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过女飞行员也有优势,歼击机女飞行员在武器操控、精密仪器使用和地形识别等方面,都有超过男飞行员的表现。
演习结束,回到空十三师基地,叶子她们又受到了师部表彰,这些都略过不提。
今天,林鹏和唐占文总师,要在六一一所报告厅做学术报告,当然为了这次学术报告,林鹏也辛苦到大半夜,才终于把ppt做好了。
林鹏所作的学术报告,自然是dsi进气道技术的了,这是扬威总师想要的呢!林鹏自然是不能不给了。
林鹏也想着,枭龙战斗机和歼十战斗机,能够早日换上更好的dsi进气道。
在去往六一一所报告厅的路上,唐占文总师见林鹏有些紧张,便鼓励道:“小林啊,不要怕,大胆的按照你准备好的讲,当然也不要保留,dsi进气道技术这么好的东西,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在我国的更多型号上得到应用。”
林鹏点了点头道:“嗯,唐总师,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那么多飞机设计专家做学术报告呢!”
六一一所的设计师们,只要是不太忙的,都来到了报告厅。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这一次来作报告的,可是总设计师扬威的大学同学,歼七a战机的总设计师唐占文,当然还有一个年轻的设计师,最近也是风头很劲,他们倒是想看看,这个年轻设计师林鹏是不是有真货。
六一一所宽敞明亮的报告厅,今天上午是座无虚席。六一一所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宋老也来了,要知道宋老那可是歼十战斗机之父,不仅仅如此宋老提出的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更是成为后来中国第四代隐身重型战斗机歼二零的发展基础。
看到宋老也来了,林鹏心里面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了。
要知道宋老也是林鹏的偶像,林鹏还记得宋老在几年后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航空工业终身成就奖,他不仅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飞机设计【创建和谐家园】,更是一位爱才惜才的伯乐!如果没有宋老,就没有扬威总师,也没有歼二零。
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五十年,宋老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歼七、歼八、歼九、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七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
不过在林鹏看来,宋老更大的成就那就是发现并培养了扬威总师这个航空界的奇才。
可惜的是宋老在二零一六年,就因病去逝了,这让中国航空界又损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帅才。
宋老去逝的那一天,也正是歼十战斗机首飞十八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宋老在歼十战斗机首飞后,特意为自己改的生日!
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十八年不正是一个婴儿成长为青年的历程么?宋老设计师的歼十战斗机,经过十八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还发展出系列型号,比如歼十c就是真正的三代半战斗机了。
还有歼十b矢量发动机技术验证机,在后来也是在朱海航展上惊艳亮相。这架歼十b表演的高难度机动飞行,无论是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还是落叶飘,都是一点儿不输给苏三五战斗机,一时间也是让广大军迷奔走相告。
所以在这时候看到了歼十战斗机之父宋老,林鹏的心情也不知道怎么来形容了。
报告会还有几分钟才正式开始,扬威总师也是亲自把林鹏介绍给宋老认识。
宋老高兴地握着林鹏的手道:“小林啊,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不错不错,咱们中国航空工业特别是飞机设计后继有人了,好好干,将来超过扬威不成问题!”
林鹏也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就道:“宋老,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要是能赶上扬总师的一半,就心满意足了!”
宋老哈哈笑道:“小林啊,你也太谦虚了,想当年小扬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员,而你现在已经可以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作学术报告了,了不起!”
林鹏苦笑道:“宋老,我也是被逼无奈啊,在您和扬总师面前,我那就是班门弄斧,如果有讲得不正确的,还请您不客气的纠正!不过现在,我们还是看唐总师的吧!”
唐占文笑道:“小林,在宋老面前,你也不必拘谨,宋老是很好说话的。行了,时候也差不多了,我得准备一下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总师纵论战斗轰炸机发展趋势
扬威总师走到讲台上,朗声道:“同志们,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咱们中航工业第一集团一飞院的两位专家来为咱们作学术报告,首先我要介绍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唐占文总师,唐总师我就不用多作介绍了,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学同学,歼轰七a飞机总设计师。大家欢迎!”
