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把这玩意拿远点,有话说话别总拿东西,如果走火了,你大哥得给我陪葬。有个成语叫恼羞成怒听说过吧,说的就是你现在这德行。其实你自己心里也明白的,我说的是即将发生的事实对不对?你们这些海盗,本来就是群乌合之众,因利而合,全无信义。林凤在位置上,靠他的威望可以压服群雄,现在他被拿了,跟随他的骨干又或死或囚,只有少数人逃遁,于他这一系而言,算是元气大伤。那些对他本就不大服膺的枭雄可不就要趁机而起,瓜分他的一切。你这个妹子,也自然在瓜分范围之内。劫狱这种事都要你亲自动手,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没有多少人可用。再说,你的行踪还有人向官府泄露,除了你们自己人以外,其他人做这事能这么顺?”
火铳剧烈颤动,林氏的脸涨的通红,一双好看的大眼睛瞪的溜圆,嘴紧紧闭着。看的出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否则不知道是哭出来,还是真的开火。范进的话如同长矛,毫不留情地刺穿了她的尊严与屏障,将她捅个对穿。
“你轰爆我的头有用么?还是先想着怎么解决问题才是正办。你那个嫂子怕也是个糊涂虫,被手下支使着不知天高地厚,还想要将兵攻城。广州就好比是个捕兽夹,你们敢进来,这一夹子下去,就打个血肉模糊。不想死的话,就别拿起刀,不反抗就不会死知道不知道?”
“不讲打讲什么?”女子被范进气的没办法,将铳随手一丢,直瞪着他道:“你到底想怎么样,说清楚啊!”
范进冷笑道:“不是我想怎么样,是你们想怎么样,招安也好救人也好,不是不能办,但是得有个规矩。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现在天大官司在,地大银子在哪呢?你……有钱么?”
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地大银子
“林家舰队做了这么久海上生意,手上不会没有积蓄吧?我相信姑娘是个明白人,了结令兄的事,需要的是力量,这天下还有什么比银子更有力量?当然,你可以认为我是在诈你,或者认为我是想要骗你的钱,所以你可以选择不付钱,或是想想再说。但是我必须提醒你,等到我的女人一来,看到你这么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在,打翻醋坛子的话,我们都要倒霉。”
女子紧瞪着范进,一语不发。看的出她内心异常纠结,太阳虽然不毒,但是天气很闷热,时间不长,女子那白皙的额头上,就沁出一层汗珠。她用袖子胡乱地一抹,又解开了上衣的盘扣,露出修长的颈子,骂了一声,“这老天爷,简直是不给人活路了。”
眼前的茶抓起来一饮而尽,还没能解渴,索性抓起茶壶向嘴里灌,半壶水喝下去,她才把壶放下,看着范进道:“你要多少钱,才能办成这件事?”
“不,我必须纠正你一个错误,不是我要多少钱,而是这件事需要多少钱。谋逆,海盗,这都是死罪,而且招安这件事,即便是巡抚,也不能一手遮天。毕竟两广总督是最大的,没有他点头,事情怎么做的成?”
林氏看看范进,“那这么说来,似乎范公子就变的没这么重要了,那小女子为何要通过你来办这事,而不是杀了你给大哥和相公报仇,然后自己去找两广总督?”
“因为你杀了我,就意味着和官府彻底决裂,不管你再想找谁,这事都办不成了。我好歹可以在巡抚面前说话,而巡抚和总督是同年……这种文人的关系你们做海盗的不懂。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好比两个人结拜,你跟把兄有仇,只好找把弟为你说情一个道理。再说你想找两广总督又哪来的门路呢。当然,像姑娘这么漂亮的女子,如果想疏通关系的话,倒是有一条终南捷径,只要你解了身上所有的扣子,就能找到人为你奔走,就看你自己肯不肯了。”
林氏听了范进的恶意揣测不怒反笑,“范公子,你是不是以为我开不起这种玩笑?你这就错了,我们海上女儿不是被男人摸下手就要死要活的小家碧玉。为了一顿饭,或者一口清水,连命都可以拼,身子又算什么?如果真把我逼到那一步,你说的那条路……我会考虑。不过我听说殷总督是老头子?还是算了吧,我找男人也得找个年轻有力气的,找老头没意思。所以还是听你的意见比较好,我出钱。”
“姑娘能这么大方我就放心了,招安跟做贼就不同了,想要做大明子民,先就要学会忍气吞声。像是姑娘这等样貌女子,少不了有官差胥吏,想要在姑娘身上讨便宜。即使不敢真个动手,口头亏总是要吃的,姑娘能够做到宠辱不惊,他日和官府打起交道来,才有几分把握。”
“多谢范公子提点,既然我过了关,那我们就可以谈钱了。我有钱,有一大笔钱,但是这笔钱是我们林家舰队的公费,大哥当初嘱咐过,这笔钱是为了【创建和谐家园】海外立国所需的经费,不许为私人原因支用一文。不管我们舰队有多困难,都没动过一文,现在为了大哥,我顾不了那么多,就得把这笔钱拿出来用。可是我们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人想要吃下这笔银子,我宁可拼着命不要也会对他不客气!”
