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范进的平凡生活》-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由于考试人多卷多,读卷官少,放榜时间又紧,所以读卷时往往仓促而过。不少才子文名远播,偏就科场不利,与主考阅卷不无关系。先交卷的人,由于时间还早主考可以从容阅读,如果县官看的满意,还会临时安排面试。只要对答得体,可以当场宣布通过,亦是个小窍门。

        侯守用看看卷子上那方、光、大的台阁体文字,又看向范进,“你交卷倒快?难道不怕有错字讹误?”

        “回老父母的话,学生已经检查过了。”

        “若是如此,那你在旁等一等,凑足十人,吹打送出场。”

        没有面试!第一个交卷的人没有得到面试机会,这个小波折,引起考场里一些儒童的关注,都把目光向范进这里看着,却没人敢出声。范进行个礼,转身将要退到一旁却听一个略嫌苍老的声音忽然传来,“慢!左右时光还早,不如就由老夫来考教小友一番,做个消遣如何?”

        范进转过身去,便见方才科场外那位老童生,正站在县令身后,而侯知县却也已经站起来。显然在这个老人面前,他是没有坐位的。

      第三十一章 加试

        其实在科场之外,范进已经对老童生的身份起疑,关键在于,他说的是官话而不是广东本地方言。得益于系统的帮助,范进可以无障碍的与人沟通,但是本时代的土著,可不具备这种能力。

        广东普通士绅书生,也都是一口本地土音,很少有人说官话。一个老童生,如果真如其所说,只是在乡间教书,那掌握一口流利官话的可能并不高。

        但是这人身份为何,与他实际没什么关系,所以范进也仅是起疑,不曾多关注什么。现在看来,这老人的地位多半在侯守用之上,这身打扮,自然是白龙鱼服之类的把戏。侯守用不肯当面考自己,也必是碍着这老人在旁,怕被他看出什么弊端。

        几下的事联在一起想,这老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自然是主管广东一省学政的提学道,即读书人口中的大宗师。

        提学是差遣,本官一般而言,是来自按察使司系统。其于读书人而言,算是最需要奉承的一个位置,即使是秀才,他也有权罢黜。在原本儒林世界里,范进五十四岁发迹,后来授予的就是这个职务差遣。

        广东提学是由四品按察副使充任,论官品远非七品知县能比。从职权上,知县负责全县教育工作,学政负责监督全省的教育,知县也要算做学政下属。这么个顶头上司出现在县试现场,怕是侯守用的日子也过不舒坦,其不肯来面试自己,多半也是忌惮这个老头儿。

        不过通常而言,大宗师连府试一层都很少过问,只负责道试,按临县试的几率就更低。这种小概率事件居然被自己遇到,就只能说是运气差到了家。

        见范进犹豫,老人笑道:“我说过了,我是个乡间老童生,于科举上只是来凑趣,不想功名。所以早交了卷子,只等了凑够人离场回家。今天借大令的宝地,以文会友聊做游戏,不知范小友是否肯赏脸?”

        老者既然不肯揭破,范进也就不点破自己看出机关,连忙回礼道:“老先生既有雅兴,范某无有不遵之礼。但不知老先生准备如何考教小可学问?”

        “老夫看小友才思敏捷,笔下千言倚马可得,不如就多做一道题,显露下手段。请以顾鸿为题,试作一文,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范进略一思忖,才想明白,这敢情是一道割裂题。出自孟子中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不过这一割裂,却是破坏了原有的文意,连带整句话里的词性,都被破坏殆尽,即便以偏题作文,也都嫌过分,几可与侯守用当日画的圆圈相提并论。

        老者含笑看着范进,似乎等他的反应。范进思忖片刻,朝侯守用施了一礼,“老父母,请赐题纸。”

        侯守用也被这道题提起了兴趣,或者说在枯燥无聊的监考中,找到了一件好玩的消遣。同为读书人,侯守用当然是能做这道题,但是怎么想,也只能四平八稳过关,想要出彩则办不到。范进可以做出那句圣人无方体的破题,这道顾鸿,也未必做不出,心内也自升起好奇心,想要看看这道题如何做法。

        但见范进接过差役送来的题纸,提笔在手挥毫泼墨,潇洒飘逸的文字带着墨香,在雪白的题纸上铺散开来。

        “礼贤全不在心中,扭转头来只看鸿。一目如何能四顾,从来孟子说难通。”

        “放肆!”率先发难的,却是侯守用。他不等范进再写些什么,已经勃然作色,大声呵斥道:“左右,把这狂徒给我赶出场去,这一科你不要想了。”

        两名维持秩序的公人一左一右抓住范进胳膊,就待向外拖拽,那老人却道:“慢来。侯大令何必如此?本来就是老朽闲极无聊,与小朋友做个游戏,没必要动刀动枪,坏了兴致。松开!”

