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臣权》-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心里不由苦笑,不知道两位丈母娘这是玩的哪一出,难道是考验未来女婿的体力吗?却是不知,马皇后和孙贵妃哪里会想起这些小事,而下面的官员、太监,又只顾着两位娘娘的想法,却是把庞煌遗忘在这里了。

      待到道衍和袁珙走远,庞煌也喊店小二结账,才知道刚才袁珙结账时,连自己的也结过了。只好走出门来,辨认了一下方向,缓缓的向南京城内走去。

      太平镇是个丁字形的小镇,秦淮河和长江两水夹流,舟揖塞港,真的算是比较热闹,现在是下午时分,街上正在散市,所以又『乱』了一些。只见石板长街上肩摩踵接,一片喧嚣。

      太平镇在蒙元时期迭遭兵火,大明立国以后才渐渐兴旺繁荣起来。镇上竟有茶楼酒肆三十余家。

      因为下午太阳正毒,庞煌索『性』脱了外衣,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边走着,一边腹诽着自己的苦命。才走了一半的距离,就看见从南京城的方向,冲来了一辆马车从自己身边疾驰而过,可是过没有多大一会,又折了回来,从车上下来一个人,却是太子朱标的一个贴身太监,换做小宝,在北平时,见过庞煌。

      小宝下了马车,看见正拿了一件袍子走的,正是庞煌,不由高兴万分,原来他奉皇太子之遣,传谕庞煌立即去东宫议事。

      正好省了体力,庞煌谢过小宝,随即上车,马上疾奔起来往南京的方向行去,走的还是挺急,原来东宫地处紫禁城一角,在一定的时候就要落锁,不让人随意出入,这次太子召见庞煌,要尽快见到,在晚上落锁之前还要送出来,否则就是犯禁的事情,罪名不小。

      看来魏观案有什么消息了,太子朱标找自己找这么急,难道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吗?难道是没有争取过魏观案的审理权限?

      进了南京城,庞煌跟着小宝太监匆匆地疾走,进洪武门,踏上御道街。街东边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衙门次第相连,街西侧为中、左、右、前、后五京都督府所在地,惟御史台和刑部在远离大内的太平门附近,大概因为这押刑拷犯人森严恐怖之故而不宜靠近皇城吧。

      御道街两旁的衙门门前都已经冷清下来了,只有门前侍卫武装肃立,显得肃穆阴森,寂静无声,与太平镇的一片喧嚷简直成了两个世界。

      走过御道街,穿过五龙桥,便是紫禁城的承天门了,因为眼见进了紫禁城,庞煌于是目不斜视,步履匆匆,……不知不觉间过了端门、午门、内五龙桥,绕向东,从文华殿边走过文楼,沿着一条笔直的玉石铺成的长长南道往前走,一座小巧别致的宫殿横在路边,便是太子殿下所住的东宫了。

      走进东宫,是一座宽大的四合院,回廊串连,院中一边是假山鱼池,一边是铜龟铜鹤,回廊下侍立着太监、宫女,手持拂尘、香帕,相向木然。庞煌踏上石阶,小宝挑开珠帘,躬身说道:[]臣权97

      “庞大人请!”

      庞煌一跨进门槛,身着便装,金簪秀发的太子殿下朱标立即迎了上来。

      “父皇答应我审理魏观一案了!”还没有等庞煌上前行礼拜见,太子朱标就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丝丝的兴奋。

      “噢!”庞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恭喜太子殿下了!!”

      心想,难道这么着急的把我召见过来,就是为了这事?也太大惊小怪了吧。

      098 审在你决在朕

      “不但如此,父皇还将江浙二省税赋减去一半,以示恩宠!”

      庞煌这就有些奇怪了,朱元璋对于江浙之地的愤恨,源于苏州张士诚的顽强抵抗和不屈服,自己在很多地方都看到类似的文章,比如说朱元璋迁苏杭富户十万户前往临濠居住什么的。

      对于所说的江浙之地的税赋,更是征收的无以复加,听说仅仅是这两个地方,就占据了大明所有税赋的一半左右,可见压榨的狠毒之处。

      现在朱元璋突然免去了江浙两地的粮赋的一半!

