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航空崛起》-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原本中国已经和以斯烈签订了合同,并且二点五亿美元的预付费用都给了,引进以斯烈开发的费尔康预警机。

      并且中国空军在预警机到来之前,还对它的基地进行了基础设施投入,按照预警机需求改造机场设施,选派人员到以斯烈学习费尔康预警机操作等。

      以斯烈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是在军工科技方面,却是很强大,其开发的费尔康预警机,是非常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体制空中预警系统,甚至比M国的E3预警机还要先进一代。

      中国空军也意识到了未来空中预警系统,发展方向将会是相控阵雷达体制,所以就想办法与以斯烈达成了合作协议,由以斯烈负责把他们的费尔康相控阵预警雷达系统,装到大毛的伊尔76运输机上面,合同约定中方采购四架费尔康预警机,大毛方面也同意提供四架伊76运输机到以斯烈,这等于是一个三方的合作了。

      但是M国人怎么会愿意看到中国拥有如此先进的空中预警机?M国当然要给以斯烈施加压力了,如此先进的空中预警机,绝对不能落入中国人手中。

      作为M国的小兄弟,以斯烈当然也不能不听M国的话,虽然四架费尔康预警机确实可以赚不少钱了,但是这跟和M国翻脸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以斯烈也不傻,这四架费尔康预警机,如果不卖给中国了,还可以卖给别的国家,比如阿三,所以总的来说,它是不会亏的。

      于是乎就在前年底,也就是二零零一年十月,以斯烈就公开的宣布中止了与中方签订的预警机合同,当然了中止合同还是要赔钱的,只不过这笔钱,以斯烈很快就能从阿三那儿赚回来,并且还会更多。

      像这样出尔反尔,甚至是背信弃义的事情,中国也没少遇到了。

      但正是这种事情,更坚定了中国自行研制先进空中预警机的决心,因此空警2000又被很多航空人称为争气机,就是争的那一口气,买不到预警机,咱们中国人照样可以自己搞出来。

      就是要让M国人看看,他们阻挠了中国购买预警机,一定会后悔的。

      事实证明,M国人真的要后悔了,因为现在中国自行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很快就要首飞了,此时距离以斯烈宣布中止预警机合同,还不到两年。

      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在一飞院吴副院长这位型号总师的带领下,整个预警机研制团队,就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想想这事儿,真是让人提气啊!林鹏也很想见证,空警2000预警机腾空而起的那个画面!前世的时候,他没有机会到试飞现场,但现在他知道,院领导也许真的会把他带去呢!

      第四十四章 艰难起飞的“翔凤”

      九月,大地鹰飞。

      歼轰七A战机086号,换发后再次起飞,仍然是由特级试飞员宋志荣和杨中华驾驶,他们顺利完成了歼轰七A的低空大表速试飞任务!

      而林鹏也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歼轰七A在低空飞出了12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

      在林鹏的记忆当中,似乎原来歼轰七A最大低空表速只有1210千米每小时,没想到现在却提高了一些,难道是因为自己用脑机融合感知,控制了歼轰七A,让它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变化?

      这件事情林鹏也想不明白,不过反正也没有人知道。

      试飞进行得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的故障!无论是试飞院还是一飞院的参试工程师们,都感到很高兴,1280千米每小时的低空最大速度,确实是很不错了!

      因为低空大表速就是要在战机不解体的前提下,飞出最大速度,是战斗机试飞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由于低空的大气相对来说要比高空稠密得多,所以这时候发动机的有效推力也是最大的,但是相应的飞机在飞行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也是很大的。

      战机在低空进行超音速飞行,会形成强大的音爆云,这在有很多照片,M国的航母战斗机飞行员最爱炫这种技术,所以曾经发生过好几起低空超音速飞行,导致飞机解体的事件。

      那就是由于M国飞行员,飙飞机飙过了头,因为在低空的时候,飞机突破音障,便接近低空最大使用速度了,一不小心就会超过,在低空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高速从战机表面吹过的气流,就会对飞机表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一旦超过极限,战机就会出现震颤,进而蒙皮也会被破坏,机体结构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空中解体。

      所以试飞低空大表速这个科目,所有的参试人员,都是捏着一把汗的!毕竟上一次还没开干,就出现了试飞事故,要不是老天爷开眼,估计086号机和两名特级试飞员都挂了。

      但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背后其实是林鹏帮的忙呢!

      要知道现在中国所有的飞机当中,低空大表速最高的速度记录,也就是1300千米每小时,歼轰七A战机竟然飞出了如此接近这个纪录的速度,怎么能不让参试的所有人为之欣喜若狂呢!

      特别是唐占文总师,当他看到监控数据显示出来,086号机飞出了128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速度时,他的眼眶都湿润了。

      真是不容易啊!歼轰七战机的命运本来就很曲折,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项高风险的试飞科目,并且飞出了比预想的更好的成绩!这怎么能让它的总设计师,为之感伤呢!