        他只一挥袍袖,两名公人就都松了手,老人看着范进,仔细端详良久,似乎想要把他的相貌记在心里。过了半晌才道:“范进,你这诗做的不错。不过当今天子重文章,我辈何须讲汉唐,诗做的好是没用的,一定要文章做的好,才可以出人头地。所以,你这题做的不成功。我便换一道题给你,这次好好做。尔爱其羊为题,限时一炷香做完,若是到时候做不出,侯大令赶你出考场,老夫便不说话。”

        这道题目比起方才的顾鸿要正经的多,出自论语中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一句。差人再次送来题纸,又有一个差人点燃了香。

        这种用来计时的香,一柱差不多就是半个小时,连构思带完成,半个小时的限制,其实很有些赶。大多数考生,即使有足够的才学,也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怕是难以做的出。

        一部分考生已经把注意力从考试转移到了范进身上,他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写了什么,居然惹得县令发怒,想来多半是些混账言语激怒主考,县试已经没指望。千军万马过小桥,少一个竞争者,自己就多了分胜算,大多数人心里,实际是希望范进做不出题,自己就多了录取的机会。

        但是从另一方面,彼此都是考生,又有兔死狐悲之心,内心深处又隐约希望范进能够做出题目,给儒童争几分面子。负责监督考场的公人差役,注意力也已经被这场赌赛吸引过去。

        考场阴暗的角落里,张师陆看看四周,见公人的目光确实都看向前面,自考蓝内悄悄拿出一只备用毛笔,用力拧了几下笔管,随即将藏在里面的纸条取出来,放在案头,看几眼低头奋笔疾书。

        范进双目微闭,手轻轻敲着额头,整个考场上,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他所吸引。老人看着他又看着香,眼看香烧了四分之一,笑道:“怎么,小朋友一时想不出如何破题?那便投笔认输,自己走出去总好过被衙役拽出去。”

        范进睁开眼睛,呵呵一笑,“老先生,您看这样破题如何?”说话之间,笔已经在纸上快速书写道,“圣人之心,惟知有礼而已。”

      第三十二章 造势

        一阵唢呐声响过,考场大门打开,范进以及其他几个先交卷的人,昂首阔步走出考场。两下里按说同场,彼此有个香火缘分。但是几个人都下意识地离他远了些,装做与他不认识。

        考场外的人,并没有变少反倒是增加了许多。大多数考生,都要等到天黑交卷时才会出来,在此等候的人,也要陪足一天。于是各色小吃摊位,乃至些卖茶水的摊子趁机支起来,赚几个快钱。

        梁盼弟与胡大姐儿几乎同时跑到范进身边,一左一右把住他两边袖子,胡大姐儿道:“进哥儿,你出来的这般快,想必文章是极好的,我就知道,进哥儿你考这试一定成功。还有人吹唢呐送你,这么威风,是不是县太爷已经录了你?”

        “进仔,考过了就不要多想,总归是考完了,录与不录全在县太爷有目无目,我们老百姓管不了那许多。走,姐带你吃狗肉去。”

        守门的差役见两个女子争抢范进,虽然一个年纪大些,一个相貌不佳,心里依旧是泛酸。冷哼一声,“差点被县令赶出来,也想做功名?我看还是趁早回家,做你的清秋大梦才是正经。实话说了吧,今天是大宗师按临县试,那老爷子就是观察老爷。你这书生恶了大宗师,这功名二字,且休提起。总要等到提学换人,再来此做文章。”

        胡大姐儿的脸色一变,连忙问道:“进哥儿?他说的可是真的?你恶了大宗师?”

