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臣权》-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刘伯温则又凝视了棋局好久,才抓了一把自己的白棋撒在上面,表示结束。庞煌连忙上去,问侯道:“下官怀柔知县庞煌,参见诚意伯!!”

      “还不错!”[]臣权62

      刘基转头看了庞煌一眼,随即就对刘琏说道:“你带着两个娃娃去外面走走,我有些话要和庞大人说。”

      刘琏没有出声,而庞煌也依言,稍微客气了一下,就坐在刚才刘琏的那个位置上。

      两人相对而坐,看着庞煌还拿在手里的『药』包,刘伯温不由一笑,说道:“庞大人可以放下了,拿在手里不累嘛!”

      庞煌这才感到自己的局促,见到名人的感觉真的不是太好,尤其是隔世的名人,压力有点大,手足无措的将『药』包放在棋盘一侧。

      梳理了下思路,才觉得无话可说,自己昨天想了一夜的东西,发觉一句也说不出来,真的有些丢人,踌躇了才言道:“听说诚意伯抱恙,皇上听说十分担心,特地吩咐太医院准备,下官正好许久没有见到刘兄,也想念苏德,所以特地【创建和谐家园】前来送『药』。”

      “你送来就好!!”刘伯温意味深长的说道。

      “之前琏儿说,你在北平做的不错,就是商贾之气重了点,看你为官以来,卸尽与你有牵连的商贾之事,只存留清华义学,果毅之心非常人有之,我与琏儿说起,他还是很佩服你的。”

      “诚意伯缪赞了,下官实不敢当。”

      庞煌满头大汗,没有想到自己那点动作一点都没有落下,全部都在刘伯温眼里了。难道是苏德说的,但苏德离开怀柔之前,他还只是县丞而已,距离县令还是遥遥无期,虽然写信偶尔提及,但是却没有说详细,相信刘伯温所知,来源另有渠道。

      “这里不是诚意伯府,只是一个寓所,而我这个诚意伯已经告老还乡,虽然爵位犹存,但此次不过来京师领罪罢了!所以诚意伯这三个字,就不要说了,若是你同意,随琏儿呼我一声伯父,不想的话,喊一声老夫子也可。”

      “刘先生,那学生就却之不恭了!先生直呼我庞煌即可!”庞煌犹豫了一下,还是保持点距离比较好,所以以先生称之。

      “你没有字吗?”

      庞煌摇摇头,说道:“男子二十冠而字,学生弱冠之时,正是在海上漂泊,一路艰险,几经磨难,所以一直未有机会,但如今孜然一人,却是没有了这份福分。”

      “哦,提及了贤侄的伤心之事,那是老夫的不对了。不若这样,贤侄不知可否告诉老夫你的生辰八字,由老夫为你卜一卦,由卦象取字,算是老夫给贤侄的补偿,相信老夫是有这个资格的。”

      庞煌心道,岂止有这个资格,简直太有这个资格了。

      如果自己真的拒绝,又被人知道自己拒绝了刘仙师为自己卜卦取字,那可是要有人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不识抬举的。

      刘伯温可是号称半仙的仙师,由他取字,倒是可以给自己树立一定的威望,但是.......。

      庞煌想了半天,才犹豫道:“不瞒先生,学生现在还没有算清楚,不知海外与咱们大明的历法如何换算,过,学生是四月十五的生辰,至于是哪一年,真的是算不清楚,而且今天是二十一,还是二十二,用两种历法,是不同的结果,真的是让人头痛。”

      真正让庞煌头疼的,不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多少岁,而是不敢说。

      原来他想好了说辞,说自己是蒙元至正十二年,或者是蒙元至正十三年的人,月份依旧按照自己前世的生辰,那么也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面对的是谁啊!是号称半仙的刘伯温,庞煌不是怕他算卦很准,而是害怕他说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话来,根据仪銮司暗卫的资料,这个刘大嘴可是不止一次的得罪人,无心连累的也不止一个人,要不然也不会落得个如此田地。

