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臣权》-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创建和谐家园】数字,也就是所谓的印度数字,现在只是流向西方,在大明闻所未闻,所以,庞煌建立清华义学数班的同时,就开始认真的推广和普及【创建和谐家园】数字,这种简单的计数符号,有着它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

      辅佐于加减乘除,和最原始的计算机——算盘,让效率大大的提升,遗憾的是,庞煌并未学过统筹和财会等课程,在大学刚刚毕业的他,对于这一块又是陌生的可怜,只有慢慢的先从基础开始教起。

      李锐和高昌有些不明白,心里也有些不耐的坐在庞煌的下首,面向正在考试的学生,目前数班年满十七岁的学生,有三十一个人,现在全部都在下面做着各自的题目。

      用的是雪白的宣纸,而考试的题目就写在庞煌身后的黑板上,黑板是用玻璃拼凑而成,用黑漆刷过,然后将有黑漆那一面扣于墙上,就成了黑板,辅以熟石灰做成的粉笔,虽然反光的程度大了一些,但是极易清洗掉原来的痕迹,还是颇受大家的欢饮。

      看看摆在桌案上的座钟,近一个时辰过去了,下面的三十一名学生,有的已经做完,有的还在埋头苦思,叹了口气,庞煌想起自己在学校考试的情景,本来想要结束的他,有延迟了一会。

      出的题并不难,而且还允许学生自带算盘进入,已经可以算的上开卷考试了,不过是庞煌把他经过的一些小学级别、初中级别的运算题加以变化,代入了大明这个时代的特『色』改编而成。

      没有什么要求,第一要求正确,第二要求精确。

      很快一刻钟又过去,待到庞煌看基本上学生都做完了试题,才象征『性』的敲了一下桌案上的铜铃,表示考试结束。

      但并没有收回试卷的打算,而是要求呼唤考卷,进行批改和评分,又在半个时辰之内,轮换了四次,终于每一张试卷都经过五个人的手进行了评分之后,才让柳苏下去将其收了上来。[]臣权78

      然后拿到教师的一角,由柳苏这个数字变态天才亲自做最后的核查。

      喝了一口茶,发觉已经冷了,不由皱了一下眉头,高昌连忙过来换过,趁着这机会,庞煌轻声的说道:

      “大家可能对于这次的考试,有些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考试,是吗?”

      下面的学生无言的询问着,庞煌继续说道:“在我看来,你们是大明第一批接受数学教育的学生,对于你们能够放弃更好的机会,投身于数学的行业,我是很欣慰的。”

      “但是,大明现在用人在即,怀柔也等不了那么久的时日,所以今天就提前考核,考核结果出来之前,我先宣布一下对你们的安排,若有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在这里直接向我提出,今日,就在这里,我不再是怀柔的知县,身份就是你们的先生,说出你们的心里话,就是你们尊师重道的表现。”

      “是的,先生!”学生站起躬身行礼,李锐和高昌这次才发觉,从今天进了清华义学,庞大人还真的没有以官职自称过,不由有些诧异,但是看见学生如此,也不好说话。

      “对于这次考核的结果,我有一个想法,取成绩最优者三人,特聘为清华义学的数学老师,将你们这一两年所学,交给更多的人,以后,但凡进入清华义学的人,数学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顿了一下,继续说着:“聘用期限为三年,聘用期间的薪水为比义学教谕低两成,随之而变。三年后若是你们还想为人师表,那么义学将会优先聘用,若是不想教书,那么将会优先参与到县衙的各级推举之中,印象分加三成。”

      这个条件是比较优厚了,清华义学名誉上的校长庞煌是不拿工资的,自己办的学校自己发工资,庞煌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除了名誉上的校长之外,就是教谕这个实际的校长薪水最多,虽然没有县学、府学教谕的官方职称,但是薪水却是县学教谕的三倍,也就是当初李锐俸禄的三倍,按照几百年后的说法,这三个如果被选中的学生,待遇基本上就等于大学里的客座教授了。

