所在,随后就随他上岛。我答应给他三天时间,召集部众晓以大义放下武器投降。如果你能说服他们放下武器自然最好,如果不能……官军到时候就会发动进攻,把他们连根拔起。刀兵之下玉石俱焚,你的处境就会很危险。所以你的时间只有三天,好自为之。如果你真能说服他们放下兵器,本官也会给你一个回报。”
“为国出力,不敢言回报二字,制军宽坐,学生告辞。”
范进转身离开,骆思贤这才靠近殷正茂道:“东翁……佛郎机人的要求是,必须消灭掉这些海盗,才能保证商贸往来。如果……林氏还在,他们那里又该做何想?”
“他们怎么想,重要么?”殷正茂手捻长髯,面带冷笑道:“这些夷人还真以为本官很在意他们的感受么?保证商贸?到底是我们想通商,还是他们想通商?之所以允许他们住在壕境澳,是因为他们每年愿意给朝廷交两万零六百两的银子,也愿意为官府效劳备倭讨贼。月港市舶司辛苦一年,所收船税也不过三万两。壕境澳那个破地方本来就是群土人居住,不服朝廷管束,种了田也不肯交租服役。让佛郎机人管他们,既少了官府的麻烦还有银子拿,这样的生意为什么不做?在本官眼里,他们就是一群大明的佃户,只要安心种田交粮支差就好,什么时候官府需要考虑佃户的意见?他们连人都不能算,想些什么何需在意?这些跳梁小丑还自以为得计,在壕境澳擅自营造房屋,还想自选总督,这些事以为本官不知?一群佃户,想要自己选个人来管自己?简直白日做梦!”
“林凤要死,因为他想要当皇帝。佛郎机人要敲打,因为他们想要搞什么选举。这两下的罪恶,实际是一样的。大明的天下,不能开选督恶例,否则有人效法起来,这天下都会不稳当。防微杜渐,不等他们养成气力,现在,就得绝了这个想法。之前既有罗山蛮,又有海盗,又要买洋械,我只伪做不知,范进的这个办法,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
骆思贤道:“东翁是打算以虎吞狼?”
“不,那是范进的想法,他人很精明,可还是不离书生之见。以虎吞狼何如二虎相斗?我答应给林氏三天时间说服部下投降,她出发三天后,官军会整顿人马,进攻南澳,顽抗者格杀勿论。一言出口驷马难追,但是我只是答应约束官兵,佛郎机人……不在此列。他们出发后,就给佛郎机人传话,让他们出队。”
“这……”
骆思贤一愣,心知自家东主这是打算以佛郎机人和海盗互攻,官兵坐收渔利。毕竟佛郎机人不叙军功,死伤也不需要大明补贴,属于前房儿女死光了不心疼。但是这样一来,范进的处境势必就很危险,“范生是大中丞的心腹,这样做,中丞那里……”
“范进很聪明,亦很有才干,海盗找上门来,可以处变不惊,反倒定下个将计就计的谋算不失为个才俊。所以我说过,陶简之不录这样的人,简直有眼无珠,我指名严参他没有参错。不过,人才是一回事,是不是要保下他,就是另外一回事,你和洋山都看重他的才干,我看重的,却是他的态度。”
殷正茂的面色渐渐转寒,“他这个计划从官府角度看,能够一举铲平南澳,是一件大功劳,于海盗那边看来,做成了招安,同样可能念他的人情。他是想要在水火不容的双方,找一个平衡,希图左右逢源,两不开罪。乃至他虽然帮助朝廷剿灭南澳,却也希望留下海盗一丝元气以图招安,其目的自然还是留下一个可以说话的空间,让海盗不至于以他为仇。从他的立场上,做这些或可叫做情有可原,但是从朝廷的立场上,这样行为就有首鼠两端的嫌疑。洋山兄欣赏他的才情,愿意重用他,于这些东西并不计较,我亦不能驳了他的面子,但是也不能为了顾虑一个人,就破坏大局。这次我给过他机会了,如果他肯放下这边的事,安心回去读书,南澳海盗就算将来要报复,难道朝廷不会替他接下来?最多就是村子受点损失,保下他一家人自无压力。可是他偏要去冒这风险,我也不会阻挠。”
骆思贤道:“范进这个招安的法子,学生看来,倒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当然,如果他这个招安之谋一无足取,我早已下令把那海盗拿下问斩。做人做事都忌做绝,做官更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后任,总要留一些战功给洋山。范进定的十面张网破罗山的法子,办法虽好,耗时却久,洋山有这份时间跟蛮人蘑菇,我却是不想再在这里耗下去了。快刀乱麻解决了南澳,就该准备着进京赴任。洋山事事为我着想,为我剿贼筹措粮饷,委实不易。若是我把贼都杀光了,洋山将来又靠什么立功?留个罗山蛮给他升官,再留些海盗下来,给水军练兵顺带积累寻常劳绩,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如果是官军杀上去,玉石俱焚,海盗其实很难走脱。夷人兵少,他们冲上去,海盗打不赢但总可以逃的掉。范进既然希望刀切豆腐两面光,本官就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他能说服海盗不杀他,再带着盗贼们逃跑,本官也不会追究。人想要得到什么总要付出代价,他既然想要这个结果,就得冒相应的风险,这样才公平。如果他能活下来,将来办招安的事,他就是第一大功臣,少不了要有一番重用。如果他死掉,也算求仁得仁。”
“那大中丞那里,东翁怎么说?”