掌声非常的热烈,唐占文总师站起来,跟六一一所的设计师们照了一个面。
接着扬威总师又道:“还一位非常年轻的专家,是咱们一飞院最优秀的年轻飞机设计师,攻克了dsi进气道技术的林鹏同志,大家欢迎!”
林鹏也站起来了,对着宋老以及六一一所的同行们,就行了一个大礼。
如此谦虚的表现,让六一一所的同行们,都不禁对林鹏另眼相看了。
扬威总师笑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免占用了两位专家为大家作学术报告的宝贵时间,下面就有请唐总师上台吧!大家欢迎!”
在一百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唐占文总师走到了讲台上,ppt随之打开,唐占文总师面带着微笑讲道:“尊敬的宋老,还有各位同行,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到六一一所,你们扬总师让我作学术报告,我想了很久,讲什么好呢?如果是讲战斗机,在宋老,还有各位同行面前,那我就是大言不惭了,所以我还是讲一讲我比较熟悉的吧,战斗轰炸机。”
顿了顿唐占文总师道:“我就从我们的新飞豹谈起,讲一下我个人对于未来战斗轰炸机的发展趋势的一些理解。大家想必也知道了,这一次咱们中航一集团首次参加亚洲航展,我们一飞院的新飞豹也去了,我也感到很意外,没想到我们的新飞豹很受欢迎,成为了航展热点之一。这就要说到,咱们一飞院的优秀设计师林鹏同志,为新飞豹设计的dsi进气道和前机身了。”
唐总师毫不吝啬的赞扬了林鹏,这让林鹏很不好意思,大家伙儿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了。
好在唐总师继续讲道:“飞豹是我们自主设计研制的一款非常符合国情的战斗轰炸机,但是基于二代机的外形在将来显然是不能满足战场需求的,所以我们也在不断的对它进行改进。dsi进气道和前机身的隐身化修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会对飞豹做大手术,从主翼到平尾,再到垂尾和机身,都要进行修改设计。当然外形在变,内部也要变!”
“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呢,那就是我们希望把飞豹打造成为一款比毛子su30更先进的战斗轰炸机!说到su30战斗轰炸机,咱们国家也引进了,这是一款利用现役第三代重型制空战斗机改进而来的战斗轰炸机。不仅仅是毛子在这么做,m国人也打算将其f-22“猛禽”战斗机发展出一种战斗轰炸机。”
“为实现这个目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机身和机翼进行重新设计,但同时保留了f-22战斗机的航电设备。这个方案也得到了m国空军高层的认同。例如,m国空军部长詹姆斯就曾经设想打造一支由150架fb-22战斗轰炸机构成的隐身打击机群,并将这些飞机作为2018轰炸机的临时替代方案。”
“所以,我们的飞豹作为一种专职的战斗轰炸机,也是压力巨大啊,如果不继续发展,它就会被su30多用途战斗机,或者是别的多用途战斗机抢了饭碗!从战斗轰炸机发展的历史来看,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风行的低空高速突防作战,是由于当时防空预警雷达和防空导弹都存在低空盲区,战斗机也缺乏对低空飞行目标搜索攻击能力,这就催生了f111或者是su24这一类的战斗轰炸机。”
“但是防空系统杀伤密度和作战范围的扩大,使得低空高速突防的重要性在现代化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也随之下降。m国空军装备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持续调整之后,现在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战斗轰炸机这个机型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f-15e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所以未来战斗轰炸机可能会随着更多的多用途战斗机发展而逐步退出舞台。”
“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飞豹,还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就面临淘汰。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对它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现在毛子也在发展su34这一种战斗轰炸机,作为苏-24战斗轰炸机的接替者,su34在对空作战能力上没有做过多的考虑,设计考虑的重点是加强载荷和航程。更加有利于低空长时间突防和对地观察的并列双座成为了其典型特征,宽阔的前机身也为其带来了一个形象的绰号,鸭嘴兽。”
“su34战斗轰炸机采用了与苏-27m战斗机类似的三翼面布局,前翼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气动上所提供的升力,来平衡改进后飞机前机身重量出现的变化。结构重量的增加,以及重要部位加装装甲防护的重量增加,对飞行性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它的机动性严重下降。并且在雷达反射面积上,也增加了!”