      天,这是多大的数目,要是传言是真的话,那岂不是大明的粮赋要少收四分之一吗?大明才立国几年,到处都在用钱,要不是穷的厉害,朱元璋也不会急的去印制大明宝钞当银子用。[]臣权98

      这个朱元璋到底再想什么,一会阴一会阳,坏人是他,好人却依然是他?

      庞煌皱着眉头苦思了一会,仍然是不得要领,只要耐着『性』子请朱标将事情的经过说一遍,看能不能看出一点端倪。

      这本来就是朱标最近几年听政以来,做过最有主见的一件事情,平时对于父皇,都是唯唯诺诺,万万不敢冒犯的,竟然能够成功,还不到二十岁的朱标当然心里有些得意,也不在意两人的上下尊卑问题,于是就将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说了一边。

      朱标在十六岁之前,都是在御书房看父皇怎么处理各方面的政务,过了十六岁以后,朱元璋在奉天殿给他设了一个席位,当然在朱元璋的下首左侧,开始让太子听政,意图锻炼朱标处理政务的能力。

      今日散朝之后,朱标循例随父皇一起回到了御书房,看到朱元璋的心情今天的确不错,说了几句话,才知道父皇却是知道皇后娘娘带着孙贵妃出去看女婿了。

      孙贵妃能够出门,自然大家都想到是身子有些起『色』,朱元璋当然不会怪罪马皇后擅自出宫的事情,说一句实话,朱元璋偶尔也会带着马皇后一起出去转转,不过很少人知道而已。朱标也是偶尔听说过。

      见到父皇的一脸喜意,朱标觉得是一个机会,而且庞煌也是交代,要找一个皇上心情不错的时候要求亲自审理魏观一案。

      不正是这个机会吗?

      过了一会,朱元璋从御书房内的字条房内出来,朱标心里已经打好了腹稿,看到父皇出来,便喊了一句:

      “父皇……。”便探身欲说,却又见朱元璋皱皱眉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父皇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翻阅着。

      “太子,大臣们在早朝时的言奏,你都听清了么?”

      朱元璋边看奏章边问朱标,眼睛没有看他。朱标欠身回答说:

      “父皇,儿臣句句都听清了。”

      “你觉得说得有理么?”

      “卫所军屯,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耕种,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等等,都很有道理。”

      “工部置十三铁冶所疏似乎有些问题,江西进贤、新喻、分宜、黄梅,山东莱芜、广东阳山、陕西巩昌、山西富国、丰国、太通、润国、益国等地都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处,可能工部的人还不了解,儿臣去过北平,怀柔的软钢也是不错的,儿臣建议增设铁冶所一处。”

      说一句实话,朱标也是心里感激庞煌能站在他的立场说话,特别提及了怀柔钢铁,只要设立,那还不是落入庞煌的手里。每所设大使一员,秩正八品;副使一员,秩正九品。

      虽然只是一个八品的官员,但铁冶所的官员以后进入工部是及其容易的,在朱标心目中,隐约还是觉得作为驸马都尉,以后登堂拜相的机会不大,只能为庞煌找一些其他的好处了。

      这个想法,也是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一个结果。[]臣权98

      朱元璋从奏章上将目光移向朱标,目光中『露』出一点赞赏,自己的这个儿子,总算可以提出点一件了,以往都是不敢提意见的。于是食指敲击着左手拿着的奏章问道:

      “关于户部减免江浙地区部分粮赋的这份奏章呢?”

      朱标就害怕提及江浙苏州,本想避而不谈,见皇帝威严地『逼』视着,连忙说:

      “父皇,户部的这个奏章么……这个……嗯……。”

      “什么这个那个的!”

