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到这段新闻,林鹏也有些感慨,安70确实是一型好飞机,只是很可惜,它最终并没有走进中国空军。
安70是著名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输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侧机翼下各安装了一对形状很独特的桨扇发动机!
除此之外,它和伊尔七六相比,货舱的宽度还要大大超过伊尔七六,并且它的容积也要超过伊尔七六不少,要知道伊尔七六最新的型号,货舱容积也只有二百五十立方米,而安70的货舱容积达到了三百七十立方米,差不多大了三分之一。
并且安70运输机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机体宽、载重大、巡航速度高、起降距离短、耗油率低。无论怎么看,它应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运输机。
甚至从外观来说,安70也是一架非常漂亮的飞机,在所有的运输机里面,它应该是最优美的了。
只不过安70飞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似乎又有一点鸡肋了,为什么呢?这一点林鹏最是清楚不过。
因为安70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一百三十吨,最大载重为四十七吨,载重十七吨可以飞行八千公里。
采用了碳纤维塑料基复合材料、先进航空电子系统等技术,最终没有落户中国空军的原因,还是因为它的载重量,不太符合中国空军的需要。
因为中国空军需要的是一款能够运载99式主战坦克的大型运输机,这是硬性指标之一,由于99式坦克的重量达到了五十多吨,安70飞机显然是无法运载的!
因此安70也就无法成为中国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而如果把它当成中型运输机,它的块头又太大了,使用成本也会比运八或者说后来改的运九要高得多。
同时安70成也桨扇败也桨扇,这种桨扇发动机,可靠性还是存疑的。中国空军当然不可能去买一种可靠性存疑的运输机。
第五十五章 航展进行时
只不过身为航空系统内的人,重生的林鹏也知道,其实后来中国的运二零,倒是用了不少安70飞机上的技术呢!
安70飞机航展亮相之后,也是引起过不少轰动的,有军迷就曾在想过,使用加长的安70飞机机体,并且加上4台PS90A建造二百吨级的中国大型运输机。
当然有人设想,就有人反对,反对的人呢觉得飞机特别是大飞机,可不是简单的放大缩小,或者加长那么简单的事情,在结构上的变化肯定是巨大的。
作为一名专业的飞机设计师,林鹏当然知道,当时研制运二零的时候,确实在结构上也是花了很多功夫,既不是【创建和谐家园】伊尔七六,也不是简单的放大安70飞机。
运二零采用的超临界机翼,事实上也是借鉴了安70飞机上的超临界机翼技术。
说到底安70飞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那四台Д27发动机和SV27对转桨扇。
桨扇是介于螺旋桨和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之间的一种推进装置,优点是推进效率、燃油消耗率都明显优于传统螺旋桨、涡桨或涡扇发动机。安70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时,其油耗比使用传统喷气发动机的同级别运输机要少百分之二十以上。
当然安70采用了这种推进装置后,最大速度可以达到八百千米每小时,远远超过采用涡桨发动机的运输机。比如运八,最大速度为六百六十千米每小时,。
欧洲搞的A400M运输机,无论是块头还是尺寸,都和安70非常接近,不同的是A400M运输机采用的是涡桨发动机,配八叶复合材料螺旋桨,但最大速度只有五百六十千米每小时。
要知道A400M运输机采用的三转子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最大功率达到了一万一千马力,是继SL之后世界上研制的功率最大的涡桨发动机。
当然跟Д27发动机相比,A400M运输机采用的三转子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还是要弱不少,因为Д27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可达一万四千马力。
安70运输机有了如此劲有力的新型桨扇发动机,速度已经接近安装涡扇发动机的运输机了。
无论是安70还是欧洲A400M这一类的运输机都有很好的起降能力,它们可以在土跑道上起降,距离也只需要几百米。
只不过中国要引进安70除了不符合中国空军的需要,以及其发动机可靠性未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毛和二毛在这个项目上的【创建和谐家园】,因为这是大毛二毛合作研制的一种飞机。
因此在这届航展之前,大毛就公开宣称正式放弃安70,改为采购本国的伊尔76MF和图330运输机。当然这也只是大毛的一种讨价还价的伎俩。
毕竟大毛为了安70运输机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还有资金。不可能放弃这一项目。
因此这两国自然是要想办法引入中国或者是阿三这些对大中型运输机有需求的国家来加入,分担研发费用和风险。
林鹏虽然对安70也很感兴趣,但他也知道,这些上层的事情,恐怕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能参与得了的,能够把歼轰七A的DSI进气道搞好,就很不错了。
哪怕就是引进安70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生产出来的,因为安70飞机还不够完善呢!更何况它还是一架民用运输机,而非军用运输机。
接下来倒是又有一段新闻报道引起了林鹏的兴趣,航展首日中航二集团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资的安博威飞机制造公司,完成了第一架在中国组装的ERJ145喷气式支线飞机已完成机身对接,将于今年12月出厂。
ERJ145喷气式支线飞机是一款五十座级的支线喷气客机,也可以说是ARJ21喷气支线客机的一个竞争对手吧!
