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歼轰七A战机的进度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这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唐占文总师也是震惊,林鹏这个新人,竟然再一次的展现出他天才一般的智慧来,他不得不再重新对林鹏这个新人进行评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好苗子,更有可能是一匹千里马!
唐占文总师相信,假以时日,这个林鹏的成就,一定还会在他之上。
这一点唐占文总师倒是预测正确了,因为林鹏的确有这个条件,他不但是一个重生的飞机设计师,有重生这个金手指,更有脑机融合感知这个特殊的功能,这个甚至比重生的优势还要大。
所以有了这两根金手指,林鹏要是还跟前世一样平庸,哦,也不能说他前世就平庸了,只是相对来说要平庸了,那就真的是太对不起老天爷了。
当然,唐总师并不知道这些,他知道这件事儿,最大的功臣就是林鹏,可是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了,如果让所有人都知道,试飞事故的原因竟然是林鹏找到的,那对林鹏来说,并不好。
有时候风头太盛,不是好事,唐占文也深知这一点,出于保护林鹏的目的,所以他并没有否认,试飞事故原因在飞控软件代码那个判断就是他提出来的。
试飞事故的原因找到以后,再次试飞的准备工作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展着,因为那两台涡扇九发动机,虽然还没有彻底损坏,理论上还有几十个小时的寿命,可是为了保险起见,当然还是要换掉了。
这天,林鹏又被唐占文总师叫了过去。
林鹏一进唐占文总师办公室,唐占文总师就热情地迎上来,伸出双手来,握住了林鹏的手。
唐占文总师笑道:“小林啊,这一次真是多亏了有你,要不然啊,咱们的歼轰七A战机未来的命运还真不好说了!当然,还有我个人也要感谢你啊,如果不是你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我这个总师可能就真的要丢人,甚至丢帽子了,当然这都不算什么,最要紧的还是咱们的歼轰七A战机,必须要按计划的节点,早日完成试飞鉴定,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才是我们这些设计师最关心的事情啊!”
林鹏忙道:“唐总师,没什么的,我也是瞎蒙的,没想到蒙对了!您不用谢我,您能带我去参加那么重要的试飞,还有事故分析会,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唐占文放开林鹏的手,笑道:“行了,来,坐下说!”
两人坐下之后,唐占文总师道:“是这样的,现在大家都认为是我找到的原因,我也并没有否认,这还是出于保护你的考虑,你应该能理解吧?”
林鹏连忙道:“唐总师,您言重了,我当然理解,要不然我也就会直接站起来说了。这个只能通过您来说,才能达到目的。现在目的达到了,也就成了。要真让大家都知道是我蒙出来的,这个对我,对咱们设计团队都不好。”
唐占文道:“你能这样想,实在是太好了!好好努力,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今天找你来,还有一些事情想跟你探讨一下!我现在在想啊,咱们的歼轰七A战机,改进的程度还是不够啊,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发展更深度的改进型号,除了要应用前机身隐形化设计,以及DSI进气道外,我还想给歼轰七A战机改进一下机翼的设计,特别是前缘襟翼,必须要有啊,没有这个它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飞控系统的改进,你谈谈你的看法,咱们是不是应该要改,还有怎么改的问题!”
林鹏也知道,这是唐占文总师,出于对自己的信任和欣赏,才会找自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毕竟这种后续改进的工作,现在还没有计划,毕竟歼轰七A都还没有完成呢。
林鹏想了想道:“唐总师,我觉得咱们的飞豹确实应该要进一步改进,现在它虽然能够达到空军和海军的要求,但是五年后,十年后呢?到那时候它可能会显得比较落后了,特别是咱们国家又在引进苏三零这样的战斗轰炸机,在身子骨的底子上,咱们的飞豹落后太多了。所以您说的,对它进行气动布局上的一些大改,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唐占文总师道:“好,好,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是担心咱们的空军和海军,到时真要看不上咱们的飞豹,那就真的危险了。苏三零战斗机对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改进,谈谈你对改进飞豹气动布局的具体想法吧,我知道你肯定想过!”