“所以我们的飞豹,不会再走模仿毛子战斗轰炸机的道路,我们将会从隐身性,机动性和航空电子设备等性能的提升,去改变我们的飞豹!重点提高其防区外打击能力,以及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把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较强的中远距拦射空战能力的,又可以执行对纵深目标的防区外空中打击任务的先进战斗轰炸机。”
……
唐占文总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再配以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在场的设计师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林鹏作为一个重生者,自然明白唐总师讲的并非是危言耸听,如果飞豹不彻底的进化,那么将来它还真的会被苏30多用途战斗机,还有国产的歼十六多用途战斗机抢了饭碗。
而一旦有了局部隐身的优势,再加上气动布局的优化,以及先进航电的应用,新的飞豹就有了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不但能干多用途战斗机都干不了的活儿,还与多用途战斗机有了空中的一战之力。
唐总师的学术报告赢得了满堂彩,掌声非常的热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将DSI进行到底
接下来就轮到林鹏上场了。
迈着自信的步伐,林鹏走上了讲台,看着底下或期盼或鼓励或热切的眼神,他也是心潮澎湃。
坐在报告厅里的设计师们,那都是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他的学术报告,这些后来被军迷们称为东方臭鼬工厂的六一一所设计师们,每一个都是非常优秀的设计师。
林鹏不会忘记,前世的时候当他看到那一则则关于六一一所的报道,六一一所的年轻设计师们,是如何玩命的把枭龙、歼十、歼二零等一系列先进的战机设计出来的,当时他就为之流泪了。
眼前这一大群青春飞扬的年轻设计师,【创建和谐家园】与执著使他们逐步崭露头角。他们为能参与的那些型号工作,为能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而骄傲自豪。
枭龙战斗机创造了三代机研制周期最短的纪录,就是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完成的。
这个速度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林鹏也很敬佩他们,从2001年的冬天开始六一一所的设计师们,就自发地实行了“611”工作制,也就是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后来又慢慢地发展到“711”“712”,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甚至持续到清晨。新分来的年轻人,也玩儿命似地干,总是要领导去赶,才肯离开。
像这样的艰苦,林鹏自己也是体会过的,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些飞机设计师们,他是抱着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开始了他的报告。
林鹏激动地道:“尊敬的宋老,还有扬总师,以及各位六一一所的前辈、同行们,今天我非常忐忑的走上了讲台,在这里作报告,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因为在座的都是非常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我作为一个末学后进,今天在里呢,就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飞院dsi进气道技术设计团队,在dsi进气道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技术。昨天我和扬总师他们刚刚从亚洲航展回来,这一次亚洲航展上,我们的新飞豹吸引了很多的关注,成为航展上的热点,作为主持设计了新飞豹dsi进气道的一名设计师,我感到了一种无比的自豪。我们的dsi进气道与航展上m国f35联合战斗机的dsi进气道同场竞技,这让我也因此有了勇气站在这儿!”
林鹏话音刚落,掌声就热烈的响起来了,六一一所的设计师们虽然很忙,但也是在关注着这一届的亚洲航展的。因为这一届航展,不但他们的总师扬威去了现场,他们的枭龙战斗机同样也是去亚洲航展亮相了,而这一次新飞豹的风头确实盖过了枭龙。
掌声过后,林鹏再次朗声道:“dsi进气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据锥形流理论,采用乘波体原理设计的。锥形激波附着在压缩面的边缘,由于锥形流本身的特点,在dsi进气道的压缩曲面上存在较强的压力梯度,可以将大部分的机身附面层吹出进气道口外,从而不需要附面层隔道和吹除抽吸装置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进气效率。当然目前是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比普通的超声速进气道要好。”
“在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唇缘前掠,包括与机身一体化的设计,这样不但可以兼顾进气道隐身性能,还带来了溢流量的增加。在凸起压缩面的设计上,要尽可能保证附面层,能够在凸起压缩面的沟谷处排出去。计算和风洞试验都表明鼓包越隆起,排除来流贴近物面的流线越多。二十度锥角大体上与具有十度等效压缩角的加莱特进气道相当!”
