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臣权》-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驸马北上之后,刘福通拜见淮安侯,当晚离去,第二天,华云龙之子就传出其父病故的消息。”

      徐达平静的说道,竟然光明正大的提及了刘福通的名字,这代表着什么呢?刘福通见了华云龙一面,然后华云龙就死了。

      庞煌想到,徐达是不是想告诉自己,华云龙的死没有这么简单吗?但为什么要告诉自己,难道不顾及自己是皇帝的女婿吗?

      还没有等他消化完第二条消息,徐达又说出第三个让他更加震惊的消息。

      九月初七,魏观案结束!结果是:

      苏州知府魏观,误信谗言,以风水动摇大明根基,谋逆不轨之心虽无,但疏于管教、昏庸无用之名却有,特旨,念魏观勤政,虽能力泛泛,但总归心念于民,恩准还乡,永不录用。

      但高启、王彝等十三人,身为大明臣民,妖言『惑』众,蛊『惑』朝廷命官之罪却不能轻易饶之,不杀不足于平民愤,经过太子、大理寺、御史台三方会审,确定无误,按大明律,判腰斩于闹市,以戒人心。

      庞煌听了惊讶半天,太子的目的达到了,魏观没有死,虽然是永不录用,但是毕竟魏观已经六十九岁了,做不做官都无所谓了。

      但是为太子出谋献策的道衍和袁珙,一心救的却不是魏观,他们想要救的高启、王彝等人,却依然死了。

      又问了徐达被腰斩的人的名字,里面果然也没有道衍和袁珙二人,庞煌心里不由暗暗叫苦,不由暗暗问,朱元璋这是玩的哪一出。

      干脆你把这两人也一起干掉不算了,你这不是给太子朱标树敌吗?

      据庞煌来看,这道衍和袁珙两人,和高启的关系可真的不一般,特别是道衍,对于高启之事,是最上心,连袁珙也是道衍拉着过来的。

      几次的见面,庞煌都能从一些细节上看出来道衍对于高启的关心,甚至有时候还恶意的揣测,道衍和高启之间,是不是有不可不说的秘密。

      道衍和高启两人谈诗论画,一副携手并肩的模样,加上每当道衍提及高启时,脸上所『露』出的些许表情,按照庞煌几百年后的经验看,两个人说不定真的是基情四『射』。

      按照这样推测,太子还召见道衍和袁珙两人问询,让道衍心里充满了希望,但是老朱一巴掌把他们的梦想全部都破灭了。

      太子的面子是给了,朱标应该在遗憾中,带着些许满足。

      但是谁去管道衍怎么想,人家满怀希望的给你出谋献策,结果你太子满意了,承诺给我们的高启、王彝等江南文人呢?

      以己之心度人,庞煌自己都觉得心寒,更不要说道衍看见好友高启等人被腰斩于闹市的场景了。

      而且据徐达说,特别是高启,被斩成了八段,场面之血腥,真的是骇人听闻!

      朱元璋够狠啊!庞煌苦笑着想,道衍估计这次真的把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恨死了,说不定,道衍在历史中化身姚广孝帮助朱棣靖难做皇帝,就是因为这件事。[]臣权106

      在恍惚思考中,送别了徐达,回到府中自己又坐了半天,才做出决定!

      马上命人传刘彪进来,吩咐他带着三命怀柔乡勇出身的卫士,即刻南下,先去南京,后到苏州,查寻道衍和袁珙两人的行踪。

      见到之后,说驸马请他们来北平教授学生,先是好言相劝,若是执意不从的话,庞煌思虑了半天,才说道:“若是他们不来,那就让他们跟着淮安侯走吧!”

      刘彪虽然知道淮安侯就是华云龙,但是不知道华云龙已经死了,还傻乎乎的问道:“为什么要跟着淮安侯呢?”

