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臣权》-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庞煌的脸『色』冷了下来,问道:“那依大人之见呢?”

      “不如这样,人人指责也不是办法,庞大人,本官有个想法......。”贾道『摸』着花白的胡须悠然说道:“庞大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办学方面,本官当初也有些心得,有两种做法,第一是将义学并入县学,并按照朝廷的既定程序教书,那么以后庞大人就可专心政务了。”

      “不知老大人所说的第二条呢?”庞煌心道,连想也不用想,清华义学不但是他的根基,而且是他带着六百四十年后的一个梦想而建设的,怎么可能并入到县学之内。

      “第二,要不就驱除了那些旁门左道的教谕,让学生安心孔孟之道,这样以来本官再稍加安抚,那些学生的义愤自然就可平息稍许,那么大家都可以交差了,庞大人说可是这样!”

      “群情激奋吗?”庞煌高深莫测的看了上座的贾大人一眼。

      贾道一愣,好像不知道庞煌说的是什么意思?

      庞煌欠欠身子,继续保持着谦逊的语气,说道:“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答应!”

      “庞大人请说!”

      “下官昨日方才回到怀柔,还未来得及去清华义学看看,今天下午我召集了全校的师生,包括县学的教谕、礼班的书吏,不知下午老大人可有时间驾临义学,也好帮下官压压阵脚,还望老大人答应!!”

      贾道能不答应?他本来就是为处理清华义学的事情而来,现在主角回来,他肯定要看看什么情况,但贾道怎么看,都从庞煌眼里看出一种不祥的味道来。

      正月十六下午,申时!

      无风、烈日,但是冬末的峭寒依然。旁边喷泉由于天冷已经停止,池内未化的厚厚寒冰衬托着周围霜雪一片,显得义学内一片萧杀。

      怀柔清华义学内,一片肃穆,从巳时末开始起,全校的师生都已经被【创建和谐家园】起来,就在清华义学内最大的广场之上。

      巳时末到申时中,大约两个多时辰过去了,在庞煌生活的那个世界,也相当于五六个小时,中午没有吃饭,大家都在那里等着。

      贾道在前,庞煌在后,先后下了自己的官轿,庞煌早有准备,而贾道则是一脸的诧异,目光不断的穿梭着,在人群中寻找着熟悉的人影,似乎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广场高台上站定,庞煌扫视着下面排列整齐的老师和学生。

      县衙礼班书吏方庆默默的走了过来,递给庞煌一本花名册,轻声说道:“人都到齐了,计学生五百八十三人,教谕三人,先生五人,学究十五人。”

      接过名册,庞煌点点头,稳住心神,清清嗓音,这时候可是没有扩音设备,全靠嗓门大,最初庞煌就吃过这种苦头,一场大会下来,回去哑了两天。

      向北平知府点头表示歉意,然后就回转过身子,大声说道:“我回来了!”

      这四个字含义颇深,庞煌说的是“我”而不是“本官”或者“本县”,就是代表着,他依然是清华义学的校长,肯定着自己的权威,而“回来了”这三个字,明白人一听,就是大家不要闹了的意思,而且最近在怀柔风生水起的北平知府大人在身侧,并未发出任何声音,这不由使很多人会联想起来很多。

      “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人,请站到右侧贾大人那个方位去!”[]臣权74

      贾道一惊,不知道庞煌要做什么,但是庞煌却是毫不犹豫的念了起来:

      “林伟、戴加盼、王怀志、尹彩元、高研、顾星、邵恒、张付志、曹巍、胡凯、戴栋宇、李硕、刘星源、张坤、焦敏、徐刚、刁启坤、曹晖、缪聪、朱大伟、孙方伟、赵学文、孙玉利、聂海波、陈铖、葛琳、倪李、严真强、张成玉、许豹、杨洲、刘刚洋、邹继、曹烨、颜金涛、尹璐、顾闽、史晓文、袁鑫、谢振国、刘青、吴艺、刘坤、梁会梨、马玉林、单黎明、仇砚、冯文、陈波、胡煜、李波、王连、张利国、秦海松、宋宜光、何召侠.......。”

      被喊到的人,无一不脸『色』阴沉,但还是在旁边同学的注视下,无奈的,慢慢的走到了高台的右侧,静静的在哪里站着。

      合上名册,庞煌静了一会,突然面向他们说道:“既然你们的看法与清华义学的教学宗旨不符,那么从今天开始起,你们就不再是清华义学的学生!本官会给你们一封举荐信,并会开出路引,你们可自行往各地求学!!但是.......。”

      庞煌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但是,我限定你们三天之内,必须离开怀柔,否则本官就以不尊师长、聚众哗闹的罪名,追究你们的责任。”

      075 皇帝的心思

      十三天后的南京紫禁城内御书房!

