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苏厨》-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后,当然是可耻的失败。

      第三十八章 侧跳

      第三十八章侧跳

      钢材质量先不说,即便是有线切割的帮助,没有实物参照,也根本做不到人家那样的精度,连徒具其表都不行。

      不过原理和图纸倒是记了个精熟。

      然后,几个小年轻退而求其次,最后一步步退到了现在这把刀的结构上,才勉强做出了合格可靠的刀具。

      见石通玩的不亦乐乎,苏油笑道:“刀片还没做处理,硬度不行,别玩坏了!”

      将刀子接过,拆解开来,对石通说道:“要保持花纹不变形,就不能再锻打了,这刀片夹在台钳上,用锉加工。加工完毕后入炉,淬火,再精磨,酸洗出花纹,最后开刃。还有装具别忘了,鋄银雕花。”

      想着自己和五金厂小年轻所受的那些挫折,苏油又贼笑道:“明天我再给你一套图纸,嘿嘿嘿,要是你能将那柄刀子加工出来,我再给你更好的设计,那才叫冠绝天下!”

      回到房间里,苏油便扑到了图纸上,开始了制图。

      机械原理,是专门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的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

      这一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

      研究内容主要是确定机器在已知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规律及其调节、摩擦力和机械效率、惯性力的平衡等问题。

      高级折刀,尤其是直跳和侧跳,其实是机械原理的精妙运用,涉及到的知识太多了。

      同时这也很符合苏油自己勾画出的未来理论纲领之一精细。

      侧跳折刀好办一些,利用刀头和背锁的两个斜面,形成了一定的冗余,即使今后有所磨损,两个斜面也能够自动继续紧密契合,让刀片固定不会晃动。

      而直跳刀因为受工作原理所限,必须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供刀刃滑动,因此就会带来一个巨大的缺陷。

      即使是高价的奢侈品牌,也无法完全消除刀刃弹出锁定后刀刃轻微晃动,只能通过极高的精度控制公差。

      直到意大利著名直跳刀Deadock横空出世,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款能够完全消除刀刃晃动的精巧锁定结构直出跳刀,是业界的重大突破和技术革新。

      高级直跳刀具刀头上设计了一个钟表级精度的棘爪机械结构,使用两根弹簧,刀子收起的时候,轻轻向刀柄头部推动机关,弹簧产生弹力将刀刃弹出,需要收起的时候,向后推动机关,棘爪变向,弹力变成拉力,便能将刀刃收回,效果非常的神奇。

      当年遭遇可耻失败后,这幅图纸苏油便一直珍藏着不时取出来翻看,对人类的机械设计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他准备用一周的时间将图纸慢慢绘制出来,因为其中的各个部件,实在是太精巧了。

      里边有小棘爪,小钢珠,小卡簧,精巧的轴承,弹簧,完美的机械设计,动力结构,锁定装置

      千分尺出来之前,这柄跳刀,只能停留在图纸上,不过足以成为石通这乖徒儿的终极目标。

      想了想,难度自己都觉得实在太大,怕打击到乖徒儿的信心,便又抽出一张图纸,重新画了一幅。

      这幅就简单多了,比今天研发的侧跳还要简单,只在刀头上设计了一个更加精美的快开鳍,比第一代仿肥后守的快开鳍小巧了许多。

      收起刀子的时候,只在刀柄头上露出一个小小的突起,再加上背锁,便是一把完美的折刀。

      不过要实现拉风的功能轻松单手推刀到位,或者潇洒地甩出刀刃,就涉及到另一样小机械,滚珠轴承。

      即便轴承直径到八毫米,滚珠小到零点五毫米,那也要用到十颗左右。

      同样,苏油也没有指望石通能够制造出来如此精细的滚珠。

      就算四大家族联手,甚至加上自己研发的玉瓷,理论上四个杯子就能支撑起上万斤东西,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生产难度,也不一定能够造出如此精细的陶瓷滚珠轴承。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画图,内环,外环,保持器,滚珠,完事儿,不要太简单了。

      画完图纸,拍拍手,睡觉!

      早上起来,将图纸带去给石通,说道:“来来来,给你一个惊喜。”

      石通笑道:“师父来了,我也给师父看一个惊喜。”

      说完献宝一般将磨制好的一柄短刀呈献上来。

      这是带鞘匕首样式,其中刀柄是白色,上边有交错的细小纹理,刀柄尾端雕成了莲花花苞的形制,柔美的刀柄曲线外浮雕着荷叶和叶茎,以及细腻的菱形水波纹,既增加了美观,又增加了摩擦力。

      “靠!象牙!”

