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人鞭辟入里,卑职铭刻深心,”杜泽俯首说道,“我见皇上对魏观一案果决,使飘飘然忘乎所以,一念之下,就想乘兴直言,将高启的情形面奏圣君。”
“老夫当时便已察觉,就想阻止你,但又不便『插』话,几次暗示,你却都没有看到。我不是吩咐过么,对魏观、高启一案须持慎重、稳健方略,可是……。”
“学生当时不知怎么一时冲动,昏了头脑。”
“我见皇上对回奏魏观逾制之说,并未以为然……,可见太子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件事你让皇上看着办就是,不要再管了,你现在不过是户部的给事中而已,别以为皇上给你了封驳旨意的权力,你就可以『乱』用。”
“可是魏观一案,明明是那蔡本挟私报复,何来逾制说法,将区区衙门搬迁上升到谋反的角度,那蔡本也够狠的。”
“看,你又冲动了。”
胡惟庸示意杜泽喝茶,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是你在圣上面前显得有些浮华,却忘了是在面君奏疏。你那种态度,要是换了别人,皇上早已震怒责罚。也算你走运,总算给事中是皇上金口许下的权力,他才不好反悔!”
“谢老大人指点!”
“但是这样,本官觉得你暂时不适合留在南京,回头会把你调入詹事府,陪伴太子北上,如果有机会,你就在北平那边暂时待上一段时日吧。”
杜泽不由一愣,他本是山东临沂人,洪武四年的科举出身,作为一个给事中,已经是觉得很委屈了,但不管怎么说,给事中也是京官,有面见皇上,以后升迁的机会也会很大,但是如丞相所言,竟然是将自己发配到北方了。
“丞相大人......?”
杜泽不由着急的想要说话,被胡惟庸制止住,随后说道:“别以为是冷落你,这是给你一个避祸的机会,也是给你更大的上升空间,至于怎么回事,自己回去琢磨吧,你可以退下了。”[]臣权82
犹豫了半天,始终不敢再纠缠,杜泽心里知道,自己一个七品的给事中,和官居一品的左丞相相比差的太远,要不是自己家里还有些钱财,而胡丞相这个人又贪财了些,恐怕连散朝之后的这几句话都不会和自己说。
能说到如今的地步,在对方眼里恐怕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杜泽愤愤的想着,难道是自己家里最近给的少了吗?
不管杜泽怎么想,下去之后,胡惟庸并没有处理文书,而是惬意的将眼睛闭上,将头仰靠在太师椅的后背,仿佛在等着什么人?
果然,只过了片刻,户部给事中杜泽的身影还未消失在门口,御史中丞涂节就在门外叩见,遂进入内室详谈。
“刚才那小子你老准备处理他?”涂节想到刚才自己看到的身影,不由的问道。
“子润还年轻,需要磨砺一下,我准备让他去北平呆上一段。”胡惟庸面无表情的说道。
涂节“呵呵”干笑了两声,在他看了,去北平就等于被冷藏起来,谁让这个杜泽这么多事,在苏州知府的事情上『乱』『插』言,一点也没有看清楚丞相的立场。
看到涂节的笑容,胡惟庸的脸『色』慢慢的冷峻起来,说道:“你也别笑,本相也不是将他发配出去,现在的人才难得,这个杜泽还算是可以,到时候说不定能救你我一命。”
“毕竟,现在敢说真话的人很少了!”胡惟庸一副悲天悯人的神『色』,悠然道:“皇上的戒心越来越重,咱们的差事也越来越不好办了!”
想到皇帝防备的种种手段,胡惟庸心里不由的发冷,他这个丞相不好做啊!