范进朝着林氏一笑,“大姑娘不用把话说的那么死,不如先说说,你们手里有多少钱?是金银还是货物,这些说清楚,其他才好谈。”
招安的提议于林氏而言,可能是其所能想到的惟一求生途径。毕竟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种思想在绿林里很有些市场。再加上这个时代水浒传颇为流行,也难免影响海盗的想法。可是正是这个提议,却给了范进灵感,让他意识到,不管是为了自己飞黄腾达还是为了平安,这件事自己都该参与进去,做些手脚。
想办法骗过这个女人,从这离开后报官抓人,当然是个选择。但那样做就能一了百了?南澳岛上还有上万海盗,有一就有二,将来如果再有人来找自己麻烦,是否还能像这次轻松过关,就在两可之论。这个隐患,必须要排除。
除了这一点,招安一事做成,对自己的好处,也是范进决定参与进去的重要因素。
人的玉望是个无限扩张的魔鬼,曾经的范进只想要中个功名,可以免掉赋役,再靠着一笔田地当个逍遥自在的小地主。可是自从结交的圈子到了巡抚这个级别后,耳濡目染尽是高层的社交与享乐,乡下地主的生活,已经不能让他满足。
像是小院里和梁盼弟那样胡天胡帝自然是好,可是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希望挣一处大宅院,发一笔横财,让自己的母亲像那些大户人家的老封君一样阔气,自己女人可以穿金戴银,不用再从事劳动。再者,查抄洪家的经历也让范进意识到,总得需要足够强的靠山或是权势,才能保住自己拥有的一切,否则手里的财富不知哪天,就成了他人的功劳。
招安……是解决这个麻烦的机会,既可能把这些海盗抹去,也可能成为自己的登天梯。这件事做起来会很麻烦,过程里也会有危险,可比起回报来,他相信,这些付出都很值得。
要招安,首先就需要银子。殷正茂贪财与他的有能一样,名满两广,凌云翼挥金似土,对于这两人而言,金银财宝都是多多益善。如果可以搞到一大笔钱,这两人一定会欢喜,而自己,也少不了可以得到酬庸。能打动督抚疆臣的数字,不会是小数目,也只有林凤这种大盗,才有可能拿的出来。
自泰老翁到林家兄妹,他们做了多年海盗,手上肯定有一笔积蓄。但是这笔积蓄的方式和掌握力度则说不好,毕竟眼下林氏舰队内部也不稳定,如果积蓄落在外人手里,这件事就没法谈。是以,在推进这件事之前,范进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这笔钱的存在,其次就是这笔钱的具体数目。
林氏道:“银子肯定有,至于数字……我现在不能说,财不露白的道理范公子也明白,我把银子说出来,官兵起了觊觎之心,那不是自己惹祸上身?我可以先交个底,范公子一听,就知道数字不会少。你们读书人号称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对南澳岛这个地方你了解多少,知道不知道那里有个太子楼?”
范进点点头,“这个地方我知道,当年南宋的皇帝被蒙古人打的没地方去,以海为家,曾经拿南澳当过据点。宋末帝赵昺是当时皇帝的弟弟,两人都是小孩子,眼看蒙古人打过来了,宋朝就要亡国,小孩子生不出儿子,就只好把自己弟弟也就是赵昺封了太子,免得皇帝死了国家没人继承。而赵昺住的地方就被称为太子楼。”
林氏点头道:“既然范公子知道太子楼,那就好办了,我就问第二个问题,范公子可听说过太子楼藏金的传说?”