说到这里,林鹏就把新飞豹的dsi进气道设计图放出来了,他当然是没有保留的。
“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布局,进气道采用四唇缘设计方案,外侧前缘均为前掠三十度,上下侧壁为曲面,喉道截面对对于鼓包对称轴线不对称……经过风洞试验,我们确定了这个dsi进气道,可以满足新飞豹在1.8马赫以下的进气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良好的前向隐身性。同时这个dsi进气道完全不需要附面抽吸系统,我们现在已经对开始对一架飞豹进行改装,不久之后就可以实现首飞了!”
顿了顿,林鹏又放出一幅图来,在场的宋老等人一看,咦这不是枭龙战斗机的设计图么?只是现在这幅图,枭龙战斗机却换上了dsi进气道。
林鹏微微一笑道:“最后我想大胆的为咱们的枭龙战斗机,设想一想它采用了dsi进气道后,有什么变化。将现有的枭龙战斗机肋下斜平面改为曲面,鼓包型面与机身型面融合,使得前机身外形更加流畅!进气道唇口同样采用前掠设计,压缩鼓包型面采用横向压力梯度设计与吸除孔相结合的方法,吸附孔均匀分布在唇口前掠范围内……”
等林鹏这场报告作完,全场再次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这时候林鹏鞠躬行了一个礼,就准备下台了。
不过宋老却是叫住了他,宋老面带微笑道:“小林啊,先不忙,这么好的机会,我看时候还早,没到饭点,咱们六一一所呢,也在考虑给枭龙上dsi进气道,既然现在你都来了,哈哈,就当一下老师!”
说完宋老就站了起来,转身面对一百多名设计师道:“同志们,这么好的机会,你们还等什么呢?有什么问题,就尽管向林鹏同志请教吧!”
宋老刚刚坐下,就有一名非常年轻的设计师站了起来,大声道:“林工,我是枭龙飞机的一名普通设计员,我想请教您一下,除了两侧进气布局的战斗机,像咱们的新歼采用的是腹部进气道,是否也可以应用这种dsi进气道呢?在采用了dsi进气道之后,性能会有多大的改善?谢谢!”
林鹏微微一笑道:“这位同行问得好,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依我看来,腹部进气道采用dsi进气道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不单如此,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更多的战机上面使用dsi进气道,因为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以及未来柔性蒙皮等技术的进步,dsi进气道可以适应更大的速度范围,不只是目前的1.8马赫以下,甚至可以满足2.5马赫的速度进气,我相信未来是一定可期的,至少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将dsi进行到底!”
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宋老聊聊新一代隐身歼击机
宋老站了起来,大声道:“说得好啊,将dsi进行到底!”
掌声热烈地响了起来,林鹏弯腰鞠躬,走下讲台。
报告会结束后,宋老和扬总师他们,安排了一桌,这是六一一所食堂的小包间。
宋老、扬总师还有几个所里的领导,和唐占文、林鹏他们两个一起就餐。
席间,宋老看着林鹏道:“小林啊,这回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好一个机会,你就在这儿多待几天,就当是陪我这个老头子,好不好?”
其实宋老是想让林鹏帮助六一一所搞枭龙战斗机的dsi进气道呢,自从一飞院开始为飞豹设计dsi进气道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六一一所的那帮年轻设计师,早就坐不住了。
凭啥一个刚刚工作两年的飞机设计师林鹏就能把dsi进气道设计出来,他们就不行?当然等六一一所的年轻设计师们真正的去做这事儿的时候,他们才发现dsi进气道看似简单,真正的做起来,却是很难。
要不怎么全世界就m国一家搞出了dsi进气道呢?当然现在又要多一个中国了,一飞院的新飞豹过不了多久就要首飞。
所以六一一所的年轻设计师们也很急,在为枭龙战斗机换上dsi进气道这件事情上,总师扬威也是想做的,宋老也非常支持,所以这一次林鹏来了,宋老就想把林鹏给扣下来。
林鹏为难地道:“这,这,虽然我也很想陪您,可是宋老,我这还有好多工作!”
林鹏看了看唐占文总师,这时候只有唐总师发话才行了。
唐占文呵呵笑道:“小林啊,宋老都发话了,我能不答应吗?行,你就留下来,过几天再回去,正好,你也好和女朋友团聚一下嘛!”