去年刚有点苗头说让自己做中书左丞,皇上便停了科举,谁不知道科举是中书拉拢士子新贵的最佳时机,皇上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自己要做一朝首相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分明是防备着自己拉拢人心。
对于自己做中书左丞,胡惟庸也觉得不过是皇上觉得自己根基浅薄,而对于皇室没有一点点的威胁,自己才能顺利上位。
皇上不放心李善长、徐达、廖永忠等人,让自己这个没有什么功劳的太常寺卿入中省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做了这中书左丞,升迁之快,可谓空前绝后了。
但是胡惟庸毕竟是从基层慢慢一级一级干出来的,从这种升迁中,渐渐的嗅出一丝危机来。
今天以中书左丞的身份亲自上奏,称吏部主事人太多,奏请将吏部主事李『性』改任户部。
但是就这个小小的面子,皇帝也不给,并下令六部官员不得轻易调动。说:自古设官分职,以理庶务,因政有繁简而设官有多寡,当因时而宜,不可拘泥一律。何况初入仕作官,政务不熟,必久而后通。若未满考便急忙调动或升迁,是使其旧职未习而又理新务,如此下去,事何由治,职何由称,为使事治、职称,从现在起,六部官不得轻易调动,如才高资深,可在本部升用。
讲了这么多的道理,不是不想自己染指六部吗?胡惟庸想到这里,脸上『露』出冷笑,现在他这个中书左丞的职司,真的十分尴尬,六部染指不成,三寺权微势单,而可以掌控的御史台,皇上又生生的『插』进来一个六部给事中,分掉一部分的权力。
军权全部在皇上,或者是徐达手里,自己不过是一个空壳而已。
涂节慢慢的观察了左丞相的脸『色』,知道他心里不高兴,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张度请我来问丞相,这次苏州之行该如何处置!”
“太子都北上了,还用的着我说怎么处置吗?”胡惟庸冷哼一声,不愉的说道:“该怎么查就怎么查,魏观错就错在他在苏州太过笼络人心,去年皇帝想让他迁任四川参知政事,听闻了苏州百姓竞相请求其留任,心里本来就不高兴了。这次蔡本奏折,正合了皇上的心思,怎么能不严办!”
“下官记下了!对于有件事,下官一直不明白,还请丞相解『惑』!”涂节终于说出自己来的真正目的,而胡惟庸好像也早知道他来的原因,手抬了一下,示意他继续说。
“关于这次太子北上,还有皇上要精简北方官员,这两件事有没有一定的关联呢?”[]臣权82
犹豫了一下,胡惟庸似乎在考虑该不该向眼前这个涂节说,想了会,觉得还是提醒一下比较好,于是道:“徐达也被陛下疑心了,这个倒是你们御史台的一个机会!”
“丞相的意思是.......。”涂节的眼睛一亮,他知道丞相是在鼓励他们弹劾徐达,但是他怎么没有看出一点端倪呢?
徐达没有被减去任何权柄,而且陛下还连着召见几次,这次又让太子和徐达一起北上,可见对于徐达的忠心很有把握,为什么丞相会这么说呢。
“不错,本相就是那个意思!”
胡惟庸接着揭开了疑团,说道:“表面上看,没有一点关系,徐达被疑、太子北上、精简官员表面上看,这三件事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自从洪武元年开始,北方一直是徐达经营,开始为了保持将士们的军心稳定,皇上对于徐达所请官职,无一不准,可以说,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在经过南北气候差异,咱们南方人不愿意去极北之地做官,就造成了北方官员,十有七八倒是徐达举荐而来的。”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皇上肯定是觉得心里不安了!这次精简官员,你没有听说宋慎也要随之北上,随太子北上的还有几个年轻学子,估计都是为了北方准备的,而这次精简官员,肯定会意徐达举荐之人为主精简,而太子前往,不过是代替皇上收拢人心,安抚华云龙之举,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估计江浙、苏州肯定皇上要有大的动作了,省得太子在身边制肘。”
涂节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道道,其实没有说的,胡惟庸心中还有很多,但就算是这些,也够涂节惊讶的了。
作为御史台的中丞,对于皇上置换官吏和惩罚官吏,当然大大的有兴趣,想到这里,涂节不由又兴奋了许多,渐渐淡忘了继续追问下去。
083 将去北平
当庞煌知道太子要北上的消息时,正从兵器制造局里出来,由于没有战事,也没有接到五军都督府或者是北平行省的指令,也不敢大批量的制造火器。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兵器制造局一直都是处于研发阶段,要研发怎么能少得了庞煌这个工科生在旁边看着呢?
