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人正是庞煌!!!
003 一闭一睁
在庞煌看来,时间几乎是刹那一瞬而已,不过眼睛一闭一睁的功夫!
从光圈突然熄灭,到手机脱手不翼而飞,短短的几秒钟时间,但是等他睁开双眼看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两个少年,而是日正中天的太阳光和稀疏的树影。
奇怪,难道那个娘娘腔说的是真的,两眼一闭一睁,一天都过去了。
不过这是在哪里?绝对不是那家计生用品店的门前,庞煌这才把目光转向面前的那两个服饰古怪的少年。
三个人,六只眼,可惜只有四眼相对,另外一个少年却是侧耳听着,两眼漠然的望着右侧的树林。[]臣权3
不到十分钟,庞煌出了一身的恶汗,虚弱使他双脚都有些站不稳的迹象。
很简单,他穿越了,从2013年4月1号,穿越到了洪武五年的三月初七,虽然是从三流大学出来的,庞煌也能算出来,朱元璋1368年登基做皇帝,洪武五年,应该是1372年,他整整跨越了六百四十年的时间。
那个不着调的娘娘腔说的全然是在放屁,什么两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老子是两眼一闭一睁,六百四十年过去的,还是穿越的。
那个青年瞎子说话很有条理,短短的时间就知道庞煌想要知道什么,短短的十分钟时间,能让一个人搞明白自己所处的境地,特别能让一个穿越的人知道自己的处境,真的是不容易,但是这个青年瞎子却做到了。
而另外一个少年,不,在庞煌眼里应该算是一个小孩,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却是始终一言未发,只是在若秋回答庞煌问题的过程中,弯腰捡起刚才掉在地上的面饼,在衣襟上擦了擦,又放在嘴里啃了起来。
奇怪的两兄弟,庞煌苦笑着。
刚才已经进行过自我介绍,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准确的来说,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姓柳,瞎子青年叫做柳若秋,而不说话的弟弟叫做柳苏。
至于其他的,庞煌没有问,因为他已经陷入了抓狂之中。
该死的,好奇害死猫,也害死我庞煌。没有事情,你『乱』管什么闲事,该回家睡觉不睡觉,看什么光圈,这下可好,看到明朝来了。
两腿发软的庞煌几乎快要坐在地上,无力的他只好顺势蹲了下来,双手抱头,一副痛苦的样子,而柳苏好奇的看着这个奇怪的人,嘴里不断“咯蹦、咯蹦”的咀嚼着硬邦邦的面饼。
正在这时,从大路的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而来的是有些着急的呼喊:
“若秋......。”
“刘大叔,我们在这呢?”
脚步马上就朝他们这个方向走来,片刻的功夫,刚才善意提醒他们的刘大叔就出现在眼前,看见柳苏手里拿的面饼,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原来你们在这里偷吃?我还以为......。”
“刘大叔费心了!”
“刚才官老爷说了,这一带有狼,让大家小心点不要离队。这个人是谁,没见过。”刘大叔走近了,才发现在一旁蹲着的庞煌,不由问道。
“他应该是在山里『迷』路了,而且『迷』路了不短的时间。”
庞煌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粗壮的汉子,满脸的络腮汉子,红红的脸膛,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喝酒的模样,不由苦笑着站了起来。[]臣权3
“和尚?”看着庞煌寸许的短发,刘大叔问道。
庞煌摇摇头,显然还没有回过神来,失落的四处望着远方的山脉。但是却引起了刘大叔的错觉,不由笑道:“想逃走吧?”
“逃走?”庞煌的确想逃走,但是能逃到哪里呢?怎么逃,也逃不回二十一世纪了。
刘大叔走上前来,拍拍庞煌的肩膀,善意的道:“算了,小伙子,别『乱』想了,一个人能跑到哪里,认命吧。”
不认命又能怎么样?
收拾一下纷『乱』的心情,庞煌站了起来,说道:“大叔,这是牛栏山?”
谁知到刘大叔听到他的话,不但没有回答,而且反问道:“你不是山西人?”