林鹏的脸都红了,毕竟这儿还有好几位六一一所的领导呢,更不要说有宋老这样的偶像在面前。
宋老闻言,忍不住哈哈笑道:“对,对,小林啊,你留下来,不用陪我这个老头子,最重要的是陪女朋友,是吧,不过呢抽个空,咱们好好的交流交流还是很不错的!”
大家可都看出来了,宋老对林鹏那可真是另眼相看呢!这让唐占文总师也很高兴,要知道宋老可是工程院院士了,如果他能提携一下林鹏,那以后林鹏在学术界也是了不得的。
林鹏连忙道:“宋老,既然这样,我留下来便是!其实我一直很仰慕您,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心里面真的是有点诚惶诚恐!”
宋老呵呵笑道:“年轻人要放开一点嘛,我又不是会吃人的老虎,不要害怕!今天听了你和唐总师的报告,我忽然觉得,你们对未来战机的设计理念,和我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看过我那篇关于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没?”
林鹏点了点头道:“早就拜读过宋老的这篇大作了,我认为您这一篇论文,一定会成为开启我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设计大门的钥匙,m国f22战斗机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四代隐身战斗机,都必须是那个样子,所以我认为咱们国家未来发展新一代隐身战斗机,这种小展弦比高升力体鸭式布局,是一个非常适合我们国情的方案!”
宋老呵呵笑道:“这话我爱听,不管将来咱们国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采用什么方案,我们这些搞飞机设计的人,都应该不断的去探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翼身融合的升力体布局,可以利用机身产生升力,并以较小的阻力代价增加内部容积、改善隐身特性。升力体布局已为很多正常式布局飞机所采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鸭式布局的战斗机采用了升力体布局,这不是没有认识到升力体布局的巨大优势,而是鸭式布局飞机一般要遵循鸭翼空间位置高于机翼的设计要求,而升力体布局从总体布置上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升力体的边条翼鸭式布局飞机,尽管鸭翼的增升效果有所降低,但总的升力特性优于没有采用升力体的鸭式布局飞机。对此,小林你有什么看法?”
作为一个重生的飞机设计师,林鹏自然知道,早在八十年代末,中国就开始了对隐身飞机技术的探索。当时航空部抽调专家组成飞机隐身技术研究专家组,由六零一所副总师牵头,而宋老当时也是这个专家组的成员。
当时北所以歼八ii为实机研究了rcs特性,而六一一所则是以歼七ii为实机进行研究。
专家组组长李老带领隐身课题组先后完成十几个布局的隐身方案设计,组织完成总体设计、翼面设计、机身与翼身组合体设计、进气道设计、座舱设计、雷达舱及天线设计,隐身与气动一体化设计、隐身外挂物设计、次级散射源设计、雷达隐身材料、隐身计算分析、rcs测试等十二大关键技术方向的隐身研究,奠定了战斗机雷达隐身设计的技术基础。
六零一所提出的方案是一种兼顾大小迎角并具有高隐身的三翼面布局。
六一一所宋老他们提出的,正是小展弦比高升力体带边条的鸭式布局。
再过三年总装就要开始新一代歼击机选型了,林鹏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歼二零的历史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至于看法,林鹏当然还是有一些的,毕竟这时候六一一所还只是一个方案,真正的歼二零战斗机也是进化了好多次才完成的。
林鹏想了想道:“宋老,我认为这个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总的来说是非常优秀的,虽然m国飞机设计师说什么鸭翼最好是长在敌人的飞机上,但我觉得那只是m国的一家之言,m国为什么不采用鸭式布局?那是因为他们有全世界最好的航空发动机,f22还有矢量推力,所以他们可以不用鸭翼,也能让f22拥有超机动能力,但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还达不到,在动力不行的情况下,采用先进气动布局来克服这个缺点是最好的办法了。当然有人认为鸭翼会破坏隐身性,但是我想将来通过采用透波复合材料,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鸭翼对总体隐身性不会产生影响。”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发展准四代机
宋老赞道:“说得好!只可惜咱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的确是制约了我们的飞机设计!如果不在气动方面创新突破,就没有办法实现我们与世界航空强国的追赶。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航空发动机领域,我们与m国相差三十年甚至更多,要赶上去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