      所以庞煌干脆来个一推三五六,让你自己去算去,算了之后好了默认,不好自己就说记不清楚了。[]臣权62

      不过他这点小心思怎么能瞒得住刘伯温,看他心里抵触,而且自己该问的话也问的差不多了,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回头算过之后,会告知庞煌,让他自己挑选,随即就把话题带过去,闲聊起其他的了。

      两个人,一个送『药』的送的是『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看到『药』包就浑身的不自在,生怕真的像是传说中那样,自己可就变成了千古罪人,所以有些魂不守舍。

      而另一个是胸有成竹,比庞煌还要知道这次的见面意味着什么,但是偏偏受命不能说的太清楚,只有寒暄了事。

      过了一会,刘琏领着两个少年回来,果其不然,柳苏的手里又多了几串糖葫芦,只有称谢,几个人在一起用了午膳,庞煌向刘琏说了一声,言道自己年后可能才能回北平,只有在南京过年,想让苏德和自己一起住几天。

      刘琏那有不答应的道理,两人相约年前再行选定时间地点见面,而后庞煌就领着柳苏告辞回玄武湖了。

      庞煌走后,刘琏问刘伯温道:“父亲,您觉得怎么样?”

      “沉稳有余,就是太谨慎了点!”刘伯温思虑了一下,继续说道:“但还显稚嫩了点,需要在地方上多加磨砺几年。你就这样回复陛下吧。”

      “那您呢?”刘琏担心的问道。

      “陛下的意思,应该是让我留下,扶汪广洋一把,陛下担心汪广洋斗不过胡惟庸啊。”刘伯温长叹一声,道:“汪广洋一回来,胡惟庸肯定心里不高兴,陛下把胡惟庸扶起来的太快,有些宠坏的模样。”

      “既然是这样,那父亲还留下来做什么呢?”刘琏急道:“不如回青田,儿子陪你一起!”

      “你?”

      刘伯温好像记起来什么,说道:“为父别想走,你也别想走,咱爷俩就在南京城吧,对了,关于那个苏德,过了年之后,就按照那个庞煌的意思,送到东宫给太子伴读吧!,你向太子举荐一下,毕竟你们关系好,说话也方便些。”

      “是,父亲”

      刘琏本来也就这么想,既然父亲这么吩咐,当然回答的非常痛快。

      ==============================================

      亲们,大家原谅啊,其实这几章对话偏多一些,大家一定看着有些郁闷,但是害虫写的更郁闷,因为写对话要注意的太多了,语言风格,人物身份和口吻等等,害虫每天都揪头发,不过从明天起应该少得多了,这几章看着很『乱』,含义颇多,却不能没有,请大家支持害虫,谢谢大家了。

      063 京城这个年

      【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害虫码字的动力!!】=================================================

      其实腊月二十三那次献俘军演之后,就代表者洪武六年即将过去。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就没有太多的人理会他们这群从北平来的人了。除了由礼部匆匆送来的微薄犒赏和每人一张大明宝钞之外,就再也没有人愿意接近这城外湖中的小岛。

      庞煌从北平来时,原本等腊月二十三的献俘军演之后就回北平过年,但来时的艰难直接吓住了他,让他醒悟到,现在他已经不是生活在有飞机、有火车的时代,由南京去北平,水路加上陆路,至少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等回到北平,估计年都过完了。[]臣权63

      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安抚了怀柔乡勇的思想情绪,除了朝廷派发的宝钞之外,庞煌有额外补助了一些银两和宝钞,用于这些乡勇见识南京城的繁华。

      好在招募乡勇之初,庞煌以山西【创建和谐家园】为主要成员,大家已经离乡背井过一次,所以对于这次暂时的离别,也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反而自觉的排班换岗,轮流着去看看秦淮河两岸、去鸡鸣寺为家人烧一柱求平安的佛香。