      『毛』骧远远的瞧着皇帝站在书架后的内墙旁边,观望着重重叠叠的字条,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更不要说凑上去看看了。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朱元璋才从里面走到书案前坐下,沉思了一会,随意道:“什么事情,你说吧!”

      “禀报皇上!”『毛』骧知道该自己说话了,连忙跪伏在地上,双手呈上一封密折,经过邓顺的手,递给了皇帝。

      然后继续禀报道:“仪銮司第三房第八百六十三号百户,在北平有密折呈上!”[]臣权75

      第三房八百六十三号,正是庞煌在暗卫中的代号,一般情况下在来往的书信、密折、奏报中,是不能署名的,只是用代号代替。

      朱元璋接过密折,却没有打开,放在手边直接问道:“北平那边最近是什么情况?”

      『毛』骧不敢迟疑,连忙回道:“八六三号百户回北平之后,先见淮安侯,亮出了御赐的金牌,淮安侯知道是陛下之物,遂作出妥协,将刘福通的三名义子交给他,第二天回怀柔过元宵节,并未拜见住在怀柔县的北平知府,正月十六,上午参见北平知府贾道,下午则和贾道一起到了怀柔县的一个叫做清华义学的地方,二话没说,当场开除了举证他的五十六个学生,并限期三天让这些学生离开怀柔县,自谋生路。”

      “这个年轻人很有魄力嘛!”朱元璋听着这些,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感兴趣的说道:“详细情况说来听听!”

      回到正月十六,当庞煌宣布一口气开除五十六名学生之后,学生们倒是没什么,但是知府贾道却是有些不高兴!

      而且庞煌让这些被开除的学生站在他身体的一侧,似乎隐约有所寓意,心里不由有些发虚,这些学生除了个别几个之外,大部分是最后跟风慕名,或者是有自己暗示后自己跑过来的,现在一下子全部都开除掉,这个庞煌连自己这个知府的面子一点都不给吗?

      当下站出来,悄声说道:“庞大人,这样做恐怕会有所不妥吧!”

      “有何不妥?”庞煌装作莫名其妙的问道。

      “这些学生,毕竟是朝廷未来的栋梁,庞大人此举,不是等于说是断绝了学生们的仕途,俗话说,做人需留三分余地......。”

      庞煌岂不知这样做,等于断绝了这些学生们的仕途,虽然他承诺写出举荐信推荐这些人去别的地方求学,并开出路引放他们一条生路,但是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伦常之道。

      这样表示自己的愤怒,就等于直接指责这些学生忘恩负义,没有伦常,试问一下,谁还敢收这些学生入门下。

      但是庞煌有自己的想法,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怎么会放过,于是道:“下官以为,这样做最好,大人想想这些学生,连累大人在怀柔这么多天,耽搁了整个北平多少政事,要是抡起这个,他们这些小小的责罚,是远远不够补偿万一的。”

      长吁了一口气道:“真正重要的,是耽误大人的公事,那是下官万万不敢的,前些时日,下官不在,倒还说的过去,但是现在下官回来了,只好僭越做主,以雷霆手段了却这段事情!”

      “但是大人这样,就不怕面对万千读书人的责问吗?”

      “读书人也是人,首先下官先要想到朝廷,想到大明的利益,然后才会考虑怎么面对天下读书人的事情,毕竟现在要以稳定为主,大人您说是吗?”

      “你,庞大人有些无礼了!”贾道活这么大的岁数,除了少数的那些人,还真的没有下属在他面前这么放肆。

      再怎么着,我是北平知府,你最大也是新上任的同知而已,就算你得宠,那名誉上也是我的下属,但是除了口称“下官”之外,贾道怎么看,也没有看出来庞煌把自己看成上司。心里的那个郁闷劲,可是不得了。

      谁知庞煌没有等他开口,又悠然的说了一句,道:“还有一件事情,大人不要忘了,这怀柔义学,本来就是下官办的,要开除谁,要留下谁,估计下官说了还是算的。”

      听到这句话,北平知府贾道大人才目瞪口呆,不是所谓的“少字”,而是真的没字可说了,估计这个问题,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留意。[]臣权75