“传说当然听说过,说是当时赵家君臣知道自己已经穷途末路,虽然是自己最有把握的水战,实际也是有输无赢。为了将来翻盘,就把一笔巨款藏在南澳,以便以后招兵买马之用。但传说只是传说,哄小孩子睡觉做故事讲可以,真要是信,那还是算了吧。当时他们君臣一败涂地,元帅背着皇帝跳海,哪还有人有希望复国?何况连逃命都来不及,又哪来的时间设置迷窟,埋藏金银财宝。而且从他们败的狼狈模样看,也不像能留下多少钱的样子,留下些古董字画,到了现在也都烂没了,姑娘提这个是什么意思。”
林氏道:“范公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宋朝皇帝是否藏了钱在南澳,小女子也不敢下断语。但是太子楼确实有一笔宝藏在,这笔宝藏的数字也绝对对的起这个传说。范公子说天大官司地大银子,那这笔银子足够买一个人不死,也足够买我们招安。大哥之所以有立国之想,就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这笔钱。有了这笔经费,就足以维持部队,招兵买马,乃至自立为王,也并非是做梦。这笔金珠埋藏之处,只有我和大哥两人知道。大哥的为人,范公子应该清楚,就算你打死他,他也不会说出这些财宝的埋藏之地。只要朝廷愿意招安我们,我就把宝藏交出来。”
做出决定之后,林氏比之方才反倒是轻松了不少,她咬咬牙,“财去人安乐。官府求财我求平安,范公子请放心,这笔钱的数字,绝对可以让大人物满意。只要能把人放出来,你这个中间人也不会白费辛苦,江湖上讲道理,也要付人茶水钱,你这个调人不会白做,茶水钱我不会少了你的。”
范进道:“先不要急着说茶水钱,我只说那笔太子楼的藏金,即使他数目很大,你们又怎么把它交给官府?如果我没想错的话,现在南澳岛上,也不是你们两姑嫂说什么就是什么,万一你们想挖银子,别人不答应又该怎么办?”
林氏道:“这没什么啊?我阿嫂虽然不能镇住场子,可是我大哥只要一回去,下面的人保证都听话。他一声令下,银子马上就会送来官府。”
“放了林凤,让他去拿钱……呵呵。”范进用一个微笑的表情做了答复,拿起扇子扇风,不再做回答。林氏过了半晌,见他还是这模样,似有所悟,脸色一沉。“你少看不起人!我们这些闯江湖的不是你们官老爷,说话不算这种事是不会做的,只要我们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大不了,可以让我到监里去换我大哥了。”
“如果你进了监,那就不是替你大哥,而是白搭上自己,当然那些狱卒会很高兴。女不入监听说过没有?我跟洪大安好歹也算乡亲来着,不能看着他的脸被这么扔在地下踩,你方才说的主意,我只当没听到。你也不用气,这么大的事,不会一次就谈成功,想要把事情办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大家有分歧没关系,慢慢谈,谈到分歧消失,如果一开始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这件事最后也是要失败的。现在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银子能否保证支付,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姑娘有这个诚意出钱,我就有办法把事情做到。”
林氏本来因为事情出现波折而有些难看的脸色,听他这么说,重又舒展开来。她看看范进,挑起了拇指。“小书生,你不简单,如果真的入伙,我保证在岛上有你一把交椅。就算你拿不动刀,就靠这张嘴也够了。”
“你夸我的事,不用急在现在,等回头有的是机会夸奖。这就好比做生意,一方面有了诚意,另一方面也会表现出诚意,这样生意才做的成。既然林姑娘愿意拿钱,我也给你点好处,让你和林凤见一面,你愿意不愿意?”
“当真?”
兴奋地林氏再次将身子倾过来,脸几乎贴到了范进脸上。“书生……阿不,范公子,你真能让我见到大哥?”