庞煌摇摇头,心道不但不是山西人,还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呢?但是这个却不能给你说,说了你们也听不懂。
“官老爷没有说附近还有【创建和谐家园】的队伍啊?”刘大叔挠挠头,有些费解的说道,随即就把这件事放在脑后,说道:“看你就跟着我们走吧,这荒山野岭的,官老爷还说有野兽狼群出没,你自己走,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你们去怀柔?”
“官老爷是这么说的。”
“这里是牛栏山?”
“嗯,官老爷是这么说的。”
庞煌翻了一个白眼,都是你说的,还官老爷说的。不过这样也好,证明他穿越的地点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他穿越之前,牛栏山距离怀柔区并不远,参照自己现在所处的地点,倒是可以让人接受。
牛栏山离怀柔区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说的是那如同龟速的公交车,不过现在坐车是别想了,不过仔细算一下,也不过是十几公里的样子,步行也最多两个小时吧。先去现在的怀柔县看看再说。
于是也不在多说,假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跟着刘大叔等三个人一起走出了树林。
中途,细心的柳若秋交代庞煌,若是没有必要,就不要开口讲话,因为负责一路上保护他们的官老爷,已经和他们同行了近四个月,才从山西快要到达目的地,其中对他们的口音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熟悉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请庞煌少说话。
要是让官老爷知道,他们中间突然多了一个外地人,而这个外地人又有逃离【创建和谐家园】队伍嫌疑的话,那将会很麻烦。
对待违抗圣旨,【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官老爷从不手软,他们身边已经发生了好几起这样的事情,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严刑,甚至是杀身之祸。
庞煌对于这些并没有感觉,但却是震慑于朱元璋在他所知历史中的凶名,当然点头赞成,依照柳若秋说的去做。
幸亏的是,他们距离怀柔县城的确不太远了,那些所谓的官老爷一直不肯开饭,只顾赶路,也就是想赶在天黑之前,到达怀柔县交差。
只要把人口往知县大人那里移交完毕,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他们管了,省下午饭的粮食,而晚饭就要怀柔县去『操』心,这样节省下来的粮食,他们可以作为归队的伙食,甚至还有结余,卖掉粮食之后,他们甚至可以绕到北平府,找个不太贵的青楼快活一番。[]臣权3
就在这样的心里下,不到傍晚,长达三四里路的队伍,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怀柔县城。官老爷为了交差而心急如焚,而【创建和谐家园】们却是为了未知而惊慌,至于队伍中多了一个庞煌,倒是谁也没有心情去注意了。
004 唐门知县
唐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唐门不是庞煌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唐门,也不是一个唐姓家族的简称,而是一个人的名字。
据说,这个人出生时的哭声,不像别的婴儿那样“哇哇”的哭叫,而是发出“哞哞”像是牛叫的声音,近似于唐门的家乡口音“门”的发声,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唐门。
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不过闻名不如见面,当大家看到这个唐门时,才会由衷的钦佩其父的先见之名,正如韦小宝形容陈近南一样,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就像是一块门板一样的竖在哪里。
唐门是怀柔县的署理知县。[]臣权4
署理的意思,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而上任知县,就在上个月,被唐门亲自『操』刀剥皮,里面填上稻草挂在县衙的旁边。
唐门此刻是欲哭无泪,欲怒无门。他本来是北平一个百户所的小旗,手下十个大头兵,生活是多么的逍遥自在。
都怨原来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怀柔知县,刚刚上任不到两年,就传出了【创建和谐家园】的臭名,而且【创建和谐家园】的不是别的,而是徐达大将军修建长城的材料和军粮,在怀柔给自己盖起了宅院。
东窗事发,徐达大将军奏明皇上,将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知县剥皮实草,就是派他们这一个小旗过来执行的,谁知道,大将军有命,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他已经奏明圣上,在新任知县到达之前,由他这个小旗署理怀柔县务。
唐门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哪里会去署理什么县务,个把月的功夫还可以,在他剥皮的威慑下,原有知县的师爷,还有典史、县丞等人,倒也是把怀柔县务打理的清清楚楚,但是突然来了这么大一群人,县丞、典史却是做不了主了,都来找这个署理知县寻个主意。
五千四百八十六人啊!