      清华义学当然比不上所谓的清华大学,学生也只有区区不到六百人,但是放在此时的大明,此时的北平,那可是能数得上的学校了。

      当然,南方肯定会有大的书院,但是在北平,能超过五百名学生的书院,却只有清华义学一处而已。

      所以从开始,大家都没有对清华义学的背景太过在意,总在心理想着把它归入县学之列,所以纷纷『插』手,而贾道查的也是若有其事的。

      但是被庞煌这么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原来所谓的清华义学,不过是庞大人兴办的一处学校,并且里面的学费还是全免『性』质的,食宿虽然自理,但是在学校内就餐,还是比较便宜,而且学校设的还有奖学金,放在几百年后,就是一所希望小学,一所公益『性』质的学校而已。

      从这一点看,这些学生一点也不亏,等于说吃着庞煌的,喝着庞煌的,住的也是庞煌的,学习的机会,也是庞煌给的,到了最后,反而要举证庞煌。

      这个道理,放在那里也说不通!

      贾道不由心悸了一下,再望向那些被开除学生的眼神,已经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之『色』。作为老油条的他知道,这些学生真的是完了!

      就算有一万个意外,这些人中间有能做官的,但也必将遭人不齿,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更何况,没有了求学之路,想要当官,真的是难上加难啊!

      心里叹息着,后悔着自己的大意,却没有想到,他查清华义学之初,这学校的背景、『性』质就已经被有心人刻意的忽略着,没有人提醒,你就算是一方知府,也不可能先知先觉的。

      无话可说,贾道在怀柔过了一夜,吃了一顿食而无味庞煌给他的欢送宴,第二天就灰溜溜的回到了北平,找人解疑去了。

      三天之内,五十六名学生,被保安团的人看着离开怀柔县,分别奔向各自想去的地方,其中还有人想要去找贾道,结果被贾道拒之门外,也不知道是明白了什么!

      朱元璋很有耐心的听『毛』骧讲完事情的经过,这件事情经过至少两次的转述,再加上『毛』骧刻意的加工,就犹如说书一般,邓顺公公在后面听的是津津有味。

      朱元璋倒是一直闭着眼睛,看不清喜怒,所以在场的两人也不敢发表任何意见,特别是邓顺,他可是亲眼看见有几个多嘴的太监,被皇帝下令拖出去活活的杖死,而他能呆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怎么可能犯如此错误。

      『毛』骧亦然,在吴王时代就曾是检校的他,虽然洪武二年废除了检校的职司,但是一直作为朱元璋密探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主子的喜好,所以刚才描述庞煌举止时,已经尽量维护了,但就不知道朱元璋此时的心情。

      半晌,朱元璋“呵呵”笑了两声,『毛』骧终于放下心来,想着总算对得起唐门孝敬自己的那几件古董,没有让皇上发怒。

      笑过之后,朱元璋还是没有打开密折,问『毛』骧道:“你说这个庞煌想做些什么?”

      『毛』骧赶紧回道:“臣不敢贸然揣测!不过八六三百户如此做法,恐怕会引起北平官场的振动,北平知府毕竟是其上司,这样做,有违官场的规则。”

      他甚至在皇上身边做事的规则,庞煌的名字,皇上可以称呼,但是他却是万万不敢破坏了规矩,这虽然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但谁让他面对的是皇上呢,而自己面对属下,也不正是一样?

      但是朱元璋的称呼,却是让邓顺记住了这个名字。

      朱元璋听了『毛』骧如此说来,不由骂了一声,然后说道:“你把朕给你的金牌私自给了那个庞煌,朕还没有找你算账,你却把责任都推走,试问一下,谁见了朕的金牌,腰杆不要硬上几分,要是那庞煌拿着金牌,做事还要畏畏缩缩,朕反而觉得此人不堪大用了。”

      “回皇上,金牌臣是交给唐门的,本来陛下就想给唐门,不过是借臣转一下手而已。”『毛』骧当然知道该怎么说,唐门本来是皇帝亲兵,当初在鄱阳湖水战中,接着自己魁梧的身材,替当今的皇帝挡了几箭,时候论功行赏的时候,却不愿意出来弱了皇帝的声势,就此遮掩下来,只有少数的人知道。

      所以朱元璋对于这个粗犷的唐门还是很有好感,只要提及唐门,这金牌的事情,肯定就算过去了。果其不然,朱元璋听到唐门的名字,脸『色』柔和了很多。[]臣权75

      『摸』着手中的密折,说道:“此中要是那开除学生的名单,庞煌或许可堪一用,若是不是,那就看在唐门当年救过朕的份上,收回那两个牌子,让他在怀柔呆着吧!也算是朕还了唐门这个情分。”

      要是唐门听到了,肯定心中不服,为什么别人的错误,要用我的人情来偿还呢?