林鹏笑道:“唐总师,我的确是想过,但那都是属于天马行空的臆想。既然您让我说,那我就大胆的说喽!”
唐占文总师笑道:“没事,大胆的说,就算是说错了也不要紧,咱们就当是闲聊好了!”
林鹏其实还是真想过,怎么对歼轰七A的气动布局进行改进的,前世的时候,军迷们也是对飞豹的气动布局有些诟病的,无论是它的后掠翼设计,还是它的后机身,特别是腹鳍,看法比较大。
第四十一章 蝶形机翼
如果真的要对歼轰七A进行深度的改进,那还得动大手术。反正也就是闲聊,林鹏索性就决定放开了。
林鹏认真的地道:“唐总师,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说咱们的前机身隐形与DSI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完成了,那么歼轰七A在前向的雷达反射面积一定会有一个数量级的减小。但这只是前向的,还有侧向和后向的,是不是也需要做一些改进,既然要动大手术,要修改气动布局,那何不朝着隐身化的方向发展呢?”
唐总师震惊地看着林鹏道:“隐身化?这个想法真够大胆的,你继续说!”
林鹏正色道:“唐总师,从咱们的歼轰七A未来的作战环境看,可能在十年后我国空海军面临的,有可能就是大量的隐身战机,比如现在F22战斗机已经开始批量服役了,这还不算什么,毕竟M国部署到咱们周边的数量也不会太大,但是我担心的是未来M国联合十几个国家搞的联合攻击战斗机,会出现在我们周边,比如说RB国,还有星加坡,阿三这样的国家,都有可能引进。”
唐总师听得很是认真,他当然知道这些情况,并且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研究自研第四代战斗机的计划了。
林鹏继续道:“虽然我们将来可能也会有四代隐身重歼,但是那得到什么时候才能装备,又能装备多少?咱们空海军的主力,还将是三代机,如果能够把我们的歼轰七A改到半隐身化,就已经相当成功了。”
唐占文感慨道:“是啊,我们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也还没有完成定型批产,可是M国人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就要服役了,整整一代的差距,作为航空人我们是应该想办法缩小这个差距啊!”
当然了唐占文倒是知道,一飞院是不可能去竞标国产四代机的,就算去了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一飞院就没有开发战斗机的经验,歼轰七A也只是一型歼击轰炸机。
那么林鹏提到的,将歼轰七A改进型,半隐身化设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当然林鹏的想法,就是借鉴后来六零一所搞的FC31气动布局,对歼轰七A的主翼进行大修,当然同时还要进行翼身融合的设计。
毕竟现在的歼轰七A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设计,没有考虑翼身融合,当然没考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设计上还有加工工艺不行的原因,但是现在中国在这方面已经逐步赶上来了,歼十战斗机就实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和加工。
FC31的气动布局,一定程度上借鉴了F35的气动布局,只不过它是双发,甚至连进气道,也是采用了DSI进气道设计,翼身融合。
对于FC31的设计参数和性能,林鹏还是知道得比较多的,所以借鉴过来给歼轰七A深度改进也不难,先做了气动设计,再拿到风洞去吹,逐步完善就行了。
在主翼的翼形和翼型设计方面,歼轰七A的确是代表着过去,而FC31代表着未来。林鹏也知道有一篇论文曾深度剖析过F35的气动设计,它的主翼前缘后掠角为三十五度,机翼后缘前掠十五度。
而FC31的机翼前缘后掠角为四十度,机翼后缘前掠也是十五度。
这种蝶形机翼,当然是由F22战斗机首创的,被F35战斗机继承和发扬,然后又被FC31所借鉴了。
当然采用蝶形机翼,机翼面积就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从翼型来说也是比较厚的,根据研究F35的机翼厚度,超过了F16战斗机的百分之五十,这也造成飞机气动阻力比较大,M国人有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轻松克服这个缺点。
当然这种机翼好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在亚音速范围内升力大,同时还可以布置更大的机翼软油箱,增加载油量,提高航程。