      林鹏也是很激动,因为他还记得,歼十战斗机的试飞员,曾在电视上讲过,他在试飞歼十战斗机的低空大表速时,从万米高空以全加力状态俯冲而下,一直俯冲到距离地面不到一千米才改出,得到了歼十战斗机的最大表速,1450千米每小时,刷新了记录。

      而歼十战斗机完成低空大表速的试验,就是在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也就是距离现在只有三个月左右了。

      低空大表速是一架战机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就像发动机最大推力一样,它其实是一个要被限制的速度。因为在低空,如果战斗机一直加速,还可以飞得更快,但是超过了这个最大允许的表速,那么机翼局部地区将产生较大的空气动力和压力变化,飞机的局部强度就会受到破坏;或由于机身的弹性变形,发生颤振,使飞机结构受到破坏。

      而在高空中又不一样,比如说歼轰七A在高空的最大平飞速度可以达到一点七马赫,但是在低空呢就要小得多了,1280千米每小时,也就相当于是1.05马赫而已。

      当然在高空飞行也是要限制最大速度的,因为超过了飞机的安定性限制,就一样会出现结构破坏甚至是空中解体的危险。比如歼七战斗机,它在高空中如果以最大加力推力来飞,可以飞到二千四百公里以上,也就是2.25马赫,但是因为飞行安定性的限制,它在高空中的最大允许速度只有2.0马赫。

      歼八战斗机,它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它的高空最大允许速度是2.2马赫,但实际上它曾经还飞出过2.4马赫。这就跟那架米格二十五战斗机类似,如果速度限制被拿掉了,就可以超过设计最大速度。

      在实际作战当中,有的战机是为了逃命,有的是为了追赶敌机,所以都曾发生过战机超过最大允许速度的情况。

      当086号机飞出1280千米每小时的低空大表速后,整个指挥控制大厅的人都激动得不行了!歼轰七A战机的试飞时间非常紧迫,而这个低空大表速试飞科目,又是风险最高的,现在终于把它完成了!

      接下来的试飞工作就可以顺利推进下去,用不了多久,歼轰七A战机就能完成试飞定型任务了!

      当然,两名特级试飞员,从飞机上下来之后,也是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而他们也确实是英雄!每一次试飞,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可不是吗?

      九月的重要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刚刚完成了歼轰七A的低空大表速试飞,林鹏带领着他的设计小组,完成了歼轰七A战机前机身修形以及DSI进气道与机身一体化设计工作,并做好了缩比模型,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风洞试验了!

      当然这还不止这一桩,对一飞院来说,还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了。

      这件大事,就是林鹏前世的时候,曾经参与的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飞机要真正的起飞了!

      当然这个起飞,并不是指的试飞,而是这个项目要正式启动了。

      可是林鹏知道,代号翔凤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它的命运也不是那么好,可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起飞!

      在林鹏记忆中,ARJ21客机的总设计师就换了三任,而具体到设计团队,也是很不稳定的,设计师们经常变换,设计方案也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

      不过最终,翔凤还是飞上了蓝天,在林鹏重生前,ARJ21支线客机交付用户的数量也达到了九架!并且还在量产加速当中。

      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风

      而这个月中旬,一航商飞将与中国民航三家启动用户正式签署总数为三十五架ARJ21翔凤客机的购机协议。

      当然更重要的事件,则是在这个月月底,ARJ21飞机首次型号合格审查委员会会议将在中海召开。

      会议的内容,是要讨论确定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基础、审定计划和随机审定的单独审查项目,以及为ARJ21飞机的型号合格审定确定具体工作程序。

      除此之外,中国一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将和中国民航适航部门签署安全保障合作计划, ARJ21飞机的设计、试验和生产将严格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适航条例依法纳入适航审定。

      中国民航适航部门将会对ARJ21飞机的初始适航、持续适航,全寿命期的工作进行适航监督和管理。

      只不过这些会议,就不是林鹏能参加的了,一飞院整合成立之后,原来负责ARJ21客机预研工作的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就等于是整体并入了一飞院。

      因此ARJ21客机的设计团队,大多数还是中海飞机设计所的人,原六零三所也只派出少部分设计人员进入新的ARJ21客机设计团队。

      虽然不能参加那些会议,但林鹏还是关注着ARJ21客机这个项目的,毕竟前世的时候,他参与了这个项目,还负责过比较重要的设计工作。

      对ARJ21客机项目,林鹏还是有很深的感情,当然感慨也不少!因为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是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而现在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并入了一飞院,成为一飞院下属的中海分院。

      这其中涉及到多少的东西,任何人都能想得到。

      要知道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曾经是运十客机的设计单位,在八十年代就搞出了和波音707同等大小的运十客机,虽然最终被被迫下马,但是很多技术积累还在的。

      之后中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又与M国麦道公司合作,全程参加了美国麦道公司超高涵技术项目,完成了合作生产的35架麦道82和2架麦道90干线客机联络工程和适航任务。

      也因此ARJ21客机,实际上有很多地方特别是气动布局上与麦道客机有点相像,都是采用了尾吊发动机的布局。当然也和中国引进生产的ERJ145支线客机长得有点像。

      再过几年,一飞院中海分院又有变化,因为到零八年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飞院下属的中海分院,就从整体进入中国商飞,成为中国商飞研发中心,后更名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那时候就跟一飞院没多大关系了。

