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246章 失踪少年
“我从不曾去过益州,便是益州这名字,也只是在地理志上偶然看到过,至于旁的更是知之甚少。”宋如是心头蓦然一跳。
隔壁间的郎中与壮士便是出自益州,郎中出诊的时候,无意间瞧见的那位大人物,也是出自益州,莫不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事情其中都有关联?
“咱们今天讲的故事便是出自益州。在数月之前益州曾经出了一件奇事。这事奇就奇在,益州城上至耄耋下至稚童全然知晓,但在益州城之外竟然一丝风声都没有。承德可知为何?”朱三爷蓦然停了下来,意味深长的看着宋如是。
“想必是蜀道崎岖,消息一时之间传不出来,也是有的。”宋如是轻轻蹙起眉头,揣测道。
“上位者若是想让人知晓,便是隔上千山万水,也能传入长安城中。若是上位者刻意隐瞒呢?那么消息自然便传不出来。”朱三爷给茶盏当中蓄满了茶水,仰着脖子一饮而尽,如同饮酒。
“身为上位者,自然位高权重,若是刻意为之,自然能做到船过水无痕。只是不知是何奇事,竟然能被隐瞒如此之久?”宋如是看着朱三爷饮茶的模样叹道。不知是叹息她的云雾茶,还是叹息时政。
“还是承德看得通透。”朱三爷赞赏的看了宋如是一眼,继续讲道。
“要说发生在益州城的这件怪事,还真是奇怪的紧。自一年前,益州城中便偶尔会有少年失踪。他们或是无家可归的乞儿,或是市井人家里的子弟。先前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因为城外有山贼,城内有恶人,何况之前也有过突然失踪的人口。”
“可是直到半年前,失踪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便是一个坊间都会失踪三五人。既然如此坊间里正自然重视了起来,他们想方设法的登记了每一个失踪人口的讯息。这才发现,失踪的竟然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朱三爷撂下茶盏,面色沉重的说道。
“失踪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那些少年最后可曾找到了?”宋如是瞪大了眼睛,惊呼道。
“并没有,那些少年失踪了之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再不曾露了踪迹。”朱三爷支着脑袋,无奈的说道。
“便是一个人都没有吗?按说失踪一人两人,尚且能够隐藏了踪迹。如此大规模的失踪,怎会一丝踪迹皆无?”宋如是脑海当中隐隐有念头显现出来,她待要仔细追寻,这念头又蓦然隐去,让她莫不着头脑来。
“自一年前至今,前前后后,益州城中一共失踪了一百六十七位少年。这些少年凭空消失,再未出现在益州城中。但是却有一位侥幸回来了,但也是嬉笑怒骂,胡言乱语状似疯魔。”朱三爷面上笑容早已收起,声音当中带着沉重的惋惜。
“那这少年如今身在何处?”宋如是的心顿时狂跳起来,她不自觉的看了一下隔壁院落。
郎中与壮士数月前从益州城跋山涉水而来,壮士初来时,说话举止犹如稚童。便是时至今日,壮士每日里还是要吃些饴糖的。想到壮士初来时,滚地撒泼要饴糖时的模样,宋如是心下有了定论。
“这个无人得知。原是几个打鱼的在江边发现了这昏迷的少年。后来他们几人便把这少年送到了城中的一家医馆内。这家医馆名叫“百草堂”,其中的郎中名叫张钺,素来便是个医痴。”朱三爷眯着眼睛,瞳仁后面微光闪动。
“张钺?那郎中名叫张钺?他便是给那个侥幸归来的少年,瞧病的郎中?”宋如是终于知道为何怎么都探不到郎中的底细了,若是有人刻意隐瞒,她自然探寻不到那人的踪迹。
“对,那郎中名叫张钺。可惜他后来失踪了,便是那少年也不见了踪影。”朱三爷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惋惜的说道。
“后来郎中与那少年也失踪了吗?那益州城如今可还有少年失踪?”宋如是时至今日终于明白郎中与壮士的来历,也终于知道为何郎中千方百计一定要治好壮士的病了,但是郎中张钺的动机,又是什么?