“如果我什么都做不到,你又何必找我当这个过桥呢。不过我也有条件,第一,必须让我离开这院子。不管是办招安还是谈这件事,都需要我去谈,待在这什么都做不成。第二,你不能急,这种事不是着急的事。第三,你见到林凤之后可以难过,但不能冲动,否则害了自己别怪我。第四,把你们在官府的线人交出来……”
“不可能!出卖朋友,不是我们的作风。”
“朋友和大哥哪个比较重要,自己考虑清楚。再说你不说我们就不知道么?太天真了。你劫狱闹出那么大动静,尾巴是断不干净的,锦衣卫无孔不入,早晚会查到他们头上,无非是时间和成本问题。你不说也保不了他们一辈子,说出来他们也不一定都死。官府要的是太平,不是非杀人不可,也许只是让他们让出一些利益,也许只是敲打一下,但是如果你非不说,那你招安的诚意就很可疑了。”
看得出,林氏对这个问题很是犹豫,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头上的汗擦了一层又一层,热的发燥竟是把上身蓝色袄子解开一半,露出圆润的肩头和里面小衣的系带。她对这种杀必死显然不怎么在乎,没有害羞的神色,只喘着粗气,过了许久,她才对范进道:“我……可以给出一些名字,但你必须保证,不杀他们。”
“我保证不了什么,记住,你和官府不是对等的,是我们要,你们给,不是提条件。名字说不说随你,但是我们怎么做,你不能干涉。另外我还要加一个条件,给自己易个容,把脸弄的难看点,再有改掉随便脱衣服的毛病。否则的话,就会有一堆男人来脱你的衣服,相信我,这不是恐吓。”
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
离开王家,重返小院,一进门就发现气氛有些诡异。梁二姐在院子里发呆,两眼红肿。见到范进回来,她先是一惊后又一喜,竟是几步上前拉着范进的手仔细打量。
虽然因为梁盼弟的关系两下是亲戚,但是男女有别,二姐与盼弟的性子也不同,对于这个妹夫,她一向是保持距离,话都很少说,更不要说这种亲密举动。一下子这么热情,反倒让范进心内生疑。正在他发呆时,梁盼弟已经从屋里走出来。
她身上那身与吉服相去无几的大红袄裙都已经脱掉,穿的是一件红缎子紧身靠袄,胸前勒着十字绒绳,头上裹大红绢帕,背后赫然还背着一对鸳鸯刀。看装束俨然是即将走入江湖的侠女,而不是昨天那个婉转承露的新娘子。
一见到范进,她先是大喊了声进仔,随即猛扑过去,一下推开自己的姐姐,怒道:“离我相公远一点,否则亲姐姐也没有情面讲!”
二姐脸一红,后退一步,忙自解释着,“三妹,你莫多想,我是看看妹夫受伤没有,他好的很,一点伤都没受。这总算是老天开眼,让妹夫平安回来,我的罪孽算是减轻了不少。妹夫,你看没看到你姐夫和那几个仔,他们怎么样……”
“闭嘴!从今天开始,我就没你这个姐姐!大家亲姐妹啊,我有多苦你难道不知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相公,你倒好,为了你的男人和仔,就要害我再当寡妇!今后大家各走各路,就当谁也不认识谁。马上给我滚,再敢来我家,当心我对你不客气!滚回你的家里,去看你家那头肥猪和他的仔。相公,进房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真没事?如果你不回来,我就要去王家找你,跟那个女贼拼个死活,我们两公婆就算要死也死到一起的。”
二姐毕竟不是范进这种演技派,与梁盼弟相处得久了,自然就露出了破绽,随即说出了实话。总算是死命拉住了想要到自己家去找林氏拼命救回相公的三妹,否则方才那小院里,怕是早就打的天翻地覆。作为代价,一向关系良好的两姐妹,已经到了决裂边缘。
如果范进不是恰好回来,梁盼弟可能就穿着这么一身衣服杀到王家去,与林氏拼个高低出来。看着她那飒爽英姿,范进心头一动,在她耳边低声道:“今晚,我要你穿着这衣服陪我……”
“只要你没事,怎么样都随你了。你听我说,那些海盗心狠手辣,既然已经惦记上你,就不会善罢甘休,这次不行,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来行刺,我不能让你再冒险。咱们……还是走吧。我不要我的相公考功名,也不要他发财,咱们拿着钱搬到外省去,赚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总之不会让你和大婶挨饿。”
梁二姐咳嗽一声道:“妹子,你先别急,林氏找妹夫,不一定是恶意……”
“收声啊!我要你走你没听到啊!我们两公婆说话,没有你插嘴的份!”
范进拉着梁盼弟的胳膊,“不能和二姐没礼貌。”他又朝二姐笑道:“三妹有口无心,二姐别见怪。姐夫和几个孩子都很好,什么事情都没有。未来呢,林氏可能会在你家里住几天,不过不会对你们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衙门那边我会想办法去说清楚,不让你们承担什么责任。至于她的花消,回头会补给姐夫。还有,让她滚出正房到厢房去住,做客人的一点自觉都没有,居然抢主人的卧室,哪有这种道理。”
“妹夫,只要你姐夫和孩子没事,就怎么都好了。”二姐面露喜色,向前问道:“她……她怎么说啊?什么时候可以彻解了孩子的毒?”