      而庞煌也在准备着,怎么过这个最无聊的春节。

      临近年关这几天,别说蓝玉,就连唐门也不见了影踪,听说是会定远寻亲友过年去了,到初八回来,初九从庞煌他们出发。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庞煌和柳苏两人,将苏德从刘伯温府上接了出来,顺便置办一些年货,送给刘府一些,作为晚辈的孝敬,刘伯温一日未归,刘琏却也不知父亲去了哪里,只能判断可能去寻访旧日的同僚。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是南京城没有的北方风俗,玄武湖老洲之上,生出一片热气腾腾气氛,庞煌兴致勃勃的和乡勇们一起准备着过年的东西,才感叹到,原来春节上下几千年来的风俗一般如此,竟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对于这点,庞煌倒是没有听说,家置酒宴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一百人的乡勇加上庞煌、柳苏两人,凑出了十桌酒席,虽然简单,却也过的热闹,来往拜访就免了,既然没有人来拜访他们,他们出去还要觅人引路,与其这么麻烦,还不如大家一起热闹一下。

      由庞煌带头点燃了天香,众人虔诚的举行跪拜之礼,乞求明年的风调雨顺,乞求明年的家国平安。

      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除夕,正在庞煌指挥着乡勇打扫地方的同时,为各个门窗贴上门神、对联和门钱,这是在六百四十年后的他小时候及其喜欢做的事情。

      庞煌现在依旧清楚的记得,他六七岁时,就知道满脸幸福的端着浆糊,看着爸爸上窜下跳的张罗这些,一会儿功夫,自己就会把浆糊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接受妈妈亲昵的嗔怪。

      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以能帮忙过年为最光荣的事情,而那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可以帮助爸爸贴门神,而且第二天,还会有压岁钱。

      但是这一切,随着十二岁那年的一场车祸,就什么都没有了。

      然后,一群自己都没有见过的亲人都跑了出来,不是来安慰和心疼庞煌,而是去向那个肇事的司机去索赔,也就是从十二岁那年,庞煌就看透了人间的冷暖。

      索赔的金额不算多,结果拿回来了四十多万的赔偿,足够让那个肇事的出租车司机倾家『荡』产了,但是这么多钱,却也没有给庞煌留下多少。

      庞煌清楚的记得,大家像是论功行赏一般,将自己的车马费、请客吃饭的钱、住宾馆打官司的钱等等等等,都扣下来,只剩下不到八万块钱,交给了庞煌的爷爷,还带着一种施恩的表情。

      庞煌的父亲是独生子,爷爷和『奶』『奶』苍凉无助的神情至今还留在庞煌脑海中,所以他拼命的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在大学的四年期间,爷爷『奶』『奶』又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庞煌眼里,他已经没有了亲人,也深痛欲绝那个金钱和物欲横行的时代,人们没有信仰,他们所信仰的只有金钱,别的什么都不顾......。

      “庞大人!”[]臣权63

      一个熟悉的声音将庞煌从不好的回忆中惊醒,连忙回过头来。

      “刘大叔!!!”

      庞煌不由惊讶的喊道,此时的柳苏也是一脸恬静,被刘大叔握住小手,很乖巧的跟着身后。

      “您怎么来了!!”

      感觉到脸颊边湿湿的,知道自己刚才哭了,连忙挥手拭去,有些尴尬的问道,他想问的更加深入一点,但是看到了刘大叔身后不远处有两个身穿锦袍的人,遂止住了好奇之心。

      “皇上怜惜我大难不死,又想起了往日情分,所以留我在宫中多住了几天,今天宫中大宴,我却是不方便参加,所以【创建和谐家园】来看望一下大家。”

      刘福通说的很轻巧,好像和真的一样,其实住在樱洲,和老洲隔水相望,不知道多少清晨他都在某个角落,注视着这个方向,不是不相见,而是不能相见,朱元璋虽然答应送自己见一下古人,但是没有明旨,谁敢擅自做主。

      不过不知道皇帝在忙什么,旨意今天才迟迟到来,而且在初三就要离开了。

      庞煌那有不知道其中奥秘的道理,早就猜出刘福通不方便说,遂也不多问,看着有二十余日没有见过的刘福通,可能是长期幽居的原因,竟然显得有些发福,黑『色』的脸膛也有些苍白,不过全身上下干干净净,连胡须都修剪的很好,显然是没有受罪,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寒暄了几句,既不能表示的太过于亲热,又不能表现的过于生疏,尺度真的不好把握,而且有两个活动的门神在后面寸步不离的跟着,让庞煌有些难受。