这世间哪里有无缘无故的好,他虽是医者父母心,倘若没有缘由,又怎会为了壮士的病四处奔波?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郎中与少年失踪之后,益州城中再未有少年失踪,但是之前失踪的少年已是无迹可寻了。”朱三爷手在石桌上重重的一拍,发出一道沉闷的声响。
“如此重大之事,事先又怎会未曾透漏出一丝风声来?何况这件事情既然捂的密不透风,又怎会突然被散播开来?”宋如是也顾不上喝茶吃糕点,满头满脑想的都是这件奇怪的少年失踪事件。
“这事情如此大范围的传播开来,也是凑巧。不过这件事情最为奇怪的地方还在于,这个归来的少年其实是一位屠夫。”朱三爷手中握着茶盏,拇指不自觉的在茶盏底座上划着圆圈。
“屠夫?”宋如是现如今终于知道了,壮士为何劈柴劈的如此之好了,也终于知晓壮士为何如擅长切肉了?
“对,这位失踪之后,神奇归来的少年,竟然是个屠夫。或许他与此事并无关联,只不过是偶然之间落入江中,又恰巧被人救了起来。至于后来他又与郎中张钺一同失踪,或许也只是郎中带着他出门寻医去了而已。”朱三爷放下了茶盏,复又叹了一口气说道。
“郎中与壮士又去寻医了?壮士如今不是已经大好了,怎地郎中还要带着壮士出门寻医?”春花的声音从院门口响了起来。
“春花姑娘,你回来了?”朱三爷收起之前的神色,笑着对春花说道。
“我刚出门为我家娘子买了些糕点,如今看来还是三爷有口福。”春花摇晃着手中手中提着的糕点。
“渝北斋的糕点,原本就是你最爱吃的,你莫要胡乱攀扯在我的身上。”宋如是笑着说道。
之前春花的话,少连兄定然已经听入耳中,如今郎中与壮士的身份已然暴露开来,不知他们二人以后还能否过上如今这般平静的生活,宋如是心中一叹,面上倒是分毫不显。
“三爷稍坐,我这就去为三爷蓄些茶水来。”春花腾出手,拿起石桌上的青瓷双耳茶壶,而后笑着往厨房去了。
第247章 喜鹊登枝
“春花姑娘似是又长高了些?”朱三爷目送着春花进了厨房的门,之后才扭过头来对宋如是说道。
“这丫头前些日子虽然受了些苦楚,但如今吃得饱,睡得香,身心舒泰,自然会长些个子。”宋如是仔细瞧着朱三爷的神情笑道。
“前些时候?受了苦楚?春花姑娘前些日子怎么了?”朱三爷连声问道。
“这个事情,我先卖个关子,等到春花来了之后,你再问她。”宋如是说完便悠悠的喝起茶来,并不再看朱三爷。
朱三爷听完这话,顿时的心不焉起来。他时不时的回头看向厨房,奈何厨房当中并未有任何动静。便是厨房的朱色木门,都像是被钉死了一般一动不动。
朱三爷回过头来想要喝茶,他端起茶盏之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手中的茶盏竟是空的。
他只得故作镇定,拿起一块儿糕点放在口中无知无觉的吃着,耳中凝神听着身后的动静。
好在他并没有等多久,不过是一块儿翡翠白玉糕刚刚入了腹中的功夫,他身后便响起了轻盈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他听过数次,唯有这次最为让他期待。
朱三不自觉的回头望去,一身青衣的春花,手中端着个托盘,正分花拂柳的朝这里走来。
春花面上带笑,脸颊上露出一对儿小小的酒窝来。看到朱三爷的目光,她脸颊上的酒窝便愈发的深邃起来。
“三爷您瞧,这可是渝北斋中最为有名的胡麻糕,吃起来最是软糯可口。”春花把托盘放在石桌上,从盘中取出码的整整齐齐的胡麻糕,放在石桌当中。
春花特地选了个周围绘着一圈海棠花的汝窑磁盘来放胡麻糕。灰色的胡麻糕放在绘着海棠花的盘子当中,便多了分意趣。
朱三爷平日里并不爱吃糕点,何况他刚才已经吃了好几块翡翠白玉糕。奈何在春花一双妙目之下,朱三爷不由自主的拿起一块胡麻糕放入口中。
与之前的翡翠白玉糕不同的是,这胡麻糕入口之后,除了绵软并无旁的味道,直到口中的糕点融化之后,才有一丝回甘从喉间散发开来。
朱三爷吃完一块儿,又拿起一块,眼看着春花殷切的笑意,朱三爷只得又吃了一块儿。
如今朱三爷话未说完,肚子却已填满。他心知今日之事也只能说到此处了,于是站起身来对着宋如是笑道:“今日里我是饱了口福了,我还有事,待空闲时候再上门与承德说话。”