而FC31虽然借鉴了蝶形翼的设计,但也不是照抄,而是改进了,在机翼厚度上,比F35战斗机要薄很多,这样的话气动阻力会减小很多。因为中国并没有像M国那么强的航空发动机,所以在气动上就要有所取舍。
歼二零战斗机就是典型的发动机推力不够,气动来补。采用了升力体鸭式布局的歼二零战斗机,应该是全世界超音速机动性最强的战斗机了,当然亚音速也不差,如果大家都是不带矢量推力的,那歼二零肯定更强。
总的来说,借鉴F35和FC31的气动布局,是比较适合歼轰七A深度改进的。
因为F35闪电战斗机,定位就是攻击机,歼轰七A同样也攻击机,并且它们都不需要太高的飞行速度。F35战斗机宣传的最大速度为一点六马赫,而歼轰七A为一点七马赫,这是相差不多的。
F35的机翼不利于超音速,但是翼载大,对低空突防是很有利的,当然对提高航程也有利,FC31则还考虑了空战的需要,所以在机翼翼形相似的情况下,翼型有所不同,采用了薄机翼构型设计。
歼轰七A基本不考虑空战的需要,所以它也可以像F35战斗机一样,把机翼设计得更厚一点,这样的话,它的性能特别是低空突防性能,将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甚至是质的改变。
只是林鹏也不能提FC31啊,因为这时候FC31还没有影呢!当然也不能说没影,这时候六零一所也应该早就做了预研,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后来的FC31,只不过改变比较大罢了。
所以林鹏就对唐占文道:“唐总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一下M国联合攻击机的机翼设计,把我们的歼轰七A后掠翼改为蝶形翼,增加机翼厚度,采用翼身融合的设计,这样的话侧向雷达反射面积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缩小。同时最重要的是能极大改善目前歼轰七A在低空突防性能上的不足。”
唐占文点了点头道:“可以考虑,只是这个改动,是否有点太大?这等于是重新设计了一对机翼,甚至是机身都要改,凭我们的技术储备,能否完成?”
林鹏道:“唐总师,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在设计上问题不大,只是需要做大量的风洞试验来优化,这个恐怕需要不少的经费。”
第四十二章 脱胎换骨的改进方案
唐占文点头道:“是啊,这几乎就等于重新设计一款飞机了,有点类似于六一一所搞的歼七大改FC1。这些还要看上级是否能够审查通过,这个方案倒是不错。你继续说!”
林鹏道:“还有,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必须要上全数字电传飞控系统了,配合着全电传飞控,气动布局的修改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同时我个人还比较倾向于把目前的大单垂尾,改为面积较小的双垂尾,去掉腹鳍!”
林鹏也知道这样一改,飞豹无异于是一架全新的战机了。但是这种改进,也是建立在他对这种设计有把握的前提下,FC31的来龙去脉,他这个重生者当然清楚不过。
几年前当M国的YF22战斗机首飞后,中国实际上已经决定发展四代机了。当时竞标四代机的也就两家单位,东北的六零一所和西南的六一一所,因为这两家飞机设计所,早就在四代机的技术上预研多年,有一定的基础,而国内其他飞机设计所则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和经验,因为除了这两家飞机设计所,如六零三所也没有设计研制过战斗机,没错歼轰七只能算是一种战术轰炸机。
FC31战斗机就是从六零一所竞标失败的方案改进而来的。当时六零一所搞了几个方案,并且最优的一个方案,只用了四年就完成了设计方案。三面翼,带边条翼,可达到六十五度迎角,极限情况下在九十度迎角也有控制能力,还有和F22一样的加莱特进气道。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先进,甚至不输M国的F22战斗机,甚至后来全尺寸模型都做出来了。无论是航空界还是军方,都是一致看好。
历史似乎又再次重演了,本来最被看好的六一一所设计方案,最终却落选了。
在多年前三代机竞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六一一所的四代机方案,采用了升体力边条翼鸭式布局,这是六一一所在歼十战斗机设计研制过程中积累的基础改进而来的,当然跟歼十战斗机已经完全不同了。
DSI进气道,鸭翼带边条翼,全动双垂尾,以至于后来,在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一日,威龙战斗机首飞,照片流传于的时候,军迷们都为之惊叹,什么时候中国也能设计出这样的科幻战机了?