      三十一名学生的眼睛,齐刷刷的往角落正在核算的柳苏方向看了一眼,『露』出火热的表情。庞煌心里苦笑,暗道如果一会你们知道其他学生的安排,那可能就不会那么眼馋了。不过还是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

      “剩下二十八人中,择选出第四名至第十七名,县衙将成立统计局,这十四名学生作为统计局的第一批成员,局长由我来兼任,主要负责审计怀柔县各类账目,待遇与六房书吏相同。”

      “再剩下十四人,将会被北平银行直接聘用,前往北平筹建钱庄事宜,以后北平银行,我希望的,是面向全大明的存在,希望各位多加努力!!”

      果然不出庞煌所料,当县衙统计局和北平银行的聘用抛出之后,对于一些平时很自负的学生,马上就『露』出懊悔的神『色』,对于他们,县衙和北平银行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在清华义学教书。

      虽然名誉上好听一些,但是实际上不如后者的见效快。人们对于眼前的利益,总是显得重视一些,就连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也不能免俗。

      这也是庞煌将三名教师的待遇提高,并提升他们以后升迁的条件的原因。

      庞煌在六百余年后,身边多得是这样的例子,身边昔日的高中同学,辍学的当了大款,有关系的当了公务员,可怜庞煌无依无靠,经常和一些**丝打屁时说一些读书无用论,提及某某老师,当年学习多么好,但是现在有的同学成了千万富翁,有的同学成了『政府』高层,有的同学多么有门路等等,可怜的这个老师,当初因为成绩优异留校教书,拼了十来年的命、教出了无数学生,却连一个副教授的职称也评不上什么的。

      庞煌可是不想让这种风气继续下去,读书无用论要是蔓延,对于本来文盲率就极高的大明来说,那才是致命的,对于整个华夏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

      所以他聘用义学的老师一般都是以三年为期,三年期满承诺在不违背法律精神的前途下,对于其从政或者经商,给予一定的方便作为回报。

      不过,大明的读书人,真的想要去经商的还是应该会少的可怜,庞煌如是想,这种自命清高的作风,真的也需要改一改了。

      但是又怕矫枉过正,只好暂缓到以后再说。

      079 春游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过了惊蛰就是春分季节,北平附近的春耕也纷纷开始了,春分并不仅仅代表着春耕就要开始,而且还标志着万物复苏,北方昼短夜长的天象结束,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观光出游等。

      庞煌最近一直挺忙,他终于尝到了自己所为民主的苦果。还是关于保安团的去留问题,在怀柔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和论调。

      有一部分人,坚持怀柔保安团的继续存在,北方的战火未熄,春天来了,也到了那些蒙古【创建和谐家园】打草谷的季节,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掠夺的机会。

      怀柔县城经过去年的毒蛇缠绕,今年哪能不害怕井绳的,这种呼声以怀柔县城的商贾为主,而三房六班内的分别是怀柔北部村镇的一些代表,也赞同这个决定。[]臣权79

      另外一部分人,则不赞同保安团继续存在,理由也很充分,经过去年的那场大胜,北平的一些百姓对于朝廷军队的信心自然是大增,而且怀柔保安团乃是乡勇,又不是世袭的军户,不能不务正业,还是要以恢复生产为主。

      这部分人,以一些读书人为主,认为怀柔保安团的身份很尴尬,夹在平民和军队之间,名不正言不顺,甚至有的人隐晦的提出,这只保安团背后有着知县大人私军的影子,作为地方行政官员,是坚决不能这么做的。

      剩下一小部分人,则保持中立,为了和气提出裁员的办法,保留部分编制用于治安,或者并入衙门的帮闲序列,而大部分人,还是以生产为重,但是也渐渐被争执最激烈的两派所分化,现在还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没有结论更好,庞煌心里想着,没有结论的话,那保安团就一直在哪里存在着。

      一直争论到春分时分,庞煌才好像有些不耐的,将他们纷纷赶到了各个村镇,去督导春耕的开展,并吩咐每人都要带着一个统计局的人员,回来他要各种详细的数据,但是却不说是想要什么数据,任由大家自由发挥。