当然它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毕竟ARJ21要比它大上不少呢。真正的对手是ERJ190,它也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产品。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航空制造企业,它瞄准了支线喷气客机这一市场,未被波音空客两大航空巨头占领的机会,成功的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喷气支线客机。
比如说这种五十座的ERJ145喷气式系列飞机,已经生产了近千架!在这方面,中国航空工业交出的答卷还是零!
看到这个新闻报道,林鹏也是感到一阵的惭愧,确实中国在民用客机特别是支线喷气客机领域,没有发展起来,所有的航空人都为此感到惭愧。
安博威飞机制造公司不仅仅制造了ERJ 145喷气支线客机,还制造了公务机莱格赛650,而林鹏之所以重生就是因为C919大客机首飞那天,他就坐在一架伴飞的莱格赛650公务机上。
所以林鹏也是格外的关注这个安博威公司。
ERJ145喷气支线客机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发展得很好,后来有好几家国内航空公司,都减少或者取消了这种喷气支线客机的订单,大概也是因为有更好的ARJ21国产喷气支线客机吧。
毕竟ERJ145只是一个最大起飞重量20吨出头的小飞机, 21的客舱布局,机身直径只有2.28米,比轰六机身还细,也比不了运七系列支线客机。ARJ21700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吨,客舱宽度达到3.1米,所以二者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到了二零一零年时,中巴合资的安博威公司遇到了关门的危机,不多的ERJ145订单已经交付完毕,巴航想要把更大更畅销的ERJ190系列支线客机拿到中国来生产,但是这个计划没有被中方批准,因为中国已经有了自研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当然不可能引入一个竞争对手来。
所以到了二零一二年,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公务机莱格塞650系列机型就开始在这家合资工厂开始生产了,只是在中国公务机市场也并没有迎来爆发增长,所以莱格赛650生产数量也并不多。
这家合资航空制造企业,关闭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莱格赛650公务机是一种大型公务机,可进行越洋飞行,最大航程超过七千公里,当然它的价格也不便宜,一架达到一亿多人民币,一年下来的费用更是达到惊人的一千多万,也只有那些亿万富豪或者是大明星才能买得起,用得起。
第五十六章 国产飞豹歼击轰炸机外销可行性与市场需求分析
今天是航展第一天,新闻还真不少,接着林鹏又看到了一则,航展超七小尺寸模型亮相的新闻。
这倒是有意思了,因为超七就是FC1枭龙战斗机,原本它才是中国第一款应用了DSI进气道的飞机,只不过现在它将来的风头,要被歼轰七A改进型给抢走了。
就在上个月二十五号,FC1“枭龙”01架原型机首飞成功。
所以很多军迷和航空迷,买票去看航展,实际上多半是冲着它去的,但是结果呢却只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模型,新闻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些参观者脸上露出的失望神情。