        梁盼弟却朝她一瞪眼,“恶了就恶了,又怎么样?有话回去说,不要在这里让人看笑话。”

        直来到那间租来的院子里,梁盼弟冲好了茶,为范进摆在面前,又拍着他的肩头道:“后生仔火性大,遇到事情难免想不周全,慢说是大宗师,就算是天王老子,也说不定打了再说,这是极寻常的事,不算什么。大宗师是大人物不会跟小角色计较,还能捉你去打板子?就算得不了功名,又能怎样?进仔能写会算,在城里随便找个营生,也未见得就比那些穷秀才赚的少了。我在城里见那些生员老爷们,穷鬼也有不少,还不如我们活的舒服。”

        胡大姐儿却又流了眼泪,一边用手帕擦,一边道:“大婶在家里还求神佛保佑进哥儿中个功名,光宗耀祖,这下一定很伤心。进哥儿,城里东西太贵,我们还是回家吧,你回去好好读书,我来种田养活你,等到这个大宗师不做了,咱们进城再考。”

        范进朝两个女子一笑,“你们真是太容易被人骗了,别人说我被赶出来,你们就信。你们看,我好端端的,没挨棍子,哪里像是被赶出来的。就是跟一个老头开了个玩笑,怎么就成了恶了大宗师?要不是那差人说,我都不知道他是谁。录与不录,我现在不敢下定语,毕竟场中不论文,但是要说一定不录,你们也是有些担心的过头了。回乡……总要等到看榜之后再说。这几日正好得暇,在城里好好转一转,连带了结一桩事。大姐儿,你爹的事,你听说了吧?”

        胡大姐儿的脸微微一红,“那些没廉耻的事,说来做什么?总是那女人不好,不好好守妇道,阿爹也是,不该去和那等【创建和谐家园】往来。”

        “大姐儿,你这话就不对了。女人嫁了男人,又不是把自己卖了给他,男人死了,守与不守全看本心,不该强迫。前朝刘太后,便是个再嫁之妇,却几成女主当国之局,怎么能说女人再嫁一定是不好。你阿爹和她的事全看两人自愿,但是让一个女人,为了一段婚姻,就赔上自己一辈子,甚至要为了一面牌坊搭进自己一生,这不值得。”

        范进说着话,目光却飘向了梁盼弟,梁盼弟的心猛地一紧呼吸也变得凌乱,县试成败,功名如何,在这一刻都已经如同浮云般消散。只要这个人在,功名富贵就都不要紧。

        她慌乱地笑了笑,“你……你急什么。这两天杨三爸和他那大儿子,盯儿媳妇盯的紧,连上集买东西,都有人在后面跟。他那大儿子是个瘸子,一直讨不到老婆,在家里没事,正好盯弟媳的梢。我想跟她说句话,也不那么容易,但是每天看杨柳氏顶着巴掌印出门,模样也是可怜的很。等过了这一阵,再慢慢同她讲就是了。不过你说要看榜,这话我赞成,总要揭了宝盅,才晓得这一宝是输是赢。若是不等开宝就跑掉,不是被人笑死!你和大姐儿等闲不进广州,正好在这里好好玩,明天我让关清带你们在城里好好转。”

        县试只考一天,到了次日,有关县试的消息,就在城里传开。酒肆茶楼里,尽是有关科场上的趣闻逸事,以及案首到底花落谁家。范进原本只是南海乡间小村里一个普通童子,算不上什么红人。

        即使在南海县内,也有张师陆、魏好古等名士,知名度和受关注程度远在他之上。可是科场内他即兴写的那首诗,不知怎的传到了外面,范进这个名字,也渐渐为人所熟知。

        文人的段子,是百姓们最喜欢的故事门类之一,范进诗讽大宗师这件事,符合了草根、大员,刁难、不屈等若干元素,因此传播程度排在第一位。只一天时间,整个广州城,大多知道了有个得罪提学的狂生范进。乃至科场里抓到某人作弊当场杖责逐出,又或者是哪个附膳生员替人做枪【创建和谐家园】,被发现后革了功名的事,都不如这条消息来的引人注意。

        张师陆的家,就在广州城里,只一考完,就请了魏好古,周必先等广州名士饮宴唱合,又请了清楼里两位极当红的花魁作陪。直闹到天色将晚,一干人等才告退,张师陆等回到房中,贴身的书童铃儿已经等在房里,满脸赔笑道:

        “公子,您让小的放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只一天光景,整个广州,差不多都知道了范进的名字。只是小的不明白,您与他素不相识,何必替他揄扬名声?”

