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霍庆飞有这个自信,除非真正的宗师高手在场,比如宫宝森当面,否则没人能硬撑着挡他一拳。八极历来以刚猛无铸著称,且霍庆飞正处于壮年时期,气血如海,便是真有宗师,他也敢斗上一斗。
“咚!”
如同晨钟暮鼓一般,也如重锤敲在大鼓上面,封舟用了刚才一样的招式,用左臂挡住了霍庆飞的这一拳。
众人都是心中一颤,急忙凝住心神看去,却见封舟依旧站在那,而霍庆飞双手握成拳头,砸在了他的左臂处,封舟却纹丝未动,仿佛毫发无伤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
霍庆飞收回手,连连倒退数步,满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封舟。
想到自己刚才拳头砸中时的感觉,就像双手打在了钢板上面一样,反而被震的生疼,甚至霍庆飞能隐约感觉到,一手的骨头都裂开了。
封舟竟然用胳膊硬生生扛住了他全力出手的一拳,却丝毫无事?
“你竟然轻易化解了我这一拳?若要反击,我哪里有机会躲开?”
霍庆飞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这差距也太大了!
封舟拍拍胳膊上的灰尘,摇头道:
“我说了,你不配。”
第55章 国耻
霍庆飞面如死灰,不敢还嘴。
他脸色由青转白,由白变红,由红变黑,最终只能长叹一口气,躬身抱拳鞠躬致礼道:
“没想到宫家又出宗师,霍庆飞有眼不识泰山!”
冯海等人都满眼不可思议。
这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真的是一位武学大宗师吗?
众多学生们更是一阵欢呼雀跃,他们对武学宗师了解不多,但封教授如此强大,他们只会与有荣焉。
“你刚才鞠躬道歉,可以走了!”封舟淡淡道。
罗海全在冯海的扶持下已经站了起来,此时见师门长辈都这么做,当下也没多说什么,一起鞠躬行礼,然后和霍庆飞一起转身离开。
他们来时气焰吞天,走时却狼狈不堪。
马天明更是灰溜溜的跑了。
封舟在众目睽睽之下,轻松击败八极门派的两个高手,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校园。
毕竟私立南开大学虽然名气大,但是加起来也不过四五百学生,大多数学生家境优越,不愁吃喝,因此对“快意人生”、“侠骨柔情”很是向往。
而封舟的出现,则点亮了他们心中的一盏灯。
封教授文武双全,人又年轻英俊,正是我辈楷模,不跟着他学武术,那可真是大大的遗憾。
在别人眼里,两个八极一脉的高手武功高强,身手不凡,但在封舟眼里,不过是等闲而已,别说自己,连师兄马三和师姐宫二,都能轻松击败他们。
这样的武功好手,根本不能引起封舟的战斗欲望。
所以封舟击败两人,不过用了三成实力而已。
要知道他现在处于境界和水平不相符的境界,没有相应的顶级高手当陪练,自己只怕只能一点一滴的将之融合。
而这个消息在南开大学传了一圈之后,便安静下来,没有外传。
并不是没有人往外说,而是许多人根本不信。
“笑话,霍庆飞是八极一脉的超级高手,只差一步就到宗师境界了,真打起来,只怕霍殿阁都不一定稳赢他,岂会输给南开大学的一位教授?”
“你是说那教授是宫宝森的关门【创建和谐家园】?哈哈,谁不知道那个关门【创建和谐家园】不过十【创建和谐家园】岁,还在学堂读书呢,只怕形意拳还没练明白呢,就将霍庆飞打败了?这不扯淡吗?”
“你说这个人叫做封舟?我听说过,哈利波特的作者,宫宝森的【创建和谐家园】,据说还被张伯苓校长聘为客座教授。你说他打败了霍庆飞、开玩笑吧,他才多大,功底只怕还不如宫家二姑娘呢?”
“呵呵,私立南开大学的学生们以讹传讹,你也跟着信了?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怎么和霍庆飞这等高手较量?开玩笑呢?”
“要是这个封舟真打赢了霍庆飞,怎么津门八极的人不去报仇?”
最后这个论断最是一锤定音。
人人都知道,练八极拳什么都好,就是因为它独有的擤气、跺脚技术,导致【创建和谐家园】们脾气有些暴躁。
有人欺负了同门,其他八极一门的【创建和谐家园】怎么着也得上去找回场子。
更何况八极门的大宗师霍殿阁就在津门呢。
但事实上八极门毫无动静,仿佛这件事就没有发生过。
这更加印证了一些人的看法。
他们却不知道,霍殿阁不是不想去找封舟较量,为八极一门找回场子。
而是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这件事则牵扯到了霍殿阁的主人前清废帝溥仪。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里。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华夏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奉天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奉天,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而东北的实际统治者张汉卿张少帅,显然没有其父的手腕和决断,他人在北平,既管不住那些“叔伯们”投降日寇,更止不住手下军队兵败如山倒,反而寄希望于金陵国民政府和“国联”,其天真如此,真难以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军阀。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怪张少帅,毕竟他是一个二世祖,之前的“中东路事变”让他畏敌如虎,因此这一次他严格执行了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所以只是在锦州守了三个月,便退出关外。
从此以后,东北三千万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而此时,日本特务联系上了一直还做着“复辟梦”的爱新觉罗溥仪,后者开始积极准备,为他第三次登上皇位而努力了。
偏偏此时,溥仪先生的淑妃文绣因为不堪折磨,登报宣称要和溥仪离婚,一时间也让溥仪心烦意燥。
这种情景下,霍殿阁和他的八极门的【创建和谐家园】们自然一心效力主上事业,哪有闲心处理封舟这点小小恩仇?