金属弹壳的事情,是绝对没有办法解决,至少以现在大明的冶炼和制造水平,庞煌完全没有办法解决,他只是工科生,是冶金和机械双学士学位,但毕竟倾向于民用的多一些,对于军工制造,还是没有办法的。
只能暂时用纸来代替弹壳,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由此推演,他的后膛炮也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炮弹和子弹的大小差距在哪里放着,后膛炮需要更大的火『药』量,那是纸没有办法包裹住的,就算是有办法,发『射』后纸屑形成灰烬,会严重的影响火炮的使用,所以只有僵持在这里,慢慢的从威力着手,而效率慢就慢一点吧。
虽然在去年的怀柔之战中,火器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也在大明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毕竟现在在皇帝的眼里,消灭蒙元成了次要的问题,一个大好河山需要治理,北方只要暂时不动,大明就有时间恢复各种元气。[]臣权83
大明需要恢复元气,但是怀柔兵器制造局就处在了尴尬的地位。
购置原料、试验的消耗、工人的工钱、包括炼钢炉的消耗,这本来就不是一笔很小的开支,每月的银子花花的出去了,但是却是接不到军方的订单,又不敢卖给私人,你说尴尬不尴尬。
没有办法,好在还有炼钢炉在冒烟,稍微削减一下质量,作为民用的钢铁,还是得到了周边各地的青睐,就连山东、陕西、山西的一些商人,都来怀柔进货,算是稍微弥补了一些不足。
但是长久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
于是庞煌干脆让百工堂暂时参与到兵器制造局中,除了留出少数人继续研发火器之外,其余的全都转向民用设施的研究。
今天刚刚结束对压水井的制造,什么都完备了,但是却卡在了一张薄薄的橡胶圈上,弄得庞煌颇为无奈,没有橡胶圈,就没有办法密封,水自然也就压不上来了,用布、兽皮做代替品,又极为不耐用。
所以说,今天从兵器制造局出来,还是颇为扫兴,但是还没有等回到县衙,就看见李锐急匆匆的拿着文书过来找他。
文书是北平行省发出的,内容很简单,让庞煌准备一下,这几天尽快去北平商议关于迎接太子北巡銮驾的问题。
太子南来?
庞煌稍微楞了一下,他印象中可没有这回事,太子不一直跟在老朱的身边吗?除了去几次凤阳,去了一次陕西西安回来还死了,没有听说太子出过这么远的门啊!
是蝴蝶把他扇过来的,还是自己一个工科生对于历史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或许有过但自己不知道?
但是很快的庞煌便释然了!
是不是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现在出现在大明,而这次太子来,可能对于自己也是一个机会。
恢复了平静,让李锐回县衙,先回复前来送文书的官差,就说自己三天之后出发,前往北平行省衙门报道。
然后本来准备回县衙的他,却又不回去了,折了一个弯,去了怀柔商会。
到了怀柔商会,庞煌自然是熟门熟路的不用通报,用手制止了门房的请安,自己就随意的往后院走去。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柳若秋肯定正和苏柔雪柔情蜜意,虽然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温言温语,庞煌也想看看到底两人的尴尬模样。
可是,尽管已经很轻手轻脚的他,走进了小楼书房,还是看见两人隔桌相对的情景,一个正在绣花,一个正在抚琴,好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般。
但是庞煌还是从琴声中听出一丝慌『乱』,看见了苏柔雪几乎将一双鸳鸯绣成山鸡。[]臣权83
摇摇头想到,终于还是避不过柳若秋的耳朵和嗅觉,想要偷偷的观看一下,真的是很难啊。
咳嗽了一声,表示自己来了,屋内那两人,装作很惊讶的模样,柳若秋停止了抚琴,笑『吟』『吟』的问候道:“知县大人来,也不事先找人通报一声,我这边也好出门迎接您啊!”
从语气中听出了一点被打断好事的气急败坏,而苏柔雪更是手忙脚『乱』的福了一下,然后小碎步的跑了出去,不知道是准备茶水,还是害羞而逃。
庞煌笑眯眯的看着一向镇静的柳若秋,虽然知道对方看不见,但相信柳若秋肯定能感觉到他此时的表情,笑道:“这地方本来也有我的一部分,进来那不和自己的家差不多吗?还用的着通报?”
“你可是一县的父母官啊!”
果然,柳若秋虽然看不见,还是被庞煌的表情打败了,无奈的问道:“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听说这一段衙门的事情你都没有多管,只是『操』心兵器制造局的事情吗?”