      见儿子又恢复了原样,朱元璋有些不悦,说道:“朕觉得有些道理,最近倭寇横行,禁海清边又在进行,很多老百姓都没有了土地,而且今年雨水多,估计要减产,朕决定了,减免江浙地区一半的粮赋,暂行三年吧。”

      “父皇仁德!”朱标离座躬身说。朱元璋推开御案上的茶杯,用力过猛,水泼了出来,邓顺公公迅速走向御案边移开堆积如山的奏章。朱元璋叹了口气,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

      “如果他们甘心做朕的子民,朕又何尝会薄待他们呢?”

      朱标嗫嚅着想说什么,朱元璋向他挥了挥手,不让他说话,继续说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还小啊!”

      “天下,是朕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的,自然知道其中的艰辛,得知不易,守之更难,江南的事儿,朕自然会处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宇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有些事情,皇儿你不明白。”

      “父皇!?”朱标见朱元璋主动提出来,而且说得又是这么严重,不由忧心忡忡,父皇说得后几句话庞煌也许听不明白,但是饱读诗书的朱标却是清清楚楚,这是父皇想借机生事,杀鸡儆猴了。

      如果是这样,恐怕就算是用庞煌的主意也不定管用,因为父皇杀心已起,谁也无法挽回,但是还做最后的挣扎,说道:“父皇,我大明虽然以武立国,但是总是要依法治国,今年四月,大明律刚刚修订完毕,然后就不审而杀大臣,恐怕会引起民间的非议,而且对于大明律的执行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请父皇三思啊!”

      洪武六年十一月﹐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以《律令》为基础,详定大明律。洪武七年二月修成﹐颁行天下。其篇目仿《唐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条。

      这个理由,是庞煌所想到最好的说辞,但是出于几百年后人的心态,就是不知道对于皇帝管不管用,但是法律刚刚修订完毕,自己就带头违反,那总是有些不好吧,以后谁还会相信你定的法律呢,更何况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宪,总不能食言吧。

      果然这句话让朱元璋沉思了半天,那个皇帝不重视自己的名声呢?

      半晌,才问道:“这些话,是那个庞煌教你的吧?”

      太子一惊,不敢说话,朱元璋冷笑道:“估计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人敢教你这个,那次在牛栏山神神秘秘的,就是为了说这些?”

      朱标悚然而惊,他知道瞒不过父皇,但是没有想到父皇会这么快的联想到庞煌,心里想着会不会连累自己的未来妹夫。

      朱元璋话音一转,却温言说道:“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么太子你想审理,就审理吧!但是,皇儿要记住,审在你,怎么处理,却在于朕,皇儿莫要让朕失望了。”

      “谢父皇隆恩,儿臣一定会公平审理此案的。”

      朱标没有想到结局会是这样,高兴之余,连朱元璋的话中的意思都没有听出来,就大声的躬身谢道。

      “嗯,皇儿去吧。”[]臣权98

      朱标离开御书房时,仿佛听到父皇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

      于是朱标就赶快回到东宫,想召见庞煌,让太监去驿馆去请,但是才想起,庞煌今日去了太平镇,只好等待,谁知道等到母后回宫,但是却仍然没有等到庞煌,这才着急,于是就让手下的太监小宝前往太平镇寻找。

      听完了太子朱标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庞煌不由对于朱元璋的话暗暗感到吃惊,那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宇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已经赤『裸』『裸』的表示出了朱元璋的杀意,太子那时还有勇气说下去,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而那句“审在你,决在朕”,保留了朱元璋自己裁决的权力,依然是杀意十足,让太子审问,顾忌一来不能太驳太子的面子,二来也算是锻炼一下太子的能力,最后估计就是看看太子的心『性』了。

      很显然,对于这次要来的审问权,太子又有所误解了,朱元璋只给了朱标审问权,却不给审判权。

      不过看到朱标如此兴奋,也不忍心在这个时候打击他,怎么办呢?

      庞煌正在发愁,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不是今天刚刚认识两个阴谋家吗?而且大家抱着同一个目的,为什么不试一试他们的能力呢?

      于是问道:“殿下,不知何事开始审理呢?”