唐门狠狠的抓住刚才由县丞递上来的名册,看着面沉如水的交接官兵。
这些官兵名为保护,实为监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些【创建和谐家园】送到这里,就想快些交差后回去,唐门也算是军旅中人,当然知道他们的难处,更何况,这次负责押送【创建和谐家园】的官兵有五十六人,带头正是面前的这个总旗。
整整比唐门大了一级,虽然不隶属于一个卫所,但是军人森严等级,也让他不压住火气。就听那个总旗说道:“某乃是都督冯胜麾下,山西宁山卫总旗李锐奉皇命,解阳城县乡民一千零四十九户添怀柔。离境五千四百八十六人,路上损失七百零三人,实到四千七百八十三人,现来交割。”
唐门听了之后不由打了一个寒噤,比老子还狠,现在中原平静,由于刚刚驱除鞑虏,所以在路上应该连盗匪也很少有,就这样,还减员七百多人。怪不得身上的杀气比老子还重。唐门不由又仔细看了对面的总旗李锐一眼。
交代手下那几个兵卒,赶快引李锐等人前去就餐就寝,这些他不敢让县丞、典史去,第一这县丞和典史不知道军旅中的喜好和习惯,万一得罪了他也怕摆不平。第二,他还要和他们商量事情呢。
这四五千人该怎么安置呢?
唐门可是当过兵的人,也曾经跟在千户大人的后面做过亲卫,千户大人为了一千多人的口粮,都急的死去活来的,这可是有四五倍的人口。
但是和典史、县丞商量了半个时辰,一点眉目都没有。
向怀柔的大户借粮,他们刚刚借过一次,为了徐达大将军的军粮问题,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借了一批粮食填补了前任【创建和谐家园】知县留下的缺口。
那个难受劲,现在唐门想起来还是浑身的不舒服。大户们的躲躲闪闪,和自己玩起了【创建和谐家园】,每次派人去,都推辞不见,要么说病了,要么说出去访亲了,什么借口都有,反正就是要粮食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唐门只好来横的,亲自带着属于自己的兵卒,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借,不给就抓人,把人家的家主抓到县衙问话,什么理由,那就是捉『奸』细,【创建和谐家园】的『奸』细。
不给粮食就扣人不放,然后再把逃避到外地的不愤怒大户子女找个借口也扣押起来,差点没有激起民变,最后在老县丞和典史的四处游说之下,费尽了九牛二虎治理,才把军粮筹够,当县丞和典史听到署理知县又要去借粮时,都吓的连忙摇头。[]臣权4
大户们都被借的怕了,而且这次【创建和谐家园】们消耗的不会是一个小数目,现在进入三月间,春耕已经开始,但是距离收获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倒是可以组织【创建和谐家园】快速的进入春耕期间,但是距离收获季节还有这么久的时间,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吃什么?
五千人,近五个月的口粮啊!
看着一筹莫展的县丞和典史,唐门就气不打一出来。
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们有什么用?