枭龙战斗机的总师,正是林鹏最为敬仰的飞机设计【创建和谐家园】扬威!有了这位飞机设计【创建和谐家园】统帅,枭龙的设计研制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从签订研制合同到完成首飞,仅仅用了4年时间;从冻结技术状态到首飞成功,仅仅用了23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然要是没有林鹏的重生,枭龙还将成为中国航空史上第一种采用DSI进气道的战机,而巴国也将成为世界第一个装备DSI进气道战机的国家,因为枭龙可是比F35更早服役,虽然它出来得晚,但是有扬威总师率领的设计团队,以超高的效率让它用最快的时间服役了。
当然枭龙的意义不止这些,更重要提它实现了中国军贸模式的创新,从有什么飞机卖什么飞机,到专门为客户设计研制一款飞机。
因为枭龙战斗机的投资主体是巴国政府,以及中航工业这个企业,设计参数指标完全是巴空军根据其作战需求给出的。
飞豹战机也参加了多届航展,只是它的定位很难有客户需要,毕竟它是一种重型的战术轰炸机了,买得起的又看不上,看得上的呢又买不起,这就是飞豹一直没有实现外销的零突破。
但是现在,林鹏忽然也有了想法,那就是歼轰七A经过深度改进,特别是有了DSI进气道,半隐身的设计,加上全数字电传飞控,也许那些土豪国家就看上了呢?
一想到这儿,林鹏连忙找来纸笔,就开始写文了,现在灵感暴发,就必须要抓住机会写出来,完了可以发表到航空知识一类的杂志上,也许就对飞豹的出口起到一点推动作用了呢!
林鹏写的文章,名为国产飞豹歼击轰炸机外销可行性与市场需求分析。
一九九八年诸海航展,FBC1飞豹战斗机惊艳亮相,FCB1是它的外销代号,但是现在过去五年了,飞豹为什么没有卖出去一架呢?
飞豹是一款优秀的战机,它不仅仅具有超大的航程,可观的外挂重量,还有一定的近距空战能力,如今涡扇九发动机已经可以批量生产,那么外销飞豹应该再次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得益于最近几年,中国航空工业在航电和武器系统,还有发动机方面的突破,中航工业完全有能力把飞豹改进为综合作战能力接近苏三零战斗轰炸机的外贸机型,实现对外出口,充分发挥其生产线的产能,也可以降低我国空海军采购成本。
虽然国外有媒体宣称,中国飞豹总体设计落后,加之航程远,对海打击能力强,影响出口。但笔者不这么认为。
这就要从国际市场上对飞豹这样的低成本,高性价比战斗轰炸机的市场需要来分析。事实上无论是苏三零还是攻击鹰,在国际市场上都不愁销路,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要精准定位,飞豹的目标客户群是哪些国家?这一点必须要找准。首先改进型飞豹战力已不逊色于苏三零多少,因而价格也不可能太低,能够买得起的国家必定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
那么这些国家,有多种选择,要让他们选择我国飞豹,就必须要让飞豹有一个深度的改进,满足外贸客户群的需要。
笔者设想的外贸型飞豹,具有新型DSI进气道以及半隐身设计,改为小面积大后掠双垂尾,增加外挂武器品种和重量,并且实现一定的中距空空导弹拦射能力。
之所以这样写,也是有林鹏的道理,因为作为一个重生者,林鹏是知道曾经有一个国家对飞豹有很强烈的需求,从最终却没有购买,原因却是有些搞笑,那就是这个国家没有钱,最后这个国家竟然从法国海军退役的战机中,淘了五架超军旗攻击机,当然买这种退役战机,也很便宜,五架战机总共才一千多万欧元。
要知道枭龙这样轻型战斗机,都要一千多万美元一架呢!
而法国的超军旗攻击机,那就相当于老爷机了!
