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脑洞大爆炸》-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其实要说起来,白歌也不是不能继续“收钱办事”,毕竟他喜欢,也来钱快。

        在知道具现特性,会导致现实出现收容物后,基本就断绝白歌弄些没什么用,只能卖钱的东西了。

        能充电后,白歌想造钻石和古董,也不是不可能。

        钻石不消说,那都是碳,之前不能做,是因为他没那么多能量改变物质的原子排列。

        现在只要白歌舍得花能量,弄出史上最大最美的钻石也未尝不可。

        还有古董,这东西也很简单,学习相关知识,把一个物件塑形成历史上应该有的模样,做到无人能分出真假。

        最后再消耗一些能量,改动其碳14的检测结果,一个真正的古董也就诞生了。

        靠着这种方法,白歌甚至能伪造出传国玉玺。

        “不过,为了钱,就如此滥用脑洞,让世界多出收容物,终究不好。”

        “之前我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当然应该把能量和机会尽可能地用在增强实力上。”

        想到这,白歌突然眼睛一亮。

        “钻石什么的,我为什么要自己做?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值钱的,在地底深处不知道有多少……”

        几个小时后。

        洛文帝将白歌送回家,对于洛文帝的礼遇,白歌记在了心里。

        他倒是挺想帮洛文帝的,不过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做,没心思接活了。

        尽快提升实力才是正道,那么多收容物还等着他去搜寻呢。

        “有些事不一定非得找我,这样吧,如果你的人办不好,实在没辙了,再来找我。”

        “这些天我真的有事,抱歉了。”

        洛文帝急忙笑道:“我说了,你是我朋友,不必客气。”

        说着,目送白歌离开。

        待车开走后,司机问道:“洛总,你对他是不是太客气了,他很不识抬举啊。”

        洛文帝坐在后面摇头道:“你不懂,他比你想象的厉害得多……我看人没错过的。”

        司机倒是很服洛文帝的眼光,洛文帝擅长投资,他看中的公司或者团队,还没有亏钱的。

        “那……洛总那件事还是我找人去办?”

        洛文帝点头道:“能做到,自然好,做不到……就再说吧,你们尽力就行。”

        ……

        白歌回到自家,直接躺在床上,好好地休息了十几个小时。

        实在是心累,两天没好好睡觉了。

        等到深更半夜醒来,他潜入脑洞研究黑色领结。

        “黑影人是一种状态,什么都好……可惜还是有缺陷。”

        在脑洞里,白歌想弄清楚领结的各种特性,就简单很多了。

        不需要各种实验,直接花一小笔能量,就能在脑洞里查看到领结所附带的特性。

        这是脑洞主宰自带的能力,洞察设定。

        当然,领结的特性他基本都知道了,他此时不过是确认一下而已。

        不过,倒还真的发现一些自己不清楚的细节。

        比如黑影状态的最大持续时间。

        梁威口口声声说自己永远保持黑影人状态,其实是做不到的,最多持续七十二小时就会自动变回人类。

        之后同一个人,必须再过十个小时才能变化为黑影人。

        这之间,就有个领结无用的真空期。

        “而且果然如我所推测,黑影人并不是不死之身,黑影状态,也并不是无敌的。”

        “物理伤害和本该产生的化学反应全都被领结所吸收,一旦领结离体,统统又会回馈给佩戴者。”

        “我不是不能用,但一旦用来抵挡致命伤害,我就不能失去它,否则我死定了……”

        “另外,领结的承受也是有上限的,用一个比喻描述的话……大约相当于三百兆当量的核爆近距离冲击,超过这个程度,黑影人也会死。”

        承受上限倒是无所谓,人类所有核弹共计也没有三百兆当量。

        但离体回馈,却是相当大的缺憾,因为佩戴者的弱点,将集中在领结上,领结成了该收容物使用者最最明显的一个弱点。

        尤其加上前面的领结无用真空期,该弱点将更为明显。

        不过对于白歌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也不是不能用,以后能量足够的话,自己设定短时间的“无敌”,把回馈的伤害抵挡掉就是了。

        说白了,领结就是个伤害储存器。白歌弱小的时候,可以拿来保命,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将积攒的伤害“清零”。

        想到这,白歌决定用了。

        虽然有不少缺憾,但终究是个保命利器,有什么不敢用的?

        “我现在就想用了!”