“毒……这件事么,二姐,你和姐夫其实被骗了。”
范进拉着梁三姐来到石桌前坐下,梁二姐想坐,但是看着妹妹,又有些迟疑,还是范进再三邀请,她才战战兢兢地坐下。随即就关切地看着范进,“你说我们被骗了是什么意思?”
“下毒这种事我并不大懂,但是所谓慢性毒药定期服解药这种事,肯定是假的。如果她真有这种毒药,那何必用在几个外甥身上,下在锦衣卫衙门或是其他大人物身上,困难不是迎刃而解?再者,如果南澳岛上有这个药,她们就用来控制部下了,不用搞到现在众叛亲离,一个女人来广州主持劫狱。她是在诈你们,可能身上有些让人吃了难过的药,然后每天给孩子吃,让你们感觉他们确实会难过,就以为中了毒。只要一开始骗过你们,后面就算孩子不再难过,你们也不敢赌了。”
梁二姐听的入神,随即脸就慢慢涨红,眼睛也瞪了起来,两道柳眉竖起,竟是少有的发了恼。虽然是亲骨肉,但她的性子和梁盼弟差的很大,大抵相当于未经范进教导过的梁盼弟,面对问题总是喜欢逆来顺受,除非被逼急了,否则从来就没生过气。
可是现在,她发怒的样子竟是连梁盼弟都有些害怕,却见她猛一咬牙,抓住梁盼弟的胳膊道:“三妹,她太厉害我一个人不行,你跟我去,咱们两个联手砍死这个【创建和谐家园】!”
“砍你个鬼了,你当我们是什么,泼皮啊?你家男人是衙役,还不去报官?既然中毒的事是假的,这种好机会还能错过?你家那肥猪不是还想到臬台衙门做事么,靠这个功劳,说不定能当捕头了,抓人的时候我帮你。”
“好!我这就去报官,等到进了大牢,我让她知道我的厉害!”说话间梁二姐已经站起来,就要向外走,范进连忙叫住她,“二姐,给我个面子不要乱来。你们既然把我叫去,这事里就牵扯到我,不能不问我的意见吧?我已经担保她没事,不能自己砸了招牌,还有娘子啊,你也要辛苦一下,等会去趟二姐家,给那女人包扎下伤口。她在锦衣监牢中了枪弹,后来跟人打架,伤上加伤,需要调治。缝合伤口这些东西我教过你的,你去帮她弄一下。”
终究是亲骨肉,范进又没有什么危险,此时便已没了芥蒂,于是梁盼弟的立场又转到自己姐妹这边。眉头一皱,“我们是官兵她是贼,不砍她还帮她治伤,哪有那种道理?怎么……那林氏,生的很美?二姐你说,她是不是很好看?也比我年轻?就算她年轻好看又怎样,她是林凤的妹妹,你敢打她主意不怕被砍死?把她抓到监狱里,想怎么样还不是随你,用的着这么维护她?”
“三姐……”范进笑着摇摇头,朝二姐笑道:“三姐真是醋坛子,连这种飞醋都要吃。”
梁二姐正色道:“不是啊妹夫,三妹说的有道理,那女人虽然人生的美,可是个带刺的野花,不能碰的。她来我家那天晚上,我和相公两人都不是她对手,而且她进门时,一口气丢了几颗人头过来,这种女人也是能招惹的?三妹说的对,报官弄死她。你要是对她有兴趣,等人进了监狱,还不是随你摆布,何必非要现在?”
范进道:“你们想到哪里去了,我要是对她有心思,自己上药不是更方便?不抓她,是要从她身上立一桩功劳,给她治伤,是要为了取信于她。就像做生意一样,总要大家互相信任,生意才谈的成,娘子,你要信我啊。”
梁盼弟看看范进,“功劳?抓住她就是功劳了,还要怎么立功劳?”