而面对“九一八事变”,封舟则感到深深地无力感。
别人觉得他文武双全,而他却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痛恨。
文人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武人觉得“百无一用是武夫”,其实这些都不对,真正的百无一用是匹夫。
封舟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一直在苦练内家拳,以解决自己的身理怪病,但并非不对国耻无动于衷。
他在奉天的时候,便多次给宫宝森探讨,希望他能给张少帅那边递上话,让东北军势力能够关注关东军,提高警惕。
但是张汉卿少帅身边人才众多,怎么会听一介武夫的意见?
而封舟也只是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没有金钱,没有名望,也没有什么势力,说出去的话也没有人听。
可惜封舟直到现在,才深深地感觉到国家大势面前,一个武者的无奈。
面对日本的铁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宫宝森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及早搬到关内,不受日本人荼毒。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宁死不做亡国奴!”
封舟坐着黄包车,穿行在秋风渐起的津门街头,街上数百学生组成的【创建和谐家园】队伍,正举着标语高喊口号,沿途市民纷纷驻足围观。
津门这边的【创建和谐家园】属于小打小闹,真正的大【创建和谐家园】在金陵那边。
但封舟却无暇关注这个。
面对畏敌如虎的张少帅,面对这个时候引咎辞职、以退为进的权术大家蒋委员长,面对寄希望国联调停的国内各方人士,面对这个软弱可欺的国家,【创建和谐家园】,只不过是愤怒的呐喊罢了。
比起【创建和谐家园】,封舟认为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他的“大国崛起英国篇”开始第一节课的演讲。
“从我们的南开大学往西大约八千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全名叫做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二十四万平方公里,到今天也只有四千多万人口,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迈入现代社会的国家,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此时封舟的课堂里,只有零星的七八个教授老师,二三十个学生在听他演讲,但封舟依旧讲的严肃认真。
第56章 去酒吧
央视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不能照着抄,因为它包含二战及战后的信息,且只属于比较浅显的科普性视频,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根本没有展开。
涉及到英国篇的,比如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进行,除了瓦特和君主立宪制外,到底还有哪些重要原因?
央视的大国崛起没有深入分析,而且为了减少负面影响,央视在关于各国的崛起过程描述中基本上只提光明的一面,对于那些黑暗部分几乎是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
对于央视这样的大型媒体来说,这样是无过,但对于封舟这样的“客座教授”来说,那就显得太干巴了,因此封舟借鉴其基本框架,然后往里面添加更多内容,并扔进去自己的私货。他的目的是通过各大列强的崛起之路,用来分析建言中国未来的发展策略,这样写出来才会更有影响力。
随着民国政府喊着“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调子,严厉镇压学生【创建和谐家园】,终于过了十几天之后,学生们重新回到了校园。
而随着封舟的选修课英国篇讲述,听课的学生很快便增多起来,等他讲第三课的时候,教室内已经挤满了人。
“封教授,您讲的太精彩了!”
“封教授,英国的崛起如此精彩,不知道下一个节,您打算重点分析哪个国家?”
“封教授,您的武术社团还招人吗?”
下课后,学生们十分踊跃,围着封舟一个劲的提问。
毕竟大国崛起这个课题,整个世界都没有几个人搞,欧洲倒是有分析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资料,也算汗牛充栋,但是英法德美日的分析,则相对比较少。
即使有分析的,也只是一个笼统或者从一个角度,极少像封舟那样,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分析,笼的开又能串起来,而且内容精彩详实,引人入胜,每每能激发大家的强国热血之心。
好不容易摆脱完学生们,有两个外国人迎了上来。
一个是封舟的老熟人,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编伍德海,他给封舟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笑道:“封教授,您讲的课十分精彩,对我们国家的分析实在是太精确了,简直是偏僻入里,令我非常的心潮澎湃。”
封舟淡淡的道:“谢谢。”
伍德海哈哈一笑,指着旁边那位道:“这位是字林西报的副主编杰拉德。”
“封教授您好。”
杰拉德热切的说道:“我十分喜欢您的哈利波特,实在是太精彩了。”
“谢谢。”封舟继续吐出两个字,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
因为他明白,洋人是无利不起早,来找他当然不会因为是自己的书迷,肯定有别的目的。
果然伍德海突然热切地说:“封教授,你的博学让我惊叹,我想邀请您为京津泰晤士报撰稿,希望能够刊登您的大国崛起。我甚至可以向英国泰晤士报本部推荐你的文章。”
杰拉德也连忙说:“封教授,我希望你的理论和观点能在字林西报上发表,尤其是您的大国崛起英国篇,我相信即使国内读了您的文章,也一定会惊叹于您的博学和才华。”
当封舟和两个洋人聊天的时候,不远处一群学生都是一脸惊讶。
“那两个人是谁啊?”
“你没听他俩自我介绍吗,是京津泰晤士报的主编和字林西报的副主编。”
“对,那两个人惊叹于冯教授的才学,正向他约稿呢。”
“封教授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