      “因为淮安侯死了!”庞煌面无表情的说道,刘彪的身子一震,第一次看见庞煌发狠,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军人的天『性』让他马上选择了服从。

      庞煌又交代了几句,让他们明天就动身,越快越好。

      然后庞煌准备去后院看望并安慰一下公主,又想起徐达刚才着重提到的问题,又把北平府的主簿招来,问了一下,才知道。

      按照礼制,出嫁之后的女子,服丧不必斩衰,因为“『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二斩者,犹曰不二天也”。

      也就是已经出嫁的女人,不能有两重服斩衰之丧的关系,所以已嫁和未嫁有很大区别,已嫁之女就不再为父母服三年重丧了。

      庞煌这才知道徐达刚才所指是什么,自己称父母已经是双亡,关于临安公主的服丧问题,还是按照斩衰吧!也算是帮临安尽一下心意。

      107 泉南灵源寺

      泉南灵源山,地处闽南**,山不高却可南眺大海,北顾郡治,真的是个不错的隐居之地。

      相传隋初,山上本来有座紫云寺,毁于战火之中,后来又有僧人在紫云寺的基础上,又修建了龙山寺,却又因为蒙元的侵蚀,毁于战火之中。

      就在大明立国那一年,从北方来了一个人,在破旧的龙山寺落发出家,人称沐讲禅师,不知从哪里寻来许多银两,将龙山寺修筑、扩建,改名为灵源寺。

      洪武四年,寺院修成,南方人『迷』信,好听鬼神之说,偏偏这个沐讲禅师又会了百般医术,治愈了不少百姓,于是灵源寺香火逐渐鼎盛起来,成为方圆百里人人朝拜的对象。

      这一日,寺中又来了两个人,和尚一看,就知道是从北方而来,因为南方人长得没有北方人敦实,而来的这两人,就和自家寺庙的主持一般的身材,十分魁梧。[]臣权107

      这两人在灵源寺中转了几圈,按照常规拜了佛祖,见了观音,又留下了些许香火钱,才开口问沐讲禅师的所在。

      和尚也分不清两人的底细,主持一般又不见外人,所以只好推诿说,主持下山云游去了,至于归期不定,他们也不知道。

      两人又纠缠了一番,才怏怏下山,这接待的和尚连忙把这件事,告诉了正在后山修炼的沐讲禅师暂时不提。

      但说两人下山之后,无奈之下,只好找村庄借宿,心里埋怨着灵源寺竟然连借宿都不肯,害的他们还不知道要往返跑多少趟。

      但是师命难违,校长派自己二人前来有要紧的事情,却也不敢耽搁,更不敢『乱』发脾气,听说闽南民风剽悍,他们虽然身材魁梧,却不过是学生出身,也没有学过武艺,哪里敢去招惹。

      这二人,一个叫做宋宜光,另外一个叫做何召侠;正是年初在怀柔,在清华义学里被当众开除的五十六个学生中的两个。

      两人皆是山西人,农户出身,何召侠今年十九岁,而宋宜光大一些,今天也不过二十一岁。

      开除之前,柳若秋找他们分别谈过话,问他们愿不愿意为朝廷出力,要是愿意的话,可能就不能再在清华义学里面读书了。

      他们自认就算是读书,对于科举之事也是渺茫,有了另外为朝廷效力的机会,特别是为校长效力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当下就答应下来。

      被开除之后,他们也分别被校长见了一面,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别人的任务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两人一组,却绝对是五十六个学生中,唯一存在的组合。

      而他们这个组合,所要去的地方也是最远,那就是远赴南方泉南灵源寺,找一个沐讲禅师,见到之后在做计较。

      当然,宋宜光和何召侠两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这个沐讲禅师,就是当初和当今圣上作对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而找到张定边之后,却不是劝说张定边为朝廷所用,而是就在张定边的身边注意着其的一举一动。

      而两个人互不知道的别个任务,要看张定边的态度而定,较小的何召侠,如果张定边不反感的话,就利用天下民生的问题,看能不能说服张定边去海南寻找一种叫做“野拜”的稻种,这是庞煌竭尽心神想出的东西。

      相传袁隆平就是在海南发现了野拜,然后培养出了杂交稻,解决了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大明这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更是需要这种杂交稻。