零七年四代机竞标正式开始,两所的方案都非常的优秀,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最终胜出的竟然又是六一一所!本来志在必得的六零一所,再次折戟。
这要换了谁也想不通啊,为什么呢?当时很多专家和军迷也为之议论纷纷。
事实上这个结果,主要还是与两所发展四代机的理念不同有关。六零一所受毛熊影响比较深,追求机动性,在气动布局设计方面也体现出来了,所以六一一所的三面翼方案,机动性是最强的,不仅仅有鸭翼有边条,还有矢量发动机,这个方案明显是受到了苏三五和苏三零的影响,因为这两款苏式战斗机,都是三面翼布局,机动性超强。
三面翼布局,隐身性就相对比较差了,同时气动阻力较大不利于超音速巡航,为了减小阻力又采用了直径较小的机头,导致雷达尺寸不够大,性能必然受到影响,对战机的战场感知能力不利。
而六一一所的方案则不同,它更强调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音速机动性,所以威龙只在机动性一项不如六零一的三面翼,并且这只是指的亚音速机动性,所以最终的结果就不言而明了。
六一一所基本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情况,采用了发动机性能不够,气动来补的设计思想,同时又抓住了未来隐形机空战,近距缠斗能力是最不重要的一项能力,注重战机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音速机动性,以及隐身性能,最终自然就胜出了。
最终威龙战斗机,也的确给所有的国人带来了惊喜,提振了国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信心!甚至可以说歼二零战斗机,在综合战力上并不输给M国的F22战斗机,在某些方面威龙还要超过猛禽,这还是在威龙发动机性能落后一大截的情况下,如果等到安装了WS15发动机的全状态歼二零服役,那就真的要超过F22了。
主导威龙战斗机设计的,就是唐占文总师一个宿舍的同学,扬威总师了。
林鹏最为钦佩的飞机设计师里面,就有扬威总师。
六零一所虽然落败,却也没有放弃对四代机的追求。瞄准了国际市场以及未来海军对四代机的需求,六零一所继续对四代机方案进一步发展。理论上说,六零一所还有机会,因为企业自主研发军机,最后成功穿上军装的,也有先例。
洪都公司搞的K8教练机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中巴合作的教练机,到装备中国空军。还有歼轰七A的例子,原本空军退出,后来又看上了它,这不马上就要完成试飞定型任务,不久之后就要装备空军了嘛!
当然了自研就不可能再搞重型机了,那不就跟歼二零重复了吗?就算是外贸,也没有哪个国家装备得起了。所以六零一所就搞出了FC31这一款中型四代机。
采用常规气动布局的FC31战斗机,这下隐身性能也好了,还采用了DSI进气道,整体式座舱盖,特别是第二架经过重大改进的2.0版本,被很多军迷们看好。
FC31可以看成为瘦身版的F35战斗机,二者的外形很相似,只是F35战斗机身材显得比较胖,并且是单发。
林鹏还记得在二零一七年,FC31战斗机模型参加巴黎航展时,中航领导透露它已经实现了超音速巡航。但它的明确定位,就是多用途战斗机,和F35战斗机类似,只是更注重空优罢了。
所以借鉴FC31的一些东西,拿过来,用于改进歼轰七A还是可行的,只是这也需要整个设计团队的努力,以及不小的一笔经费。
林鹏的话说完,唐占文总师就陷入了沉思当中,的确林鹏所说的改进方案,如果实现了的话,那么歼轰七A就等于是脱胎换骨了,也许军方就应该给它一个新的编号了,歼轰八!