“抓住她,无非是一个人,南澳岛上还有好几万,不把他们解决掉,总归是不安心。正像三姐你说的,千日作贼没有千日防贼,那些人不能解决,就总是块心病。我现在有房有地,眼看又有功名,这个时候被一群海盗逼的远走他乡,我不甘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些海盗那么凶,你一个人怎么对付的了?相公啊,我不求你飞黄腾达,只求你平安,小心使得万年船,这次的事情,我们搞不起的。”
范进微笑着拉住梁盼弟的手,“娘子,功名富贵险中求,这次事情做成了,我就能换一笔大富贵回来,说不定不但发财,连功名都有了保障,那不是很好。我去一趟萨府,接着去拜会大中丞,你呢就去一次姐夫家里,给那女贼治一下伤,不要做其他的事情。关系重大,你们不能乱来!”
巡抚衙门内,各位幕僚全都步履匆忙,不管是否有公事,大家都尽量做出忙碌的样子,以表示自己为巡抚奔波劳碌并非是吃闲饭。本来出来做幕僚,就是在举业上没了太大念想才做的选择,彼此之间虽然互相恭维,给对方找出若干出色之处,其实从心里,谈不到谁佩服谁。都混到幕僚这个层次,谁又真比谁强出多少?
大家水平相当,与巡抚的交情也差不多,有人略微近一些,可以多说两句话,但也不会到破坏平衡的地步。或是乡亲或是宗族,总之各自都能找到些门路,你长于书法我长于诗词,在凌云翼面前都有用处,也不至于厚此薄彼,直到范进出现,这个平衡才被打破。
原以为只是靠着棋艺得到赏识的少年,却于军略、书法乃至庶务上都有所长,从一开始陪棋客卿,竟迅速窜升为巡抚心腹,乃至擒拿林凤这种大功劳其不仅身逢其会,还手伤贼酋立下了一份大功劳。这种事如果是在茶楼酒肆中听人说起,只会当成个励志故事,可如果这样的人就在身边,那感受到的就是无形压力。于同僚而言,有这么个人在身边,滋味自然不会太好。
平稳的生活环境被打破,乃至一些人出现有了存孝不显彦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何况活捉林凤这样的大功劳在,不排斥范进,难道看着他踩在自己这些人身肩膀飞上去?
于是这些人联手排挤打压范进,其实也可以算做意料中事。几方派系合作,联起手来准备与范进好好斗一斗,不想对手根本没抵抗,很容易就认怂归隐。这些人心里舒畅之余,转而发现功劳就在眼前,身边的盟友反倒成了最大的竞争者,于是原本合作的各方又转而内斗起来。
即便是原本与凌云翼关系最为亲厚的朱大世,这两天实际也感受到了切实的压力。范进走了,他就是众矢之的,不少人寻机想要找他些错处,跟他争个头功。在完成工作之余,还得防范着自己人拆台,内外交困的滋味并不好受,而凌云翼那里于公事上的催逼,也是一天紧过一天。
“劫牢的还是没能找到?”
“码头那边的事,还是没结果?”
“几个泼皮打斗,不一定真和海盗有关吧?”
“水巡哨安排的怎样,中丞又问下来了……”
一件件工作交办下来,所有人都忙的几乎脚不沾尘,是以当范进初进来时,并没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他主动朝朱大世打招呼,后者才下意识地抬起头,“中丞安排的……范公子?你……你不是告假了?”
听到范公子三字,幕僚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全朝着范进这里看过来。见他满面笑容的模样,幕僚们忽然发觉,今天的天气果然糟糕透了。
“大中丞公事很忙,范小友你可有什么要紧的事?”
范进一笑,“无事不敢惊扰中丞,萨护军就在外头候着呢,等着中丞召见,事涉机密,不便多言什么,我来是跟大家打个招呼,几天没见,几位老前辈不知可曾想念小生?等过几天小生设席酒,请老前辈们饮上几杯。”
这时,中军官走出来,“范公子,中丞让你赶紧进去回话。”
见范进随着中军官进去,几个幕僚彼此看看,重又低下头忙着手上的工作,朱大世心里却升起一个念头:这个小子……他和萨保一起来,又去见中丞,难道他真的交了运,那个一直没抓到的劫牢者,被他找到了?若真是如此,那他的气运也未免太强了些,自己这些人再怎么联手,怕是也挡不住他的气运。
第一百章 招安(下)
“招安……南澳林氏居然想到了招安……真是异想天开。他们还想拿林道乾来当例子,林道乾的情形跟他们完全不同,怎么能比。再者,即便是林道乾,招安他也未必就是对的,现在他跑到了暹罗,听说和那里的国王拜了兄弟,主持招安的人,也都吃了些干系。一群乱臣贼子全都该杀,还想要招安?”