      虽然线索不多,何召侠却是自小随父母种地,竟然也知道一些杂交的道理,比如说麦种一说,他们在山西,经常会在播种的季节,上外地,甚至很远的地方互换麦种,就是为了促使杂交,达到高产的目的。

      这是一个最低的底限,在庞煌的意愿中,也希望能够完成这个目的。

      但是他毕竟不是农科生,只能用一些很肤浅的东西来引导百姓自己的智慧。把稻子分成公稻和母稻,公稻是不产粮食的,而大家所吃的大米都是母稻的果实,而野拜就是一种不结果实的公稻,找到之后,进行适当的培育,可以使稻子高产等等。

      何召侠不是很理解,但是心里却是知道了。

      而宋宜光的年龄比较大,庞煌所派发的任务就比较沉重一些,而且宋宜光区别于何召侠的有一点,那就是宋宜光手里拿的有一个2001版的五角荷花硬币,现在只是证明持有这个硬币的人,是庞煌的嫡系,到最后会有什么作用,慢慢的就会知道了。[]臣权107

      宋宜光持有硬币,他的任务就是看能不能借助张定边的雄心,在泉南一带重新组建船队,当然,这也是个漫长的任务,甚至要比何召侠的任务还要渺茫,但是值得尝试。

      泉南,即泉州之南,而泉州自古以来就是良港,从宋朝以来,就设定的有市舶司,专门对外贸易,现在朱元璋禁海,不允许贸易,甚至为了严防海盗,对于捕鱼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海外贸易始终是最诱人的一桩生意。

      庞煌觉得扩大内需重要,但是外贸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他尝试能不能借助张定边的能力,组建一只商业船队,专门出海贸易,因为他相信张定边也不是一个甘心于寂寞的人,虽然已经出家,但是如果可以,庞煌始终认为张定边是最佳的人选。

      至于朱元璋会不会疑心,那就不是庞煌考虑的事情了,自然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事情。

      寻找野拜培养杂交水稻需要周期轮回的不断试验,而对外贸易需要大量的船只,需要资金的支持,随便拿出来一样,都不是短短三五年能够办到的事情。

      自己依旧在发展阶段,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是未雨绸缪,总是没有错的。

      而之所以找张定边,还有一个理由,朱元璋终其一生,无论有多残暴,都一直没有杀张定边,为什么?

      难道真的因为张定边是个猛人,才不杀他吗?

      朱元璋杀的猛人多的去了,估计几个人手指加脚趾一起算,还数不过来,在那个年代,谁不杀几个猛人,估计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难道朱元璋不知道张定边在活着?所以才没有起杀心?

      那更不可能了,锦衣卫现在虽然还没有建立,但是暗卫满天下,检校遍地跑,亲军都尉府的建制还在,朱元璋要是不知道张定边的消息,哪里还有资格去做皇帝。

      难道朱元璋和张定边没有什么仇怨?

      那更是开玩笑,张定边这个宛如赵云似的人物,曾经在鄱阳湖杀个七进七出,不过曹『操』变成了老朱而已,还差点没有把朱元璋干掉,怎么可能没有仇呢?

      还有人说朱元璋觉得张定边没有兵,翻不起浪花,所以不屑理会他,估计被朱元璋杀的那些功臣都会哭的从墓『穴』里爬出来,他们被杀的时候,有几个有兵权的。

      但是为什么在这么多条件之下,张定边依然没有事情?

      庞煌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排除了朱元璋和张定边之间的基情关系,庞煌更是没有一点思路。

      按照庞煌的习惯,既然没有思路,那就不去想他了。

      索『性』赌一把,就赌朱元璋会放开这条线,在没有失控之前,不会理会自己,或者是张定边的举止。

      当然,庞煌也会尽量把事态控制在一个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光靠宋宜光和何召侠,自然是不够,但是庞煌会观察事情的发展,应该会有后手出现。