      不过刘福通却是很老道,当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将事情的经过,半真半假的对庞煌说了一通,至于那句是真,那句是假,就要庞煌回去之后慢慢的参详了。

      刘福通言道,皇上仁德,怜惜他大难不死,又念及旧情,准备择日昭告天下,封自己为安乐侯,仍为太保,教授太子武道。

      可能短时间内回不到怀柔了,让庞煌好好的为朝廷效力,对皇上要忠心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题。

      明知道这是官场上的套话,但是没有办法,庞煌只有左耳朵进,右耳多出,基本上没有听进去几句。

      就这样一片祥和中,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在庞煌的授意之下,那些乡勇们壮着胆子,想请跟在刘福通身后的那两个门神喝酒,企图灌醉了他们,自己就能从刘福通哪里知道更准确些的信息,但是那两门神却是油盐不进,谁也不理会,很尽责的完成了皇上交予自己的任务,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能见到刘福通如此,庞煌也十分放心,在他所知的历史中,大明建国之前就没有了这个人的存在,而大明中期,有很多人打着刘福通后代的旗号,以白莲教的名誉造反,虽然都没有成功,但也给大明上下带来了一定的动『荡』。

      随着自己的到来,看来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首先后装枪已经出现在大明时代,由于钢材质量的改善,由庞煌引导着,高密度的弹簧已经出现在怀柔,随着弹簧的出现,后装枪不在有任何难题,而且可以大量的生产。

      不再像是初期怀柔的打火火枪那样,存在不能大量生产和容易出现哑弹的现象,这标志着火器走向了另一个新的时代,最少要比西方还要早个两百年吧。

      然后自己改造的手榴弹和土制火炮,在徐达使用的过程中,无意中重伤了王保保,使北元失去了最大的军事和精神支柱,现在听说王保保已经在弥留之际,眼看就不行了,要比庞煌所知的历史早死了几年。

      而且纳哈出这次损失惨重,正所谓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图谋怀柔的火器制造,却损兵折将的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连儿子也被俘虏了,听细作的情报说,纳哈出有两个出『色』的儿子,坝基和查罕,坝基虽然是长子,但却不是嫡子,所以纳哈出想让坝基做继承人,在金山部有一定的阻力。

      老二查罕也不服气,趁着这次老大被俘,查罕终于有了动作,开始背着父亲吞并坝基的部落,把纳哈出气的不轻,估计暂时也没有精力南下『骚』扰边关了。[]臣权63

      再加上朱元璋现在对待刘福通的这个态度,虽然不知道结果,但是可以推测出大明的历史已经改变了走向。

      所以,庞煌虽然心有疑问,还是比较开心的,毕竟是自己的到来,使大明改变了走向,至于走向何方,谁知道,反正庞煌不知道。

      走一步,算一步吧!

      就这样想着,庞煌在一阵酒意的眩晕中度过了洪武六年。

      064 又一次偶遇

      洪武七年的开始,也是在庞煌一阵酒意的眩晕中迎来。

      区别在于,昨夜是带着放任的豪爽,而今天凌晨,却是带着宿醉的头疼。

      新年第一天就是这个状态,可不是个好兆头。

      庞煌这样想着,于是翻身起床,旁边床上睡着的柳苏和苏德,估计是昨夜唠叨的太晚,现在还没有醒来,心里也就奇怪,一个是话唠,一个是哑巴,两个人怎么一个说不完,另一个怎么又听不够呢!

      没有人侍候,那只有自己来,好在缸内有准备好的冷水,洗了把脸,庞煌就走出门呼吸一下空气。[]臣权64

      今天是正月初一,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叫法,什么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旦、岁首、岁朝、首祚都可以,每种人有每种人的叫法,老百姓和读书人的称呼自然有些不同,但唯一相同的叫法,那就是过年。

      今天有个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拜年。

      但是庞煌却不知道该找谁拜年去,在门外转了一圈,刘福通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去,听已经起床的乡勇说,今日估计不会来了,要来也要明日。

      这是刘大叔昨日晚上交代的,庞煌就不明白,昨天明明喝酒喝到半夜,在这茫茫的玄武湖上,又不是六百余年后的灯火辉煌,他们能到那里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9: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