      “父皇说了,待到八月审理,因为七月宫里要有喜事,不要冲着了!”说罢,朱标乐不可支的望着庞煌,后者才知道自己下个月就要成婚了!

      099 成婚前夕

      关于太子怎么审理魏观案,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首先太子朱标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救自己的老师魏观去的,后来被庞煌纠正过来,才决定要全部都救,但是在审理中难免会有很单纯的维护之意。

      这一点连庞煌都能看出来,老辣的朱元璋怎么可能猜测不出,估计审理结束很容易就落口实于皇帝,到时候随意的就可以指出几个朱标感情用事的地方,那么朱标势必哑口无言,那么这件事,又沦落回起点。

      纯粹是为了救人而救人,而不是为了无罪而救人。

      这是方向『性』的错误,太子朱标毕竟没有很深的阅历和经验,而『性』子又的确软弱了点。一味的靠感情救人,在朱元璋那里是不行的。[]臣权99

      那么审理这件案子的过程就十分重要了,朱元璋让朱标审理,肯定是要大理寺和御史台参与,这两个地方的官员,怎么会不知道皇帝的心思!

      而当今皇帝朱元璋正值壮年,该拍谁的龙屁,这些人心里十分明白,这也是对朱标不利的方面之一。

      反正庞煌作为一个理科生,参考着一知半解的历史知识,也只能推测出这么多了,已经是不容易了,再往深处去想,估计也想不出什么道理来。

      甚至就连朱元璋知道自己给朱标出了一个馊主意,为什么不追究自己,他也想不出来,半天只是总结出,估计即将是驸马,朱元璋不想失去颜面,让还没有出嫁的长女成了克夫的扫把星,再加上自己出的主意,并没有太出格的地方,所以才不追究的吧。

      庞煌却是没有想到,自己即将成为驸马,不过是内定的事情,皇帝还没有昭告天下,当然不会没有挽回的余地,不过以庞煌比朱标只是多那么一点的经验,却是不会往这方面去想了。

      说道昭告天下的事情,庞煌没有等多久,就在见过太子的五天之后,宫内来了几个太监,跟在太常寺官员的身后,颁布了皇帝赐婚的圣旨。

      果然没哟逃出之前历史的影子,圣旨中说道:

      “......有皇长女朱氏,年已及笄,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特册封为公主,以临安为号称之,年二千石,特许大明北平府同知庞煌为妻,得成佳姻.......。”

      圣旨下来之后,邸报中才将皇上嫁女的事情披『露』出去,一时间,大明上下一片震惊。

      百姓们都争先恐后的打听着这个北平同知的底细,怎么这么有福气能成为皇帝的第一个女婿?

      而大明的开国功臣们,都保留着一定的矜持,静静的看事情的发展情况。

      正如庞煌之前所想的一样,临安公主已经到了及笄之年,想要和皇帝做亲家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多。

      但是谁也不好出头,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做了驸马都尉之后,将会得到什么待遇,仿宋制,那是将自己的子弟往火坑里面送,仿元制,大家都想,但是谁敢说。

      所以反而庞煌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家都在观察他,到底吃的是美味,还是吃的毒『药』。

      庞煌却是陷入了一片苦难之中,准备娶皇帝的女儿,虽然什么都帮你准备好了,但是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忙活吧!

      比如皇帝赐的宅邸,就在秦淮河边武定桥的一侧。这一区域为朝廷的开国功臣、公侯、将帅府第的聚居之地。

      由礼部的官员带他去看过,占地估计有四五亩的样子,应该是蒙元时期某个官员的宅院翻新而成,里面却是除了花草树木之外,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庞煌心里腹诽着朱元璋抠门,却是不知道大明朝廷连年的对蒙元残余用兵,手里也不宽松,朱元璋就算是想到为自己女婿装修一下房子,户部也拿不出这些钱来。

      还有礼物要筹备,婚宴要筹备,娶公主啊![]臣权99

      能简单的了吗?

      正在这时,柳若秋和柳苏兄弟、苏柔雪,带着三十名怀柔乡勇赶到了南京城,算是解决了庞煌的一些尴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21: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