        张师陆一边脱去长衣,一边笑道:“你懂什么?名声分好坏,也分场合。不畏官威的名声固然好,可是用大宗师来刷自己的名声,大宗师本人又怎么会欢喜?我辈读书人的功名,都在大宗师掌握之中,即便是县尊也无从干预。范进有了这名声,功名二字是别想了。等到放榜之后,你替我去查查,那天县学门首那个女人是什么路数。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看着很有味道,等本公子做了案首,再去寻她。今天,先由你伺候着。”

      第三十三章 阅卷

        县试放榜,照例是在县试三天之后,以三天时间审阅这么多份墨卷,工作量之大不问可知。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阅卷中难免发生误判或是错判的情况。范进当时第一个交卷,图的就是能让县令在卷子上做好标记,确保自己可以过关。以他和侯守用的约定,通过县试也是注定的事,但是提学官蔡衡的出现,却让这一切有了变数。

        县试阅卷本来是县令的工作,且不能委任给麾下教官,其只要见到范进的卷子,就可以立即宣布录取。如果文章做的通顺,点案首也不为难。但眼下,以按察副使充广东提学的蔡衡亲自按临南海,评定试卷的权柄,就只能交还上宪,县令只能处于辅助位置。

        蔡衡与陶简之是同年,论关系远比和侯守用亲厚,侯守用自己心里也清楚,这老货来多半是找自己的毛病。虽然阅卷时依旧是他为主要,蔡衡为辅助,但是他点中的卷子蔡衡必会复核,这就让他在阅卷时格外小心,生怕被提学抓住什么把柄。

        天已经黑了,房间里点了灯烛,蔡衡看了一天的卷子,精神依旧饱满。能做提学的,在道试、乡试时不知要看多少墨卷,何况区区县试,是以他越看精神越足,半点不见疲态。

        “人说岭南海外衣冠盛世,前有伦迂冈,后又有林敬夫、南园五子等一干文坛名士。十府之内又以南、番、顺三县文风为盛。从这一科的墨卷看,南海学子确有人才,侯大令教化有方,功劳非小。文运既国运,文运昌国运始能昌,南海这一科必出栋梁。”

        听到蔡衡夸奖,侯守用笑道:“观察过奖了,岭南文风不比东南腹里,下官也只能尽力督导劝学,希望百姓早知道理,以圣人之道为教,少要好勇斗狠。总算这些年南海县内,没像外县一般闹出土客械斗,或是强盗杀人的事来。若能出栋梁,必是万岁皇恩庇佑,文昌照粤,下官何敢居功?”

        “侯大令以文教教化百姓,而非以刀兵绳墨,只这一条便是合县百姓之福。只是南海各乡的社学,还是要多巡视些。你看,这魏好古也算是本地名士,他这几百字里,光是别字就有七个,错字五个,这等名士可见是耽于名声少于实学,若是在东南多半中不得。还有这张师陆,他的文法只是普通,只胜在知典用典,这一看就是背了不知多少时文,只备着考试,才学上怕是谈不到。”

        两块南海招牌,都被蔡衡砸的粉碎,侯守用的脸上也觉得阵阵发烫,只好赔笑道:“观察教训的是,下官杂事繁忙,于社学督导上有所疏虞,这是下官的过错。”

        “这也不能都怪你,正如贵县所言,岭南不比东南,若是按东南腹里来要求,就是所求过苛。学问一道是日月积累之功,不能急于求成,从朝廷看来,两广都是蛮荒之地,咱们能把广州维持成讲礼仪,读圣贤的地方,让百姓知道读书而不是拿刀,就已经是天大功劳了。所以,侯大令你的差事很艰难,老朽能理会得。”

        侯守用听的心潮澎湃,大有得遇知己之感,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蔡衡这时又指着筛出来的墨卷问道:“侯大令,这一科案首,你属意何人?”