      刀镡是昨天开发出来的黄铜打造,呈现为水波形状,水草部分还有一些镂空工艺,一只错银铸造的一只展翅仙鹤,占了一半的面积。

      刀鞘也是象牙整体雕成,底部和接近刀柄部位是两岸的山石,中间是和刀柄一体的菱形水波,一侧还浮雕着一艘小船。

      抽出刀子,密布羽毛花纹的刀刃呈短剑型,羽脉从刀柄笔直地延伸到剑尖,将短剑沿着剑脊一分为二,花纹如同从柄部喷涌出的喷泉一般,均匀分布在短剑两侧。

      靠近边缘,开出了一条宽度仅两毫米的刃线,整个剑身通体暗沉,唯独这一圈刃线光滑细腻,打磨成了光亮的镜面。

      苏油抓过石通的手臂,发现这娃长期打铁,手上的寒毛早被撩光了。

      石通大嘴又咧开了:“师傅真是行家!”

      说完将裤腿撩起来:“尽管试!特意给您老人家留了一条腿!”

      苏油也不客气,拿短剑在石通腿上一刮,一道二指宽的肉色皮肤亮了出来,上边的腿毛被剃得干干净净。

      取过细绸,将短剑擦拭干净,插入鞘中。石通还给短剑配了一个吊饰精美的紫檀座子,上边有孔,短剑正好可以连鞘直立插入孔中。

      将剑插好,苏油左右端详:“好!太漂亮了!”

      石通嘿嘿笑道:“稀世神兵,不过如此吧?我用西夏的青锋剑试过了,嘿嘿嘿,不堪一击!”

      苏油叹道:“的确算得上神兵了,不过只能摆在文人案头,供他们裁纸切墨用。”

      石通也跟着叹气:“是啊,只不能随上将镇守边陲,痛饮胡血。”

      两人都是无语,默默看了一阵,苏油突然想到个问题:“要不,就将这柄剑送给你们家小姑奶奶?”

      石通吓得跳了起来:“那怎么行!这短剑是要卖冤大头的!小姑奶奶才五岁多,玩不了这么精贵的东西。”

      苏油鄙夷地看着他:“你说你花了多少钱?”

      石通嚅嗫道:“呃不算云钢,不算师父的巧思,还有黄铜,羽毛纹云钢,光算象牙和紫檀的话,差不多四贯。”

      苏油问道:“你准备卖多少?”

      石通从怀里掏出一张契约:“师父,我打听过了,程家活字书坊,史家瓷器坊,有你改良,都是三成的股份。就凭你弄出的羽毛花纹云钢,起码也值这个数,这张契约你签了,以后这史家铁铺,也有你三成股份。”

      苏油也不客气,随手签了。

      石通这才笑道:“嘿嘿嘿,这柄剑卖出去,少了八百贯算我棒槌!如此师父你也能分得两百多贯,就这样送给小姑奶奶,太可惜了吧?”

      苏油翻着白眼:“就你这点心机,我都懒得逗你了,送人礼物,最重要是心意,那柄折刀是我亲手设计的,怎么可能用你这象牙短剑换?那刀做得怎样了?”

      石通摸出两片亮闪闪的黄铜片来,笑得贼腻嘻嘻的:“原来是心意啊?那就得师父你亲自组装了。”

      第三十九章 弃儿

      

      第三十九章弃儿

      苏油将昨晚画的图纸丢给石通,石通将双手在裤腿上擦了擦,这才小心的接过来,打开图纸。苏油小手指着一处:“看看吧,那个滚珠轴承先不要勉强,从大个的慢慢来,要是一时做不出来,先用滑动轴承也是一样的。”

      石通从怀里摸出一叠交钞:“这十贯钱,是徒儿孝敬师父的,我石家是将门世家,不来虚的,这是石家铁坊供奉的份额,师父你今后除了是铁坊的股东,还是我石家的供奉。”

      苏油接过来:“那就多谢你了,我这又可以买好些酒糟了,改天请你喝好酒。”

      黄铜刀装做得精美异常,牡丹缠枝纹和花瓣叶子翻卷部分,是错银浅浮雕,结合黄金般的未翻卷部分,非常漂亮。

      花样部分和刀柄外圈一圈轮廓,被抛得铮亮无比,都能够照出人影,而底部没有花纹的部分,还保留了翻砂时的粗糙沙地,更加凸显了花纹的华丽。

      苏油不由得对石通打趣:“徒弟,你这是盗铸了多少铜器,才练出来的这手艺啊?”