第四十三章 空警2000
想了片刻,唐占文总师道:“行,小林啊,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会认真考虑,到时候有可能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要继续改进我们的飞豹啊!”
林鹏也知道,要真正的对歼轰七A做那么多的改进,必定是要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才行的,无论是人才还是经费,都要上级有关部门给,并且改进方案还要得到军方的支持,因为军方才是最终的用户!
林鹏点了点头道:“好的,唐总师!我会尽全力,先把目前的设计工作做好,我想我们这个DSI进气道到时候做出来了,军方也一定会看到咱们歼轰七A未来的发展前景,到时候大改就有希望了!”
唐占文总师呵呵笑道:“好,说得好,现在就看你们的了!总之,我是很看好你的,小林,加油!”
离开唐占文总师的办公室,林鹏带着一股喜悦的心情,回到他们那个DSI进气道设计小组的专用办公室。
设计小组也就十个人不到,李铁他们正在电脑上面忙着计算和画图呢,见林鹏回来了,李铁就扔下手中的鼠标,凑到林鹏办公桌跟前,笑吟吟地问道:“大鹏,快告诉我,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发生?看你笑得,比中了大奖还要灿烂。”
林鹏笑道:“没有,好事么,你们不都知道吗?上次歼轰七A试飞事故的原因查明了,接下来就要择日再进行低空大表速试飞了。”
李铁嘿嘿笑道:“不能吧?就这个?我不相信,不是唐总师又叫你去研究什么新课题了?”
林鹏笑了笑道:“真没有,你还是先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再说吧!咱们这个小组,如果把DSI进气道给做成功了,那就是最大的好事,到时候啊,你们一个个都能成为独挡一面的设计师了。”
至于唐总师找他去探讨歼轰七A大改的事情,林鹏自然不可能说出来了,这事儿只能等落实了,才能说出来。
李铁苦笑道:“好吧,要能赶上你的十分之一,我就满足了!”
现在李铁是真的服气了,他知道自己是怎么也比不上林鹏的,因为林鹏完全就是一个妖孽,用飞机设计天才来形容都不够了。
林鹏笑道:“你也太谦虚了吧!行了,快工作去吧,咱们还得抓紧时间呢!要争取尽快把详细设计完成,以便进入风洞试验阶段!”
李铁这时候笑了笑道:“大鹏,我听说咱们一飞院吴副院长担任型号总师的空警2000预警机,快要首飞了呢!到时候,你肯定会被院领导拉过去,真是羡慕你啊!”
的确这时候一飞院有好几个项目,都处在关键阶段。
这真是一个大好的时代啊,林鹏心里面豪气顿生,既然来到了这个伟大的时代,那就不要辜负它!一定要为中国航空工业做点什么!
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林鹏可不陌生了,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怎么能不清楚,空中预警机研制成功的意义,比飞豹歼击轰炸机的意义还要大呢!
这都是因为空中预警机,被称为空军力量的倍增器!
可是全世界能够研制空中预警机的国产,也就那么几个,为了空警2000预警机这个项目,一飞院以及整个型号的参研单位,不知道投入了多少的人力物力,为的就是要把这架争气机搞出来。
林鹏想想也来气,要不是M国从中阻挠,也许就没有一飞院研制空警2000预警机这回事儿,但这反过来看,也是好事,毕竟买来的预警机,始终都是别人的,受制于人呐,对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原本中国已经和以斯烈签订了合同,并且二点五亿美元的预付费用都给了,引进以斯烈开发的费尔康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