        说到用处,白歌第一个想到的,竟是上天入地。

        这一点,其实早在中科院,拿黑影人做试验时……他就想到了。

        他需要能量,而太阳与地心,无疑是两处能量极其狂暴的地带。

        当今人类,别看上了太空,还建造了太空站。

        可实际上,人类能探索的地方并不多,别说宇宙了,光是地球就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去不了。

        海底就不说了,人类最深只去到一万多米。

        至于地底,别看打洞简单,可实际上最深的陆上钻井,不过十二公里而已。

        那个洞对地球来说,只不过是在一层极其薄的皮上,打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坑罢了。

        这层皮就是地壳,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三公里,地幔的厚度约为两千八百六十五公里,地壳连地幔的零头都不到。所以人类连这层皮都穿不过去,又何谈更深层次?

        白歌知道,在这人类无法探索到的几千公里尺度中,有大量的矿物质隐藏。

        在下地幔六百至一千公里深的地方,就存在着一种钻石层。

        高压高温的环境,让原子重新排列,形成大量钻石。这些钻石往往巨大无比,可能一块钻石的占地,就比洛杉矶还要大。

        这样的钻石层,在下地幔中到处都是。

        而且除钻石之外,地幔中还有更多的“宝石”,橄榄石和尖晶石数不胜数,地幔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这些东西。

        尽管可以作为宝石级的只占有很少比例,可这个比例在庞大的数量基础下,也是相当多了。

        如果说深海是一片藏宝地的话,那深层地幔,本身就是个巨宝,地表九成的资源,都来自于地下。

        海底还要找沉船,深山还得挖古墓的话……地幔深层,拿一块“石头”就够了。

        可惜,人类现有的条件,完全无法去往地幔,那里有着四千到六千摄氏度的高温,压力更不用说。

        各种极端环境让那里是真正的地狱,高温溶解了地幔物质,液态熔岩肆虐地底。

        人类若想去那样的地方,还需要发展很久。

        不过,白歌现在用一个收容物,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黑色领结能让他不惧地幔的极端环境,高温高压都不在话下。

        “可惜,吸收储存热能的特性,比安全储电要困难的多!”

        如果白歌能做到在地幔深层吸收热能,那他去地底一千公里走一趟,不仅可以获取众多宝石,还能因此得到源源不断的热能!

        可实际上,这一点是难以实现的,涉及到的地方太多。

        他必须让自己能不惧六千摄氏度高温,不惧地表一百万倍的高压,再加上无视缺氧和无视各种化学反应。

        “就算这些统统实现,我也不能用自身来吸热,因为以我只有五十公斤不到的体重,在五千摄氏度的环境下,也只能得到相当于三百度电左右的能量。”

        “热量归热量,热能是热能。”

        “我所能吸收的热能是与我的质量成正比的,如果要改变这一点,可是违背了热力学定律。我说不定要付出超过‘安全储电特性’几万倍的能量,才能具现……”

        “不,我只需要加一道‘热能瞬间转化为电能’的特性,配合我已经有的储电特性,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不用身体吸热,直接将高温物质收入脑洞,再进行转换……”

        ……

      第二十六章 艺术批量生产

        表面看起来,探索地底的想法,暂时难以实现,进入地下的成本太高了。

        反而探索海底是个不错的想法,不需要成本,变为黑影人直接下水就是了。

        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

        如果没有感知型特性,他去深海,不过是大海捞针罢了,不知道要多久,才会有大的收获。

        相比起来,地幔深层,珍贵矿物随处可见,根本不用找。

        就算他倒霉透顶,去到的地方全是熔岩,那些熔岩,也是相当珍贵的。

        每秒钟一百多公斤的拉取速度,将周围的物质收入脑中,一分钟下来,就有将近一吨的高温物质溶浆。

        这些高温物质熔浆,至少有五千摄氏度,储存在脑洞中以后有机会便能转化为热能,最少也有两千亿焦耳。

        用千瓦时表示,即五万八千度电。

        还仅仅是一吨而已,如果白歌获取的足够多,绝对是大赚特赚。去到地底所花费的成本,就都收回来了。

        这还是没算高温熔浆物质里,是否富含放射性元素,如果有,那么它的热量一定时间内是源源不断的。

        运气好的话,白歌未来一段时间,将拥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这才是白歌想去地底的最大原因,一切为了能量。

        如此比起来,去深海打捞珍珠、宝藏什么的,反而没吸引力了。

        甚至不是一下海,就能有收获的,白歌还得为自己弄一个感知型的特性,耗时还长。

        花在那上面的能量,拿来去地心探险,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就不知道去地幔下的‘门票’,有多贵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6:18:16