      石通涨得满脸通红,一脸正气地向着苏油挥手道:“师父莫闹,我石家人还能干那事儿?就如你所说,我们的铜器都是从大理进的,就是有时候工艺实在粗陋,我们再做一番修补而已。”

      苏油哈哈大笑:“算了,你这话我就当真的听。”

      说完便坐下来,开始组装刀具。

      侧跳刀刃的处理方式和短剑差不多,笔直的剑脊让苏油对这时代工匠的手艺赞叹不绝:“大石头,那台钳好用吧?”

      石通笑道:“太好使了,还有那磨刀器也不白给。昨晚两件兵刃,完全赶得上我爹的水准,时间还比他快!”

      苏油微笑道:“你还有得学,我们弄出来的花纹钢,就是个骗人的玩意儿。虽然钢质已经算是精良了,但是比真正的云钢,还是差了一筹。”

      “真正厉害的,还是你爹那两柄‘硬是好’,他老人家根据火色判断钢性的能力,进而推断出淬火方法的准确度,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说话间,折刀已经安装到位,丢给石通用小锤子卯紧,然后打磨掉多余部分,黄铜铆钉和花纹变得天衣无缝,成为一个整体。

      绷簧按钮被设计成了一只花间蜜蜂的肚子,轻轻一按,折刀弹出。

      还是匕首形制,不过背面只开了刃尖能藏入刀柄的那部分,以利于收折。

      整个刀柄如同金银制成,弹开后是暗色的刀身,两相对比,华贵非常。

      取过一个锦囊,将刀子装了,然后又用一个木盒盛上,苏油说道:“得,这就算完工,改天我再给你讲讲热处理的套路,有时间我们一起慢慢摸索,以便打造更长的兵刃。”

      “折刀就托你带给石薇,码头义棚那里我还没去看过,先走了。对了,还有一张图纸,一会儿你把那东西做了。”

      石通正沉迷于滚珠设计,知道苏油不喜欢客气,只挥挥手表示知道了。

      信步来到玻璃江边,现在是夏末,水势未消,主要是成都府下来的客船。

      义棚收拾得很清洁简单,棚子里就是身前两口大缸,大缸里边是牛骨汤,后边是几张桌子,几大筲箕牛杂片放在那里,还盖着白纱布防止苍蝇。

      ÁíÍ⼸¸öóâ»þÀ·Å×ŲËÒ¶£¬ÇÛ²ËËéÄ©£¬´Ð»¨£¬Ïã²Ë¡£

      Ò»±ß¾ÍÊÇ×°´ÖÍëµÄ´óÂá¿ð¡£

      棚子里有一个掌勺,一个盛碗的大娘,还有八娘和二十七娘也在。

      见到苏油过来,二十七娘说道:“你这几天都跑哪里去了?怎么到处都不见人?”

      苏油说道:“在石家铁铺,我和石家庄亨之先生是好朋友,他儿子达之在城里开着铺面,这两天就在那里玩……对了,这父子俩怎么表字里都带个之字?不忌讳吗?”

      二十七娘说道:“这好像是五斗米教的规矩,凡是入教的教民,都有个带之字的排行。”

      八娘微笑道:“最著名的,应该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小油不会不知道吧?”

      苏油讶异道:“他们也是教民?”

      八娘说道:“你不知道?五斗米教为张天师所创,有汉魏晋都很兴盛的,即使到现在,在巴蜀也流传甚广。眉山附近有彭祖山,那地方就是道家传统洞天之一,所以我们眉山的教民很多的。”

      苏油点头道:“原来如此。”

      彭山因出了个彭祖八百寿而得名,到后世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旁边就是仁寿,听听这名字,得是多大的福气!

      这时候几个衣着破烂蓬头垢面的小孩子过来了,一共有六七个,大些的两人合抬着一个箩筐,小一些的拎着篮子,里边都是粗瓷碗。

      一个为首的孩子说道:“八娘姐姐,我们把碗都洗好了。”

      八娘说道:“乖,那小七你带着弟弟妹妹去别处玩,一会到吃午饭的时候你们再过来。”

      那孩子问道:“八娘姐姐需要我们帮着摘菜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4: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