“春花,你便代我去送送少连兄吧。”宋如是随着朱三爷站起身来,她一本正经的看着春花,嘴角却是微微翘起。
“奴婢把三爷送出巷子,便马上回来。”春花伸手扯了扯裙摆,随着三爷出门去了。
´º»¨½ñÈÕ´©µÄÇàÉ«ñàȹ£¬Ñü¼äÆþµÄ¼«Ï¸£¬ËýÓÖÔÚÑü¼äϵÁËöµåÇàÉ«µÄºÉ°ü¡£
荷包上用朱色的丝线,绣着只登枝喜鹊。行走间那只喜鹊像是活了一般萦绕在她青色的裙摆当中。
“三爷何时来的?”春花出了院门,这才追上朱三爷。
“来了有一会儿了,我不过是吃了三块翡翠白玉糕的功夫,春花姑娘便回来了。”朱三爷停下脚步,对着春花笑道。
“三爷来寻娘子,可是有事?”春花立在朱三爷一步之外,垂首把把玩着腰间系着的荷包。
“不过是给你家娘子讲了一个故事。”朱三爷话说一半,便眯着眼睛看着春花。
“三爷博学多才,说起故事来定然有趣动听。”春花抬头笑道,她手中兀自捏着荷包。
“这故事我已说与你家娘子,待会儿你家娘子定然会说与你听的。不过我倒是还有件事情要问姑娘?”朱三爷的视线落在春花手中捏着的荷包当中。
喜鹊登枝的典故,出自一个叫黎景逸之人。说是有个叫黎景逸爱鸟的人常常喂食家门前树上的喜鹊,时间长了有了感情。
有次黎景逸莫名其妙吃上了官司,在坐牢期间喜鹊到监狱看望黎景逸,就在这时,有喜讯传来说朝廷马上就要颁布大赦令了,黎景逸认为是喜鹊来给他报喜的故事。
之后喜鹊登枝便作为一种好的意头,被绣在各式各样的绣件当中。眼前春花腰上系着的荷包,不论样式或是配色都是郎君所用。
春花一个姑娘家,怎么会佩戴着一枚这样的荷包。朱三爷望着春花手中的荷包,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当中。
“三爷可是喜欢这枚荷包?这是我随手做的,三爷若是喜欢,便拿去吧。”春花顺着三爷的目光看向手中的荷包。这枚荷包原本就是她专门做给三爷的,如今瞧着三爷的模样,似是对这枚荷包极有兴趣。
春花心中一喜,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荷包送出去。所以春花垂首取下腰间的荷包,双手捧着递在朱三爷面前。
“多谢春花姑娘。”朱三爷笑了起来,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细缝。他接过荷包,当即系在腰间。靛青色的荷包正好配他身上这件酱色的圆领澜衫。
“三爷莫要客气。”春花眼看着留有自己体温的荷包系在了朱三爷腰间,她心头一热,面皮一红,匆匆与朱三爷行过礼,便转身奔回了院子。
宋如是不知何时又躺在了美人塌上,与之前不同的是,身旁小几上的翡翠白玉糕换成了胡麻糕。
看到春花匆匆的进了院子,脸上还带着两坨可疑的红晕,宋如是笑道:“春花莫不是怕我把你的胡麻糕都吃完了吗?所以才如此匆匆而归?”
“娘子想到哪里去了,便是娘子吃完了这碟胡麻糕,奴婢也是不怕的。”春花一步一挪的走到宋如是身旁,她看着盘中瓷瓷实实的胡麻糕,不由想到了矮矮胖胖的朱三爷。一想到朱三爷,她嘴角的酒窝便显露了出来。
“有句话叫做有情饮水饱,我瞧你如今怕是不用喝水也能饱了。”宋如是目光灼灼的看着春花,口中调侃道。
“娘子莫要开奴婢玩笑了,奴婢不过急于听到三爷的故事,所以一时之间才顾不得吃这胡麻糕。”春花愣了片刻,终于想到了这个瞧起来最是正当的理由。
“三爷的故事精彩绝伦又跌宕起伏,我也从未听过如此离奇的故事。”宋如是默默把手中的胡麻糕放回盘中。
第248章 一斤散墨
春花与宋如是一般,对益州城的了解止于那是郎中与壮士的家乡,旁的并不知晓许多。
如今乍一听到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她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惊奇的说道:“往日里失踪一般都是妙龄的小娘子,如今怎么反了过来,竟然都是些少年?他们哄骗了这么多少年做什么?”