        “这……还请观察定夺。”

        “老百姓也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县试案首,是县令的权限所在,我怎么好越俎代庖?你且说说看,属意谁的文章。”

        侯守用想了想,将洪大安的试卷分拣出来,“在下官看来,这篇文字文墨上还算通顺,南海本科案首,当选此生。”

        蔡衡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意,“侯大令看法,与老夫相若,以文【创建和谐家园】,本科文墨,当以此生文字为第一。可是……若以书【创建和谐家园】,却并非如此。洪生的书法,还是太稚嫩了些,以童生而言,勉强可以过关,是与范进的字比起来,可就差的远了。”

        那首讽刺顾鸿的诗,始终被蔡衡收着,此时他将那张题纸展开,指着上面的字道:“难得范进年纪轻轻,就练出这笔好字,且看这一笔台阁体,即便是殿试,也足堪用。靠这手书法,就能在京城里做个内阁中书。以文【创建和谐家园】,范进的文法与洪生相比只差一线,在老夫看来,这科南海案首,当属范进。”

        “范进?这……恐怕不妥。白日里下官的长随从坊间听到些传闻,这范进似乎……”

        “你说的传闻,老夫也听到了。”蔡衡面带笑容,神态悠闲。“侯大令的苦衷,老夫可以理解。然我辈为官,心中只知有君上,何曾有自身?在老夫眼里,只有文章好坏,没有远近亲疏。范进的字好,文章不差,就该点他做案首,至于其坊间之事,其随他去。古人内举不避亲,老夫举贤不避嫌,若是因一二流言,就坏了朝廷伦才大典,我辈便对不起自己的俸禄和这身官袍了。”

        侯守用连忙行了个礼,“观察见教的是,下官谨受教。既然如此,这科南海案首,就定为范进。至于张、魏两人……”

        “张魏皆是南海望族,若是他们的子弟不能入泮,你这县令也不好当。做好做歹,总得让他们得中生员,此中干系,老夫省得。你自管去做,只要别让他们做案首,其他随你的心意。”

        案首既定,这县试阅卷的最大工作就算完成,蔡衡年事已高,不敢让他劳心太过,当下就由从人扶了他,到县衙的客房休息。蔡衡身边只带了个从小相伴的仆从蔡安,等到服侍老人用茶更衣,蔡安才问道:“老爷,范进那书生拿您的名号为自己扬名,不该给他些教训?”

        老人微笑道:“蔡安,你少要糊弄我,定是你也去赌了闱姓,不甘心输钱是不是?”

        蔡安尴尬地一笑,“万事原本瞒不得老爷。”

        “嘿,老夫这一把年纪,见的事多了,总不至于随便就被人当了枪头来用。那些人想用个借刀杀人的计,借老夫的手,坏范进前程。老夫偏要借范进这个案首,落个内举不避仇!这等享名之事,千载难逢,我怎么可能放过?”

        蔡安这才恍然,自家主人不好财涩,惟是贪名。像这等刷名望的机会,他原本就不会放弃,倒是自己的见识比起老主人差了许多。

      第三十四章 放榜

        凌晨,正是黑夜与白昼即将交替之时,天地间一片灰蒙蒙,巡更的更夫有气无力地敲着更梆,例行公事的巡逻,准备随着月亮一起回家休息。由于广东不太平,广州城也实行了宵禁。这个时间,除去更夫及巡逻弓手,普通百姓无事不得上街,整个广州应该是寂静而安详的。

        一阵车轮碾压石板的声音,破坏了这种宁静的氛围,将两个更夫那沉沉睡意也驱散大半。

        “吴驼,你发什么癫!这个时辰就出来,难不成想吃板子?赶快回家去,还不到你出来做生意的时候。”

        推车的驼背却哂笑了一声,“不是我癫,是你们癫啊。天一亮,县衙门就要放榜,好多童子等着看榜,早早的去附近抢位置,哪还有什么宵禁?我赶这个场,卖些粥出去好发笔小财,让路让路,不要拦着我做生意。”

        南海县衙外,人头攒动,在黑暗的天地间,如同群魔乱舞。二十几名身穿鸳鸯战袄的官兵,及被派来维持秩序的南海公人揉着眼睛,有气无力地在衙门外照壁墙这里站成一排,以免发生学童踩踏斗殴等事。毕竟都是些读书种子,伤了谁,都不是一件小事。