      但皇帝就是皇帝,说的永远都是正确的,就比如这件事,庞煌的率先而动,已经惹起了朱元璋的疑心,想来也是,在回北平之前,谁也不会想到有皇上御赐的金牌出现,但是庞煌拿着金牌,就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让谁不疑心呢?

      更何况,庞煌放逐学生的那些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住一个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喜欢聪明人,但更喜欢忠心的聪明人,见也没有见一面,怎么肯定庞煌的忠心呢?

      皇帝将手中的密折打开,这是庞煌身为暗卫以来的第一份直达皇帝的密折,但会不会是最后一封,要皇帝看过才知道。

      此时正在怀柔整肃吏治的庞煌,却不知道自己在大明的命运,基本全部取决于他送出去的密折上。

      076 整肃怀柔(上)

      洪武七年二月初;惊蛰时分。

      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大概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儿。

      依旧是晴天,唯一不同的是,从南方吹来的阵阵风中,竟然带着一丝丝的暖意!

      怀柔县衙大堂上,庞煌面沉如水,高坐于明镜高悬之下,旁边是柳苏垂手而立,除了庞煌,竟似谁也不放在他眼中。

      当然,大堂下面不是跪着的沉冤待雪告状之人,这种戏码,自从庞煌做县丞开始起,压根就没有遇见过。[]臣权76

      倒不是整个怀柔县的治安多么优良,而是现在的大明百姓的法律意识真的有些淡薄,有些小的【创建和谐家园】,一般都由街里坊间自行调解,而乡下的,则有里长乡绅、族长村长解决,只要不是惊天的冤情,一般谁愿意跪在县衙的大堂之上呢?

      庞煌早就惊诧于那么多古装剧的戏码从何而来,为了区区一个窃贼、流氓都要闹到县衙之上,由青天大老爷判断是否对错,真的是有些开玩笑了。

      大堂下不是跪着告状之人,那自然是庞煌暂时将县衙大堂做成了临时的会议场所,第一是借助自己头顶“明镜高悬”牌匾的威压,第二,那是整个怀柔县衙真的没有太大的会议场所。

      没有了告状之人,自然也没有了衙役拿着杀威棒在哪里虎视眈眈,只有静悄悄的并排放着椅子,分成两个部分,左侧的十五把椅子,自然是三班六房的所属人员,而右侧的二十把椅子,则是邀请的在怀柔县有排名的乡绅大户,柳若秋当然坐在其中。

      而县丞和典史在分别坐在稍微低于庞煌公案左侧的位置,一人一桌一椅,典史高昌正襟危坐,而县丞拿着包涵墨汁的『毛』笔,准备记下今天会议的内容。

      县丞姓李,名锐,乃是原县学的教谕,自从庞煌升任知县后,由大家推举出来的。也是一个方正耿直之人,要不然庞煌也不会选他出来,作为中和各方矛盾的用途。

      人到齐了近一刻钟的时间,但是庞煌依然在品着杯中的茶水出神,仿佛在考虑从何说起一样,但是坐在下面的人,有大半的心里却是惴惴不安。

      自从正月十六,北平知府被庞煌驳了面子,正月十七气急败坏的走了之后。庞煌就一直没有召集过大家,除了柳若秋,任何人甚至连私下的见面都没有过。

      知县大人一直忙于兵器制造局的恢复生产,忙于修葺炼钢炉,忙于处理各方面的文书等等,但是就是不私下见任何人,就连李锐和高昌,也是公事上的例行见面,绝口不提以往的事情。

      庞煌的沉默,却是急煞了一些人,特别是当初知县大人不在,私下去见过知府大人的那些人,其中包括了三房六班的大部分,涵盖了在座的所有怀柔大户。

      他们想要解释,但是庞煌却偏偏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几乎跑断了腿,就连一直闭门不出的柳若秋家的门槛都被踏低了几分,就是得不到任何的解释机会。

      昨日知县大人突然相邀,终于算是遂了众人的愿望,但是到了这个关口,沉默的知县大人,又让他们心里不安起来。

      喝了一口茶,庞煌将杯子重重的放在公案之上,响声虽然不大,但是却震得在场之人都醒过神来。

      “本官很不高兴,真的很不高兴!”

      要是被别人知道,知县在堂上思虑了半天,只是为了衡量用那句话做开场白,那可真的要把很多人气死。

      庞煌虽然曾经有过双学士学位,但是也遮掩不住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失业**丝的真实面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