“左不过是做些出力的活计吧。”宋如是叹道。她没有告诉春花的是,这些少年都是与人定亲之后才神秘失踪的。
“这益州城真怪,无故失踪了这么多的郎君。他们不急着查找,反而全力压下此事,当真是奇怪。”春花的嘴巴终于合了起来,她摇着头道。
“此事内情咱们自然无缘得知,既然此事已散播开来,想必不久之后,朝廷便会给益州城里的百姓一个交代。”宋如是叹道。
“怪事还真是天天有,壮士带回了石娘,益州城中丢失的少年,还有清风竟然做了厨子,这些事情如今倒都聚在了一起,当真是奇怪。”春花掰开手指头一件件的数了起来。
“或许这么许多事情不过是一件事情而已。”宋如是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一件事情?”春花惊道,但是宋如是并无应答。春花见宋如是不愿多说,便也闭口不言,默默的吃起点心来。
不过春花一个人的寂寞并没有持续太久,隔壁的争吵声乍然响亮了起来,那吵闹声愈来愈大,愈来愈近,很快的便来到了她们门口。
春花听到敲门声便去开门,门堪堪打开了一条缝,一条红色的影子便冲了进来,接着又是一道青白色的影子呼啸而过。
“娘子,你倒是来评评理,郎中实在太无理取闹了些。”身着红衣的自然便是石娘,她一路冲到宋如是面前,而后高声说道。
“你这女人莫要胡闹,你没瞧见娘子正在休息,你莫要扰了娘子清净,还是快些随我去吧。”一身青白澜衫的郎中紧随其后,他站在石娘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低声劝道。
“今日之事,我必是要与娘子说个明白的,让娘子来为咱们评评理,看究竟是谁对谁错?”石娘的嗓门并没有因为郎中的劝慰而变小,她回头藐视的看着郎中一眼,胸口一起一伏,似是极为气愤。
“此事算是我错了,行吗?你快些与我回去吧。”一向不肯认输的郎中,听到石娘的话,他的眼神顿时弱了下来,他面带哀求的对石娘说道。
“你莫要多说,我是一定要与娘子说的。娘子,你来帮我们评评理。”石娘说完前半句,便转过头来殷切的看着美人塌上的宋如是。
“究竟是怎么回事?”宋如是原本佯装假寐,只想着这两人瞧见自己正在休息,大概就会放过自己了吧。
但是她还是太年轻了些,眼看着石娘带着一往无前的架势来的,她若是再不回应,怕是也说不过去。于是宋如是缓缓的睁开了双眼,面带疑惑的问道。
“不过是石娘在耍性子罢了,娘子莫要介意,我现在便把她带回去。”郎中上前两步,拉过石娘的衣袖,便要把她带走。
“你简直是胡言乱语,我又岂是那般胡乱耍性子之人?我现在便把事情告诉娘子,让娘子来瞧瞧究竟是谁是谁非?”石娘不为所动,一把扯过自己的衣袖对着宋如是高声说道。
“我已经说了是我错了,你又何必得理不饶人,你若是再不随我回去,以后也莫要进我那院子当中。”郎中一甩衣袖,状似离开。
“不回便不回吧,左不过壮士去哪里,我便跟到哪里。”石娘哧笑一声,看也不看郎中一眼。
“但愿你莫要后悔!”郎中撂下一句狠话,再未回头看上一眼,转身便出了院门,院门处衣角一闪,他便不见了踪影。
“石娘怎么又与郎中争吵起来了,郎君面冷内热,说话虽是不中听,但是为人却是极好。”春花艰难的咽下了口中的海棠糕,而后伸了伸脖子说道。
“若不是他太过分了,我又怎会与他争吵。姑娘不知,这次的起因实在是他冤枉了我。”石娘自郎中离开,她的声音便小了许多。
石娘瞧见宋如是躺着的美人塌旁还有个马扎,她便自顾自的坐了下来,然后拿起一块儿海棠糕放入口中,之后又慢悠悠的饮了一盏茶水,这才接着说道。
“今日一早,壮士突然想吃白糖糕,我便去厨房打算为他做些,哪知我到了厨房才发现,厨房里的糯米粉早已用完了。无奈之下,我只得出门去买,又因着前些日子我不小心扔掉了郎中的名贵药材,所以我出门前特地去寻了郎中,问他是否需要带些东西回来?”石娘一口气说完了一大段话,而后又提起茶壶灌了一碗茶水,而后仰着脖子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