“我这里准备了两样东西,将来见到洋山兄怎么也有交代。”
在殷正茂案头,放着两封文书,骆思贤上前看过,见其中一封是推举范进为充场儒士参加本科乡试的推荐信,另一封却是旌表范进为抗倭捐躯义士,配享南海忠烈祠的荐书。
在骆思贤看来,范进算是个人才,于自己一方而言更有大功,毕竟那笔藏金一旦发掘出来,于官与私都有莫大好处。可是在殷正茂这个层次的人看过去,人才不过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他需要在意时会提携一下,不在意时,也不值什么。一个人的死活,在他的大计里并不当回事。
范进办这事,大收试自然赶不上,殷正茂手上有名额,可以直接把人塞到乡试里参考。到了他这个级别,于这种名额其实不甚在意,随手送人情也不当回事,可是于当事人看倒也是个极大恩惠。配享忠烈可以免二丁赋役,则可以算做恩养家眷,是以范进是死是活,他都可以对凌云翼及范家有个交代,也就没什么可顾忌。
客房内。
范进放下了手里的笔,指着面前图画道:“大概就是如此了。如果你说的没错,整个南澳水道,也就是这个样子。”
望着眼前的海图以及藏金图,林海珊神情很是复杂,沉默好一阵才道:“这两样东西一交,我就是南澳的罪人。我们自己的海图画的很马虎,没有水手领路,拿着图也不容易找到路。可是官兵拿着你的图,南澳岛就可以自由出入,为了保住南澳,我应该打死你,然后烧了图才对。”
“眼界放大一点,南澳弹丸之地,有什么可留恋的。失去这个岛,于你们而言,不过是失去一个枷锁,整个大海才是等待你们去征服的天地。心胸眼界大一点,格局才能大,有了大格局,才能做大事。窝在那个岛上,只能算是个海盗,想要立国就一定要有走出去的胸襟气魄。再说了,十万兵铁了心的拿下南澳,怎么都拿的下,否则当年大宋君臣就不用死了。天险……没用的。”
“可是这图交出去,官兵会不会遵守承诺,放我回去?”
“他们没办法确定这图真伪,把你杀了,万一图是假的就划不来。放你回去搞的南澳大乱,更符合官府利益,所以肯定会放人。”
林海珊看看范进,“那你也要跟我一起回去?上了岛就是我们的天下,你不怕我杀了你?”
“怕……我从来没说过自己不怕死。但是我相信你不是【创建和谐家园】,我活着比死了对你们有用。你们这次之所以搞的这么惨,就是因为没人。朝里没人莫造反,朝里没人莫招安,谁让你们没有读书人撑腰,所以就要倒霉了。所以你不但不能杀我,还得求神拜佛,希望我早日高中,最好当个状元。这样在朝里,你们才有个靠山,我说的那些事,你们才有可能做成。杀了我,新船去哪里造?”
“所以你是说,你给我们画了个饼,然后告诉我,离开你,这饼就做不成?”