“最近比较轻松,除了正在修的路,也没有什么大事,我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建设了三房六班,如果自己还忙的手脚不停,那还不如不建立呢。”
“你这不叫无为而治了,叫做甩手掌柜!”柳若秋闷哼了一声,反驳道。
庞煌面容一紧,正『色』道:“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还远远不够,什么时候,怀柔有知县和没有知县,都能正常运行不出问题的话,那才能说成功了一半。”
“那你也不怕皇上知道,罢免了你这个知县,让你去种地去,看你怎么偷懒,偷懒就偷懒吧,偏偏还要找个光明堂皇的理由。”
“不是找理由!”庞煌摇摇头,继续说道:“给你讲个故事吧!”
柳若秋伸伸手,表示请便,庞煌整理了一下思路,想了下怎么把几百年后的故事转化成现在的语气说出来,然后开始讲了。
“从前有个学问很大的人,专门教商贾们怎么经商,他所教授的全都是大掌柜,做很大生意的那一种,有一天,有人问他,我做到什么境界,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贾呢?于是这个学问很大的人,让所有的大掌柜都把手机拿出来.......。”
“等等,什么是手机?”
庞煌倒是把这个忘了,听到柳若秋打断自己的话,才想起了手机这玩意大明现在别说传说中没有,就连想也不敢想这种东西。一时有些怪自己大意,不过还是解释道:“就是一个能千里传音的机器,从前商贾们都是通过他来只会自己的各个掌柜的。”
“是什么样子的,多大?”
“很小,手机、手机,就是手拿着就行了,我以前也有一台山寨货,但是没有带过来?......。”
“等等,什么叫做山寨货?”
说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庞煌又听见柳若秋问,不由的恼羞成怒,大声说道:“用心听故事,别问那么多!”
柳若秋遂不语,但是庞煌却忘了讲到哪里了,想了一会,才继续说下去:
“把手机全部都打开,放在桌子上,看谁的响的次数少,就证明谁的生意做得最成功!果然,生意中做得最好的那个,手机放在桌子上一天,都没有响过,也就证明了根本就没有人来找他。”
“都没有人找他,生意怎么会做得好呢?”柳若秋忍不住又『插』嘴了。[]臣权83
庞煌突然觉的柳若秋有些向苏德那个话痨发展的趋势,是不是和苏德的姐姐在一起时间久了,被传染上了。于是恶狠狠的回道:
“告诉你了,是下属联系掌柜们的工具了,下属不来找他,就证明了他的各个店铺没有问题,这一点你听清楚了吧!”
柳若秋点点头,说道:“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安排的得当,下级职责分明,上面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多的事情,事情多了,就是自己没有安排好的意思,是吗?”
“大概是这个意思!”庞煌被折磨的没有继续讲下去的欲望了,虽然还有其他的道理,他也决定不讲了,什么时候有心情了再说吧。
这时,苏柔雪端茶走了进来,也打断了这个话题,轻轻将沏好的茶,放在旁边的茶几上,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问道:“先生,这次来可在吃用饭?”
听到苏柔雪问,庞煌才想起了自己此次来的真正目的,不由为自己最近的放松感到一阵的吃惊,回道:“在吧,晚上我和若秋有些事情要交代,肯定要晚一些的。”
转而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太子要来北平了!不知道苏德会不会跟着太子回来,最近他没有写信回来吗?”
摇摇头,苏柔雪回答道:“没有,就之前来过一封信,进了宫,估计管得严了些。”
庞煌想想也是,毕竟苏德是以侍读书童的身份,进入皇家的书院,那里都是龙子龙孙的,那有这么多的机会写信,就算是能写信,哪里有机会找人送出来呢。
点点头,嘱咐道:“太子来的事情,大家都暂时不要往外说,以防止上峰不喜,我还想有机会带太子来怀柔看看呢。要是提前说出去,估计到时候会有所阻碍,毕竟我们怀柔有被围城的经历,而上次蒙古人的『奸』细看上去是扫清了,但其中还有没有,那就不好说,安全第一,知道了吗?”
柳若秋和苏柔雪连连点头,而后者听说庞煌要在商会用膳,马上就去准备了,留下两个男人谈正经的事情。
084 迎接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