      人都走了,怀柔县衙也恢复了清净,高昌去北平行省的衙门里去送文书,顺便将自己准备呈送给皇帝的密折带到指定的地点。

      为了保持在朱元璋心目中一直存在,庞煌坚持着每月至少一封密折奏报,不管是什么内容,先让朱元璋记得有这么一号人再说。

      反正也知道,朱元璋有个坏习惯,那就是事必躬亲,比如说暗卫的密折,他没有看之前,谁也不要想看,看了那就是要掉脑袋的。

      庞煌不明白的是,老朱哪里来的这么充沛的精力,全国上下据唐门说,大约近两千名暗卫啊,像是自己这样有密折专奏权力的,不会少于三百个。可能自己勤快点,每月一封密折,其他的就算是两月一封密折,也够朱元璋看的了。

      天天光密折都够费时间了,他还要上朝处理国事,还要做很多事情,哪里来的精力造了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女儿呢。

      这个皇帝不简单啊,不但手腕硬,精神硬朗,有些地方估计更是硬的不得了。

      联想起自己,穿越到大明马上就两年了,但是还是孜然一人,柳若秋和苏柔雪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不过按照庞煌的想法是等去了北平再办婚事,那样会热闹一些,到时候北平银行的总部也会落定,双喜临门的机会可不多。

      二月十四,按照六百多年后,应该是情人节,但是换算成大明历来说,谁知道是什么日子,不过这天的天气真的很不错!

      庞煌游兴大起,不由分说,就带着柳若秋、柳苏兄弟二人,还有苏柔雪,刘家的三兄弟龙、虎、安作为保镖兼车夫,他们一起到西面的燕山脚下踏青。

      县丞李锐犹豫了几次,想要对庞煌作为父母官和治下子民这么出去玩,是不合体制的,但是想到了他们两家的关系,还是长叹了一声,继续在县衙自己的文书工作,三房六班的人都走了,总要留一个管事的人在衙门里,用来应对万一的突发事件。

      早晨出发,巳时未过就到了燕山脚下一处偏僻的丛林中,淡淡的烟岚在一片葱绿中袅袅升腾。只听见数不清的奇禽异鸟竞相欢鸣,山泉泊泊流淌,顺着山间涌起一簇簇银花,飞溅出一颗颗玉珠。

      太阳此时已经快要悬挂到头顶,转过一个低矮的山崖,是一个漫坡,漫坡上长着一片嫩绿的青草,一条清溪穿坡而过。

      “大家就在这草坡上歇一会吧!”庞煌驻马征询着大家的意见,说道:“肚子也饿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

      当然没有人有意见,刘安连忙跳下马车,找个稍微平坦的地方,和苏柔雪一起将柳若秋搀了出来,并引导他下了马车,刘安遂放手,将马车赶往别处,以免碰撞着柳若秋了。[]臣权79

      庞煌、柳苏、刘龙和刘虎他们四人是骑马的,见到这种情况,也跳下马来,刘龙、刘虎过来,将其他两匹马接着,牵到有青草河水的地方,将马儿栓在那儿。

      庞煌在草坡上一块青石边蹲下去,两腿一伸,同时拍拍身边的草地:“若秋,过来歇歇吧。”

      苏柔雪抿嘴笑笑,将柳若秋扶了过去,找个妥善的地方安置好之后,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就走开了,作为唯一的女子,他要为大家的午饭做一些准备,而且,他知道先生肯定有话给柳若秋说。

      庞煌呼吸了一下山间的新鲜空气,看着旁边溪水清碧如镜,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水底的鹅卵石耀着闪烁的光斑,几条游鱼悠闲自在地逆水嬉戏,不断吐出珍珠似的水泡。

      刚想指给柳若秋看,却是想着柳若秋的情况,险些说漏了嘴,只好尴尬的干咳了两声,转头看着在马车边玩弄着几乎不离身的弹珠,而刘龙、刘虎在四周警戒,刘安和苏柔雪正从车上搬东西下来,准备开始做饭。

      笑了一声,刚准备说话,但是柳若秋开口道:“北平春天的味道一点也不好闻,都是荒山野岭的气息,我感到了一片的荒芜,山中似乎还有猛兽!”