        阵阵香气顺着风飘到这几个公人鼻子里,勾的他们肚子咕咕乱叫,有人忍不住骂道:“是谁恁会做生意,居然把摊子摆在了这里,谗的老子心慌。”

        “还有谁?就是城外鼎鼎大名的狗肉西施了。那个婆娘是有名的抢钱梁,看到这么多童子连同家属在这里,怎么可能不来抢。她跟府衙的肥佬王是亲戚,有他的面子关照,你敢去掀她的摊?你看看,从军门衙门调来的标兵,也还在那站着,谁敢乱来?忍着吧,要不然就凑过去,也买碗狗肉汤?”

        “闻见狗肉香,神仙也跳墙。三六滚一滚,神仙站不稳。各位公子都是大富大贵的好命人,在这里看榜不能挨饿,吃一碗汤,配几块饼,包你们精神饱满,就等着金榜题名啊。”

        梁盼弟的嗓音,是在城外摆摊练出来的,格外响亮,配上浓浓的肉香,让一干等待放榜的童子全都忍不住把头往这边看。

        在距离梁盼弟不远的地方,另支起口大锅,下面架着火,一个年轻女子羞怯的站在锅旁,不时地低头添柴维持火力。胡大姐儿不比梁盼弟放的开,咳嗽了好几声,才在范进鼓励的目光下壮着胆子吆喝:

        “状元……状元及第粥,吃了能……中状元。”最后三个字喊的含糊不清,远没有梁盼弟喊的那么清脆有力。但是靠着粥散发出的香味,依旧引了些儒童走过来问道:“这粥多少钱一碗?”

        天亮放榜,等着看榜的人,大多半夜就来,张师陆、魏好古这样的名门子弟,身边带了不少家人仆从,抢先占了好位置方便看榜。余下的考生,只好在稍远的地方候着。

        范进来的很早,又早早的支起了摊子,趁着这个机会做起生意。关清顾白两人在旁忙着搭手,收钱盛汤,忙的手忙脚乱,眼看着铜钱越来越多,钱币碰撞发出的叮当做响声,让两个人全都乐的合不拢嘴。

        一个人影出现在梁盼弟的摊位之前,天色太黑,看不清五官,但是声音却很熟悉。“你叫梁盼弟?你姓梁,他姓范,你怎么会是他姐姐?”

        梁盼弟正忙着收钱,不防面前多了个人,她愣了一下,随即才想起眼前人是谁。于张师陆这个人的相貌她已经记不清,只是依稀记得有这么件事,她在城外做生意,经历的冲突多了,倒是不怯场。冷冰冰答道:“盛惠,一碗肉汤十文钱,一个饼六文,请问公子要几碗?”

        “本公子从来不吃这种粗鄙食物,我只是来问你,范进跟你是什么关系?”

        “诶?你是衙门的捕快?还是地保?我跟范进什么关系,跟你何干?如果吃东西就付钱,不吃东西就给我躲开,不要妨碍我做生意。”

        在张师陆身后,跟着几名张家健仆,这时一发为自家公子帮腔,有人道:“今天大家都在等待放榜,你在这里卖吃喝成什么体统?要是我们公子恼了,拿一张名刺,就把你送去吃牢饭!”

        梁盼弟却不示弱,挽起袖子,拳头几乎落到张师陆脸上,“癞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拿我去吃牢饭,好啊,我正等着有人管我口粮。来啊,抓我啊,我犯了什么王法,凭什么抓我。”

        一个男子的声音,恰在此时响起,“张公子是吧?在下范进,这厢有礼。眼看放榜在即,你却在这里与人争论些无用之事,莫非自知这一科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来此闹事了?”

        大明朝的读书人向来守礼,每到考试放榜之时,跟是身体力行展现读书人的节操。时人总结:随你两个人考,也要挤一挤;随你十顿饭,也要抢一抢;随你一个题目,也要结烛;随你一名不取,也要说不公道。

        放榜时多备公人,自是防着闹事,今年甚至从两广总督衙门调来标营,更是摆明对考试秩序的重视。张师陆虽是本地名门,若是落个带头闹榜的名声,科举之路怕也要大受影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