密室之内,凌云翼手拈胡须,神情里满是不屑。范进、萨保两人陪坐在旁,随声附和。在他们面前放着一张简略的地图,这张图画的正是闽粤交界海上地形,尤其于南澳岛位置,以及周边地形标注的很是清晰。
范进自己如果来找凌云翼谈招安,立场上就显的不大正确,何况他的身份谈这事也有些不恰当,很容易落上嫌疑。拉上萨保就等于是带了个护身符,亦可看做锦衣卫的表态。
虽然都吃朝廷饭,但是各人的基本盘不同,利益不同,同一事件做出的选择就有分歧。于凌云翼而言,歼灭林凤所部,就是极大的战功,对于日后升转,有极大助益。
可于锦衣卫而言,这种军功要想拿到,就是得用命去拼才能换的来。即使不需要冲锋陷阵,单是打探军情,盯梢查探也少不了死伤人命。而这些人命,都需要支出一定的钱粮作为抚恤善后。萨保差不多已经到了他能达到的顶点,也就没了奋斗的动力,只求财不求功,如果能够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当然不会拒绝。
更重要的,就是当事人在整起事件里,自己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太子楼的藏金打动不了范进,却着实打动了萨保。事实上这位锦衣大员专门派人调查过太子楼藏金的消息,一直想要把这笔巨款搞到手上,不过南澳不在大明管辖范围内,他有心无力而已。
将林凤控制在锦衣衙门内,视为可居奇货,未尝不是存了从其身上敲出一笔钱来的想法。所以当范进提出林家愿意交出藏金之后,他对于招安持支持态度,至少说句话惠而不费,他没理由拒绝。
凌云翼对于招安的事显的有些不以为然,“朝廷讲仁义,对待盗贼也尽量讲道理,只要他们放下刀就可以既往不咎,搞的现在不少人都敢去当贼。拿起刀杀人放火,混不下去就招安,长此以往,天下人对法纪失去敬畏之心,这个天下就没了太平可言。上天有好生之德,但也应有雷霆之威,人惟有畏威,才能怀德,像是南澳这样,为了救自己的头领而所求的招安,又怎么可能心诚?眼下受了招安,等到风头过去继续做强盗,将来还是会为非作歹。再者,广东的军民多受林贼所害,他们想要招安,也要看百姓是不是答应。”
他指着面前地图,“抓住林凤以后,咱们广东几位缙绅就给衙门送来了这个,说是帮助官府,剿灭盗贼,实际为的还是自己的算盘。这些人家都是做海上生意的,人说海为闽者田,其实靠水吃水,沿海省份又有哪个能不沾海贸?老夫不是朱秋崖(朱纨),不会为了人做海贸就讲打讲杀。只要安心做生意,不生非分之想,睁一眼闭一眼,也就什么事都没了。可是林凤实在是闹的太不成话,大家都在这口锅里吃饭,他却又扔沙子又丢石头,还想要把锅端走,这便不能容。在他被拿之前,一个月时间光是我所知道的被劫货船就超过九艘。人说方面官为官之道不罪巨室,实际就是不要与民意为敌,而这些人的态度……就是民意。老夫亦不可不考虑民心。”
民意从来不指黔首,因为他们没有力量,在当下,真正有力量的人是缙绅。凌云翼的权柄可以无视一些缙绅的意见,而推行他认为是对的,或是对其有利的政策。但是当这件事与他的利益没有牵扯时,他就要考虑缙绅的立场,也就是所谓的民意。
范进不是一个天真的人,他不认为自己提出个主张,而且这个主张从长远看有好处,凌云翼就一定要支持。士绅们送来的除了地图之外,只怕还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自己看见的。而那些东西的力量,远比地图为大,要想让凌云翼改变主意,就得拿的更多。
倭患猖獗与沿海那些以海贸为牟利手段的名门巨室间存在着深厚的利益纠葛,甚至一部分本身就是海商的白手套。海商为倭寇提供物资以及情报,某些时候还充当带路者,反过来,倭寇劫掠的物资,也要通过这些海商脱手销售,实现共赢。官府与倭寇的家量中,往往倭寇更容易获得补给以及情报,在民间的支持率,也比官兵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