超军旗虽然出自名门,由法国达索公司设计研制,但它是典型的第二代航母载机,性能非常的一般。
早在七十年代初,超军旗攻击机的研制就开始了,到七十年代末完成试飞,装备法国海军。承担舰载防空、反舰、对地攻击和侦察任务。
与飞豹相比,超军旗攻击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它仅仅只有一台无加力的涡喷发动机,推力不过五十千牛,最大速度只有一千二百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六百五十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仅有十二吨,最大载弹量二千一百公斤。
这些数据,显示它还不如枭龙大呢!要知道枭龙的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三千六百公斤,作战半径八百公里。
所以这样的古董战机,竟然打败了飞豹,这不得不说令人非常的遗憾。
但是现在,一切都将改变,因为飞豹瞄准的客户目标,不应该是购买退役超军旗攻击机这一类的国家,而是那些有钱又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空中力量的土豪国家。
毕竟那些经济实力不行的中小国家,是不可能装备得起大量的现代化战斗机的。
写完这一篇文章,林鹏伸了个懒腰,一看时间都凌晨一点钟了!这时间过得还真快,明天还要和叶子约会呢,林鹏赶紧的就洗漱一番,很快就睡着了。
林鹏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化身为那一架运八飞机,载着叶子飞上了蓝天!
第五十七章 跟着叶子飞上蓝天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林鹏却收到了叶子的一条短信,今天她们要执行一项紧急任务,所以不能出来了。
林鹏一看,只得苦笑,看来只能和叶子在空中相见了。
也罢,就到山上去看着叶子起飞吧!
当下,林鹏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一番,简单吃了点早餐就驱车直奔空军基地附近的那座山上。
还是来到等昨天和叶子坐过的那块大石头上,此时林鹏已经可以看到空军基地的全貌了。
机场跑道两边,有不少的地勤,跑向其中几架运输机,来得正是时候,林鹏的意识延伸到了叶子飞的那一架运八运输机上面。
很快这架飞机就通电了,地勤机务们在对它进行起飞前的检查,加电加油等准备工作。
接着又有一队英姿飒爽的女飞飞,以整齐的队列,小步跑向那几架准备要起飞的运输机,其中一架就是叶子飞的。
三架运八运输机,要参与此次飞行任务,很快她们就上了各自的飞机。
林鹏在用心看着叶子登上机舱,走到她的位置上。
每一架运八运输机,机组成员共有六人,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通信员和空中机械师座席,还有一名尾炮射击员。而叶子便是这架运八的副驾驶员,还好她不是领航员或者射击员啊,要不然就得钻到那狭小的领航舱或者是尾舱去。
很快机组成员启动了运八飞机的四台涡桨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有四千多马力的最大功率,四叶螺旋桨转动起来,那阵势还是相当惊人的。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林鹏看着正驾驶员松开了运八飞机的刹车,没有了刹车约束的运八飞机开始缓缓向前滑行,转入跑道!
叶子无比认真的协助机长检查着飞机上的各种仪表,通过无线电与塔台联络,汇报机上的一些数据,比如速度、发动机转速等等。
三架运八飞机,排成了一队,叶子她们这一架运八,是最后一架。
运八飞机不断加速,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发动机带动四叶螺旋桨搅动空气形成的风雷之声也越来越大,三架运八飞机就像是一只只巨大的鲲鹏,两翼在滑行中不断地上下抖动,激动人心的时刻要来了。
林鹏还是第一次这样“看”到运输机起飞,看到叶子的工作场景,所以他很是激动,不过呢叶子她们这些飞行员,却是一个个都显得很冷静,很沉着。
要知道运输机虽然比战斗机轰炸机这些战斗型飞机,速度要慢得多,飞行也平衡得多,但是也是充满了风险的。
就在两年前,还有两架运八运输机,因为尾翼结冰的问题,而坠毁了,当时两架飞机上的机组成员,全都牺牲了。
所以这些女飞飞,也非常的小心,因为一个操作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前面两架运八都已经完成起飞,正处于爬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