“当然了,要不然我一晚上不睡,给你讲这些东西很好玩么?”范进笑着吹去纸上墨迹。“不要跟读书人斗法,你们不是对手的,再说新船只听了个头,杀了我,谁去造船?别想南澳了,未来赔你个更好的就是。”
地图交给守卫之后,并没有人来通知他们可以离开,两人就这么被软禁在房间里,等着最后的处置。林海珊心内转过无数念头,既担心官府黑吃黑,拿了东西却依旧还要杀人,又觉得范进既然如此有把握,应该不至于有变。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才有人送了些酒菜进来,说是总督安排的午饭,午饭以后将安排船只,送两人离开肇庆前往南澳。
眼下海上的局势比较复杂,虽然林凤势力被列为官府打击目标,可是在民间商业领域,其依旧与很多商人有贸易往来。毕竟几万人的庞大势力,每天都要消耗相当数量的物资。
固然海盗凶狠,官府通缉的力度也大,但是总是有些大胆的商人,会冒着杀头风险把物资运到南澳附近,换取高额的回报。两人所乘坐的,就是一艘长期与南澳从事贸易的商船,由其把人带到附近,再换乘海盗船上岸。
能够长跑这样的航线,船东不问可知,自是在官府里有自己的门路,可是看今天的安排,这个船主怕是本就是大明官府的耳目,借着贩卖物资搜集南澳情报。
林海珊与船主没什么接触,以往在岛上时也只远远见过几次,一直拿对方当做商人,却不想走了眼。直到下了底舱,兀自恨恨不平。
“走眼了,没想到他居然是官府的探子。大哥一直说跟我们做生意的人里,肯定有官府的眼线在,要大家小心点,不让他们摸清上岛水路,可是毕竟人要吃饭,就少不了和他们打交道,只能是睁一眼闭一眼,一些探子就防着他们好了。没想到这个公认的本分商人,也是个耳目。”
“笑话,都去做你们的生意了,他还能本分到哪去。只许你们在官府安插眼线,不许官府在你们周围安插人手,没有这个道理的。官兵不大可能到海盗里面去卧底,安排些商人打探情报,就是很常见的部署,这不是阴谋是阳谋,看破了也没办法。除非你们不跟外面打交道,否则这种事,就没办法。”
“那……如果我以后自己扯旗,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呢?”
“这算什么,偷师啊?我跟你说过,这些东西是我保命的本钱,不会随便说的。”
船只颠簸,海浪声透过木板传入舱内,于官府的信用,范进是不相信的。所谓三天时间放下武器,这种话连一个字都不能信,这一次去能否求生,还是要靠自己的运气与嘴炮。林海珊没心没肺,已经将头枕在范进肩上打起了瞌睡,范进听着海浪,手指轻轻敲着拍节,小声唱道:“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
第一百零九章 风雨飘摇
天蓝如洗,海天一色。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无数浪花,在日光照耀下,如同万千散开的珍珠,在空中高高抛起,随即又重重落向海中。
南澳岛并不是单独一个岛屿,而是由大小三十七个岛屿共同组成,风景如画,地理位置优越,在后世是广东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但在当下,这里从行政区域上还属于福建所有,而其美丽的风光,也为血色与兵戈掩盖,显得黯淡无光。
由于岛上有淡水鱼业等资源,是海上极佳泊地,自明中期开始,南北商贾于此停船补给,乃至就地互市现象就很频繁,整个岛屿也一度成为繁华的海上城市。可是战火焚尽了繁华,刀光斩断欢乐,随着嘉靖年倭寇荼毒东南,这美丽的岛屿也从净土变为炼狱。
商人、土人都已化为白骨,阳光沙滩之上,也已被拒马、鹿砦等防御设施占满,将一座美丽的岛屿变成个临时要塞。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映入眼中的,就是一片又片的连营、堡垒以及战旗。
港口虽然有船只停泊,但是都插着海盗旗号,而非外来商船。于礁石掩映中,小艇往来穿梭传递消息,头缠红巾,赤上身着犊鼻裤的水手,撑着船四下巡哨侦察,而弓箭手将涂满猛毒的箭矢搭在弦上,人就藏身在灌木或是巨石之后,随时可能给登陆者以致命一击。诗情画意一扫而空。
到了自己地头的林海珊很有些兴奋,为范进担任着向导,指着远方讲解道:“你看到那些礁石了没有?那里就是七星礁,据说是海龙王的七公主扔下金钗化成的礁石,如果晚上来看呢,就能看见七礁缠月的样子了。如果到鱼场,你就可以看到花蛤、鲜贝,对了还有大鲨鱼。抓住一条,大家就都有肉吃,抓鲨鱼也要看运气,有时搞不到,反而会伤人。”
这几日在船上,范进每天都会讲一些林海珊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他嘴里的造新船计。不过这位讲师显然并不规范,在授课同时手总是会在女子身上讨些便宜。本来要清理伤口也免不了肢体接触,可他的一些举动显然超出了清理伤口的必要性。
这个只喜欢女人而不喜欢男人的女子,对于这种接触并不见得欢迎,但是她向来信奉交易原则。只要可以学到知识,于范进的那些行为也就听之任之,只当是自己需要付的代价。看她此时的样子,似乎根本不拿那些事当回事,也或者是她本人开始享受起交易的内容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