      前期,还要靠自己学生的探路,才有了宋宜光和何召侠的此次旅程。

      但是来到了泉南半个月了,几乎每隔几天,他们二人都要去灵源寺看个究竟,但是无一例外的得到的答复都是:禅师云游去了,归无定期。

      渐渐的,两人感到有些不对劲起来,这分别是有意的拒客,并非真的不在,而且他们还找一些不知道真情的百姓打听,据百姓讲,禅师基本都不出山的。[]臣权107

      而且前几日还看见禅师在后山等等,但等到宋宜光和何召侠去到寺院中后,得到的答复仍旧是那句老话:“禅师云游去了,归无定期。”

      两人无奈,只好再次出来,但是在山脚下却已经商量好了,真的不行,就连夜从后面的山谷,绕到后山,直接去揭破沐讲禅师的推辞,让沐讲禅师避无可避。

      校长布置的任务,肯定是要完成,这是毋庸置疑的。

      两个胆大的年轻人,初来泉南,未知后山的凶险,就想半夜从常年罕有人迹出现的后山山谷绕过去直接进入寺院。

      真的令人想不到,至少当地的百姓,和灵源寺的所有人都想不到,但是这一夜,宋宜光和何召侠二人合计了一下见面后的说辞,偏偏就去了。

      真的很胆大!!

      =========================================

      对不起大家了,现在还要上班,挤出任何时间,害虫只是保持了一日两更六千字以上,这样以来,害虫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已经牺牲了中午的休息,和晚上的任何娱乐活动,希望大家理解,但是害虫还是会把这本书写好的,期望大家不要吝啬的支持。

      害虫保证,如果能上架,害虫会辞职,一日三更,每天万字保持到完本来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大家唯一的,就是将书加入收藏,多多推荐票!那就是对害虫的最大支持!

      108 潜入

      月光从密密的枝叶缝隙中投下斑斓的白『色』,莽莽丛林,散发着一股『潮』湿的腐叶酸臭和腥气,掺杂着不知名的花香。

      宋宜光和何召侠二人,沿着荆棘丛生的泥石陡坡,艰难地往下浅一脚、深一脚踩在湿滑的泥石上。

      闽南的『潮』热,让汗水顺着脸上往下流,内衣也都湿透了。

      手不知被刺划了多少道血痕,指甲紧抠着岩石,沁出了血,抬头看,苍苍莽莽,不见山顶。

      月『色』下,周围的山石树木都笼罩在淡蓝『色』的烟岚中,如厉鬼潜伏、凶神兀立,虎啸、猿啼还有蛙鸣鼠窜。[]臣权108

      但是两人置身于这么可怖的氛围中没有惧怕,走了一会,在块略为平坦的『乱』石上坐下来歇息。

      “唉,可惜我们不能再跟着校长学习了。”何召侠不无遗憾地说。

      “放心吧,过不了多少年,老师自然会让咱们回去的。”宋宜光『摸』『摸』被荆棘划破的腿,觉得很疼痛,说:“不过校长说,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路,咱们这次出来还是很涨见识。”

      “照这样磨蹭下去,咱们什么时间才能完成任务?那老和尚根本不想见我们。”

      “只要人不死,总会有办法的,眼下是咱们闯入这不知东南西北的鬼山里,不知怎么才能走出山去,更别说怎么能绕到灵源寺的后山了。”宋宜光有些懊恼的说道。

      “难不成真的要等到天亮吗?”何召侠哀嚎一声,他们看上去比较简单的事情,谁知道这么复杂,白天和黑夜,这个山谷简直是两个世界。

      宋宜光没有答话,『摸』『摸』紧贴着身上悬挂的那个锦囊,锦囊里有着校长赠给自己的一枚铜片,上面的字,大部分宋宜光都不认识,但是校长说,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人仿制出来,是今后他身份的一个识别标牌,有了这个铜片,到一定的时间可以获得帮助,而他也要尽量的帮助手持同样铜片的人。

      抬头望天,碧宇无尘,月如玉盘,一片空蒙,群山沉浸在梦幻般的扑朔『迷』离中。这会不知怎么,四周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隐约间竟然能听到远处的海浪声。

      “有些不对劲!”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12: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