唐门咆哮着,而县丞和典史哭丧着脸,话都不敢接上两句。
这能是小事吗?皇上一道圣旨,让山西人添鲁、豫、皖、辽等地,这个圣旨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要靠个府县自行安排。
反正人是给你带过来了,剩下的自己看着办吧。要是换成一个政务熟练的官员,说不定能想出一些办法,但是换做是唐门这样的署理知县,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所以唐门很生气,但是生气也想不出办法,正在怀柔县有位知名人士,也是一个书生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算是稍微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召集怀柔地区的大户,让他们来县城招募佃户,现在怀柔的确缺劳动力,闲置了大量的土地,而一些地主,根本找不到青壮去种地,缘由有两个,一部分青壮去修筑长城,一部分青壮要组织民团,防止间隙中蒙元残部的掠夺。
而现在正是春耕季节,大户们想要丰收,肯定会要大量的劳力,这样就好办的多,大户们想要劳动力,那就要一户一户的要,比如说你看中了一个劳动力,就要把这一户人家带走,在庄稼收获之前,这一户人家都要这个大户去养活,但是也不白养,县里可以适当的减免一些税赋作为补偿。
第二,被大户挑选剩下的人,可以选择在县城周边安置,这些人可以挑选出一部分人来,去帮助修筑长城,虽然肯定被大户挑选剩下的人大都是老弱病残,但是至少可以去帮助修筑长城的人做饭、洗衣等等,这样一来等于说是让军队帮助养活了一批【创建和谐家园】。
这两点提出来之后,唐门算是放下一点心,但也记住了出这个主意的书生,他的名字叫章梁。
005 最低标准
庞煌就混迹在这群【创建和谐家园】之中,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对于自己所处的境地不由的感叹起来,这哪里是【创建和谐家园】,就是逃难啊。
电影《一九四二》他看过,场景还不如他身处的境地一半,特别是到了怀柔之后,官老爷们把他们『乱』七八糟的行李从马车、牛车上纷纷甩了下来,只装着粮食只顾自的走了,留下那么多人在哪里不知所措。
有钱的,在怀柔县城附近买碗热饭热汤暂时充饥,没有钱的,四处告借,苦苦哀求的和要饭一般。
大部分的【创建和谐家园】在家中的损失,朝廷补偿的只是户部新发行的宝钞,大明通行宝钞。但是怀柔已经算是大明的极北之地,很多政令都还没有下来,所以在怀柔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人要,要买东西,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或者是铜钱过来,如此以来,难杀了多少人。
经过半天的交往,也能被算成前世精英的大学生庞煌,已经和柳若秋、刘大叔等人谈的十分融洽了,他也知道,刘大叔其实是柳若秋兄弟所在家族的长工,这次都被【创建和谐家园】过来了,而刘大叔从十几岁进入柳家当学徒,到现在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基本上已经快融合成一家人了。[]臣权5
柳若秋的父亲,原来是山西的一个爆竹商人,在老家阳城县生产了烟花爆竹之后,在太原等地贩卖,本来有着偌大的家业,但是遇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虽然山西受到的波及比较小,但是却是影响了他们的生意,于是其父就回到故里,暂时隐居起来,想等到世道好一点再出来继续经商。
谁知皇帝一道圣旨,令山西之民添兵祸之地缺失的人口,却让这个在抗元战火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的家族,在洪武四年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其父柳白丁,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又颇有家业,当然不愿意作为【创建和谐家园】远走他乡,而官府中窥视其家财的不止一个,软硬兼施之下,让柳家彻底败亡了。
父亲作为违抗圣旨的典型被抓起来,绞死在十字街头,而柳若秋的母亲悲痛致死,柳苏的母亲被迫改嫁,兄弟两人却逃过一劫,官府也没有顾及柳若秋是个盲人,而柳苏还小,强压着把他们推进了【创建和谐家园】的队伍之中。
柳家算是完了,两兄弟一瞎一幼,要不是刘大叔一家,恐怕很难走到怀柔县来。
知道这一切的遭遇,庞煌总算知道有人比自己还要惨了,自己不过是失业加上穿越而已,虽然穿越到这个暴君的时代,但自己只是一个老百姓,见到朱元璋,而又被朱元璋迫害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自从他看了柳苏经常温习的书之后,庞煌就彻底打消了当官的念头,别说大名鼎鼎害人不浅的八股文,他连书上的繁体字认识的都很有限,再加上自己的力气,还比不上刘大叔这个五十岁的老人,文的不行,武的就更别想了。能当官那才叫见鬼了呢。
不过总算有让庞煌眼睛一亮的东西,那就是柳家的家族生意,烟花爆竹,这个东西好啊,而且在谈话中,庞煌还知道,柳若秋虽然是个瞎子,但是从小就跟在他父亲柳白丁的身边接触家族生意,特别是各种火『药』的配方,在庞煌的眼中虽然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可是很保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