      于是收回心情,不由好奇的问道:“那山西的春天呢,是什么味道?”

      摇摇头,说道:“快忘了,但是给我的感觉很好,至少有种家乡的味道!像是这时的季节,原野上都是浓浓的麦香,参杂着一些肥料的味道,给我的感觉很真实。”

      “但是在怀柔,只有一中荒凉的味道,可以这么说,人烟的气味很淡很淡。”

      庞煌默然,过了会说道:“会好起来的,怀柔会渐渐的富饶起来,而若秋你也不是没有回到家乡的机会,再过几年,我陪你回去一趟,让我也感受一下你说的麦香。”

      “亲人都没了,乡亲们也都在这里,还回去作甚,算了吧!”柳若秋叹了口气,似乎又不想谈论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对了,其实对于保安团的存留,你心中早有定论了,是吗?”

      “嗯!”庞煌顿了一下说道:“保安团不能留太久,去年是徐大将军设计引诱蒙古【创建和谐家园】,才造成北平地区的空虚,所谓的乡勇,估计当初也是造出一个假象而已,既然大胜了,听说徐大将军说,五年之内,【创建和谐家园】不要想越过长城,有了这句话,地方『性』质的武装,也都没有用了。”

      “在强行存留,反而是害了这些乡勇,朝廷万一让他们参军,加入正规序列之内,那他们就要转化为军户,世袭军户可是不好当,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愿意去的,到时反而是违抗朝廷的指令,罪名更大,不是我能担当起来的。”

      柳若秋手『摸』索着地面,不知道从哪里抠出一块石头,奋力的抛向水流响声发出的方向,却抛过了头,砸在了对面的一块岩石上,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不好意思的拍拍手,说道:“难道真的解散,那真的有些可惜了!”

      “解散倒是不至于,我有些想法,但是手头却是没有人!再等等吧!”

      “什么想法,能不能说来听听?我看能不能帮你!”

      “估计你是不行了,现在整个北平都知道你是我的人,传言你的产业大半都是我的,只是给我我一直不要,只是偷着拿而已,现在说你不是我的人,他们也不相信啊!如果再牵涉到这件事,该有人说我图谋不轨了。毕竟自古以来,私军是大忌!”

      “怕什么?给你你不要,反而落了一身的不是!咱们又问心无愧,就算是到皇上那里也不怕啊!”

      “我也没有说不要,清华义学不是那笔钱支撑下去的吗?这叫做基金,说了你也不懂!”庞煌打趣了柳若秋一下!继续说道:

      “说一句实话,我怕的就是咱们那个皇上!”庞煌认真的说:“还是那句话,现在给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再过几年,你就知道厉害了!”

      回味着历史书上朱元璋的种种暴虐,庞煌不由心悸了一下,自己这般忙乎,不知道有用没有,一定要在老朱发飙之前有一定的资本,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别看自己是暗卫,那杨宪、『毛』骧、蒋瓛,那个不是检校、暗卫的出身,不还是一个有一个的栽到皇帝手里,这个君权大如天的社会,好像是什么都不堪皇帝的一句话威力大,怎么才能从这里面撕开一个裂缝呢?[]臣权79

      080 偶遇女真

      “听你这么说,做官这么辛苦,做的这么担惊受怕。还不如做一个富家翁,那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做县丞呢?”

      听了庞煌含糊不清的唠叨,柳若秋笑道:“也没有人强迫你,记得刘大人走之前征求你的意见,你也没有表示反对!”