      前世的时候林鹏便是跟着进入了中国商飞中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前后参加了ARJ21支线客机和C919大客机的设计工作。

      哪知道在C919大客机首飞的那一天,林鹏竟意外的重生了。

      所以对于这些一飞院和中海分院,以及ARJ21客机和C919客机的历史,林鹏是最清楚不过了。

      ARJ21客机采用了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

      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采用复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当然作为一架商用飞机,ARJ21项目采用广泛合作的方式,就像M国的波音客机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竞标采用发动机和航电等系统,而机身主要在国内制造。

      最后在中海飞机制造厂完成总装。

      当然这时候ARJ21还没有翔凤这个名字,最开始的计划也是要在零八年左右完成首飞,零九年投入批量生产,但最终这个进度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而延后了几年时间。

      ARJ21客机划分为前中后几段,希飞负责制造机身前段,中段,机翼部分的制造。

      当然这些都是林鹏前世参与过的,现在的他,却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了。

      歼轰七A前机身修形和DSI进气道设计完成了,马上就要进行缩比模型风洞试验了,对此唐占文总师也是相当重视,甚至一飞院领导还专门组织召开了工作会。

      工作会参加的人也不多,除了林鹏这个设计小组外,还有一飞院副院长吴长辉,这位吴副院长也正是空警2000预警机型号总师,歼轰七A飞机总师唐占文,歼轰七A飞机气动组组长高海鹰等人。

      最终会议明确了,由气动组长高海鹰和林鹏共同负责这项改进的风洞试验组织联络等工作,尽快安排风洞试验,以便转入下一步工作。

      高海鹰是一名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设计师了,同样出自西工大,只不过比林鹏早了十届,如今已经主任设计师,而林鹏呢现在还是一个新人,担任设计小组组长也是院领导破格提拔。

      毕竟DSI进气道设计是林鹏提出来的方案,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虽然林鹏现在还只是一名设计员,连设计师都还没有评上,但他的实力在一飞院很多设计师看来,好像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风洞试验的组织联系工作,高海鹰是轻车路熟了,他与大西南风洞中心的人关系都比较熟,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安排好了,这个月中旬,高海鹰、林鹏和李铁三人,将一起奔赴大西南群山中的风洞中心。

      大西南那是林鹏的老家所在的省份,离着叶子的老家蓉城更近,当然离叶子现在服役的空军某运输机师基地也不远。

      出发前,林鹏在一次QQ聊天中,就和叶子说到了这事儿。

      叶子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发出一条消息:恭喜你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实现了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师的梦想!

      林鹏回复道:呵呵,谢谢你!其实我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貌似风洞中心,离你们空军基地,不远吧?我还在想,要是有机会的话,上你那儿看一看呢!

      叶子回得很快:没问题呀!你要真的想来看看,也是可以的。

      林鹏激动地回复:是吗?那太好了,真的很想和你一起吹吹风呢!

      第四十六章 驾车奔赴空气动力中心

      其实风洞试验基地,到叶子所在的空军某基地,也有一百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呢,就算是开车过去,也要两个小时车程。

      叶子根本没有想到,林鹏真的会去看她呢!

      而在电脑面前看到林鹏发出来的这条消息,一起去吹吹风,叶子就忍不住笑了。

      林鹏这是要和飞机缩比模型一起吹风呢,还是要和她一起吹吹风?

      如果叶子知道这一次风洞试验,需要数百个小时,林鹏也将全程跟踪时,她也为大为惊讶吧?

      其实林鹏这次是认真的,因为除了顺便看看叶子以外,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他需要接触到叶子驾驶的那一架运输机,如此他的脑机融合感知能力就可以让他的思维和那架运输机绑定了。

      只要绑定了那架运输机,林鹏就几乎相当于可以随时化身为那一架运输机,像鲲鹏一样遨游天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就可以时常陪伴在叶子身边了。

      虽然叶子一年飞行的时间可能还不足二百个小时,但这对相隔两地,难有机会见到叶子的林鹏来说,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甚至如果叶子驾驶那架运输机,如果出现什么异常状况,林鹏还能隐藏在暗处帮她呢!

      比如说叶子的机组驾机参加军事演习飞行比赛之类的,林鹏还能利用他的这个能力,帮助叶子夺取魁首。

      就像那架086号歼轰七A战机,现在林鹏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时感知到它,甚至086号机如果在空中出现什么险情,他仍然可以暗中出手,化解危机。

      总之好处太多了,林鹏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还会有哪些好处,但他知道这次去风洞基地,正好有时间去见叶子,实现这个目的。

      九月中旬,林鹏三人便带着试验模型以及试验大纲等资料,从一飞院出发,前往位于大西南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这个时代一飞院的条件已经比较好了,所以院领导也是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辆越野车,让他们直接开车去。

      从言良到棉阳大概有六百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八个小时左右,还好林鹏和高海鹰都会开车,林鹏在大学时就拿了驾照。

      可怜巴巴的李铁,就只能看着林鹏坐在院里给他们的那辆三菱帕杰罗驾驶室,无比熟练地开着车飞驰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9: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