      庞煌无奈的说道:“限制太多,那时我想到做了官吏之后,办很多事情都会方便些,现在看来,受到的制肘更多,真的有些后悔了。”

      “凡事有得必有失,这是老天的旨意!”柳若秋淡淡的回答道:“比如老天不让我任何东西,但却给了我无比灵敏的耳朵!比如说,我现在就能听见官道上有马队经过,但是你却不一定能够看见。”

      由于刚刚开春化冻,土地比较松软,且带着一种黏黏的感觉,再加上他们一行骑马乘车,自然有些不方便,所以他们出来春游现在歇息的地点,距离官道不远,大约也就四百步左右的样子,不过丘陵叠嶂,他们还真的看不见官道上有什么。[]臣权80

      庞煌笑道:“你不光耳朵灵敏,鼻子也很厉害,火『药』那么多种配方,你闻闻就知道是那种配方,谁还能比的上你?你现在闻一下,咱们的午饭做好没有,吃了之后,我在领你去感受一下森林的气息。”

      本来是说笑,但是柳若秋却当真似的皱着眉头深吸了一口气,突然说道:“不对,马队硬该不是咱们这边的,是胡人的马队。”

      真的假的,庞煌有些不相信,这可距离四百多步那么远,相当于他所知的七八百米那么远了,都可以闻到,但还是向刘龙打了个招呼,让他去高处看看。

      由于去年的不愉快,朝廷早就断绝了和蒙古人的互市,而断绝互市,并不是怕和蒙古人再起冲突。而是最原始的一种经济制裁而已。

      蒙古人身处内陆草原或者沙漠,常年食用肉类,大明的盐和茶叶成了他们的必需品,常年不吃盐的后果大家都知道,而茶叶又可以用来中和油腻,是蒙古人不可缺少的。

      而且,自从大明将蒙古人赶往关外,之前一直在华夏作威作福的蒙古人,享受惯了南方的丝绸、瓷器,还有金银珠宝饰品之类的,现在到了关外什么都没有,怎么能让那些蒙古的贵族忍受的了。

      所以互市成为满足蒙古人必需品和奢饰品的唯一途径,当然也有走私的,也有从高丽那边互市的,但蒙古各个部落的人口还是蛮多,单单靠走私或者高丽互市,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断绝互市,就成了制裁胡人的一种手段,最早可以追朔到汉朝时期,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这断绝互市的关口,在怀柔界面上有蒙古人的马队出现,那就需要查探一下了,庞煌让刘龙去看看什么情况,但是心里也没有当成一回事。

      此时,已经从马车的位置,传来了一阵阵的香味,苏柔雪做饭的同时,刘安已经将另外一辆马车上装着的桌椅板凳拿了下来,在一处平坦的地方架设好,并铺上了白『色』的桌布,这种布置,在荒郊野岭的别有一番风味。

      没有等刘龙的回话,庞煌亲自搀着柳若秋去那里坐着,山里的湿气还是比较大,在石头上坐的久了对身体可不是太好,偏偏庞煌和柳若秋又都未练过什么武术健身,却是不敢长久的坐在那里。

      等待饭菜的过程自然只能说一些闲话,好在刘安随车带了一些干果,而且茶水也烧好了,端了上来,可以稍微解闷。

      但是没有过多久,刘龙就骑马赶了回来,不但他自己回来,身后却还带了三个人,正确的说,是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

      好熟悉的装束,但绝对不是蒙古人!

      庞煌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这么样的感觉,两个大人很是壮硕魁梧,由于从关外来,那里的天气较冷,所以头上都带着毡帽,穿着的竟然像是兽皮缝制的长袍,花花斑斑分不清是那种野兽的皮『毛』。

      让庞煌感到熟悉的是那个小孩,大约五六岁的模样,本来应该是充满稚气的脸,却是有着很深的线条出现,不是皱纹或者伤痕,好像是自然形成的线条,显得一张脸有些英气勃发,可能是小孩不畏冷,头顶上的毡帽被他拿在手里,『露』出像是野猪尾巴的一条小辫。

      就是这条野猪尾巴似的小辫子,让庞煌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看看刘龙,眼光中带着疑问。刘龙马上躬身回答道:

      “大......公子,这些人是辽东女真部落的野人,今年要开春市了,他们来看看情况!路过怀柔,听高丽人说怀柔好,就想去看看,但是不知道怎么走,所以前来问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6: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